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刃下。
吃了两场败仗,两名将领战死,这让东海郡的楚军们士气大跌,就连本打算主动出击的楚将申屠亢,此刻亦放弃了原先的打算,决定死守坦诚,等待援军。
而与此同时,乐弈则与田耽商量。
作为前韩国与雁门守李睦齐名的名将,乐弈最擅长的攻城,虽然郯城城池坚固,但在乐弈眼中,却不外如是。
他对田耽说道:“东海(郡)兵少将寡,好似楚国并未打算死守此地。若你我猛攻郯城,则楚国或有可能放弃东海,向南退军,不如围定城池,借机诱杀楚军。”
田耽当然明白乐弈的意思,无非就是围城打援嘛,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田某自行率军往彭城去了。”
乐弈愣了愣,旋即,素来不拘言笑的他,脸上亦浮现几分笑意。
他必须承认,跟同样擅长率军打仗的田耽交流就是轻松,这不,他只是刚刚提出了「围城打援」这个建议,田耽便闻弦声而知雅意。
于是,乐弈、田耽在郯城一带分兵,由乐弈率领其余军队围住郯城,摆出一副欲围攻郯城的架势,而田耽,则悄然率领军队前往彭城。
五月初乃至五月中旬,乐弈故意放慢了围攻郯城的步骤,叫麾下的士卒不急不缓地打造攻城兵器。
纵使是后来攻城兵器打造就绪后,他也只是稍稍打了几下郯城而已。
这引起了魏将曹焱的不满。
由于燕王赵疆因为当初在临淄下令屠杀齐人而被魏国天策府勒令返回魏国,此后,他的宗卫长曹焱,就成为了魏军方面的主心骨,同时也肩负着类似‘监军’的义务,以督促乐弈、田耽等降将。
在曹焱看来,郯城虽然城墙坚固,但他魏军多达三十余万,岂有可能被这小小一座城池给挡住?
甚至于,就连田武也对乐弈的‘消极怠战’颇为不渝,几次请缨出战,甚至愿意为此立下军令状。
由于曹焱、田武二人皆对自己的决定抱有怀疑,乐弈只好将他的想法与二将说了一遍,并告诉二将:“我军在此耽搁十日,却能换来至少三十日的进程。”
曹焱、田武将信将疑。
不过鉴于魏王赵润亲笔委任乐弈为主帅,曹焱也不好逼迫过甚,姑且听从了乐弈的安排。
五月中旬时,驻守彭城的寿陵君景云,得知了「乐弈被阻于郯城」的消息,心中大为惊讶。
因为就像乐弈所猜测的那样,东海郡其实早就被楚国所放弃楚国原本准备在彭城、邳(下邳)一带阻击魏军,且为此,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已分别在这两地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
没想到,郯城居然能阻截魏军,阻截乐弈这等名将。
『要不要派兵援助呢?』
寿陵君景云犹豫不决。
别看景云在其父景舍事后初次掌兵的时候,对兵事一窍不通,但这么多年来,有副将羊祐辅佐,且自身亦是历经战事,当然也想得到「围城打援」这种计策,生怕乐弈是故意以郯城作为诱饵,赚他率军支援郯城。
但考虑再三,他最终还是决定出兵郯城,并且在出兵时,他向驻军在邳县的邸阳君熊沥送了个消息,相邀熊沥一同率军支援郯城。
倒不是自信于能够击败乐弈,寿陵君景云的主要目的还是拖延时间,用楚国广阔的国土,来换取喘息的时机这是楚国王都寿郢那边的最新命令。
至于郯城是否是乐弈围城打援的陷阱,寿陵君景云也有所防范,在他看来,他与邸阳君熊沥出兵支援郯城,最不济也无非就是重新退回彭城、下邳两地而已,终归乐弈也是人,只要他们小心防范,莫要给予乐弈偷袭他们的机会即可。
难道乐弈还能无中生有地设计赚杀他们?
抱持着这样的念头,寿陵君景云留下副将羊祐守卫彭城,自己则率领十万楚军支援彭城,而另外一边,驻军在邳县的邸阳君熊沥,亦出兵五万,响应景云的行动。
不得不说,无论是寿陵君景云还是邸阳君熊沥,他们确实足够谨慎,不给魏军丝毫偷袭他们的机会,纵使是乐弈,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什么破绽。
但乐弈对此并不在意,在他心中,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其实早已在他瓮中。
然而其他人却不知,无论是魏军一方的曹焱、田武,还是楚军一方的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此刻都没有意识到。
就这样,魏楚两军在郯城又对峙了足足一个月。
对峙到魏将曹焱实在是忍不住了,再次跑到乐弈面前质问后者,却见乐弈淡然说道:“曹将军不必焦急,破敌就在这几日。”
曹焱又一次将信将疑。
但事实证明,乐弈的判断是正确的。
六月中旬前后,邸阳君熊沥收到消息,骇然得知魏将燕绉、李岌二人,竟率河间水军与湖陵水军攻打广陵,吓得他魂飞魄散。
广陵郡,位于邳郡的东南,九江郡的东边,若被魏军攻破广陵郡,非但邸阳君熊沥自身会被魏军切断后路,甚至于,魏军可以直接威胁到王都寿郢。
在大惊失色的情况下,邸阳君熊沥立刻派人通知寿陵君景云,告知后者他必须立刻撤兵,派兵支援广陵。
而与此同期,寿陵君景云亦收到了魏将田耽率军偷袭彭城的消息。
跟广陵郡的情况差不多,彭城亦位于东海郡的南边,若被田耽攻陷彭城,寿陵君景云麾下的军队,亦将陷入魏军的腹内。
在这种情况下,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只得放弃郯城,准备趁机悄然撤兵。
但很可惜,乐弈早早就在等待楚军撤兵,又岂会叫景云、熊沥二人如此轻松就撤退?
在景云、熊沥撤退那一晚,乐弈下令全面进攻,令曹焱、屈塍、韩普、田武、田恬等将领,率领麾下军队死死咬住景云、熊沥二人所率的军队。
至于郯城,乐弈根本懒得攻打。
由于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二人急着撤兵返回,无心恋战,二人麾下军队被魏军打得溃不成军。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晚,郯城守将申屠亢亦听到了城外的动静,但由于城外皆被魏军围定而没敢轻举妄动,生怕乐弈的诡计。
可没想到的是,当天亮后他登上城墙一瞧,非但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麾下十余万军队已消失无踪,就连乐弈麾下的三十余万魏军,亦不知去向,以至于原本有几十万魏楚两国军队对峙的城外,这会儿空空荡荡。
数日后,心急率军返回彭城的寿陵君景云,在彭城一带遭到了魏将田耽的伏击。
事实上那其实也不算是伏击,纯粹就是田耽挡住了彭城守将羊祐派出接应景云的军队,堵在了后者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罢了。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寿陵君景云遭到惨败,率领余众向南撤入九江郡。
此时,田耽这才慢悠悠地联合曹焱、屈塍几人,攻占彭城。
得知寿陵君景云战败,彭城守将羊祐长叹一声,只能趁着魏军还未彻底包围彭城,而提前撤兵。
倘若此前寿陵君景云并未率军支援郯城,那么彭城这边倒是还能支撑个几个月再退兵,可现如今,仅他麾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在田耽、曹焱、屈塍几人的进攻下支撑许久,与其搭上麾下所有军队,被魏军围歼在此,羊祐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兵。
就这样,寿陵君景云与副将羊祐经营了一年余的彭城一郡,就这样被魏军轻松地攻陷了。
而另外一边,田武、田恬父子亦死咬着邸阳君熊沥不放,一直追入了邳郡,前前后后顺势攻克「邳县」、「取虑」、「钟吾」、「下相」等几座城池,导致半壁邳郡被魏军轻松占领。
此时,乐弈这才回头攻打郯城。
见大势已去,楚将申屠亢虽献城而降,乞求活命,于是,魏军再次轻松拿下郯城。
必须承认,乐弈做到他的承诺,虽然他在郯城故意耽搁了一个月不止,但确实是赚回了三个月的时间,让魏军轻而易举地就攻破了彭、邳这两个楚国驻扎了重兵的小郡,将战线一口气推进到了九江郡,迫近了楚国的王都寿郢。
事后,曹焱亲自来到乐弈面前,为先前的怀疑向这位主帅道歉。
乐弈虽然不是圆滑的人,不至于顺势与曹焱这位燕王赵疆的宗卫长打好关系,但这么点小事,也不至于被他放在心上。
而同样对乐弈抱有几分怀疑的田武,却出于好面子没有向乐弈道歉,倒是他的长子田恬,代父亲出面表示了歉意。
不过虽说没有道歉,但此事之后,田武对乐弈的命令倒是不再怀疑。
不夸张地说,乐弈通过他的出色的用兵,使麾下的将领们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使这支由魏人、韩人、齐人组成的杂乱军队,逐渐拧成了一股绳,这使得魏军的攻势愈发凶猛。
此后,魏将田耽攻陷沛县,魏将田武联合燕绉、李岌二人的两支水军,攻取广陵郡。
在三路战场全部溃败的情况下,楚王熊拓只得正式决定放弃王都寿郢,迁都「彭蠡」。
时至八九月,似新阳君项培、寿陵君景云、邸阳君熊沥等楚国将领,其麾下的兵力被魏军的三路大军逐渐压缩到九江郡。
待等该年深秋,楚军陆陆续续退至大江南岸,主要布防于九江郡的南部,而魏军倒也没有追赶,而是致力于攻占大江以北的楚国土地。
十一月,因临近冬季,魏楚战争暂时停歇。
此时,楚国已经失去了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就连大江以南的长沙,亦在西路魏军主将沈彧的攻击范围内,只剩下半壁九江郡。
楚国,或覆亡在即。
第341章:淡淡的孤独()
时间回溯到五月前后,此时正值平舆君熊琥刚刚战死平舆县,而在魏国的王都雒阳,魏王赵润亦收到了一个噩耗,即内朝大臣、前礼部尚书杜宥病重难治,将不久于人事。
此事发生于四月二十七日,就当魏王赵润正在考验太子赵卫的治国才能时,杜宥的长子、礼部郎官杜览向内侍监禀报,言老父亲体弱近几日体弱气虚,或将不久于人事。
大太监高和得知此事后不敢怠慢,立刻禀报魏王赵润。
在从高和口中听到噩耗后,魏王赵润立刻携年已十五六岁的太子赵卫,前往杜宥的府上,见这位老臣子最后一面。
杜宥有两个儿子,长子杜览,在礼部担任郎官,次子杜彰,在翰林署担任编修,皆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可能是猜到魏王赵润会立刻赶来,兄长杜览伺候于老父亲床榻前,而其弟杜彰,则在府门外恭候圣驾。
不多时,便有一队虎贲禁卫封锁了街道,杜彰立刻抖擞精神。
果不其然,仅片刻之后,就见魏王赵润与太子赵卫各骑乘一匹骏马,在一队虎贲禁卫的保护下来到了杜府门前。
不等赵润翻身下马,杜彰立刻迎上前去,拱手拜道:“臣杜彰,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卿不必多礼。”
赵润翻身下马,挥挥手示意杜彰不必拘束礼节,旋即立刻问道:“老爱卿的情况如何?”
一听问及老父亲的病况,杜彰脸上便布满了忧容,苦涩说道:“前段时间还好,可近段时间,家父总说胸闷,每日用饭也越来越少,而近三日,家父无论吃什么都说没胃口,纵使是家兄亲手为家父熬了些肉粥,家父也只浅尝几口便……唉,或真是时限将至。”
赵润皱了皱眉,迈步便往府内走。
杜府对于他可不陌生,哪怕不谈过目不忘的才能,自杜宥抱病以来他已来探望过无数次,早已轻车熟路,根本无需杜彰来带路。
整座杜府,由主宅与东西两侧的两座别府构成,主宅乃是杜宥的府邸,是王都雒阳建成后,由朝廷代魏王赵润赐予杜氏一门的。
其实当时朝廷也赏赐了杜览、杜彰两兄弟各自一座府邸,但两个儿子不愿离开老父,毕竟杜宥的正室已故,只有妾室杜张氏照顾夫婿。
因此,兄弟二人后来分别住在杜府的东院与西院,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住在老父亲的府邸,但兄弟二人皆认为他们二人没有资格从正门出入,遂各自在两座别院修了一座小门,一座挂上「礼部郎官杜府」字样的牌匾,而另一座则挂上「翰林学士杜府」的牌匾,每日兄长从东小门出入,弟弟从西小门出入,唯独杜宥自己才走主宅的正门。
用杜氏父子的话说,这叫礼数不可僭越。
当时赵润得知此事后,哈哈大笑,称“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固执迂腐、儿子亦固执迂腐。
这‘杜氏一府三门户’的故事,在这条街乃至在整个雒阳都颇为有名。
来到主宅的北屋内,赵润领着太子赵卫往杜宥的寝居而去,不久便来到了寝居,瞧见礼部郎官杜览正跪坐在父亲的卧榻前,神色忧虑地看着床榻上好似昏睡不醒的父亲。
“陛下。”
可能是看到了赵润,杜览立刻起身,拱手施礼。
“嘘。”
赵润将一根手指竖在唇上,做了几声噤声的动作,旋即他轻轻走上前,看着躺在床榻上的老者。
当年初见杜宥时,赵润才一十四岁,那时的杜宥,纵使已年近四旬,亦显得英气勃发,着实是一位谦谦有礼的美男子,然而了解杜宥的人才知道,这位杜大人虽然是礼部尚书,但性格刚烈却胜过当时的兵部尚书李鬻,是一位「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君子型人物,为人处世讲究「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因此,这位大人有时对平民亦谦逊有礼,但有时,哪怕是外国的尊使,都被他怼地无地自容。
想当年嚣张跋扈的固陵君熊吾出使魏国时,曾讥讽魏国宫廷的酒水“味如马尿”,当时担任礼部尚书的杜宥立刻接口暗讽「或是君侯口中残留余味所致」,气得固陵君熊吾满脸涨红。
由此可见,这位杜大人绝非是一般的老好人,若骂起人来也端得毒辣。
然而今日所见到的杜宥,却再没有当初的风采,甚至于,当赵润看到床榻上这位面如枯槁的老人时,简直难以想象竟然是那位杜宥杜尚书。
『唉……』
坐在床榻的边沿,赵润暗自叹了口气。
虽然杜宥的病情主要还是年老体衰所致,但赵润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谁让他为了偷懒而组建了内朝,将本该由他签批的政务通通丢给了内朝呢。
内朝其余大臣倒是还好,然而杜宥确实内朝首辅,实际上行使着丞相的职务,长年累月这样下来,不累垮才觉得奇怪。
每每想到此事,赵润就对杜宥乃至内朝诸大臣甚是愧疚,这也是杜宥抱病之后,他隔三差五便或亲自登门、或派人探望的原因,也是赵润时常提醒内朝诸大臣保重身体的原因。
可能是见他魏国的君主在床榻边沿坐了半响,而床榻上的老父亲却依旧昏睡未觉,杜宥的长子杜览上前轻声唤道:“父亲,陛下来了。”
赵润阻止不及。
也不晓得是否是杜宥在昏睡过程中听到了「陛下」两字,只见他眼皮微动,居然还真的缓缓睁开了眼睛。
起初他的眼眸显得颇为浑浊没有光彩,直到直视了赵润片刻后,他眼眸中这才逐渐汇聚神采。
“陛……下?”
在赵润吃惊的目光中,杜宥竟挣扎着欲起身,惊地赵润连忙不轻不重地按着这位老大人的胸口,同时口中说道:“老爱卿且躺着罢。”
不过最终,杜宥还是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强撑着坐了起来,靠着床榻的靠背躺坐在卧榻上。
旋即,他喝问两个儿子道:“竖子,是谁叫你二人叨扰陛下的?”
这一番话,吓得他两个儿子连忙跪倒在卧榻前,多亏了赵润在旁求情,杜宥这才板着脸将两个儿子赶出了寝居。
眼瞅着两个儿子离开之后,杜宥又低声骂了一句「竖子」,这才讪然地对赵润说道:“让陛下见笑了。”
赵润笑着摆了摆手,虽说方才杜览、杜彰这两个也已年过四旬的臣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其父面前,诚惶诚恐,那场面确实让人挺有意思,但这反而是孝道的体现,赵润又岂能笑话。
“陛下,老臣远离国事多日,却不知我大魏现况如何?”
杜宥的第一句话,问的还是他魏国的现状。
“爱卿指的是兵事吧?”赵润问道。
杜宥点了点头,毕竟国内的事物,他两个儿子时不时地会告诉他,他府上的下人也会告诉他,但是魏国对外战争的境况,却并非他两个儿子可以及时得知,毕竟杜览、杜彰二人又不在天策府任职。
“爱卿想必已得知我大魏已对楚国开战吧?”
赵润说了一句,见杜宥点点头,遂接着说道:“总的来说,捷报不断,楚国虽然这两年用那愚蠢的练兵之策训练出了几十万军队,但其根基不稳,齐国一亡,楚国也就时日无多了……更何况,出征的军队中良将如云,沈彧、乐弈、田耽、司马尚、许历、桓虎等等,其实皆可独当一面,反观楚国,自项末战死雍丘之后,其国中就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帅才了,景云、项培一流,比较景舍、项末,差得远了。”
杜宥欣喜地点了点头,原本蜡黄的脸上,居然逐渐浮现几分红晕,这让赵润暗叫不好。
“那……秦国那边呢?”杜宥又问道。
赵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对这位老臣透露实情:“秦国那边,其攻略重心目前主要还是放在蜀国身上,不过,秦国看样子也准备对我大魏用兵了,两个月前,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屯兵「华阴」、「高陵」,怕是欲响应楚国,为楚国减轻几分压力……不过朕已命司马安、魏忌、廉驳以及桓王,时刻警惕秦国的动向,就算秦国有何动静,我大魏亦可立刻得知。”
顿了顿,赵润见杜宥脸上仍有担忧之色,便又宽慰道:“我大魏如今完全有能力两面作战,同时与楚、秦两国交战,并且在朕看来,楚国垂死挣扎,或不能支撑许久,可能今年年末之前,我大魏的军队便可占据大江以北的所有楚地。待明年跨江复攻楚国,或就能将其覆灭,介时调得胜之师复攻秦国,则秦国必定不能阻挡我国军队的胜势。”
听着赵润的这番话,杜宥连连点头,一脸向往地说道:“吞并诸国、一统中原……曾经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