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尽武道-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庞士元就开始深思,要怎么教导自己的开山大弟子。

    最后,文物并举就成了最终选择。

    文教的方面,魏远华其实教得很好。

    以庞士元小学语文老师的水准,是绝对无法让魏思语小小年纪就有大家闺秀的风仪雏形的。

    而书香世家出身的魏远华,就有这个本事。

    这一点,庞士元倒是有些羡慕,并用心地请教了一番。

    他准备回到现实后,就在安颖莹身上实验一下。

    安颖莹小姑娘自从病好后,就变成了一个好动分子,似乎要把前几年浪费的时间都找回来,调皮捣蛋得简直让人头疼。

    要不是小姑娘其实还有分寸,而动手能力还差了些,恐怕就要变成岱山武馆的又一个魔女了。

    为此,庞士元倒是无所谓。

    漂亮的小姑娘,即便调皮一些,也只是觉得精灵古怪。

    漂亮的外表,总是占便宜的。

    而做娘的安千月可不这么想,她是真的伤脑筋想要把安颖莹变成淑女,只是目前来看不怎么成功。

    现在看到魏远华有教导淑女的经验,他自然要好好请教。

    虽然说文教有魏远华掌控,可庞士元也不是彻底放弃文教。

    来自现代,又成了武道大家的他,自有自己的文教之道。

    在他看来,中国古人的教育什么都好,可就是太注重自我的修养,而少了点自我的追求。只有自我修养和我追求并举,才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真正人才。

    而要成为一个强大的武者,自我修养和自我追求同样缺一不可。

    自我修养,能让人少行差踏错,从而更平顺地踏步向前。

    这在武者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相当重要。它能让武者脚踏实地修练,而不是好高骛远地想要一步登天。

    自我追求,则是武者攀登武道高峰的必须。

    人要有追求,才有前进的动力。而武者也要有追求,才能找到自己的武道意志,从而一步步地攀登武道的巅峰,而不至于因失去目标而懈怠。

    浑浑噩噩的按照前人之路前进,不愿意抬头看无尽的天空,那就永远只能在别人编织好的巢臼里找食,想要真正的翱翔九天,却是想也不要想了。

    庞士元想要培养的,就是一个能翱翔九天的开山大弟子。

    那么,要怎么从小培养魏思语小姑娘的自我追求呢?

    做了好几年小学语文老师的庞士元在这一点上还真有些办法,就是努力开发兴趣,并培养兴趣,最后才确定人生的追求。

    这教育之法一听,就知道是借鉴了西方的教育方法。

    其实,庞士元还真就是借鉴了西方的教育方法。

    在他看来,西方的教育虽然有些过分的提倡自我,但某些方式还是很有用处的。至少,在开发和培养兴趣这方面,中国的传统教育就绝对落伍。

    中国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式适合教育人才,却不适合培养天才。

    即便庞士元也无法肯定魏思语就是天才,可他依然按照培养天才的方式来培养她,而这就是西方教育的精髓之一——尽量不埋没天才(一己之言,未必正确,不要太当真)。

    庞士元是中国人,可他不会认为中国的东西就一定比外国的好,更不会觉得学习、借鉴外国的东西,就落了格调。因此,他借用西方的教育方式,真的是一点都不含糊。

    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还有各种各样的或好玩或益智的游戏,都被庞士元拿出来尝试了一下。

    尽管在魏远华看来,庞士元这个武道前辈实在有些不着调,怎么老大不小还这么爱玩,可魏思语显然非常喜欢,也就粘着庞士元不放。

    而她粘“人”的方式,就是把山水画贴身收藏,不管做什么都须臾不离。

    为此,魏思远没少吃醋。

    而在文教之余,武教自然是重中之重。

    开山大弟子的素质很重要,可武功也绝对得足够高。

    于是庞士元就想挑一门适合魏思语,又有光明前途的好武功。(未完待续。)

第282章 心月剑诀() 
可当他用心一思考,才猛然发现,他的武功很多,厉害的也不少,可却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居然硬是找不到特别适合魏思语小姑娘的。

    他最强的武功《武相心经》的厉害,那是毋庸置疑的,直达先天不说,庞士元觉得那似乎直接干系武道大道。

    可这武功强是强了,却强得过分,根本不适合打基础。

    《武相心经》最基础部分,也是从武道一流境界开始的。也就是说,没有凝聚武道意志的武者,就不要想着修练《武相心经》了。

    庞士元收魏思语为弟子的时候,魏思语才五岁,看《武相心经》绝对是看天书,有看没有懂,毫无意义可言。

    于是,《武相心经》毫无疑义地搁浅了。

    那么,就轮到庞士元最熟悉的岱宗武功。

    其实岱宗武功打基础真的很不错,看看庞士元自己就知道。

    他的武道基础可是非常牢固的,这才能支持他一次又一次地突飞猛进,而没有出现根基浮动的糟糕状况。

    可问题是,讲究大气磅礴、大开大合、堂堂正正的岱宗武功似乎更适合男子修练。反正岱宗是只收男弟子的,少数的女人不是家眷,就是仆人、杂役,反正就是没有正经修练岱宗武功的女人。

    而庞士元看魏思语小姑娘的心性,也确实不适合岱宗武功。

    都说三岁看到老,五岁的魏思语已经开始展现其资质和心性了。

    庞士元不说自己已经完全看摸透了魏思语的资质和心性,可他确实觉得,岱宗武功并不怎么适合冰雪聪明又文静多思的魏思语。

    倒是他之前兴之所至而传授的《越女剑》和《灵犀指》,比较适合魏思语。

    而这两者,又以《灵犀指》最合适。

    为此,庞士元微微有些遗憾,可也选择了接受。

    师父总是更喜欢肖似自己的徒弟,为此很多师父都按照自己的成长模式来教育弟子,还欣欣然地觉得这就是衣钵相传。

    可实际上,这样的衣钵相传完全就是在碰运气。

    运气好,碰到心性、资质和师父相合的徒弟,就能教出好弟子。而一旦碰不到,那就是在误人子弟。

    庞士元当然不会这么鲁莽、不智。

    他要做的,是因材施教。

    于是,庞士元就开始特意为魏思语量身打造武功。

    想要为人量身打造武功,真的很不容易,这甚至比创造一套适合自己的武功更加难。

    毕竟,医武不分家的武者,对自身的了解绝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为此,庞士元真是花了大心思。

    他借鉴了大量的武功,最终选择了《越女剑》、《灵犀指》、《千机变》(以易经八卦为基础而演化的武功)、《无想剑法》(魏灵童招牌武功)等更讲究心性和智慧的武功。同时,庞士元还参照了一些小说中的武功和境界说明。

    于是一套为魏思语量身打造的武功《心月剑诀》,就此新鲜出炉。

    《心月剑诀》是一套包含了剑法、指法、掌法、身法和内功心法的顶级武功,能让武者从武道筑基一直修练到先天境界。它又是一套非常有特色的武功,修练方式与众不同,而武道境界的划分也别出机杼——心境。

    《心月剑诀》的修练,最好是在月光之下为佳。

    《心月剑诀》的心境分四层:

    “剑心通明”为最高心境,其次有“心有灵犀”,再次就是“心意相通”,及至最基础,可也是最重要的“明心见性”心境。

    明心见性:能开发智力,增长智慧。

    而“明心见性”心境能做到这点,完全可以说是冥冥之中的一点恩赐。

    庞士元多有机缘,这些机缘给了他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收获和感悟。比如神魂之力徒增的时候,他有过非同寻常的特殊感悟。比如他吞噬了的古老存在(先天灵根月桂投影)后,从中得到的部分月华力量感悟。又比如他开辟岱宗灵境的时候,一下子涌入他识海的开天记忆等等。

    正是这大大小小的机缘,给了庞士元创造“明心见性”基础心境功法的条件。

    也正因为此“明心见性”基础心境功法如此玄妙而难得,也就让它能通用《心月剑诀》所有武道境界——也就是说,“明心见性”者的智力和智慧,都会随着修为的增加而一直增加。

    这几乎就是作弊!

    而这,也确实是庞士元给自己的开山大弟子开的金手指。

    心意相通:则武道意志凝聚,从此真正踏上武者之道。

    此心境,才是《心月剑诀》的真正武道筑基偏。此篇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部分,只是按部就班地凝练武道意志。只是因为《心月剑诀》特殊的修炼之法和心境功法,而让修炼者有更大的几率凝练武道意志。

    心有灵犀:能步步为营,守中抱一,更有料敌先机之妙。

    为了创造“心有灵犀”心境功法,庞士元沉下心分解、还原了“日月昭昭”的本质,并借用了《灵犀指》的“心有灵犀心境”,《千机变》的“妙算无双心法”,还有《无想剑法》无思无念却思念自生的“无想大法”,真可谓是大费周章。

    此创法工程无疑是辛苦而艰难的,不过也让庞士元对自家神通“日月昭昭”有了进一步地心得体会,认定它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剑心通明:能不滞于物,不惑于相,及至通明万象,预知祸福。

    “剑心通明”心境为《心月剑诀》最高武道心境,也就是武者之道目前所知的最高境界——先天境界。如果“剑心通明”真能大成,那通明万象、预知祸福的威能和传说中的神仙之能,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可惜的是,庞士元自己也只是后天境界武者,又怎么可能越级创造先天境界的功法?

    至于说直通武道大道的《武相心经》,与其说是庞士元创造的,不如说是功德因果之力借助他的想法而创造。而没有功德因果之力,《武相心经》一点成功创造的可能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283章 舍儿女而取徒弟者也() 
因此,“剑心通明”,从一开始就只是假设。

    虽然他已经非常努力,可那一部分稍稍成型的功法,也存在着太多的假设和幻想,根本不能真的修练。

    要真不怕死的练了,走火入魔几乎就是必然。

    幸好,教育小孩子,还用不到高深到莫测的“剑心通明”,仅仅是“明心见性”和“心意相通”就足够魏思语修练好多年了。

    有了这好多年,庞士元说不定就成就先天了,并完善了“剑心通明”。

    为了一部《心月剑诀》,庞士元整整耗了一年加半载,这才勉强告一段落。

    期间之辛苦、劳神,真的是无法言说。

    让庞士元欣慰的是,魏思语也没有辜负他的付出。

    心性通透纯净,却又冰雪聪明的魏思语成功入门了“明心见性”。

    那是一个满月的夜晚,庞士元又特意以“山河社稷图”(别不把仿制品当宝,那也是了不得的宝贝)引导月光,营造最有利的感悟环境,最终“三”举成功——那已经是第三个最适合修练“明心见性”的月圆之夜!

    而之所以会“三”举才成功,是因为魏思语本身出了点问题。

    魏家有血仇在身,而魏思语之所以会失语,就是因为血仇发生的那天受了惊吓,在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明心见性,照见本我。

    在“明心见性”心境功法的影响下,魏思语的心理问题一下子就凸显了起来,结果就导致了第一个满月修练的失败。

    接下来,庞士元就在努力消除魏思语的心理问题。

    一直到庞士元借助第二次满月,这才帮助魏思语克服了心理障碍,更恢复了语言能力。

    当时,魏家父女的感激和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

    而到了第三个满月,一切就都水到渠成。

    有了“明心见性”的辅助,魏思语的未来已经可期。

    而这就让庞士元不免沾沾自喜,自感教导有方,有为人师表的天赋。

    同时,庞士元也不免感慨:“当师父,尤其是当一个负责任的师父,是真心不容易啊!也就难怪,一些高人对徒弟,要比对儿女更上心了。甚至一些高人,干脆就不要孩子,免得分心。”

    徒弟是高人们费尽心力教育出来的,寄托了他们对自身技艺和追求的无限期望(像星宿老仙这样把徒弟当仆人和消耗品的除外)。

    而儿女,却不过是一次欲@望释放后的产物。不出意外的话,想要多少都有。

    两者付出和难易度一比较,自然是前者更让高人上心了。

    由此,庞士元就越发理解雁飞临死前的选择了。

    雁门是雁飞的功业,而雁门弟子则是他的传承。功业会随着时间流逝,可传承却可能日久弥香,更上层楼。

    因此,雁飞毫不犹豫地抛弃了雁门,而选择了保护雁门弟子。

    时间就在一教二学(魏远华也在被教育之列)中很快过去。

    眼看着,第二年又接近年末,庞士元炼化“山河社稷图”的工作,终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终于初步掌握了“山河社稷图”,也就拥有了相当不错的自保之力。

    既然有了自保之力,庞士元就再也不想在穷乡僻壤,人烟稀少的江心屿待着了。

    在江心屿,除了安全,别无其他。

    可掌握了“山河社稷图”的他,已经不怎么担心安全了。

    那么再待在这里,就毫无意义。

    他要走出去,去寻找机缘。

    庞士元想重塑肉身!

    尽管他已经有了重塑肉身的办法,而且也相当靠谱。可想要在短时间里重塑肉身,却必须得有大机缘才行。

    而大机缘,靠等,还真不如去碰!

    至少后者的概率,要比前者稍大一些。

    于是,他就提出了一个建议:走出江心屿,前往鲁国。

    庞士元的建议,在身受传艺、救治大恩的魏家父女看来,就是最终定议,根本不可能反对。

    一家人稍稍收拾,就启程前往鲁国。

    庞士元当初一路向西,又是骑马,又是走路,还加乘船,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走出鲁国,进入了巫山地域。

    之后,他又在巫山跋山涉水几个月终于找到了“宝藏”。

    结果“宝藏”变成了大危机和大机缘,可他的肉体也死在了那里。

    不得已寄身“山河社稷图”的他,又经历了一季多的漂流,沿着大江一路飘出巫山地域,最终为魏思语所捡。

    而魏家父女所在之地,就是魏国!

    如今,魏家父女要从魏国去往鲁国,这路途之远根本就无需多言。

    随便算算,一年半载就要在路上度过。

    而梦境世界的路上,从来就没有真正安全过。

    庞士元虽然自觉能够保护魏家父女,可让父女俩独自上路依然不是什么好主意。于是他们就在经过一座城镇的时候,加入了长风镖局的镖队。

    长风镖局并不去鲁国,但他们前往距离鲁国比较近的凤城,而这就是魏家父女所需要的。

    此时,距离魏家父女离开江心屿又过去了近两个月,距离他们加入长风镖局镖队也有一个月了。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和镖队混熟了。

    不过再怎么相熟,有些事情也是不能泄露的。

    比如魏家父女的身份。

    几年的躲藏,已经让仇家的追捕明显放松,甚至可能已经放弃。可谁能保证,这放松、放弃的风声就不是让他们失去警惕,从而引蛇出洞的假象?

    比如庞士元和“山河社稷图”的存在。

    虽然说泄露了也应该出不了大事,毕竟他们现在自保能力真的很不错,可绝对会麻烦一大堆。如果运气实在差,死亡也是很有可能的。

    又比如魏家父女现在所修练的武功。

    江湖上什么最重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可若说到武功的重要性,那就算不排第一,也绝对不出掉出前三。因此,好的武功和武功秘籍,从来都是稀缺货。而它们一旦出现,必然引起哄抢和杀戮。

    而魏家父女现在修练的武功,就都是能直达先天的顶级武功。(未完待续。)

第284章 三打白骨精(一)() 
偏偏他们俩看起来,又实在不像是能保住自身武功的样子。

    那么消息一旦泄露,绝对能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的麻烦,恐怕比“山河社稷图”消息泄露的麻烦还要大。

    因此,当魏思语一不小心泄露了师父的存在,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成为武道大高手的时候,魏远华就马上打断了她。

    虽然魏思语就算真的说出口了,人们也只会当她是童言无忌。

    魏思语才不过七岁,有些童言童语一般的豪言壮语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谁能保证就没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呢?

    江湖上这样的人和事,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真要那样,魏家父女身上的秘密就有可能暴露。而他们身上的秘密任何一个暴露,都要承担暴露巨大的风险。

    因此,魏远华的小心是正确的。

    而魏思语也意识到这点,这才会不安。

    马车内,父女俩开始正正经经地下起了棋。

    魏思语虽然有“明心见性”心境增长智力和智慧,可毕竟才修炼了一年多,效果还不甚明显,和棋艺精湛又经验丰富的魏远华一比,自然是有所不如。

    因此,魏远华一认真,魏思语就不是敌手。

    而最终,魏思语也只能气鼓鼓地败下阵来。

    不过魏思语只是败了棋局,可胜利了的魏远华却是“败了人品”,遭到了其他大人的声讨(笑话),说他这当父亲的,成天就知道欺负自家孩子!

    而魏远华就很理直气壮地辩解:爱之深、责之切;师之教,严为先!

    纷纷攘攘中,镖队一直都在前进。

    趟子手的喊镖声在山谷间不断回荡,声音渐渐有降低的趋势。

    这样的声音变化意味着什么,已经和镖队走了好些日子的众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他们就要走出危险地域。

    而对于走长途的人来说,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