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樵夫咽着唾沫,满头冷汗地戒备着。

    突然间,有几个人影从不远处的草丛中窜了出来,用凌厉的眼神扫视了一眼昌樵夫。

    “啊!”

    昌樵夫不由地惊叫一声。

    然而,那几个人影却没有理睬他,彼此低声说着什么。

    “不在这里,去那边!”

    随着嗖嗖两声,那几个人影顿时又消失在山林中,只留下一脸呆懵的昌樵夫。

    『邑丘众?还是阜丘众?』

    回过神来的昌樵夫一边拍着剧烈跳动的心口,一边暗暗猜测着方才那几个人影的身份。

    戈阳山,是邑丘众与阜丘众的地盘,这是阳夏民众众所周知的事。

    可就在昌樵夫暗自猜测之际,忽然从身后方亦掠出几个人影,从他身边疾驰而过。

    惊鸿一瞥,昌樵夫发现那似乎也是戈阳山的隐贼众。

    隐隐地,昌樵夫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他隐隐感觉,今日的戈阳山仿佛是危机四伏。

    『我还是尽早回去吧……』

    昌樵夫有些胆怯了。

    可就当他准备拾起箩筐下山之际,忽听山中深处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响。

    那阵叮当之乡,并不像是打铁匠那种有节奏的声响,而仿佛是兵刃撞击时的声音,杂乱无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心中的好奇心,驱使着昌樵夫放下箩筐,手持着斧头朝着怪声传来的山中深处走去。

    若在以往,他绝没有这个胆子,因为无论是邑丘众还是阜丘众,都禁止当地的樵夫深入山林,免得被人发现他们的营寨位置。

    因此,如昌樵夫这般,他们只敢在山林的外围砍伐树木,绝不敢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进去。

    但是今日,由于他实在太好奇那阵怪声,因此壮着胆子走向了林中深处。

    大约走了有一里多地,昌樵夫忽然停下了脚步,下意识地憋住了呼吸。

    因为他骇然发现,前面不远处的树旁,倒着一名穿着灰色布衣的男子。

    在仔细观察了片刻后,他壮着胆子走上前去,伸手探了探那名男子的鼻息,这才发现,这名男子早已断气。

    不过,虽然早已断气,但此人的尸身还是温热的。

    也就是说,此人刚死不久。

    『这究竟……怎么回事?』

    昌樵夫又惊又惧。

    而此时,远处那似兵器碰撞的怪响,仍在持续。

    咬了咬牙,昌樵夫悄悄摸到一处树丛,扒开树丛往深处瞧。

    只瞧了一眼,他便惊地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在二十几丈开外,约有百人正激烈地搏杀着,只见这些人,一个个身穿黑色或灰色的布衣,有的脸上还蒙着布,手持匕首、短刃,与各自的敌人杀得难解难分。

    而在地上,倒满了尸体,鲜血染红了戈阳山的土地。

    『邑丘众……邑丘众与阜丘众在厮杀?』

    昌樵夫下意识地捂住了嘴,不敢出声,只是睁大眼睛观瞧着。

    在他眼里,那些身手敏捷、武艺高强的隐贼们,一个个手持锋利的短刃,豁出命朝着他们的敌人身上要害招呼,而结局,他们不是杀死了他们了对手,就是他们自己被杀,没有第三种结局。

    昌樵夫惊地说的不出话,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激烈的厮杀。

    忽然,只听噗地一声,一具尸体生生跌落在昌樵夫眼前,吓得他险些尖叫出声。

    定下神来仔细一瞧,只见这具尸体的脖子上插着一支似竹签般纤细的箭矢。

    这是吹箭的箭矢。

    这不,就在不远处,一名隐贼正好收起手中的吹管,将其放入怀中。

    但是转眼之间,这名隐贼便被另外一名隐贼从背后刺入了心口,睁大着眼睛倒在地上。

    整个战场,太乱,昌樵夫感觉自己每眨一次眼,都会有几名隐贼失去活生生的性命,变成一具无法动弹的尸体。

    他不敢再看下去,因为他整个人都在颤抖。

    他抱起斧头转身逃下山。

    临转身的时候,他发现有不少隐贼瞥了他一眼,显然是发现了他,但是,不知为何没有追赶,仍在继续着与敌人的厮杀。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一路慌不择路地返回自己丢下箩筐的位置,昌樵夫顾不上拾起地上已经劈成一段段的木头,背着箩筐便逃下了山。

    邑丘众与阜丘众的厮杀,岂是他这种寻常小民可以旁观的?

    他慌慌张张地回到了阳夏县城,却没有返回家中,而是找了一家酒肆,找店伙计要了两碗酒压压惊。

    因为是经常来的酒肆,店家与店伙计都认得昌樵夫。

    于是,见昌樵夫一脸惊恐,那店家便笑着说道:“怎么了,老昌,一脸发青,活见鬼了?”

    昌樵夫摆了摆手,连灌了好几口酒,这才压低声音,神神秘秘说道:“老哥,你猜我适才到戈阳山砍树,看到了什么?”

    “看到狐狸精了?”店家开了一句玩笑,引起了酒肆内众酒客的哄堂大笑。

    见此,昌樵夫气恼地挥挥手,随即神秘地说道:“我看到邑丘众与阜丘众在厮杀。”

    『邑丘众?阜丘众?』

    店家与店内的酒客愣了愣。

    要知道在若干年前,邑丘众与阜丘众的确是碰面就难免一场厮杀,可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最近几年,邑丘众与阜丘众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么?

    “当真?”店家惊疑地问道。

    昌樵夫嘿嘿一笑,一口喝完了碗里的酒。

    店家会意,主动替他倒满了酒,又说道:“老昌,别藏着掖着了,赶紧将你看到的说出来,今日老哥我免你的酒钱。”

    见目的达到,昌樵夫遂不再卖关子,在喜滋滋地喝了一口酒水后,将他亲眼所见的那一幕说了出来,只听得店家与众酒客面面相觑。

    因为若昌樵夫所言尽皆属实,那这回邑丘众与阜丘众可不单单只是小打小闹,或许一个不好,其中一支隐贼很有可能就此在阳夏除名,彻底沦为历史。

    这……什么仇什么怨?

    酒肆内的众人面面相觑。

    半响后,店家怀疑地问道:“老昌,你果真是亲眼所见?”

    “那还有能假?”昌樵夫抹了抹嘴,信誓旦旦说道:“我对天起誓,若我有一句佳话,让我回头被豺狼叼了去。”

    见昌樵夫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众人心中相信了几分。

    可是,近些年来井水不犯河水的邑丘众与阜丘众,为何突然又彼此攻杀起来了呢?

    短短半日工夫,这个劲爆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阳夏县,也传到了赵弘润的耳中。

    “动作好快啊……”

    当负责收集情报消息的宗卫高括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赵弘润后,赵弘润不禁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

    他确实有些得意,毕竟正是他一手促成了诸隐贼众的自相残杀,若是事情进展顺利的话,或许不再需要商水军出动,他就能解决阳夏隐贼这个朝廷陈积已久的问题。

    “不过,还不够……就让我再来添把火!”

    轻笑一声,赵弘润对宗卫高括下达了命令。

    当日,阳夏县内又张贴了布告。

    这是一则用来安抚阳夏县民的布告,毕竟几乎整个县的县民都已经听说了阜丘众与邑丘众彼此厮杀的消息,只是不知道为何而已。

    而在这则布告中,赵弘润就点明了原因。

    他在布告中写道,阳夏隐贼众中,有一些隐贼屡屡犯禁、不服管教,甚至于行刺他堂堂肃王,残害阳夏县令马潜的家人,罪不可恕!

    然而,阳夏隐贼众又有另外一些隐贼,洁身自好,弃暗投明,赵弘润代表朝廷给予其物质上的嘉奖。

    不过,至于哪些人是叛贼,那些人又是顺从的忠良之士,赵弘润并没有点明。

    换而言之,成王败寇,胜者便是忠良,败者便是叛贼。

    赵弘润相信,阳夏诸隐贼众必定能看懂这则布告上的深意。(未完待续。)

第546章:等待() 
赵弘润贴遍全城的这则布告,没过多久就传到了阳夏境内诸隐贼众的耳中,让诸隐贼众的首领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郁闷。

    欣慰的是,既然肃王赵润将这则布告贴遍全城,那么,日后他就不好反悔,诸隐贼众的首领们倒也不必在担心这位肃王会过河拆桥。

    而郁闷的是,这则布告分明就是火上浇油,欲使本来就已经非常激烈的拼斗,变得更加激烈、残酷。

    “我隐贼众,简直就是那个赵润圈禁的两只斗鸡,相互狠啄,就只为了那一捧炒米!”

    段楼的首领段沛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愤懑不已。

    听闻此言,黑蛛的首领,皮肤黝黑而又矮小精壮的男子黑蛛闻言淡淡说道:“事已至此,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眼下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啄败对面那只雄鸡,从『主人』手中争得那一捧炒米而已。”他在话中刻意加重了『主人』两字,嘲讽以及自嘲意味,相当浓重。

    而此时,丧鸦的首领,那个浑身裹在黑色斗篷里装神弄鬼的男人丧鸦,用他那嘶哑的声音桀桀怪笑道:“嫌这嫌那,段大哥何不退出?在下倒是觉得那捧炒米是越发地喷香诱人了,嘿嘿嘿嘿……”

    段沛恨恨地看了一眼丧鸦,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事到如今让他退出?开什么玩笑?!

    可能是见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应康拍了拍手,圆场道:“从好的一面看,那个赵润并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而从不好的一面看,这位肃王殿下,施展权谋真可谓是得心应手……成王败寇,他那则布告一贴,无论是咱们还是金勾狗贼,都不得不再抖擞精神,拼个你死我活。”

    可不是嘛,胜出者捧为『忠良』,非但可以攀上肃王赵润的高枝,还能拥有自己的隐贼村,从此不必再躲躲藏藏,可谓是名利双收;而若是败北,则沦为贼寇,非但什么都得不到,还会被加上种种罪名,一世难以翻身。

    这两者间犹如天壤之别的差别待遇,迫使诸隐贼众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拼尽全力、豁出性命去啄败对面那只雄鸡。

    而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还不是那位稳坐钓鱼台的肃王赵润?

    赫赫阳夏隐贼,竟沦落为肃王赵润圈禁的两只斗鸡,为了一捧炒米而不得不彼此狠啄,这才是诸隐贼众的首领们最感觉郁闷与愤慨的。

    此时再想用别的手段使那位肃王屈服,已经为时已晚,因为就在两日前,第二批前来支援的商水军主力军,已经在副将翟璜的率领下,抵达了阳夏。

    整整五千兵!

    而这一次,诸隐贼众总算是明白了商水军主力军之所以能这么快抵达阳夏的原因:这支援军,是乘坐着朝廷户部的运输船,经蔡河、涡河,最终抵达阳夏的。

    甚至于,这第二批商水军援兵,还给阳夏带来了许多米粮,以及一批军器。

    这一批军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个木箱子似的、会发射弩矢的木匣,商水军士卒管它叫做『机关弩匣』。而另外一种,则是可佩带在小手臂上,便捷小巧的袖箭。

    那个『机关弩匣』,不必多说,当日阳夏县内的隐贼与游侠众之所以被商水军杀地惨败,这种兵器当居首功。

    至于袖箭,诸隐贼众的首领们其实也并不陌生,因为据说,这种便捷小巧的兵器,亦是诞生于鲁国巧匠的手中,是后者用来防身的兵器。

    没想到,他们魏国也可以打造,而且一打造就是成百上千件。

    眼下的阳夏县,已驻扎有一万两千商水军士卒,甚至于,由于县内无法容纳如此多数量的军队,商水军已在县外建了两个营寨,一个称做徐营,由三千人将徐炯镇守,而另外一处则称做翟营,由那位商水军大将伍忌的副将,同为三千人将的翟璜坐镇。

    事到如今,就算阜丘众与邑丘众,包括黑蛛、丧鸦、段楼、耿楼、徐家寨等诸隐贼势力摒弃前嫌,同心携手,也奈何不了赵弘润了。

    更何况,眼下邑丘众、黑蛛、丧鸦、段楼、耿楼等隐贼众,已经与阜丘众结下了难解的冤仇。

    原来,他们在两日前就袭击了阜丘众的老巢,只是没打下来而已。

    而作为报复,事后金勾派一部分人去了黑蛛与丧鸦的巢穴,杀光了二人留守在营寨里的隐贼,并且一把火将后者的老巢给烧了。

    黑蛛与丧鸦实力不如阜丘众,遂带着人马来投奔邑丘众。

    为了复仇,二人与应康在昨日又与金勾杀了一阵,杀地戈阳山的山林,到处都是彼此双方的尸体。

    这个时候摒弃前嫌?开什么玩笑?!

    别说应康不会认可,就算黑蛛与丧鸦都不会同意。

    三人早已下了决定,定要将金勾碎尸万段!

    但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是,金勾在得知他们这帮人已经结盟之后,便拉拢到了许家寨。

    对于许家寨,诸隐贼众的首领们以往是有诸多不耻的,因为许家寨介乎于隐贼与山贼之间,有时候为了抢掠钱财,杀害经过的平民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

    因此,诸隐贼众以往很看不起许家寨,认为这帮人失去了『士侠』的信念,彻底沦落为一帮贼寇。

    而反观黑蛛与丧鸦,虽然与阜丘众一样干着杀人买卖,杀人如麻,但他们从来不杀手无寸铁的平民,也不抢掠他们。

    的确,他们是恶人不假,但他们也有他们的原则。

    隐贼,与山贼、强盗是截然不同的!

    简单吃了些东西后,应康等人便又开始商议攻打阜丘众的老巢。

    因为他们不打过去,金勾就会打过来,两方阵营已泾渭分明,这把火已越烧越旺,更别说赵弘润还又添了一捧柴火,如何熄灭地了?

    而就在以邑丘众为首的隐贼众与以阜丘众为首的隐贼众,双方彼此杀得难舍难分之时,赵弘润却悠闲自在地呆在阳夏县衙里。

    甚至于,他还有闲情将暂时安置在圉县的几个女人接到了阳夏,毕竟眼下整座阳夏县城已被商水军彻底控制,不怕会有什么麻烦。

    而接来诸女的目的,是赵弘润为了让芈姜帮忙看一看阳夏县令马潜的病情,看看后者的疯病是否能治。

    因为芈姜、芈芮两姐妹,二人除了巴国的巫术外,前者学的是医药,后者钻研的是毒药、毒蛊,因此正好让芈姜给马潜诊断一番。

    毕竟看着一位本可成为魏国栋梁之才的饱学之士变得疯疯癫癫,赵弘润心中也不是滋味。

    但遗憾的是,芈姜在诊断完马潜的病况后告诉赵弘润,这位县令大人并非是因为毒药之类的变得疯癫,而是因为心病。

    俗话说得好,心病无药医,对此,芈姜很遗憾地表示她束手无策。

    “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么?”

    望着那位仍然口口声声喊自己『王县丞』的阳夏县令马潜,赵弘润皱眉询问芈姜道:“难道巴国就没有什么特殊的秘术之类的?”

    芈姜翻了翻白眼,面无表情地告诉赵弘润,巴国的巫医之术,并不像世人所臆想的那样神奇莫测,能治的能治,不能治的,还是不能治。

    “我要是你,就派人将他带回他的故籍,让其安度晚年。或许在故乡,他的疯病能少有改善也说不定。”留下一句建议,芈姜走开了。

    『让他返回故籍……么?』

    赵弘润沉思着。

    诚然,待解决了阳夏隐贼这件事,朝廷必定会派来新任的县令,到时候留马潜这个疯疯癫癫的前任县令在阳夏县衙,这的确不像话。

    可问题是,就这么将马潜送回故籍,赵弘润又于心不忍。

    一个孤寡老头,又无有子女,况且人还疯疯癫癫的,让你返回故籍,岂不是让其自生自灭?

    赵弘润很清楚,他们魏国并没有关于退休或离职官员的奉养,因此,有些清官当了一辈子两袖清风的官,到最后告老归降,穷困潦倒,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也正因为这样,有不少官员在离职前都会捞一笔钱,作为日后的生活所需,从而助涨了朝廷内的不正之风。

    只可惜,赵弘润虽然想改变这种局面,但这却是属于吏治的范畴,而如今执掌着吏治的,却是那位东宫太子弘礼。

    显然,那位东宫殿下不会允许赵弘润对吏部指手画脚。

    『也不知雍王兄他们,是不是已开始对东宫动手了……』

    长吐一口气,赵弘润双手抱着后脑勺,慵懒地躺坐在椅子上。

    他并不怪雍王弘誉当初在他决定离开大梁躲避谣言的时候,没有出面挽留,毕竟当时赵弘润若继续留在大梁,非但对他自己不利,对雍王他们不利,对东宫太子也不利。

    而一旦他赵弘润离开了大梁,相信大梁那边的皇位之争,无疑会变得十分激烈。

    『雍王兄应该斗得过东宫的吧?虽然东宫身边的幕僚骆瑸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弘润百无聊赖地猜测着。

    因为他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等邑丘众与阜丘众彼此攻杀,杀出一个胜败。

    等王都大梁那边,雍王弘誉与东宫太子弘礼的皇位之争,争出一个结果。

    除此之外,他眼下能做的事,果真不多。

    然而,就在赵弘润等待着结果的这段日子,他忽然接到了一则朝廷送来的公文,居然还是兵部送过来的。

    只见上面写着,成皋军围剿大盗贼桓虎不利,桓虎八百骑寇逃入三川伊山,经阳翟潜入魏国腹地。

    最后,兵部提醒赵弘润小心谨慎,若能查到桓虎踪迹,则发兵剿之。

    『桓虎?……这家伙够能耐啊。』

    赵弘润着实有些发愣。

    毕竟,能从成皋军的围剿中顺利逃脱,并且出人意料地潜入魏国境内,居然还甩掉了追兵,那桓虎的本事与胆魄,着实不可小觑。

    究竟此人是慌不择路,还是又一个『砀郡游马』?(未完待续。)

第547章:穷途末路() 
时间转眼便到了二月底,商水军主力军的最后一批援军,亦在大将伍忌的统帅下抵达了阳夏,并且在阳夏县外建造了第三座军营,伍营。

    徐营、翟营、伍营,这三座商水军建造的军营,从鸟瞰看呈品字状,像个三角般将阳夏县包裹其中。

    此时此刻,若谁还想着对赵弘润不利,那他可真得掂量掂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