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升邪-第7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景的修为风火相济。他的恢复远胜其他仙家,没用太长时间他就重返巅峰力量。恢复后做的头一件事就取出了道尊留给他的玉简。

    道尊与佛祖一起离开后,苏景就赶去极北深海。跟着探玄冰打古仙炼人间,忙忙碌碌都没能顾上查看道尊留给他的玉简。

    之前他修炼道尊给他的思悟法,成天睡啊睡的,法门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过总这么睡、后来都开始做梦了,修为却不见丁点精进,心里总不可能太踏实,赶紧看看道尊的留言怎么说。

    可是让苏景意外的,当真识注入玉简,其中空空不见一言一字,只有一团金光缭绕,隐隐似是个人形,正团成一团睡觉的样子。

    苏景小心翼翼指挥真识游弋上前,试探着碰了碰那团金光……手中玉简陡地一跳,简内金光暴散溢出,冥宫之内、苏景对面多出了个老人:青色长袍半旧、道髻挽得随随便便,朽木似的老人颌下留着一撮山羊胡子,不是道尊又是谁!

    是道尊,但又和真正道尊有些差别,苏景面前的道尊肌肤纹理中隐隐透出润洁光芒,老人如玉,玉道尊。

    眼见苏景惊讶模样,道尊笑呵呵地:“来此凡间,后面几十年里我就闭关了,闭关是为疗伤,但也没耽误我琢磨你诸法归一、归入‘剑一’的事情。”

    修行事情,在凡间讲究按部就班,一个境界就是一个台阶,一层台阶跨不上去后面的路就不用走了,这是一个必须的、不容有丝毫差错积累过程,所以凡间修士只有‘奇快破境’之说,却从未有过一步双阶逾境而修的情况。就算有再高的天分和悟性也得按部就班的来。

    通天是筑基、宁清是养心、如是为开窍,小真一就要领悟真我唯一,沿着一条直线一步步走下去,无论修者能走几步,这条线是绝不会错的,所以苏景拿着一张帛绢就能修习,反正他过了前一个境界后就肯定会进入下一个境界,功法本身不必考虑‘因人而异’这回事。

    但飞升后再修行就与凡间不同了,无论仙家本领深浅,道理上讲他们都了有自己的道,道之上是浩渺宇宙,道之下为凡俗生灵,仙在道之中。得道后的修行,因人而异因性而异也因本有法基而异,再不存境界区别也就没了固定章法可循。

    所以所有的仙门修法,都不是系统的、可持续做长久修炼的著述,甚至可以说这些记载不再是法,只是术。法在修家本人,术为运用手段,仅次而已。

    归结于苏景来说:道尊可以指点他的修行,这没问题。可是道尊指点得了今天指点不了明日,因为他老人家也不知道苏景把今天的功炼成了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说苏景会把今天的功炼成什么样子是无可预知的,如此又何谈明天的指点……

    所以道尊想了个‘以后都清静’的办法:闭关之中,细细理清苏景‘归剑一’的所有环节,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和诸多关窍所在,再截下、炼就一段思慧,思慧化形成就道尊法相,长长久久地跟在苏景身边,只要是有关‘归剑一’的修行,玉中道尊都能为他做及时指点。

    殚精竭虑自不必说,截下思慧更是伤魂伤修,道尊留给苏景的人情大得很了。

    ‘道尊’大概解释了下自己存在的缘由,继续笑道:“不止我一个,还有一个我,在甘霖中。”

    苏景惊喜更甚,急忙取出甘霖剑,催动一线真识入剑。

    剑本神器,以前以苏景的本事根本没资格以灵思探看此剑,但道尊在闭关时候专门施法为苏景开剑禁,此刻探查‘一览无余’,剑内清潭一盏清澈见底,可见潭内坐落着一间小小竹舍,又一个道尊正端坐竹舍内,见苏景望来,老人家并不起身更不出来,抬起头对苏景微微一笑:“我只管杀千刀。”

    苏景身前‘道尊’接口继续为苏景讲解,剑中不会出来也出不来,留下这段智慧是专门为苏景指点‘杀千刀’的。

    苏景修炼杀千刀,要进入百里骄阳内,与魔猿搏斗过程就是修炼这绝门斗法的过程。不过在道尊看来这么练进度太慢了,由此他在剑中留下一段智慧。

    以后修炼杀法的办法不变,但苏景面对魔猿的同时,只要苏景手执甘霖,剑中思慧就会在斗战中为他做同步指点,如此一来事半功倍——

    大章节,今天的更新啦。(未完待续……)

第一二七八章 不算笨

    玉、剑两位‘道尊’各有其用,但他们毕竟不是道尊本人,除了为苏景指点修为、剑法外就再不知其他事情,更不可能帮苏景打架。

    可即便如此苏景也足够感动了,认认真真地道谢过后话归原题,问起自己的修为事情,玉道尊是从道尊而来,不过他似乎比真道尊爱抢话似的,听说苏景开始做梦后老头子明显吓了一跳:“这么快就做梦了?”

    苏景点点头,又道:“但记不得梦见什么,醒来就忘记了,只记得我做过梦。”

    玉道尊似是有些心不在焉,垂头不说话了。

    大约盏茶时间,玉道尊才缓缓开口:“真息吐纳呼应八方,便如临渊望水、元照索影,你可明白?”

    如今苏景好歹也算得大罗金仙,即便没听过这样的说辞,但普通修行的道理全能明白,稍一印证便全盘领悟,点了点头。

    修行人以元气吐纳呼应外界,总会有个目标的,比如灵山秀水,比如所在世界的自然乾坤,厉害的仙家也可以呼应星辰日月,因修为深浅以定吐息呼应的目标大小。

    无论吐息呼应的目标大小,此类修行的目的都在于从吐纳中与目标取得共鸣,再通过这份共鸣来体会对方的元灵真意,继而感受自然、解读乾坤真意,最后再印证于己身。

    这就仿佛修家立身河畔,将自己的倒影投入水中。水静则影真、水湍则影乱,但这倒影并非普通映照。而是修家的本修元照之影,影与人本慧相连,影子感受一切修家都能体会。影子在河水中随波晃动,修者就能体会这大河的流转之姿、体会潮起潮落中的自然规律。

    这份‘规律’也会落印于影中,待得时机成熟时候修者将法影收回身内,以后的练气修行中可时时参照法影,当能有大好精进。

    苏景的修行可没那么简单,人家的吐纳共鸣,是把自己的元照真影投映于实在,他面对的却是虚空。这个题目一下子大出了无数倍。简直高级的不得了,但在普通仙家看来也缺心眼到不得了,莫说证道飞升的仙家,就是凡间刚入门的小修童也能明白。虚天空空。是真无尽真无物。虚天就是‘没有’,影子也是个‘虚’,把‘虚’扔进‘没有’。到头来还是干干净净的:没有。

    说穿了,元照再明亮,也不可能在虚空中透出法影;修为再深厚,对虚空的吐纳也休想得到共鸣。

    竹篮打水至少篮子还会湿,苏景用竹篮捞风,又能得到什么?

    苏景也不明白其中道理,可如果他修炼时候有高人来劝他‘你这么做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没有意义’,他一定会回应句‘你的浅薄之心,如何能懂我高深法门’。不明白道理至少苏景知道自己的法门是道尊传下的,所以哪怕糊涂也要修持,总归错不了不是。

    对此道尊给出的答案简单得甚至有些敷衍:“不见影并非无影,影在,只是你看不到罢了;你以本元吐纳,得不到丝毫回应,并非虚天无回应,你感受不到罢了。”

    说完,稍停顿,玉道尊继续道:“苏景啊,‘虚’并非真正的‘不存在’,‘虚’只是看不到摸不到感受不到,却真正存在;‘虚’中的确实空空,不存实在之物,但虚中至少存一物:力量。否则虚中何以生一。”

    “既然有力量,虚便真正在。虚真正在,你透出的元照法影就有着落,你的吐纳呼应就会有响应,所以从根子上讲,你对虚空吐纳和对一座山吐纳并没什么区别,相比之下,不过更吃力些,得到回应得更慢些。最简单的,你开始做梦就是已经感受到虚空回应。但、我传你的法门到得最后,不是要你将自己投入水中的影子收回来,而是你要从水中走出来!”

    仙家法门,修持入深奥时,所有前辈的言辞指点都会变得苍白且晦涩,因为面对玄虚奥妙时,语言实在太贫乏根本不足以点明其中关键,这种时候考验的就是仙家自己的悟性了。

    说到这里玉道尊面露微笑:“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做梦了,最近先不必吐纳了,有时间多想想‘你要从水中走出来’,等你明白这句话咱们再继续。”

    做梦就是得到虚空的呼应,可这反馈来得绝不简单,既然是‘思悟法’,那思悟就异常重要,此乃玄机修。

    苏景正修炼的这道法门核心即为‘你要从水中出来’,不能领悟这个道理,前面睡觉无妨,但修炼到了火候、开始做梦以后,若不能悟透内中道理,轻则一事无成重则迷失梦境走火入魔。

    玉道尊说完,身体中金光散出,老人渐渐透明,准备返回玉简中去了。可是就在玉道尊即将散去时候,苏景忽然道:“想要众法归一,需得先众法归虚,再自虚中生一。”

    玉道尊愣了下,金光重新凝聚于身,语气意外:“这么快就想通了?”

    “也不是特别难懂,不是,舅舅,我在你心里是不是特别笨啊。”苏景笑,开心且得意。

    现世报天无道两重天道在握,金乌心境独独之我与天人合一接连突破,破烂囊中再进层楼,得自然生一之悟,即便在冥王之中,苏景的心持也绝不算浅薄的,不过年纪小力气浅罢了。

    年纪小,但绝非‘不懂事’。

    玉道尊哈哈一笑,显然也是开心的:“不错,不算笨!今天开始,你再修行吐纳,带上你的恶罗汉、乌鸦卫、阳三郎和小金乌元神一起。”

    风火剑冥阵,最后一个‘阵’字指的就是这群入法于苏景本命修持的凶仙,他们也当‘归一’,当然归一并不是苏景夺去他们的力量为己用,而是把大家的力量、特长更好整合,发挥到极致。

    一群凶仙并入苏景的修持、与他一起吐纳虚天的时机,需得先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苏景开始‘做梦’,他需得先得到回应才能引导众人入法;再就是苏景要领悟‘诸法归虚、再虚中生一’这个核心道理,领悟道理才能正心定性,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迷失,否则连他自己都不能再练习下去又何谈带上大家一起。

    随后一段时间日子平静依旧,苏景领着一群凶神恶煞的手下一起吐纳练功,一般来说每隔三五天苏景都会到人间去转上一圈,不露行踪免惹麻烦,只去查看维持这天地行转的阳火大脉是否妥当。另外苏景每个月都会飞出天外去,发动眉心望死眼来探查仙天内的火阳气意,看看有没有濒死骄阳或者出事金乌,这是收尸匠肩头重任,百年之期已过苏景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让他心里颇觉安慰的,一切平安,不见有金乌陨落或者金轮崩溃……

    再就是觉得精力充沛时候,苏景会进入百里骄阳,依着剑道尊的指点与魔猿打斗,修炼杀千刀的战法。果然,因为剑道尊相助,修习杀千刀的进度加快许多。

    平平淡淡也忙忙碌碌,时间依旧那么轻飘飘的,不知不觉里十年过去,苏景与不听打过招呼,又次离开冥王宫去查探阳火大脉。

    苏景准备再拿出百天时间,入身阳火大脉随其运转,再做最后仔细检查,如果没问题他就要真正离开这座凡间了……

    苏景走后,冥宫中的十六忽然‘发疯了’,在列面前噼里啪啦的乱蹦,口中‘忽啊忽啊’不休,也不知他究竟想说话,烈小二懵了。

    见对方不懂,十六干脆吐出了纸笔,尾巴尖卷起笔管先写了个‘笨’字,对烈小二招了招,跟着翻过这一页,笔走龙蛇时不时画个圈,好一番交代,烈小二蹲在对面看着,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到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笑道:“小事一桩,十六老爷放心。”

    百天时间晃晃而过,离开的时候到了,苏景将冥宫收入王袍,与不听重返地面,携手先去往霖铃城,故地重游相视一笑,虽为仙,但总也抹不去心地那点人间情怀。

    所谓人间情怀,其实就是一份美好回忆吧。

    看过霖铃城一行人又去南三万里山,是为在最后看一看红底山旧居,另外苏景始终没忘记一个人,白头鸦乌悲悲。以前乌悲悲对他着实不错,没走的时候不必矫情什么,这次真的离开了总要再打声招呼。

    正巧,乌悲悲正在红底山主公旧居里打扫卫生,一见苏景与不听突然出现,大乌鸦猛地一愣,跟着使劲揉了揉眼睛确定眼前人并非幻觉,乌悲悲大喜过望急忙上前见礼。

    苏景拦住了他,先认真谢过前些年乌鸦眷顾,又伸手在乌悲悲肩膀轻拍,将一道纯阳真力注入乌悲悲经脉,随后乌上一乌下一两人现身,与徒儿告别又嘱咐他好好修炼,将来成仙大家在天外相见,那才是真正团圆。

    乌悲悲悲从中来,跪拜两位仙师与主公主母面前放声大哭。

    也就在乌悲悲的大哭声中,苏景忽然皱了下眉头,可随即眉头又舒展开来,戒备神情一闪而过、化作微微疑惑……先是探查到天外有重重灵元震动,正有大群仙魔扑向这座凡间,跟着他又发觉冲在最前方的仙魔法术所蕴皆为纯正道家气意。且他们飞得虽快却并不惶急,不是逃跑的样子。

    东天道是自己人,无需警惕,只剩疑惑,这许多道士来作甚?(未完待续……)

第一二七九章 面子大

    片刻之后,四面八方、当世诸座大山巨钟轰鸣。

    厚重却也悠扬的钟声传遍天地,举世皆可闻。乌悲悲止住悲声,满是涕泪的脸上显现惊讶神情:“金钟迎仙?”

    乌下一好奇:“怎么个说道?”

    这世上道传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飞仙不断,仙家出身,即有大宗名派也有深山洞府。这座世界又不像中土那样有个‘许出不许进’的怪阵,今天修家立地飞仙离开了,将来有时间有心情时候就会回来看看。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此间修行道上有了一种习俗,每收一位弟子入门,都会采弟子一滴血做长久封存,若将来此子学有大成飞仙去了,宗门便会炼就法种一口架于法堂内,炼钟时那滴鲜血也会祭炼其中,来日这位弟子自仙天返回人间探望,法钟会自行长鸣。

    钟鸣时,即有本土仙家归来,钟声是迎接、是致敬,而法钟的数量则代表了门宗的成就。此举稍显造作但也无伤大雅,也可看做是一重趣味。

    “一个仙一口钟,一仙归回一钟长鸣,”乌悲悲擦着眼泪,嘴巴不休语气惊讶:“这……天地八方处处鸣钟,这得多少归仙回来,出了什么事?”

    乌悲悲说话的时候,人间大小修宗、或者说整座修行道都已乱成一团,只要有钟的,几乎家家都传出隆隆钟鸣,不等本宗弟子欢喜于自家仙长归山,就已惊骇于:

    怎么这么多!

    究竟出了什么大事。此界所有仙长尽数回归!

    修行道震惊,而钟声蕴法力传遍世界,凡间都晓得这钟声的含义,更是乱了套,人人心中惊疑不定,只要能走得动全都推门而出仰望天空……短短几息过后,道道剑气划破天宇,一位接一位道家仙长入界,苏景灵识一扫暗暗咋舌,两千余众!拉出去都够凑出一支道家仙兵了。

    惊讶同时苏景长长提息了。这等阵仗必定是出事了。就以阎罗和道尊的交情、以道尊对自己的照顾,道家有事他这个‘外甥’决不会坐视不理。

    剑驾奇快,破空之际于天空中拖出长长流苏,经久不散煞是好看。众多道家仙集结而来。入境后便告散开。各自落入于自家门宗所在的山巅峰顶,但并不与正疾飞来迎的门中的晚辈弟子打招呼,众仙临风肃立。而后齐齐合掌、半躬身、执道家之礼,两千仙齐开口:“奉道尊法谕,东天道家弟子恭迎小光明顶苏景先生归返仙天!”

    东天道家弟子恭迎小光明顶苏景先生归返仙天……呼喝响亮,传透天地,一时间沧海群山人间处处尽是回声荡漾。

    “诶、诶?”苏景一下子就懵了,他正偷偷摸摸祭起灵讯去沟通道家仙,想问明白他们为何都回来……就是偷偷摸摸的,他得藏在暗处,万一道长们要对付的敌人也在此间或者正要来此,苏景先生还准备背后下黑手呢,所以不能露出行藏。

    哪成想灵讯尚未打出,两千道家仙整整齐齐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轰一声,喧哗起,凡世间、修行道,十个人中有八个惊呼脱口,惊于小光明顶苏景原来还在人间;更惊于苏景要归返仙天时,竟得群仙来迎,若是普通仙家也不至如此震撼,可是来迎接苏景的,个个都是本届出身的仙家,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这世界的传说,都是天下人无比敬仰的存在。

    甚至可以说,两千归仙加起来,在此间凡人心中分量要比道尊更重、重得多。

    人间喧哗乍起,天穹中又是一声惊雷绽裂,滚滚天雷中一个生硬非常也大气磅礴的声音喝道:“天三百山到!”

    随呼喝,三百座巍峨大山裹挟风火贲烈入世,任谁也不会怀疑,若这些大山真的砸下来必是一场灭世之灾,入世轰落、待到万丈天时三百山同时止住坠落之势,跟着大山转转化形神怪,三百魁梧凶神凌空悬立,个个气魄逼人。

    但三百神凶神面色恭敬,凶气源自他们自身修为,尊敬来自他们的心底虔诚,人在天,做大礼跪拜:“奉永乐大帝法谕,天三百山恭迎苏景王公归返仙天!”

    一见那些山苏景就认出了他们都是谁……苏景见过他们‘小时候’的样子:山种。一品山种啊。

    那不用问了,永乐大帝是九龙地甲添今时帝号了;天三百山对苏景称呼的王公也不是阿骨王,那是指着欠国公喊的。

    巨山化灵,何等震撼,这只是神话故事里才会有的景色,如今真真正正上演天地之间,但先起的喧哗也因天三百山入世的震撼而熄,凡人们心里砰砰乱跳,一时间还缓不回来。

    不等苏景回应一声,苍穹高处忽又翻腾起黑红烈焰,腾腾的魔家真火中银铃般的声音笑声传来:“魔家儿郎来啦……”

    笑声落,魔火散,八百天魔披红挂彩显现天际,为首彪形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