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种田一样,这也是一种修行。
入常米米粒比普通米要大不少,还细长许多。
打出的米不用经过别的工序,救已经极为雪白,在阳光照射下有着一种透明的感觉,仿佛米粒之中有氤氲流动。
米刚打出来后,让斋堂做了一锅。刚刚做好,掀起锅盖就有一种扑鼻的香气,而且米粒洁白晶莹,一粒一粒没有丝毫粘连。
吃到口中,满口清香,还带着丝丝甜味,口感软硬适中,光吃米饭都能吃几碗。
寺中僧人都对这种米啧啧称奇,不知道住持是从哪里弄来的。还有前些日子的禅心菜也是,看起来和白菜没什么两样,但吃起来也是清香诱人。
还有寺中净心茶,这几种都可以算得上是特产了。起码他们没听说其他的地方有。
净心茶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茶叶,那两颗茶树现在每天都有人看护。
而这些米,凡是吃过的人都敢拍着胸脯说,这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米。
李天朗在吃完这顿米之后也是一脸回味的说:“就连皇宫恐怕都没这里的伙食好。”
虽然种类不多,但都是外界没有。
对于这种话,素问也只是笑笑而已。
这入常米,经常食用可以延年益寿,通九窍,开智慧,可不是寻常之物可比的。
这些东西,真是皇宫也吃不到的,因为本来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但这话,他自己知道也就罢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开山门(上)()
封山已经过了一个月,山下许多人都等的心焦,本来六天前就应该解开封山,许多人都在等待上山上香,可山下却又贴了告示延后一周,让众人只能继续等待。
今天是封山的最后一天,也是大雄宝殿全部完成的日子。
由于大部分需要雕刻的部分都是在山下定制再送上来,又准备了几个月,因此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就将大雄宝殿建成。
新的大雄宝殿宽五十米,深二十米,足足一千平米的大小,能够容纳几百人同时在里面。
加上高度足足有十二米,内部空间极大,进去后就能感觉到极为恢弘大气。
而在外面看,大雄宝殿下方是高达三米平台,使大雄宝殿高出地面足足十五米。
平台比大雄宝殿大了一圈,周围是白色的石制围栏,和大殿之间有一条宽三米的通道,出了大殿可以沿着路直接到大殿侧面下平台。
当所有僧人看到新建成的大殿之时,走进去看着上千平米的大殿,心中都是一股喜意。他们大部分都把寺院当成家,是今后长久修行的居所,谁不希望自己所呆的地方更好一些呢?
虽然这个大殿看起来是有些太大了。
不过众人都相信,净心寺的未来一定不会只这些人。
要知道在一年前,净心寺还只有三人呢。
仅仅一年,净心寺就变成了七十多个人,还有几十个孩子,占地二百八十亩的寺院。
名气更是冲天而起,从偏居一偶无人知晓到全国起码一半人都知道。
这些其他寺院需要用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净心寺只用了一年。
因此众人对寺院的未来,都是抱有绝对的信任。
不过众人还是觉得大殿之中缺了些东西。
佛像,大殿中还没有佛像,只是一个空空的壳子。
有了佛像,才能算是大殿。
不过原本的佛像已经不适合了,太小了。新的大殿高达十二米,而原本的佛像只有三米多高,再放在这里并不适合。
“住持,这佛像……”
“下午就会送来。”素问说道。
随后众人就开始打扫卫生,将整个正殿收拾的一尘不染。
吃过午饭,正好常观给众弟子讲解佛经,素问则是溜达到正殿。
此时工人已经都撤出了,也方便素问行事,只见他一个箭步跳到佛台之上,伸手一挥,佛台上就凭空出现一个高达八米的佛像,浑身金光闪烁,仿佛真是黄金制造一般。
这座佛像,就是素问在香火殿中用五万功德兑换出来的。
至于功用,只有一种,就是在初一十五之时会在天空中形成佛光。
就像极为有名的峨眉金顶佛光一般,但比峨眉金顶佛光更规律,每个月初一十五都会有佛光显现,对提升净心寺的名声有着极大的好处。
素问又站到大殿中间向前看了看,点了点头,随后冲着佛像合十一礼。
“佛祖,弟子打扰了。”
不过大殿内三个佛台,却只供奉了这一个。
正常大雄宝殿内都是供奉着三世佛,净心寺也是如此,供奉着横三世佛,分别是中间的娑婆世界释迦摩尼佛,左侧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可惜只够兑换这一座佛像,其他两个位置只好先空着。
等到攒了十万香火之后,再行一起兑换出来。
按照寺内现在的人流来看,过年之前应该差不多。
到了傍晚,众多僧人再来正殿之时,才发现正殿内多了一个佛像,佛像高达八米,需要人仰头才能望到全貌。
整个佛像外表为金色,虽然房间内没有光源,仍然感觉这佛像身上有金光流转。
“阿弥陀佛。”众僧人皆是合十施礼。
让众人好奇的是,这么大的佛像素问是如何不声不响的弄进来的?
虽然大殿的门高达三米,宽度也有四米,也许佛像放平也能够运进来,可地上却一点拖拽移动的痕迹都没有。
不过众人还是立刻开始准备起来,将两边烛台放好,还有需要摆放的东西。
……
第二天一早,许多人就已经在山门外等候了。
一来等了一个多月,终于等到寺院开山门了,众人早就等不及了。
另外今天是九月初一,周边来的香客也是不少。
从山门前到半山腰,全都是三三两两等候进寺的人,而下方还不时有人在向山上攀登。
“嘿,鲁居士,你来了啊。”一人拍向前面的人肩头。
“当然啊,总算开山门了,以前不觉得什么,可这些日子总是心里静不下来。”鲁居士回头一看,是个老熟人,是一个姓王的居士。
“嘿,一样,一样。以前每次在寺里上香拜佛后,都能感觉心里面静了下来。回家后什么烦心事也不那么放在心上了。可封山这一个月,实在太难熬了,这心里面啊,一点也静不下来,总像有几只老鼠在跑来跑去,佛经也看不下去了。”
王姓居士感叹道。
周围听到的几个人都是点头,和他一样感受的人并不少,而是普遍存在。
“我就是想寺里的茶叶了,好些日子没喝到了。自从喝了寺里的茶,喝别的茶水都没味儿了。”又一个居士说道。
此言一出,周围不少人都是心有戚戚。
贪恋寺中茶水的人也是不少。
“可惜寺里不往外卖。”一个人有些惋惜。
“就寺里的茶叶,若是往外卖的话,茶王的名字非它莫属。什么大红袍母树都得让到一边。不过那价钱,咱们这些普通人就别想了。”另一人说道。
“确实是这样啊。前段时间大红袍母树20克茶叶,拍出了20。8万的价格。若是寺里的茶拿出去卖,虽然没这么大名头,但价钱也不会低多少,咱们这些普通人确实无福享用。
说起来还要多谢住持,将这么好的茶叶拿出来施茶,若是换了我,肯定舍不得。“
“住持是什么人?是高人啊,是大德高僧。他能和你一样么?”旁边立刻有人说道。
这话一说,周围之人又是点头。
对于净心寺住持,他们都是极为佩服的。
不但佛法高深,而且丝毫不贪恋钱财。有时他们看到新闻上说哪的假和尚骗钱,哪个寺院又怎么样了,他们都从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
在净心寺,这些事从来都不会发生。
就冲着住持能把天价好茶一点不卖,拿出来施茶给众多香客,若是有人说净心寺贪财,他们先是一个耳光扇过去。
更不用说寺院烧香不收钱,所有功德箱也都没人看守,不劝人捐款,还免费给病人看病送药了。
还有两次法会,寺院都没有收一分钱,不设功德主。除了净心寺,还有哪里能做到?
“门开了。”前面突然传出一声喊声,随后山门一个月以来第一次完全打开。
第三百九十三章 开山门(下)()
10月中下旬已经开始冷了,早上的雾气也大,白云山更是隐没在白雾之中。
上百人都在台阶上等候。
山门刚被推开,众人就朝寺内涌了进去。
一进门就看到原本的正殿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恢弘的大雄宝殿。
尤其是走过石桥站在平台下面仰头看,整个大殿坐落在白色的平台上,高达十五米的大雄宝殿显得分外雄伟。
整个建筑和新建的讲经堂、客堂一样,完全的古式建筑,被漆成朱红色,在外面一排十二根黄色的巨大的柱子直通顶部,柱子上还有着种种雕刻的佛经故事。
而上方则有着朱红色的飞檐斗拱,以及明黄色层层叠叠的琉璃瓦片。
在台阶之前,则还是原来的有些旧的香炉,和新的大殿看起来不太协调。
最主要还是这个香炉太小。原本寺中每日只有几个人上香,这个香炉足够。
但到了现在,寺院每日上香的香客足有几百人,这香炉早就不够大了。
好在寺中不售香,也没有高香,所有上香的人都是在寺中拿的普通檀香,占地小,燃烧快,加上有僧人一直在旁边告诉香客要尽量将香往中间放,才勉强能放下。
如今连正殿都重建了,可这香炉还没换,众人也不知道为何。
不过众人没太多想这事,进了寺中的人都先请香上香,不一会儿香炉中就插满了檀香,上方烟雾缭绕,檀香的味道飘出很远。
闻到熟悉的檀香味,很多香客的心里立刻安定下来。
而诵经声也从正殿之中传出来。
三十多人的诵经声重叠在一起,在空旷的正殿之中回荡,再传到石阶之下,显得有些缥缈。
众人随着石阶向上,带着虔诚之心来到正殿前,才看清里面的全貌。
上千平的正殿之中,最里面是三个巨大的莲台。
除了最中间的位置,其他两个台都空着。但中间那个巨大的佛像就紧紧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高达八米的巨大佛像,坐落在莲台之上,需要人仰头才能看清全貌。看着佛像垂头望着自己,仿佛真的是直面佛祖一般,只让人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而佛像浑身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是周围的蜡烛的光芒照射在上面的反光,真的给人一种光芒万丈的感觉。
“这佛像该不会是金的吧?”许多人心中忍不住想。
不过想想不太可能,这么大的佛像,哪怕是镀金,消耗掉的黄金也不在少数,不是一般寺院能承受得起的。
此时大殿之中有些空旷,只有三十多个僧人在其中做早课,只占了十分之一的位置都不到,其他的位置都是在空着,几个居士便自行来到一个个蒲团上坐下,或者闭目跟诵,或者静心倾听。
其他人一看到,也纷纷有样学样。
以前的正殿太小,只能勉强容纳下寺中僧人,其他人都只能在外面听着里面做早课。
而如今的正殿足以容纳四五百人,外面的居士和香客都进去之后,空间竟然还有剩余。
坐在正殿之中,面对着佛像,仿佛是坐在佛像脚下一般。听着周围诵经声回荡,是一种别样的感受,仿佛真的出家,相伴青灯古佛一般。
很多人都心中一片平和,并且受到了周围虔诚信念的感染,闭上双眼静静感受。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难得的一次体验。
随着寺中的诵经声传出去,许多还在上山的香客听到周围传来许多“扑棱扑棱”的拍着翅膀的声音。
抬头看过去,许多飞鸟从周边和后面的山上飞下来,落在正殿之中,齐声鸣叫。
鸟语,荷花香,檀香,经文声糅合在一起,在寺院中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氛围。
让许多时隔一个月再次上山的香客都觉得有种别样的感觉。
“咦,奶奶你看!”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儿刚上到平台突然指着前方对奶奶说道。她此前一直在外地,最近才回东海,今天是第一次陪奶奶上山。
本来一直沉浸在周围的禅音,檀香营造出的气氛之中的她,突然被一只兔子吸引了心神,一下就从刚刚的心境之中脱离出来。
一直黄白相间的兔子沿着正殿的墙壁跑到门口,探头探脑的朝里面看了一眼,这个动作竟然让人觉得有些鬼祟。
让那个女孩儿差点笑出声来。
此前从来没想过一只兔子竟然能给人鬼祟的感觉。
那只兔子似乎听到她的声音,回头看了她一眼,咧了咧嘴,露出上下四颗不是那么整齐的牙齿,仿佛在笑一般,接着就钻进正殿里去了。
“奶奶,快走,快走。”女孩儿被那个兔子萌到了,催促着奶奶想要快些进入正殿去找那个兔子。
“急什么,你看那。”老太太一脸笑意的指了指旁边。
“哇~!”女孩儿顿时惊讶的瞪大眼睛。
只见三只松鼠跑在前面,后面是两只狐狸,仿佛在追逐一般从旁边跑了过来直接钻到正殿里面。
这下她可顾不得奶奶了,三两步就追了进去。
此时正殿中有接近两百个人,她急促的脚步声顿时惊动几个离门口近的人转身看来。
女孩儿有些不好意思的吐了下舌头,停下脚步左右寻找刚才看到的几只小兽。
很快就在大殿的一角找到了那几个毛茸茸的小家伙,不过让她想不到的是,几只狐狸、松鼠还有那只笑起来坏坏的兔子,都老老实实的趴在大殿中的蒲团之上。
这样的景象,是她从来没见过,也没想到过的。
当即她就拿出手机远远的拍了下来,随后轻声走到那几个小兽附近,都扭过头来看了她一眼,又将脑袋伏下,一点也不像普通动物那么害怕人类。
她倒没去贸然接触几个动物,也是害怕再接近一些会将它们吓跑了,先拿出手机又照了几张近照,才蹑手蹑脚走过去想要摸一摸。
结果她还差两步走到的时候,趴在蒲团上的松鼠转头冲她呲了下牙,随后一个跳跃跑到前面的蒲团上了。
这些生物虽然不怕人,但也不是一个生人就能随便近距离接触的。
第三百九十四 佛光(上)()
女孩儿有些不甘心,又去摸另一只狐狸,结果那小狐狸也是跑到一边,随后冲她露出一个嘲笑的表情。
是的,嘲笑的表情,她看的真真切切,她以前从没想过狐狸露出嘲笑的表情是什么样,但看着这只狐狸的样子,她顿时感觉到自己被鄙视了。
女孩儿咬牙切齿,非要摸到它们不可。她早就把奶奶忘到一边,反正在寺中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只顾着在这边和几只小兽较劲,每次它们都不跑远,只是跑到另一个蒲团上,却让她怎么都摸不到。
许多后面进来的香客,都注意到这样的场面,纷纷露出善意的笑容。
许多人都知道,寺中动物虽然不太怕人,但也不会离人太近。
不过动物进正殿,还趴在蒲团上,这样的景象他们倒也是第一次看到。
好几个人都走到女孩儿附近,看着她和那几只动物较劲。
而门外,除了不时有香客进来之外,还不时有一两个小小的身影从外面溜进来。
若是有人细心数一下,正殿内此时光兔子就有十几只,松鼠也有七八只,其他的狐狸、狗獾之类的也是不少,甚至还有两只黄鼠狼的存在。
这些动物钻进来之后,全都散在大殿四周的角落里,有的胆子大的还会占据一个蒲团。
而在大殿外面拐角处,一只刺猬向前爬了几步,又抽了抽鼻子,不大的小眼睛闪烁着光芒,最后又往回爬了过去。
而在正殿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几十只大老鼠都趴在那里。
“看,快看,那是什么?”一个正在爬山的香客偶然抬头,突然大声叫道,声音中掩饰不住的惊讶。
还在石阶上的几个人听到声音顿时抬头看过去。
此时白云山的上半部分完全隐没在雾中,抬头看过去只能看到隐约的山峰轮廓,其余地方都是白茫茫一片。
而此时,除了山峰的轮廓之外,还有一个巨大影子若隐若现,并且后面还带着一圈五彩光环。
虽然看不出是什么,但明显可以确定的是,不是白云山上的任何东西。
“你们看像不像佛,佛陀……”突然有人喊道。
其他人仔细再看,顿时觉得真如那个人所说,有些像大殿之**奉着的佛像轮廓。
可佛像怎么可能漂浮在空中?
一时间几个人差点都以为是佛祖下凡了。
不管怎么说,看到这种情景身为现代人第一个反应都是拿手机拍下来。
没过几分钟,空中的那个隐没在雾中的影子似乎更清楚了一点。
下面的人越发觉得和寺院**奉着的佛祖相像。
可现代人所接触到的各种知识,都告诉他们这不可能。
因此一个个都恨不得立刻将天上那层雾气撕开,看看那个影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随着山道上的行人一个个停下来,山门处,寺中,从山下向上一直到正殿外的所有人都停下来,仰头看向空中。
“你们快看,天上有东西。”有人在正殿外喊了一声,顿时有几个靠近门的居士被惊动,走出去查看。
里面的人本以为是个玩笑,或者其他,可听到外面一阵阵的惊呼声,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纷纷走出去查看。
最后除了那个仍然在与几个小兽较劲的女孩儿和寺中僧人之外,全都到了外面,惊呼声一阵阵的响起。
那个女孩儿在正殿中气鼓鼓的看向不远处的兔子狐狸,而那个兔子则继续露出个坏坏的笑容,一屁股坐在地上,似乎是在挑衅。
女孩儿一动不动,只是看着那个兔子还有边上的几只狐狸,若不是在寺院大雄宝殿之中,她早就扑过去了。
一开始她只是喜爱,可现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