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0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立刻传令屯军在「武阳邑」的上谷守许历,商议两军联合进攻镇反军的事宜。

    许历在收到命令后很是犹豫,迫于魏军的声势浩大,他更倾向于乐弈那套死守的战术,但不可否认,骑劫讲地确实很有道理,魏军目前的营地坐落,确实是使魏军的防线‘缺’了一块。

    『姑且试试吧。』

    看在骑劫前几日夜袭燕王赵疆得手的份上,许历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决定跟骑劫冒一次风险,毕竟骑劫确实分析地很仔细。

    当日,由骑劫、颜聚、赵葱三将主动约战镇反军,激得魏将庞焕倾尽营内兵力与骑劫军大战,而在两军交战之际,上谷守许历引兵袭击了镇反军的大营,放了一把火将这座魏营给烧了。

    魏将庞焕无可奈何,只得撤兵,后撤二十里重新下寨。

    『魏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凯旋回城的时候,骑劫得意洋洋地想道。

    此后几日,骑劫奇谋频出,再次击败了魏国的魏武军跟鄢陵军,让魏军整体向后后撤了二十里。

    这一系列的胜仗,让秦开、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韩将面面相觑,简直难以置信。

    他们实在想不通,当初乐弈、司马尚二人尚在的时候,他们亦要艰难取胜的魏军,如今在骑劫的手底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难不成,这骑劫竟比乐弈更甚一筹?』

    这个念头只在渔阳守秦开脑海中转过一念,便立刻被其否决。

    秦开怎么也不相信骑劫竟会比乐弈更出色。

    他在心中暗想:要么是魏军诈败诱敌,要么,就是魏国本土出了什么问题。

    此后约四五日,魏军按兵不动,毫无反应。

    而待等到九月初八的时候,魏军忽然大规模向南撤离,由庞焕、韶虎、屈塍三人的军队先动,燕王赵疆与元邑侯韩普二人的军队殿后。

    得知此事后,渔阳守秦开心中恍然:肯定是魏国本土支撑不住了。

    他对副将说道:“算算日子,诸国联军也应该已攻到魏国的梁郡了,肯定是魏军得知国内有危,故而心中犹豫,兼之又被骑劫偷袭了几手,料想到无法短时间内击败我诸军,是故决定撤兵……”

    他心中大定:魏军既然已经决定撤退,那么韩国自然就没有覆亡的危险了。

    然而就在这时,他忽然收到了骑劫的总攻命令,后者显然也猜到了魏军突然全体撤兵的原因,命令诸路军队趁机追杀魏军,乘胜追击,叫魏国从此不敢再小觑他韩国。

    秦开收到命令后想了想,虽然此前他对骑劫取代乐弈之事很是不满,但出乎意料的是,骑劫做得还真挺不错的,看在这一点的份上,他接受了总攻的命令。

    九月初十,韩将骑劫见魏军撤兵,遂发动总攻,携秦开、许历、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诸将,各自率领军队,趁胜追击。

    当时,魏军似乎是真的撤兵心切,不欲与韩军纠缠,仓皇向南逃离,一路向南逃到了「高河」。期间,魏军遗落无数辎重、旗帜。

    本来诸韩国将领还以为这是魏军的诡计,下令士卒不得拾捡,可后来他们就发现,魏军并无埋伏,他们只是要轻装撤退而已。

    见此,骑劫的破敌之心更加炙热,只见他跨马持剑,大声激励麾下兵将道:“击溃魏军,便在今日!”

    然后,破敌心切的骑劫,就带着麾下北燕军,以及颜聚、赵葱二将的代郡重骑,以及秦开、许历、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几支友军,一头扎入了魏军的圈套。

    当时,原本向南仓皇逃离的燕王赵疆麾下山阳军,背身而战,东有魏武军杀出,西有镇反军杀出,对骑劫麾下的北燕军展开三面夹击。

    此时,骑劫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连忙下令撤退,可遗憾的是,此时魏将屈塍早已率领鄢陵军,截断诸路韩军的归路。

    河内军、魏武军、镇反军、鄢陵军,这四支合计约二十万兵力的魏国精锐军队,彻彻底底地将几路韩国军队包围其中,这还不包括元邑侯韩普麾下的十几万元邑军。

    “骑劫那厮,真以为本王那日被他袭了营寨。”

    见己方的诱敌计谋得逞,燕王赵疆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骑劫对于赵疆麾下的河内军不够了解,要知道河内军的前身乃是山阳军,是曾经在「山阳一役」中几乎全军覆没的魏国军队,堪称魏国最有骨气的军队当然,如今「最有骨气」这句赞美,山阳军不得已要跟「大梁禁卫军」分享了。

    别说当时骑劫率军袭击河内军营寨时,燕王赵疆与麾下的兵将就已经知情,就算当时营寨已被骑劫的韩军攻破,河内军也是绝对不会因此撤退的。

    要知道,「逢战必先、死不旋踵」,这即是河内军(山阳军)的宗旨,你可以说这支军队的进攻能力不如商水军,但它绝对比商水军还要坚韧或者说是顽固,除非燕王赵疆下令撤退,否则,单凭骑劫当日五千兵力,纵使其中有两千代郡重骑,也根本别想击败河内军。

    甚至于,若非燕王赵疆打算对韩军「聚而歼之」,搞不好骑劫当晚就死在河内军的反击当中了。

    而另外一边,魏将庞焕亦是冷笑连连。

    庞焕何许人,他可是南梁王赵元佐最倚重的大将,久久跟随在南梁王赵元佐身边,什么诡计没见过,岂是真会中了骑劫、许历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

    当日,骑劫在魏营外搦战,又故意将他麾下镇反军诱到距离营寨十里外的平原,当时庞焕就猜到骑劫很有可能会叫另外一名韩将趁机偷袭他守备空虚的营寨,只不过,庞焕当时巴不得名正言顺地‘败’在骑劫手中,因此并未拆穿罢了。

    其余,似韶虎的魏武军、屈塍的鄢陵军,包括元邑侯韩普麾下的军队,皆是如此骑劫自以为是他巧妙的战术击败了魏军,而事实上,魏军只不过是假意战败,希望将这些韩国军队通通引诱出来,聚而歼之罢了。

    “眼下唯一仍需顾虑的,就只有那两万余代郡重骑了……”

    魏将屈塍若有所思地说道。

    然而,在战场另外一边的燕王赵疆,却对那两万余代郡重骑毫不在乎,立刻就下令全军围攻。

    原因很简单,因为颜聚、赵葱二将根本就不懂得重骑兵的精髓,竟叫麾下的重骑兵穿戴着厚厚的铠甲追击诈败的魏军。

    似这般愚蠢的行径,导致约有一半的重骑兵因为马力不继而中途掉队,而其余勉强跟上了骑劫麾下北燕军的重骑兵,一路追赶至此,无论是人或者战马,又还能剩下多少体力呢?

    不得不说,倘若是司马尚的话,就不会犯这种错误。

    可惜司马尚被撤换,换成了颜聚、赵葱这两个对重骑兵并不是很了解的将领,他们只看到重骑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一面,也不知,重骑兵的辉煌,在一场战事中仅仅只是持续一小段时间。

    更多的时候,重骑兵非常无力,尤其是在战马体力消耗殆尽的情况下。

    当日,在意识到己方误中了魏军的圈套后,韩将骑劫、颜聚、赵葱、秦开、许历、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诸将,皆纷纷带兵突围,奈何四面的魏军牢牢未定,纵使此地韩军也有十几万之众,亦无法击破魏军的包围。

    此战,魏军整整围了韩军两日,期间虽难免有个例的韩卒趁夜逃亡,或消失于夜幕、或被堵截的魏军击毙,但绝大多数的韩军,则被魏军死死围住。

    但不能否认,被围住的这些韩军兵将,亦相当有骨气,面对魏军的喊降,视若无睹,仍一次又一次地企图突围。

    如此足足两日,魏将庞焕便对燕王赵疆建议道:“韩军虽中我军包围,但四面围定,反而会激励其斗志,令其豁出性命与我军厮杀,不如放开一角,叫韩军突围而出,则韩军士卒斗志立泄。介时,我军只需挥军掩杀即可。”

    燕王赵疆深以为然,遂派人叫屈塍故意露出破绽,放韩军突围。

    屈塍得令,因此在随后渔阳守秦开率领军队突围时,故意露出破绽,以至于秦开顺利突出重围。

    果然,在得知秦开的渔阳军已突围而出后,身陷包围的诸韩军兵将,再也没有与魏军决一生死的念头,纷纷紧跟着渔阳军,仓皇逃离。

    见此,二十万魏军与十几万元邑军挥军掩杀。

    一方是形势大好、因即将见到胜利曙光而士气大振的魏军,一方是被魏军围了两日,因断粮断水而饥渴难耐的韩军,更何况一方追击、一方逃跑,可想而知这追击战的结局。

    事实上,沿途似秦开、许历、暴鸢等将领,亦猜到了魏军是故意放他们突围,但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无力扭转局势。

    当代替了乐弈的骑劫,狂妄自大,带着北燕军、渔阳军、代郡军、上谷军等韩国军队,一头扎进了魏军的包围网时,就已注定韩军必将大败。

    『完了。』

    诸多韩军兵将的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

    韩军一路溃逃,魏军一路追杀。

    在败逃期间,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等将领相继被魏军俘虏,就连渔阳守秦开,亦为了牺牲自己给友军断后,而被燕王赵疆麾下的南燕骑兵俘虏,唯独上谷守许历带着上谷骑兵杀出重围。

    值得一提的是,骑劫虽然狂妄自大,但也并未贪生怕死之徒,纵使战况已无法挽回,他仍率领北燕军积极着阻击魏军,寄希望于秦开、暴鸢、靳黈等人能够率军逃离,最终,战死沙场。

    临时前,骑劫黯然长叹,此时他方意识到,他的确是远远不如乐弈。

    不得不说,骑劫的自负导致了韩军的大溃败,但在最终,他还是尽到了作为韩国将帅的职责,奋战到了最后,相反,此前与骑劫相约一同建立功勋的颜聚、赵葱二将,却见势不对,早早就撇下代郡重骑自行逃亡,这导致两万军代郡重骑群龙无首、一盘散沙,被魏军一举击溃。

    整整两万重骑兵,一股足以扭转胜败的强大力量,因为主将逃离,就这样被魏军击溃,使韩军失去了最后一丝翻盘的希望。

    魏昭武二年九月,魏将赵疆、韶虎、庞焕、屈塍,诈败诱敌,引诱韩将骑劫不顾乐弈制定的战术,倾巢而动、追击魏军,最终,于「高阳(高河以北)」大败韩军,斩首数万,俘虏十余万。

    至此,上谷郡再没有可以抵挡魏军的兵力。

    次日,魏军攻下「范阳」,由燕王赵疆坐镇此城,监押十几万韩军俘虏,而魏将韶虎、庞焕、屈塍以及元邑侯韩普等人,则继续率军进兵,直逼韩国王都蓟城。

    期间,韩将许历孤身难挡魏军的强盛,率领败军撤向蓟城。

    而此时,颜聚、赵葱二将已逃回蓟城,向釐侯韩武禀报了战败的消息。

    为了避免遭到处罚,颜聚、赵葱二将用鲜血抹遍身上的甲胄,装出拼死杀出重围的样子去见釐侯韩武,并且将战败的过错,全部推到了骑劫身上,指证是骑劫贸然出兵,他们苦劝不从。

    在听罢颜聚、赵葱二人的讲述后,釐侯韩武大惊失色。

    要知道,他前几日还曾收到骑劫的捷报,当时他还心中稍安,觉得这骑劫未必就会比乐弈逊色,没想到,没过几日,这骑劫就吃了一场败仗,而且这场败仗,彻彻底底地葬送了上谷郡这个他韩国最后的防线。

    『难道我大韩注定将亡?!』

    釐侯韩武又惊又怒,立刻派人传召卫卿马括。

第265章:最后的顽抗【二合一】() 
    约半个时辰后,待等卫卿马括闻言来到时,就看到釐侯韩武神色焦虑地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釐侯?”

    马括进屋后拱手拜道。

    “你来了。”釐侯韩武转过头来,在看到马括后点了点头。

    见釐侯韩武满脸凝重之色,马括有些纳闷地问道:“不知釐侯召见下官,所为何事?”

    只见韩武欲言又止了几番,在足足迟疑了半响后,这才怅然说道:“悔不听你所劝……骑劫兵败身亡,上谷郡,已落入魏军手中。”

    “什么?!”

    卫卿马括闻言顿时色变。

    事实上,当初釐侯韩武任命骑劫取代乐弈时,马括就极力反对,只可惜韩武并未听取。

    不过后来,当骑劫在上谷郡接二连三地击败魏军时,马括便渐渐不再反对就跟许历、秦开、韩武等人一样,马括当时也产生了那样一个错觉,误以为骑劫的才能其实能够取代乐弈。

    没想到,距离骑劫上一份捷报送达蓟城仅数日,骑劫就战败了?

    见马括面露震惊之色,釐侯韩武遂将颜聚、赵葱二将的说辞又重复了一遍,最后带着几许恨意说道:“骑劫有勇无谋,误中魏军诡计而不知,竟葬送了我十余万兵将……”

    “……”

    卫卿马括张着嘴,久久不知该说什么。

    谁能想到,此前接二连三打败魏军的骑劫,仅一场败仗就葬送了上谷郡防线内几乎所有的韩军精锐,似北燕军、渔阳军、上谷军、代郡军,全部沉没。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败仗,可以说是彻彻底底地将他韩国推向了覆亡的深渊。

    『……』

    马括深深看了一眼釐侯韩武,眼神中带着几分埋怨。

    他忍不住暗自叹息,倘若韩武并非那样多疑,能给乐弈、司马尚二将更多的信任,有此二将坐镇范阳,兼之又有秦开、许历、靳黈、暴鸢等诸将,纵使上谷郡边界驻扎有二三十万魏元(元邑伪政)联军,亦不见得能轻易突破这道他韩国的最后防线。

    然而,事到如今再计较这些,为时已晚,与其指责或者埋怨釐侯韩武,倒不如想想该如何善后。

    可是一想到当前的局势,马括就不由地一阵绝望。

    想想也是,渔阳军、上谷军、北燕军、代郡军,这四支他韩国最后的精锐在这场败仗中彻底葬送,虽说蓟城这边尚还有两三万的士卒,可这些士卒当中,有七成是为了抵抗魏国的湖陵魏军而临时征募的民兵,只有寥寥数千人才是蓟城的王师,这让他们如何抗拒魏国的军队?

    反观魏军,陆上有河内军、魏武军、镇反军、鄢陵军四支魏国精锐,还有叛臣元邑侯韩普率领的十余万叛军,合计兵力多达三十万;而水路,魏国的湖陵水军占据津港与海河入海口数月,虽巨鹿守燕绉拼尽全力希望能击败这支魏国水军,却奈何魏国的战船坚固巨大,兼之又有抛石机、连弩等远程兵器,多次叫燕绉麾下的巨鹿水军黯然败退。

    据马括前些日子所得知的消息,此时巨鹿守燕绉麾下的水军,只剩下楼船四艘、艨艟七八艘、小舟二十余,在依旧保存有至少七成战船的魏国湖陵水军面前,简直可以说是惨淡。

    唯一可称作侥幸的是,魏国湖陵水军只能在水战中逞威,陆战未见得是韩**队的对手,是故,他韩国尚能稳稳地守住蓟城,否则,蓟城恐怕早在一两月前就已经被魏军攻破。

    上谷郡沦陷,四支精锐尽丧,而巨鹿守燕绉麾下的巨鹿水军,亦在魏国湖陵水军面前败多胜少,马括实在无法想象,这个国家还有什么能抵挡魏国的军队。

    然而,釐侯韩武却似乎并未就此放弃,他对马括说道:“我已下令征调「沮阳」、「渔阳」等地的守军,又下令在城内征召士卒,希望能尽快凑出一支军队,抵挡魏军……”

    “沮阳?渔阳?”

    卫卿马括面色微变。

    要知道,沮阳乃是上谷郡的郡治,而渔阳乃是渔阳郡的郡治,这两者皆是他韩国戒严北方草原异族的军镇重城,而如今听韩武的意思,似乎要将守卫当地边关的、最后的上谷军与渔阳军,调到蓟城抵挡魏军。

    说实话,马括并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即‘拆掉’了戒备草原异族的最后防卫力量,用来抵挡魏军。

    暂且不说这点兵力是否能够挡得住三十万魏元联军,一旦调走沮阳、渔阳两地的最后防卫军队,这是否会引来草原异族的趁火打劫呢?

    在沉思了片刻后,卫卿马括拱拱手,低声说道:“釐侯,若是魏军实在不能抵挡,不若就……就降服于魏国吧。”

    “你说什么?!”听闻此言,釐侯韩武面色大变,瞪着眼睛怒视着马括。

    见此,马括遂解释道:“魏韩之战,乃中原内战,且魏军向来治军严明,并不会滥杀无辜;但北方的异族……”他摇了摇头,旋即又接着说道:“在我看来,魏军此番只为使我国屈服,怕是并未打算染指代郡、上谷、渔阳,我国此番……”

    他看了一眼釐侯韩武,虽见后者满脸铁青,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骑劫一战葬送我国最后的兵力,这场仗,我大韩已经败了,虽然不甘,然眼下唯有求和,倘若釐侯执意要调来沮阳、渔阳等地的最后守军,就怕草原异族趁虚而入,占据代郡、上谷、渔阳……据下官所知,以楚国为首的诸国联军,目前正在猛攻魏国本土,相信这些魏军在迫使我大韩屈服之后,并不会在此久留,定会立即撤退,试问,倘若沮阳、渔阳等地最后的守军亦战亡于与魏军的战争,那么,待等魏军撤离之后,我国将如何抵挡趁火打劫的草原异族?……怕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国人被异族屠戳。”

    不得不说,马括的分析条理清晰,很有道理,但奈何釐侯韩武却听不进去事实上,马括那句「我国已然战败」,就足以让釐侯韩武火冒三丈。

    弟弟韩王然在临死前托付给他的韩国,岂能屈服于魏国?!

    更何况,魏人与叛臣元邑侯韩普,那可是弄出了一个「元邑政权」啊!

    当即,釐侯韩武怒斥道:“马括,你非是有异心吧?”

    听闻此言,马括亦是大怒,心说要不是你用骑劫、颜聚、赵葱三人撤换了乐弈与司马尚二将,局势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马括不亢不卑地说道:“釐侯,下官只是就事论事。……在下官看来,当釐侯用骑劫撤换乐弈时,就注定此战已无法挽回……既然已无法挽回,何不暂时屈服于魏国,以保全国家?难道一定要战到我大韩再无可征之士,叫草原异族趁虚而入,残害我大韩的子民,介时釐侯才会幡然醒悟么?”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