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士-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罗信便笑道:“如此说来,这流放对你也是一福,让你懂得了治国之策。”

    方自根的老脸便是更红。罗信站起来朝着方自根拱手为礼道:

    “方先生,你就是台湾岛的刑部尚书,刑部就交给你了。”

    方自根脸上神色激动,跪倒在地呼道:“臣方自根拜见吾皇陛下。”

    罗信伸手扶起方自根道:“方尚书,我希望你能够守住本心。”

    “是!陛下。”方自根严肃地说道。

    周围的人都用羡慕的目光望向了方自根,从一个被流放的罪人一下子变成了刑部尚书,这真是一步登天。罗信此时听到方自根叫他陛下,心中也美滋滋的,突然心中就浮现出来一个念头,要不要将大明的江山给夺了?一想到战乱中的百姓,罗信强自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又将目光望向了剩下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开口道:

    “陛下,学生认为仅仅有制度还不够。秦的灭亡与他只重法家分不开,制度再完善,再严酷,锁不住人心。所以就需要德来补足。法是悬在人头上的利器,德是教化人心的春风。法的刚,德是柔,刚柔相济才是治国之本。”

    罗信的心中不禁又惊讶了,没有想到花钱救了这一百多人,捡到宝了。但是,如果他依旧要全力树立儒家,在罗信的心中是不可取了。

    在罗信的心中,诸子百家都有它的重要性,独尊儒术的李朝历代的一种失败。

    比如农家,那就是立农治本。墨家,那就是科学家。纵横家,那就是外交官。兵家,那就是军事家。阴阳家,那就是地理学家等等。而在历史上只有法家,道家和儒家被当做了治国大家。

    秦以法家为本,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秦是强国,这没有人能够否认。在秦时,秦将外族打得落花流水,不敢正视大秦。也就是说秦被灭于内,而不是被灭于外。由此可见,法家也是一个强国的思想体系。

    汉以道家为立国之本,便出现了历史上闻名的文景之治。武帝刘彻虽然号称独尊儒术,似乎是汉武帝就是儒家兴盛的源头。但是你如果认真去看看汉武帝刘彻身边的大臣,儒家的人在朝堂之上很少,非常之少,反而是其它的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家和法家的臣子非常多。所以,汉武之前,文景之治的立国之本是道家,汉武之时是一个以法家,道家和儒家为主要思想体系的治国思想。而且儒家在汉朝拥有的话语权很小。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是道家。

    汉朝的强大不用多说,历史上有一句话说的就是汉朝,诸朝都是因为弱而亡,独汉因为强而亡。汉当年将匈奴驱离大漠,可见汉有多强。匈奴畏惧汉已经到了骨子里。所以汉依旧是亡于内,而不是亡于外。可见道家是一个强国的思想体系。

    到了宋朝,诸子百家已经消失不见,满朝堂的官员都是儒家子弟,孔子被尊为圣人。但是宋朝最后却是被金所灭,是典型的亡于外,而非亡于内。至于明朝,儒家已经达到了鼎盛的地位,但是最终却被清所灭,又是一个亡于外,而非亡于内。如此可见,儒家是一个致使国弱的思想体系。所以,如果眼前这个人提出独尊儒术的话,罗信虽然依旧会用他,但是却不会重用。于是凝声问道:

    “如何立德?”

    “儒家是一个立德的重要思想,但是对人的束缚太大,特别是朱熹的理学思想。所以仅有儒家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上道家。将道家和儒家思想相融合,才是立德之本。”

    罗信对眼前人大感兴趣,拱手为礼道:“先生如何称呼?”

    那人急忙还礼道:“回陛下,臣叫周贤。”

    “周先生之前?”

    “学生在礼部!”周贤也是老脸一红道:“学生只是礼部一个微官,之前也只是想着如何升迁,这些感悟也都是被流放之后所得。”

    罗信点点头,心中甚喜,向周贤拱手为礼道:“周贤,以后你就是礼部尚书,你的任务会非常重。台湾岛如今还是一个未被开发的蛮夷之地,教化土著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周贤也同样跪下道:“臣周贤谢陛下,定位陛下鞠躬尽瘁。”

    “周尚书请起!”

    罗信双手扶起了周贤,然后将目光望向了最后一个一直没有出声的人。那个人见到罗信望过来,拱手为礼道:

    “税收!税收才为立国之本。一个家没有钱了,就只能够卖儿卖女,再没有钱了,便连自己都卖了为奴。一个国家如果没钱了,民众必定造反。如今的大明就已经显露出衰落之势,从他已经发不出俸禄就能够看得出来。”

    罗信的眼睛就是一亮,总算有人说到税收了,便立刻问道:“如何解决税收?”

    “大明的问题是已经无处收税了,因为天下能够收税的土地只剩下了两成,其余的八成都已经在权贵和读书人的名下,是被大明免税的群体。想要不出现这个问题,就必须取缔免税这个国策,不以人头收税,而以土地收税。不管是什么人,他是什么地位和身份,你拥有多少土地,就要缴纳多少税收。”

    罗信欣然点头,这就是万历年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是张居正最终没有斗过那些世家,以为读书人免税的国策已经根深蒂固,张居正一个人斗不过一个团体。

    但是……

    如今的罗信不同。

    台湾岛就是一张白纸,根本就没有什么世家名门,罗信想要怎么画,就怎么画,根本就不会有丝毫的抵触。

    耳边听着那个人滔滔不绝地说着,罗信的心中越来越惊讶,这简直就是张居正一条鞭法的翻版,虽然还有些差异,但是相距也不远。当即问道:

    “先生如何称呼?”

    “学生崔浩。”

    “你和崔家?”

    “我和崔家没有关系。”

    “你之前?”

    “学生之前在户部混日子。”崔浩尴尬一笑道:“这些税收的方法都是我在户部的时候,闲着没事自己琢磨的。”

    罗信心中更是惊讶,这崔浩大才啊,并不是因为被流放才开始思索这些东西,而是在平时就已经有积累,于是便问道:

    “崔先生,那有如此才学,为什么不向你的上官反应这税收的方法,或者直接给陛下上奏章?”

    崔浩憋了半天道:“不敢,这种税收的方法如果能够执行下去,自然能够国富民强。但是想要执行下去,就必定得罪全天下的权贵,全天下的权贵世家会将我碾压的粉末。我只是在一次酒后将我的想法和同僚讲起,那些权贵世家便视我为洪水猛兽,给我弄了一个罪名,将我流放宁古塔,我的妻子和儿子都死在了宁古塔……”

    说到这里,崔浩已经泣不成声。他这一哭,其余的人也想起了自己的伤心事,也都哭了起来。罗信没有逐个去问他们为什么被流放,这里面的人一定有罪有应得的。但是如今罗信缺少读书人,哪怕没有什么能力,能够教书也行。因为罗信占据了台湾岛之后,教化土著,而且将来的官员都要从土著中挑选,毕竟从大明去台湾岛的人和台湾土著比起来,还是太少,所以需要他们去教书。

    而且这些人经历了这次流放之后,他们的思想一定有所转变,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机会。罗信便朝着崔浩施礼道:

    “崔浩,从此刻起你就是户部尚书。”

    “臣崔浩拜见陛下!”崔浩跪下谢恩。

    罗信将崔浩扶了起来道:“你从今日开始将税收的方法整理出来,你需要多少时间?”

    “三天!”崔浩沉吟了一下道。

    “三天后我会再来此处,将你整理的书稿给我看。”

    “是,陛下。”

    罗信又将目光望向了周贤道:“周尚书,你将立德的方法整理出来需要多少时间?”

    周贤沉吟了一下道:“我的心中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方法,三天时间我把它们书写出来。”

    “好!”罗信点头,又将目光望向了方自根,方自根急忙开口道:

    “陛下给我三天时间。”

    “好,三天后我来看你们的书稿。你们三个人先把刑部,礼部和户部的架子搭起来,剩下的这些人你们分一下,归你们三个领导。到了台湾之后,有适合某方面的人才,你们可以向罗胜推荐,将六部的架子都给我搭起来。开国初期,万事艰难,希望你们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建立一个万世太平的国家,实现我们的理想。”

    “谢陛下!”所有的人都跪了下去。

    罗信离开了这个院落,又来到了那些工匠的院子,将那些工匠召集在一起,看了花名册之后,对唐壮非常满意,这些工匠之中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就连京城的火药局都挖了一些工匠过来,这些工匠可了不得,其中有两个人还会制作火枪。

    罗信没有对他们说得太多,这些人之中也有认识罗信的,必须京城的那两个火药局的人,还有东南能够造船的几个人。他们都见过罗信,所以当他们一进入庄园,看到罗信的时候,心中震惊得无以复加,他们没有想到雇佣他们的竟然是罗信。

    他们不知道贵为武侯,贵为一代大儒的罗信雇佣他们干什么,而且雇佣的人数如此多,他们的心中既有着激动,也有着不安。罗信看到了他们的神色,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道:

    “我想你们之中有人认识我,而如今也都知道我是谁了。”

    “拜见大人!”

    呼啦啦跪下了一片人,罗信摆手让他们起来道:“你们暂时住在这里,我罗信在这里答应你们,我不仅会给你们很高的俸禄,而且还会给你们相应的地位,各位安心住下。这里有没有识字的?”

    从人群中走出来两个人,躬身施礼道:“大人,小人识字。”

    “哦?”罗信看了他们两个一眼,在这个时代,工匠能够识字并不容易。略微寻思了一下道:

    “程度如何?”

    那两个便道:“我们两个是兄弟,家里祖上也是读书人,只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不争气。我们两个的水平应该可以相当于童生。”

    罗信心中大喜,相当于童生,那便意味着两个人基本上认全了字,而且还能够懂得字的含义。

    “好,从此刻起,你们就是他们这些的头领,给你们兄弟二人一个任务,在接下来这段时间,你们两个人不用做别的,就是教剩下的这些工匠认字,认得越多的人,本官在将来会越加重用。”

    “是,大人!”兄弟两个心中欣喜,自己这也是当老师了。

    “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小人李继斌。”

    “小人李继武。”

    “好好干。”

    罗信站了起来,拍了拍两个的肩膀,然后走了出去,吩咐人立刻去采买笔墨纸砚和启蒙读物给那些工匠送去,这才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将唐壮唤到了跟前道:

    “唐壮,辛苦你了。”

    “不辛苦!”唐壮摇头,继而神色有些犹豫。罗信便笑道:“可是因为金银之事?”

    唐壮脸上般现出尴尬之色,点头道:“侯爷,镖局已经难以为继了。”

    “总共花出去多少银子?”

    唐壮便急忙从包袱里取出了一个账本递给了罗信道:“前前后后已经花了一百零三万千六百三十二两银子。”

    罗信现在发了横财,就在这个庄子里就有二百三十万两银子,自然是不会再为银子发愁。闻言便笑道:

    “唐壮,不要着急,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而且解救流放的读书人和招揽工匠的事情也可以停下来了。除非遇到有招揽真正的大工匠的机会。如此便也不会有什么花费了。至于当初你答应我的要招揽八千北方有经验的老兵,如今还差四千多,应该花费不了多少。”

    唐壮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激动地站了起来道:“侯爷,有了这一百三十万两银子,属下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内将镖局南开到岭南,北开到大漠。到时候不仅是财源滚滚,天下消息尽入侯爷耳中,而且还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到时候侯爷登高一呼,不说响应之者如云,就是手下猛将也不会少于百名。”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九章 裕王之情() 
万分感谢宋宋儿同学的打赏!

    *

    罗信的事情没有隐瞒唐壮,因为唐壮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唐壮知道罗信现在在干什么。罗信闻听到唐壮的话,寻思着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之前自己把镖局只是当做一个敛财和收集消息的地方,忽略了培养武将人才的地方。

    走镖绝对是一个危险的活,没有一身本事,只有被杀的份儿。如今的唐壮已经招揽了不少江湖人士,想必随着时间的推移,招揽的江湖人士会越来越多,经过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都是高手。

    罗信的心情更加愉悦道:“唐壮,还需要银子吗?我可以多给你一些。”

    “不用了!”唐壮摇头道:“这些够用了。”

    “好!你将银子带走,尽快将余下的四千多老兵给我送过来。”

    “是!”

    罗信当天下去便悄然回到了市舶司,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就是紧跟罗信步法的贺年和王梓任也不知道。不过如今市舶司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修建码头,其余的倒也没有是大事,也没有人来找罗信汇报工作。罗信坐在二堂内闲了一会儿,见到始终没有人来找他,便有些失落地回到了卧室睡觉去了。

    这些日子市舶司的事情不多,他的事情可是不少,身心俱是疲乏,躺在床上不久便酣然入睡。

    陆府。

    陆鼎环视各个名门世家的家主道:“算算我们送往京城的信应该到了吧?”

    “嗯!”众人纷纷点头。

    京城。

    夜。

    徐阶手中拿着一封信,脸上露出了乾坤在手的笑容,嘴里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

    “果然!”

    第二天.

    内阁中。

    高拱稳稳的坐在那里,手中拿着奏章,只是低着头的双目难掩焦虑。罗信送给胡宗宪五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如今的高拱自然也收到了。他都收到了,徐阶也必定收到。他知道新的一轮弹劾罗信的行动又要开始了。上一次是因为罗信送来了三百万两银子堵住了嘉靖帝的口。

    但是……

    不器你怎么可以私自给胡宗宪送军费?

    这不是让陛下怀疑你君心叵测吗?

    你觉得陛下很信任你吗?

    就算陛下很信任你,也不能够这么做啊?

    这是越权啊!死罪啊!株连九族的大罪啊!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便看到徐阶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书吏抬着一个大箱子。徐阶满面春风地说道:

    “肃卿,这里有些弹劾罗信的奏章,我们一起给陛下送去?”

    “果然来了!”高拱的脸色就是一沉,但是心中却是充满了无奈。他还不能够不去,从心底讲,高拱对罗信十分钦佩,而且罗信和他之间并没有争斗,最起码现在没有,而且还有着联手的可能。所以于公于私,高拱都应该为罗信争取一下,在嘉靖帝面前为罗信解释几句,美言几句。心中轻叹了一声,脸上的神色却是古井不波地站起来,点点头道:

    “同去!”

    万寿宫。

    云床之上,嘉靖帝难得地在最近这半年能够完全静下心来打坐修炼。一颗丹药被他炼化,脸上现出一抹不正常的红晕,但是精神却是极为亢奋。从云床上走下,活动了一下身体,脸上现出轻松写意的笑容道:

    “黄伴伴,朕难得心静如水,这一日感觉自己又有精进。”

    黄锦从阴影中走出,笑道:“这罗信还真是陛下的副将,武能定国,文能理财。又对陛下忠心,陛下得罗信,可谓如虎添翼。”

    嘉靖帝愣怔了一会儿,也轻轻叹息了一声道:“他何止文能理财啊,就是现在把他放在徐阶和高拱的位置,他也能够做的比他们两个差不了多少,假以时日,他将会是任何一个朝代的擎天玉柱。只是……”

    嘉靖帝摇了摇头,脸上的神色复杂道:“黄伴伴,朕在世的时候,还能够压得住他,就凭朕那两个儿子,谁能够压得住他?到那个时候,他就不是能臣,而是乱臣了。”

    黄锦心中就是一凛,后背渗出汗水,心中紧张地暗道:“难道陛下最终还得杀了罗信不成?不知道会不会连累我?”

    “唉……”嘉靖帝又叹息了一声道:“再看看吧,我也希望能够给我的儿子留下一个能臣。否则就指着徐阶和高拱……”

    嘉靖帝再度摇头道:“张居正倒是不错!不过和罗信比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黄锦心中送了一口气,看来陛下还没有拿定主意要杀罗信。而就在这个时候,有小太监进来拜道:

    “陛下,门外徐阁老和高阁老求见。”

    嘉靖帝便微微皱起了眉头道:“朕刚刚清净了几天,他们两个又跑来做什么?宣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徐阶和高拱从大门外走了进来,在他们两个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箱子。一看到那个大箱子,嘉靖帝的眉头就微微皱了一下。这一幕实在是太熟悉了,只要大量官员弹劾同一人,就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刚刚清闲了几天,这两个人又来添堵,嘉靖帝的心中便有些不悦,淡淡地说道:

    “两位爱卿,这又是要弹劾谁啊?弄出如此大的动静?”

    “臣徐阶,拜见陛下!”

    “臣高拱,拜见陛下!”

    徐阶和高拱两个人跪了下去,嘉靖帝摆摆手道:“起来吧。”

    “谢陛下!”

    徐阶和高拱两个人站了起来,嘉靖帝也不再言语,只是淡淡地望着他们两个。高拱是微微低着头,一副全凭徐阶做主的模样。徐阶便将那个大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本奏章道:

    “请陛下御览!”

    黄锦便走上前,将徐阶手中的奏章接过,放在了御书案上。嘉靖帝翻开奏章快速的看了一遍,低着头的眼睛现出了一丝嘲讽,待抬起头来,神色已经恢复了淡然道:

    “箱子里面都是?”

    “是,陛下!”徐阶神色激昂地说道:“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之后,百官极度震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