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士-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微沉吟了一下道:

    “不器,只是这个理由未必能够形成大规模的战意,而小型的劫掠,如今的大明官兵会让他们吃尽苦头。”

    “黄台吉。”罗信轻轻地吐出了三个字。

    马芳的脸色就是一变,意识到了什么。朝着罗信点点头道:“我明白了,我会和陛下说。”

    罗信朝着马芳和高拱施礼之后,便离开了皇宫。径直回到了府上。一回到府上,周玉等人就围了过来。

    “不器,那个人是谁?你去了哪里?”

    罗信脸上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道:“走,我带你们去个地方。”

    “去什么地方?”

    “跟我走就是了。”

    罗信带着周玉等八个人,又叫上陆元一起,分乘着两辆马车,向着严嵩曾经的府邸行去。马车停下,罗信等人跳了下来,周玉打量着严府道:

    “不器,你来这里做什么?”

    罗信从怀中取出了房契道:“从今天开始,这座府邸就是我的了。”

    “什么?”众人的脸上都大吃一惊。

    “有什么吃惊的?”罗信满眼鄙视地说道:“不要忘了,我可不仅仅是状元郎,我还是阳林候,作为一个侯爷,陛下是应该送给我一座宅子的。”

    “给我看看!”

    周玉一把将罗信手中的房契抢了过去,打开一看,便嚷道:“是真的。”

    “我看看!”

    “我看看!”

    “…………”

    那张房契从一个人手里传到了另一个人的手里,陆元在旁边急得抓耳挠腮,没有人比他更想要看那张房契的,他可是罗信的大管家,这可也是他的荣耀。好不容易那张房契终于传到了他的手中,他激动地双手在颤抖,当他细细地看了一遍之后,“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双手举着那张房契,激动得老泪纵横。

    “恭贺侯爷。”

    罗信接过了那张房契放入怀中,伸手将陆元扶了起来道:

    “陆元,随我进去看看,未来的几****要忙碌起来,看看府中缺少什么便去购买,尽快将府中布置起来。”

    “是,侯爷!”陆元激动地说道,如何便精神抖擞地跟着罗信走进了大门。

    时间很快就到了月底,吏部在衙门外的墙上悬挂起新科进士的分配名单,罗信看了一下,朝考之后的名次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看来会试的成绩真是代表了众人的学问。

    分配就是按照成绩来的,成绩分成了四等。第四等的进士将会被分配到各个地方省级的衙门观政,一旦有哪个县令或者同等级的官位有缺,便会被立刻分配。如此一个七品前程实际上也算是握在了手中,所差者不过需要等段时日。

    第三等的进士的待遇就要比第四等的进士强多了,他们不必被赶出京城去地方,而是被派到京城内的六部,通政司,等重要衙门观政,等着京城出缺之后,便随即补上,成为尊贵的京官。当然也有等不上出缺的,或者是没有那个耐心一直等下去,在等了几年之后便主动要求外放地方当七品县令。但是因为他们在京城呆了好几年,怎么也会积攒一些人脉,上任的地方怎么也比当初第四等进士上任的地方好,升迁的也要快一些。

    第二等的进士就能够进翰林院了,只不过他们不是去翰林院当官,而是学习,也就是继续深造。这段时间为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内,会由翰林院内部拥有丰富经验的官员教导他们。三年后,再一次经过考试,成绩优秀的便会留在翰林院,和罗信,徐时行和周玉一样成为翰林院的官员。而其他的人则是会被派往六部,或者派往各地任地方官。

    第一等就只有三个人,就是三鼎甲的罗信,徐时行和周玉。他们三个今天去吏部注册,然后便可以直接去翰林院上班了。

    这一日。

    罗信和周玉离开家,在吏部衙门的大门前和徐时行汇合,然后要先去拜会吏部尚书郭朴。之前他们都对郭朴有了一番了解,知道郭朴是一个正直的人,而且还是去年冬季刚刚上任的礼部尚书。

    堂堂礼部尚书自然不会出来迎接他们三个小字辈,三个人进入大堂中,按照礼数拜见之后,便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等待着郭朴开口。郭朴不苟言笑,声音中说不出是亲切还是冷淡,但是神色之间却有着高官的威严。

    “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知。前些日子在朝堂之上,本官已经向你们恭贺过了,所以今日也就不再恭贺你们了。”

    “学生不敢。”罗信三个人急忙施礼说道。

    郭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道:“从今日起你们就不应该再称呼自己为学生了,你们已经是官了。”

    三个人便再次施礼道:“多谢大人教诲。”

    “这不算是教诲,下面的才是教诲。”郭朴收敛了那一丝笑容,脸色又变得威严了起来:

    “你们从童生开始,一路过关到如今的进士,所依仗的就是学问,只要是学问到了,便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但是,从今日起,想要在仕途上走得更远,或者是说不想被罢官黜落,看得就不仅仅是学问了,重要的是要看你们的能力和品德。而在能力和品德之间,尤为重要的是品德。”

    郭朴的目光威严的扫过站在他面前的三个人,声音有些冷然地说道:

    “一个人的学问再好,能力再强,如果品德不好,就算将来能够得到高官厚禄,最终却也只能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远的不说,就说严嵩,不说别的,就说他的学问,就是本官也深为佩服。他的能力也很强。如果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庸才,陛下也不会让他坐在内阁首府的位置。但是,就是因为他的品德,最终的下场你们都知道,而且罗信你更应该清楚。”

    *

    求订阅!求月票!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九章 翰林院() 
万分感谢boyhoods99同学的打赏!

    *

    郭朴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罗信,罗信的心中便不由浮现出苦笑,自己斗倒严嵩的事情,恐怕朝堂的人没有不知道的。看来郭朴对自己斗倒严嵩的方法并不认同。果然,郭朴的声音再次响起。

    “我希望你们三个在未来的朝堂之上能够堂堂正正,少用一些阴谋。如果让我知道了你们中人任何一个人结党营私,别怪本官毁了你们的前程。”

    罗信等人心中悚然一惊,这个时候他们才记起来,郭朴除了是吏部尚书之外,爱是翰林学士,也就是翰林院的院长,如此一来,他们三个人将来的考评都是出于他之手,如果得罪了他,或者被他看不顺眼,给了他们一份恶评的话,他们可真就是前程尽毁。

    看到三个人微微色变,郭朴的目光又盯向了罗信冷然道:

    “我知道你们成立了一个中兴社,你罗信和周玉就是发起者,如今徐时行也加入了吧?”

    三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俱都无奈地点头。这徐时行也是在殿试之后加入了中兴社,对于徐时行的加入,晋阳九杰自然热烈欢迎。见到三个人点头,郭朴的声音更加威严道:

    “你们晋阳九杰包揽了前十名,所以说你们这九个人将会全部进入到翰林院,我不希望看到你们只顾同乡私情,朋比为奸,而不念君恩,祸乱朝堂。如果让我看到,定会让你们身败名裂。”

    周玉和徐时行的脸上都现出了不忿之色,只是他们见到罗信依旧神色平静地站在那里,便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一张脸已经沉了下来。罗信的心中也十分愤怒,只是他经历的太多,而且知道如今和对方的地位相差悬殊,这个时候反唇相讥,只能够是自寻欺辱。

    郭朴淡淡地说道:“不远心中怨恨本官,自古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们下去吧。”

    三个人从郭朴那里出来,一路也没有说话,匆匆到文选司核对了一下个人资料,签名摁手印,领取翰林官服,从此刻起终于当官了。只是三个人来时的喜悦却消去了大半,任是谁兴冲冲而来,却被人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心中也高兴不起来。

    看着周玉和徐时行两个人阴沉的脸,罗信苦笑道:

    “风评郭大人是一个正直的人,而且对于正直的人受到迫害从不坐视,就如同当初出手救海瑞一般。也许正直的人就是如此,远没有奸佞之人表面看起来亲热,我们不要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近午,三个人也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找了一家饭馆简单地吃了一顿午饭,然后便在下午时分前往东长安街的翰林院。

    来到翰林院门口,向站在门口守卫的兵丁出示了吏部出具的堪合,便踏入了翰林院。

    穿过三重门,罗信的脸上终于现出了一丝笑容,因为他看到了张居正。张居正如今的日子好多了。自从严嵩倒台,徐阶成为内阁首府之后,就在加快提升张居正的步伐,如今的张居正已经是翰林院侍讲学士理事,也就是在郭朴不在翰林院的时候,这里基本上就由张居正做主,而郭朴几乎就不怎么来翰林院,所以说这里几乎就应该是张居正的天下。

    但是……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翰林院也是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有徐阶的人,也有高拱的人,还有一些其他势力的人,张居正刚刚上任不久,还远远没有做到掌控翰林院的地步。

    更何况……

    在他的上面还有着郭朴!

    张居正没有像郭朴那样摆出威严的样子,而是非常客气地请罗信等三个人坐下,上茶。

    但是,已经经历了郭朴的下马威,三个人可不敢随意,哪怕张居正神色再亲热,他们也不敢随着张居正的话就坐下,就算是曾经和张居正喝过酒的罗信也是如此。

    此一时彼一时。

    那个时候罗信还不是官,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和张居正喝酒,完全可以放肆一些。但是如今既然已经做官,那就要按照做官的规矩行事。所以,罗信规规矩矩地朝着张居正施礼道:

    “张大人,不能够乱了规矩,我们还是站着吧。”

    张居正的眼中便现出了一丝赞赏之色,罗信也就算了,他不是第一次见到罗信了,虽然罗信已经是一代大儒,但是他从未在罗信的身上见到骄狂之色。但是见到周玉和徐时行也是如此,这让张居正也心生佩服。

    “那就言归正传!”张居正也没有强求三个人坐下,望着三个人温言说道:“我先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翰林院的差事,日常的差事也就是论撰文史、纂修、编辑等史书,翰林院内的每个人都会分一块。也有外派的差事,不过那种差事基本上会大家轮流,每个人都有机会。”

    实际上,三个人对于翰林院早就有所了解,这里就是一个清贵的地方,每天上班干点儿手头上的活,大部分时间却是读自己喜欢的书,喝茶消磨时间,然后在下班的时候和几个好友相聚。

    这种日子说实话是有些消磨壮志,但是对于每个十年寒窗苦的进士来说,最起码在刚开始的感觉,那就是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这里就如同一个象牙塔,不问朝政,过得悠闲舒心。

    就这样过了七天,罗信他们三个接到了为官之后的第一项工作。那就是修编《元史》。

    当张居正把这个任务交给罗信的时候,眼睛中闪过了一丝歉疚被罗信敏锐地察觉到,心中便知道这一定是徐阶给张居正下达的命令。而张居正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如今还离不开徐阶的支持,也只能够牺牲罗信。

    这个消息很快在翰林院传开,翰林院中那些前辈望向三个人目光都是一种可怜的眼神,还有着一种疏远的目光。

    《元史》的问题翰林院中的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当初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便下令撰写《元史》,因为这意味着元朝的结束,明朝的开始,通过《元史》告诉朝野上下,不要再幻想恢复元朝,进一步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

    求订阅!求月票!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徐阶的阴谋() 
求订阅!

    *

    当时的《元史》是由宋濂为首撰写,只是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便撰写完毕,共计二百一十卷。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撰写了一个朝代,这就不是仓促了,而是非常的仓促,如此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太多的不足之处。

    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

    刚刚经历了战乱,天下刚刚平定下来,朝廷掌握的资料非常的不齐全,而且就算拥有的资料也有很多不统一的地方,同一地名,人名都有不统一的地方,时间仓促还造成了内容不全,内容重复等等缺点。

    总之,《元史》充满了问题。

    所有的翰林都知道《元史》应该重修,而且经过明朝二百年的收集,相应的资料已经十分齐全了,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重修呢?

    因为这是一个繁琐的工程,会耗时日久。没有个十年八年,别想把《元史》重修一遍。这就是把罗信摁在翰林院,不让他参与朝政,罗信心中非常明白徐阶的心理。

    周玉和徐时行也都是博学之人,自然是知道重修《元史》的难处,人生有几个十年?等十年过去,不知道会错过了多少机会,两个人心中布满了阴霾,只觉得日月无光,前途暗淡。周玉已经习惯地望向了罗信,徐时行虽然没有这个习惯,但是他的心中对罗信的学问却是十分钦佩,所以也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罗信。

    罗信倒是神色平静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等着三个人离开了张居正的房间,走在回去的路上,徐时行欲言又止,而和罗信熟悉的周玉却已经忍不住了。

    “不器,你怎么能够接下这个任务?别说只有我们三个人,就是把整个翰林院的人全部都集中起来,没有三五年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罗信沉吟了一下,对周玉和徐时行深施了一礼。周玉和徐时行连忙闪开道:

    “不器,你这是在做什么?”

    罗信轻声说道:“是我连累的二位兄长。”

    周玉和徐时行都知道罗信和徐阶之间的事情,实际上在朝堂之上也没有人不知道,此时听到罗信的话,两个如此聪明的人自然是瞬间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那就更不应该答应了。”徐时行气愤地说道:“难道他徐阶就能够一手遮天?”

    “但是……”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能够完成《元史》,可是一件莫大的荣耀,会青史留名的,难道二位兄长不想要这份荣耀?”

    “当然想要,但是……十年啊!不器,这最少需要十年啊!我们有几个十年?”

    “用不了那么久!”

    周玉和徐时行的脚步就是一顿,目光灼灼地望着罗信道:“不器,你……这是什么意思?”

    “先允许不器卖个关子。”罗信神秘地笑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徐时行不够了解罗信,可是周玉却知道罗信从不虚言,目光放亮地问道:

    “不器,那你说我们需要多少时间?”

    “一年吧。”罗信自信地说道。

    “一年……”

    徐时行长大了嘴巴,眼中是完全的不可置信。但是周玉却是双目放光,他毫无怀疑地相信罗信,罗信说是一年,那就是一年。

    “真的?”徐时行不放心地问道。

    “放心吧!”罗信自信地说道:“一个月后你们就知道了。”

    “为什么要一个月?”周玉也好奇地问道。

    “因为我需要派人阳林县取一些资料。”

    周玉和徐时行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你已经早就准备重修《元史》了?到什么程度了?”

    “到时自知!”罗信神秘地笑道:“从明日开始,我们先把文料库中的元蒙档案分类整理一下,到时候我们的速度也能够快一些。”

    “好!”

    周玉和徐时行立刻精神抖擞了起来,如果他们三个真的能够在一年内重修《元史》,这不仅是一项名垂青史的荣誉,也是一个传奇,会被后世人称道的传奇。对他们的未来仕途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以,当第二天他们一到翰林院,便带着干粮和水,一头钻进了文料库中的元蒙档案之中。元蒙档案有着专门存放的库房,三个人打开房门,便有着一股霉味从里面扑面而来,三个人站在门外足足有两刻钟的时间,才举步走了进去,库房内除了桌子和椅子就是几乎占满了库房的书架,架子上都是古旧发黄的书册和卷轴,让三个人有一种即将揭开尘封历史的感觉。

    “嘶……”

    三个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就是罗信也不例外。就算是罗信心中早就有着准备,此时也有些发傻。

    罗信确实有着充足的准备,当初他还在上林村的时候,就开始誊写自己记忆中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就包括清朝对元史的补充和重修。那都是几代人耗费数十年撰写而成,成果累累,

    像邵远平的《元史类编》、魏源的《元史新编》、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曾廉的《元书》、屠寄的《蒙兀儿史记》等;还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元朝秘史》。这些书籍对《元史》作了不少增补考证,但仍有许多遗漏。直到清末民初的柯劭忞撰成了《新元史》。

    有着这些成果,罗信有着充足的把握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重修《元史》,因为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还不是一个巨人。

    但是,这些巨人们当初得到的资料和如今明朝文料库内的资料也肯定有所差异,罗信他们要做的只不过在进一步补充,然后将那些巨人的典籍合成一部《元史》,这就要简单了许多。

    罗信吸了一口气道:“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将这里的典籍详细分类,保证我们到时候想要找什么资料,便能够立刻找到。一个月后,我们就开始重修《元史》。”

    昨天返回家里之后,罗信便已经让鲁仲连今日前往阳林县,将自己的那个大箱子运回来,今日一早鲁仲连便已经离开了京城。所以,说是一个月,恐怕用不了二十天的时间,鲁仲连就会返回京城,留给他们三个人的时间并不多。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 震惊() 
求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