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0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中在称赞张启功时,刚想着这个张启功乃是酷吏,可以放权、但不可使其专权,结果这个张启功就让他见识到了何谓心狠手辣。

    微微摇了摇头,赵润打开书信,仔细观阅信中内容。

    只见信中写道:我大韩因汝而衰,我恨不得生啖汝肉……然,若人有来世,我愿仍与你相交为友,只希望介时,你我不复国家所累。

    ……

    赵润默然不语,反复观阅着这封仅仅只有数十个字的书信,心中感慨万千。

    韩王然是他所相识的人当中,地位相仿、年纪相仿、且生平抱负也相仿的同道,倘若是换做在其他年代,他俩必定能成为至交,但很可惜,在这个年代,他是魏君、他是韩君,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知己。

    这天下太小,容不下两位拥有宏图伟略的雄主:为了魏国久远的强盛,赵润势必要摧毁韩国;反之,韩然亦是如此。

    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张启功,赵润面无表情地问道:“张卿,若是朕没有猜错的话,你私拆这封书信内容的原因,多半是想看看这封信是否足以保全韩然妻儿的性命……倘若不足使朕心软,你会先下手杀死周氏,以及韩佶、韩然兄弟,对么?”

    “臣……罪该万死。”

    张启功俯首认罪,没有狡辩,因为事实正如赵润所言。

    “周氏与韩佶、韩斐兄弟呢?”赵润沉着脸问道。

    张启功连忙回道:“微臣已将其带回大梁,此刻正在宫外等候。”

    “哼!”

    赵润怒哼一声。

    虽然他很清楚张启功想杀韩佶、韩斐兄弟二人的原因,是为了杜绝后患,可以说是为了他魏国的利益考虑,但赵润还是很不满张启功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

    得亏韩然的妻儿命大,既有韩然在故去前留书,希望以此保全其母子三人性命,且后来追击他们母子三人的,亦是已投效他魏国的元邑侯韩普,而并非是张启功本人。否则,恐怕周氏与韩佶、韩斐母子三人早已人间蒸发,且这封韩然在临终前留给他的书信,怕是也不会送到赵润手中。

    这让赵润暗暗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似张启功这种心狠手辣的酷吏,确实不可使其专权,必须给予约束,否则,指不定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想到这里,赵润带着几分怒意说道:“攻韩之事,你居功至伟,日后朝廷会有重赏;但你试图欺瞒朕,在没有朕允许的情况下,企图擅自诛杀周氏与韩佶、韩斐兄弟,似此欺君之罪,朕亦会重罚你!”

    说到这里,赵润眯了眯眼睛,沉声说道:“介子鸱现如今正在大梁城内安抚军民,他手底下正缺几个随从小吏,就由你去协助他吧。……我大魏何时取得这场仗的胜利,你何时官复原职!”

    一听这话,张启功顿时面如土色,心中暗暗叫苦。

    要知道,介子鸱乃是儒家所支持的新晋领袖,是儒家在朝中的门面,而他张启功,亦是法家所支持的新领袖,现如今,眼前这位陛下竟要他张启功去给那介子鸱打杂,这简直……简直比杀了他张启功还要难以忍受啊。

    不难猜想,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儒家弟子无疑会笑掉大牙,而他法家的弟子,怕是连头都抬起不来。

    “陛、陛下,这这……”

    张启功讪讪地抬头,一脸恳求。

    只可惜赵润主意已决,定要给张启功一个教训,见此冷冷说道:“朕主意已决,你退下吧。”

    “是……”

    张启功一脸灰白地走出了甘露殿,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浑浑噩噩。

    见此,褚亨在旁由衷称赞道:“陛下,论狠辣,张大人不及陛下万中之一啊……啧啧啧。”

    “……”

    赵润瞪了一眼褚亨,没好气地说道:“多嘴!……出宫将周氏与韩佶、韩斐兄弟二人请到宫内来,切记莫要惊吓到他们。”

    “是!”

    褚亨抱拳而退。

    然而没过多久,褚亨却又返回了甘露殿。

    见此,赵润很是惊讶:“这么快?”

    没想到,褚亨摇摇头说道:“不是的,陛下,我还没去。……走到半途时,有禁卫军将一封书信交予我,说是桓王殿下派人送来的。”

    “小宣?”

    赵润愣了愣,遂接过褚亨手中的书信将其拆开,便看便嘀咕道:“这字迹,似乎不像是小宣……”

    刚说到这,他便已看到了这封信的关键内容,面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嘴里喃喃念叨道:“李睦。……原来是你在从中作梗。”

    “陛下,怎么了?”褚亨好奇问道。

    “自己看。”

    赵润淡淡说了一句,旋即,他眼角余光就瞥见褚亨弯着腰,将脑袋伸到他面前,好奇地张望着他手中的书信。

    盯着褚亨看了半响,赵润忽然心中无名火起,一手推开褚亨的脑袋,没好气骂道:“你管那么多做什么,朕不是叫你去接周氏与韩佶、韩斐兄弟么?还不快去!”

    “不是陛下您让我自己看的么?”

    身高九尺有余的褚亨不解地抓了抓头发,不知自己哪里又出了错。

    看着褚亨离去的背影,赵润轻哼一声,旋即将目光再次投向手中的书信。

    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呢,李睦将军……

    站在窗户口,赵润负背双手,心中暗暗想道。

    他并不打算针对李睦的举动做出什么对策,因为他知道,只要他魏国打胜了这场仗,韩人自己就会动手杀死李睦,无需他魏国动手。

    “可惜了……”

    赵润惋惜地摇了摇头。

第283章:相见与决战【二合一】() 
    “此地便是甘露殿,我大魏的君主,此刻正在殿内恭候三位,请!”

    在甘露殿外,褚亨侧身对韩王然的嫡妻周氏,以及韩佶、韩斐兄弟二人说道。

    “母、母后……”

    年纪只有七八岁的韩斐惶恐不安地缩在母亲周氏身边,显然很是畏惧褚亨这位身高九尺有余的壮汉,但他的兄长韩佶,这位曾以十二三岁的年纪当过韩国君主的兄长,此时却神色惶恐地看向甘露殿内。

    终究是年长几岁,韩佶比弟弟韩斐清楚地多:相比较这位褚亨将军,此刻正在殿内等候他们母子三人的魏国君主赵润,那才是最应当畏惧的那位。

    “莫要担心,佶儿、斐儿,有为娘在……”

    周氏安抚着两个儿子,可事实上就连她亦惶恐不安。

    虽说丈夫韩然在世时,时常听他感慨其与魏王赵润生不逢时,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知己,但周氏并未见过魏王赵润本人,不知其性格喜好,因此心中当然没底。

    跟在那位大汉褚亨身后,周氏拉着两个儿子的手,母子三人颇有些战战兢兢的走入了殿内,走向魏王赵润的书房。

    在来到魏王赵润的书房后,周氏母子远远就看到有一位身穿绛紫锦袍的男子正负背双手站在窗户旁。

    那……莫非就是大魏的君主赵润么?

    周氏母子心下暗自猜测道。

    此时,就见褚亨抱拳说道:“陛下,卑职已将周氏母子三人请来。”

    听闻此言,仍在惋惜着韩将李睦的魏王赵润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周氏母子三人。

    见此,周氏心中一惊,连忙俯首说道:“亡夫之妇,见过魏王陛下。”

    同时,她的右手轻轻一拍长子韩佶,后者这才想起母亲近几日的嘱咐,连忙拱手行礼道:“韩佶,拜见魏王陛下。”

    “呵呵。”

    赵润当然看得出周氏母子三人此刻心中惶恐,摆摆手宽慰道:“张启功擅做主张,将你等强行带来我大梁,让你母子三人经历舟车劳顿之苦,朕已训斥过他了。”说罢,他示意周氏母子三人在一旁的席位中就坐。

    “多谢魏王陛下。”

    周氏与长子韩佶分别行礼。

    不得不说,他们感觉很意外:他们原以为,魏王赵润是一个非常霸道的君主,可没想到,却这般和蔼可亲,并无什么架子。

    此时,赵润亦坐在另外一侧的席中,吩咐宫内的禁卫军士卒奉上了茶水、果干、糕点,让这母子三人暂且填填肚子。

    周氏与长子韩佶不敢拂了这位魏国君主的好意,虽然因为心事重重没有食欲,但还是勉强吃了一块糕点,倒是年幼懵懂的韩斐,在见到了那些美味的糕点与果干后,一时似乎忘却了对赵润、褚亨这两个陌生人的恐惧,两只小手抓起一把果干,吃得不亦说乎,看得周氏频频皱眉,却又不敢在这会儿斥责幼子。

    对此,赵润倒是并不在意,毕竟他对他的儿女们一向都是放养的,唯独太子赵卫稍稍严格一些。

    在面带微笑地端详了韩佶、韩斐两兄弟后,赵润将目光转向周氏,问道:“贤家接下来可有何打算?”

    周氏一惊,连忙俯首恳求道:“一切皆凭魏王陛下做主,贱妇只求我儿能保全性命。”

    听到母亲的话,长子韩佶有些紧张地看着赵润,聪慧的他立刻就猜到,母亲口中所说的我儿,其实并非泛指他们兄弟,而是单指他,因为他曾是韩国的正统君主。

    张启功为何要设法杀害他们,还不是为了赶尽杀绝,彻底断了韩王室正统的根,以绝后患?

    在周氏与韩佶紧张又期待的目光下,赵润点了点头,说道:“贤家能这么想那是最好。……我与韩然相识十余年,交情不浅,因此一些虚情假意的话,我索性也不与你们讲。”说道这里,他目视着周氏母子,郑重地说道:“只要我赵氏还在,你母子就能在雒阳享尽荣华,无有短缺。”

    周氏眨了眨眼睛,显然是听懂了赵润的言下之意:放你们回韩国,那不可能,但我能让你们在我魏国的王都,像大贵族那样享尽荣华富贵。

    不得不说,这对于周氏母子三人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待遇。

    想到这里,周氏连忙俯身感谢道:“贱妇拜谢魏王陛下的大恩。”

    然而,韩佶却有些怀疑的小声问道:“当真?魏王陛下果真肯放过母亲、弟弟还有我?不会反悔么?”

    “佶儿?”周氏连忙低声呵斥。

    赵润朝着周氏摆了摆手,微笑着对韩佶说道:“小小年纪,何来这般多疑?”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问道:“你知道,其实我朝大臣张启功,他因何要追杀你母子三人?”

    韩佶点点头,回答道:“只因小子继承了父王的王位,乃大韩王室正统。”

    “很聪明。”

    赵润夸赞了两句,随即笑着说道:“张卿对你有所顾虑,是故欲赶尽杀绝、以绝后患,但对于你这小辈,我却不惧……呵呵,纵使你父韩然在世时,我亦不惧,更何况是你这小辈。”

    “可虽说如此,魏王陛下依旧还是要强留我母子三人在魏国……”韩佶低声说道。

    听到这句隐隐有讽刺意味的话,周氏面色大惊,顾不得仪态呵斥道“佶儿,你岂敢如此对魏王陛下说话?还不速速告罪?”

    看着韩佶有些惶恐的表情,赵润笑着宽慰周氏道:“贤家稍安勿躁。”

    说罢,他转头看向韩佶,笑着问道:“小子,你觉得我是有所顾忌,才要留你们母子三人在我大魏么?”

    韩佶嘴唇微微一动,但却没有说什么,大概是因为他母亲此刻正瞪着他的关系。

    见此,赵润便自顾自说道:“相信你们母子前来我大魏期间,也曾听说了诸国联军正在进犯我大魏的消息,此皆因中原各国林立,各为己利,是故征伐不断。……鉴于此,我欲以战止戈、扫平诸国,也就是说,韩国是我大魏日后必定会吞并的国家……”说到这里,他看向韩佶,笑着说道:“你可相信,我放你们母子三人回韩国,你三人必死无疑。要么是死在魏人手中,要么是死在韩人手中。但若是你们母子留在我大魏,留在王都雒阳,我便可以庇护你母子三人周全,使你们一生安享太平……明白了么,小子?”

    “……”韩佶被赵润说得哑口无言,不知后者说得是真是假。

    但周氏却明白,眼前这位魏王陛下说得的确是实情。

    同时,她心中亦不由感慨,原来她夫婿韩然曾经说他与魏王赵润交情不浅,其实并非妄言。

    想到这里,她暗示长子韩佶道:“元邑侯韩普,亦是韩人。”

    韩佶这才有所醒悟,连忙向赵润告罪。

    赵润当然不会跟小辈一般见识,闻言笑着说道:“你与你父相识一场,颇为投缘,既他临终前耍了个花样叫我照应你们母子,我自然不会罔顾他最后的遗愿……韩君之位,我许不了你,但王侯之爵,却不打紧,只要你们母子三人安分守己,我可以保你们生生世世在我大魏安享融化,甚至泽被后人。”

    “还不快谢过魏王陛下。”周氏简直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惊喜。

    见母亲催促,韩佶不敢违背,遂拱手谢道:“多谢魏王陛下。”

    赵润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与你父相识多年,他比我年长几岁……这样吧,你日后就叫我叔父吧,无需陛下长、陛下短的。”

    在母亲周氏那一脸惊喜的暗示下,韩佶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喊了一声:“叔、叔父。”

    赵润微微一笑,说道:“为叔的儿女,与你年纪相仿,想来也能有些共同话语……韩佶。”

    “小、小侄在。”韩佶还有些不适应。

    “倘若为叔此刻要求你放下韩国、放下恩怨,相信有些强人所难,因此我也不逼你,待日后,你不妨用你的眼睛亲眼看看,好好想想你是否有机会报父仇、报国仇。倘若你觉得报仇无望,那么,不妨想想今日为叔的一句劝,相信这也是你父王的意愿……好好活着,繁衍子嗣。我观你亦颇为聪颖,但聪颖并不等于智慧,何谓智者?即看得清大势之人,切记,切记。”

    韩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可能此时的他,仍然暗暗咋舌于眼前这位魏国陛下居然不阻止他报父仇、报国仇虽然他并未那样想过,但是在他身旁的周氏,却听得明白,知道这些皆是眼前这位魏君的肺腑之言。

    可能是因为得到了魏王赵润的承诺,已没有了性命之忧,周氏与韩佶放下了心事,倒也慢慢地吃起了糕点可能是他们真的饿了。

    而此时,赵润却问起了韩然临终前的情况。

    周氏不敢隐瞒,遂将她丈夫韩然过世前前后后的事都告诉了赵润,只听得赵润唏嘘不已。

    他不由地感慨道:“天下太小,容不下韩然与我二人……”

    听闻此言,韩佶小心翼翼地问道:“叔父,您与我父王,当真是至交么?”

    赵润微微一笑,反问道:“为何这么问?”

    只见韩佶犹豫了一下,说道:“父王在世时,常听到他痛、痛骂叔父……”

    “哈哈哈哈。”

    赵润哈哈大笑,旋即浑不在意地说道:“为叔亦有痛骂你父王的时候,这不算什么。”

    “可是我却听人说,说我父王是昏君,不足以与叔父相提并论……”韩佶神色复杂地说道。

    赵润顿时收起了笑容,在思忖了一下后,正色说道:“韩佶,道听途说,不足以轻信。你父王毋庸置疑是明君,是我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难缠的对手……当年我自认为天下无人可挡我大魏,可父王,却暗中联络了齐楚,不惜损害本国的利益促成了韩齐楚三国联盟,生生被他掀起大势,逼得我御驾亲征,险些国家覆亡……似这等人物,若还不足以被称之为明君雄主,这天下又有几人有这个资格?……使韩国衰亡的,并非是你父王,而是韩虎、韩武一众,而是韩国内那些贪婪成性、自私自利的贵族把持国家命脉所致。我之所以能战胜你父王,只是因为我比他更早掌握本国的权柄,足足十年的差距,明白么?”

    “嗯嗯。”

    韩佶使劲地点了点头。

    见此,赵润笑着说道:“好了,我们一同去用饭吧。”

    当日,魏王赵润与周氏以及韩佶、韩斐兄弟二人同席用饭,一方面自然是想稍稍拉近跟韩然两个儿子的关系,毕竟在赵润看来,韩然既然将两个儿子托付给他,他自然要好生照顾;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给他魏国的臣子放出一个讯息:周氏母子三人,不可妄动!

    待等饭后,赵润命人暂时将周氏母子三人安置在大梁城内的怡王府,亦他六王叔赵元曾经的府邸,又派人专程照顾,使其生活所需不至于有缺。

    周氏母子三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王宫。

    次日,介子鸱听说此事,遂带着一脸麻木的打杂随从张启功,一同入宫求见魏王赵润。

    待行过君臣之礼,介子鸱微笑着问道:“臣听闻,陛下将周氏母子三人暂时安置在怡王府?”

    赵润瞥了一眼介子鸱身旁那仿佛哀莫大于心死的张启功,忍着笑淡淡说道:“确有此事。”说罢,他将韩然留书的事告诉了介子鸱,旋即感慨说道:“韩然临终托付,朕实在不忍。只要周氏母子三人日后安分守己,便许其一世富贵吧,这也对得起朕与韩然相识一场。”

    “陛下仁慈。”

    介子鸱拱了拱手,笑着说道:“臣建议,陛下不如收韩佶为义子……”

    “这就不必了。”

    赵润立刻打断了介子鸱的话。

    他岂会看不穿介子鸱的想法?介子鸱无非就是想借韩佶这个韩国王族正统的身份,使他魏国是否更顺利地吞并韩国而已,但赵润并不想利用韩佶要知道他是看在与韩然的交情上,这才收容了周氏母子三人,他不想在这件事中掺杂利益。

    见眼前这位君主主意已决,介子鸱只能将一番劝谏咽下肚子,改口说道:“听褚书礼褚大人所言,陛下准备与诸国联军决战?”

    “唔。”

    赵润点了点头,徐徐说道:“本来,朕倒是想着继续晾着诸国联军,坐等其自溃,但河西、河东,送来了不好的消息……”

    “是秦国的军队么?”介子鸱面色凝重地问道。

    “唔。”赵润点点头,负背双手在殿内踱着步,口中沉声说道:“此番秦国对我大魏用兵,当真是丝毫不念同盟之情呐……据司马安与魏忌二人在战报中的估算,此番秦军攻打河西、河东的军队,怕是不下二十万,虽然朕的王弟赵宣,已率领北一军回援河东,但朕还是有些不安……”

    “陛下是认为司马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