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尽武道-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就是人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顾景天伸出了手,试探了一下石碑,结果手指直接伸入了玄黄碑。那就像是手伸入了水一样,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更妙的是,他还感到了一种特殊的温暖气息。

    那种感觉,就像是久违的母亲的怀抱一样,让人忍不住去去接近,去汲取更多的温暖。

    顾景天没有加快速度,可也没有再迟疑,他继续迈步,于是他的脚也迈进了“玄黄功德碑”,继而连他的人,也全部走了进去。

    这一进入了“玄黄功德碑”,感觉又有了变化。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玄黄功德碑”中,而是徜徉在大地的怀抱之中。大地的厚重、大地的温暖,包围了他,让他几乎都要沉湎其中。那是孩子对母亲的留恋,无法割舍、无法忘怀。

    不过顾景天还记得,他是来做什么的。

    他是要通过“玄黄功德碑”,进入岱宗世界。

    只是,他这一进了碑中,反而有些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他好像失去了方向感,明明知道前后左右上下都不会变化,该怎么走,完全可以就怎么走,可他还是忍不住会去思考。

    而思考,就带来了迟疑。

    玄黄之色,充斥整个空间。

    空间的概念,在这一刻似乎有了全新的理解。

    顾景天所看到的一切,也尽是玄黄之色,没有远近高低,没有前后左右,没有上下之别,一切尽皆玄黄。而后路,也早在就在他踏入这一片玄黄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就连他脚下之地,也是一片玄黄,感觉不像踩在实地,而像是踩在云端。

    要不是他确定自己没有动过,还能根据自身的站位来判断方位,他几乎以为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

    而比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则是迷失了时间的概念。

    他这才刚刚踏入“徐昂黄功德碑”,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干,他就感觉时间好像有些无法确定了——似乎过了很久,又似乎才只是一刹那。

    迷惑,不觉间充斥心头。

    同时,大地的温暖也在融化他的身心,让他流连忘返,几乎就想这么一直停在这里,一动不动,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了。

    幸好,顾景天的武道意志足够坚定。

    这一点点,短时间的迷惑、温暖,还不足以彻底迷惑了他。

    他不再观察,也不再迟疑,更不再留恋,他开始举步前进。

    而于此同时,庞士元的声音也就在他耳边响起:“顾老哥,不要停下,一直往前走就是。”

    顾景天越走越深,心头的迷惑也就越发清晰,让他几乎怀疑是否走在黄泉不归路上,一次次让他有停下脚步的冲动。可他又觉得,整个身心都越来越舒服,舒服得想要直接躺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

    这两种感觉,很矛盾,但他心中停留的念头却是持久不断。

    而顾景天就一边对抗着,一边继续前进。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又走了多久。好像走了很远,又好像才走了几步;好像只是一会儿,可好像又过了好久很久。

    终于,景色开始有了变化。

    玄黄之色,终于不再是唯一的颜色了。

    他发现,前方似乎有了一些光亮。

    而有了光亮,也就有了不同的色彩。

    顾景天毫不犹豫地向光亮走了过去,而庞士元也就是这么引导的。光亮开始逐渐驱散玄黄之色,顾景天开始从光亮中分辨出不同的景色来了。

    那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广场。

    广场极大空阔,却空落落的没有什么人,只有正面他的地方,站着一群人,看她他们的姿态好像挺恭敬的样子。

    就在顾景天想要看清楚他们模样,也想知道他们这是在做什么的时候,眼前突然大亮。而他,也就那么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那些人的面前,也就是广场之上。

    外面的光线实在是太明亮了,已经习惯了柔和又厚重的玄黄之色顾景天,很不习惯地眯了一下眼睛。接着,他就听到了一个声音,也看到了那些人恭敬问好的模样。

    “陈河携岱宗文武,恭迎上使。”

    上使?

    没错,就是上使——来自上界,也就是上界、天界、仙界的使者。

    对于岱宗灵境,也就是原古战场的人来说,庞士元是神、是仙,那么和庞士元来自一个地方的顾景天他们,自然就是来自天界的使者。他们原本想称顾景天他们为天使、仙使的,可惜庞士元不喜欢那些称谓,也就只能称上使了。

    庞士元人不在岱宗灵境,可他的意志一直都在主导岱宗灵境的发展。

    目前,岱宗灵境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他并没有在岱宗灵境发展科技,而是以武道为主。

    这不是他不想发展科技,而是以岱宗灵境古人的教育程度,实在无法发展科技。勉强发展,那还不如武道来得有效。

    毕竟,岱宗灵境,也不是天堂。

    原本就有蒙人的威胁,在岱宗灵境开辟之后,又有了新的生物出现,也成了岱宗灵境古人的对手。

    因此,灵境需要的是能学能用的战力。

    而武道,目前还算比较合适。

    当然,到了以后会怎么发展,那还得看以后再说了。

    反正作为岱宗灵境的神,他能随时把自己的意识降临到这个世界,也就能主导岱宗灵境的发展。

    顾景天这边还没有来得及回话,后面就又有人走了出来。

    这是华婧文。

    再接着,马澜、侯圣、王长喜等人纷纷走了出来。

    他们的出现顺序,和他们进“玄黄功德碑”的顺序并不一样。至于为什么会不同,这就和他们在“玄黄功德碑”中的表现有关了。

    有人迷惑了,有人留恋了,有人恋栈了,有人驻足了……

    最终,所有人都走了过来,但他们的表现,其实都被庞士元看在眼里。

    而这,也是庞士元有意为之的。(未完待续。)

第336章 人和,就是气运(此章可不看)() 
(这一章,几乎都是理论。不耐烦的,可跳过不看。)

    把最后一个人送入了岱宗灵境后,庞士元第一时间就关闭了岱宗灵境,接着才大大地松了口气。

    灵境开启的消耗大,他早有预料。可他真没有想到,消耗会这么大。尤其是他这一次还刻意引动了“玄黄功德碑”的一部分能力,去考验岱宗高层的人心,也就进一步加剧了神魂的消耗。

    而他之所以要如此做,就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增长气运。

    人都说,命运天注定。

    这话在庞士元看来,至少有六分对。

    至于为什么是超过了及格线的至少六分,那是因为人的一生从出生那一刻开始,真的就已经注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很多时候,人挣扎了一辈子,却还在原地挣扎,从未曾跳出自己出生的那个地方,那个范畴。

    而这,岂不就是天注定?

    只是,人的命运又不是完全天注定。

    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最终超脱了天注定的范畴,走出了他们自己的精彩。

    而这,就是所谓的: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大道之所以给天道留了“遁去其一”,就是因为大道知道,只有变化才能带来生机,带来进步。否则,世界只会在一潭死水里沉寂,进而沉沦。

    人道,在天道之下;

    天道,在大道之下。

    然而不管是什么道,都不可能完全固化。

    因此,人就不能认命,就要去挣——挣命!

    庞士元有“玄黄功德碑”镇压气运,可他从不认为,有了“玄黄功德碑”,那就万事大吉,可以坐等鸿运降临。

    气运,到底是什么?

    庞士元认为,所谓气运,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说法来概括,那就是:

    天时、地利、人和!

    在古代,天时地利人和,主要指战时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人心向背。到了后来,天时地利人和又开始喻指一切能够指向成功的内外条件。

    在庞士元看来,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很简单:

    四时分明是天时,风调雨顺也是天时;

    灵脉汇聚是地利,灵境生焉也是地利;

    人心所向是人和,各得其所也是人和。

    天时,不可强求。

    庞士元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上天的私生子,天时一定在他。因此,他也就从未想过要依靠天时。他所要的,所希望的,仅仅是上天的无私——无私,就是大爱。

    而地利,有“玄黄功德碑”镇压地脉,汇聚并生成灵脉,又有岱宗灵境做万世之基,庞士元自觉,不说尽得地利,可也算是得之七八。

    因此,他也不担心地利。

    有了天时和地利,庞士元剩下要考虑的,就是人和。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人和,才是关键!

    而他又认为:人和,主要体现在人心所向和各得其所。

    有岱宗“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宗旨在起汇聚人心,又有“玄黄功德碑”凝聚人心,庞士元也不担心人心所向。

    那么,他唯一所要担心的,就是各得其所。

    人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各安其位。

    然而,什么才是各得其所?

    庞士元认为,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就是各得其所。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岱宗上下,都已经各安其位、各展所长了呢?

    这还真是一个大问题,似乎真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标准答案。

    一番思考之后,庞士元自认,在行政、商业、科研等方面,他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而他也不在乎自己这些方面的不足,因为他自有他的长处——他能分辨人心——修炼之心。

    和平年代,行政第一。

    因此,和平年代,文人的地位总是更高。

    而到了战争年代,武人就当之无愧地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和主角。

    如今这世道,说是战争年代,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因此,武人(修练之人)的地位,自然就要高出文人。

    那么,能够分辨谁更拥有更坚定的修练之心,岂不是要比分辨行政、商业、科研等能力,更加重要?

    正所谓,有心才能成事;而成大事者,莫不有恒心!

    所以,想要修炼有成,那就必须有坚定的修练之心。

    而他能分辨这点,那他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出安排,让拥有更坚定修练之心的岱宗子弟,获得更多的修练资源,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强大的岱宗子弟。

    那他也就做到了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也就掌握了人和。

    而有了人和,他就有信心应对一切。

    用“玄黄功德碑”考验人心,是他灵机一动的结果。恰好,他就有这方面的能力“神月三式”,而“玄黄功德碑”又给了他施展的空间,于是他就顺势而为。

    而结果,也让他欣慰。

    岱宗高层,基本都是修练之心相当坚定之人。

    尤其是顾景天、马澜、侯圣等梦予者,他们的向道之心坚定不移,不说完全不为“玄黄功德碑”制造的真实幻境所动,但他们确实都坚定而顺利地就通过了考验。

    而其他人,虽然差了一筹,可也相去不远。

    其中表现最惊艳的则是华婧文,不是梦予者的她居然比马澜和侯圣这两个梦予者还要快地通过了考验。

    庞士元心里也不免奇怪,既然华婧文有如此坚定的修炼之心,为何当初没能成为梦予者?

    回头一想,他不觉哑然失笑。

    他最初认识的华婧文,那就是一个时尚都市女郎。

    在她的心里,有爱美,有爱钱,有现代女孩所想要有的一切理想,可惜那都不是修练之心。

    她的修练之心,是在她知道修练可以驻容养颜才开始有的。

    后来,她一步步尝到了修练的甜头,这才变得如此坚定。

    因此,当初满心赚钱、享受、花钱的她当初要是能被选为梦予者,那才是真有鬼了。

    不管如何,借助“玄黄功德碑”,庞士元对自家人,又有了进一步地了解。

    而他也决定,以后就以此对以后进入岱宗灵境的戴总字第,进行考验。

    当然,也只对有前途的人进行考验。

    其他人,就让他们直接通过算了。

    否则,岱宗上下小几十万人(包括雁山),他哪里忙得过来?就算忙得过来,也没有那个神魂之力用于消耗啊!(未完待续。)

第337章 功德炼化定海珠(一)() 
尽管心中早有预见,庞士元还是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而惊奇。

    碧蓝色的水,充斥了整个世界,入目所见全部都是水。庞士元从未见过如此多的水,神念所及,除了水,还是水,再无其他。

    这就像是传说的无尽水世界。

    由于全部都是水,一切就显得格外地宁静。哪怕有暗流潜藏其中,也因为到处是水,反而看不出来了。庞士元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块无边大的碧玉一般,通透而澄净。

    大道无形,也许就是如此。

    就在这无穷无尽水世界的最中心——应该是中心,反正没有边际,也就无从知道是否是中心——一颗同样由水汇聚而成的巨大碧蓝色球体,正静静地悬浮在那里。

    如此自然,如此平和,好像一切本该如此一样。

    而庞士元自己,一通过小仙磑山,就来到了这个碧蓝色的水球之中。

    这个碧蓝色水球很特殊,里面充满了水,可人在其中,却能自由呼吸。更妙的是,行动的时候,海水的阻力也意外地小。不说感觉不到,但也就是比空气的阻力大一些而已。

    庞士元一边观察水世界,一边活动身体,适应环境。

    碧蓝色水球不小,庞士元站在里面,马上就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他估算了一下,碧蓝色水球直径怎么也有上百米。

    然而,这上百米的直径,相比那无边无涯的水世界,又渺小的就好像一颗尘埃,完全不足道。

    这一刻,庞士元有些理解,顾景天他们进入“玄黄功德碑”被玄黄混沌包围时的感受了。那真的就是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混沌之感,让人不自觉就有会产生茫然无措之感。而他又在边上落井下石,也就难怪他们觉得进一次岱宗灵境真心不容易了。

    幸好,庞士元进来之前,就已经做了足够的功课,对可能遭遇的一切都有了相当地了解。不像顾景天进“玄黄功德碑”是开天辟地第一遭,才会被他借机好好地考验了一番,从而泄了不少的底。

    庞士元知道,这无尽水世界,就是“定海珠”内的世界。

    而他现在所在的碧蓝色水球,自然是“定海珠”的控制中心。

    庞士元突然恶作剧一般地伸出了舌头,舔了一下“定海珠”的水,就发现定海珠的水除了拥有更多的灵气之外,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甚至都不咸。

    只是如此多的水的地方,哪怕不是咸水组成的,也只有海才能概括。再看起无风无浪,一片安宁的模样,也当得起一个“定”字。

    因此,“定海珠”之名,倒也名副其实。

    庞士元知道,他只要炼化了这颗碧蓝色水球,那就是控制了“定海珠”。

    曾经,这个控制中心因为融合了雁飞的身外化身,而被雁飞所控制。

    庞士元试着用真气、神念去炼化“定海珠”。

    不出所料,果然炼化不了。

    他倒也不失望,因为他早知如此。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别的炼化手段。

    而他的炼化手段,就是功德炼化。

    功德,有因果之力。

    而因果之力,无因,也有果;有因,就能得出果。

    那么,他想要炼化定海珠,所要的仅仅的付出功德就够了。

    功德和气运相似,原本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存在。

    因此,哪怕是修为高深之辈,也无法知道自己到底具备多少功德,更不要说使用公德去达到某种目的了。

    如果庞士元没有得到“玄黄功德碑”,那么他也将如此。

    哪怕全身都被功德包裹,甚至成就了功德金身,他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依然捉摸不到功德的存在和真正作用。

    可他现在有“玄黄功德碑”,那一切就都不同了。

    他完全能够借助“玄黄功德碑”来使用功德,从而以功德因果之力炼化“定海珠”。

    至于他的功德从何而来?

    那就要说上次的大山镇之战了。

    就是那一战,适逢其会的庞士元就巧而又巧地破坏仙磑山东越申国入侵地球的计划,让地球暂时免遭异界的大规模入侵。

    本来阻止了异界入侵也就阻止了,能得到大山镇军民的感激和投效,庞士元也觉得值回票价,根本没有再去想得到更多。可奇妙的是,自从他阻止了东越人的入侵之后,他就自觉神清气明,睡觉好,吃饭香,连修为都嗖嗖地迅猛直涨。

    如此状况,不觉让庞士元想到了古战场的经历。

    那一次,他是被功德金光灌体。然后他千疮百孔,已经彻底崩溃的身体就完全复原,而且变得更强。继而,他就得到了他现在的根本功法《武相心经》。再接着,就是修为的蹭蹭蹭上涨——就和如今相差仿佛。

    庞士元也就知道,自己误打误撞居然又一次获得了庞大的功德。

    借着“玄黄功德碑”映照自身,庞士元就发现自己已经是满身功德,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功德金身一样,闪闪发光。他完全肯定,他如果愿意用这意外而得的庞大功德来提升在自己修为的话,他应该就能突破先天。

    可庞士元忍住了,哪怕先天的诱惑真的很大很大。

    而他之所以会忍住不成就先天,当然是因为他还想要比先天更加广阔、高端的未来。

    中国古老传说中,成圣有多种办法。

    最强大的,自然是以力成圣。

    唯一成功,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而盘古的强大,当然毋庸置疑。

    其次,就是斩三尸。

    最成功的,就是鸿钧,合了天道,也“成”了天道。

    而次一等的,则是三清。鸿钧不出,三清就是洪荒的终极存在。后来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