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克斯当时很惊讶,虽然他目前还不是很了解老外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但是也是接受了霍尔家族的“投诚”,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福克斯也开始试着把霍尔家族抓在手里。

    拿到霍尔家族参加刺杀分子的口供后,再加上相应的证据,福克斯请克拉克家族的人参加了这次清洗。

    清洗筹备了很久,也收集了不少情报,在确定米勒家族所有人员都在自己手掌心后,其余两个家族便把米勒家族从西澳抹去了。

    作为回报,克拉克家族松口了福克斯和米勒的武装护卫人数限制,但是米勒家族的财产还是大家对半分了。

    从此,西澳从三国争霸变成两朝对立了——其实差不多大一统了,霍尔家族已经在帮助福克斯经营天际线集团了,而克拉克也有生意牵涉其中,也算是同一阵线了。

    而其他不入流的家族和商人则因为赚足了钞票而对福克斯的行为视而不见,只是投资略大的项目会有些犹豫而已。

    福克斯知道这些人是净添乱的,就像之前的20层住宅区计划,很多人都不怎么愿意掏大钱,最后赚得没有福克斯多,就上州议会告发他一些无关痛痒的罪状。

    福克斯当时就心里骂娘了,你大爷的,真是莫惹小人啊,真TM的。

    但是这一票近9000万澳镑的大项目,福克斯不光拉了这些不入流的小人入伙,还拉上不少华尔街的土豪,欧洲的各种资本也有投入。

    对于这种把股份都分出去的做法,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到时候收回来代价不就有点大了吗?

    这只是个套路,这15座摩天大楼只是个诱饵而已,真正赚钱的是那些附近的地皮,而这些地皮,很多都挂着“市政厅”的名义……

    往短了说,这些地皮万一产生利润了,也是市政厅的,还是要回到市内支出之中的,他们可拿不得,那福克斯可以拿吗?

    自然是可以的,说了只是市政厅的名义,只要稍加操作就是一大笔丰厚的资金了。而且这种方法也是很古老的了,算是洗钱的一种。

    再说了,这几年福克斯还多了个名头——市政建设局的局长助理。

    局长助理?这个局长天天在给福克斯打下手,鞍前马后的,到底谁是助理?

    不是福克斯不干议员了,是这个议员也有任期,州督推举的也不例外,3年选一半,6年正好选另外一半,加上联邦的大选,算是比较有意思的制度了。

    福克斯毫无意外的在第6年的选举中再次担任西澳大利亚州州议员,这也是“众望所归”。(大家指望着福克斯带他们赚票子呢)

    福克斯都规划好了,15座摩天大楼都会超过40层,都会高过152。4米。

    其中位于帕斯中央CBD和临近北桥区(唐人街)的就有12座,其余4座分别位于南帕斯,西帕斯,东帕斯和北帕斯,分别是南塔,西塔,东塔,北塔。

    当然还有个中塔,就在北桥区,有中间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不过英文意为“中央之塔”,看怎么理解了,毕竟这家伙在唐人街上。

    5塔都是商业性建筑,其余10座里面有4座建筑是商业建筑,2座是公寓型住宅建筑,最后4座是政府部门建筑。

    总共9座建筑是商业大楼,涵盖了很多行业——西澳大利亚联合储蓄银行大厦、西澳大利亚矿业集团大厦、西澳大利亚希望石油大厦、帕斯洲际酒店、西澳大利亚中央饭店、可口可乐总部大楼、伊甸园集团大楼、霍顿大厦以及天际线集团大厦。

    两座公寓式建筑分别是47层高的帕斯海岸和55层高帕斯之星,楼高201米和236米,两处选址可谓废了一大翻功夫,毕竟是主打高端的。

    四座政府部门建筑都控制在50层之内,分别是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大楼,帕斯市政大楼,帕斯警察总部大楼和西澳大利亚医疗教育行政大厦。

    不说别的了吧,福克斯把医疗教育部门放在四座新建政府机关其中就可以看出福克斯对其的重视度。

    医疗教育行政大厦是大厦而不是大楼,因为西澳规定了50层,含50层的建筑才能称之为大厦,不足50层的都是大楼。

    换言之,在4座政府部门建筑内,医疗教育行政大厦是最高,也是最宏伟的一座。

    福克斯有时候还是能在报纸上看到看到民众对这15座摩天大楼的评价,总的来说,褒贬不一。

    他们竟然在为什么是西澳大利亚矿业集团大厦是最高的问题上纠结不已,对于这种评论,福克斯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难不成他们还以为最高的楼必定是最有钱的公司所拥有的吗?

    说道所有权,其实除了那4座政府机关性质的大楼外,其他的无一例外都是伊甸园集团占大比例份额,而伊甸园集团背后则是天际线集团……

    伊甸园集团,福克斯当初随便挑的一个名字,寓意也比较贴切,福克斯也觉得可以,也就用上了,是专门运行房地产事业的一个商业集团,旗下拥有不少地产公司和建筑设计所。

    再说说其他大楼吧,2座住宅楼没什么好说的,高端住宅楼,都懂的。

    4座政府大楼,医疗教育行政大厦归西澳大利亚州的医疗部和教育部所有,下面还有食品药品监督局等分支机构。

    州政府大楼和市政厅大楼也没什么好说的,略过。剩下的警察总部大楼,不过是为了应对激增的人口而建立的新警察总部大楼。

    一座45层的警察总部大楼要处理近450万人的信息,觉得是不是还是有点儿不够呢?香港的警政大楼也是40多层而已,香港可是有着700多万人呢。

    再说了,西澳大利亚州已经拥有超过2万名的警察了,警民比例220左右,虽然还是比不上后来的香港,但是也不算差了,要知道香港就巴掌大的地方,西澳可是四分之一个欧洲那么大的啊!

    可能有些人也觉得欧洲有些小,那么换个说法,比四分之一个中国稍微大些(领土,不算领海)。

    这两万警察虽然不算什么安保公司的保安,但是也包括各种职能部门的,总体来说,这两万人奔波在这片比4分之1中国还要大的土地上还是相当累人的。

    除此之外还有海警部门,直到1929年大萧条来临之前,海景部门都是和警察部门挤在警察总部大楼内办公的。

    这其中曾在好大范围内引起争议,就是海警是不是警察的问题,在和警察部门分开之前,海警的官方称呼是海岸警察部队,而不是海岸警备队。

    两者有区别吗,当然有了,海岸警备队在当时的澳大利亚联邦是属于皇家海军编制内的,人不多但是该有的武器还是有。

    原因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自告奋勇地向大英帝国提出帮她分担一些装备负担,也算是一种作弊吧。

    大英帝国的领土当时的领土是世界最大的,为了维护其权益,大家都觉得很有必要维持着庞大的海军规模,因此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都提出可以分担一些吨位。

    澳大利亚联邦没什么好的船,最大吨位的不过于一艘名叫“澳大利亚号”的战列巡洋舰,还有两艘巡洋舰勉强算是主力。

    澳大利亚号和新西兰号、不倦号是同属不倦级战列巡洋舰的一艘战舰,由于澳大利亚联邦提出要分担吨位,这艘战舰原本在1924年是要凿沉的。

    但是福克斯确把她买了下来,在拆除了所有武器和装甲后(也是福克斯掏钱),联邦政府同意了福克斯的要求,被拖往西澳大利亚的一处海湾打算用作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福克斯也不会花冤枉钱的,在当时的历史之中,这艘战舰于1922年被拆解出售,后来发现成本挺高的,于是停止了这种行为,改为捐赠——这是个坑。

    有几所大学打算收下作为教育设施,谁知道海军的人跟他说,要就自己拖走,他们不负责。

    就是说,谁要这东西就要自己掏钱,这在外人看来不是有病是什么?

    最后无奈之下只好用作人造礁石凿沉,拆解费用低的部分则是捐了出去。

    要知道这艘战舰当时的造价可是800多万美元啊!沦为海军条约的牺牲品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是觉得超级肉痛的,他们本来就很穷。

    其实,澳大利亚海军就没有怎么花钱在这艘战舰上,因为这东西是大英帝国偿还给澳大利亚债务的一部分。

    看到了没,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也不太愿意拿出真金白银还钱给小弟了,可见当时拼死保住那庞大的海军是个多愚蠢的想法。

    但是不保住又能怎么样呢?面子总是要的,而自己的小弟嘛,可以当炮灰自然不要放过那么好的机会了,往死里坑!

    这章略长……感谢这个ID叫12326开头的同学打赏,更新不给力实在不好意思

    (本章完)

第89章 新城(上)() 
国  熟悉航母的人应该知道,英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新建造出航母的两个国家,区别就是英国先设计,日本晚设计,但是在下水和服役上日本抢先一步拿下了第一艘航母的名头。

    很多人对那艘满载排水量连1万吨都没有的航母是嗤之以鼻的,我大中华后来的海警船都是万吨的好吗?话也不是这么说的,日本的凤翔号是实打实的航母鼻祖之一,虽然船小,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说到航母,就得说说这华盛顿海军条约了,里面可以让缔约国改装两艘用不着的战舰作为航空母舰。

    英国皇家海军在1924年将勇敢号和光荣号大型轻巡(英国的叫法,不过一般称为战列巡洋舰)改建为航空母舰。

    采用上下两层分段式直通的飞行甲板,双层机库,后来暴怒号也进行了类似的飞行甲板改装。

    改装航母,这种做法福克斯还是比较看好的,省钱,也省时间,相对于新建一条战舰的话,是这样没错。

    但是改装到底是改装,福克斯可是不太信这些偏门的,改装有改装的好处,坏处也不少,最直接的,在舰载机的承载量上一般都比不上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更别说其他方面了。

    福克斯在以前很喜欢看一些TVB的犯罪电视、电影,里面的镜头经常是一些三合会、警匪枪战。二五仔什么的,里面有一个镜头,就是一名卧底在三合会内的独白:捞偏门是没好下场的。

    捞偏门,或许是没好下场,像日本二战末期的神风特工、纳粹德国的V2飞弹,最后能有什么好下场?航母方面嘛,看看美妖那财大气粗的样子,你会觉得有时候钱真是万能的……

    古格里莫…马可尼,意大利人。无线电先驱者之一,1922年在福克斯前往英国的时候有幸听到了他在伦敦发表的电文,主要是描述了他在测试发射一束反射波进行远距离传输……

    并指出这样的一个东西作用于现实的可能性,如果应用到灯塔,船只,在灰蒙蒙的天气中也可以定位危险的事物,比如周围的海岸的障碍物……

    福克斯是去英国看下能不能拿到些竞技神号航母的资料的,他毕竟也是英联邦的一位官员,找个借口上去还是蛮简单的。

    没想到发现了这么大牛,福克斯知道他在说什么,这是雷达出现的前兆!

    福克斯当然毫不犹豫地请他到西澳工作了,雇佣费用倒是没花多少,科学家吗,大多数情况下有充足的资金和不错的环境一般都跟着走了。

    虽然福克斯收获了一枚大神,但是在竞技神号方面他却没什么收获。因为竞技神号试航日期还没定下来,福克斯在那里被拒绝了,无奈之下福克斯只好去到德国面见一些人物。

    当福克斯再次回到西澳已经是几个月之后了,他在欧洲的时间段内,富兰克林已经出面买下了澳大利亚号战列巡洋舰,正在拖往西澳。

    改装航母在福克斯眼中是个牙阝教不错,但是福克斯可是个有着航母梦的人啊,英国碰壁了,难不成还要找日本人吗?

    也只剩一条路可以选了,那就是找到一条合适的船改装成航母,那福克斯也只好把目光放在了澳大利亚号上了。

    从英国回来后不久,福克斯就得到了新西兰政府打算把他们的新西兰号战列巡洋舰当做废品卖掉时,也急忙赶往惠灵顿协商购买。

    两艘船都差不多,同属不倦级,这个级别一共三艘,但是不倦号在日德兰海战已经战沉了,这让福克斯有了一个很好的理由——纪念澳新军团的教育设施。

    同样的,两艘船都已经拆除了武器等设备,动力都是没有的,一切都靠拖船,新西兰总理听闻福克斯的这个理由后赞不绝口,一度想象征性地一英镑出售给他。

    福克斯知道这船的造价,但是如今也只是个空壳子,但是他是买回去准备改装航母的,后面众人皆知的话对这个总理也太不友好了,于是挺爽快的掏出10万英镑买下这个空壳。

    新西兰总理有些吃惊,福克斯解释道这钱还是要花的,他打算在帕斯新建一个澳新军团主题的纪念公园,用来纪念战争中死去的人们,而这10万就当是给新西兰退役士兵的。

    新西兰总理同意了,并叮嘱福克斯在公园建成之日要邀请他过去剪彩,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项目。福克斯看着这总理认真的样子他尴尬癌都发作了。

    不倦级舰长179。8米,宽24。4米,满载吃水9米,主机输出功率44000马力最高航速26节,续航力是23节3100海里,10节6700海里,毕竟是1910年的老舰了。

    不过由于动力系统已经被拆掉了,福克斯正在物色新的动力系统,所以那个数据是可以抛掉的。

    两艘船已经被拖往帕斯新建的费里曼特尔造船厂,接受改装。面对质疑的声音,福克斯对外公布的是作为纪念品的改装,要做出模型还原原来的面貌。

    别的不说,福克斯还真下单造了一套舰炮模型,以及配套的设施,再加上福克斯还让人把舰桥等舰上的上层建筑拆除,让人摸不着头脑。

    福克斯的解释是,要真实的还原出战舰原来的面貌就要像雕刻家一样一丝不苟,才可以有一个完美的作品。

    另外一边,福克斯也还真在帕斯海岸寻了块地皮开始开工建造澳新军团纪念公园,听说西澳不少公司都接到了订单。

    虽然福克斯对两艘空壳子船的做法很是可疑,但是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加上施工进度极为缓慢,人们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关注了。

    不再关注是很多人的做法,但是唯独有一波人很例外,他们是有政府公职的,他们就是海警部门。

    在警察总部大楼的36层,一件办公室内保存着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就是关乎这两艘老战舰的,里面明文写着这两艘船是归属西澳海警部门管辖的。

    而在德国造船行业援建的费里曼特尔造船厂内,却有着这么一份文件,它的内容整天在相关人员的脑子里徘徊。

    说起德国,德国在21年前后就陷入了经济的死胡同之中,德国银行发行的马克成了废纸,在福克斯和秘密办公室的人合作之前,德国马克就开始出现了贬值的情况,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见到的。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德国的黄金储备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英法的催债,只好加大力度印钱,但这只能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福克斯在1922年向当时的国防军将军塞克特建议可以和英法提出实物偿还,在多方的努力下,英法比等过同意了这个要求,并强调了煤炭钢铁以及工业产品的比例。

    在魏玛政府对经济感到焦头烂额之际,德国国防军就在福克斯的建议下开始储备物资以及技术,虽然塞克特将军只是打算打造一直王牌的精锐部队用于防御,但是也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

    福克斯知道德国正在陷入马克变成废纸的问题,在国防军和秘密办公室的牵桥搭线之下和德国众多公司签署了进一步合作的文书。

    其中就包括这些造船厂,巨型水压机等造船关键设施都得到了德国造船行业的全力支持。而西澳则以大量的高品位铁矿石,铝土矿,原油以及其他稀有金属进行交易。

    到1926年为止,西澳就出口了超过500万吨的高品位铁矿石、80万吨左右的铝土矿,50万吨的铜矿砂,超过3万吨的稀有金属、20万吨橡胶、超过650万吨的原油到了德国。

    而这些资源都被德国国防军和各大行业巨头所把控着,魏玛政府只是知道很小的一部分。

    可以说,得益于这些交易,西澳大利亚矿业大厦才可以成为澳洲第一高楼!303米,75层高,不单只是澳洲第一楼,在1926年前后还是世界第一楼!

    1925年10月6日,西澳大利亚矿业大厦正式建成,成为世界第一高楼,同时也超过埃菲尔铁塔的300米(没天线高度),可以说也是世界第一的建筑物。

    这个记录在1927年的11月被打破了,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成为世界第一高楼(这座楼的主人也有投资在西澳矿业大厦上,这刺激了纽约摩天楼大赛的提前举行)。

    市民们对西澳矿业大厦的关注是不无道理的,实在是太高了,这简直不可想象,早几年帕斯最高的建筑物不过3层楼高。

    一起得益的还有希望石油公司(hope…petroleum),简称HP,和英国石油(BP)公司遥相呼应,不过此事BP还不叫BP,叫波斯石油……

    在福克斯看来,美国的石油市场哪里都有洛克菲勒的影子,相对于美国,福克斯更看重BP和荷兰壳牌。

    他买入了一些BP和壳牌的股份,在他们两家公司的支持下,他开始偷偷帮德国储备石油。

    1926年前,福克斯已经握着荷属东印度近40%的股份,福克斯做得股东,自然要使劲地帮油田增产了。

    由于福克斯的投资,巨港油田在1925年的产量就突破了800万吨,如果不是发现了新的油田,巨港油田突破1000万吨都是有可能的。

    当时世界上的钻油技术最丰富的几个国家就是美国,英国,荷兰。福克斯成立HP的时候就花大价钱请了三个国家的大量技师和购买最好的设备,短短几年就拥有了上百个股东和2万多名员工。

    HP在荷属东印度拥有4个油田,分别占有一定股份,其中以婆罗洲油田占股最多,达到70%,年产量240万吨。

    1925年,荷属东印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