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文没有听错,不过福克斯让CAC设计的不是一款,而是三款!
228 剑指(3)()
萧文向舰长麦迪逊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他作为唯一的一名航空参谋,很多事情可能会忙不过来,像这样的普通情况舰长代为下令是再好不过了,现在也不算什么战争状态。
这次的行动代号是“稻田特急”,计划便是通过摩羯宫号上的舰载机来执行运输荷属东印度的违禁物品走私入境,虽说叫走私不太适合,就当作是走私吧。
航线已经规划的很清楚了,飞机也不需要挂载副油箱,航程是绝对足够的,因为那些飞机按照计划就没打算回来,应该说是没打算立刻回来,他们都需要在巴达维亚郊外的一处稻田降落,卸载违禁物品。
在卸载货物完毕后才可以进行回程,所以今天所有放飞的飞机基本上当天是不可能回来的,除非出了些意外情况,比如飞机机械故障,飞行员出现一些问题,身体问题又或者其他什么的问题,这些就需要马上返航了。
这次的任务原则上是不允许随意抛弃飞机的,倒不是心疼一架飞机那两万澳镑的费用,只是任务性质是必需要隐蔽,留下一架飞机难免会落人口实,这种事情是绝对要避免的。
所以当一架飞机出现机械故障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看下还能不能返航,能返航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尝试过后不能返航,那么宁可迫降到印度洋里也不能坠毁在东印度境内。
一般来讲,二战时期的各种机械都不能保证绝对的可靠性,其实哪怕是21世纪,机毁人亡抛锚死火的事情又能少的了哪里去,无非是尽量压低事故的几率罢了。
摩羯宫号就只有36架飞机,改装的时候福克斯也忘了还有“备用飞机”这么一说,于是就是实实在在的36架,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可是绝对没有备用飞机顶替的。
不过在备用飞行员的准备上但是做的挺好,36架飞机一共配了一百余名的飞行员,按照F。13一般也要配两名飞行员的配置,这个飞行机组和飞机数量的比例也有差不多1。5,还算OK。
飞行员富余是肯定要的,不然真打仗起来同一名飞行员一天飞个两三波,是很耗费体力和精力的,到时候战斗力自然会打一个大大的折扣,面临死亡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这和草菅人命并没有什么区别。
换人不换机,福克斯到底是个21世纪的人,即便不太熟悉历史,也知道这种基本操作,不然一条航母36架飞机,只配个36个飞行员,这简直就是白痴嘛,要是有好几个飞行员状态不好或者身体抱恙,岂不是空有飞机而没有能发挥航母的全部战力?
所以这个飞行员数量,肯定要比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要多,不然出了什么事,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没地方哭去。
澳大利亚二战历史上并无航空母舰的配置经验,但是澳大利亚当时拥有两艘水上飞机母舰,都是几千吨的排水量,并不大,可以搭载9架水上飞机,其中3架是备用。
就是这区区6架水上飞机,都准备了30个勤务人员和8个飞行员,因为后面3架只是备用,一般情况下是前边的出故障才可以组装起来使用的,不是说可以一次性放出9架水上飞机,所以配8名飞行员是比较合适的。
萧文也知道目前摩羯宫号上所使用的飞机并不能进行机翼折叠或者并拢,单翼机一般是把两侧机翼向上折叠以节省空间,而双翼机则是把两侧机翼向后方飞机尾部进行并拢,毕竟双翼机是两片翅膀的,折叠的话会高出一截,所以一般都是把机翼往后收。
萧文觉得如果专门设置的舰载机有折叠或者并拢机翼的话,说什么摩羯宫也能在放多10架左右的飞机,那时候的舰载机总数会有50上下,看上去的确是一支比较合格的空中力量。
萧文现在没想去通知乌德特,乌德特毕竟是个航空总监,不可能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而且萧文也不想让前辈看扁了,他打算如果乌德特不亲自来要他指挥权的话,他将把这场任务的航空指挥权给揽下来直到任务结束。
他拿起通讯器:“T24,准许返航,准许返航。安全问题有无缓解迹象,还能不能安全降落?”
“……母舰,这里是T24,目前仍旧无法减速,请求在舰队上空弃机跳伞。”
“同意,你们做得很好,跳伞的时候注意安全。”萧文回复他后把通讯器切了个频道,这次是全键广播:
“这里是航空参谋萧文,目前有一架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返回舰队上空跳伞,请相关人员做好搭救准备,完毕。”
随后摩羯宫号上的相关人员马上行动起来开始穿上救生衣拿起救生圈等救援装备,开始准备放下救生艇准备接应。
一直在萧文旁边的舰长麦迪逊也听到了飞机无法降落的消息,开始让掌舵的人把速度收回来。
摩羯宫号已经开始减速并打了旗语,有时候旗语比在无线电中解释要简洁明了,何况现在又不是什么大舰队,大家都一目了然。
负责护航的两艘驱逐舰回了下旗语后就开始在附近转着圈开始游弋,主动声呐已经开机,pingpingping的声音在带着耳机的声呐员的耳中响起。
这年头主动声呐可是个新鲜玩意,新鲜到声呐都不叫声呐,而且也没有什么主动声呐被动声呐的称谓,这年头的声呐的音译原词sonar还没出来,出来的只有一个“asdic”,读音差不多和阿兹特克一样的一个词。
它的全称是auti…submarine…d什么鬼东西,就是个英国科研机构的首字母缩写,所以就叫阿兹提克,而不是声呐。
声呐那个词是美国人在1930年后才弄出来的,而被动声呐之前叫水听器,所以美国人倒是给后人减负了好几个英语单词。
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北角海警基地有一所反潜学院,里边就有英国人“良心提供”的阿兹提克装备,装在了这几艘狮级驱逐舰上,并且在陆地上的学院装备室还有两个可供船只拖拽的拖转型阿兹提克。
本章完
229 剑指(4)()
福克斯可不管英国人教官当时是如何吹牛笔的,他在客客气气地让他滚蛋后,自己自己把词改成了声呐,并向众人解释了为什么叫声呐。
由于基本都懂英语,大家都觉得福克斯弄出来的这个词比英国人的词更接近声音这个词的发音,于是都拍手叫好,殊不知福克斯脸不红心不跳地剽窃他人的主意早就是家常便饭了,今天剽一下德国人,明天意大利,后天法国,大后天美国,至于英国?
福克斯恨不得天天剽,最好是白剽,白剽不用钱啊哈哈,澳大利亚也好名正言顺地独立出去,让英国的殖民帝国见鬼去吧。
再等下就来个上挑英吉利大妈,下挑法兰西法妖,割喉奥图曼土鸡,腰斩苏维埃俄毛,肢解小德子蛮族,爆炒意呆利面条,脚踢米利坚山姆,最后把波兰当球踢哼哼。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包括声纳员也是如此,能听个什么鬼嘛?能听个鲸鱼出来算好的了,运气不好啥都没有,只能听到隐约的己方引擎声,没意思。
命令到底是命令嘛,明面上是属于西澳海警的他们也算是个准军事化组织的说,服从命令自然是勿须多言的。
随后的一小时内,陆续再有两架飞机因为其他原因不得已也进行了返航,不过这两架飞机倒是没有像第一架一般运气那么差,他们都成功降落在了飞行甲板上,并被勤务人员拖拽回了机库。
倒是两架飞机,不,三架飞机上的武器弹药很是可惜,特别是那些37mm的炮管,炮弹倒是不可惜,炮管这东西合格的产品西澳也没多少存货,如今都扔海里了很是浪费。
西澳的军工工业只能算刚起步,生产出的弹药合格率比较高,可炮管属于精细加工的工业产品,西澳的炮管产品,次品率比较高,这也让福克斯比较汗颜,总不能用次品的炮管打架吧……
放眼整个澳大利亚,虽然西澳的重工业可以说是冠绝整个澳洲,可是军工产业一直是被牢牢抓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手里的,西澳南澳昆士兰几乎没有军工产业,别说熟练工没有,接触过的人都几乎没有。
要不是英法逼着德国签条约的时候福克斯用了点办法圈了几千名克虏伯,莱茵金属等公司的失业技工,别说炮管次品率高,可能连一根试验品炮管都拿不出来,就更别说仿造甚至自己加工生产坦克了。
别不相信,如果福克斯下手不快点,这些被福克斯圈过来的技工现在应该在生产蒸汽机车,火车车厢,农业机械,打字机之类的东西,这都是英国法国强迫的,战败国嘛,得有个战败国的样子。
别问福克斯怎么知道的,莱茵金属公司的打字机,福克斯就一直在用,之所以不用英美的打字机,是因为这年头没有输入法,你要打的字母如果没有,那就没有得输入,你只能找代替字母。
比如英文就有26个字母吧,但是你打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的话,很容易面临无法输入çøÄÖÜñõíé之类字母的窘况,毕竟英文算是欧洲拉丁字母国家里最少字母的国家的。
所以一般人都会选择购买或者使用母语的打字机,比如福克斯这个人,他需要经常和德国人联系,再加上母语就是德语,而且英语有的字母德语也有,字母排列几乎一样,很显然的,用德语打字机比英语打字机更好。
欧洲拉丁字母键盘排列都差不多,可能也就几个字母有变动,比如当时德语内用z的词频比y多,所以他俩字母对换了一下位置,y是在最左下角的,而z却在y的位置,有点奇怪,但也不是问题,毕竟也不需要都向英语看齐,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而中国的中文汉字打字机则是一点都不像传统的欧美打字机,他没有键盘的,因为键盘放不下那么多汉字,也不可能给你弄笔画,当时没有输入法,你打笔画只能出来笔画,几乎看不出你要表达什么。
所以当时有人弄了上万个汉字模块的打字机出来,按照特定方式排列,打字员需要准确记住汉字的方位,一个个打出来,速度不快,但是也比写字快,到底是打字嘛,你别说写繁体字,就算你写简体再快也不能快过机械一下一个字……
确实是有些搞笑,打字机虽然也算精密加工的工业产品,能多少代表一下质量水平,可一家军工企业做这种活计,被某些****分子知道那真是悲伤逆流成河了吧。
与此同时的英属领地圣诞岛,飞鱼湾码头。
一艘喷涂着西澳海警标识的货轮正在靠岸进行添煤补水,采购物资,岛上的英国人官员早就对此习以为常,好几年前西澳海警就在此附近巡逻并进行补给,这几年来几乎没有再收到过被海盗袭击的报告,他们也是比较感激他们,基本上都不再过问他们的动作。
其实英国人要是上船查一查就会发现大问题,船上的货仓堆满了写的清清楚楚的武器标识的木箱,打开查看的话你会发现下至点30(7。62mm)的步枪机枪,上至37mm的战车炮可谓是应有尽有,这还不算另外一个舱室堆的满满当当的各型弹药。
这么多的装备和弹药自然不可能全部靠一次50吨左右的运输机编队去运输,那样子太浪费时间了,按照计划,这艘船上的物资是作为最后行动开始后在南部用陆运方式进行运输的。
当然了,这艘船能不能派上用场,还得看已经在巴达维亚的人能不能先发制人取得优势,而这个优势,则是要看摩羯宫号上的运输机能不能安全把第一批装备运过去。
在第一批的16架飞机起飞后,先后有两架飞机返航,目前只余14架飞机,在经过两小时的飞行后,爪哇岛的海岸线已经出现在目视距离内,但是第一批队的飞行编队并未着急冲过去,而是在4000米的高空转着圈圈等待着第二批队伍,同时,天还没完全黑下来。
230 剑指(5)()
“第二批的飞机怎么还没来?”第一批的飞行编队领航员抱怨了一句,不过他并没有在电台内抱怨,在离爪哇岛200公里距离之时,大家都按照规定执行了无线电静默,没有谁会破坏规则去使用无线电。
他的话也只能被他的副手听到,他的副手接话道:“我们之前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编队飞行任务,时间上是会出现些出入的。”
“我们也没飞错地方啊,难道是他们偏离了预订航线吗?”领航员再次核对了地图和测定了具体方位,发现与预订计划并无出入。
“嗨,反正天黑了我们就要深入陆地,他们来不来都要去的,反正他们来早了不是也要和我们一起转转圈子,对了,你说后边那些弹药怎么回事,我听说我们陆军是使用7。7mm口径的弹药啊,我看那些箱子上不是写着点30就是点45,点50的。”副手瞟了一眼舷窗外正在逐渐西沉的余晖。
“还能有什么,摆明出了问题可以把嫌疑目标甩给美国人呗,美国人在30年前和西班牙打了一仗拿下菲律宾后荷兰可是紧张得很呢,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西班牙,呵呵。”
“赤道地区的白天真是够长的……嗯?”领航员再次抱怨了一句,忽然他注意到了南边那边浮现了一群黑点。
副手也有些动容:“看来是他们过来了,我们没走错路,他们也没有走错路。”
“还用你说,等天黑了立刻深入陆地,前往目标所在地,看好油量,别飞到半路就栽下去了!”
两支飞行编队汇合在一起后共有33架飞机,在空中盘旋稍作等待天完全黑下来后就以最快速度冲进了爪哇岛的陆地上空,朝着巴达维亚的方向飞去,他们还是需要赶一下时间的。
同样在争分夺秒的还有巴达维亚南郊的一处大型水稻种植农场,这里名义上是属于荷属东印度政府的一等公民,某位荷兰籍阔佬的产业。
其实这位荷兰阔佬是克虏伯秘密安置在荷兰研制潜艇的基地工作人员的亲戚,因为克虏伯同样在西澳拥有潜艇研制基地,所以派了几个荷兰籍的人给予福克斯争取帮助。
所以这个荷兰阔佬的水稻田农场的配有数十个配枪“保安”的事情并未引起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的怀疑,甚至还时不时给予一些关照,毕竟这可是自己到不能自己的自己人了。
巴达维亚郊外人少,不止他们一等公民荷兰人少,东印度土著人也少,因为东印度土著人都比较懒,大部分都是好吃懒做的主,郊外基本上有主的稻田果园,都被各自的主人给围成一个个的农场,并且这些农场主很不欢迎那些好吃懒做的人,基本上不会招土著人做工。
他们基本都是招华裔日裔这些东亚人农民来做工,他们可比本地土著勤快多了。
至于土著们在哪里干活谋生?自然是在西郊和东郊了。
整个爪哇岛,至少是巴达维亚这一块地方,水都是从南往北流的,就是说,南边是水的上游,水资源一直很充足。
当时的农业没有如今的什么精确控制灌溉技术,用水量是很大的,特别是水稻,直接就是漫灌,很是浪费。
虽说爪哇岛水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到底是赤道地区,雨热同期,蒸发量也大,比较典型的热带雨林/季风性气候,在4月到11月之间的漫长东南季风期,雨来的很快去的也很快,河流水量会有所减少。
这也就导致了到7,8月的时候巴达维亚下游地区的农业会出现一阵用水紧张的局面,从而引发某些暴力争斗事件。
所以像荷兰籍欧美籍的那些有钱人买农场都是挑上游,又看起来比下游有更多火山灰增肥的那些土地,久而久之,巴达维亚和茂物之间连着的这一大片稻田,基本都不是土著人所拥有的。
果树的话,巴达维亚附近只有香蕉芒果之类的蕉园芒果园,除此之外只有一大片的橡胶树和茶园,椰子都比较少见。
再者,哪怕当地土著集中在西郊和东郊种田,日子过得很是困苦,也可以说是极差吧。
除去不能拥有最肥沃的土地外,剩下的不怎么好的土地也算是比较肥沃的,但是这些土地上必须留出20%来种植经济作物,比如咖啡豆,甘蔗,茶叶,烟草,靛蓝(一种天然染料,只有亚洲出产较多)。
这些经济作物必须以一个比较低的价钱出售给荷兰东印度殖民政府,并有产量要求,如果没有达到预订产量,土著村落必须出男丁在政府或者殖民地种植园的土地上每年无报酬劳作75天。
这个条件同样适用于没有土地耕作的土著劳动力,他们也必须要在政府的种植园或者工厂内强制工作75天或者一年的5分之1时间。
还有什么诸如种植作物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或者水稻的种植一季的时间,如果超过产量会折合金钱退给土著人,作物的农虫害自然灾害殖民政府承担,土著村长提交作物收成等等。
其实从荷属东印度政府把手伸向西澳籍商人,就是天际线集团来看,土著的生活可想而知,毕竟同为白人都百般刁难,别说那些土著了,都可以和奴隶相提并论了。
事实也是如此,福克斯可是收到报告,当地天际线集团的员工曾向他报告过他在一些土著村落的见闻:
法律规定土著要留出2成的土地种经济作物,可实际上有些村落被百分百要求种植经济作物,他们根本没有食物来源。
而且最重要的是东印度政府铸造了新的铜币,它的成色只有旧货币的2分之一左右,政府拿新货币付账给土著,轮到土著拿着钱买粮食的时候政府却宣称铜币成色不足给予压低货物数量,我的上帝,这简直是道德沦丧……
福克斯也拿到过荷属东印度的新货币,真的,你踏马的印的和旧的一模一样,但是却轻一半是搞事情是吧,你欺负土著就算了我管不了那么多,可你欺负到我头上了真是不可忍啊,不可忍!
正巧,因为这一串连贯事情让土著内部产生了很大的饥荒,导致流浪汉为主的恶性事件持续增长,福克斯正好用这些事情做做文章,也好把帽子盖在土著和美国人头上,自己拍拍屁股看看后续情况。
恍恍惚惚
本章完
231 剑指(6)()
“干嘛呢,动作快点,动作快点,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