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大声道:“他怎么能当执族规和赏罚的右长,他不识字咧。”
九老太爷想着。这可是大伙选出来的,而他是新任族长,总不能说话不算话,朗声道:“但将土支持的人最多,怎么能不算数。”
陈将土傻乎乎地笑着,连他自个儿都不知道。怎么稀里糊涂就被推出来了,“你们怎么选我?”
可是,一当选就有二百两银子,他得卖多少猪肉才能得这笔钱啊,哪有到手的钱不要的。
六老太爷在一边冷哼了一声。这陈将土可与九老太爷亲近,这明摆着就是早前原说好支持九老太爷的人一古脑受了九老太爷的暗示,都跑出来支持陈将土了。
有人道:“我们不服,得重新选过。”
说话的是五老太太过继的儿子,此刻看着这结果,巴不得在六老太爷亲近的这边挑个人选出来。
陈将土不干了,跳了起来,道:“支持我的人最多,选中了那就是我,我怎么了?我做这右长有什么不好吗?我这人最是公道的。相平,去年你儿子生病想吃肉,我还给你家送过二斤肉呢,还送了两回骨头,还有陈将九,上回你媳妇被陈将良家的欺负,是不是我说的公道话……”
被点名的人连连点头,有人不自觉的后退。
这陈将土是不错,可偶尔也干些混账事。
九老太爷扫了一眼,“好了,既然大家推了将土出来,从今儿开始,陈将土就是右长了。”他一回头,看了眼新任左长,道:“我们三个是不是得商量一下如何处置陈业荣和伍氏的事,昨天夜里大伙可是都瞧见的,这对狗男女做了伤风败俗的事。”
左长想着,还好他是管账目的,冷声道:“这赏罚的事得右长说了算。”
陈将土应了一声,“这还不好办,照着规矩,是要沉塘的,至于他们的儿孙就不预追究了。”
九老太爷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怎么不追究了,你别忘了,陈业荣当族长时,干了多少中饱私囊的事,她家置下的田地、店铺都是充公到族里。”
陈将土忘了这事,嘿嘿傻笑一阵,道:“九叔,就充公,你说咋办,我就咋办。”
六老太爷感觉自己上了当,这陈将土当右长,分明就是九老太爷在暗里捣鬼,挑了一个事事听他的人,这分明就是自己这派吃了大亏,可又想着,反正他儿子是左长,是管账目银钱的,权力也够大。
九老太爷咳嗽了一声,“将土,你是管赏罚的,宣布吧。”
陈将土愣了,他身边的妇人推攘了一下,提醒道:“新官上任,让你宣布处罚那对狗男女的事。”他这才回过神来,对人群着一个瘦小的老汉道:“陈维七,敲锣唤来所有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聚到村西头的河边,要对陈业荣、伍氏执行族规,去吧!”(未完待续。。)
第115章 沉塘
九老太爷压低嗓门,对左长道:“得着人去陈业荣家搜查,贪去的田地、店铺原是族中公有的,你是管账目,说明了是族中财产的。”
还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六老太爷瞪了一眼,半分也不会迟疑,现在就要下手了。
左长应了一声,叫了几个后生,又有九老太爷的儿子,一行人风风火火地往陈业荣家去。
半个时辰后,整个陈家庄的人都聚到了西边河岸上。
只见有人抬出了猪笼里的陈业荣和伍氏,两个人早已经狼狈不堪。
九老太爷早前不觉,此刻只觉得这左长、右长设得好,许多事不用他亲自动手了,张张嘴让他们去办就成,与陈将土使了眼色。
陈将土的女人又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陈将土朗声道:“今,有陈业荣和伍氏,幽会祠堂,玷辱陈氏先祖,坏我陈氏名声,更念陈业荣曾身为族长,明知族规而犯,罪加一等,现将此二人沉塘……”
他就是个粗人,哪里会说这些,很显然都是他会识字的媳妇教的,这会子拿着鸡毛当令箭,说得义正言辞。
“陈业荣任族长期间,中饱私囊,现家中所有财产充入公中,听候族长处置。来人,执刑!”他一抬手,指了素日与他交好的两个帮忙。
陈相富兄弟站在人群里,看着有族人将他们抬入小船,又有人往猪笼里塞了石头。
陈业荣手拽着猪笼,想他做了数年的族长,可今日竟被人要沉塘,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可他有嘴说不清。整个族里都知道陈将生是他的种,只因陈将生那模样就清楚了。“陈将九,你这个小人!你这个小人!”
九老太爷微眯着双眼,他做了族长,总算风光了一把,“二哥。这事能怪我么?你身为族长,明知族规而犯下重罪,奸淫同族弟妹不说,还与人生下了子嗣,这本该罪加一等,可主管赏罚的右长只判你沉塘,已经是从轻发落了。”
骂九老太爷无用,他不要死!他不要死!
陈业荣飞快地想着应对之策,眼珠子一转。朗声道:“不!九弟,不是我愿意,是那贱妇勾引的我,这么多年,我是被他勾引要胁的呀,当年我喝醉了酒,是她引诱的我,九弟。我是你二哥,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吗?”
陈业荣就算做错了事。可他是男人,还是业字辈的人,位份不低,此刻把所有的不是都指向了同在猪笼里的伍氏。
其实,按照族规,女子需要忌讳的太多。而身为男子是不会被沉塘的,族里要的,只是陈业荣的一个态度,更是要他认错。
若犯奸淫是要受罚,可若他是被引诱的。那错的就是伍氏。
九老太爷审视四周,“谁可以作证?谁能证明是伍氏勾引的陈业荣,而不是他奸淫伍氏?”
此刻,陈业荣的结发妻,一个已经六旬的妇人站了出来,颤微微地指着伍氏,厉骂道:“贱人!不要脸,是你引诱老太爷的,我知道是你引诱的……”
她总不能害死自己的丈夫,在这个时候,通奸与引诱间,二老太太选择了后者,哪怕是颠倒黑白,“当年族长太爷过七十大寿,业荣多喝了几杯就醉了,等我回去寻人时,就找不着,就是那天夜里,这个女人不守妇道,不顾老四病重,引诱了我家老太爷……”
伍氏透过猪笼,看着周围那一双双鄙夷的目光。
那天陈业荣是喝醉了不假,但不是她引诱,是被他强迫的,但这一去二来的,后来她就愿意了。
只要做了,就会被人发现。
都过了几十年了,没想现在被人揭出来。
伍氏悲怆地笑了,笑得讥讽,看着周围那一张张或怒、或笑的面容,心头一阵悲凉。
“淹死她!淹死她!丢我们女人的脸……”
有人怒骂出声,有人丢来了石子,还有孩子抓起了河边的牛粪,“叭”的一声就落在了猪笼上,滴落到伍氏的身上。
九老太爷道:“陈业荣稍后处置,伍氏沉塘!”
一声令下,有人把小船推到了河道中央,然后将猪笼抛下河里,“扑通”一声溅起水花无数,猪笼里有石头,而她被手脚捆缚,任她如何挣扎,想要活命也难如登天。
众人麻木地看着河面,早已看不到伍氏的身影,许是沉到河底了。
九老太爷喝了一声“都散去吧”,“明儿一早再到族里听候命令。”
这天晚上,老夫人住在了五老太太家,与五老太太聊着她们年轻时候的琐事。
陈相富兄弟也随老夫人一并留了下来。
当消息传到陈湘如耳里时,陈湘如惊问:“伍氏沉塘,二老太爷却没事?”
刘奶娘应道:“是,同去的赵婆子是这么说的。赵婆子说,二老太爷和二老太太一口咬定,二老太爷是被四老太太引诱的。”
同样的事,即便错的是男子,可最后惩罚的还是女子。
伍氏有何错,错在她生下了陈业荣的儿子陈将生。
陈湘如原是想借此打压族长,没想到却要伍氏丢了性命。四房里,这伍氏原就是个难缠的,人已经死了,她何必为这么个女人感叹,她所感叹的是,同样的事却只治女子,而轻了男子。
“奶娘,会罚二老太爷么?”
“罚什么,一旦认准是被伍氏引诱的,这事就结了。他依旧是二老太爷,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
这世道,着实不公平。
任在乱世还是在盛世,女子都是弱者。
陈湘如吐了口气,“祖母今晚没回来,是族里还有旁的事?”
“听赵婆子说,老夫人今儿说的那番话还真是令人意外,重赏防贪,这样一来,族长也好、左长、右长也罢,都有了一份家业,就不会再贪族中的银钱。”
陈湘如心思沉重。
老夫人未归,许是明天便依照约定,给当选了几人分份家业,还有那两箱子银钱也该入到族中公中的库房了。
陈业荣贪了银钱,置了家业,可最后闹出这些事,还不是被族里充了公,贪来的到底是不自己正大光明挣来的。
夜,更静了。
可五老太太家却不安静,二更刚过,新任族长九老太爷带着左长、右长就过来拜见了。
几个人坐在花厅上,九老太爷道:“三嫂、五嫂,这是从陈业荣家搜出的房契、地契,这些年他贪的东西还真不少,得有一千亩良田,又各处镇上的店铺十二家。”
老夫人接过瞧了一眼,道:“陈业荣家的日子也不易,给他留一百亩良田吧,剩余的全部充到族里公中产业上。
就照早前的约定,新族长名下得一百亩良田又镇上的两处店铺,至于左长、右长每个各六十亩良田,就从就近的田地里划。
至于剩下的产业,把田地租给佃户们耕作管理,得了租子统络交到族中公中大库房。至于店铺,离陈家庄近的留下,远些的就变卖了吧。”
老夫人轻叹了一声,想着伍氏也是见过的,昔日大闹陈家大院时何等泼辣,而今却被沉塘了,人生真是世事无常呀。
虽然她不喜伍氏,可到底是一条人命,而这种违背族规私下处置的,在天朝也不算触犯律法,这当属各族自家的家事。
老夫人又道:“早前,我们家名下的一百二十亩田地,就无偿交给下庄那几户贫困人家耕作吧,至于各家多少,族长和左长就看着分派,有田地的少分些,没有的多分些也无妨。
还有我们家名下的那几处店铺,原也是交给族中打理,还是由族里打理,赚了银钱由族长使用。”
今儿选族长的事,虽然老夫人没说话,可九老太爷抽到那较长的稻草,便赢得了陈家大院的支持,对陈家大院自然是感激的。
九老太爷又道:“早前,那一百二十亩田地是赁给了佃户们耕作,陈业荣家、陈将生家原是得了租子的……”
左长冷哼一声,“又不是他家的,他们赁什么得好处,那白得的租子也得吐出来的,且能刻薄了自家族人的道理。把应得的租子还给陈家大院吧。”
陈家大院有自己的田庄,大的一千亩,最小的也有二百亩,根本就不差这些粮食。
老夫人道:“听说原是四成租子,一成交到族中公中,再五分你们三家看着分了,又五分就分给那些佃户吧,让他们与别入耕作去,再二成分派给那十户贫寒人家,就照他们耕作的多少来给吧,听说他们几家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五老太太心里暗道:陈家大院还真是财大气粗,一句话:不要了。就算五房富裕,可对于那么多的粮食,也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也难怪全族的人都得看老夫人的脸色。
三人喜露于色,连连应是。
老夫人又道:“如今主事的是你们三个,就让族里的人都吃饱饭,总不能有的顿顿大鱼大肉,有的连吃糠咽菜都是半饱。听说族里还有好些户的房屋破损不堪,该修缮的修缮,该新修的新修,做好了,这也是你们三个的功劳。
往后你们三个多用心些在打理族务上,让族人过上好日子。
还有哇,你们三个往后就照我之前说的领月例吧。但多余的钱,你们不能多得,要做到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如此叮嘱了一番,九老太爷与左长、右长应得爽快。(未完待续。。)
第116章 族中事务
九老太爷笑道:“就我们三人哪能做许多,还得寻几个跑腿的族人。”
老夫人思忖片刻道:“那些事,你们三个商议着办,雇谁跑腿,怎么给工钱,但不能再和以前一样,动了族里公中的银钱、米粮。”
“三嫂放心,我们三个一定会用心打理的。明儿一早,召集族人开会,三嫂和五嫂明儿去祠堂么?”
老夫人看了眼五老太太,“去。”
九老太爷道:“辰时一刻开始。我这就告退了,三嫂、五嫂保重。”
翌日一早,所有的族人都聚到了祠堂里。
老夫人与五老太太也到了,坐在椅子上,九老太爷轻咳一声:“现在,要宣布几件大事。一,下庄陈家大院名下的一百二十亩田地由下庄十户无偿耕作,但每年需向族里交一成租子。”他看了眼老夫人,问道:“三嫂不会有异义吧。”
老夫人点了点头,一成租子不算多,就是耕种的几户也能承受。
十户人都来了,九老太爷又道:“我现在喊到名,你们就上来领取族里的耕作单,改日会由左长带领人细划出来,各家耕作哪块都会说清楚。”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陈相平。”
“在。”陈相平走出人群,到了祠堂,九老太爷给了一张纸,上面不仅有他的印鉴,还有左长、右长的,这是昨晚连夜弄出来的,“你家耕种二十亩。”
陈相平没想自家又分到耕地了,喜得合不拢嘴,有了地,就能吃饱饭,连连哈腰:“谢谢族长!谢谢老夫人。”
九老太爷道:“给你家分了六石粮食。回头寻辆牛车到族里大库房领,具体的那上面都写清楚了。”
六石粮食,可得不少呢,节省着够他家吃上一阵子了。
九老太爷又念了另外几家的名字,各家得耕地多少,又分多少粮食都说得清清楚楚的。
末了。九老太爷又给上庄几个名义上过得中等,实则过得苦的人家分了粮食,这些粮食都是从陈业荣家拿来的,被他们定了“非义之粮”,原是陈家大院名下的田地,结果他们却赁给了佃户,收了四成的租子,现在都统一收回来了,分派给族里家境苦的人家。
办完了这事。九老太爷又宣布了几个名单,“三房老太太仁义,这些年没少给族中出银子修缮祠堂、修缮族学,但今年念着上庄还有七户族人房屋破旧,会赶在春耕前重修房屋,我再宣布一下名单,这七户人近期要做好准备,配合族人修建新房。”
那些家里房子陈旧的人家。一个个打足了精神,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他们的名字。被念到的人信心鼓舞。
接下来,九老太爷又拿出一张纸来,“往后族中,赏罚分明,现在要嘉赏下庄陈李氏教子有方,特奖文银二十两。”
有族人发现“哇”的惊叹声。
陈李氏站在人群里。怀里抱着小孙儿,没想给自家分了粮食,还另奖银子,她将儿子递给了一边的儿媳,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九老太爷当即令人取了二十两银子来。笑道:“陈李氏,将宏是个读书的料,往后就让她安心在家读书,你家的田地可买两个下人或请两年长工来耕种。”
陈李氏接过银子,连连点头:“谢谢族长!谢老夫人!谢左长!谢右长!”
九老太爷微微含笑,“你是个贤母,这些年让你受委屈。族里会做主,让陈将生把夺去的七亩良田还给你家,你就放心吧。”
“谢谢族长!”
这样的族长才是公正的,哪像早前那个,给陈将生撑着,陈将生没少做缺德事。
九老太爷又道:“族中有节妇陈姚氏,年芳十八守节,上孝公婆,下养幼子,特赏文银二十两,陈姚氏,上来领银子。”
有人议论了起来,“这样也行啊。”
不过,看起来真的充满了希望,让人觉得很高兴啊。
陈姚氏今年有二十出头,此刻听到族长提到她,也是一惊,然后先前接过银子,行礼道谢。
“有陈氏子孙陈维义,十三已考中秀才,乃子孙中的姣姣者,陈维义因在府学读书,由其母陈高氏代领赏银十两。”
原来书读得好,族里也是会奖赏的啊。
这样好,听起来让人就觉得高兴。
一个妇人满面笑容地接过银子。
如此种种,九老太爷又奖赏了数人。
最后,他方念道:“重赏防贪,三老太太新立了规矩,族长当任赏纹银五百两安家、一百亩良田和两家店铺。”
有人从大箱子里取了五百两银子,又一百亩良田的地契和两家店铺的房契,搁在托盘里,让族里的众人观看。
九老太爷道:“既是新规矩,我就当仁不让了,但我向大家保证,绝不多拿族里的一分一毫。”
末了,又照约定给左长、右长分了东西。
众人看着,虽然羡慕,可往后这就是规矩呀。
九老太爷又道:“从今儿开始,陈家庄也设十户长,下庄有十户人,你们先推一个十户长出来,往后若有事,就通知户长开会商议,大家若遇农忙就不必来了,但可以让十户长转达族里的决定。”
左长起身,念了上庄十户为一组的名单,每十户为一组。
这事儿,也是他们昨晚商议好的,以前族里有大事,就召全族人来祠堂开会,每遇农忙,就耽误了大家的农活,但这样一来就不会耽搁了。
九老太爷又道:“十户长每月可领三百文月例,有帮衬、看护各名下族人之责。”他一扭头,看着老夫人道:“三嫂对此没异义吧?”
老夫人含着笑:“九弟想得很周到。”
听说十户长有月例,众人都来了兴致,开始小声地议论起来,要推谁为十户长,七嘴八舌一阵后,各组都推出了十户长名单,由族长记入名字。
“族人们,我们原是一个老祖宗,往后更得互相扶持,相互帮衬,把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得了赏的欢喜,分的粮的欢喜,有了田地的自然更欢喜,众人说说笑笑。
九老太爷又道:“往后每年的账目,我皆会公布出去,以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