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8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虽然心中清楚,但这个时候谁若是拆穿,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了,他们此刻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韩王然说完那句话后,齐声颂唱「祖宗庇佑、国家之幸」就足以。『p:吃瓜群众表示只要会喊666就行了。』

    至于武安守朱满是否死于康公韩虎之手,亦或是康公韩虎是否意图胁迫眼前这位陛下,重要么?

    眼前这位陛下说是,那么事实就是如此!

    这不,待等韩王然说完那番话后,满朝公卿齐声颂唱:“真乃祖宗庇佑、国家之幸。”

    没有一个人会傻到在这种时候跳出来唱反调。

    见满殿的公卿皆很配合,韩王然心中很是满意。

    平心而论,他还真不介意这会儿有人跳出来质疑他,好让他行使一下君王的威势,来个杀鸡儆猴什么的,奈何满殿公卿皆是人精,谁也不想自己成为那只鸡。

    此后,韩王然雷厉风行地破格提拔了几人。

    ,他提拔赵葱担任武安守,接替已故的朱满,又提拔「颜聚」出任校尉,暂时接管邯郸城内的兵力——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韩王然为「暴鸢」留着职位,毕竟暴鸢亦是常年支持他的王党,因此邯郸守一职,非暴鸢莫属。

    除此之外,韩王然又提拔了一些将领,皆是马括、赵葱、颜聚三人举荐的将领,这些将领,几乎是将邯郸、武安两城有兵权的职位都占据了。

    但是朝中的官员,韩王然却并未升迁或者罢黜,很显然,这是他给老丞相申不骇留着面子。

    毕竟就算是在釐侯韩武、康公韩虎当年皆在邯郸的时候,国事政务这块,亦是申不骇的自留地——他可以容忍韩虎、韩虎为了争权夺利将邯郸弄个乌烟瘴气,但决不允许二人介入内政事宜。

    若其中有一人触犯了底线,那么,申不骇就会偏向另外一人。

    长此以往,韩武、韩虎二人逐渐也接受了这个局面。

    至于今日,韩王然不动内政公卿这块,也算是卖申不骇一个面子,毕竟他还要重用这位老丞相。

    而申不骇,当然也看懂了背后的深意,在用眼神示意张开地、侠累等朝中的栋梁后,一票人纷纷拥护韩王然,顺着韩王然的话,众口一词地斥责康公韩虎的种种劣迹,总而言之,就是让「韩王然下令赵葱处死韩虎」这件事,变得名正言顺,无从褒贬。

    由于双方都很有默契,因此,除了那些曾在背地里抨击过韩王然的公卿仍战战兢兢外,其余似申不骇、张开地、侠累等朝中正直的官员,皆面色自若,仿佛武安守朱满、康公韩虎二人亡故一事,从未发生过一样。

    散朝之后,韩王然带着方才亲自于殿门口值守的马括,一同回到了内殿。

    期间,马括笑着询问韩王然今日召见群臣的感受。

    虽然韩王然微微一笑,没有明说,但从他的表情中却不难看出,他很痛快,仿佛有种扬眉吐气般的痛快。

    回到内殿后,便有一名内侍过来启禀道:“陛下,今早王后曾派人来,说是记挂陛下。”

    听闻此言,韩王然轻哼一声,随即微微叹了口气。

    此时,那名内侍早已退下,马括见韩王然面带失意之色,遂疑惑问道:“陛下,怎么了?”

    韩王然摇了摇头,起初没有解释的兴趣,但在微微思忖了一下,他忽然说道:“王后并非心甘情愿嫁于寡人,这些年来,虽不能说对寡人有所亏欠,但也……谈不上亲近。”

    马括顿时恍然。

    这并不奇怪,曾几何时,宫内的内侍甚至敢斜睨韩王然,可今时今日,那些内侍还有这个胆子么?

    然而就在这时,忽听韩王然问道:“马括,你说寡人,应该去见王后么?”

    “呃?”马括愣了愣,迟疑说道:“此陛下内事,末将不敢妄言。”

    “寡人允许你妄言。”韩王然闭着眼睛说道。

    见此,马括想了想,壮着胆子说道:“末将以为,陛下应当去见王后……”

    韩王然深深地看了一眼马括,忽然展颜说道:“寡人也这么想。”

    说罢,他拍了拍马括的臂膀,吩咐道:“既然如此,寡人便到后宫宽慰王后,你且替寡人将赵卓、韩晁二人请来,寡人有事嘱咐他们。”

    『赵卓?韩晁?』

    马括微微一愣,随即便猜到了几分,恭敬地抱拳而退。

    看着马括离去的背影,韩王然负背双手站在原地,闭着眼睛若有所思。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个中滋味,他在这十几年来,已尝过太多太多。

    在这些年来,有人欺他、有人谤他,就算是王后,本应该是他最亲近的女人,对他亦是欠缺亲近。

    而如今,他重夺大权,这些人又纷纷贴了上来。

    这时,一名内侍快步走过,在看到韩王然时,仿佛是吃了一惊,连忙行礼道:“陛、陛下。”

    『这个人……』

    故作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对方,韩王然随意点了点头,从那名内侍身边走过。

    见此,那名内侍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伸手抹了抹额头的冷汗,想来他根本不会想到,此刻已走向远处的韩王然,曾斜睨了他一眼,眼神一片冷漠。

    就仿佛,前两日看待康公韩虎时那样。

    事实上他认得那名内侍。

    当初,康公韩虎因为迁怒而夺走他手中鸟笼摔碎于地的时候,那名内侍就在旁边,事后,这次权将这件事作为笑料与宫内的内侍、宫女们谈笑,正巧被韩王然听到。

    当时那些人那鄙夷的语气,韩王然至今都没有忘却。

    『……还不是时候。』

    深深吸了口气,韩王然攥了攥拳头,随即再次放松,调整着心情。

    以他今时今日的权势,想要杀掉那名内侍,包括另外那些曾在背后嚼舌根诋毁他的内侍以及宫女,此事易如反掌。

    包括朝中那些曾经得罪过他的公卿,韩王然今日想要他们死,也不是十分困难,只不过,目前的局势,不容他这般任性。

    毕竟眼下魏国咄咄相逼,他唯有联手国内的臣民,众人一心,才能抵御这次劫难,又岂能因为一时之快,让本来就对他存有疑虑、忌惮的臣子对他更为疏远呢?

    隐隐约约地,他感觉心口有些压抑。

    他停下脚步,站在走廊眺望天空。

    『……鸟笼之外,何尝没有一个更大的笼子呢?只是若不注意,不曾察觉罢了……』

    微微叹了口气,韩王然缓缓闭上眼睛。

    不知为何,铲除了康公韩虎、重新夺回王权的兴奋与喜悦,于这一刻,消失殆尽。

    片刻后,韩王然从后宫安抚罢王后,返回了偏殿。

    而此时,马括也已经将赵卓、韩晁二人召到了偏殿,在此等候。

    不多时,瞧见韩王然从殿外走入,赵卓、韩晁二人连忙上前相迎,毕恭毕敬地行礼:“臣,拜见陛下。”

    韩王然微微点了点头,在示意赵卓、韩晁二人免礼后,说道:“赵卓、韩晁,此番寡人召见你二人,想必你二人也猜到几分了。”

    赵卓、韩晁对视一眼,迟疑地点了点头。

    他俩虽然在朝中担任中卿,有时也处理一部分内政之事,但更多时候则作为礼使造访别国,在目前的情况下,韩王然召见他俩,那么肯定是为了釐侯韩武这件事,叫他俩去说说魏公子润——毕竟赵卓、韩晁二人已多次代表韩国拜访魏公子润,双方也算是熟面孔了。

    按理来说,这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

    虽说魏公子润有「杀使节」的恶名,但也不是什么使节都杀,被魏公子润所杀的,都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之辈,说齐国的士卿「田鹄」。

    反正赵卓、韩晁这些年来曾多次出访魏公子润,彼此都是客客气气的。

    因此,让赵卓、韩晁二人迟疑的关键并不在魏公子润,而在眼前这位年轻的韩君,究竟想要一个活的釐侯,还是要一个死的韩武?——这才是关键!

    要知道,别看韩王然目前已掌控了王都,但倘若釐侯韩武活着返回邯郸,搞不好武安与武安的军队会立刻倒戈,叫韩王然眼下的权势化为泡影也说不定。

    毕竟相比较韩王然,釐侯韩武曾经才是真正意义上凌驾于国家之上的那个人。

    因此,赵卓、韩晁二人并不认为韩王然会是真心实意想救回釐侯韩武,可能多半只是装装样子,以绝悠悠之口罢了。

    而最尴尬的是,这件事他们还不好询问。

    但王命不可辞,最终,赵卓、韩晁二人还是接了命令,带着一队人踏上了前往巨鹿的旅程。

    与他俩随行的,还有马括,不过,马括的使命可与他们不同,他是奉了韩王然的命令,前往整顿巨鹿一带韩军兵马的。

    途中,马括遇到了他父亲上谷守马奢的副将许历,原来,马奢见儿子一去邯郸就没有了音讯,心下很是担心,遂派副将许历带领一千骑兵、两千步兵前来援护——以防韩王然仓促间想要夺回权利时,手中兵力不足。

    不得不说,当从马括口中得知韩王然已夺回了大权时,副将许历惊地目瞪口呆。

    别说他,相信就算是马奢,恐怕也料想不到,韩王然在仅仅只有马括以及其寥寥几名亲兵相助的情况下,就除掉了武安守朱满与康公韩虎二人,夺回了权柄。

    “这简直……简直匪夷所思。”

    许历忍不住的惊叹。

    听到这惊叹,马括哈哈大笑,在朗笑之余,他心中亦很佩服韩王然的城府与手段。

    聊着聊着,许历便问起了马括此行的目的。

    只见马括从怀中取出韩王然的王令,笑着说道:“陛下令我父督慑渔阳、代郡、北燕、上谷四军……”

    这等同于是让上谷守马奢取代荡阴侯韩阳,代掌巨鹿一带的所有韩军。

    因此在听闻马括的话后,许历心中也是十分欢喜。

    既然邯郸已被韩王然控制,许历决定索性就返回巨鹿一带,顺便护送赵卓、韩晁两位使臣。

    待等到了渔阳军营一带后,马括便与赵卓、韩晁二人告辞,自去军营颁布韩王然的王令,而赵卓、韩晁二人,则带着使团,在许历亲自所率领的五百骑上谷骑兵的保护下,前往巨鹿。

    期间,赵卓、韩晁二人向许历询问了巨鹿一带的现况,从许历口中得知,他们韩军在釐侯韩武不慎被魏军所俘后,军队士气就低迷不振,虽然荡阴侯韩阳很努力地鼓舞士气,希望围困巨鹿,通过对魏军施压的方式,迫使魏军释放釐侯韩武。

    但很可惜,效果不佳。

    聊着聊着,他们便来到了巨鹿城。

    因为赵卓、韩晁二人的使团,高竖着「韩、使」字样的旗帜,因此,守城的商水军士卒也并没有为难他们,在勒令许历的五百骑退后两百丈后,便打开城门,将赵卓、韩晁这对使臣放入了城内,并立刻通禀太子赵润。

    在得知赵卓、韩晁二人到来后,赵弘润毫不意外,或者说,他这些日子一直在等邯郸派人来与他交涉。

    “润殿下,我二人又来叨扰您了。”

    “哈哈哈,两位请坐。……来人啊,准备酒菜,为两位尊使接风。”

    由此彼此都是熟面孔,而且赵卓、韩晁二人皆知道这位魏公子的厉害,丝毫不敢摆谱,因此,双方的气氛十分融洽,着实不像是正在战争的敌对国。

    在邀请赵卓、韩晁二人入座后,赵弘润笑着说道:“早几日,本王就在此恭候两位了……我猜,这回肯定还是两位尊使。”

    尽管赵弘润的话说得很俏皮,但赵卓、韩晁二人因为种种原因,实在是笑不出来。

    在对视一眼后,韩晁拱手对赵弘润说道:“润殿下,今日我二人前来,乃是奉我国国君之命,恳请润殿下高抬贵手,释放釐侯……”

    赵弘润正端着茶喝着,闻言忽然一愣,抬起头来,表情怪异地问道:“国君?韩然?”

    赵卓、韩晁二人不明就里,微微点了点头。

    得到他二人的证实,赵弘润的表情变得更加古怪了,只见他放下茶杯,喃喃说道:“这还真是出乎本王的意料……动作可真快啊!韩虎呢?被韩然宰了?”

    『咦?』

    赵卓、韩晁二人对视一眼,心下暗暗吃惊:这位魏公子,似乎知道些什么。

    点点头,赵卓低声说道:“康、康公韩虎,为争权夺利而残害忠良,被我国国君着人擒杀。”“这可真是……”

    摸了摸下巴,赵弘润饶有兴致地说道:“本王起初还以为你二人是受韩虎、韩庚等人所派,不曾想竟是韩然……嘿,这样的话,那本王就要换一套说辞了。”

    说罢,他将手肘支撑在案几上,双手手掌向前平摊,笑嘻嘻地问道:“本王手中,可能有一个活的釐侯,也可能有一个死的韩武,却不知贵国想迎回的,究竟是活釐侯,还是死韩武呢?”

    听闻此言,赵卓与韩晁对视一眼,欲哭无泪。

    『别、别问我俩啊,我俩也不知啊!』

第107章:两王相会【二合一】() 


第108章:两王相会(二)【二合一】() 
“哈哈,今日得见诸位,真乃三生有幸。”

    缓缓走上那处土坡,赵弘润笑呵呵地朝着对面的韩王然以及其身后诸韩国将领拱手招呼道。

    那就是……魏公子润!

    除了韩王然外,似上谷守马奢、渔阳守秦开、北燕守乐弈、代郡守司马尚,以及荡阴侯韩阳、马括等将领们,皆露出了凝重的神色,甚至于,眼眸中隐隐有些忌惮。

    他们暗自打量着眼前那位魏公子。

    在他们眼中的魏公子润,头戴墨玉玉冠、身穿绫罗锦袍,发带微飘、风流倜傥,仿佛一副外出踏青的富家公子打扮,甚至于,这家伙居然还带着一名相貌极其美丽动人的女子。

    ……他就是这十余年来横扫中原的魏公子润?个子并不高嘛,居然还带着一名侍女……不过这名女子可真是美艳啊……

    马括表情古怪地暗暗想道。

    在他眼中,对面那位魏公子润的个子并不高,除了比其身边那名华服女子稍稍高那么一些外,大概是对面那些魏人中最矮的一个,但不知为何,这并不高大的身躯,却给马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让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不得不说,事实上在对面的队伍中,足以让韩方忌惮的人物并不少。

    比如说伍忌,此人大概是此地双方将领中武力最出众的一人,倘若是换做在其他时候,似伍忌这般抱着剑鞘站在那里,相信必定能给韩王然这边的人造成巨大的压力,毕竟这是一位生擒过前代郡守剧辛,又生擒了釐侯韩武的魏国将领。

    但奇怪的是,似这般绝世猛将,此刻站在那个子并不高、看起来也并未太出众的魏公子润身边,韩方这边的诸人,竟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位猛将的威胁,满脑子都是那位享誉天下的魏公子润。

    伍忌尚且如此,更何况翟璜、南门迟、项离、冉滕、张鸣、徐炯这些商水军的骁将们,这些商水军的将领,仿佛都被魏公子润那不可思议的气场给遮盖了。

    “公子过谦了。”

    韩王然亦拱了拱手,笑着说道:“得见公子,才是我等三生有幸。”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韩王然,似笑非笑地说道:“韩王,恭喜重执大权。……不感谢一下本王么?”

    听闻此言,韩王然打了一个哈哈,也未接赵弘润的话,顺势介绍起他身后的诸将来。

    这小子……

    赵弘润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亦耐着性子,将身后的诸将都介绍了一番。

    待等双方将领彼此打过招呼后,韩王然手指土坡上的那一顶帐篷,笑着说道:“赵润公子,寡人已在帐内备好酒菜,不如你我入帐再叙?”

    “呵,好。”赵弘润点点头。

    见此,韩王然回头瞧了一眼身后的诸将,正色说道:“诸位将军且在此等候寡人。”

    看了一眼韩王然,赵弘润轻轻拍了拍侍妾赵雀的手背,轻声说道:“乖,在此等我。”说罢,他对伍忌、翟璜等人同样吩咐了一句。

    于是乎,双方将领皆在帐外等候,唯独赵弘润与韩王然一同迈步走向那顶帐篷。

    此时在帐内,空无一人,唯独有一张案几、两个褥垫,以及案几上的酒菜。

    相视一眼,赵弘润与韩王然分别坐在那张案几的两侧,对面而坐。

    待彼此坐定之后,韩王然提起案几上的酒壶,亲手为赵弘润斟了一杯酒,口中轻笑着说道:“上回得见公子,怕是有些年头了吧?”

    赵弘润端起酒盏,微笑着说道:“六年了,六年前的八月初三,本王与你,曾在邯郸见过一面。”

    咦?

    韩王然微微吃了一惊,心中暗暗说道:六年前的事,这赵润竟然还记得如此清楚,甚至于连日期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忽然想起了某个谣传,用惊叹的口吻说道:“相传润公子能过目不忘、走马观碑,今日得见,实在是让寡人叹服不已……不曾想,天下竟有似公子这等惊世之才。”

    “哪里哪里。”赵弘润笑了笑,随即似有深意地说道:“这不算什么,相比之下……韩王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雌伏近十年就为一朝夺回王权,这更叫本王……钦佩万分。”

    韩王然闻言笑了笑,说道:“这确实要感谢公子的暗助。”

    “感谢?”赵弘润哂笑一声,随即眼眸中闪过几丝精光,压低声音说道:“这种客套就免了吧,如果你真要感谢我,那就拿出点实际来。”

    “实际?”韩王然故作不知地眨了眨眼睛。

    见此,赵弘润不悦说道:“韩然,少给本王装蒜,本王替你创造了夺回大权的时机,难道,就这么揭过了?”

    “话虽如此,但寡人却是靠自己夺回了大权,就算没有公子的相助,也只不过是再等几年而已。”目视着赵弘润,韩王然微笑着说道:“寡人等了十四年,又岂在意再等几年?”

    听闻此言,赵弘润皱了皱眉,冷笑着说道:“这么说,你是存心要抵赖了?嘿,别忘了,韩武还在我手上,若我此刻将他放了,想必你会有很大的麻烦吧?”

    “不会的。”韩王然摇了摇头。

    “什么?”赵弘润皱了皱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