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说明,太原守廉驳早就部署好了留守的兵马,防止魏军趁虚而入。

    想来『阳邑侯韩徐』与『太原军将领乐成』,便是太原守廉驳留在太原郡的大将。

    因此,赵弘润并不诧异姜鄙的北三军再次在太原郡境内驻足不前,毕竟此刻姜鄙的伤势还未养好,北三军进攻太原的势头还能像之前那样凶猛就怪了。

    不过,姜鄙在战报上所言及的一件事,却让赵弘润颇感诧异。

    姜鄙在战报中言道,在他北三军进攻太原郡的途中,他陆陆续续碰到了几支外族的人马,且与对方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

    而奇怪的是,这几支外族人马非但不是太原郡的军队,甚至于,还在太原郡境内抢掠村镇,屠杀当地的韩人。

    见此,姜鄙遂派麾下北三军士卒救下了那个村落,并中该村的韩人口中得知,那些外族人马,乃是来自太原郡西部与西北部『上郡』的『林胡』,每年入秋前后,林胡就会频繁骚扰太原郡,主要目的是为抢掠太原郡秋收的粮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姜鄙在战报中提出建议:或可趁林胡劫掠太原之际,趁机与南梁王赵元佐联合攻略太原。

    『林胡……』

    看着这份战报,赵弘润心中惊异,他忽然发现,他此前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虽说他不希望他魏国陷入战争的泥潭,因而希望迅速结束这场战事,可事实上,韩国比他更急迫。

    因为韩国是一个历年来受到外族进犯非常严重的国家,眼下已经是七月份,换而言之,只要再过两个月,韩国的边境就会受到那些草原异族的威胁。

    倘若韩国当时仍没能解决邯郸这边与魏军的僵持,那么,韩国很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局面。

    在想通这件事后,赵弘润有些犹豫:为了取胜,他这个时候应该选择拖延,尽可能地拖住韩军,使得韩国北方的异族有机会入侵,借此逼迫韩国妥协。只是这样赢得的胜利,未免有些不光彩,相比之下,他更倾向于光明正大地击败韩军。

    可问题就在于,韩国边军的精锐超乎他的预测,就算魏军最终能够战胜韩军,相信魏军这边亦是伤亡惨重。

    至少这两日来的交锋,已经足以证明这件事。

    反复思考了足足一宿,最终,赵弘润选择了『以微小代价赢得胜利』,放弃原先准备与韩军硬碰硬的打算,决定将这场战事拖到入秋。

    于是从七月初起,整整十余日,魏军不再主动出击,转而忙碌于继续在高墙一带修筑防御,或者干脆点说,修筑长城。

    在得知此事后,武安韩军再次起兵攻打高墙,但是这次,由于魏军已将投石车、连弩车等战争兵器转移到那堵长城之上,以至于韩军还未接近高墙,就已损失惨重。

    “魏公子润这是铁了心要将邯郸据为己有?”

    在军议会上,釐侯韩武大发雷霆。

    事实上,近几日的战况不止赵弘润这边感到难受,其实韩军那边一样难受,毕竟战况僵持,这是建立于双方军队谁也奈何不了对方的前提下。

    而让李睦、马奢、暴鸢等人感到忧心的是,魏军并非只是单纯在高墙一带建造长城,甚至于,种种迹象表明魏军企图在此修筑要塞,建造粮仓。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魏军准备在邯郸一带与韩军僵持,这让众韩军将领们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不得不说,也是赵弘润此前不清楚韩国的情况。

    赵弘润起初不希望魏国陷入战争泥潭,因而决定与韩军速战速决,但实际上韩军其实也希望如此。

    但最近这一段时间,魏军突然做出了改变,不再主动出击转而采取守势,这让雁门守李睦隐约察觉到了几分不对劲。

    要知道,魏军的实力丝毫不弱,尤其是『商水军』、『鄢陵军』、『魏武军』这三支,若是正面交锋,韩军诸将领中没有人敢问稳操胜券。

    但是,如此强大的魏军突然一反常态采取守势,这是极其反常的。

    在沉思了片刻后,雁门守李睦语气凝重地说道:“若李某所料不差,恐怕魏军准备将这场战事拖到入秋。”

    听闻此言,釐侯韩武本不在意,可仔细一想,他的面色就开始变了。

    而此时在帐内,似上谷守马奢、荡阴侯韩阳等人,亦纷纷露出了惊容,就算是太原守廉驳,此刻亦端着酒碗,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相信此刻在帐内的人都清楚,一旦他们与魏军的这场战事拖到入秋,他们韩国到时候会落入怎样的艰难处境。

    不可否认,尽管眼下韩国在北方疆域上仍部署有『雁门军』、『代郡军』、『北燕军』,但是,似林胡、东胡、匈奴这些外族,在韩人心中向来以无孔不入著称,以至于有时候明明有驻防边军守卫着边疆,这些异族强盗还是能偷偷摸摸穿过边防,在边疆烧杀抢掠。

    因此,倘若这场战事果真被魏军拖到入秋,这对于韩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魏国的军队,那是中原之师,即便被他们攻略某座城池,日后好歹还能夺回来;可若是被异族的强盗趁虚而入,并且被其攻破了某座城池,那么,该城池的所有韩人都将沦为外族的奴隶甚至是刀下鬼,到时候留给韩国的,多半只是一座空空如也、毁之一炬的空城。

    想到这里,釐侯韩武面色阴沉地催促众将对高墙乃至邯郸的魏军展开猛攻,最迟也要在八月份前结束这场仗。

    否则……

    “否则,就唯有与魏求和了。”

    看着在座的将领们,釐侯韩武面色难看地说道。

第1026章:变故(二)() 
在釐侯韩武的催促下,武安韩军从七月中旬起,便展开了对高墙的凶猛攻势。

    但是让韩兵感到相当无奈的是,魏兵在这一带修葺长城的速度非常快,三五日工夫就能修出数百丈远。

    而更要紧的是,魏军采取一种仿佛是泥浆般的东西作为砖石之间的粘合剂,使得修葺的长城尤其牢固,纵使韩军这边造了投石车去砸,效果也微乎其微——他们对这段高墙的损毁,完全没有魏军修缮的速度快。

    期间,虽然有渔阳守秦开的骑兵持续对魏兵展开骚扰,企图拖延魏兵修葺高墙的速度,但说实话效果并不明显,魏军用武罡车在高墙外围摆出防御姿态,以至于韩国骑兵的弓弩骚扰,对于修葺高墙的魏兵来说根本不痛不痒。

    在这种情况下,韩军不顾一切地高墙发动猛攻,但遗憾的是,皆被肃王军与魏武军击退。

    眼瞅着快到八月底,釐侯韩武终于决定,派人前往邯郸与那位魏公子润交涉。

    本来最佳的人选是士大夫韩晁,可惜的是,韩晁在当日邯郸沦陷的前后并没有逃出来,因此,釐侯韩武派了此前与魏方交涉的赵卓作为使者。

    七月二十七日,赵弘润在邯郸得知了武安使节赵卓前来,遂在韩王宫会见了这位有过一面之缘的说客。

    其实赵弘润很清楚赵卓的来意,无非就是秋收将即,武安快支撑不住了而已。

    毕竟秋收前后,韩国必将遭到林胡、匈奴、东胡等诸多异族部落的联合进攻,而这些外族强盗对韩国的进犯,可不像魏国这些中原之邦的军队。

    毫不夸张地说,总算是曾经北一军的那些所作所为,也远远不及那些草原异族对待中原人的态度。

    中原人在某些残忍的外族口中,可是被称作『两脚羊』的,可想而知残忍血腥到何等程度。

    在韩王宫内那个蓄养着上百只鸟儿的庭院里,赵弘润会见了武安使者赵卓。

    不得不说,对于赵弘润将会见的地点选在这里,赵卓着实有些惊讶。

    这个庭院,赵卓是清楚的,这是他们那位傀儡大王韩王然的『百禽苑』,庭院里蓄养着许多羽毛鲜艳、啼鸣悦耳的鸟类。

    据赵卓所知,这片庭院内曾经最多的时候有几百只鸟,因此釐侯韩武曾经亲笔题写了『鸟林』二字。

    『魏公子润……亦好禽鸟?』

    当步入这片庭院,瞧见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弘润正站在一只鸟笼前逗着笼内的珍鸟,赵卓心中大感意外。

    毕竟他们的大王,韩王然,早已因为喜爱玩鸟成为了『玩物丧志』的典型,被许多韩人私底下议论,而眼前这位魏公子润,怎么看都不像是这类人。

    因此,赵卓大着胆子笑问道:“润公子亦好养鸟?”

    赵弘润转头看了一眼赵卓,笑着说道:“本王有一位王叔,名讳『俼』,喜好各类珍物玩物,犬马声色……”

    “原来是『姬俼』大人!”赵卓吃惊地说道,他口中的『姬俼』,即是赵弘润的六王叔,赵元俼。

    “贵使听说过本王的六王叔?”赵弘润听了赵卓的话不禁也有些吃惊。

    听了赵弘润的询问,赵卓抚掌笑道:“姬俼大人,赵某亦能不认识?当初姬俼大人走访我大韩名川时,纵使是先王,亦曾盛情款待过姬俼大人,奉姬俼大人为座上宾。”

    『……』

    赵弘润张了张嘴,惊地无以复加。

    他自然猜得到,赵卓口中的先王,指的应该就是韩国明君『韩王起』,也就是说,韩王起接待过他的六王叔赵元俼,且奉为上宾?

    原本只是随口一提的赵弘润,在听说此事后不仅有些发愣,感慨那位六王叔的人脉实在是厉害,居然都发展到韩国了,甚至于,连韩王起都奉他为座上宾。

    对此,赵弘润真不知该说什么。

    而此时,赵卓却不知赵弘润心中所想,捋着胡须笑着说道:“赵某福薄,不曾当面拜会姬俼大人。不过据赵某所知,姬俼大人年轻时,曾多次出访我大韩,不过,近七八年来,姬俼大人就没有再到我大韩拜会好友了,不知是什么缘故。”

    赵弘润当然不会认为是因为魏韩交恶的关系,毕竟在这个时代,公是公、私是私,就算魏韩两国开战,一名魏人拜访一名韩人,或者一名韩人拜访一名魏人,这都不算什么稀奇事。

    除非魏韩两国的矛盾上升到民族矛盾,就像魏人跟巴人一样,否则,国家一般不会去管这种事。

    当然了,前提你得是没有官职在身的『民』,倘若是官员,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而赵弘润的那位六王叔,虽然出生尊贵,但此前并未有官职、职务在身,因此,纵使作为韩王起的座上宾,也没有人会多说什么,反而会有人感到佩服,能让韩王起奉为宾客。

    至于六王叔赵元俼为何从七八年前不再来韩国了,赵弘润倒是可以解惑:因为赵元俼去了陇西。

    当然,这种事赵弘润没有必要特地给赵卓解释,因此,他在笑了笑之后,将话题兜了回来:“贵使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赵卓欠了欠身,拜道:“在下此番前来,乃是奉釐侯之命。釐侯希望就两国兵戈之事,与润公子商议。……希望两国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釐侯……就是那个韩武吧?』

    “呵。”赵弘润闻言哂笑一声,淡淡说道:“本王也希望你我两国和睦为邻,可奈何贵国数十年来频繁进攻我大魏,纵使是倾吞上党仍不知足,仍垂涎着我大魏的河东郡……”

    “润公子。”赵卓刚想开口,就被赵弘润抬手给打断了。

    只见赵弘润目视着赵卓,正色说道:“本王知道釐侯为何派贵使前来,无非就是秋收将近,贵国边疆或有可能被外族趁机攻打……虽说君子不趁人之危,但在本王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个战机。”

    听闻此言,赵卓面色大变,当即正色说道:“润公子请听我一言!……韩魏之恶,兄弟阋墙;戎狄之恶,家外恶邻。戎狄披发左衽,不修仁德,不尊王道,此非我族类,润公子若亲戎狄而击我大韩,此乃引狼入室、祸及中原。”

    “……”赵弘润默然不语。

    其实说实话,他也就是借赵卓的嘴将他的传给武安,吓唬吓唬韩人而已,他真会这么做么?当然不会。

    正如赵卓所言,无论是魏韩交恶、亦或是齐韩交恶,这都属于兄弟阋墙,是中原国家的国家矛盾,但戎狄与中原,却是水火难以相容的民族矛盾。『注:这里的族,指的是文化差异,而非狭义的种族差异。』

    倘若赵弘润为了打韩国,亲近戎狄,教唆后者趁机侵略韩国,那么,天底下不知会有多少士子站出来指责赵弘润。

    赵弘润甚至听说,齐王吕僖的父亲齐王吕诸在位时,曾与韩国交恶,两国爆发战争。可当齐王吕诸听说韩国的北燕郡遭到东胡的侵犯时,他就立马就停止对韩国的进攻,并发书催促韩军北上拒敌。

    而之后,在韩国击退东胡前,齐国对韩国秋毫无犯。

    这足以证明,在面对外族时,中原各国的态度是一致的。

    这些事,赵弘润不是不清楚,只不过,他可没有像齐王吕诸那样高尚的操守,不从韩国这边狠刮点东西回去,如何弥补他魏国在这场战役中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

    而他适时地露出沉默的神色,也只不过是给予赵卓进一步劝说他的机会,或者说白了,给韩国用实际利益“收买”他大义退兵的机会而已。

    果然,见赵弘润面露犹豫之色,赵卓趁热打铁,引用先贤之言,举了众多例子来劝说赵弘润,总算是让赵弘润“迷途知返”,放弃亲戎狄而伐韩国的打算。

    “尊使的话说动了本王,可……岂能如此轻易就将邯郸交还?这让本王如何向国内朝廷、我魏人子民交代?”故作懊恼地看向赵卓,赵弘润微怒道:“戎狄犯你国边境,又不是本王教唆!”

    于是赵卓就懂了,在他看来,眼前这位魏公子润应该是被他劝服了,愿意终止魏韩交兵,并且将邯郸还给他韩国,但是呢,这位魏公子润又不甘心如此就这么善罢甘休。

    毕竟赵卓也明白,他韩国近几十年来,对魏国的确是过多逼迫,每每想打就打,也难怪这位公子润心中不忿。

    但是这容易解决,只要给足补偿,化解了这位魏公子润心中的怨气,魏兵自然退却。

    至于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劝得这位魏公子润退兵,那就不是他赵卓的任务了,釐侯韩武自会亲自与这位魏公子润交涉,他赵卓只要确保这位魏公子润愿意与韩国言和,他的任务就达成了。

    想到这里,赵卓对赵弘润说道:“事不宜迟,在下即可回武安,向釐侯禀告此事,相信釐侯定会给润公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听闻此言,赵弘润本欲点头,但忽然眼角余光瞥见庭院里众多的鸟笼,心中微微一动。

    在略一思忖后,赵弘润故意板下脸说道:“为何是贵国的釐侯与本王交涉?难道本王不配与韩王当面洽谈此事么?”

    赵卓闻言愣住了。

    天见可怜,如今他韩国,谁还敢小瞧眼前这位魏公子润,可问题是,他韩国的王『韩王然』只是一介傀儡啊,如何做得了主?

    因此,他隐晦地说道:“润公子不知,在这件事上,釐侯比大王……唔,更合适。”

    岂料赵弘润摇了摇头,故作不知地正色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此事关系重大,当由韩王出面!”

    “这……”

    看着赵弘润坚持的样子,赵卓难以反驳,索性就带着这个消息返回武安,让武安自行商定。

    反正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第1027章:姬润与韩然『加更7/23』() 
『PS:感谢“力农”、“书友160715172806321”、“喜灬癫狂”、“峰哥98”四位书友的万币打赏,目前加更情况是【7/23】』

    ————以下正文————

    该日,使节赵卓便返回了武安,将游说魏公子润的过程皆禀达了釐侯韩武。

    当得知魏公子润被赵卓劝服,愿意就此退兵并且交还王都邯郸后,无论是釐侯韩武还是在场的其他人,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虽然他们都清楚,想要魏兵退兵,他们肯定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但话说回来,再多的战败赔偿,也及不上北方戎狄入侵给韩国造成的损失。

    毫不夸张地说,倘若韩国这次注定亡国,韩人也倾向于被魏国攻破,毕竟魏国也是中原国家,相同的中原文化使得魏国必定会厚待韩人,尤其是韩人的贵族,否则,魏国必将失去天下人之心。

    比如当年被魏国攻灭的梁国、郑国,其后人至今都还是魏国的中上层贵族,衣食无忧。

    可若是被戎狄灭国,那可全完了,披发左衽、为人奴隶,戎狄可不会因为你的地位或家世而对你网开一面。

    因此,戎狄在韩国始终是摆在头等的大敌,尤其是东胡、匈奴这两支。

    其实,若单单只是这些草原外族,韩国并不惧怕,毕竟韩国的边军,历年来越战越勇,不说已震慑住那些外族,但光是自保,确保边疆的安稳,这是没有问题的。

    唯一值得顾虑的,在于魏军会不会趁机夹攻。

    虽说中原各国在对待外族的态度上是一致的,但也难保魏国就一定会像当年的齐王吕诸那样。

    万一在韩国遭到外族入侵时,魏国故作不知,继续进攻,很有可能会使韩国陷入一个腹背受敌的局面。

    因此,当得知赵卓劝服了那位魏公子润后,在场诸人总得来说还是很欣慰的,唯独太原守廉驳的表情不太高兴。

    见此,雁门守李睦与上谷守马奢对视一眼,心下暗暗叹息。

    道理很简单,想要魏公子润退兵,就必须割地求和,些许财物,又岂能满足魏国的胃口?

    用上党郡作为谈判筹码就别想了,毕竟上党郡目前已被魏军所攻陷,况且,上党郡境内土地最肥沃的几块地方,曾经都是属于魏国的。

    而邯郸郡,显然是不可能割让给魏国的,因此,韩国只有从太原郡割让一些城池交给魏国,使魏兵撤退。

    毕竟就像韩国垂涎着魏国的河东郡一样,魏国垂涎韩国的太原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尤其是太原郡西部,那些适合放牧战马的草地。

    在这种情况下,太原守廉驳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很好,麻烦赵大夫明日再去一趟邯郸,与那魏公子润约定商谈的日期。”在嘉奖了赵卓后,釐侯韩武对后者说道。

    听闻此言,赵卓犹豫了一下,拱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