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赵雀这才知道,原来这位以往印象中只是剑术精湛的大妇,居然是巫女出身,擅长配置巫药——巫药中,肯定会有助女人生孕的药物吧?

    “芈姜?”

    秦少君微微皱皱眉,心中不太乐意。

    毕竟,虽然说她与芈姜已解开了矛盾,但再怎么说,芈姜如今那东宫太子妃的名份,也是从她手中夺过去的,要说秦少君毫无芥蒂,那显然是自欺欺人。

    在她眼中,她与芈姜应该是平起平坐的,且芈姜那时也认可了这件事,在这种情况下,低声下气去恳求芈姜,哪怕秦少君已了解芈姜的性格,明确清楚这个性情淡薄的女人并不会故意刁难她,心中亦不大情愿。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秦少君询问赵雀道。

    赵雀想了想,说道:“我想办法联系我姐姐,她或许有什么土方……”

    秦少君当然知道赵雀的姐姐就是如今管理着一方水榭与夜莺的赵莺,当初她与赵弘润成婚的时候,还是赵莺代替了她,使得「秦少君」与「秦国公主嬴璎」两角能同时出现在婚堂上。

    相比较芈姜,秦少君还是愿意拜托赵莺,并且赵莺也是她们丈夫的女人,且至今为止,还未曾给赵弘润诞下子女。

    唔,这就有共同语言。

    片刻后,当赵弘润终于熬过了沈淑妃的说教后,便在沈淑妃的催促下,亲自前往甘露殿以及凤仪宫,向魏天子与王皇后赠送一份礼物。

    而秦少君与赵雀,则被沈淑妃这位婆婆留在了凝香宫,显然,沈淑妃准备给这两位“不争气”的儿媳妇上上课,或者鼓励激励一番。

    给了秦少君与赵雀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赵弘润逃也似的离开了凝香宫。

    对于他父皇魏天子,父子间无需那些客套,赵弘润索性就直接让宗卫穆青带着礼物送过去了。

    按照他的话说,他能记得给他父皇带礼物,而不是随手提两只兔子回去,他父皇就应该偷着乐了。

    至于王皇后与乌贵嫔那两边,赵弘润倒还真是亲自提着礼物拜访,区别仅在于,王皇后那边他只不过是敷衍了事,至于乌贵嫔那边,则是赵弘润受六哥赵弘昭的托付,真心将其当做母亲赡养对待。

    总而言之,在黄昏之后,赵弘润终于得以返回东宫,与诸女团聚,包括从凝香宫返回的秦少君与赵雀在内。

    在此期间,乌娜与羊舌杏因为都收到了丈夫的礼物,再加上他们又为丈夫生下了一个男婴,心情非常好,早已忘却了生诞时丈夫不在身边的那点小小幽怨。

    纵使是苏姑娘,因为芈姜、乌娜、羊舌杏三女皆生下男婴而她却生下女儿之事饱受打击,近几日忧容满面,在收到赵弘润的礼物后,心情亦改善了许多。

    唯独芈姜,情绪一如既往的平静,除了赵弘润回来时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回来了?」之后,便将注意力投注于儿子赵卫身上,让赵弘润隐隐有种「丈夫终究不如儿子得宠」的失落与无奈。

    当晚,阖家团聚,赵弘润与诸女闲聊到深夜,随后便在秦少君的房间歇息了。

    他又不傻,岂会看不出来秦少君在看到芈姜、苏苒、乌娜、羊舌杏所生儿女时眼中的急切,只是这种事嘛,还真不是着急就能办成的。

    次日天明,赵弘润理当前往宣政殿主持早朝,在朝中百官面前露露面,表示一下「本太子殿下已返回大梁」的意思,但最终,他还是装作啥也不知一般,若无其事地赖掉了早朝。

    对此他心中振振有词:本宫这才从前线犒军回来,你们总得让我歇个几天吧?

    至于这个「几天」究竟是几天,其实赵弘润心中也没数,反正,只要朝中百官不来催,那就赖着呗,能赖一天是一天。

    结果没想到的是,在当天的辰时,正当赵弘润搂着秦少君睡得昏昏沉沉时,礼部尚书杜宥就亲自来到了东宫。

    当赵雀来到秦少君的房间将赵弘润叫醒时,赵弘润简直感觉不可思议:不至于吧?连一天都不让我消停?

    当时气得赵弘润真恨不得颁布一道诏令,叫杜宥这个家伙赶紧告老,否则这日子真没发过了。

    不过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冲动,促使赵弘润面色怏怏地穿上衣服,到东宫前殿接见杜宥。

    “杜宥大人,您就不能让本宫消停几日么?”

    在见到杜宥时,赵弘润忍不住抱怨道:“虽然早朝是很重要,但我刚刚从战场前线返回,您好歹也让我缓两日吧?”

    “早朝?”杜宥看了一眼赵弘润,很平静地说道:“微臣并未为早朝之事而来……今日的早朝,微臣早就猜到太子殿下绝不会乖乖前往,因此,并未有何期待。”说罢,他又故意补充了一句:“确切地说,朝中诸大臣,皆未对此报以什么期待。”

    『……我的信用度不至于跌到这种地步吧?』

    赵弘润被杜宥一句话堵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半响后,他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杜宥大人今日前来是……?”

    听闻此言,杜宥拱了拱手,正色说道:“是因为韩国派来了使臣,向我大魏递上了国书。……那位韩使,其实在四日前就已经抵达了大梁,一直在等待太子殿下,臣以为,既然太子殿下已返回大梁,那么,唯独这件事不能拖,否则,会被人指责我大魏不懂礼数。”

    赵弘润这才释然,若有所思地挠了挠下巴,微皱着眉头问道:“那韩使,想见我?”

    杜宥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臣以为,这名韩使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求见太子殿下……对此,臣也请示过陛下,陛下也这般认为。”

    “原来如此……”

    点了点头,赵弘润琢磨过来了,轻哼一声,晒然笑道:“看来,韩人是迫切想要将他们已击败东胡的消息透露给我大魏……”

    见眼前这位太子殿下这么快就摸透了那名韩使的来意,礼部尚书杜宥在心中暗赞:这位殿下虽然性格疲懒,但天赋真是没话说,自己苦思半日才想出来的事,这位殿下一眼就能看穿。

    “想来,韩国也是担心我大魏在击败林胡后,或有可能借助得胜之势,对韩国用兵,故而早早派人来透露消息,让我大魏作罢……”说道这里,杜宥猜测道:“或许这次击败东胡,韩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不,你错了。”

    赵弘润摇了摇头。

    因为得到了鸦七从渔阳郡蓟县火速送回来的密信,因此赵弘润非常清楚,韩国这次击败东胡,其实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损失,反而是为了打造那五万重骑兵,让韩国元气大伤。

    想到这里,他有些遗憾地说道:“真可惜啊,我原本还想着随便扯个借口,在韩国尚未击败东胡前对韩国用兵……”

    杜宥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确实这非常可惜。

    不过事已至此,惋惜没有什么意义,于是他遂劝说道:“既然事已至此,我大魏还是暂时将重心放在河套,至于韩国那边,还是暂时维持如今的局面吧……韩国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事实上我大魏更需要时间。”

    赵弘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既然韩国暂时没办法动了,那么,就先解决宋郡的问题好了。

    毕竟,就算是疥癣之疾,也会让人感到心烦。

第34章:韩使的礼单【加更5/40】() 


第35章:韩使的礼单(二)【二合一】() 
当得知礼部尚书杜宥正朝御花园奔来时,正在御花园内跑圈遛马的赵弘润,骑着那匹韩人进献的赤风,带着吕牧、周朴、穆青等几名宗卫当即就开溜了。

    赤风,它是否是什么所谓的东胡王的坐骑,赵弘润不得而知,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这确实是一匹好马,总得来说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各方面都超过赵弘润以往所骑乘过的任何一匹战马。

    尤其是当赤风全力奔跑的时候,俨然一道赤色的影子,也难怪高力、高和那群小太监大惊失色,偷偷叫禁卫军到垂拱殿内朝向礼部尚书杜宥打小报告。

    意识到在皇宫内赤风施展不开,赵弘润索性便骑着他来到城外,顺便到城外,去看看韩人进献的其他东西。

    当然,赵弘润想看的,可不是那一百一十名由韩国精挑细选的东胡少女,而是一百匹优质的胡马——为了让魏国相信他们韩国确实已经击败了东胡,韩国这次很大方地赠送了百匹优质的公马,难得的是,还是未经阉割的公马。

    这些韩人的进献之物,皆在大梁城北,朝廷特地叫人在那里划了一块地,除韩晁、赵卓两名韩使以及他们的随从这几日是住在大梁城内的驿馆以外,另外一些韩卒,则住在该地,看守着那些胡女、胡马,以及一些胡人奴隶。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赵弘润在出城时,特地跑了一趟城内的驿馆,接上了韩晁、赵卓二人——二人在魏国相关人员接管这些进献之物、并获得魏国送返的国书前,还得在大梁住上几日。

    当看到赵弘润骑着那匹赤风的时候,韩晁与赵卓自然免不了一番奉承恭维,大抵就是类似宝马增英雄的赞誉,认为赵弘润这位魏国东宫太子配上宝马赤风,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对于这些赞誉,赵弘润听了之后也就是笑笑而已,毕竟他很清楚,哪怕是骑着诸如赤风这样优秀的战马,他充其量也就是代步而已,毕竟他的武艺,连东宫的某两位女眷都打不过,哪有可能亲自上阵杀敌。

    与韩晁、赵卓二人说说笑笑,赵弘润一行人来到了城外,在城北距城大概三里左右的地方,在有不少禁卫军巡逻值守的地方,看到了一片宿营地,无疑,那就是此番韩国使团的宿营地。

    “麻烦尊使派人把那百匹胡马牵出来。”

    赵弘润对韩晁说道。

    韩晁点点头,找到了宿营地中的韩卒队率,吩咐这些韩卒将礼单上那一百匹进献的胡马全部拉到了宿营地外的空地上。

    说实话,在看过雄壮的赤风后,再看这百匹胡马,赵弘润难免稍稍感觉有点失望,毕竟他从外观上,并未看出这些胡马与中原马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去试试。”

    赵弘润转头对宗卫们说道。

    听闻此言,除了宗卫长吕牧摇头笑了笑以外,宗卫周朴、褚亨二人翻身下马,走向了那些胡马。

    唯独穆青,扭扭捏捏地小声说道:“殿下,卑职对此不感兴趣,倒是想试试另外一种‘胡马’。”

    “什么?”

    赵弘润愣了愣,一时间并没有明白,直到他顺着穆青的视线转头望向宿营地,看到宿营地的栅栏内,有一群衣着打扮明显不同于中原的年轻少女,正怯生生地张望着他们时,心中这才恍然大悟。

    “少废话,快去!”赵弘润笑骂道。

    在吕牧一脸无语的摇头举动中,穆青作怪似的嘿嘿一笑,翻身下马,朝着周朴等人追了上去。

    远远看着周朴、穆青、褚亨三人试骑那些胡马,赵弘润心中暗暗评估着。

    他首要评估的对象便是褚亨,毕竟褚亨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俨然是中原人当中最硕壮的那一类人,在中原马中,能承载褚亨并且还能快速冲刺的战马,无疑正是上等的战马,要知道褚亨的体重,足以接近一名全副武装的商水军士卒。

    看着褚亨连换三匹马,且这三匹马皆能承载着他的沉重快速冲刺,赵弘润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胡马虽然不及自己胯下的赤风,但无疑是优质的上等战马。

    不过看着看着,赵弘润也就没什么兴趣了,毕竟那些胡马再优秀,也及不上他此刻骑乘的赤风,而遗憾的是,赤风就只有一匹。

    不由自主地,赵弘润的目光逐渐转向宿营地的栅栏那边,暗暗打量着那些眼眸中带着几分惶恐不安的东胡少女。

    东胡区别于中原人,果然不只是文化的差距,其实相貌也占到很大原因,就比如这些东胡的少女们,她们的发色偏棕,眼眸也与中原的少女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她们身上的异族服饰,还别说,确实有些异域情调。

    “要不要带两个回去?”

    忽然,身旁有人问道。

    赵弘润闻言轻笑一声,随口说道:“再说罢。”

    说完,他忽然感觉这个熟悉的声音并不像是吕牧,遂下意识地转过头来,却愕然看到秦少君不知什么时候正骑着一匹坐骑来到了他身边,此刻正神色不善地看着他。

    “”

    看着秦少君无言地张了张嘴,赵弘润忽然转头对吕牧怒目而视:她来了你居然不知会我?

    吕牧很无辜地耸了耸肩:那可是主母,小人得罪不起啊。

    看着这主仆二人的互动,秦少君颇感无语地摇了摇头,随意地瞥了几眼那栅栏附近。

    以她堂堂秦国公主的尊贵身份,当然不可能会跟这些跟沦为奴隶无异的东胡少女争风吃醋,哪怕她的丈夫果真想尝尝这些东胡少女的滋味,带几个回宫,她也不会多说什么,顶多就是以妻子的身份,要求丈夫先满足她想要儿女的要求罢了。

    事实上,秦少君此番也根本不是为了这些东胡少女而来,她只是想过来看看,看看韩国进献给魏国的礼物中,有没有她秦国用得上的,或者说对她秦国有利的。

    就比如宗卫周朴、穆青、褚亨三人正在试骑的那百匹胡马,她也想知道,这些胡马与中原马,以及他们秦国的马,三者各有什么优劣。

    只不过嘛,当她来到这边,看到自己丈夫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东胡少女瞧,她当然心中也会有些不爽。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之响,赵弘润、秦少君等人转头一瞧,就看到几名穿着官服的朝廷官员,正带着一干府役朝着这边而来。

    为首的,正是兵部尚书陶嵇、兵部驾部司郎於(yu)芳,以及礼部左侍郎朱谨。

    除此之外,还有几名赵弘润感觉很面生的郎官与公吏。

    “谢天谢地”

    赵弘润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惹来了秦少君颇感无语地白眼。

    此时,兵部尚书陶嵇一行人已策马来到了赵弘润等人跟前,齐刷刷地翻身下马,拱手朝着赵弘润行礼:“臣兵部尚书陶嵇(驾部司郎於芳、礼部侍郎朱谨),拜见太子殿下。”

    赵弘润点点头:“诸位免礼。”

    此时,陶嵇等人又面向秦少君,拱手而拜:“拜见秦少君。”

    “诸位大人多礼了。”秦少君微笑着回应道。

    说实话,出城的时候,赵弘润派人向兵部与礼部知会了一声,不过他没想到兵部尚书陶嵇会亲自前来,由此不难看出,想必陶嵇仍对自己能否坐在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并不是很有自信,故而在听到赵弘润这位太子召唤,赶紧抛下手中的事务过来鞍前马后。

    在权衡了一下利弊后,赵弘润索性也就没有揭穿陶嵇的小心思,反正他也有些事要交代陶嵇,也省得另外再找时间了。

    不过,他首先还是将驾部司郎於芳与礼部左侍郎朱谨叫到了身边,指着远处宗卫们正在试骑的那百匹胡马,对於芳说道:“於大人,胡马与中原马、巴蜀之马,各有优劣,你可知道?”

    驾部,归属兵部,掌管魏国全国的马政,无论牧马、培育战马,包括邮驿,都归驾部掌管,可以理解为,只要是跟马有关系的,都归驾部(除了宫内的马,另有专门为王室管理坐骑的官署)。

    而於芳作为驾部的司侍郎,当然对这些事颇为精通,他闻言遂点头说道:“太子殿下所言之事,下官略有涉及巴蜀马耐力好但矮小,适用于山地而不利于平原,中原马骨架大,但耐力、速度皆平平,草原上的胡马,耐力与速度皆颇为惊人,但个头一般都较小”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赵弘润胯下的坐骑赤风,在啧啧称赞声中又补充道:“相传另有西域大宛国的汗血马,力量、速度、耐力皆为上乘”

    听着於芳侃侃而谈,赵弘润颇为惊讶,惊讶之余,心中亦是暗暗点头。

    他笑着说道:“看来於大人对于此道甚是精通,这很好,既然如此,这件事便有於大人负责吧?”说罢,他顿了顿,正色说道:“我决定在三川的川中、洛宁一带,以及河套的原中一带,由朝廷派人建设两座牧场,培育优质战马”

    於芳表情古怪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韩使韩晁、赵卓二人,心说:殿下,这事您当着这两名韩使的面说,真的合适么?

    不过在犹豫了半响后,他还是没有出言提醒,而是恭恭敬敬地说道:“承蒙太子殿下器重,下官唯效死尔!”

    “那这百匹胡马,就交给於大人了,希望於大人为我大魏培育出更出色的战马。”

    赵弘润笑着说道。

    说罢,他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对不远处应该是竖着耳朵倾听的韩晁与赵卓二人说道:“韩晁,待我大魏培育出优质的战马,到时候,本宫送你一匹如何?”

    “这如何使得?”韩晁连连称谢,随即不动声色地与副使赵卓交换了一个眼神:果然,魏国也已战胜了林胡、占领了河套。

    看着韩晁、赵卓明明忐忑却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赵弘润心中暗暗好笑。

    他并不觉得当着韩晁、赵卓二人的面说起马场的事有什么问题,难道他不说,韩人就猜不到魏国会在三川、河套放牧战马?

    就像韩国借一份礼单透露给魏国东胡已亡的情报一样,有些事,彼此心照不宣即可。

    “朱(谨)大人,与两位韩使交割进献之物一事,就交给礼部了。”

    指了指韩晁与赵卓,赵弘润从怀中取出那份礼单,递给礼部左侍郎朱瑾。

    “臣遵命。”

    朱瑾接过礼单扫了两眼,待看到其中确实有不少本国需要的东西后,不由地点了点头。

    不过,待等他在礼单上看到那些进献的胡女后,他脸上便露出了迟疑之色——这个,他可不敢擅做主张。

    想到这里,他请示道:“太子殿下,不知其中百十名胡女,作何安排?”

    当即,赵弘润便感觉有一双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心中暗骂这个朱瑾实在是死脑筋,居然当着秦少君的面问起此事。

    “先安置到城内的太子府,待朝廷评定此战功勋时,赏赐于那些有功之士,朱大人意下如何?”赵弘润咬牙切齿般说道。

    无辜的朱瑾被赵弘润瞪了两眼,只感觉莫名其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