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反过来的说,石油这种东西的危害也很大。

    首先,它的污染很严重,若没有燃烧完全,石油产生的油膜便会侵蚀土壤;哪怕是燃烧完全,这一带的土壤也会出现盐碱化。

    在三川郡的河南城,也就是原羯角部落的部落营地,当初赵弘润用庞大数量的石油,烧毁了这座城池,震惊了整个三川,使得诸多三川部落心惊胆颤,不敢与魏国为敌。

    可直到如今,在足足过了两三年后,那片土地依旧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焦土,只能偶尔瞧见几株顽强的杂草在那片土地生长,根本不像是遍地碧绿草地的草原地带。

    而除了对环境的影响外,频繁使用石油也会泄露这种黑油的存在,若是被魏国的敌人得知了这种黑水的存在,以至于日后将其投入到针对魏国的战场上,赵弘润就感觉一阵忧心。

    要知道,石油可不是只有在黔地才存在,最起码在赵弘润攻打楚国的时候,路过一座被当地称之为『烈山』的山丘,他就知道那座会时不时在雷雨天气中剧烈燃烧的山丘,山体下很有可能就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平心而论,投石车与石油桶弹的组合,赵弘润其实并不满意这种战略武器。

    别看石油燃烧时的威力极其巨大,但实际上,想想也知道用木桶来装运的石油,事实上根本制造不了多大的火势,除非像魏军当初焚烧河南城那样,不计代价地投入。

    在赵弘润看来,这种由石油造成的火势,它更多的是震慑力,让敌军对此心生恐惧,至于杀伤力,只要敌军将领弄清楚石油的性质,别傻傻地让士卒用水去灭火,而是趁早远离,事实上石油引燃后造成的火势,它充其量只能烧毁一些防御设施,无法造成大批量的敌军人员伤亡。

    说白了,用石油制造滔天大火,遂看似恍如天灾,可实际上,杀死敌军的效率远远不如魏国连弩与鲁国的弩匣。

    试想在『函谷一役』,魏军用各种强弩在短短两个时辰内杀死了数万秦兵,而这回用石油助燃焚烧皮牢关,韩军才损失多少兵力?

    在韩将靳黈及时下令撤兵的情况下,韩军的人员损失微乎其微,撑死了也就是数百人而已。

    因此,将这种震慑力大于实际威力、且具有各种缺点的武器奉为战略级武器,只能说赵弘润也是没有办法。

    『看来,还是得弄一种取代投石车与石油组合的攻城利器……』

    思忖着这件事,赵弘润驾驭着坐骑,缓缓通过了这片皮牢关的废墟。

    当日,肃王军在皮牢关的东侧,王屋山以及西濩泽的北侧,在一片宽敞的平原地带上,准备在这里建造营寨作为据点,攻打端氏县。

    可在半日之后,待等鄢陵军、商水军才刚刚抵达附近的森林,准备砍伐树木建造营寨,前往端氏县探查消息的青鸦众便派人传回来消息,说韩将靳黈再次从端氏县撤兵,带着县内的县民,继续往东撤离。

    听到这个消息后,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

    他当即带着宗卫们,轻装前往端氏县。

    果不其然,正如青鸦众所汇报的那样,端氏县已变成了一座空城。

    甚至于,韩将靳黈在撤离时做得非常撤离,一把火点燃了城内的粮仓、房屋等诸多建筑,摆明了就是不打算给魏军留下什么有用的东西。

    『这个靳黈……』

    望着熊熊燃烧的端氏县,赵弘润不由地皱了皱眉。

    此时,青鸦众的头目段沛来到了赵弘润身边,抱拳禀道:“殿下,事实上韩军离我军的距离并不远,若是急行军的话,或许可以追上……”

    “没有意义。”赵弘润摇了摇头。

    追上靳黈军又如何?

    此时靳黈军正带着众多的韩国百姓向东边撤退,若赵弘润派兵急行军追赶,会不会中埋伏暂且不说,万一靳黈军在发现后方出现追赶的魏军时放弃了那些韩民,到时候魏军该怎么办?

    屠杀韩民泄愤?

    还是说将那些韩民领回来,供养着他们,白白让魏军增加军粮消耗的负担?

    所以说,还是让对方带着那些韩民撤退为好。

    “靳黈军……是朝什么方向撤退的?”赵弘润询问道。

    “是朝东北方向撤退的。”段沛回答道。

    听闻此言,宗卫长卫骄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地图。

    这是一份很特别的地图,因为在这份地图明明标注着『上党』,因此顾名思义就是如今被韩国所控制的上党郡,可在这份地图中,上党郡内有许多城池,都是属于魏国的,标注着『魏』的字样。

    原来,这份地图是数十年魏国还未丢掉上党郡南部时的上党地图,是赵弘润在赶赴北疆前,派宗卫到宗府的库藏里翻出上党地图,对照着那张皮质地图临摹绘制的。

    至于为何要带着这份老地图,想来也只有一个原因:赵弘润希望用这份地图来激励自己,在这次北疆战役中,打败韩国,收复数十年乃至近百年前,因为本国军队战败而失去的国土。

    “端氏的东北,那就是高狼了……”

    宗卫长卫骄指着地图沉声说道。

    赵弘润瞥了一眼那份悠久的地图,眼神微微有些恍惚。

    『端氏……高狼……』

    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

    记得早在『魏川三川战役』时期,当时赵弘润为了获取砀山军的全力协助,曾与司马安有过一次夜里的谈话。

    当时,司马安透露了他自己的出身,那时赵弘润才知道,这位奉行『非我族类尽屠之』信念的砀山军大将军,居然是天门关守将司马氏的后裔。

    当时在属于魏国的天门外,居住着几支异族,比如自称『端氏』的羝族人,自称『高狼』的胡人,等等。

    那时,把守天门关的魏军与这些异族的关系颇为和睦,甚至于,天门关的守将司马氏一族,还发动士卒帮助这些异族建造城池,让其能避免受寒冬风雪的侵袭。

    然而,这些异族最终背叛了魏国,在韩国的利诱下,协助韩国的军队攻取了天门关,致使『上党战役』魏国惨败后,仅剩下的上党郡南部一点点土地,亦被韩国所夺取。

    而最致命的是,魏国失去了天门关与孟门关,使得两国的战火从上党郡烧到河东郡中部那片狭长的河套地带。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那些异族的背叛而使魏国蒙受的损失,不亚于又是一场上党战役的惨败。

    不过,那些背叛了魏国的异族,如今的下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早已被韩国驱赶到了上党郡西北方的贫瘠之地。

    一日后,青鸦众再次送回消息,言靳黈军在高狼一带折道往北,撤入『泫氏』县。

    于是乎,眼下就有两个进兵的路线摆在赵弘润面前:泫氏县,或天门关。

    此时的赵弘润,尚未收到『南梁王赵元佐在天门关战败』的消息,因此,他在思忖之后,决定攻打泫氏。

    毕竟韩将靳黈刚刚在他手中吃了败仗,其麾下军队士气低迷,此时不趁机追击,更待何时?

    反观天门关,尽管赵弘润有心想帮南梁王赵元佐一把,但众所周知,天门关与孟门关,乃至韩国在上党军部署了重兵的两座关隘。

    尤其是天门关,就连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北二军亦屡攻不下,难道会是什么软柿子么?

    既然要扩大战果,当然要选择泫氏的韩将靳黈下手咯。

    可就在赵弘润率领肃王军抵达了泫氏之后,他收到沿着皮牢关从临汾送来的紧急战报,言南梁王赵元佐在十月初六于天门关战败。

    在收到这个消息的同时,赵弘润的面色瞬时间有些发白。

    『不好!』

第924章:身陷险境() 
不得不说,当赵弘润在初抵达泫氏县的时候收到了『南梁王赵元佐战败』的消息,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要知道,他之所以敢孤军深入,追击韩将靳黈一路来到泫氏县,就是因为他知道南梁王赵元佐正对天门关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天门关的守将一般是不会抽调军队进攻他的,否则,天门关的兵力不足,就很有可能会被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北二军攻克。

    可赵弘润万万没有想到,南梁王赵元佐居然在十月六日这一天,在天门关吃了一场败仗。

    这简直是天坑啊!

    纵观上回北疆战役,南梁王赵元佐率领麾下的北二军将数路韩国军队耍地团团转,从始至终都没有吃过一场败仗,使得赵弘润对这位三伯报以厚望。

    可没想到,这位三伯偏偏在他进兵上党郡腹地的时候吃了一场败仗。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北二军暂时无力对天门关造成威胁,同时也意味着天门关守将可以趁这段时间,抽出一支兵力来对付他。

    不得不说,在乍然听到这个消息后,赵弘润除了目瞪口呆、一脸骇色外,亦下意识地对南梁王赵元佐产生了浓浓的怀疑——那位三伯,不会是在演我吧?

    因为得知他赵弘润率军深入上党郡腹地,因此故意吃了一场败仗,好让天门关的把守韩军抽出兵力来攻打他。

    说白了,就是借刀杀人,借韩军的手,除掉他赵弘润以及肃王军十万人。

    不过后来当赵弘润听说南梁王赵元佐在天门关吃败仗的日期是在十月初六时,他这才打消了心中那强烈的怀疑。

    毕竟十月初六的时候,肃王军还在攻打皮牢关,相信与他相隔近千里地的南梁王赵元佐,怎么也不可能预测到肃王军竟然能在十月初六的当日就攻陷皮牢关。

    换而言之,这是个巧合。

    但是这个巧合,却让整个肃王军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我就说……我军经过高狼的时候,该地的韩军怎么就没有露面呢,原来是等着我步入陷阱……』

    赵弘润倍感郁闷,随即,他的面色变得尤其凝重起来。

    想来,既然并非是南梁王赵元佐故意害他,那么,他麾下肃王军之所以顺利经过高狼而没有遇到一支韩军的阻碍,显然就是天门关守将故意放行,故意放肃王军深入上党郡的腹地。

    “对方是谁?……我是说,那位打败了南梁王的天门关韩将。”

    赵弘润询问宗卫吕牧道。

    因为从临汾送来的这个消息,便是吕牧告诉他的。

    吕牧闻言抱了抱拳,正色说道:“是一名叫做『暴鸢』的韩将,人称『凶鸟』,据说有万夫不当之勇……另外,此人非但也是『北原十豪』之一,更是韩国讨伐我大魏的『诸军总帅』。”

    “怪不得了……”赵弘润闻言若有所思。

    一听说在天门关击败了南梁王赵元佐的韩将乃时韩国此番征讨魏国的诸军总帅,赵弘润心中便已澄明:他肃王军之所以畅通无阻地经过高狼,根本就是那韩将暴鸢故意放行的结果。

    其实之前赵弘润隐隐已有些怀疑。

    毕竟高狼乃是天门关背后的要地,他赵弘润突然率领十万军队经过这片土地,天门关一带的韩军怎么可能没有一丁点的动静呢?

    而如今,这份怀疑已经变成了确凿的判断:他中计了。

    猛地一挥手,赵弘润正色说道:“撤!全军撤回……”

    可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在他临时搭建的帐篷内来回走了几步,摇摇头说道:“不……不能撤。”

    看着前言不搭后语的的自家殿下,诸宗卫们心底都有些迷糊:那到底是撤还是不撤?

    “不撤兵!”

    可能是猜到了诸宗卫们心中的疑惑,赵弘润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将屈塍、晏墨、公冶胜,以及伍忌、翟璜、南门迟这六位将军找来,本王有话要说。”

    “是!”诸宗卫依言退离帐外。

    片刻之后,六名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将军们迈步走入帐内,向赵弘润抱拳行礼:“拜见肃王殿下。”

    赵弘润点点头,招招手说道:“都坐,坐下再说。”

    六位将军抱拳逊谢,随即分列于左右两排,因为这是一座临时搭建的帅帐,帐内的设施非常简陋,因此这六位将领皆原地坐下,等着赵弘润发话。

    见此,赵弘润在略一沉吟后,语气凝重地说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十月初六这一日,南梁王在进攻天门关时吃了败仗。”

    听闻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在场的诸将不禁有些茫然,随即,这份茫然变成了震惊,变成了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南梁王赵元佐乃是眼前这位肃王殿下的三伯,此人谙熟兵法、善于用兵,绝对称得上是魏国国内屈指可数的善战名帅。

    据诸将所知,南梁王赵元佐作为当年前代东宫太子『康王赵元伷』的拥趸,曾鼎力协助后者与魏天子争夺魏国君王之位,致使引发了大梁内战,使得当时魏国最精锐的『顺水军』与『禹水军』自相残杀、同归于尽,以至于魏国军力大为削弱,积弱十余年。

    更有甚者,魏天子最信任的弟弟『禹王赵元佲』,亦在那场内战中身负重伤,因此隐退养病,从此不在朝野露面。

    而在这种情况下,魏天子仍然没有以叛乱谋反的罪名将南梁王赵元佐处死,只是将其流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中赵元佐的才华,不舍得将其处死。

    事实上也证明,南梁王赵元佐在被流放十七年后,依旧宝刀未老,虽说此人在陇西与秦国的战事中并未做出什么耀目的成绩,但是在上次北疆战役期间,他却将韩国数万步骑耍地团团转,纵使是在场的诸位将军,亦不敢夸口说能比这位南梁王做得更出色。

    而在事后论功行赏时,南梁王赵元佐当仁不让夺得『北疆战役第一功勋』的桂冠,纵使是姜鄙所率领的『北二军』,亦只能排在前者之后。

    似这等惊才绝艳的南梁王赵元佐,却在天门关遭到战败,这让在场的诸将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等等,那岂不是……”

    屈塍、晏墨、翟璜三人的面色顿时就变了。

    这让清楚看到这一幕的赵弘润暗暗点头:这三人,才思最为敏锐。

    而继屈塍、晏墨、翟璜三人之后,公冶胜与南门迟的面色亦变得难看起来。

    很遗憾,被赵弘润寄以厚望的年轻的商水军大将军伍忌,是最后一个反应过来的。

    见此,赵弘润也不再隐瞒,沉声说道:“正如诸位将军猜想的那样,我军此番多半是中计了……显然,镇守天门关的韩将得知了靳黈军的战败,可他并没有派兵阻截我军,而是任凭我军从高狼一带经过,前来泫氏县,此人意图,已昭然若揭……”

    “好大的胃口,也不怕崩了牙。”鄢陵军副将晏墨冷笑着说道。

    可话虽如此,不难看出晏墨的眼眸中浮现几分忧虑。

    平心而论,这几位将军都不担心他肃王军被韩军前后包围,毕竟肃王军有十万之众,并且拥有种种诸如投石车、连弩等战争利器,纵使被数倍的韩军团团包围,他们亦怡然不惧。

    唯一的顾虑,那就是粮食的问题。

    随军携带的军粮,可无法支持十万大军吃多少日子的。

    “殿下召集我等,莫非是……撤退?”

    商水军副将南门迟试探着问道。

    赵弘润闻言摇了摇头。

    固然,按照最正常的想法,明知己方很有可能中了敌军的诡计后,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撤兵,这一点无可褒贬。

    但问题是,天门关的守将,那位韩军总帅暴鸢,会这么轻松地就让肃王军安然无恙地撤退?

    怎么可能!

    倘若赵弘润所料不差的话,他肃王军前脚刚经过高狼,那韩将暴鸢保准后脚就派兵在高狼筑造了防御设施,部署重兵,截断了他肃王军的退路。

    在这种情况下,肃王军若是从泫氏一带撤退,那么很有可能遭到暴鸢、靳黈两名北原十豪级别韩军猛将的前后夹击。

    因此,赵弘润决定反其道而行。

    “……此时,想必那韩将暴鸢正在高狼一带布置防御,企图堵死我军。若我军慌忙撤兵,那么必然将与暴鸢军发生一场恶战,到时候,韩将靳黈从背后袭击我军,我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因此,本王的意思是,不撤兵!”

    “不撤兵?”晏墨皱了皱眉头,疑惑问道:“殿下的意思是,继续按照原本的计划,攻打泫氏县?”

    “唔。”赵弘润点点头,说道:“我军要装出还未发觉后路被截断的样子,如此一来,那暴鸢十有八九不会立刻出兵攻打我军,他多半会先在高狼布置防线,防止我军强行突围。如此,我军就多了几日的时间。”

    “殿下的意思是,在这几日内攻下泫氏县?”商水军副将翟璜皱眉问道。

    “当然不是。”赵弘润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既然暴鸢要截断我军的归路,那么相信他早已派人与靳黈取得了联系,换而言之,靳黈势必已在泫氏县部署了重兵,拼死也会在我军的强攻城死守城池,等待暴鸢军的到来。这是其一……其二,若泫氏县势危,势必也会惊动暴鸢提早进攻我军。”

    顿了顿,赵弘润环视了在场诸位将军,沉声说道:“军粮的问题暂且先不去管。总之,首先我军要在不危及泫氏,不触动暴鸢与靳黈的情况下,摆出一副即将攻城的姿态,砍伐林木打造攻城兵器……以此作为掩饰,在东侧的羊头山、西侧的发鸩山,悄无声息地迅速建立营寨。”

    “……”

    诸将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第925章:瞒天过海() 
『PS:看在作者大过年的都没有断更的份上,求订阅、月票、打赏~~』

    ————以下正文————

    时间回溯到十月初九,即『伐魏诸军总帅暴鸢』在天门关击败魏南梁王赵元佐麾下北二军的第三日,他收到了皮牢关守将靳黈派人送来的紧急军书。

    记得当时,暴鸢也是吓了一大跳,他怎么也没想到,皮牢关居然丢了。

    要知道,暴鸢在前一日才刚刚收到靳黈派人送来的第一封战报,言魏军借烟雨之便奇袭皮牢关。并且,靳黈在信中着重强调了『魏公子润』与其麾下军队的强大。

    当时暴鸢还在考虑,是不是趁着天门关暂时没有什么威胁,派一支军队过去支援靳黈。

    可没想到,他还未决定好是否真的要派出援军,皮牢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