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7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此言,王皇后神色一振,随即眼眸中流露出几许复杂的神色。

    在微微思忖了一下后,她点头说道:“将他领到此地来吧。……另外,吩咐殿内闲杂人等退下。”

    “是。”冯卢躬身而退。

    片刻后,冯卢便领着雍王弘誉与宗卫长周悦来到了殿中,在见礼之后,冯卢与周悦识趣地退离了殿内,将这座空荡荡的殿阁,留给王皇后与雍王弘誉这对亲生母子。

    待等冯卢与周悦退下之后,王皇后神色复杂地打量着站在数丈外的雍王弘誉,打量着这个亲生儿子。

    待看到雍王弘誉神色平淡,她心底亦有稍许的失望。

    “弘誉,你今日前来见本宫,所为何事?”王皇后亦平静地问道。

    此时,雍王弘誉亦神色复杂地打量着王皇后,内心一阵情绪波动。

    曾几何时,他也曾羡慕过长皇子赵弘礼的母亲是王皇后,但这绝非是因为他嫌弃他母亲施贵妃,只是他觉得,长皇子赵弘礼唯一比他强的一点,只不过就是他的母亲比他的母亲在后宫更有地位,仅此而已。

    可如今,在后宫地位最尊贵的女人,居然被揭穿正是他的亲生母亲,这反而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良久,雍王弘誉神色肃穆地问道:“皇后,我……果真是你亲生之子?”

    “……是。”王皇后在稍微迟疑后,点头说道:“你比弘礼要早出生片刻,若无那件事……事实上你才是嫡长子。”

    听闻此言,雍王弘誉缓缓闭上了眼睛。

    此时他的心情,无比的失望。

    他是多么希望王皇后告诉他:「那」只不过是一句玩笑,你的生母的确是施氏。

    “为何?”在沉默了片刻后,雍王弘誉目视着王皇后,冷冷说道:“为何当年要将我与赵弘礼互换?”

    王皇后闻言默然,良久后这才说道:“本宫与施氏的往事,你有兴趣听一听么?”

    “听皇后示下。”雍王弘誉平静地说道。

    “坐。”在示意雍王弘誉坐在席中后,王皇后惆怅地吐了口气,幽幽说道:“想必你也有所了解,当年本宫远没有如今的地位,只是宫内一介宫女……”

    说着,她便开始徐徐讲述当年的往事。

    在三十几年前,郑城王氏远没有后来强盛,在郑城那座古郑国的都城中,也不过只是处于中下的贵族。

    当时郑城的大姓,乃是「郑氏」,因为那是魏国灭郑国后,郑国王室的后裔——当年魏国王室,即姬姓赵氏,在覆灭了郑国后,为了笼络郑国的贵族与臣民,并未剥夺郑氏的社会地位,反而采取联姻等种种手段,协助郑氏在魏国立足,成为了郑城的大贵族。

    因此,虽然失去了国家与王位,但因为仍能拥有优越的生活与崇高的社会地位,郑氏逐渐也接受了「臣」的新身份。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姬赵氏宽容的对待下,郑氏仍能保留很大的财力与社会地位,成为当时郑城一带的名门望族——现如今担任吏部右侍郎的郑图,便是出身郑城郑氏。

    别看近二十几年,魏人一提到郑城便联想到「郑城王氏」,但在当时,王氏在郑氏面前完全不够看,只不过后来会有这翻天覆地的改变,只是因为王氏出了一位皇后,一位辅佐魏王赵元偲顺利夺位的皇后。

    起初的王氏,也就是王寓堪堪继任王氏家主的时候,整个家族的族人(男丁)也不过二十几人,无论是财力与势力,在郑城都不算是拔尖。

    但那时的王寓,却与其他许许多多中下等贵族世家一样,梦想着有朝一日兴旺家族,使自己的家族成为魏国的大贵族。

    要做到这一点,常规的办法就是好好教育族内的子侄,一旦其中出现一位了不得的俊杰,日后位列高官、光耀门楣,就能带动整个家族。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将女儿送入皇宫,一旦女儿受到了魏王的宠幸,这对于整个家族来说,亦是一件受益匪浅的事——虽然「献女」之事说出来难听,但却是屡见不鲜的事。

    但遗憾的是,当时王氏一门的社会地位,还不够这个资格。别说是侍奉当时的魏王赵慷,就算是侍奉当时的皇子,即赵元偲、赵元佲、赵元俼这一辈的皇子,都不够资格。

    想当初,魏王赵元偲与沈淑妃准备安排儿子赵弘润的婚事时,那些女子哪个不是出身百年名门望族?不是旧梁、旧郑王室后裔,就是像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姬赵氏分家王侯的女儿或侄女,当时的郑城王氏算得了什么?

    因此,王寓退而求其次,花费了一笔钱,打通了些关节,将女儿王娡送入宫内当宫女,若是运气被魏王赵慷看上那当然是最好,否则的话,女儿能在宫内担任女官,这也是一件好事。

    正因为这样,王寓后来花了许多银子,这才将女儿王娡弄到了当时的东宫,侍奉前太子赵元伷与太子妃崔氏。

    当然,这里所说的「侍奉」,那真的只是字面上的侍奉,说得难听点就是打扫东宫、清洗衣物的工作——毕竟以王娡的出身,根本别妄想靠近前太子赵元伷。

    她甚至连太子妃崔氏的面都难得见到几次,充其量只是见到对她们呼来喝去的太子妃崔氏的心腹宫女丁芷。

    那时的王娡,也才不过十几岁,有一日看到一名宫女因为不慎打碎了东宫一件小物什,被丁芷重加责打,遂出于不忿代为求情,结果遭到了丁芷的迁怒。

    在那次,王娡结识了施惠,即后来的施贵妃。

    跟王娡一样,施贵妃也是被他爹以相同的目的送到宫内,不过相比较王娡的迷茫,施惠当时更加乐观,因为她小时候,他爹就找了一个有名的算卦人給她算过卦,说她(施惠)这辈子「贵不可言,其子可为东宫太子」。

    不过很可惜,由于当时的太子妃崔氏是一个很善妒的女人,因此,无论王娡还是施惠,都没有机会接近前太子赵元伷。

    直到数年后,魏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魏王赵慷不顾老将南燕侯萧彦的苦苦劝谏,毅然决定对韩国用兵。期间,因为魏王赵慷的催促,使得「(初代)魏武军」不得已勉强在上党郡与韩国的骑兵开战,致使「魏武军」全军覆没。后来得知这个噩耗的南燕侯萧彦,气得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当场吐血昏厥,没过几日便郁郁而亡。

    为了弥补「气死南燕侯萧彦」导致的裂痕,姬赵氏与南燕萧氏采取了联姻的办法。

    于是不久之后,一个女人来到了大梁的皇宫。

    这个女人,这叫做萧晴。

第1368章:辛秘() 
“萧晴?莫非就是那位……「萧淑嫒?」”

    雍王弘誉皱着眉头问道。

    想来,对于宫内的某些禁忌,其实魏王赵元偲的几个儿子多多少少都是了解的,只不过就像赵弘润那样,碍于其父皇的颜面,因此没有声张罢了。

    当然,相比较赵弘润、赵弘璟、赵弘宣等经历过中阳皇狩,曾亲口听怡王赵元俼道出当年萧氏辛秘的皇子,雍王弘誉这个当初留在大梁的皇子,所得知的就相对要少得多了。

    “不错。”听到雍王弘誉的询问,王皇后点点头,说道:“陛下当年并非太子,受封「景王」,住在……”

    “我与赵弘礼,在景王府住到八九岁,岂会不知「景王府」在哪?”雍王弘誉晒笑一声,淡淡说道。

    说话间,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一闪而逝。

    原因就在于他想到了那座景王府的位置,或者,如今该称作「肃王府」?

    说实话,当初魏天子将那座被赵弘润称之为「又破又旧的老宅子」赐予后者时,雍王弘誉惊讶之余,亦不禁有些羡慕,毕竟那是他们父皇曾经居住过的王府,他们父皇将其赐予赵弘润,可想而知对后者的喜爱。

    只不过这件事,没有多少人敢提及,因为魏王赵元偲的皇位来路不正,因此,在登基后,魏王赵元偲希望逐渐淡化「景王府」,假称自己是以东宫太子的身份继位。

    正因为这样,景王府的匾额当初早早就被摘掉,但因为魏天子时常也怀念当初的日子,故而这座王府也未曾拆除,只是任其在那摆着,直到最后赐予八子赵弘润,在经过翻修后,便成为了如今的肃王府。

    “也是。”王皇后点了点头。

    见此,雍王弘誉问道:“为何皇后忽然提起萧晴?”

    王皇后沉默了片刻,随即解释道:“因为她,本宫才会结识陛下……”说到这里,她看了一眼雍王弘誉,说道:“这个女人,当年差点就会嫁入景王府,作为景王妃……”

    说到这里,王皇后继续徐徐讲述起当年的辛秘。

    萧晴,作为南燕侯萧博远的女儿,无论是纳入后宫或者嫁给诸皇子为妃,都是够资格的。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女人最终却嫁入了东宫,成为了前太子赵元伷的侧室。

    这件事,就连王娡当初也没有料到。

    当时的王娡,已并非初入宫时的初丁,凭借她的聪慧、心计,她与施惠合力,设下一个圈套,陷害了当初责打过的女官丁芷,诬陷其偷窃东宫之物。

    因为‘人赃俱获’,太子妃崔氏认为自己被丁芷背叛,气怒之下,不顾丁芷苦苦哀求,仍是下令将后者杖毙。

    从那之后,王娡与施惠便取代了丁芷的地位,成为了太子妃崔氏的心腹近侍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施惠嘴甜,懂得奉承,她当时更受到太子妃崔氏的器重,相比之下,王娡虽精于心计,但因为不善恭维,因此不如施惠在东宫的地位高。

    当然,那时候王娡与施惠情同姐妹,都想着相互扶持、一同贵不可言,倒是谁也没有在意这些。

    待等萧晴嫁入东宫之后,王娡与施惠时常会被太子妃崔氏派到萧晴身边,美其名曰照看,实则就是让王娡与施惠设法刁难萧晴。

    期间,在接触萧晴的时候,王娡时而发现萧晴会躲在被褥哭泣。

    好奇之下,王娡便向萧晴询问了究竟,萧晴这才透露,她原本应该嫁到景王府,不知为何却来到东宫,被太子妃崔氏视为眼中钉。

    后来经过王娡的打探,她这才得知,原来是「靖王赵元佐」(即后来的南梁王)担心景王赵元偲得到南燕萧氏的支持后,威胁到前太子赵元伷的地位,故而在魏王赵慷面前说项,借口「太子妃崔氏不育,危乎储君之位」,终于说服魏王赵慷改变主意,让东宫太子赵元伷娶纳了萧晴。

    对于这件事,南燕萧氏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因为太子妃崔氏不育,若萧晴能为赵元伷诞下一子半女,岂非可以取代前者?

    因为南燕萧氏的默许,萧晴没有办法,只能嫁入东宫。

    而王娡也是在那个时候,记下了一个名字:景王赵元偲!

    原因很简单,因为聪慧的她,猜到了东宫太子赵元伷与靖王赵元佐罔顾兄弟之情也要横刀夺爱的原因——他们忌惮景王赵元偲。

    能让东宫太子赵元伷,与靖王赵元佐都忌惮的男人,那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于是,王娡暗中观察景王赵元偲,她逐渐发现,景王赵元偲比东宫太子赵元伷更具人王之姿。

    也不晓得是不是施惠这数年来在她耳边念叨「贵不可言」而导致,王娡怦然心动,她觉得,这或许是她的一个机会,一个像施惠所说的那样,成为「贵不可言的女人」的机会。

    当然,即便当时王娡是东宫太子妃崔氏的心腹,想要见到景王赵元偲,也不是那么容易。

    因此,聪慧的王娡便对萧晴说,「我可以帮你向景王传讯」,得到了萧晴的信任,顺利得到了当初景王赵元偲送给萧晴的一枚信物。

    虽然得到了这枚信物,但作为宫女,王娡想要离宫却不容易,因此,她托人在听风阁盯梢,因为听风阁乃是六皇子赵元俼的寝阁,而赵元俼,平日里与景王赵元偲关系极好,后者时常会入宫看望这位皇弟。

    终于有一日,王娡得知景王赵元偲来到了听风阁,遂带着萧晴的信物前往求见,最终,顺利地见到了赵元偲。

    当时王娡告诉赵元偲,她有办法让赵元偲见到萧晴。

    当然,王娡也提出了要求:“我要做您的正妃!”

    当得知王娡的出身后,禹王赵元佲与尚未出阁的赵元俼都觉得这个宫女有些自不量力,直到王娡亮出了她唯一也是最大的底牌:她是太子妃崔氏身边的心腹宫女。

    景王赵元偲最终答应了。

    回到东宫后,在施惠的掩护下,太子妃崔氏并未怀疑王娡前往听风阁的行为,反而善意地奉劝王娡莫要接触赵元俼,毕竟那时候赵元俼还未出阁,按照宫内的规矩,宫女私下接触未出阁的皇子,那是要杖毙的。

    在瞒过太子妃崔氏后,王娡私底下与萧晴商量,告诉她:景王殿下相见你。

    对于景王赵元偲这位爱郎,萧晴当然是朝思暮想,但苦于她如今身陷东宫,毫无办法。

    于是,王娡就给萧晴出了一个主意:故意触怒东宫太子赵元伷。

    萧晴心领神会,在东宫太子赵元伷找她时推三阻四,几次下来,果然惹怒了赵元伷,再加上太子妃崔氏在旁挑唆,没过几日,萧晴便被赵元伷打入了冷阁。

    而王娡也因为帮太子妃崔氏打压了萧晴这个眼中钉,更加得到崔氏的信任。

    当时,景王赵元偲也已经买下了城内那座有密道暗通宫内的老宅,即日后的怡王府,在王娡的掩护下,隔三差五便与萧晴私会。

    就这样过了一两年,景王赵元偲在禹王赵元佲的帮助下,逐渐在军方、庙堂拥有了不俗的势力与威望,也使得东宫太子赵元伷与靖王赵元佐对这位兄弟愈加提防。

    有一日,太子赵元伷与太子妃崔氏商量,决定派几个东宫的心腹到景王府,监视景王赵元偲的一举一动。

    那时,太子妃崔氏便推荐了王娡与施惠,毕竟二女当时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与其留在身边‘养虎为患’日后被太子赵元伷看上,还不如派去监视景王赵元偲。

    尤其是施惠,长得花容月貌,几次有意接近太子赵元伷,就连赵元伷都有些心动,只是奈何太子妃崔氏看的紧罢了。

    想来太子妃崔氏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将施惠这个‘祸害’丢到景王府去。

    于是乎,王娡与施惠便成为了东宫派往景王府的侍女,负责监视景王赵元偲的一举一动。

    此事正和王娡与赵元偲的心意,二人当然不会拒绝,充其量就是演一场戏罢了。

    在那时候,王娡便往返于东宫以及景王府,向太子赵元伷传递假消息,而赵元偲则抓紧时间积蓄力量。

    期间,施惠难免也察觉到了景王赵元偲正在暗中积蓄势力的真相,大惊失色,私底下与王娡商量。

    王娡当然不会让她向东宫通风报信,一方面劝服了施惠,一方面设法让赵元偲临幸了施惠,彻底断了施惠仍想攀附东宫太子的一丝念想。

    这倒也不算坑害,毕竟在王娡看来,景王赵元偲怎么看都比东宫太子赵元伷更出色,成为后者的女人,总好过跟着东宫太子赵元伷吧?——因为萧晴的关系,王娡很清楚赵元偲对赵元伷恨之入骨,无论是赵元伷还是赵元伷的女人,日后就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可坏就坏在,当时赵元偲为了掩人耳目,非但迎娶了一位景王妃,还纳了几名侧室。

    因为当时赵元偲的心全在萧晴身上,与这些女人不过是逢场作戏,结果,这几个女人皆不曾生孕,反而是施惠,因为赵元偲想要安抚这位原东宫太子妃崔氏的心腹,时常耕耘,导致施惠怀有身孕。

    得知此事后,景王府上那些女子大感嫉恨,遂偷偷派人在施惠的饮食中下药,想要后者流产。

    好在施惠福大命大,虽然误服红花,但总算是挺过来了。

    不过也因此,使得施惠与王娡形同陌路。

    “等等。”打断了王皇后的讲述,雍王弘誉皱眉问道:“既然是王府里那些女人所为,为何施氏会记恨于你,任你百般解释亦无济于事?”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脸上几许恍然。

    注意到雍王弘誉的表情,王皇后幽幽叹了口气。

    “正如你所想,我当年并没有告诉她,我也怀上了你……”

第1369章:陌路() 
“……自从被你父皇临幸之后,施惠便彻底断了攀附东宫的念想。那时,景王府的女人皆未生育,那些女人,不过是你父皇娶进门来掩人耳目的,相信那些女人自己多少也有点察觉,因此对施惠多怀恨意。再者,当时又有府内的下人在私底下嚼舌根,私议已怀有身孕的施惠,或有可能取代王府里那些不受宠的女人,会成为景王妃……”

    王皇后幽幽地讲述着,而雍王弘璟则静静地听着。

    根据王皇后的描述,当时施惠在景王府,纯粹就是太过于惹眼,因此才会遭到景王府那些女人的针对,毕竟施惠一来长得如花似玉,二来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当时的景王赵元偲对她格外宠溺——至少在施惠与外人看来是这样。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时深受景王赵元偲宠溺的施惠,注定会成为景王府那些女人的眼中钉。

    而反过来说,饱受宠溺的施惠,逐渐也觉得只有她才能成为景王妃。

    在这种情况下,忽然腹中胎儿险些不保,而平日里的好姐妹王娡又偷偷隐瞒了怀孕的事实,难保施惠不做她想。

    “只是因为这样,皇后与施氏便形同陌路?”雍王弘誉抱持怀疑地问道。

    他很了解与他相处三十年的母亲施氏,虽然后者的确有些小心眼,但那只是针对外人,对待自己人,施氏从来不是小鸡肚肠的女人——看看锦绣宫那些宫女便知道,尽管施氏在皇宫内的风评并不佳,被许多后妃所记恨,可她身故的时候,锦绣宫的宫女们有几个不是哭成泪人的?

    王皇后沉默了片刻,平静地说道:“……当时府里传言,正室无子,先诞之子为嫡。”

    『果然!这才是母亲怀疑王皇后的原因……』

    雍王弘誉心中释然,在看了一眼王皇后后,问道:“那……皇后为何要隐瞒怀有身孕一事?”

    王皇后平静地解释道:“当时,你父皇仍需稳住东宫,而施惠怀有景王骨肉一事,东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