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危险啊孩子-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Z特区人民银行首先汇总了在SZ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业务的基本情况,进而细分到金融服务社系统的具体情况。然后,又放大到所有金融机构有关以存定贷、存贷挂钩、高息引存、委托放款等业务情况。后来又增加了SZ以外地区在SZ的定期存款的分布、数量的基本情况。

    上述情况汇总后,做了一个调研材料,报给市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

    在市政府的组成人员中,有一位名字叫做吴斯斯的副市长,负责主抓全市金融方面的相关工作。他是早年毕业于BJ名牌大学,被安排在各级经济管理机构历练多年,并在职取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的、堪称理论与实践都过得硬的我国中生代经济金融专家。特区人民银行给市委市政府的调研材料,无疑会由吴斯斯作主审批阅,并提交市委、市政府领导层集体研究。

    小的暂时不谈这些负责同志当年收到这份调研材料都说了些什么,还是先跟你聊点别的:

    今天,当人们看到中国现在欣欣向荣的景象,都会有点欣喜若狂的自豪感。是的,应该值得自豪。

    在现代史上,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几次跌宕起伏的大悲大喜: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充满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呼应着德国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狂想,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族的深渊。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要说别的,仅就因为抗日战争死亡的国人,就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中国人民在这场惨烈空前的战争中,换来的是民族的完全独立和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日战争是一次凝聚民族力量,警醒国人团结奋斗的过程,换来了一个从大悲到大喜的圆满结局。后来,国、共两党又展开了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最后以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国人开始圆那国家富强的强国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十年间,无论是国民的精神面貌、社会风气、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进步等各方面,着实让全民族看到祖国解放后的希望。接着而来的十年*,又使年青的共和国交了一次昂贵的学费。说得认真一点,是从建国开始的大喜走向大悲的过程;十年折腾下来,国民经济已经面临崩溃边缘。当人们看着空空的米缸着急的时候,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孙们又一次痛苦地感悟到国歌说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想当年,他们真是“计从急中出,希望眼中来”,开始了放眼全球的改革开放进程,而且从此就像滔滔长江水一样,奔腾到海不复回。今天看来,这次改革开放的举措无疑是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的坚实一步。是从大悲危局转向大喜的开端。它的历史意义,不亚于当年*和他的战友们信心百倍、气势如虹地指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神来之笔。

    是啊!我们的祖国从1978年开始走出困局到现在,每年都以8%以上的速度在发展着国民经济。二、三十年下来,在经济总量上、在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力上,与当年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中国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上面所说的,在SZ也不难感觉到。

    SZ这个原本的小渔村,就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的SZ。开放之初的SZ有多少居民不好说,到了开放了十年后的一九九二年的时候,SZ吃居民粮的常住人口才30多万人,加上外来劳务工,也不外是400来万人。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一千多万芸芸众生就在SZ这个地方生活和工作得井然有序。尤其是当你走在SZ的大街小巷和各个公园景点,看到游人如鲫、流连忘返的情景,你自会有一番感叹。

    据说,在即将进入世纪之交的九十年代中后期,有一个乐于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老**员,因为工作的关系,足迹踏遍欧美各国,眼睛观尽亚非风情。回到祖国后,在SZ生活和工作。她深有感触地说:“资本主义世界是香港最好,社会主义社会是SZ最好。”

    她说这话的时候,恰巧书中人物——也是具有老**员资历的、刚刚离休的GD省金融行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申虎先生在场,他听后也是深有同感地点头应对。当时,申虎虽然已经离休,但竟被人鬼使神差般地拉他复出,让他当上了有职有权的SZ梅林金融服务社的法人代表、总经理。从此,他整天手捂三寸签字笔,非常写意地批准该社新贷款的发放与利差的收支;当他要走动时,便有专职司机开着金融服务社专为他配置的加长豪华雷克萨斯载他想去的地方;当他想到酒楼吃饭或者桑拿松骨时,只要在他的信贷经理陈平、柯少基面前稍作暗示,就会由他们安排得妥妥贴贴从而了却自己的心愿。久而久之,申虎不仅深深迷恋时下SZ生活的惬意舒适,而且还暗暗滋生了因为自己年岁已高,所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恋世情愫。

    然而,日后等待申虎的,不一定都是鲜花与掌声。他那害怕黄昏的恋世情怀也许会自个儿做些修正。

    至于那位曾经走遍全球的女**员说出这句话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她在SZ生活惯了,学习、工作、休闲都很写意,抑或是因为她经常从香港原来的启德机场进出欧美各国,因为不懂英语,总是对同胞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不二情怀,而有点爱屋及乌,小的则不得而知。但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SZ的人居舒适度有一定的质量,却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当你回过头去,看那SZ五年前、十年前、十五年前、二十年前的决策者们所做的努力,你也许会更有深意地热爱起来这座城市来。

八、防微吐渐抗风险() 
话说市委办公厅和市府办公厅的有关人员认真分析了人民银行上报的调研材料,捕捉到一个保障社会安定、实施和谐工程的重要信息。他们在与市委主要领导与主管副市长吴斯斯作了协调后,便以“两办”的名义,将调研材料加了阅读导示在副市级以上干部(包括副市级老同志)中传阅、圈阅,集思广益,征求意见。着手采取措施,解决潜在的金融风险的问题。

    一个曾经主管过全市金融工作的老同志在写给市委的信中说:“在SZ这块对外开放的试经验田里,虽然我们在走着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各种经验教训都会交织着出现,有些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所应该花的学费。但是,前瞻性地看到我们在试验着的各种制度、方法、举措是否恰当与成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是否有利,更是弥补在试验初期可行性研究不足、不透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银行的这篇文章,也是对我市经济发展全局有很好的纠偏促进作用的积极举措。建议市委、市政府应提高到保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保护深圳特区在国内外良好形象,继续充当排头兵的进取意识,本着积极支持祖国顺利实现香港回归,为回归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的参与意识,妥善处理好我市经济、金融领域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已经出现的问题苗头,控制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事业的继续推进。”

    有的同志把问题看得很深刻,反馈的意见也是一针见血:“从发展的情况看,不仅仅是SZ,在全国其它地方也有类似情况,我们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为什么会形成面这么广、程度这么深、数额这么大的潜在风险?有几个最基本的原因:一是人民银行系统疏于监管,没有发挥中央银行的管理、指导、纠偏、整治作用和预先的窗口指导功能。出了问题,疲以应付。二是各级政府或者个别领导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纷纷运用公权力,不断给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施压力,要贷款,上项目。以致领导工程、政绩工程,也就是垃圾工程泛滥,使得银行贷款血本无归。三是金融机构本身经营思想不端正,为了小集团利益违规经营、违法经营,造成重大风险。四是金融机构本身监督不力,制度约束机制失去作用,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中饱私囊,酿成了金融风险。”

    有的同志还在机构设置上、业务接管方式上、应急机制的建立上、设立防火墙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为了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的共识,市委和市政府办公厅组织了包括经济专家、法律专家、学者、部分金融服务社股东、部分经营主管人员、在职高级金融管理人员等在内的30多位专家参加政策研讨会,形成了一个决策意向供市委、政府决策时参考。

    后来,市委、市政府在形式决策意见时,明确了以下几点:

    第一,SZ的非银行金融组织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金融服务社、信托机构,在深圳的改革开放事业中与各大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一道,为SZ的发展产生过并仍在产生着积极作用。由于SZ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多以张开双臂热忱欢迎、引进国内外经验,在自身消化过程中,有些在不成熟的环境下的施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譬如利率政策,我们从原来完全封闭的、指令性的前提下向市场化转变的实践,一方面显得对经验生吞活剥地吸收,另一方面,又因为与现在制度相抵触,而犹抱琵琶半遮脸,半公开地试行着,有些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第二,深圳已经成立的金融服务社在冲击旧有金融管理体制,在支持五小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其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因为它是一个一个的单个法人实体自成体系,目前的发展已经达到其瓶颈,再往上走有难度。另一方面,各个独立的法人金融服务社在抗风险方面,影响社会稳定方面的潜在危险凸显,有必要由政府出面与股东单位就金融服务社的前景问题进行探索,并寻找新的经营架构和运营模式。

    第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4)186号《印发〈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的工作指引,可以研究考虑由市财政节余资金和市投资管理公司对全市金融服务社参股扩股,使金融服务社系统逐步大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以切实排除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四,本着尊重历史和妥善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在政府牵头组织金融服务社新架构的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各方关切。它包括:原股东股本金增值的关切,原存款户高息兑现的关切,机构成立后平稳过渡的关切;由高息引存到逐步软着陆的关切,以及在原体制中一般违规放贷,产生问题,作为历史包袱处理与新经营班子工作成果的评价问题等等。此外,政府还应在新架构成立运营的前几年,在财政存款、政府重点工程项目等方面,适当倾斜支持。

    从上面的核心思想上,人们不难看出,市领导对SZ经济金融领域可能出现问题的高度关切,尤其对金融服务社相关问题已经高度重视,并提供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鼎力支持。

    1995年4月28日,在深圳会堂召开了由各金融服务社股东和经营班子参加的接管会议。会上,吴斯斯代表市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成立市民银行筹备组,其主要负责人为:古丁力、罗艺、何人友、吴清。

    从此,市民银行就在SZ金融界暗流涌动的氛围下,紧锣密鼓地一个紧接着一个的接管着各金融服务社的人、财、物和资产、负债业务。当然,市民银行在接管各金融服务社的资产乃至无形资产的同时,也接管了各金融服务社的固有问题。

    这些问题,任凭你长就了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而且天天不吃不喝,就是一个劲地讲个不停,也不是三年两载能讲完的。

    小的只是受了一个要好的朋友的款待,给我看了几卷档案。然后,他拉着我的手,两个深蓝深蓝的大眼睛发出一阵强过一阵的晶莹的亮光,像似向我求助期盼、又像是委以舍我其谁般的重托,在深情地看着我,竟然不肯转睛,一个劲的叮咛与嘱托,要我这个读了几年书,可以说像半个知识分子的人完成他的愿望。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小的就顺从了这个朋友眼睛里表达的深意,扶笔权当一回作家。

    说来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小的也是没有费多少神气,便鬼使神差般写下了这洋洋洒洒的百万长篇。你想,如果你有心去挖掘一下,还不是像写作《哈里波特》的女洋妞一样,弄出一部假如不能让全球芸芸众生为之动容,起码也得让全世界华人神魂颠倒的不朽名篇?

    唉!世间世事好笑,真是造化弄人!

    这真是:

    乾坤不大胸中装,烂笔涂鸦笑我狂;

    莫道SZ河水浅,观鱼胜过九龙塘。

九、迟来的开荒牛() 
小的带着大伙浏览一番SZ的金融服务社像雨后春笋般开业后的热闹场景与逐步产生出来的潜在问题后,为了叙说的方便,还是往回头向您再道及夏天是如何与金融服务社结下不解之缘的。

    上面说到,当年并不太想来SZ发展的夏天,后来被人——就是被他爱人樊婷,买好车票连推带拉送上了从老家开往SZ的客车,到特区总公司找李齐国总经理面试。

    夏天与李齐国的邂逅,得益于与李齐国一起参加“SZ厂长经理进修班”的高文光。当年,高文光任中汽SZ分公司办公室主任,该公司贸易部经理解丰——也就是樊婷的姐夫——曾经将夏天的资料交到高文光的手上,请其在有机会时予以关照。而李齐国与高文光在进修班颇为投缘,在进修行将结束时,李齐国诚邀高文光到SZ特区总公司任副手,以共同打开一片创业天地。高文光听其讲完后,意味深长地说:“要我挪窝,现在还没有想好。但是,你若要管理人才辅佐你,我倒可以介绍一个成名人物给你,就怕你消受不起。”李齐国一听,两眼立即发出灵光,盯住高文光说:“有这人的资料吗?赶快拿给我看看!”第二天,高文光便将夏天评审经济师的资料送给李国齐。这老李不急不慢,用了整整半个月时间评鉴,终于给高文光打了一个电话,对他说:“你介绍的那个人,叫他来一趟SZ吧!”

    于是,就有了夏天被他爱人樊婷,买好车票连推带拉送上了从老家开往SZ的客车,到SZ特区总公司面试的情节。

    却说夏天在解丰陪同下来到公司总经理李国齐跟前,打过招呼后,看过夏天相关业务资料介绍的李齐国也许出于用人心切,见面不到五分钟,他那紧紧盯在夏天脸上的两个大眼睛发着蓝光,以坚定的语气对夏天说:“你这个人,我用定了!”

    李齐国说这话的时间是1991年12月23日。几天后,夏天回到支行,移交了自己所主持的单位整党工作与人秘工作,经省、地分行人事部门同意,从银行办妥借调手续,于1992年1月6日来到SZ工作。而高文光也于夏天到任一年后调到SZ特区总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终于了却了李齐国当年心愿。

    现在已是1993年12月1日,掐指算来,很快就满两周年了。

    夏天虽然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身兼三职,管控着三十多个科级干部,是总公司的核心人物,但还是觉得夫妻双双同在SZ特区总公司工作弊多利少,于是和爱人樊婷商量决定:碰到有合适的机会就先调出一个去。

    第二天晚上,夫妻两人散步到了同是老乡的住在荔花村下的SZ建筑公司池经理家里,聊起了调动的事。听这池经理的讲话,好像若是樊婷到他公司上班都可以接纳的意思。樊婷十分高兴,但夏天却觉得把握不大,要求再到人才中心看看。

    12月4日,夏天和樊婷都到公司上班与同事打过招呼后,就下了楼,在BJ大厦门口约齐,往宝安北路的人才中心走去。

    夫妻俩上到四楼,先看了看周围环境,觉得比原来设在华强北的人才市场宽敞多了,说明市里还是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工作的。浏览了一遍后,他们找到招聘金融人员的梅林金融服务社的招聘档口。两人坐了下来,与一个长得比较灵气、名叫洪鸣的女员工聊了起来。言谈中,樊婷介绍自己曾在内地的中国银行工作,才调进SZ,到了SZ以后,没有在银行工作了,十分不惯。

    听了这话,这洪小姐的眼中立即发着亮光,嘴上说道:“你原来是中国银行的?”

    樊婷答道:“是啊!我两公婆都是银行过来的,我原来在中国银行,我老公是在内地的人民银行工作。”

    洪小姐看了夏天一眼,继续说道:“我原来也是中国银行的,市里要我的老行长牵头搞这个金融服务社,把我调过来的。”

    樊婷见大家说话都比较投机,就把资料递给洪小姐,说:“那就请你多多关照。”

    洪小姐笑着收了樊婷的资料。随后,又说了一句:“你先生原来在人民银行,现在不打算调动到我们这里来发挥一下吗?”

    夏天听了洪小姐点将,笑着说:“我是早年毕业于GD的‘金融黄埔军校’,我的老师现在有的在SZ人民银行。”

    洪小姐更感兴趣地问道:“在人民银行,谁是你老师?”

    “罗文虎。”夏天平静地说道。

    洪小姐高兴地说:“哎呀,这么说你还是我的学长呢!我是87届毕业的。”

    夏天一听,笑着说道:“说起来,我当时的老师就是你的校长,我的同学,就是你读书时的处长。”

    这洪小姐是性情中人,她完全不介意夏天的讲话,反而十分高兴地说:“夏先生,你带资料来了吗?”

    夏天不紧不慢地从公文包里拿出自己在考核经济师时的申报材料的复印件,说:“我今天来的目的原是陪同我老婆应聘,你看我这个行吗?”

    洪鸣看了资料,说:“行!”

    她随即将一张空白的招聘表订在该资料的上面,又说:“今天是星期六,后天,也就是星期一,会有结果。”

    夏天听了洪鸣的讲话,心里想:“会不会是骗人的呢?”

    1993年12月6日,夏天早早来到设在BJ大厦六楼的办公室,拿上市审计局的文件,来到八楼的李齐国总经理办公室。李总一向十分准时上班,夏天来到时,他已经在写他的文件了。

    夏天说:“早上好!李总,市审计局要在银湖召开市属一级公司会议,我们公司派不派人参加?”

    李齐国好像不相信夏天似的,马上直接打电话问审计局办公室,了解到这次会议比较重要,便说:“去吧!”

    夏天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