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很爽!”罗信便笑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周玉和张洵的眼中便现出了兴奋之色道:“上次走得匆忙。都没有听你细讲,给我们说说。”
罗信知道周玉和张洵虽然接受了罗青,但是在心里还是瞧不起武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知道武人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便挑选一些过程说给他们听。
周玉和张洵听着罗信娓娓道来,体内的热血渐渐地沸腾了起来。虽然没有身临其境,但是对武人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甚至心中有了一些羡慕。
“真想随不器纵横疆场啊!”周玉和张洵不由感叹道。
罗信心中暗叹了一声,心中暗道,别说你们了,恐怕我今后都要和疆场告别了。老老实实地准备乡试吧,伴君如伴虎啊!
“不器,如今圣上已经封你为侯爷,只要你通过乡试和会试,圣上一定会重用与你!”周玉的眼中流露出羡慕之色。
罗信的心中浮现出苦涩,不过他没有和周玉,张洵说嘉靖帝对他已经起了猜忌之心,省得给两个人添堵,只是笑了笑,只是这笑容并没有多少兴奋。
周玉和张洵对于罗信是非常的了解,三个人在一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然看出罗信似乎有着心事。张洵便道:
“不器,怎么了?有心事?”
“没有!”罗信微微摇头道:“只是想着就要乡试了,我应该沉下心来读书了。”
“说的是!”周玉点头,然后压低了声音道:“不器,你知道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谁吗?”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动,周玉的父亲作为官场中人,得到的消息一定要比别人快些,而一个主考官对于考生有多重要也不言而喻。便感兴趣地问道:
“是谁?”
“赵文华!”
罗信的脑海中迅速地回放出赵文华的资料,眉头便紧紧地锁了起来。周玉和张洵自然也是知道赵文华是什么样的人,就算张洵不知道,周玉也会告知他。所以此时不仅仅是罗信皱起了眉头,就是两个也皱起了眉头。一时之间,三个人沉默了下来。
但是,他们和罗信皱眉头的原因却是不同。虽然赵文华是严嵩的干儿子,目前的他们与严嵩也没有什么冲突,所以赵文华倒是不会为难他们。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九章 阴云压顶()
万分感谢94126同学的打赏!
*
再说了……
乡试是糊名制,就算赵文华想为难他们也没有那么容易。而且赵文华也犯不上为他们冒这个风险。
他们两个紧皱眉头的原因是,一旦赵文华成为了乡试的主考官,那也就算是他们的座师,这令他们两个心中十分不舒服。原本这哥俩就将严嵩视为奸臣,更是不耻赵文华的为人,到时候让他们去拜见这样的座师,真是心中会恶心一辈子。
罗信此时却在担心了,他敏锐地感觉到赵文华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到大同主持这场乡试。作为严嵩的干儿子,恐怕就是奔着他罗信来的。
“如今嘉靖帝对自己起了猜忌之心,在这个时候,如果严嵩让自己落榜。恐怕嘉靖帝也就顺水推舟了,让一个他猜忌的人落榜,总比闹出科考丑闻的好。”
罗信的心情突然索然了起来,因为他知道如果赵文华这次真的是奔着自己来的,自己根本就没有一丝希望通过乡试,没有人能够帮得上自己,自己的老师陆庭芳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孙继先倒是有那个能力,但是他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和严嵩为敌,就算现在自己去找孙继先,告诉他赵文华会在科考的时候针对自己,孙继先也会一笑了之。
自己如今就是空顶了一个侯爷的帽子,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地位,更不用说是权利了!
这些年,心学的人放弃了很多同道,他们就是为了保存实力,想着有朝一日对严嵩做决定性的一击。所以,像罗信这种还不是心学的人,就更不会得到孙继先的帮助。
所以,此时的罗信很无助。甚至他都不想参加乡试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参加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
“唉,让赵文华作我们的座师,真是不甘心啊!”
周玉一拍桌子感叹道。这句话说得很嚣张,因为这句话中已经表明周玉把乡试看作囊中之物。认为自己必中举人。
“谁说不是啊!”张洵也在一旁感叹!和周玉同样的自信心十足。
虽然此时罗信的心情很不好,但还是他们两个给逗了。
“这么有信心?”
“手到擒来!”周玉摇头晃脑。
“探囊取物!”张洵神色自得。
“哈哈……”罗信不禁大笑了起来,周玉和张洵也随之大笑。
“不器,你不会没有把握吧?”周玉和张洵含笑望着罗信。
罗信眼中的神色一变,但是心中又不想让两位兄长为自己担心。便强笑道:
“怎么会?”
“就是!”张洵道:“如果不器都没有把握,我们两个岂不是成了笑话?”
三个人又大笑了起来,只是周玉和张洵笑得畅快,罗信笑得苦涩。
罗信突然就没有回学府的兴趣,当三个人离开酒楼的时候,罗信便让周玉和张洵为自己回来保密,告诉他们自己暂时不想要会学府。周玉和张洵也不疑有他,因为罗信特立独行已经成了习惯,便笑着点点头离去,而罗信则是一个人回到了鲁仲连和梁大柱所居住的地方。
“侯爷!”
梁大柱和鲁仲连见到罗信来了。便急忙迎了上来,罗信却是摆摆手,直接进入了自己的房间,将房门关上。
门外。
鲁仲连和梁大柱面面相觑,他们看到了罗信眉宇之间锁着忧虑,罗信刚刚被圣上封为侯爷,还有什么好忧虑的?
而且刚才侯爷不是说要会晋阳学府吗?怎么又回来了?
两个人的目光不由都望向了鲁大庆,鲁仲连一把将鲁大庆拉到了一边,压低着声音问道:
“侯爷怎么了?”
“不知道!”鲁大庆摇头道。
“臭小子,你知道什么?整天让你跟着公子。你连公子为什么忧虑都不知道,要你何用?”鲁仲连气得伸手朝着鲁大庆的脑袋拍了一下,鲁大庆便委屈地低下了头。一旁的梁大柱连忙拦住鲁仲连,然后对鲁大庆道:
“侯爷可是在学府遇到了什么事情?”
“没有!”鲁大庆又摇头道:“侯爷根本就没有去学府。”
“没有去学府?那侯爷去了哪里?”
“在半路上遇到了周公子和张公子。三个人便一起去喝酒了,然后公子便不去学府了,而是直接回来了。”
鲁仲连和梁大柱再度面面相觑。
房间内。
罗信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心中有些烦躁。他感觉到自己如今就像网中的鱼,根本就没有出路,活生生地要被困死。更像是五指山下的孙猴子,被压的死死的。而且在他的身上压得还不是一座大山,而是嘉靖帝,严嵩和徐阶三座大山,这三座在大明最有权力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且从心底还生出深深的无力感。
“不!我不能够就这么等待下去,一路走来,冒险深入草原,难道我罗信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结局?
一定有办法!一定会有办法!我要想想,从头好好想想!”
罗信从椅子上站起身形,来到门前,将房门打开,便看到鲁大庆,鲁仲连和梁大柱正站在门前,可怜巴巴地望着房门,见到房门打开,三个人脸色一喜。
“侯爷……”
“大庆,沏茶!”然后望向了鲁仲连和梁大柱道:“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是,侯爷!”
三个人立刻退了下去,罗信返回房间内没有一会儿,鲁大庆便端着茶具走了进来,然后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又把房门轻轻地关上。
罗信闭上了眼睛,努力让自己的心境平静下来,待睁开眼睛的时候,神色业已平静了许多。伸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后捧在了手中,慢慢地饮着,心境也慢慢地完全平静了下来。
如今嘉靖封我为侯爷,这说明嘉靖对自己已经起了猜疑之心,而且马芳的待遇就是一个佐证,这个差不了。这一点连马芳都能够看出来,严嵩和徐阶不可能看不出来。
那么,是谁在利用这个机会呢?
严嵩!
赵文华是严嵩的干儿子,既然他来了,就说明是严嵩出手了!他在利用嘉靖的心理。想要在乡试中将自己落榜。
那么,他会成功吗?
*
求订阅!求月票!
*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老师的支持()
求订阅!
*
会!
罗信不用寻思,就知道赵文华有着太多的办法让自己落榜,而自己却在这个环节上无力反抗。
那么,在这个环节自己无力反抗,自己落榜之后,嘉靖帝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会勃然大怒,还是会顺水推舟?
罗信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他感觉到嘉靖顺水推舟的可能性很大。既然对自己已经起了猜忌之心,想必嘉靖帝也不想自己带着如此大的功劳步入朝堂。说不定会想着给自己的一些挫折,打压下自己,让自己懂得帝心难测。
更关键的是,如今徐阶还没有出手。
如今那严嵩就如同已经出鞘的宝刀,而徐阶却仿佛匣内蕴藏的宝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出鞘。
罗信一直就这么坐了一夜,内心深处浮动着深深的彷徨和无奈。
这就是一个连环扣,第一环是赵文华让自己落榜,第二环是嘉靖帝顺水推舟,而且徐阶在关键时候很可能还会推波助澜。
好吧!
既然明白了这两个环节,那如何来破解?
第一环能够破解吗?
罗信摇了摇头,罗信在明,赵文华在暗,防不胜防!他会栽赃吗?
真不好说!
看来自己从走进考场开始,就要保持着十分的警惕。
如果不是栽赃,你会是什么?
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偷偷改一下自己的卷子,让自己犯忌。比如嘉靖这两个字就不能用,自己要躲避一切犯忌的字眼。第二种方法就是换卷,给自己换一个水平低下的卷子。
罗信仅仅锁着眉头,认真地分析了一下,他感觉到改自己卷子的可能性非常大。哪怕自己没有犯忌,赵文华也有办法让自己犯忌,只要他在某个字上加上一笔。很可能就会变成犯忌的字眼。
罗信的嘴角泛起了一丝讥讽!
“我让你改都没有办法改!”
罗信又陷入到沉思之中,如果自己写的文章让赵文华改都没法改,他就势必会换卷,罗信叹息了一声。这就不是他能够阻挡的了。
自己尽量做好第一环节,如果第一环节阻挡不了自己落榜。那么办法就在第二环节。怎么才能够让嘉靖帝不顺水推舟?
*
孙继先的书房内。
孙继先,吴同知和何心隐坐在那里,一个个紧锁着眉头。此时他们三个也都知道赵文华即将前往大同担任本次乡试的主考官。这三个人都是智慧之人,一下子就看出来赵文华前来的真实意图。他们现在纠结的是帮还是不帮罗信。
不帮。那就该干什么干什么。
帮,那如何帮?
何心隐的火爆脾气终于还是忍不住道:“继先,我们不能够眼睁睁地看着不器就这么落榜啊!”
“那怎么办?”孙继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道:“更何况不器也不是我们心学门人。如果我们和赵文华发生激烈的冲突,其结果难料。而且乡试是在大同,并非在我们晋阳府,我这个知府根本就进不去考场,怎么帮?”
“赵文华一定会让不器落榜?严嵩就不怕圣上震怒?”吴同知凝声问道。
“以前也许不敢,但是如今圣上已经对不器起了猜忌之心,说不定就顺水推舟了。”孙继先叹息了一声道。
“大同也不是没有我们的人!”何心隐凝声道。
“这我知道!”孙继先点头道:“但是我们的人一旦在考场之内和赵文华起了冲突,我们在大同的人可就完全暴露了出来。我们这么做值不值得?”
*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罗信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门口将房门打开,神色便是一愣,他看到了陆庭芳和林昌站在门外。陆庭芳和林昌看到罗信赤红的眼睛和两个黑眼圈,便柔声道:
“不器,进去说吧!”
罗信有些迷迷糊糊地跟着两位老师走进了房间,拿起茶壶准备给两位老师倒茶,这才发现茶壶已冷,再见到两位老师风尘仆仆的模样,便道:
“老师。你们还没有吃饭吧?”
“嗯!”陆庭芳和林昌点头。
“大庆!”
“小的这就去准备!”一直站在门口的鲁大庆应了一声,急忙向着外面走去。门外的鲁仲连和梁大柱一脸欣慰之色,鲁仲连低声道:
“侯爷的两位老师来了就好了!这一夜真是担心死我了。”
梁大柱却是摇头低声道:“两位先生都连夜赶来,看来事情不小。”
鲁仲连神色一滞。脸上又露出担心之色,轻叹了一声道:
“我们就别担心了,赶紧给侯爷和两位老师准备饭菜吧。”
房间内。
罗信看着两位老师眉宇之间锁着忧虑,便反应了过来,想必两位老师也知道了赵文华前来大同担任主考官,也想到了这是奔着他来的。这才连夜赶来,这让罗信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声音有些嘶哑地说道:
“两位老师也听说了?”
陆庭芳和林昌凝重点头,陆庭芳望着罗信道:“不器,这次对你非常危险。”
“危险?”罗信有些不解道:“大不了让我落榜,我有什么危险?”
陆庭芳便严肃道:“你想的太简单了,如果在进入考场的时候,赵文华栽赃,说你夹带小抄,你就会被责罚,永远不允许你参加科考,而且你的名声也就毁了。”
罗信的神色便是一惊,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可真是身败名裂了。就是嘉靖帝恐怕都会降罪自己。
见到罗信色变,陆庭芳急忙摆手道:“这一点你不用担心,老师我如今虽然赋闲在家,但是在北方还是有些人脉的。我估计赵文华肯定会派人栽赃于你,我也会找好关系,安排人在检查的时候,一直守在你的身边,而且也会在你的考场内安排人,杜绝有人栽赃你的事情发生。”
罗信便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相信陆庭芳有这个能力。但是陆庭芳和林昌的脸色却没有丝毫的轻松,反而更加地凝重。
“不器,这一关我们能够过去,但是你想出办法让自己不至于落榜吗?”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两个方案()
万分感谢第五寒影同学,寒号鸟的老大同学的打赏!
*
罗信便苦笑着说道:“老师,我想了一夜,只有让他们主动收手才行。如果他们不收手,学生毫无办法。”
“如何让他们收手?”陆庭芳和林昌眼睛一亮,相互对视了一眼。
“名声!”罗信凝声道:“我需要名声!如果我的名声足够大,就算是严嵩也不敢让我落榜。别说的严嵩,就是当今圣上也会心有忌惮。他们可以不让我做官,甚至我做官之后,再罢了我的官。但是,却不敢让一个在学识上有着很大名声的人落榜。因为这样就是在挑战整个士林,别说严嵩,就是圣上也未必有这个胆量。”
“如何拥有你口中所说的名声?”陆庭芳的眼睛更亮了。
“孔孟合璧!”罗信轻声说道。
“很好!”陆庭芳笑道:“你的《孔孟合璧》一旦出版,一定会引起士林的轰动,为你赢得巨大名声,如此就算是严嵩也未必敢冒着挑战整个士林的危险来陷害你。”
*
“有没有不需要暴露我们的人,而且还能够帮上不器的?”吴同知凝声道:“如果就这么让不器落榜,至此之后远离朝堂,这是我们的损失。”
“是啊!”孙继先也叹了一口气道:“不管不器是不是心学门人,就凭着他做的这些事情就值得我们钦佩,值得我们帮忙。只是这个忙真是不好帮。”
“如果我们将不器撰写的《孔孟合璧》提前出版,然后我们的人在背后推动,如此一定会使不器名声大振,有着这个名声在,严嵩会不会收手?”吴同知沉思着说道。
孙继先眼睛就是一亮,认真地寻思了一下便点头道:“我们可以好好商议一下。”
半个时辰之后,孙继先的书房内,三个人的神色轻松了许多。孙继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看不器的运数了!”
“大人。罗侯爷求见!”就在这个时候,书房门外响起了孙府总管的声音。
书房内的三个人对视了一眼,何心隐的脸上现出了笑容道:“不器应该也想到了那个办法。”
孙继先站起身形含笑道:“走吧,我们去迎接不器。”
中门大开。
孙继先。吴同知和何心隐迎了出来。三个人看到了陆庭芳和林昌,神色不由一愣,继而心领神会,含笑迎了上去。而陆庭芳和林昌看到了吴同知和何心隐也是微微一愣,随后也心领神会。同时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六个人在大门前寒暄了几句。便走进了大门。孙继先更是没有带罗信他们去客厅,而是直接去了他的书房。然后吩咐下人在门外警戒,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十米以内,同时吩咐下人今日不再会客。
如此,孙继先的态度就已经很明朗了,所以在众人落座之后,陆庭芳也不再藏着掖着了,而且也不再试探,而是直奔主题道:
“孙兄,我们想立刻出版不器撰写的《孔孟合璧》。”
孙继先却是摆摆手止住了陆庭芳道:“陆兄。我这里有两个方案。我先说说这两个方案,至于最终选择哪个方案,由不器决定,如何?”
陆庭芳的眼中想现出了一丝震惊,自己和林昌想了一夜,才想出来一个方案,而孙继先却想出了两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