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非附庸。

    『不好办了……』

    饶是赵弘润,这会儿亦难免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局面。

    平心而论,其实赵弘润并不反感像魏氏君父魏釐这样养尊处优的人,在他看来,只要陇西魏氏别在魏国搞事,朝廷拿出一笔奉养这能算什么事?将这拨人打散安置到魏国境内,再不济丢一部分到宋郡去,让魏氏去与南宫垚角力,这是极好的。

    然而,魏罃却提出了要兵权的要求。

    似这种要求,赵弘润根本不会同意。要知道解散了军队,陇西魏氏就是失去了爪牙的猫,对于他赵氏而言没有任何威胁可言,日后还不是任由赵氏摆布?可若是允许陇西魏氏保留军队,谁敢保证这不是养虎为患?

    可问题是,魏罃的观念说得冠名堂皇,他赵弘润实在挑不出什么漏洞来——魏氏以取消了君父制、并且放弃本家地位作为条件,希望赵氏给予魏氏相应的尊重。而这份尊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平等交换,即魏氏凭自己的力量在北疆为魏国去应战韩国的军队,凭借军功换取所需的资源与地位。

    滴水不漏!

    『不可!不可让魏氏保留军队!』

    赵弘润的潜意识中仿佛有个声音在不断地提醒着他,然而理智却告诉他,他没有任何理由与立场,拒绝魏罃的这个正当要求。

    怎么拒绝?

    说北疆的战事不需要魏氏的出力?

    的确,以如今魏国的军力,有没有魏氏那数万军队相助,其实于大局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可问题是,这件事牵扯上了魏氏的尊严,这就比较麻烦了。

    身为本家的陇西魏氏,来到魏国后放弃了作为本家的地位,只是希望一个自力更生、凭借战功换取在魏国生存延续的要求,倘若赵氏仍旧拒绝,未免太不近人情,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甚至于,还会让人怀疑赵氏是否是仗着势大,打算逼死魏氏这个本家。

    『……无法拒绝。』

    足足思忖了半响,考虑了种种因素,赵弘润仍旧无法拒绝魏罃的要求,只因为魏罃那番话,简直是无懈可击。

    而此时,见赵弘润沉默不语,那魏罃眼眸中闪过丝丝异色,笑着说道:“肃王莫不是不能做主?……倘若果真如此,不如派人询问一下令尊魏王陛下的意思?”

    『激我?』

    赵弘润有些恼怒地看着魏罃,颇有些咬牙切齿。

    半响后,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这件事,本王还当真做不了主,待会我会派人传讯至大梁,请父皇定夺。”

    听了这话,魏罃的眼神微微变了变,看似有些意外。

    『此子……年纪轻轻,按理应当是血气方刚,没想到这般沉得住气……我魏氏小辈中,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心中暗赞着赵弘润,魏罃干笑了两声,对于激将之计点到为止。

    而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等寥寥几人,看向赵弘润的目光中亦带着几分诧异。

    至于坐在赵弘润身旁的他二伯赵元俨,亦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眼侄子,毕竟赵元俨也知道赵弘润的性格,深知后者在这件事上没有冲动上头,实在难能可贵。

    此后的会议,进展地很是顺利,毕竟在刨除君父之位、以及能否保留军权这些关键问题后,其余的问题,就显得无关紧要。

    总得来说,魏氏初步认可了赵弘润所提出的种种要求,比如说,请魏氏的君父魏釐作为整个陇西魏氏的代表,前往大梁参见魏天子。

    但是赵弘润依旧心中不快,因为在他看来,最根本的一个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被魏罃反将一军,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结束会议后,赵弘润带着宗卫们暂住到城内的驿馆,随即召来几名青鸦众,将今日会议上的过程写成书面,叫这几名青鸦众马不停蹄送往大梁。

    而出乎赵弘润意料的是,当日晚上,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便带着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亲自到驿馆前来拜会他。

    “魏罃大人是来嘲笑本王的么?”

    在见到魏罃的时候,赵弘润借着玩笑抒发着内心的郁闷。

    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赵弘润还真没遇到多少能让他吃瘪的对象,他老爹魏天子算一个,楚国的寿陵君景舍算一个,而第三位,就是这位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了。

    而听到了赵弘润的玩笑,魏罃连忙摆手说道:“肃王误会了,似肃王这等少年英豪,魏罃结交还不及,哪里舍得与之结怨?”说罢,他提起手中拎着的两小坛酒,笑着说道:“今日在会议上激将肃王,实乃是逼不得已。……对肃王激将是魏罃的不是,看在我魏氏如今举步维艰的份上,还望肃王见谅。”

    见魏罃摆着这般低姿态,赵弘润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遂将魏罃、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三人请入屋内,吩咐宗卫们准备了几道菜,招待后三位。

    席间,魏罃不遗余力地与赵弘润攀交情,而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二人则在旁暖场,尤其是繇诸君赵胜,优雅的谈吐与时而风趣的言论,使得谈话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赵弘润当然明白这三位的来意。

    于是待等酒喝到酣时,他开门见山地问道:“魏罃大人,你想要什么?”

    听闻此言,魏罃与魏忌、赵胜三人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徐徐收起,变得严肃了许多。

    在赵弘润的注视下,魏罃举起酒壶给同桌的三人倒了一杯酒,正色说道:“我没有像魏忌大人那样的自信,试图从秦人手中将陇西夺回来。我只希望,使魏氏、至少我天水魏氏,在魏国……不,应该说是在大魏,有尊严地落户,不是寄人篱下、不是仰人鼻息。”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魏罃,不置与否。

    毕竟,他与魏罃只不过是今日才见过一面,彼此并不熟悉,谁敢保证魏罃这会儿说的话就是真的。

    “魏罃大人有何打算?”抿了一口酒水,赵弘润问道。

    仿佛是听懂了赵弘润这句含糊的问话,魏罃微微一笑,说道:“我与魏忌大人已商议过,准备整编我陇西的军队,到时候,以魏忌大人为主将、姜鄙为副将,前赴北疆协助战事。”

    “魏氏想要北疆?”赵弘润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魏忌,随口问道。

    “不不不。”魏罃连连摆手,说道:“前赴北疆只为功勋,绝无非分之想。至于我魏氏日后落户何处,皆听从赵氏的安排……”说到这里,他语气复杂地说道:“我只是希望,能挺直脊梁活着,不至于被人看轻。”

    听闻此言,赵弘润抿着酒水沉默了片刻。

    事实上,北疆的战况其实并不乐观,尽管看似魏韩两方僵持不下,但事实上,魏国方面只是凭借着城池、关隘在死守,至于城外,其实已经落入了韩国骑兵的手中。

    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魏国的军队卡死在几处关键的战略之地,也使得韩国颇有些投鼠忌器,不敢太过于孤军深入。

    而倘若北疆得到了魏氏数万援军的支持,纵使不能改变这种战况,但相信魏军的处境必然会宽裕些,更何况,此番准备出兵前往北疆的,还是魏忌与姜鄙这等名将。

    而与此同时,在距离衍县有数百里之遥的大梁,在皇宫内,下榻在幽芷宫的魏天子,刚躺下就被大太监童宪唤起。

    “陛下,是青鸦众从衍县送来的六百里加急。”

    『青鸦众?弘润?』

    魏天子愣了愣,披着龙袍下了榻,从童宪手中接过书信,拆开扫了两眼。

    随即,他眉头微微一皱。

    半响后,魏天子的眉头逐渐舒缓下来,似笑非笑地喃喃道:“天水魏罃……啧啧,没想到陇西还有这等人物……唔,童宪,派人转告弘润,就说朕允了。”说罢,他将手中的书信轻轻拍在童宪胸口。

    “是。”童宪接过书信欠了欠身。

    此时,魏天子正要迈步回到后殿,忽然,他好似感觉到了什么,停下脚步皱眉瞅了几眼童宪手中的书信,脸上露出几许思索之色。

    见此,童宪疑惑问道:“陛下?您怎么了?”

    “……”魏天子徐徐摇了摇头,但是脸上的困惑之色却并未退去。

    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但魏天子隐隐还是感觉,这次魏氏事件,结果与他预想的,出现了些许偏差。(未完待续。)

第846章:迎宾之筵() 
次日,也就是七月二十五日,赵弘润便收到了来自他父皇的回覆:允。

    对此,赵弘润也是松了口气。

    毕竟站在公正的角度,此番魏氏的确做出了很大让步,取消君父制、放弃本家地位,虽说天水魏氏的魏罃希望与赵氏平等共处,但这也是建立在推尊赵氏、推尊魏天子的基础上,因此可以视为,只要陇西魏氏与朝廷确认了正式的协商,那么,陇西魏氏将等同于魏国的臣子。

    相比较这个让步,赵氏允许魏氏执掌一支军队,倒也显得微不足道。

    毕竟如今的魏国,国内驻防军的兵力已暴增到四十余万,加上各地方的守备军,全国军队超过六十万,这还不包括川北骑兵那五万异族骑兵。

    因此,哪怕给予魏氏一个三万人或五万人军队编制,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更何况,这个军队编制还不是白白就给魏氏的,必须得魏氏在北疆作出贡献来。

    因此总得来说,魏国赵氏还是赚的,凭白获得了魏氏至少五万军队不算,还得到了临洮君魏忌与姜鄙这等擅战的名将,再加上天水魏罃、繇诸君赵胜等陇西的人才,魏国的实力又增添了几分。

    其实正像临洮君魏忌所说的,陇西魏氏与魏国赵氏同出一枝,几乎不可能成为敌人,而先前大梁朝廷或者垂拱殿算计陇西魏氏,相信也只是为了获取主动权,让陇西魏氏承认赵氏的主导地位,不至于对陇西魏氏赶尽杀绝。

    毕竟都是姬姓一族,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刻,否则,赵氏实在不好与魏氏翻脸。

    当日,待赵弘润将他父皇的意思转告魏罃、魏忌等魏氏族人后,后者亦是心中喜悦。

    下午的时候,陇西魏氏便组织了一支使节队伍,由陇西魏氏的君父魏釐带领,还有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繇诸君赵胜,总共三人,跟随赵弘润、赵元俨前往大梁。

    至于临洮君魏忌与驷马庶长姜鄙,则在衍县筹备整顿陇西魏军的事宜,争取尽快整编好军队,前赴北疆。

    当然了,这只是魏氏表面上的说辞,事实上嘛,相信魏氏对赵氏仍然抱有一些警惕心,不过看在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亦亲自前往大梁的份上,赵弘润索性就当做不知了。

    待等到七月二十七日时,大梁使团迎着魏氏君父魏釐,以及魏罃、赵胜二人,抵达了大梁的西城门。

    此时朝廷早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由魏天子亲自带领百官与数万大梁百姓,在离城十里的地方迎接魏氏君父。

    当时整个场面非常隆重,禁卫列队、鼓乐齐鸣,可谓是给足了魏氏面子。

    尤其是当魏天子亲自将魏氏君父魏釐迎上皇辇时,朝中百官的迎贺声以及周遭百姓的呼声,更是将整个现场的气氛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不过对于赵弘润而言,相比较热闹非凡的现场,他更加好奇他六王叔这几日的艳遇。

    毕竟自从赵元俼在安城与赵元俨分别之后,这位六王叔便不知所踪了,一直等到赵弘润在衍县与魏氏达成初步协议,准备返回大梁时,这位六王叔这才在半途中露面,加入了回归大梁的队伍。

    据六王叔所言,他这些日子,皆与一名陇西魏氏的旧相识呆在一起,那名魏氏族人为了讨好他,这几日非但好吃好喝供着,还派了许多家中的美姬陪伴,小日子过得简直是乐不思蜀。

    六王叔的这一番解释,成功地引起了玉珑公主的鄙夷,同时却也让赵弘润羡慕不已。

    不得不说,赵弘润一直很羡慕六王叔豁达洒脱的生活方式,只可惜,他与生俱来的强迫症,使得他对那些家族内蓄养的家姬敬谢不敏,他无法忍受与他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与别人发生什么关系,因此,他以往前去那些豪绅世家府上赴宴时,从来都不去碰那些家姬。

    回到大梁后,魏天子将魏釐、魏罃、赵胜迎到了皇宫的紫宸殿,他早已在这座宫殿内置备了酒席,款待魏釐、魏罃、赵胜三人与他们的随从。

    陪席的人,除了朝中百官外,还有雍王弘誉、襄王弘璟,以及刚刚回到大梁不久的赵弘润的五王兄,庆王弘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紫宸殿内,赵弘润还看到了几位熟面孔,比如原宗府宗老、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堂叔公赵来朴,小叔公赵来拓,三叔公赵来峪,以及,让某些朝中大臣有些不自在的南梁王赵元佐。

    由于这次的宴会是最高规格的迎宾之筵,因此,魏釐、魏罃、赵胜三人的席位,安排在东侧的首席,由魏氏君父魏釐坐在主席,而魏罃、赵胜二人则坐在主席后的陪座,至于第三排则是他们三人的随从。

    而魏氏君父魏釐的下首,则是赵弘润的二伯、宗府宗正赵元俨的席位,在陪座的位置上,坐着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堂叔公赵来朴、小叔公赵来拓等原宗府宗老。

    再然后就是赵弘润的三伯、南梁王赵元佐,不知什么原因,赵弘润的五王兄庆王赵弘信,居然坐在南梁王赵元佐的陪座上。

    再然后,便是六王叔赵元俼,至于陪座,赵弘润带着芈姜、玉珑公主以及宗卫长卫骄坐了过去,意外的是,三叔公赵来峪亦跟着坐了过来。

    至于对面西侧的席位,则是雍王弘誉、襄王弘璟二人同席,领着朝中百官按照秩序入座。

    事实上,这个席位应该属于东宫太子弘礼,只不过东宫目前不在大梁,因此由雍王弘誉与襄王弘璟二人代替。

    这即是魏国最高规格的迎宾朝宴,纵使是凭赵弘润目前的地位,也捞不到前排的主席,只能在陪座上混混。

    不过事实上,能出席这种规格朝宴的,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比如说,赵弘润他二伯赵元俨的长子,即赵弘润的堂兄赵弘旻,甚至未能有幸出席,可想而知这次迎宾朝宴的规格之高。

    “三叔公,你不坐过去么?”

    在宴席期间,赵弘润冲着坐在身旁的三叔公赵来峪低声笑道。

    因为他注意到,在相隔不远处的地方,他太叔公赵泰汝正恶狠狠地瞪着这边,也不晓得是在瞪视赵弘润,还是在瞪视“背叛”了他的赵来峪。

    “此时过去,岂不是自找没趣?”三叔公赵来峪摸了摸鼻子,苦笑地说道。

    事实上,自打赵来峪决定投奔赵弘润后,便早已与赵泰汝的济阳赵氏划清了界限,毕竟济阳赵氏支持东宫太子弘礼居多,而赵泰汝又与赵弘润发生过龌蹉,无论是政治还是私交,怎么想都不会成为同路人。

    今日三叔公赵来峪坐在赵弘润这边,也算是彻底与他的叔父赵泰汝决裂,向赵弘润表明了立场。

    而在赵弘润与赵来峪低声闲聊的时候,陇西魏氏的君父魏釐,以及繇诸君赵胜,郑重地向现任宗府宗正赵元俨递交了魏氏宗谱与赵氏宗谱。

    这个举动,前者象征着陇西魏氏将从此屈居于赵氏之下,而后者,则代表陇西赵氏的三枝,从此正式并入魏国赵氏。

    而魏天子亦当即投桃报李,封魏氏君父魏釐为陇西王,并且将在陶丘的一块土地,赏赐于前者作为封邑;至于繇诸君赵胜,则魏天子赏赐了他一座在大梁的府邸。

    看似是魏釐获得的更多,可实际上,殿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魏氏君父魏釐,或者说是陇西王,从此之后再难有机会步入朝廷权利的中心,充其量不过是地方上一介无权无势的诸侯王罢了;而繇诸君赵胜,魏天子既然将其留在大梁,显然是打算重用此人。

    不过,新任的陇西王倒是挺满意,毕竟此人已年过六旬,怎么看也不像是有雄心壮志的人,否则,前几日就不会因为赵弘润一番威逼利诱而改变态度。

    此后,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代表魏氏十二支,向魏天子恭读了魏氏的效忠之词——反正赵弘润是这样理解的,毕竟那份奏书的字里行间,无不表示魏氏十二支愿意遵从赵氏以及魏天子。

    而在此之后,魏罃又代表魏氏十二支,向魏天子提出了『希望参战北疆战事』的恳请,以前几日对赵弘润所说的那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

    对此,朝廷方似乎早有准备。

    这不,兵部尚书李鬻出面劝阻道:“魏罃大人的心意,我兵部心领。不过以老朽看来,魏氏并不熟悉中原的战事,并且魏氏长途跋涉来到我大魏,路途遥远,恐军队士卒精力疲乏,不宜出征。老朽以为,魏氏当安心落户,休养生息……”

    其实这番话总结下来就只是一句,就是委婉地拒绝让魏氏参战。

    想想也是,无论是魏天子还是朝廷,目前都不是很信任魏氏,怎么可能让魏氏去北疆混军功,要知道一旦魏氏得到了足够的军功,日后倘若两者发生了什么龌蹉,朝廷与垂拱殿就更不好与魏氏翻脸了。

    然而就在这时,从始至终没有冷眼旁观的南梁王赵元佐开口说了一句话。

    “臣,愿助魏氏一臂之力,尽早击退犯境的敌军!”

    听闻此言,顿时间整个紫宸殿都安静了下来,殿内众人无不用震惊、错愕的眼神看向南梁王赵元佐。

    尤其是魏天子,瞅瞅魏罃,再看看南梁王赵元佐,面色逐渐阴沉下来。

    『三伯?』

    赵弘润皱皱眉,感觉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不对劲。(未完待续。)

第847章:合势() 
『三伯……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力挺魏氏?』

    在整个紫宸殿都鸦雀无声的情况下,赵弘润亦有些迷糊。

    因为按理来说,作为南梁王赵元佐同样作为赵氏一族,本不该去力挺魏氏,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还是说,这位三伯早就与陇西魏氏搭上线了?

    皱皱眉,赵弘润转头望向三叔公赵来峪,低声问道:“三叔公?”

    可能是猜到了赵弘润想问什么,赵来峪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先静观其变。”

    说完这句,这位三叔公的目光再次投降不远处的南梁王赵元佐,神色肃穆地盯着那位侄子的背影,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