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刻辰,很快就过去了,见此,赵弘润再次走上高台,清了清嗓音,大声喊道:“好了,相信诸位已经慎重考虑过了,那么……有意归顺我大魏的,便按照秩序。沿着这个坑的边沿,绕到那边的空地去吧。”

    听闻赵弘润的声音。五万楚兵的小声议论很快就停止了。

    只见最靠近巨坑的那些楚兵,在附近魏兵们的示意下。从地上站了起来,按照赵弘润所言,沿着那个巨坑的边沿,缓缓走向外围的空地。

    看得出来,走在最前头的那些楚兵心理压力估计不小,低着脑袋,犹犹豫豫,一副有些羞愧样子,可当他们做出了决定后,在他们身后的那些楚兵,心理压力可就要小地多了。

    也难怪,毕竟人习惯云从,当大部分的人都做出的相同的决定时,即便这个决定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他们的心理负担也会小上许多,甚至于,逐渐转变为心安理得:看,并不止我这么认为,所有人都这么想。

    一队一队,楚兵们纷纷沿着巨坑的边沿走向另外那块空地,以至于整整五千多名楚兵走了个过场,竟没有一个楚兵甘愿投死在那个巨坑中。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毕竟这些楚兵都是战前暘城君熊拓拿钱“买”下来的士卒,本来大多只是楚国的农民,他们对暘城君熊拓可没有什么追随效死之心,以往碍于军律在,他们不敢潜逃,可如今暘城君熊拓早已逃得不知所踪,轮到赵弘润这位魏国的肃王做主,他们又哪里还会将曾经在楚国的那一套当真。

    甚至于有些楚兵们还在想:待等这场仗结束,咱们也混个大魏之民的身份,到时候,就彻底跟楚国以及暘城君熊拓拜拜了,当逃兵又怎样?投敌又怎样?魏国『什二』的轻税,傻子才回楚国呢!

    对于这些身处于军队底层的楚兵的决定,赵弘润并不意外,毕竟不是所有的军队都向浚水营、砀山营那样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与军队荣誉感。

    士卒、伍长、什长、百人将,这些都不成问题,问题在于那些五百人将、千人将,甚至是两千人将、三千人将。

    对于这些人是否甘愿归降大魏,赵弘润并没有什么把握。

    甚至于,就算这些人愿意归降大魏,赵弘润亦不敢轻易相信。

    『看来,还是得请动平舆君熊琥……』

    赵弘润咧了咧嘴。

    虽然那位平舆君熊琥的伤势还未痊愈,可是没办法,这不又到了用他的时候了嘛。(。)

第一百四十八章:熊琥约和() 
没过多久,伤势还未痊愈的平舆君熊琥就被赵弘润“请”到了巨坑旁的现场。

    看得出来,这位曾经对赵弘润出言不逊的楚国贵族,在上次被赵弘润教训过之后,着实老实了许多,以至于当四名魏兵抬着担架将他双腿伤势未愈的他抬到赵弘润身旁附近后,他也只是坐在担架上,面无表情地望着对过那五万楚军俘虏。

    『熊拓大人……亦败了么?』

    平舆君熊琥在心中黯然地叹了口气,曾几何时,暘城君熊拓是他莫大的底气。

    当时在他想来,就算赵弘润对他下了狠手,暘城君熊拓也定会杀此子为他报仇雪恨。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非但他败了,就连暘城君熊拓也败了这位年轻的魏国肃王手中。

    至于战果,眼瞅着那五万余楚兵俘虏,熊琥自然猜得到那是一场怎样的惨败。

    很显然,暘城君熊拓的境遇只是稍稍比他好了那么一点罢了:皆是大军全军覆没,区别仅在于他熊琥不幸被魏军所擒获,而暘城君熊拓却侥幸逃之夭夭。

    “你打算做什么?”熊琥扭过头来望着赵弘润,神色很是平静。

    对此,赵弘润着实有些吃惊,因为他原以为熊琥会再次大喊大叫,挑唆那五万楚兵俘虏,可没想到,这回熊琥竟是这样老实。

    “很意外啊……”上下打量了几眼熊琥,赵弘润脸上满是纳闷之色。

    看得出来,在被囚禁了许久日子后,熊琥的心态也改善了许多,只见他望着赵弘润,淡淡说道:“连熊琥大人都败于你手。熊某还能有什么仰仗?”说着,他瞥了一眼那五万楚兵俘虏,好奇问道:“你是打算说降这些兵卒?”

    “怎么?要破坏么?”赵弘润似笑非笑地问道。

    熊琥闻言摇了摇头。感慨道:“你那张嘴,连屈塍都能说降。更何况是这些对熊拓大人以及对我并无多少忠诚可言的兵卒……你要攻打我大楚?”

    『……』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虽然他也明白这件事瞒不过熊琥,但即便如此,被熊琥这个阵营明确的楚人说破此事,他多少有些不舒服。

    “你有什么指教么?”赵弘润的语气变得冷淡的许多。

    听闻此言,熊琥沉思了片刻,突然开口问道:“你想要什么?”

    赵弘润闻言亦是一愣,因为他从熊琥的话中听出了别样的意味:“什么意思?”

    熊琥转头望了左右。正色说道:“这里都是你的人,咱们就有话直说,相信你此番定是奔着熊拓大人的领地而去,你想要什么?”

    听闻此言,赵弘润上下打量了熊琥几眼,似笑非笑地试探道:“听你这口气,就跟你能做主似的。”

    熊琥平淡地说道:“我与熊拓大人自幼便是发小,一同长大,我信任他,他亦信任我。若是我许下承诺,熊拓大人并不会反对。”

    “无论许诺什么都不会反对?”赵弘润咧嘴笑了笑,忽然沉声说道:“本王要颍水全郡!”

    『乖乖……肃王殿下好大的胃口……』

    从旁。武尉陈适、王述、马彰等人听闻此言,不由地吓了一跳,甚至于,就连浚水营的大将军百里跋亦不禁有些侧目。

    要知道颍水全郡,包括魏国所占的颍水北郡与楚国所占的颍水南郡,而这个颍水南郡,包含着平舆君熊琥九成的领地与暘城君熊拓至少一半的领地。

    因此,赵弘润这一句话,相当于要楚国二十几座城池。

    可让所有人都大为吃惊的是。平舆君熊琥仅仅只是一惊,面色便立马回复了平静。郑重地看着赵弘润说道:“可以!”

    『真的假的?』

    非但此间众人大感愕然,就连赵弘润亦有些愣神。

    然而就在这时。却听平舆君熊琥又平静地补充道:“要颍水郡可以……我们可以割让,但是,肃王,甚至是贵国,未必敢收。”

    『……』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因为平舆君熊琥心平气和地提醒他:割舍二十余座大小城池,暘城君熊拓与他熊琥可以割让,可问题是,魏国敢收么?敢冒着必将迎来整个楚国怒焰的危险收下这份厚礼么?

    “你耍我?”赵弘润不快地皱了皱眉。

    见赵弘润似有动怒的迹象,平舆君熊琥连忙摇头解释道:“某绝没有戏耍肃王的意思,某只是向肃王阐明一个事实。若殿下想要金银珠宝玛瑙翡翠,尽管开口。但是若肃王有意倾吞我楚国的疆土,即便熊拓大人与我应许,我二人背后的楚国亦不会答应。”

    赵弘润面无表情地看着平舆君熊琥,见他面色诚恳,并不像是戏耍自己的意思,遂压下心中的不快,不解问道:“你,是在为你自己乞命么?”

    “也可以如此认为。”平舆君熊琥毫不在意地点了点头,旋即补充道:“除此之外,我还希望这场仗能到此为止。”

    “到此为止?”赵弘润闻言气乐了,指着平舆君熊琥对周围的人说道:“这家伙是疯了么?他竟然说希望这场仗到此为止?”

    周围的魏人们纷纷朝着平舆君熊琥冷笑不已:当初侵占我大魏疆域,杀戮我大魏子民,如今见局势不对,就恳请希望这场仗到此为止?开什么玩笑!

    平舆君熊琥朝着四周瞧了瞧,并不在意众魏人的冷漠态度,正色说道:“事实上,这是一个两赢的建议。我可以代熊拓大人承诺,使楚兵退出贵国的疆域,贵国因此战蒙受的损失,我亦可以恳请熊拓大人做出赔偿。甚至于,我方可私下与贵国订立合约,重现魏、楚颍水边境的和平。”

    “……”赵弘润皱眉望着平舆君熊琥,事到如今,他并不相信这家伙还能耍什么把戏,可就此收手罢休。却并不符合他的脾性。

    毕竟比起金银珠宝玛瑙翡翠,赵弘润更需要的却是楚国的人口,这才是他决定反攻楚国的真正原因。

    平舆君熊琥说的没错。赵弘润不敢真的侵占楚国的国土,因此。就算他日后攻下了暘城君熊拓的领土,也不敢真的就此占为己有,毕竟如此一来,必将遭到楚国的强烈反扑,这不利于大魏。

    但是他会撤军之前,将所攻克的楚国领土上的楚国百姓全部拐带走,毕竟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对于目前的大魏而言,以这种方式增涨国民人口,要比开辟疆土更有价值。

    当然了,赵弘润也会白白将那些所攻克的楚国国土就那样无偿地还给楚国,他会以外交的方式,让楚国用重金赎回去。

    如此一来,大魏人财两得,赚得盆满钵满,但又不至于会因为国土争议而引起楚国的反弹,不可否认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这番话却不好跟平舆君熊琥说。

    怎么说?

    我要你们俩封地内的所有楚国百姓?

    平舆君熊琥因为想要活命或许会同意,但暘城君熊拓会同意么?

    没了领地内的百姓,就无异于没有了邑税。你叫熊拓喝西北风?

    但不管怎样,平舆君熊琥所说的话,让赵弘润亦颇有些心动。

    “你这么一说,本王倒是下不了手杀你了……”

    平舆君熊琥闻言微微有些色变,故作镇定地说道:“留着我,远比杀了我对肃王更加有利。……至少在说服熊拓大人这件事上,没有人比我更加适合。”

    赵弘润沉思了片刻,本来他打算故技重施,借平舆君熊琥来逼降那些楚军中的五百人将、千人将。可如今平舆君熊琥提出了这条所谓的双赢建议,赵弘润还真不好意思再拿此人开刀。

    “容本王考虑一下。你先回去养伤吧。”

    赵弘润望了一眼那四名抬担架的魏兵。

    那四名魏兵见此会意,抬起担架就准备将平舆君熊琥抬走。

    “且慢!”

    “还有何事?”赵弘润纳闷地看着熊琥。

    只见平舆君熊琥有些尴尬地说道:“肃王。能否稍稍为熊氏改善一下伙食?熊氏不奢求多少,哪怕有点菜叶,带点荤腥即可。”

    『……』

    赵弘润有些好笑地望了一眼那四名面色有些难看的魏兵,也不说破,点头说道:“好,可以。看在你还有用的份上,每餐添些菜叶,再加一片肉。”

    “多谢。”平舆君熊琥拱了拱手,旋即郑重地说道:“如此,肃王便慢慢考虑,相信熊某的建议,并不会让肃王与魏国吃亏。”

    当他说完后,那四名魏兵便将他抬了下去。

    望着平舆君熊琥远去,武尉陈适环抱着双臂狐疑地问道:“殿下,此人的话,可信么?”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事到如今,谅他也耍不出什么花样。”

    听闻此言,武尉马彰好奇问道:“那殿下如何看待此人提出的罢兵修好之事?”

    只见赵弘润转头望向那片依然还在做出选择的楚兵俘虏们,点头说道:“尽管不想承认,但平心而论,我军的确没法攻灭楚国,别说我军办不到,哪怕是集整个大魏的军力、人力、物力,要攻灭楚国亦极为艰难。不管愿意与否,我等迟早要与楚国在谈判桌上相见。……但眼下,还不是与暘城君熊拓罢兵修好的时候。”

    为什么还不是与暘城君熊拓罢兵修好的时候?

    很简单,因为赵弘润还未真正捞到什么好处,也没尽可能地榨取楚国的利益,如何能与暘城君熊拓罢兵修好?

    至于平舆君熊琥所提的那些赔偿,相比较而言充其量只不过是添头而已。

    当然了,即便只是添头,赵弘润亦不会放过。

    “屈塍那边完事了没有?完事后叫他立马来见本王。”

    “是!”(。)

第一百四十九章:动摇的楚将() 
其实屈塍那边的事也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魏兵们将那五万楚军俘虏中,千人将以上职位的楚军将官们摘选出来,然后再让屈塍、谷粱崴、巫马焦、伍忌走一个过场,作作秀,感染这些归顺大魏。

    相信有了屈塍、谷粱崴、巫马焦、伍忌四人的例子,那些楚军将官们便不会出现太大的反弹。

    为了更让人相信,谷粱崴、巫马焦、伍忌三人是先站出来作秀的,对于他们归降大魏,在几十名楚军将官们并不是很惊讶,可当随后连屈塍也露出愿意归降的意思时,那众多的楚军将官意志大为动摇之余,十分的吃惊。

    这不,楚军的三千人将晏墨脸上满是惊骇之色,难以置信地看着屈塍。

    “你……屈塍将军,你竟欲归降魏国?”

    屈塍闻言望向了晏墨,故意装出苦笑的样子,叹息道:“某……还未想死啊。……再者,某家中还有妻儿……”

    他这简短的一番话,俨然是说出了在场众楚军将官们心声。

    今日的逼降,赵弘润说得很清楚:愿归顺大魏者生,不愿归顺大魏者投死于坑中,再没有第三种选择。

    在这种威胁下,屈塍的归顺显得顺理成章,哪怕他是楚国的贵族旁支出身。

    “没想到竟然连你都……”楚将晏墨的眼中泛起一阵动摇之色,但旋即叹了口气,低头不语。

    见此,负责监视说降示意的浚水营大将李岌便要准备拿晏墨这名三千人将立立威,可他刚想动手,却忽然瞧见了屈塍暗示他的眼神,于是李岌便没有轻举妄动。

    毕竟赵弘润将说降这些楚将的任务交给了屈塍,似李岌这等浚水营的大将们在这件事上顶多只是吓唬人的道具。

    『这个三千人将为何杀不得?莫非是个将才?』

    李岌面无表情地瞅着这帮人。可心中却隐隐有些好奇。

    他猜得不错。

    要知道,三千人将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将军了,距离大将就只有一步之遥。比如屈塍,再比如这个晏墨。

    是因为屈塍与晏墨在才能上比不上宰父亘、子车鱼、连璧那等大将。因此才屈居于三千人将的职位?

    当然不是。

    因为在楚国,军职的升迁靠资历、信任、功勋等诸多因素,并且,与手底下所掌的士卒数量,也不存在直接的挂钩。

    就拿曾经平舆君熊琥麾下申亢与乌干两位已战死的将军来说,他们也只是三千人将,但是他们所掌的军队呢,却远远超过他们的军衔。少则四五千、多则七八千,甚至是上万,毕竟在楚国,兵卒是相当不值钱的消耗物。

    再说暘城君熊拓麾下的大将宰父亘、子车鱼、连璧三人,仔细计较起来,他们也不过是五千人将,可他们所掌的军队,却是数倍于他们的军衔。『注:一般来说,其实并没有五千人将的说法,能独自掌兵五千数量以上的。都可称之为大将。而照这个说法,三千人将就相当于准大将。真正的中层将官指的是千人将与两千人将,这两者一般并没有单独领兵的权限。』

    因此。在楚**衔的高低,并不能作为判断该名将军手底下士卒数量的依据,顶多只能依次推断出该名将军受主将的信任程度。

    拿屈塍来说,不可否认赵弘润的眼光不差,这的确是一位足以匹敌浚水营的李岌、宫渊等人的大将之才,但是在平舆君熊琥的麾下,就算他再是受到平舆君熊琥的信任,也很难跻身一线大将,原因就在于他是『熊氏屈姓』旁支出身。只要目前的楚国还是『熊氏芈姓』当家,似屈塍这等『熊氏屈姓』出身的将军们就很难获得晋升。这是楚国内不成文的硬性规定。

    毕竟当年的楚国,『熊氏屈姓』与『熊氏芈姓』可是斗地相当厉害。谁都咬死自己才是熊氏正统,可如今,奈何楚王姓芈,那些姓屈的还能翻了天?只能乖乖咽下苦楚,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窝里趴着。

    而晏墨的近况则不同,他并非楚国的贵族出身,能爬到三千人将的地位已足以证明他的才能,可问题是他在上头还有宰父亘、子车鱼、连璧等人,毕竟暘城君熊拓不是楚王,他并不能肆意地加封自己麾下的将领。

    打个比方说,让只是三千人将的晏墨独自掌几万大军,楚国朝廷不会理睬,可若是暘城君熊拓将一干像晏墨这样的将才提拔为大将,相信楚国朝廷对此就会出现闲言蜚语了:你熊拓又非是楚王,提拔一大群大将究竟是想干嘛?

    所以说,一般的邑君顶多就是提拔一两名大将,其余的都限制在三千人将,这样才不会引起楚国朝廷的怀疑,反正就只是一个军职而已,掌兵数量能是多少还是多少,只要你养得起,楚国朝廷也不会来管你。

    正因为这样,晏墨因为大将名额的关系,一直迟迟无法晋升大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楚军中的地位,想当初赵弘润释放那三万原熊琥军战俘的时候,晏墨可是担任着整个营防的重任,这已经是大将范畴的军务了。

    将这等重任交予晏墨,足以证明暘城君熊拓对他的信任,也足以证明晏墨的才能。

    据屈塍了解,这是一位善于统筹营务,善于防守而又心思缜密的将军,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正因为如此,屈塍可不舍得让李岌为了立威就杀了晏墨这位难得的将才,他希望能招揽到晏墨担任他的副将。

    毕竟屈塍如今已经归降了大魏,既然如此,他自然要打造自己的班底。

    说得通俗些,傍上了肃王赵弘润这棵大树,难道他屈塍还真打算待这场仗打完后,迁到魏国卸甲归田?

    他相信,只要他立下功勋,挂在浚水营名下单独掌一支军队。无论是赵弘润还是浚水营的大将军百里跋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当然了,前提还得是他屈塍取得赵弘润以及百里跋的完全信任。

    但不管怎么样,如今有招揽班底的机会。屈塍是绝不会放过的。

    因此,他低声对晏墨说道:“晏墨将军难道打算埋在此处么?”

    屈塍猜得没错。其实晏墨心中也在挣扎,尤其是看到连屈塍这样贵族出身的将领都有意归降魏国后,心中更是摇摆不定,但是,沉思了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