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赵弘润则拱拱手,淡淡地说道:“繇诸君的好意,小子心领了,小子还是喜欢骑马。”

    话音刚落,就听到繇诸君赵胜身后传来一声不轻不重的冷哼。

    众人仔细一瞧,原来是繇诸君赵胜身后两名将军中的其中一人。

    见此,赵弘润身后的宗卫长卫骄皱了皱眉,盯着那名将军不悦地问道:“尊驾是何人?……为何冷笑?”

    『……』

    繇诸君赵胜惊讶地看着卫骄,可能是没想到卫骄这名护卫居然敢突然插嘴。

    再瞧瞧赵元俨与赵元俼,他心中更加惊讶了,因为这两位竟然对卫骄的插嘴毫不在意,仿佛是司空见惯了似的。

    而此时,那名将军亦用惊讶以及不悦的目光回瞪了一眼卫骄,沉声说道:“我乃『庶长』侯聃。……你又是何人?”

    “相当于驻军六营大将军。”赵元俼低声对赵弘润解释道。

    “卫骄!”卫骄丝毫不怵。

    “居何职爵?”

    “宗卫长!”

    “哈哈哈……”那位将军侯聃闻言哈哈大笑,随即指着卫骄冷笑道:“小小一个护卫,竟敢以下犯上?”

    『宗卫长卫骄?是小小的护卫?』

    大梁使节团的众人表情都很古怪。

    要知道,就像魏天子的宗卫长李钲是唯一可以调动兵卫、禁卫、郎卫三者的无冕大将军一样,肃王赵弘润的宗卫长卫骄,亦是除魏天子与赵弘润外唯一可以调动鄢陵军、商水军、川北骑兵、青鸦众、黑鸦众、游马军等多股肃王派系人马的人。

    岂只是『小小一个护卫』可以形容的?(未完待续。)

第828章:冲突() 
『宗卫?』

    繇诸君赵胜用目光打量着宗卫长卫骄,脑海中回忆着当年与魏国赵氏的怡王赵元俼初相识时的景象,在那时候,赵元俼曾大致向他解释过关于宗卫的事。

    事实上,陇西魏氏也有着类似『宗府』职能的存在,陇西魏氏尊称为『族老会议』,那是陇西姬姓一族各分家的家主在退位后所去的地方。

    『族老会议』的权利非常大,是陇西魏国国体中唯一能够约束君权的存在,从这一点上看,赵氏魏国当初多半是借鉴了陇西魏国的这种体制,在这基础上设立了宗府。

    然而,似赵氏魏国那地位特殊的宗卫,这却是陇西魏国所没有的,因此,倒也不奇怪那名叫做侯聃的『庶长』,错误地将宗卫长卫骄归类于寻常的护卫。

    然而,出于繇诸君赵胜与庶长侯聃意料之外的是,卫骄这位“小小的护卫”,在侯聃的喝斥声中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相反面色越发沉了下来,冷冰冰地质问道:“庶长侯聃?……你方才为何冷笑?”

    整个大梁使团默不作声,纵使是赵元俨、赵元俼二人,此刻亦是沉默不语,因为他们亦不认为卫骄做错了什么——身为宗卫,眼睁睁看着自己效忠的对象无辜被人嘲笑,这是渎职!

    “为何?……你为何冷笑?”

    睁着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庶长侯聃,卫骄面无表情地走到前方,越过了赵元俨、赵元俼、赵弘润三人,就那么站在前者面前。

    此时此刻,就算是繇诸君赵胜与庶长侯聃再怎么不了解赵氏魏国的情况,他们隐约也看出来了,面前这个自称宗卫长的男人,绝非是寻常的护卫,否则,岂敢越过赵元俨、赵元俼以及赵弘润三人,面对面地站到庶长侯聃面前?

    “你……”庶长侯聃眼瞅着近在咫尺的卫骄,又惊又怒,他还从未被人逼迫到如此地步。

    可他的余光瞥见赵元俨、赵元俼、赵弘润三人,却见这三位姬姓赵氏的王族成员丝毫也没有开口制止的意思,心中已不由地有些忐忑。

    “为、何、冷、笑?”宗卫长卫骄可以说是几乎已将脸贴到庶长侯聃的面前,两人的鼻尖可能只有一个手指的距离。

    『可恶!』

    庶长侯聃气地面色涨红,右手下意识地抓向悬挂在左侧腰间的佩剑,而就在这时,卫骄似乎是有所预感,眼神都不曾变一下,伸出右手按住了庶长侯聃腰间那柄佩剑的剑柄,硬生生将侯聃抽出小半截的利剑又重新按回了剑鞘之内。

    “嘘~”宗卫穆青吹了一声口哨,有些羡慕地看着大出风头的卫骄,喃喃说道:“怎么我就捞不到这种威风的好事呢……”

    “你?”吕牧转头看了一眼穆青的小身板,用奚落的一声轻笑回答了他:你就算上去,多半也只是丢人现眼。

    毕竟,卫骄的力气虽说不如褚亨,但好歹也是在赵弘润身边宗卫们排在前三的,至于穆青嘛,由于年纪的关系,若拼力气,恐怕就只能垫底了。

    『好大的力气……』

    庶长侯聃心中震惊,咬着牙想抽出那柄利剑,但卫骄却死死压制着他,让他不能动弹。

    望着这一幕,繇诸君赵胜的眼中充满了惊奇,他既是惊讶那位自称宗卫的男人居然拥有着压制庶长侯聃的力气,又震惊于赵元俨、赵元俼、赵弘润三人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开口制止。

    『这……怎么回事?』

    繇诸君赵胜仔细注意着赵元俨、赵元俼、赵弘润三人的面色,他发现,作为主礼官的赵元俨,此刻虽皱着眉头,但却居然没有制止;而赵元俼,则是一副看好戏的架势;而最让繇诸君赵胜感到吃惊的,就是那位自称是赵弘润的小家伙,似笑非笑,脸上丝毫也没有担心之色,仿佛他根本不担心他的护卫在做出那样的事后会受到什么责罚。

    『不对劲……不对劲……』

    繇诸君赵胜心底隐隐已感觉有些不对,只见他皱皱眉,随即来到侯聃与卫骄二人身旁,伸出双手一手一个搭在二人的肩膀,笑着对卫骄说道:“这位宗卫长,我想侯聃庶长也并非有意,这可能是一个误会,足下看在赵某的面子上,揭过此事可好?”

    说话的时候,他也转头望了一眼赵元俨。

    见此,赵元俨咳嗽一声,用沉稳的语气对赵弘润说道:“弘润,到此为止。”

    “呵。”在繇诸君赵胜愈发惊讶的目光下,赵弘润晒然一笑,耸耸肩说道:“二伯发话了,小侄岂敢不从?卫骄,回来吧。”

    “是!”卫骄应了一声,毫不犹豫地松手,转身走向原来的位置。

    此时,只听锵地一声,没有了卫骄阻力的庶长侯聃,终于将剑鞘内的宝剑拔了出来,可就当满脸羞恼的他正要有所行动时,繇诸君赵胜却重重抓紧了搭在他肩膀上的手,硬生生将准备迈步冲向卫骄的侯聃拽了回来。

    而与此同时,他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赵弘润。

    他隐隐已感觉到,不远处那位矮个子的年轻小辈,可能不只是『赵氏之主的第八个儿子』那么简单。

    而就在他准备开口挽回一下气氛时,却见那位矮个子的同氏小辈看着庶长侯聃,眯着眼睛笑吟吟地说道:“庶长侯聃……呵,不错,本王记住你了。”

    听闻此言,庶长侯聃的面色微变,因为在那一瞬间,他仿佛有种被猛兽盯住的错觉,以至于心中那股针对卫骄的愤恨,居然刹那间退得干干净净。

    可待他定下神来,仔细再打量赵弘润时,却再也找不回方才那种仿佛置身于冰窟的感觉。

    『是错觉么?』

    庶长侯聃微微皱了皱眉,在繇诸君赵胜的眼神示意下,仍带着几分愤愤之色,将手中的利剑重重插回了剑鞘。

    见此,繇诸君赵胜也是松了口气,毕竟他也明白,他们陇西魏氏如今是寄人篱下,倘若与赵氏魏国闹僵,那岂不是连最后的庇护都失去了?

    于是,他装作方才的一幕全然没有发生过似的,笑着介绍道:“想来诸位也都认识了,庶长侯聃,是我陇西一位颇为勇武的猛士,喏,今日前来恭迎尊使的军队,便是侯聃庶长训练出来的,皆是我陇西的好男儿。”

    赵元俨闻言左右打量了几眼,见那些陇西魏兵一个个站得笔直,心下也有些惊讶,毕竟在他的预想中,陇西魏军可是被秦国的军队打地节节败退,到最后连陇西都丢了,因此他曾以为陇西魏军可能已被秦军打崩溃了。

    没想到,眼前的这支陇西魏军,居然还能保留着几分斗志,这让赵元俨喜忧参半。

    欢喜的是,只要让陇西魏氏融入他赵氏魏国,这些陇西魏兵亦能成为国家的助力;忧心的是,既然陇西魏氏仍保留有一定的军队力量,这就意味着他赵氏魏国愈发不好随意拿捏对方,否则一旦激起内斗,那真不知会是怎样的场面。

    “果然雄壮威武。”赵元俨夸赞道。

    可话音刚落,就听赵弘润在旁笑吟吟地插嘴道:“贵方派如此雄壮威武的军队前来迎接,莫不是有意威慑?”

    『……』

    繇诸君赵胜心中微微一惊。

    事实上,赵弘润猜得并没有错,繇诸君赵胜之所以会带着一万名陇西魏兵前来迎接,真正的原因,只是陇西魏氏内部大半的族人不希望被赵氏这个本家看轻,想让赵氏明白:陇西魏氏本家,仍然拥有实力,并非是单纯狼狈地逃到分家寻求庇护。

    其实这种事,赵元俨、赵元俼兄弟二人也看得出来。

    为何赵元俨方才没有一开始就制止卫骄,原因就在于这位宗正大人心里也不痛快:好嘛,我赵氏为了照顾你们的情绪,专程派使节前来迎接,护卫军也只带了五百名禁卫;可你们倒是好,居然派一万名军队过来,难不成想反压我赵氏一头?

    可别以为俨王爷就没有脾气,他只是看在宗族情分上,忍耐着心中的不快罢了。

    因此,他并不介意让卫骄去挫挫对方的气焰,当然,这个尺度得由他来掌握,而不是赵弘润,毕竟实在不放心后者这个暴躁的侄子。

    而此时,繇诸君赵胜笑着解释道:“贤侄误会了,万人迎送,只因重视,绝无歹意。”

    “呵。”赵弘润不置与否地笑了笑,不再说话。

    一场冲突,在繇诸君赵胜圆滑的处理下化解了,可他的心头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知道,今日派一万名军士前来迎接这件事,因为惹到了对方的不快,这让他在心底暗骂那些瞎出主意的人。

    随后,在繇诸君赵胜的引领下,大梁使团缓缓朝着安城而去。

    待靠近安城,赵弘润这才发现,安城城外已建起了几座颇有规模的军营。

    『故意为之的空营,亦或是……陇西魏氏果真仍有那么多的军队?』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有些捉摸不透。

    忽然,他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因为他发现,在安城城外,在城墙脚下,居然搭建着不少简陋的棚屋,隐约还有几声哭声、怒骂声从那里传来。

    “我大魏的旗帜!”

    随着远方一声惊喜的呼声,从那些棚屋中涌出成百上千的魏人,有的穿着普通、有的打扮显贵,一股脑地涌向大梁使团。

    “前方是那位大人?”

    “大人可要为我等做主啊……”

    “那些恶贼强占我等屋舍……”

    听着那乱糟糟的呼声,甚至于其中夹杂着女人的哭声,赵弘润眼中瞳孔微微放大,脸上亦逐渐露出了惊怒之色。

    『难不成陇西魏氏这帮人……他们怎么敢?!』(未完待续。)

第829章:冲突(二)() 
我叫安配,乃大魏安城安氏的后人。

    根据族谱记载,在几百年前,我安氏那可是安城的名门望族,甚至于在当时的梁国也排的上名,并且家族居住的这座城池,也是以我安家命名的,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如今。

    遗憾的是,就像天底下大多数世族那样,我安家在这数百年里,逐渐也衰败了。

    这其中有兵祸的原因,毕竟据族谱记载,我安家曾经历『魏国灭梁之战』、『魏卫交兵』,有好些位先人直接或间接地死在那几场浩劫中。

    当然了,这些数百年前的恩恩怨怨,先祖们早就释怀了。

    可能最开始的时候,我安氏先祖是很惊恐的,毕竟当年那些自称赵氏魏人的虎狼之士,驾驭着战车、统帅着后来赫赫有名的大魏武卒,从如今称之为三川郡的西夷杀出来时,整个梁国都为之惊恐。

    因为对于当时作为中原国家的梁国而言,那时的赵氏魏人,只不过是居住在三川的西夷,蛮夷之人。

    后来,赵氏魏人灭了梁国,他们并没有像当时其他的异族那样在梁国烧杀抢掠,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安抚梁国的后人,学习梁国的文化,以至于若干年后,我安氏的先祖们也逐渐认可了赵氏魏人对这片土地的统治,甚至于,也逐渐成了一名魏人。

    这些都是老历了,不提也罢。

    总之,后来我安氏就登上了大魏赵氏的战车。

    而相比较这些兵祸,真正使我安氏开始衰败的,还是因为先祖们惫懒的缘故——虽然这么说大逆不道,但事实的确如此。

    总而言之,我安氏衰败了,从当初大魏安城的名门望族,沦落到后来只有一座占地十几亩的祖宅,外加城外几百亩的田地,仅剩如此。

    我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这点家产可能会使一般的平民满足,但是对于作为安氏后人的我来说,却是耻辱,却是悲叹。

    家到中落的我安氏,人丁也不旺,我这一辈,只有我与我的兄长安图。

    别看家里还有些田地,可实际上,在家父这一辈时,我安氏在安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为曾经的名门望族之后,如今处境着实尴尬,虽说凭着家父曾经的关系,兄长与我娶了城中李氏老爷的一対女儿,但妻族的那些亲戚,看我们兄弟的眼神总带着几分偏见。

    说到底,无非就是一个字:钱!

    李老爷,不对,应该是岳丈大人,那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不顾其家人的劝阻,将女儿许配于我兄弟二人,我兄弟二人很是感激,可岳丈大人的那些亲戚,啧!想到就心烦。

    因为这件事,我兄弟二人一直在思索着如何兴旺我安氏。

    终于,在去年年初,机会来了,我大魏的肃王殿下出兵征服了三川,随后我大魏与三川建立了稳固的贸易——贸易这个词,据说就是那位肃王殿下提出来的,其实就是交易的意思。

    当时我与兄长合计了一下,都觉得这个机会不可错过,于是咬咬牙狠狠心,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那数百亩田地都卖了,又找岳丈大人借了一笔钱,前往了三川。

    三川郡雒城,那可真是个好地方,那些羱族的少女……咳,这不是重点,总之,我们兄弟二人往返了几趟三川,赚了数倍的钱,非但还上了欠岳丈大人的钱,卖当初卖掉的田地又买了回来,居然还剩下许多。

    当然了,那时候之所以赚得多,那是因为肃王殿下拒绝我大魏国内那些大贵族前往三川,虽然不知具体是为了什么,但那些大贵族、大富豪的商队无法进出成皋关,这对于咱们兄弟这些小商队而言,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

    后来,随着肃王殿下向国内那些大贵族妥协,大批的贵族商队进出三川,这钱就难挣了,我不知听说过有多少平民商人被击垮。

    不过这与我安氏没有关系,毕竟就算再怎么败落,我安氏在安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贵族,那些大贵族不至于打压我们,他们打压的,只是那些平民商人。

    随后,我兄弟二人的生意越做越大,上百名胡人奴隶,两艘由大梁冶造局打造的商船,还在尚未建成的博浪沙河港,花重金买了一间商铺——虽然目前暂时连商铺的影子都看不到,但是我们兄弟二人都坚定,肃王殿下是不会坑咱们的。

    到了今年,我就不跟着兄长了,安心在安城打理店铺,嘿嘿,咱兄弟如今在城内可是拥有一处客栈、两处酒馆,还有一间店铺兜售些从三川购入的零零散散的东西。

    最近,兄长带着岳丈大人的小儿子,也就是咱兄弟二人的小舅子,开着商船到商水县收购珍珠、楚国青铜等东西去了,这些东西无论是在我大魏还是在三川郡,都卖得相当不错。

    话说岳丈大人的那些亲戚,就是曾经瞧不起咱兄弟的家伙,如今一个个眼红地很,旁敲侧击地让咱们兄弟传授些经验……呸!我才懒得管他们死活!

    唔,总之,我安氏逐渐又兴旺起来了。

    然而前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祸事就来了,安城突然涌进一支陌生的军队,虽然有点丢脸,但我一开始还真差点吓得尿裤子,还以为是北边的韩国人打进来了,后来看到这支军队挂着『魏』字旗号,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这口气也没松多久,因为那根本不是我大魏的军队。

    事实上我一开始就纳闷,『繇诸君赵胜』,我从来没听说过,我大魏什么时候封过邑君了?不都是封王的么?就好比原阳王啊、成陵王啊,突然冒出一个繇诸君,简直莫名其妙。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支魏军,并非是我姬姓赵氏大魏的军队,而是在遥远的西方,陇西魏国的军队。

    据说,陇西魏氏是我大魏赵氏的本家——天呐!我大魏的姬姓赵氏,那可是天子宗族,是王族啊!怎么会是什么莫名其妙的陇西魏氏的分家呢?

    不容我细想这个问题,陇西魏氏的军队,这帮恶棍,就霸占了安城。

    这帮畜生可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居然就将我与家中的家眷统统赶出了家门,霸占了我安氏的祖宅,据说是要腾给什么『左庶长』居住——可能是这帮恶棍的什么高官显赫吧。

    甚至于,那些自称魏兵的恶棍,居然还对我嫂子还有我内人起了非分之想,要不是家中还有十几名忠心的胡人奴隶,不不不,是胡人家仆,恐怕我嫂子与内人真有可能被这些假冒魏兵的恶棍侮辱。

    ……可恶,这群恶棍居然也敢自称魏兵?!

    我大魏的军队,除非针对叛逆,否则从来不会将兵刃对准自己的同胞!

    不过形势比人强,我姑且忍一忍。

    在十几名忠心的胡人家仆的保护下,我保护着嫂子与内人逃出了城。

    途中,我遇到了好些在安城有头有脸的人物,开米铺的张氏、近几年改行替虞造局售卖蜡烛生意的何氏,许多安城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会儿都是一脸惊恐地逃向城外。

    甚至于,在城外居然还碰到了岳丈大人。

    老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