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亮兴汉-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不要再犹豫了!如今我军士气已经跌到谷底,根本无法再与敌军交战。而且赵高更是不会放过我等!还是降了吧!”董翳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

    司马欣闻听董翳之言,忽然想起张亮之言,立刻对着章邯说道:“将军。张司徒曾特意嘱咐我告知您,投降可以,但万不可投降项羽!不然,二十万大军性命危矣。”

    章邯与董翳都惊讶的盯着司马欣。他们搞不清楚,为何张亮会有如此的交代。但此刻他们根本别无选择,因为义军已经以项羽为首,他们只能投降项羽了。

    在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之后,章邯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先是派出了董翳与项羽交涉,在得知对方不会追究他杀死项梁之后,又等到对方许诺被善待,最终二十万秦军全部投降。至此秦朝的最后一丝希望,就此破灭。

    项羽虽然痛恨章邯,但他依旧遵守了承诺,对项梁战死一事既往不咎。同时承诺灭秦之后便上奏义帝,保举章邯三人为王。

    二十万秦军在投降之后,便常常受到义军的虐待。只因义军中的军士大多都是饱受秦军欺凌之人,故而见到秦军军士就特别的愤恨。

    韩信见到此番情形,心神大骇。他急忙找准时机,向项羽禀告,同时陈述此种行为弊端,并且言明长此以往,秦军必然大乱。

    项羽对于韩信的言词不屑一顾,只用寥寥数语便将对方打发走了。韩信见对方使用自己的策略胜了秦军,又不听自己的忠言,心中已经彻底失去了对项羽的期望。但韩信的担忧却引起了龙且的重视,他急忙派手下暗中留意秦军的动向。在听到秦军私下议论要逃亡或反抗之时,连忙报告给了项羽。

    项羽分析了眼前的局势,面对秦军人数众多,而且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之下,他做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决定!就在一夜之间,他坑杀了二十万秦军!残暴之名从此深深的烙印在了项羽的身上!

    章邯三人在得知消息后,痛哭流涕,司马欣更是悔恨不听张亮之言,自责不已。

    但因此事获益最大的不是项羽和诸侯联军,而是正在挺进咸阳的刘邦。。。。。。

    

    刘邦得郦食其兄弟后,一路之上城池或被郦食其说降。或在短暂的交手之后便弃城逃走!终于,刘邦大军来到了秦国最后的屏障…武关!

    “沛公,这武关乃是通往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了!此刻秦朝大势已去,相信守关将领也会斟酌退路,不如让我去游说一下吧。”郦食其表现的极有信心。

    刘邦听闻对方打算再去游说,却多了一份担忧。“广野君。这武关乃是咸阳最后一道屏障,必然会派心腹之人把守,你只身前去,我怕对方加害于你啊。”

    “对!郦先生不可再犯险了!沿途之上您已为沛公立下汗马功劳,近乎一半的城池都是您游说所得,如今我们能够顺利的到达此处,皆是您的功劳,切莫在这最后一关丢了性命啊!”樊哙虽是领兵将军,习惯厮杀。但对于郦食其。他还是很佩服的。不但因为对方利用本领,使得军队免受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对方还是张亮看中的人。

    郦食其对于众人的厚爱极为感动。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刘邦确实是一个值得托付的君主。

    就在众人讨论如何顺利度过武关之时,突然有军士来报:“将军!上将军项羽派来信使,正在帐外等候!”

    刘邦闻听项羽派来信使,立刻皱起眉头。

    “项羽怎会无缘无故派来信使?莫非是来祝贺我们进展顺利?”夏侯婴对于来使的目的极为不解。

    樊哙听到他的猜测,立刻白道:“你想多了。项羽不来捣乱就不错了!还祝贺?!哼”

    萧何依旧保持冷静的头脑,对于当年局势。他没有丝毫懈怠。“沛公,论官位,你隶属项羽治下,所以来使你不能怠慢啊!我们在此诸多猜测也无意义,不如请他上来,一问便知。”

    刘邦觉得萧何所言极是。赶紧传信使进入。

    那信使一入帐中便环视众人,最终目光锁定在刘邦身上。只见他极其儒雅的上前躬身一拜说道:“拜见侯爷,在下奉命前来送信。”

    刘邦一见来人,立刻心生厌恶。虽然他很欣赏郦食其等人,但他只喜欢有本事的儒生。而对于那些穷酸腐儒依旧没有好感。

    “你是何人?又奉谁的命令前来?”刘邦冷冷的问道。

    对方并未在意刘邦的态度,依旧恭敬的回道:“在下陈平,是项将军麾下都尉,受封信武君。今日特奉范军师之命,前来递送书信。”

    刘邦闻言一愣,随及问道:“为何你是受范军师之命?难道你不隶属项将军?”

    陈平见刘邦有疑问,便笑道:“侯爷可能还不知晓,项将军已尊范军师为亚父,对他极为敬重,故而军中大事,范军师亦可做主。”

    众人听完他的解释便明了了。

    刘邦随后便让对方把信呈上。萧何急忙上前接信,以示对陈平的尊重,毕竟此人是项羽手下都尉。

    待到刘邦阅信之后,突然拍案而起。只见他满面怒容,指着陈平厉声说道:“你回去告诉项羽还有范增,老子不怕他们的威胁!这咸阳老子进定了!我不在乎什么王位,更不稀罕你们承诺的美女金帛!老子的确贪财好色,可比起救子房,这些算个屁!!”

    众人闻听刘邦之言,均愣在当场。萧何急忙接过信简,待他阅完之后,也是一脸怒容。

    “范增居然威胁沛公,说沛公若先入咸阳,必带大军攻之。只要沛公留守关外,便赐于美人珠宝。”

    樊哙听完萧何的陈述,立刻拔剑指向陈平,道:“娘的,项羽要来就来,老子还怕他不成?你小子赶紧滚回去,不然我现在就活劈了你!”

    陈平看到樊哙的举动却没有丝毫惧怕之意,反而上前躬身急问:“敢问沛公,您刚才所说入咸阳的目的是为救子房,那人可是韩国张司徒?张大人?”

    “不错!老子就是要救我的子房!他被秦军擒到了咸阳,老子一定要把他救出来!”刘邦显得余怒未消。

    陈平听完刘邦的回答,立刻急声说道:“既然如此,在下有一计,可助沛公兵不血刃,夺取武关!进发咸阳!”(。)

第一百四十章 兵临城下() 
刘邦帐内众人惊奇的望着陈平。他们不知对方究竟是何意。身为项羽信使,理应心向项羽才是。可他居然要为刘邦出谋划策。

    “你到底有何居心?莫非是想让我们掉入秦军圈套?!”对于他的动机,曹参有疑虑。

    陈平冷静的望着众人,对于大家的疑惑,他很清楚。

    只见他抱拳拱手,动情地说道:“昔日在下险些被乡人冤杀。幸得有人用计救了在下,我当时不知对方是何人。后于秦国通缉令上得知恩公正是刺杀始皇帝的张司徒。在下有感他的大恩,一直想要报答。今日沛公高义,不惧强秦,不畏胁迫,硬是要去解救恩公。我陈平岂能不助沛公一臂之力!”

    刘邦闻听对方受惠于张亮,先前的愤怒一扫而空。赶紧回道:“陈都尉既然也有搭救子房之心,那便是我刘季的朋友!”

    萧何对于陈平的解释却只信一半,毕竟一切皆是对方自己所言,无法证实。他决定进一步试探陈平。

    “陈都尉,你既有搭救张司徒之心,难道就没有听闻他被掳去咸阳吗?”

    听到萧何的问话,陈平急忙回道:“在下于大军之中,听张司徒二位夫人说起过张司徒为救妻子与士卒,甘心被擒前往咸阳之事,当时就万分的敬佩!但依在下之见,张司徒应该无性命之忧,若是秦国想要杀死他或是押回咸阳处死昭示天下的话,绝不会同意放过二位夫人和韩**士。所以秦国抓走张司徒必然有所求,只要有所求,那张司徒就是安全的!”

    众人听的陈平的分析,纷纷赞许。他的刨析的确是合情合理。刘邦更是猛然醒悟,一想到张亮无性命之忧,便心中大喜。

    见众人赞同自己观点,陈平接道:“沛公若想尽快进入咸阳,不妨将前线消息传给武关守军,一旦他们得知了。自然会无心恋战。沛公只需一能言之士前往,将事情告知,则大事可成。”

    刘邦闻听要让对方知道前线战报,立刻追问道:“莫非前线战报有利与我军?”

    “沛公可能还不知晓。我启程前往此处数日后,章邯大军便已经投降了!而且项羽将军恐军中生变,一夜坑杀了秦军二十万人!”

    众人闻听项羽坑杀了二十降军,纷纷脸色大变!虽然众人早已见惯了战场上的生死厮杀,但如此骇人的行径依然让他们愤慨不已。

    “妈的!项羽是不是人啊!降兵都杀?”樊哙是众人之中最为心直口快的。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陈平听到樊哙大骂项羽,未曾出言。毕竟他的身份是项羽麾下官吏。为了缓和气氛,他又继续说道:“一旦武关将士得知此消息,定然闻风丧胆,无心作战。到时沛公便可长驱直入,直取咸阳!”

    刘邦对于陈平的建议十分看好,曹参却仍旧十分谨慎。“陈都尉认为何人可入关游说?”

    陈平闻言便知对方是在试探自己,立刻笑道:“不如就让在下去吧。”

    曹参一听陈平甘愿前往,立刻惊道:“你是项羽属下,助我等破城。不怕被项羽问责吗?”

    陈平环视众人之后,意味深长地一笑。“我从未说过要助沛公破城,我只是去告诉一声守关将领前线的实况!”

    明白人自然知道陈平话中之意。此刻众人对他再无猜忌,虽然他仍是项羽属下,但他救张亮的心却是真的!

    刘邦急令军士准备酒宴款待陈平。陈平见众人已不再对他生疑,立刻说道!“多谢沛公。沛公如此盛情,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正好借此酒宴预祝张司徒重获自由。”

    刘邦与诸人痛饮了一番。陈平在席间讲述了项羽巨鹿之战的经过,同时提到韩淑公主亲自上阵,二夫人吕芝痛斥各路诸侯作壁上观等等事件。只听得刘邦众人拍手叫好,不是因为项羽。而是因为听到子房的两个夫人不逊男儿的英勇事迹。

    刘邦在得知韩淑公主与自己的妻妹一切安好之后,也满怀欣慰。同时急令军士往吕雉之处,向她讲述小妹的近况。

    宴席之后第二日,陈平独自前往了武关城下。在见到守将之后,他幸不辱命,将前线的消息传给了对方,同时希望对方自己斟酌,随后便自行返回了项羽之处,对于投降的事宜确实只字未提。

    武关守军在得知章邯大军投降。二十万秦军又被坑杀以后,便连夜带着家眷弃城而逃了,只留下守关的军士等待他们未知的命运。

    当刘邦的大军兵临关下之时,没有战斗,没有抵抗。有的只是主将逃走,而又毫无战意的秦军军士。

    刘邦兵不血刃拿下了武关,很快大军便直抵咸阳。此时距离张亮逃离咸阳已经整整一个多月了。

    谁也不曾想到,在张亮逃走之后的第五天,咸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亮逃离咸阳后,李成追踪的人马仍旧没有音讯。这让赵高非常的焦急,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子婴没有像张亮所说的那样病倒不起。

    在坚持了五天之后,赵高终于盼到子婴斋戒沐浴完毕,可以前往宗庙的时刻了。但就在当天早上,当值御医慌张的前来禀告:“启禀大人,今早子婴公子不慎摔伤右腿,此时正在床榻之上难以起身!”

    赵高闻言险些摔倒,在他得知子婴只是伤了腿,无法行走之后,心才稍安。

    “你们这群废物,为何子婴公子会受伤?!”赵高显得极为愤怒,对着御医厉声怒斥道。

    御医吓得急忙跪地求饶。“大人赎罪,是公子本来身体就羸弱,数日饮食过于清淡,才导致立体不支,故而今早起身之时不慎摔伤的。”

    “可会危及性命?”赵高急切的追问道。

    御医一听,连忙回复:“不会!不会!但行走多有不便,祭告宗庙一事恐要延迟啊。”

    一听祭告之事要推迟,赵高立刻说道:“不行!此事万不能再推迟。“

    御医一听赵高之言,便回道:”小臣曾问过公子,但他说以残弱之躯,实在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赵高闻言,随及面色一沉,道:“我亲自前去,就是抬也要抬他去宗庙,今日务必要让公子登基!”

    赵高说完之后,便与御医一同前往了子婴的房中。待到他一见子婴,立刻看到对方腿部的衣裤已被鲜血浸红了。子婴此时显得很虚弱,似乎是由于伤痛加上体力不支造成的。

    “公子,公子。您觉得如何?”赵高试探的上前问道。

    子婴听到有人唤他,微微的睁开双眼,待到看清来人是赵高之后,便虚弱的说道:“赵大人,我。。。。。我右腿疼痛难忍,恐是难以去往宗庙了。”

    赵高一听,立刻急道:“公子不可呀。这登基一事,岂能拖延?!公子放心,老奴会找人抬公子去的。”

    子婴见赵高心意已决,便顺势问道:“未曾想我登基之日居然如此不顺。莫非是上苍不同意我登帝位?”

    “公子多虑了,您切莫胡思乱想,需知满朝文武都等着您呢。”赵高开口劝慰道。

    子婴缓缓闭上双目,随后努力控制自己的气息,片刻之后,他重新睁开双眼,望着赵高说道:“我若登帝位,绝不往大人功绩,今日既然无可选择,那我便承继帝位,振我大秦。还望赵大人助我!”子婴说完,便将左手伸出,像是要抓住依托之物,让自己能够起身。

    赵高一见子婴欲起身,又听得他有豪言,赶紧开心的上前拉住他的左手,想要助他起身。

    就在赵高近到子婴身旁,拉住子婴左手之时。子婴突然顺势发力,一把将对方拉倒。

    赵高被拉,瞬间失去重心,倒向子婴的身上,可与他身体接触的不是子婴的身体,而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未等赵高发出任何声音,子婴已将匕首深深的插入了他的腹中。随后子婴顺势将赵高踢开,那条伤腿此时丝毫看不出残缺。

    “你。。。。你居然。。。。”赵高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会被子婴所伤。他惊恐地望着子婴,这还是自己所认识的那个怯懦、赢弱的子婴吗?!这还是那个贪生怕死,唯唯诺诺的子婴吗?!眼前的子婴完全就像一只饥渴的野兽,他的眼中像是充满了对于献血与杀戮的渴望。

    望着已经倒地的赵高,子婴冷冷的说道:“赵高!你蒙蔽始皇,逼死先皇,十恶不赦!如今又想以我为傀儡,继续为祸人间!今日,我便要替先皇报仇!亲自手刃你这乱臣贼子!!”说完之后,他又急步上前,对着赵高心间狠狠的捅了两刀,就像将压抑已久的怨气全部宣泄出来了一般。

    赵高至死也不曾想到,自己慢慢的步入了张亮与子婴的陷阱之中,甚至可以说是他自己亲手把性命送到了子婴的面前。

    子婴在除掉赵高之后,立刻宣布了赵高的罪状,同时稳定局势,宣称罪在赵高,不会祸及他人。最后,在百官的拥护下,他登基为帝。但因秦国的疆土连七国之时的大小都不再有了,他只得自贬为秦王。

    在子婴短暂的执政时间中,他力图一改先前的颓废局面,想要让人民恢复安乐的生活。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就他执政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刘邦的军队兵临了咸阳城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归降() 
刘邦大军在咸阳城外安营扎寨。与咸阳秦军成对峙之势。

    萧何对于两军的实力进行了对比。在确认敌强我弱之后,便向刘邦进言道:“沛公,如今秦军虽然已经是强弩之末,但咸阳城内仍有五万大军驻守,我军虽然收降不少军士,但大多为秦军。咸阳又城池坚固,粮草充足。若是我们全力攻城,难免他们不会临阵倒戈。以我之见不如去劝降。”

    “劝降?”樊哙一听萧何的意见,立刻驳道:“拉倒吧!就秦朝那些官吏和皇帝会降吗?我们一旦派人前去,他们只会以为我们怕了他们。更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大哥,不用降兵,我只要本部军马,定然攻下咸阳。”

    夏侯婴与诸将一听,纷纷抢道:“攻城算我一个!我们要去会会咸阳的守军。”

    而曹参等人则是主张劝降!一时间帐中文武分成两种意见。刘邦只觉得双方都有道理,这使他难以抉择。

    就在刘邦左右为难之时,突然得到秦国派来使者的报告。刘邦急忙唤使者入帐。

    使者一入帐中,便对着刘邦说道:“下官乃秦国使臣,特奉秦王之命前来拜会将军。”

    刘邦一听来人称秦皇为秦王,立刻皱着眉头问道:“秦王?你不是应该称呼你家皇帝为陛下吗?怎么改了?”

    来使见刘邦有疑惑,便对其解释道:“秦王自知如今六国已经复辟,故而由帝称自贬为王。”

    “秦二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嘛。”曹参对于秦君自贬一事比较赞许。

    那使者闻听曹参之言,立刻接道:“先帝已被权臣赵高所害,月前便已驾崩!如今在位的乃是扶苏公子的长子。我王登位之时便已处死了贼子赵高,并且抚境安民。这自贬一事便是新王之意。”

    众人闻言,纷纷开始低声议论此事。因为对方所说的事情,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赵高本应是早死之人,却又活了,而且还杀了秦二世。之后公子子婴又杀了赵高,登了王位!这些在刘邦等人听来就如同故事一般。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谁当家做主。刘邦显得没有太大兴趣,他对着来使突然问道:“我且问你!韩国司徒张良被你们抓到咸阳,现在何处?”

    那使者根本不知韩国司徒被押往咸阳之事,因为这一切都是赵高命人秘密进行的。

    “小臣不知有此人啊!更未听闻抓到过韩国司徒啊。”

    刘邦闻听对方回答不知。立刻怒道:“是不是你们杀害了子房?!然后在此装傻充愣?!再不说实话,老子就宰了你!”

    见刘邦已经动怒,使者急忙回道:“将军!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今奉我王之命特来诚意相邀将军一见。至于将军所说韩国司徒一事,小臣确实不知。或许我王知晓。将军何不亲往问之。”

    秦王欲见刘邦,这让众人大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