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胡宗宪那边,罗信返回了杭州市舶司,刚回到衙门,贺年便前来求见。罗信原本以为贺年是前来请他一起去海宁勘察地形的,但是却没有想到,贺年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大人,吴县陆家请您去做客。”
“吴县陆家?”罗信接过了请柬,迅速的看了一遍,然后望向贺年道:“这个吴县陆家可是锦衣卫大都督的本家?”
“是!”
罗信微微皱了皱眉头,看了贺年一眼道:“这陆家也应该是走私中的一家吧?”
贺年压低了声音道:“是,而且还是最大的一家。”
说到这里,贺年神色犹豫了一下道:“大人,陆家势大,不宜招惹。”
罗信轻哼了一声,将手中的请柬轻飘飘地扔到了桌子上道:
“如今不是我招惹他陆家,而是他陆家招惹我。”
“那大人?”
“去,当然要去。不去怎么能够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心思!”
第二日。
罗信乘坐着马车向着吴县陆家而去,在马车的周围是万大权带着一百亲兵护卫。罗信打开车窗向着外面望去,二月的天气依旧寒冷,但是那寒冷的风却是令罗信精神一振。从远处收回了目光,便看到万大权沉着一张脸骑在马上,便不由笑骂道:
“阴着脸干嘛?”
“大人偏心!”万大权低着头说道。
“哦?”罗信好奇地问道:“我怎么偏心了?”
“现在满大街都在传胡宗宪大破倭寇!”说到这里,万大权不屑地撇了撇嘴道:“但是我知道那是大人的功劳。大人把那些功劳都给了胡宗宪,也顺便给了那四百士兵,当初大人为什么不带我们去?”
罗信笑骂道:“就算带你们去又如何?大人我都不要功劳,难道还能够给你们?”
“大人为什么不要?”
罗信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将车厢门关上。靠在车厢上,罗信陷入了沉思。那四百士兵罗信没有带回来,而是留在了钱塘江岸,想必如今已经回到了戚继光和罗青那里。等着朝堂封赏下来,那四百士兵说不定就会分散在东南各个军营,这四百人就是罗信洒下的种子。罗信坚信,这四百人中有的人很可能会依旧效忠戚继光,但是绝大部分人将会效忠自己,因为自己带着一千二百人大胜倭寇三万人,已经镇住了他们,获得了他们崇拜。其次,自己给他们带来的大功,让他们得到了升迁。以后只要继续和他们来往,这四百人中的绝大多数便会成为自己的追随者,他们升官之后,每个人手中都会有一支队伍,集合到一处,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慢慢地,在东南就会有属于罗信的真正力量,就如果在北方边关,在京城三大营,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一般。
罗信笑了,他发现自己来到大明只有十年的时间,如今的自己才只是十七岁,但是却在北方,东南,京城都经营出来的势力,如果现在自己造反的话,登高一呼,不说是从者云集,但是却也可以与朝堂一争。
近中午时分,罗信来到了吴县陆家。鲁大庆上前递交的拜帖,门子立刻飞报进去。不一会儿,陆府中门大开,一个老者率领着全家男丁走出大门迎接,朝着罗信施礼道:
“老朽见过罗大人。”
罗信急忙回礼道:“下官见过陆大人。”
此人虽然如今不再为官,但是曾经做过陕西布政使,如今称病还乡。所以罗信便以下官相称,名为陆鼎。
罗信客气,陆鼎便更客气。他可不敢以上官自居。毕竟如今他已经不在位了,而且罗信也不是普通的同知,而是有着一代军神和大儒称号的同知。当即客客气气地将罗信迎进了大门。一路漫步走过,看得罗信眼中现出了追忆之色。这陆府在后世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在后世的时候他也来过,但是后世旅游的时候,园子里到处都是人,而此时却是只有他们这些人,才真正体会到了人间仙境般的布局。
小山,古木,流水……
沿着曲折回廊行走,两边俱是古木苍苍,空气中飘荡着草木的清香,不由令罗信感叹:
“这陆家还真是富有啊!”
罗信和陆鼎一边走一边谈,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气氛十分融洽,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陆府的大堂之上。
陆鼎这个时候,便令家中的男丁一个个前来拜见,待那些人都拜见罗信之后,便挥手令他们退下,大堂上便只剩下了罗信和陆鼎两个人。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陆鼎便安排下人摆宴。一道道丰盛的佳肴上来,陆鼎在一旁为罗信讲解着每一道菜,在陆鼎的口中,这每一道菜竟然都有一个典故,令罗信吃得过瘾,听得也过瘾。
席间两个人谈论的都是各种典故,风花雪月,没有涉及到半点儿市舶司之事。直到酒足饭饱,换上了茶水之后,陆鼎才开口道:
“罗大人,听说你准备将码头建立在海宁?”
“只是有了这个想法,还没有实地勘探,一切还要等勘探之后才能够定下来。所以,具体在哪里建码头,还没有定下来。”
“这样啊!”陆鼎的神色现出了一丝意外。但是随后又道:“据说,这次陛下让你来建市舶司,并没有给你足够的金钱。”
罗信便苦笑了一声道:“大人的消息不对。”
“哦?”陆鼎神色一愣道:“难道陛下给了你足够的金钱?”
“没有!”罗信摇头道:“陛下不是没有给我足够的金钱,而是根本就没有给我金钱。”
“那如何建立市舶司?”陆鼎惊讶地问道。
“只是单纯的建立市舶司倒是没有什么困难,市舶司在杭州府有着现成的衙门,建立码头和一些房舍都可以从杭州府的工房出。”
“但总是需要一些周转的银子吧?而且哪怕是从杭州府的工房出,也是需要一些银子的。”
“这个就是杭州知府的事情了,陛下早有旨意,建立市舶司由杭州知府负责。”
“呵呵……”陆鼎笑了笑道:“宋知府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呵呵……”
“到时候再说喽!”
罗信很是没有所谓的说道,陆鼎看到罗信一副混不吝的样子,不禁也有些头疼,沉吟了一下道:
“罗大人,如果你有困难,我们陆家可以帮忙,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
“哦?”
这次轮到罗信惊讶的了,不由寻思道,没有道理啊!这些世家豪强不是一直反对建立市舶司吗?害怕自己抢他们的饭碗吗?怎么这陆鼎如此积极?
看到罗信惊讶的神色,陆鼎淡淡一笑道:“罗大人,既然陛下下令重建市舶司,我等自然会遵从陛下的旨意。”
罗信毫不掩饰自己眼中怀疑的目光,直直地盯着陆鼎。陆鼎干笑了一声道:
“当然,一旦市舶司建立,谁抢了先,便具有了优势。而落后的家族,说不定就会因此而没落下去。罗大人,不会不给老朽这个机会吧?”
罗信心中知道陆鼎说的完全正确,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市舶司能够有能力垄断海上贸易,一旦市舶司能够做到这一点,你们东南局势必定重新洗牌,能够抢先和市舶司拉上关系的家族势必得到质的飞跃,而没有和市舶司拉上关系的家族,没落将是不可避免,甚至在将来会被其他家族彻底瓜分,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这也是罗信有底气来东南的原因,只要自己能够控制海船的进出口,便掐住了那些世家豪强的脖子,到时候那些世家豪强就会来求自己。没有了走私渠道,他们就唯有通过市舶司做正常的声音。
所以,即便是罗信手头无钱,他也不着急。只要掐住市舶司这个口子,钱已经不是问题,那些世家豪强会赊货给他。
但是……
罗信如今别说还没有控制沿海船只进出口,就连市舶司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他不明白陆鼎为什么就肯在他的身上下这么大的注?
罗信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淡淡地说道:“老大人,您不会白白帮助我吧?”
“其实也没有什么,罗大人想要什么,只要列出来一个单子,我们陆家一定会全力以赴。要人,我们陆家给你派最能干的人。要钱,我们陆家也绝不含糊。只是有两个小小的请求。”
“老大人不妨说来听听。”
“是这样!”陆鼎老神在在地说道:“我们陆家出人出力,希望将来市舶司建立之后,在运营方面的政策能够向我们陆家倾斜一些。”
罗信心中瞬间明白了,陆家这是想要插手市舶司。心中不由一怒,这陆家把他们当成什么了?就因为有陆炳在,就可以如此嚣张?市舶司是罗信的禁脔,他们陆家竟然像插手?
他的心中虽然愤怒,但是脸上却依旧平静,而且也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望着陆鼎,等待着他说出他的第二个请求。
看到罗信平静的神色,陆鼎的心中就是一喜,他就怕罗信勃然而怒,那样便没有了谈下去的可能。而且他要的可不是单单的参与到市舶司内,他的心大着呢。他不仅要在市舶司分一杯羹,还想要继续走私。
因为如今他们这些世家豪强虽然也在走私,但是因为海上贸易都被王直垄断,所以王直将他们的价钱压得很低,但是市舶司一开,局势就不同了。到时候岸上的货物会被市舶司垄断,就算是王直想要经营海上贸易,也要到市舶司求货,需要喝市舶司合作,到那个时候,价格就会比现在高很多。
但是,他心中明白,到时候价格是提升上去了,但是市舶司抽税也会很高,如果在这种局势下,自己的陆家还能够走私,那就赚大了,他之所以心如此大,不依仗其它,就是因为朝中有陆炳。陆炳是锦衣卫大都督,权倾朝野,没有人不给陆炳面子,如此也就造成了没有人不给陆家面子。
更何况……
陆炳是嘉靖帝最亲密的心腹,陆炳的母亲是嘉靖帝的奶妈,有着这层关系,谁还敢不给陆家面子?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和光同尘()
万分感谢江风流年同学,桥头鬼影同学,俩郝一十三同学,鄙人南山竹同学的打赏!
*
陆鼎就是想着不仅要在明面上参与市舶司一脚,分一杯羹,而且还要在暗地里继续走私,赚取更大的利益。他相信罗信不会拒绝,因为陆家不是普通的家族,没有陆家的支持,罗信想要运营市舶司,将会寸步难行。
没有陆家的支持,整个东南的各个家族根本就不会有人理会他罗信,你建立了市舶司也不会有哪个家族去和市舶司做生意,各个家族依旧会继续走私。反正走私大家都已经做得顺了,同样会赚取利润,为什么还要通过你市舶司,让市舶司抽取一部分利润?
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和市舶司做生意,市舶司就是一个玩笑,根本收不上来货物,拿什么去和藩国做生意?
陆鼎坚信,只要罗信敢不同意他们陆家明里暗里地参与进去一脚,到时候市舶司一个生意也做不到,这样的状况只要持续三个月,嘉靖帝就会立刻罢了罗信的官,那个时候的罗信便什么也不是。
陆家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掌控力,整个东南陆家就是真正的土皇帝,历任知府上任,第一个要拜访的就是他们陆家。罗信上任以来,并没有来拜访他们陆家,陆鼎却觉得这不奇怪,因为一个同知,还没有拜访他们陆家的资格。如果不是罗信这个同知掌管市舶司,他都不会看他一眼,就更不用说邀请罗信来做客了。
在他看来,罗信就是一条狗,他是嘉靖帝的狗,也是他们陆家的狗。别说罗信这个同知,就是名震东南的胡宗宪,也不敢招惹他们陆家。
这就是因为他们陆家有一个陆炳!
所以,此时的陆鼎心态是倨傲的,望着罗信淡淡地说道:“老朽的第二个请求就是希望在市舶司建立以后,陆家原来的生意不希望受到打扰。”
这句话一出口,就连有着思想准备的罗信,神色都不由一怔。继而他的心中就哭笑不得,他的心中没有愤怒,是真正的哭笑不得。
是谁给他陆鼎这么大的胆子?
他陆家的生意是什么?
走私啊!
虽然陆鼎没有说得那么直白,当然陆鼎也不敢说的直白,大明历任皇帝都在禁海,什么叫禁海,就是不准片板下海,连打鱼都不行,走私怎么可能允许,只要抓住就是杀头的罪。
当然,如今的走私没有人官,官商和海盗都勾结到了一起,在发大财,就是坑了皇帝老儿。
如今虽然嘉靖帝准备开海了,那也只能够通过市舶司,凡是走私的抓住,一定只有杀头这一条路。而陆鼎今日却想着让罗信给他走私放一条路,这怎么可能不让罗信苦笑不得?
而且陆鼎不仅想要染指官家的生意,还想着继续走私?
他以为陆炳真的能够只手遮天吗?
不过,罗信这是脸色一怔之后,便恢复了平静。没有必要和陆鼎当面撕破脸,有些事情不用靠嘴说,只要做就行了。对于像陆家这种做惯了土皇帝的人,只有给他打痛了,他才知道他的强大只不过是一种虚像,实际上不过是一只蝼蚁。
至于说陆炳……
嘉靖帝是对陆炳有着一份别人不具有的感情,但是天性凉薄的嘉靖帝,不可能让陆炳染指市舶司,因为嘉靖帝穷啊!
如今大明连官员的俸禄都发出来了,这个时候谁敢和他抢银子,谁就是他的死敌,别说的陆炳了,就是嘉靖帝他老子从棺材里面爬出来,嘉靖帝也不会客气。
再说……
想当初,罗信还是一介白丁,非常弱小的时候,他就连权倾朝野的严嵩都不怕,会怕陆炳?
“呵呵……”罗信不咸不淡地笑了两声道:“这些事情都还很遥远,而且不器如今心中还没有一个成型的章程,还是等着将码头建立起来,不器将章程思虑成熟之后,再和老大人相谈如何?”
陆鼎很满意罗信的态度,只是却不满意结果。于是便笑吟吟地说道:
“我们可以先谈谈嘛,老朽比你痴长几岁,也许会给你出些主意。”
“真是给鼻子蹬脸了!”饶是罗信能够沉得住气,此时心中也升起了一丝怒火,脸上便现出了皮笑肉不笑的神色道:
“那老大人不妨写个章程,派人送到不器那里,不器一定会认真拜读。”
“呵呵……”陆鼎干笑了两声,他自然不会给罗信写什么章程,他虽然狂妄,但是却也不会给罗信留下把柄,口头说说可以,反正出了这个门,他也不会承认。但是写出来那就不同了。
“这个就不必了,呵呵……”
“量你也不敢!”罗信心中暗道,他此时已经失去了和陆鼎谈下去的欲望,站起身形,朝着陆鼎一拱手道:
“老大人,衙门还有许多事情,不器这就告辞了。”
陆鼎也没有挽留,虽然罗信一直没有松口,但是也没有拒绝,他认为只要在今后给罗信使些手段,罗信就会乖乖就范。所以他对今天和罗信的会面还是很满意,含笑站起来道:
“老朽送你。”
“不敢!”
“一定要送。”
“谢谢老大人。”
罗信离开了陆府,坐在马车内,目光闪烁起精芒。
看来这东南的世家豪门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回事儿啊,上边嘉靖帝逼的又紧,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所收益,嘉靖帝一定不会干休,到时候徐阶在带领着那些御史之类的上几个奏章,自己在东南的使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按部就班肯定不行了,在东南一定要下猛药了,得给那些世家豪门一个狠的。
这一下狠的过去之后,恐怕会立刻引起东南那些世家豪门疯狂的报复,还有朝堂那些徐党也不会坐视,我立刻会处于风头浪尖。
呵呵……
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吧!
戚继光和罗青都没有回来,罗信知道他们是再等朝堂的封赏,等着封赏下来之后,戚继光和罗信便会都回到杭州。而且到那个时候,不说戚继光究竟会不会高升,自己的大哥是一定会得到高升,一旦高升之后,手下的兵也会多了起来。加上戚继光的兵,罗信就可以有大动作了。
不过,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开始建造码头。于是,在第二天,罗信便带着市舶司的官员前往海宁,勘察地形,然后在钱塘江一处水深适合的地方开始建立码头。
罗信开始忙碌了起来,对属下官吏也严加约束,每天都有考核,凡是三次考核不合格的,罗信便直接下了杀手,该降级的降级,该罢官的罢官,该开除的开除。虽然只是开除了一个人,降级了两个人,罢官了一个人,但是对那些官吏的冲击力却是十分巨大的,只是几天的功夫,整个衙门风气为之一肃,办事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市舶司的运转开始变得顺畅。
罗信心中十分清楚,他是临危受命,如果他赚不到银子,别说的嘉靖帝不满意,就是整个大明都会陷于瘫痪。
官员可以一个月领一半俸禄,两个月领一半俸禄,但是持续这样下去,这些官员便会失去了动力,而变得满心怨恨,大明朝就会离心离德,这天下非乱了不可。所以,罗信必须赚到钱,只有赚到钱,大明才能够重新稳定下来。但是想要赚到钱,市舶司就必须是一个高效率的衙门,来不得半点儿拖延和浮躁。而且市舶司又是一个和银子直接打交道的衙门,更是来不得半点儿贪污。所以罗信才这般雷厉风行。
效果还不是一般的好,市舶司这些人见识了罗信的雷霆手段,而且这些人又没有什么背景,想要不被降职,想要不被开除,就只有认认真真地工作,兢兢业业干活,以免被罗信抓到把柄。
看到市舶司的一切都上了轨道,罗信也多多少少地轻松了一些。随后他便开始不时地举办一些文会,邀请一些士绅名流,摆出一副和光同尘的姿态。
而那些士绅名流也都很给罗信面子,就是陆鼎都应邀参加了罗信举办的文会,在文会之中,大家谈风花论雪月,其乐融融。仿佛罗信和这些东南的巨头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实际上,罗信心中十分清楚,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