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明朝当霸主-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云奎决定换一个思路:“这种质量的照子你能生产多少出来?”

    陈耀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在袁大人看来,这种照子价值几何?”

    袁云奎竖起了两个手指,说道:“起码20两银子,如果量少的话,价值更高。”

    对于奢侈品的了解,袁云奎自然比陈耀祖要强得多。他知道,几十两银子对大户人家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

    袁咏怡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陈耀祖这才回答道:“我现在还缺人缺场地,暂时生产不了多少。”

    袁云奎一听又惊呆了。

    感情这小子如果人手够的话,他真的可以量产啊!

    “要不我们合作?”袁云奎又闻到了银子的味道。

    谁知道陈耀祖满乎地问道:“那袁大人你能给我什么?”

    “钱啊,人啊,我都有啊!”

    “这些我能自己搞定!”

    袁云奎又惊讶了:“你哪来的钱?”

    “钱对我来说是问题吗?别忘了我可是中原陈氏的后人。”陈耀祖又扯出了一面大旗,正好可以为他那些不义之财当挡箭牌。

    是哦!差点忘了这小子的出身了。不过袁云奎还是有疑问:“可你父亲的身份……”

    按照袁云奎的想法,因为陈青云是犯户,按照大族的规矩,避免族人被牵连,家族一般是不犯户族人联系的。

    “我父亲是犯户,可我不是啊!”陈耀祖得瑟地说道。

    这个理由解释得通啊,有些大族确实不愿意放弃一个有前途的族人。

    看来陈家父子和中原陈氏还保持了联系啊!

    “我袁家族人有商道,可以帮你销往全国各地。”袁云奎只好又摆出了另外一个条件。

    陈耀祖心中一动,这倒是可以谈一谈:“这事晚点有得商量。”

    不能再在这里呆下去了,袁云奎这家伙嗅觉太灵敏了!陈耀祖决定走人。

    走之前他还决定再小小的警告袁云奎一下:“袁大人,做人厚道点啊,我的事你少去打听,否则别怪我以后不告诉你赚大钱的机会了!”

    袁云奎又被气了,他不知道这小子哪来这么足的底气:“有赚钱的机会你不找我还能找谁?”

    陈耀祖停了下来:“袁大人你还不知道吧!南头水寨刘克喜参将可是我父亲的同期至交,你确定你的实力比他还强?”

    陈青云曾经当作秘密的事情,却被陈耀祖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了。

    袁云奎被镇住了。

    不管是比官职,还是比兵力,他袁云奎跟刘克喜都远远没得比,他唯一能比的是自己是地头蛇。

    难怪这小子底气这么足,敢跟自己来谈条件!袁云奎终于想明白了。

    “哈哈,我和你父亲也是至交,以后有事尽管来找袁伯父!”

    望着离去的陈耀祖,袁云奎又沉思了起来。

    这小子真的很厉害!他的门道似乎也很多!尽管他有点不好糊弄,但还算知进退,真的比他父亲还强啊!

    可惜那小子的出身太差了一点!否则的话……

    袁云奎又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女儿,又陷入了纠结之中。

    与老虎谋皮成功的陈耀祖也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家里。

    只有还在军营忙碌的陈青云不知道,自己那胆大妄为的儿子又弄来了一座豪宅和一顷良田。

    陈耀祖的心情自然是相当不错的。

    自梦回明朝以来,他最大胆的一个计划可谓是无惊无险地度过了。

    现在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再加上房子地皮都有望到手,那他的计划就可以全部启动了。

    回想起来,其实打劫这件事情还真是有些风险的,因为毕竟涉及到好多条人命以及一大笔去向不明的财物。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做得最巧妙的地方,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袁云奎这个东莞新安片区的大BOSS。

    这当然是陈耀祖计划当中的事情。

    在开始行动以前,陈耀祖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环。

    他知道,袁云奎在守护地方还算是尽职尽责,但他在贪婪方面和大明的其他官员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自己有利可图,他肯定就会忽略深挖真相、严查真凶这一的环节。

    如今,陈耀祖的计划算是成功了,还巧妙地震了震袁云奎这只老虎,以便让双方以后的合作能变得更顺利。

    陈耀祖心满意足地给自己弄起吃的来。请:

第47章 工匠要扩招() 
随便给自己弄了点吃的之后,陈耀祖便向匠房走去。

    现在有资金了,那其它事也得加快进度了,尤其是工匠房的进度。

    作为现代人,陈耀祖深深地明白一点,要想发展,要想有实力,首先就得保证技术领先、工业带头。

    陈耀祖还知道,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各殖民主义国家的工业虽然还停留在工场手工业这个阶段,但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的进展已经开始日新月异,自己这边如果不加快发展速度,那别说技术领先了,很快就会走向落后。

    原有历史发展的轨迹就是这样的。在明朝时期,与欧洲的工艺相比,国内的工艺还算是领先,但到了明末、清朝,慢慢就落后了,原因就在于欧洲在天天进步,而国内工艺确实在原地踏步。

    这也就是陈耀祖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工业的原因。

    在陈耀祖看来,自己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在多方面齐头并进。但因为现在条件的限制,他暂时只能在工业、军事、经济这三个方面着手,其中经济是基础,工业是关键,军事实力是保障。

    到了匠房,陈耀祖把六个工匠召集到了一起,他有事情安排。

    “第一件事情就是招人。如果你们有熟悉的亲友邻居愿意成为工匠学徒,可以介绍过来,有自由身的熟练工匠也可以。”

    这个消息让大家稍微有点惊讶。

    这个工匠房成立才几天啊,陈公子就要招学徒?可问题是,我们几个似乎也刚勉强达到出师的水平啊,怎么有资格去带徒弟呢?

    看大家没反应,陈耀祖明白了大家的担忧:“你们放心,我们的匠房走的是专和精的路线,走的是创新的路线,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用心跟我干,我保证你们要不了多久,就会比你们的师父辈更有本事。”

    陈耀祖说出了待遇问题:“在我们匠房,学徒保底月银为一两,工人1。5到二两,工匠2…3两,技术创新另有高额奖励。另外,工作期间包吃。”

    唐二牛惊叫道:“这么高?学徒就有月银一两?还有,陈公子的意思是不是我们几个都能拿2两一个月?”

    其他几人也一脸期待地看着陈耀祖。

    这也难怪他们惊讶。

    在这个年代,一个四口之家每月只要有一两银子就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而唐老汉那样的老匠人,一两的收入也就差不多20两银子。如果现在唐二牛每个月能拿到二两银子,那他的收入就会比他父亲还高了。

    唐二牛还算了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干上两道三年,差不多就能积存下来40两银子,这样自己就可以新建一栋像样的房屋来娶媳妇了,好美的事情啊!

    陈耀祖笑了笑,说道:“你们月银2两是起码的,如果表现好、技艺进步快,那你们几个就能直接拿到3两银子一个月,以后只会更高!”

    大家惊呆了,3两银子一个月,这个待遇在整个大明,应该也只有那些有独特技艺的顶级工匠能拿到吧?!

    “不用惊讶,这个月你们的月银就是2两,如果这个月你们的工作能让我满意,达到了我的要求,下个月就直接升到3两。”

    现在陈耀祖不差钱了,对于自己的这班工业班底,陈耀祖自然不会亏待他们。更何况,高薪的竞争力还能为他吸引过来更多的技术人才。

    “招的人有什么要求?”铜匠林水生连忙问道。

    “工匠要求是自由之身,尽量要年轻,技艺精湛的年龄可以大点。学徒统统要求20岁以下,肯干、头脑灵活。”

    这个要求不难!

    大家都记住了,准备回家就介绍亲朋好友过来,有好处自然得先想着自家人。

    “第二件事情,我们得开始着手新式火枪的生产了,尤其是枪管的制造。”

    陈耀祖宣布了第二个近期任务。

    “还是那个原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得改进我们的工艺。”陈耀祖又补充说道。

    一把枪的产生,主要是是由铁匠来完成,木匠进行辅助,后续的就是工件的打磨了。

    现在击发装置这一块,陈耀祖已经把工艺改为浇铸加打磨,接下来要改进的自然就是枪管的铸造和钻孔了。

    在开始改进枪管的生产工艺之前,陈耀祖先对其他工匠接下来的事务做了一些安排。

    “葛喜林的任务就是试制各种砂轮,各种粗细的石英砂、各种厚度的砂轮片都要烧制出来,然后进行试验,再固定最好最有效的配方。”

    葛喜林是窑匠,烧制砂轮片的事情自然是交给他了,现在第一台打磨机已经制作好,但砂轮片的制作还稍微落后,这一块确实得加快进度才行。

    “陈大毛你们两个木匠的任务,就是按照新式火枪的模样制作一批木质训练枪,工艺上不要求太精美,但式样必须和真枪相匹配。还有,枪支长度比真枪在前端加长一尺。”

    这批木质训练枪自然是为陈耀祖的军事势力准备的,现在除了那几个小子之外,袁云奎还在地帮陈耀祖招新人,准备交给他来训练新式军士。

    现在条件具备了,除了基础训练,军事素质训练也可以列入日程了。

    陈大毛二人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他们只是不知道陈公子为什么要把尺寸加长一尺。

    “接下来该讨论枪管生产工艺的改进了。”

    安排完其他工匠的任务之后,陈耀祖并没有让他们离开,而是拉上了他们一起来讨论枪管工艺的改进。

    其实对于枪管的生产,陈耀祖早就有后世成熟的工场手工艺生产方案,他之所以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要拉上大家一起来讨论,目标就是培养大家积极思考的习惯,要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来改进各种工艺。

    “枪管的生产工艺分为枪管打制和枪管钻孔,在我看来,这两部分的工艺都是大有改进空间的。”

    陈耀祖开始了枪管制造工艺改进的工作。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

第48章 改造枪管工艺() 
按照明朝当时的工艺,枪管的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用一块熟铁烧得通红,经过反复锻打去除杂质之后,将其成为一块长条形的铁块。

    第二步,再将长条形铁块烧红,逐步将其打成弧形或者半圆形。

    第三步,将半圆形铁块包裹一根铁条,逐步将其打合成为圆形。

    整个工序其实并不复杂,一个铁匠加一个学徒就可以顺利完成。但最关键的是,工匠们在整个过程中凭的完全是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既没有严格的尺寸要求,也没有标准统一的工序过程。

    因此,就算是同一个铁匠打制出来的枪管,其尺寸也会不完全一致,这给后期打磨加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另外,因为工艺不够先进,出来的枪管粗坯内径也会较小,这给后期钻管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这当然是陈耀祖不能容忍的,他要将尺寸和工艺都标准化。

    “唐二牛,我问你,你父亲的匠房一个月能生产几条枪?”

    唐二牛回答道:“满打满算,一个月顶多生产两条枪吧!”

    这是实话,按照他们原有的工艺,光是钻一条合格的枪管出来,差不多也要十天半月的时间,再加上击发部件的打制以及枪支的,一个铁匠房一个月能生产两条枪确实已经算快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袁云奎不相信陈耀祖三个月内能向他30支新式火枪的原因。

    陈耀祖笑道:“如果我说,同样的人手,我的工匠房一个月能生产10到20条枪,你们信不信?”

    “不可能!”唐二牛差不多要跳起来了。

    其他工匠也猛的摇头,表示不信。

    “那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我要将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陈耀祖信誓旦旦地说道。

    然后,陈耀祖又拿出了一些图纸。

    一间匠房,4个左右的匠人再加木匠配合,难道一个月真的能生产10到20支枪?这有可能吗?

    就算陈公子再有能耐,比普通匠房翻一到两个倍应该就到顶了吧!大家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陈耀祖。

    “我们先要制造的,就是枪管的专用铁砧。”

    陈耀祖拿出了第一张图:“这是长形铁块的专用铁砧。”

    唐二牛接过去一看,这个新式铁砧跟普通的真的不一样,上面不是平的,而是有一个浅浅的凹槽,看起来和枪管的铁块形状差不多。

    “咦,这样的铁砧打起铁块来确实要方便很多啊!”唐二牛眼前一亮。

    “不仅方便很多,也要标准很多。而且,有了这样的铁砧,不用老师傅,普通学徒也能打标准铁块了。”陈耀祖补充说道。

    唐二牛摸了摸头,心想,这么简单的道理,以前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陈耀祖笑道:“二牛,我考考你,一根12毫米口径的枪管,枪管粗坯的铁块应该打多宽多厚?”

    这几天,有了陈耀祖所设计的米原尺之后,大家也慢慢习惯米、分米、厘米、毫米这种新的计量单位了。

    唐二牛扳着手指头算了算,说道:“管壁应该5…6毫米厚,内外要留5…6毫米的打磨尺寸,因此铁块应该12毫米厚比较合适。”

    “至于宽度……”唐二牛摇了摇头,表示一时算不出来。

    陈耀祖笑了。

    “如果使用质量上佳的闽铁,枪管的厚度2…3毫米其实足够了,结实,我们把标准定为4毫米。至于打磨尺寸,内外各留两毫米,共4毫米就足够了。”

    唐二牛立即担心地问道:“这样行不行啊,会不会造成报废率过高啊?”

    陈耀祖反驳道:“为什么不行?只要尺寸标准,工艺标准,出来的粗坯大小、厚薄都一致,内外4毫米为什么不够?事实上,如果你们手艺精湛了,更少都可以的!”

    唐二牛还是半信半疑。

    陈耀祖又拿出了一张图。

    唐二牛一看,这个铁砧的形状和第一个差不多,只不过铁块的两边变成了斜口。

    “陈公子,这是……”

    “以后多一道工序,在铁块打成圆弧之前,先把接合用的斜口按标准预先打出来。”

    按照唐老汉他们原来的工艺,铁块并没有预留斜型接口,而是两头硬生生的打合在一起,然后再往两边挤,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接口处还很不均匀,打磨起来也很费劲。

    陈耀祖这么一改,看起来多了一道工序,但打合和打磨起来却会省事很多。

    唐二牛又点了点头,觉得这样确实合理省事很多了。

    陈耀祖又拿出了两张图:“这是专门打圆弧和半圆的专用铁砧,打合前的工序也标准化。”

    “这是打圆弧和半圆的专用铁锤,配合专用铁砧用的。”

    一张张的工具设计图纸拿了出来,陈耀祖稍一讲解,唐二牛就不停地在点头。

    “好了,你们先去这些专用工具,工具粗坯完成后,打磨的事情找林水生一起帮忙,务必尽量精确。枪管钻孔工艺改造的问题晚点再说。”陈耀祖最后吩咐道。

    相对于枪管粗坯的,枪管的钻孔工艺要求更加精细,那一块也需要制作新的钻孔工具,甚至需要制作专用的钻孔机床,陈耀祖决定先把枪管工艺完成再说。

    另外,现在的人手确实也还有限,这么几个人一时也完成不了太多的东西,只有等新的工匠招进来了,很多事情才能大刀阔斧地去实施。

    “还有,我可是答应了三个月内给袁大人30支新式火枪,你们得加油了。”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压力山大,立马行动了起来。

    大家还想,现在陈公子给我们这么好的待遇,做事一定不能懈怠才行。

    这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的淳朴,比那些奸商贪官强多了!陈耀祖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公子,那我接下来做什么呢?打磨照子吗?”没被安排事情的林水生紧张地问了起来。

    大家都在忙碌,而自己没事可干,他生怕因此引起陈公子的不满,所以主动找事做了。

    嗯,林水生确实也得安排点事情才行。,。请:

第49章 知县大人急了() 
枪支最的几项参数,无非就是射速、精度、射程、威力等,在现有的条件下,射速的问题陈耀祖暂时无力解决,但精度、射程、威力等,这几项陈耀祖是有能力来提高的。

    提高这几项参数的办法,除了制造出更精确、先进的枪支之外,陈耀祖最有把握去解决的问题,就是子弹的问题。

    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在其它欧洲国家,现在的火绳枪、燧发枪使用的还是圆形的铅质弹丸。

    在陈耀祖看来,这种弹丸不仅生产起来麻烦,还口径误差大,和枪管的气密性也不好,飞行起来阻力也大,精度也不够,简直到处都是毛病。

    因此,陈耀祖对于自己使用的枪支,是准备用后世常用的圆锥形子弹的。

    和圆形弹丸比起来,圆锥形子弹不仅把前面那些问题解决了,而且它还有一个特别的优点,那就是同等重量的弹头,它的口径比圆形弹丸要小上一些。

    因此别看陈耀祖现在的枪支口径设计的是12毫米,但一旦圆锥形子弹生产工艺成熟,他立即会将枪支的口径缩小到10毫米左右。这样不仅省材省料,枪支的重量也会减轻很多。

    所以,铜匠林水生的任务就是试制圆锥形子弹。

    “各种大小的照子你要抽空帮我打制一些出来。”陈耀祖强调了抽空两个字。

    然后陈耀祖又交给了林水生一张草图:“你最的任务就是试制这种形状的子弹,最好能想办法做到批量生产。”

    其实以现有的工艺条件,这种圆锥形子弹的生产比圆形弹丸应该更容易一点,完全可以用熔炼浇模的方式来批量生产。但陈耀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想要林水生自己去寻找办法,以锻炼他的创造性。

    这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