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亮兴汉-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亮见自己的娇妻一起调侃自己,顿时没了言语。而李由听到王妃的戏言,也只是无奈的笑了笑。唯独刘煜觉得张亮此来应该是另有目的,随及笑道:“我看大王还不至于急成这个样子,想来是有要事才会来此吧。”

    闻得刘煜为自己解围,张亮急忙冲着对方竖起拇指,以示赞许。随后,他便转向丞相,拱手言道:“我此来,其实是有事相求丞相的。不过此事有些难以启齿,我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来此的。”

    李由一见张亮居然用求字,赶忙惶恐的回道:“大王有事只管吩咐,千万莫用求字,老臣承受不起!”言罢,他便打算躬身下拜,以示自己会尽臣子的本份。

    张亮一见李由欲拜自己,赶忙将他扶住,随后便略带尴尬的说道:“丞相,是这样的。您也知道我钟情婉儿,相信您也愿意将婉儿嫁给我。我此来是想提前向您要点嫁妆的!”

    这嫁妆二字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震惊。虽然女方出家陪送嫁妆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却从未听说过男方居然主动上门讨要的,而且还是在提亲之时。此事莫说是一个君王,就算是寻常百姓家中,也是断不会如此行事的。

    “老公,你别胡闹!哪有上女方家中讨要嫁妆的?你疯了。”淑儿此时已是有些焦急,因为她实在无法理解张亮的言行。

    李由在听到张亮这为所未闻的请求之后,亦是十分的惊奇,但他未曾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和恼怒,因为他知道,张亮此番举动,肯定有目的。

    “大王欲要嫁妆,自是可以。但不知大王看上何物啊?!”

    闻听对方应允,张亮显得极为兴奋。待到他稍稍稳定了心绪之后,便缓缓的对着李由说道:“小婿不敢奢求什么财物金银,更不会要什么珠宝古玩!因为婉儿才是小婿心中至宝,今日若非逼不得已,小婿绝不敢造次。只求国丈亲劳,手写一篇我韩国最新发行的政令!”

    众人听到张亮所要的嫁妆之后,皆是一头雾水。原本还在焦虑他太过鲁莽的三位娇妻,此时已是转变为了好奇。就连刘煜也是分外的惊奇。

    李由在几经苦思之后,依旧不明张亮究竟意欲何为。而张亮在见到众人不知自己用意之后,便自行解释道:“丞相,实不相瞒。令郎前些时日来了急件,说子婴为救百姓,将原本我们救助他的粮食分给了百姓一些。如今边关的军士和百姓皆是在艰难度日,而且子婴还不想让我得知此事!我意伸援手再次相助,但我国内已无余力。所以我便想出一个拍卖物品的计划,想借此从富商手中换取大量钱财,从而解决此次边关危机。而所要您的那篇亲书政令,便是我欲拍卖的其中一物。望丞相,哦不对!望国丈助我!”

    得知其中原由,众人皆是哭笑不得。李由虽然不知自己所写政令能够换取多少金钱,但他选择相信张亮。因为在他看来,对方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在得到了丞相李由的应允之后。张亮便对着他千恩万谢,此举让李由极为震惊,以至于他惶恐恳求张亮不要再言谢字。之后,张亮又转向了刘煜,只见他此时一脸的坏笑,待到近身之后,方才缓缓说道:“刘兄,我本来还打算稍后去找你,现在好了,省事了!你也别闲着了,这拍卖物品之中,还需你也出一份力啊!”(。)

第三百一十五章 拍卖大会() 
陈都尉遣仆秘送军情,张子房急欲御驾亲征!

    刘煜见得张亮也打起了自己的主意,赶忙躬身问道:“大王,李丞相贵为韩国支柱,他的亲书有价值可以理解。可在下只是一个儒家学子,实在想不出能有什么东西帮助大王啊。”

    张亮在听完刘煜的话语之后,立刻满脸堆笑的言道:“刘兄,你就别装了。我此次下去走访,已经得知了你在儒家之中的辈分奇高。我不求别的,只求你亲书两句孔圣人的名言,但要写在两块屏风之上。只要有了它们,我自然有办法让富商疯抢!”

    闻听张亮之言,刘煜的双眼几乎都要瞪出。虽说儒家先师的名言被很多人追捧,但却不至于会被疯抢。此时的他深怕张亮过于自信,从而导致自己丢了国君的颜面。

    “大王,您三思啊!先圣的著作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的。仅仅因我所书写而价值不菲,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我看您不如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见对方不肯相信自己的能力,张亮立刻急道:“刘兄啊!你信我一次又有何妨。其实我此次的目标是富商的心性。只有抓住他们的心性,才能从他们手中换取大钱。实不相瞒,我的拍卖物中,还有一条破席子呢!”

    得知张亮打算将破席子也算作拍卖之物,众人皆是一脸的惊惧。刘煜见得张亮已是到了如此地步,便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同时在心中暗暗祝祷,希望真的能够帮的上对方。

    张亮在刘煜同意为自己手书两块屏风之后,立时高兴的欢呼雀跃了起来。而此时一旁的三位娇妻,已经彻底对自己夫君的行为无语了。她们只得在心中轻叹,自己居然爱上了这么一个混世的魔王。。。。。。

    得了李由和刘煜二人的应诺,张亮便立刻准备离去。众人见他如此焦急,纷纷劝他留下一同饮宴。但张亮却是坚持要走,而且言明今日乃是娇妻帮他提亲,自己在场多有不便。临行之时还反复叮嘱三位娇妻不得饮酒,之后方才离去。

    出了相府,张亮便直奔都城之外的韩军大营。到达之后,只见得王方与养天羽二人已经开始筹划招募新人之事。张亮随及加入了其中。就在三人商议招募的相关事宜之时,突有一名军士入帐禀报:“大王!将军!小的们在巡视之时,发现一名男子偷偷窥视我大军,形迹十分可疑。故而将他擒了来,请大王和将军发落。”

    闻听抓到一个奸细,张亮立刻来了兴趣。在命人将对方押入帐中之后,他便让王方坐于帅案之后,自己则化妆成他的参谋,立于左手边上。

    少时,只见得两名军士押着一个男子步入了大帐。就在军士想要对张亮行大礼之时,他赶忙用手势阻止了他们,示意他们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待到军士退出大帐之后,张亮才与王方和天羽一同细细的看了那被抓之人。

    此刻,那奸细已是被五花大绑,丝毫动弹不得。而他的神情却未有慌乱之色。

    正当王方打算质问对方为何刺探大军军情之时,对方却率先开口急道:“将军,小人要见韩王。”

    闻得对方要见韩王,三人先是一愣。待到回神之后,王方便厉声喝道:“你是何人?!居然还想见韩王!莫非意图不轨,快快从实招来!”

    对方听得王方的质疑,赶忙应声回道:“将军,小的乃是楚国都尉陈大人的家仆。家主有重要的事情,让小的面见韩王详述。小人日夜兼程,来到此地,本想入城求见韩王。但家主曾有交代,城中恐有范军师的耳目,故而只得在城外徘徊。听闻昨日大王曾到这大营之中,所以小的今日想来碰碰运气,看看能否见到韩王。不想刚到军营周围,便被巡营军士所擒。还望将军明察!”

    听得对方自称是陈平的家仆,张亮微微一怔。但他并未选择立刻亮明身份,因为对方也有可能是范增所派。

    王方在听完对方之言后,立刻望向张亮。他知道陈平是大王好友,而且屡次出手相助。故而不敢擅自做主,只好等待张亮做出决定。

    沉寂片刻之后,张亮终于选择开口详询。“你说你是陈都尉的家仆,那可有何证明?”

    被绑之人不识张亮,但见他向着自己发问,便急忙回复道:“大人,小人有。我家主人怕小的出关之时被查,故而凭证是九个字!”

    闻听凭证居然是九个字,张亮立时兴趣又起。王方为了不使张亮暴露身份,便自行沉声问道:“哪九个字?说于本将军听。我自会转述给韩王,若是证明你的身份,自然可以带你去面见我家大王!”

    被绑的人一听王方之言,赶忙兴奋的对着他们说道:“我家家主交代的是: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

    王方与天羽听完对方所谓的凭证之后,皆是大眼瞪小眼,完全不知其中之意。可张亮听到对方的九字证明之后,立刻冲了上去,随后自行为他松绑,道:“老子就是张子房!你家家主究竟有何要事让你亲跑一趟?!”

    对方闻得为自己松绑之人便是韩王张亮,顿时愣在了当场。此刻的他也是不敢轻信对方,因为他还没见过手下将军高坐,而堂堂大王却站立一旁的。

    王方在见到张亮自行暴露了身份之后,赶忙下了帅座,同时上前躬身急道:“大王,您确定此人不会有诈吗?需知范增狡诈多谋,难保不是他所派啊!”

    张亮见王方担心对方的身份,随及摆手回道:“错不了。他所说的九字是老子昔日比武招亲,娶我的小敏敏时用的三招,这招式虽然很多人见过,可是知晓这招式名字的却只有陈平。也亏他记得住这名字,居然还用此来做凭证。”

    陈平的家仆在听到张亮与王方二人的对话之后,终于肯定了对方的身份。此时,只见他慌忙跪拜于地,跟着便急声说道:“韩王,小人奉家主之命,特来告知一件紧急军情。范军师秘调五万大军,以龙且为主帅,季布将军为副帅,兵发边关了!”

    对方的消息如平地旱雷,张亮和王方二人皆是惊惧不已。

    “怎么可能?边关防务至关重要,难道他范增就不怕与秦王拼个两败俱伤,从而让匈奴趁机而入吗?”

    王方的疑惑也正是张亮的疑惑,未等他想通其中原由,那陈平的家仆又继续接道:“我家主探得此消息,便命小人急忙来报。临行之前家主有交代,让我告知大王八个字,说是能解大王之惑。边关大旱,取而代之!”

    在听完对方的八字之后,张亮终于明白了。转瞬之间,只见张亮愤怒的用拳锤击了帅案,仿佛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

    ”天杀的范增,他定是获悉了边关大旱,以及子婴分粮之事。他是想趁边关危机之时,迅速击杀子婴和守军,然后依仗关口之势,代替原来的守军抵御匈奴!“

    王方听完张亮的解释之后,不由得心头一颤。跟着他便对着报信之人焦急的问道:”范增所派兵马。何时出发的?估计何时能到?“

    对方见王方相问,连忙抱拳回道:”小人出彭城之时,大军尚未出动,不过此时,怕已经在路上了。“

    得知了楚军的动态,张亮便命军士带报信之人下去休息,而且还重赏了对方。待到对方离去之后,他便对着王方急道:”王方,此事不能拖了。边关的粮食要命,这楚国的兵马更要命!我两日之后便会筹得钱财,到时我让张允配合你购置粮草,你们可乔装到周边诸侯国中分量购买,等到备齐之后,便差人秘密运往边关,越快越好。“

    闻听张亮将购粮以及运粮之责交给了自己和张允,王方赶忙躬身领命。但见张亮未言及楚军一事,便焦虑的问道:”大王,那楚军一事,您打算如何解决啊?我只怕我们粮食到了,边关已经被他们占下了。“

    此时的张亮突然仰天一声长叹,随后便缓缓的对着王方说道:”老子拍卖会结束之后,便要带着白元日夜兼程的截击楚军,到时这韩国的安危便要靠你了!“

    王方一听张亮打算亲自出征,顿时想要进言劝解。可他知道自己是无力改变对方的心意,只得改口说道:”大王既然执意要去,末将自会守护我大韩。不过请大王带上天羽吧,他箭法超群,定能保护大王周全的!“

    天羽在见到王方举荐自己同行之后,也赶忙跪地言道:”大王,带上小的吧!我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提前为我韩国的“陨乌”军扬名!“

    张亮本也想带上天羽,可唯恐这样会耽误招募新军。王方得知了张亮的担忧之后,立刻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招收的标准,而且会严格把关,更加言及有王六与王奔二人协助。

    最终,张亮接受了天羽随行的提议。之后,他又前往新军驻地,命令白元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和自己一起出征。待到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之后,他便开始静下心来,着手拍卖大会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屠的战席() 
大忽悠张亮售竹简;假疲惫白元送草席。

    两日后,韩都城内的富商皆是集聚一堂。他们在得知韩王要主持一个所谓的拍卖会后,皆是无比激动和兴奋。一来是想一见传说中的“大良先师”张子房的真容;二来是想要看看韩王究竟会拿出何样的旷世奇珍!

    时间不断流失,直到临近巳时末,张亮才在张允和一群内侍、禁军的护卫下,缓步来到了酒楼之中。众人一见韩王驾到,赶忙跪地相迎。而张亮在让众人起身之后,立刻命人将酒楼封闭,而且所有的门窗尽皆进行遮挡。

    各国的商贾一见这个架势,皆是有些心惊,他们不知对方究竟意欲何为。更有胆小之人,已经开始盘算如何逃离了。

    张亮一见众人有些惊恐,立刻步入正堂,随后沉声说道:“诸位勿惊,本王此举皆是为了安全着想。为了不耽误各位商家的时间,本王宣布,这韩国第一届拍卖大会,现在正式开始。而本王也会亲自为你们讲述今日所要拍卖之物的价值,同时进行主持。”

    众商家闻听由韩王亲自主持,个个跃跃欲试,先前的不安也早已一扫而空。此刻的他们,均是激动万分,双眼不仅紧盯张亮,而且还不时向着存放物品的地方望去!

    见到众人皆是有了兴致,张亮便命张允将第一个物品奉上。张允接了张亮命令之后,急忙十分恭敬的从一个锦盒之中捧出了一份竹简。而众商家一见郎中令的架势,便纷纷开始猜测对方手中必定是价值连城之物。

    少时,张允缓缓的将竹简双手奉呈给了张亮。待到张亮接过竹简之后,立刻庄严的说道:“诸位,我想你们一定在猜测此竹简为何物,或是猜想上面究竟有什么?!在透露此物价值之前,本王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闻听韩王要问问题,众人皆是凝神静气,用心静听。

    “想必诸位已经知晓本王所颁布的新政令。我想问的是,诸位对本王的政令有何看法?”

    众商家闻听韩王所问,立刻开始抢先回答:“大王的政令真是旷古烁今,您鼓励是士农工商,却不以严刑酷法进行束缚,这使得我们这些商家得以安心从商,而您平抑赋税,规定税银,又使得我们能够在韩国得到不菲的利润,这实在是我们商家之福啊!”

    “没错,大王您的善政使我们都愿在韩国从商,而且您还兴建学馆,这更是一大善举,想我们这些他国从商之人,皆是挂念家中的妻子与儿女,如今我们已经想将他们接来同住,以便能够让孩童得以入馆学习了。”

    众人纷纷表达着对张亮新政的好感与支持,虽然其中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溜须拍马,但总体而言,商家们还是十分喜爱的。

    见到众人皆是喜欢新政,张亮便继续问道:”那你们觉得此政令可长久否?”

    闻听韩王问及此等问题,谁人敢说一个否字,不过他们的内心亦是期盼长久,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获取更多的利润。

    听完众人的回道,张亮微微一笑,跟着便自行言道:“实不相瞒,本王其实十分慵懒。而这政令得以概括和实施,全赖我相国之功。我手中的这份竹简,便是相国大人亲笔书写的我韩国新政总纲,而且只此一份!所有的政略皆是由此简复制发布下去的。可以说,此简是我韩国唯一一份的孤本政令,它不仅见证了我韩国发布新政的历史,更是将来证明我新政卓越的证据。谁若是拥有了它,可以说是拥有的一份历史的见证。诸君不妨试想一下,你若是在亲友面前拿出此简,言明它的的出处与重要性,那会引来多少人的羡慕与嫉妒啊!这便是文化,这便是财富,同时也是一种权利和力量的象征。”

    张亮言毕之后,只见得众人皆是一脸的茫然。此时,大家均在仔细品味韩王刚才的言语,虽然他们不是很明白,但不知为何,却感到莫名的激动与兴奋,而且他们眼中的那份竹简,此刻已经成了一个宝物,还是自己非常想要据为己有的宝物。

    就在众人纷纷在心中揣测它的价值之时,突然有一人开口询道:“敢问大王,此份孤本政令价值多少啊?”

    听到有人询价,众人赶忙一起向着问价之人望去。而张亮则是在对方问完之后,表现的极为不舍得回道:“本王说过,此次拍卖会是重在文化交流。此简可是本王硬逼着丞相交出的啊。至于它的价值,本王不想以此获利,只需八百金即可,本王希望的是它能到真正懂得它的价值之人手中。”

    闻听竹简价值八百金,有几名商家皆是为之一震。可还没等他们讨论此物是否值此价钱之时,适才问价之人已经高声喊道:“大王,小人愿出八百金购得此简!”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大多数的时候,大家都是遵循一种十分无语的模式。那便是瘦田无人耕,耕了有人争。。。。。。

    当有人喊出要购买那竹简之时,其他的商家便纷纷开始不安了起来。仿佛一个旷世的奇珍,马上就要落到别人的手中了。转瞬之后,人群便开始不停的骚动了。

    “小人愿出八百五十金!而且还会将此简供于家中,以此感念大王的善政。“

    ”小的出九百金。。。。。。“

    ”小人愿出千金!!“

    一时间之间,酒楼之内的喊价之声此起彼伏。而且丝毫没有停止或是退让的意思。

    张允在见到商家们为了竹简争得面红耳赤之后,惊讶的已是目瞪口呆了。在听到众人一次又一次的将价钱抬高之后,他不由得摇了摇头,同时心中暗暗叹道:这帮人都疯了吧。。。。。。

    最终,丞相李由亲手篆写的竹简以一万金的价格被一名富商争得。那商人争得竹简之后,乐得手舞足蹈,仿佛得了天下最好的宝物一般。

    而未曾竞的竹简的商人,均是十分失落,甚至有些懊恼。这其中有的商人此时已开始反思,他们始终想不明白一件事,那便是一个原先只标价八百金的竹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