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牛郎-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目四眸之类的。牛奔舒觉得自己的这个元婴既然要争霸天下,那何不从他出生之时就搞得轰轰烈烈的,也好让他有个万人敬仰的出身呢?

火的云彩在三原县的天空之中越聚越多,也越来越凝结。此时整个三原县,就像是被烈火燃烧了一般。三原县中,无数的百姓都在对这一道红云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天神下凡,有的说的是妖魔出世。在三原县无数的嘴巴之中,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上京城内,难得清闲的皇帝李隆基在欣赏着歌舞,即位二十多年的李隆基虽已人到中年,但却不见半丝的老态。此时的他头戴纱冠,身穿双龙闹海的龙袍,在龙袍的衬托之下,这李隆基更显得面白如玉,但是他那一双眼角之中不时闪出的寒光,却让人感到他身上帝皇的霸气。

陪坐在他身旁的是丞相李龄,这李玄龄的年龄和李隆基相仿。不过此时的他却是一副朝臣的打扮,不但穿戴整整就连盘腿坐在锦塌之上,也是中规中矩的,没有丝毫的越礼之处。对于李玄龄的小心谨慎,李隆基虽然很是赞赏,但是此时见他陪着自己听歌舞还是这副谨慎模样,不免让李隆基心里多了几分扫兴。不过李隆基此时毕竟是一代名君,倒也不至于因此而怪罪李玄龄。

李隆基手中打着拍子,正高兴之时,却见一个小黄门一溜烟跑了过来。伸手将那小黄门手中的一封信打开。李隆基看了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本来正专心看歌舞的李玄龄听到笑声,不由得问道:“皇上,有什么好高兴的事情,不妨让臣也跟您高兴一番。”

对于李玄龄的话,李隆基大笑道:“玄龄,还真出了点事情,庐江郡的牛家今天生孩子,孩子生了三个时辰硬是没生出来。不过,却有红云笼罩着整个三原县城。迷卫的人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情报,就报了上来。”

看到皇帝并不在意,李玄龄刚想劝,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就在这一君一臣谈论之时,牛家大宅中响起了一声嘹亮的啼哭。

【第八部 凤鸣青石山 第八章 风云始动】

原县城的上空,无边的红云遮盖了太阳整个三原县地下,完全被浓浓的红色所笼罩。在这片红色之中,三原县的百姓,一个个再无心做自己的活计。

他们或三五成群的聚集在大街上,或坐在酒馆中,更有一些人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对着神仙和祖宗的灵位磕头不止,祈祷他们心中的保护神保护他们全家平安无事。

此时的三原县城内,人声鼎沸,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在三原县街上随处可见的小酒馆之中,都会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议论。

天元酒坊,乃是三原县一个不大的小酒坊。一直以来,生意基本上没有红火过。不过,这酒坊的老板倒也没想将这小酒坊关掉,生意也就这么冷冷清清半死不活的做着。

现在离正午还有一个多时辰,一般在这个时候,天元酒坊绝对没有生意。不过今天却因为漫天的红云,却座无虚席,甚至有很多捉襟见肘的苦汉子,一人要上一大碗苦涩的黄酒,一边慢慢的小口啜着,一边大声议论着今天的奇特景象。

对于这些酒喝很慢,声音却几乎把房顶掀翻的汉子,天元酒坊的老板韩掌柜却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样子,他依然端坐在他的柜台里面,但却没有再不停的敲打他那把已经磨得油光水滑的算盘,而是饶有兴趣地听着大家对这红云的议论。

“这红云真是邪门,俺活了这大,还没有见过红色的云彩。”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留着满嘴络腮胡子,饼子一样的大脸之上充满了风霜的痕迹,只见他一手端着粗瓷酒碗,一边大声的说道。

听了那子的话时就有人笑着说道:“王二柱,你才活多少年啊。老朽我活了六十多岁没有见过如此反常的景象。”

叫作王二柱的壮汉并没有因为被笑生气,大嘴一张,抿了一小口黄酒,这才憨厚的说道:“徐老秀才,您是咱们这条街上最有学问的夫子您不妨讲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

听了王二柱的提议,几位酒客连忙起哄道:“徐夫子,你就给大家讲讲吧。”

见大家众口一词地怂恿他。那被称徐姓地老夫子顿时得意起来。他刚才之所以耻笑王二柱。就是为了显摆自己地不凡。伸手从面前唯一地小碟中捏了一个香豆后又慢慢地抿了一口和王二柱同样地黄酒。这徐夫子才慢幽幽地说道:“古人云。世事反常即为妖。这次漫天地红云。来地很是奇怪。我看不是天降神人大吉大利。就是有什么大地祸事发生。”

听了徐夫子地话元酒馆之顿时哗然之声四起。更有一些粗俗地汉子。大声地笑了起来。在笑声之中。一个二十多岁地年轻壮汉端着酒碗来到徐夫子地身前酒碗在布满油渍地桌子之上一丢。哈哈大笑道:“徐夫子不得你考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中个秀才凭你说地话。你就考不上。什么不是福就是祸。你说了和没说又有什么区别呢?哈哈”

本来还有点小得意地徐夫子。被这壮汉揭了伤疤。一张脸顿时变得面红耳赤。端起酒碗大口地吞咽了一口。这才用微弱地声音辩解道:“秦二狗。我刚才地话。都是书上说地。你若不信。可以去问问学塾里地教授。像你这等愚昧无知地混沌之人。本夫子才懒得和你计较!”

听徐夫子骂他是无知。秦二狗顿时不干了。这秦二狗在这条街上。本来就是游手好闲之人。从小素爱偷鸡摸狗。平时无事还想惹出点事端来。此时被徐夫子一番羞辱。自然不肯就此罢休。只见他把酒碗一顿。伸手拽住徐夫子已然浆洗成白色地文士青衫。狠声地说道:“姓徐地。你说谁是无知之人?我告诉你。你要不说个明白。可别怪我拳头不认人!”端着酒碗聚在一旁地闲汉。看到有人打架。一个个立时来了精神。起哄声。大笑声。不绝于耳。秦二狗一看没有人上来帮着徐夫子说话。顿时更加得意起来。就见他挥动碗口大小地拳头。对着徐夫子威胁道:“徐夫子。刚才你那无知之人说地是谁?若是答不好。可不要怪我拳头没长眼睛!”

被秦二狗拽着地徐夫子。哪里是秦二狗这痞子地对手。不过这徐夫子却是一个极好面子地人。就听他厉声喝道:“秦二狗。还不放开!你再敢如此这么放肆。我就去告诉你爹。让他好生教训你一顿!

徐夫子本是一个老童生。此时被秦二狗威胁。心中虽然有点害怕。但是却丢不起那个人。他既不想对秦二狗服软。又怕这个浑人真地打他一顿。就在这徐夫子左右为难之时。就听有人厉声斥道:“秦二狗。你又撒什么野了?”

听到有人训斥自己,秦二狗猛地回头去看。不过他一回头,原本怒不可遏的脸上旋即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只听他恭敬的说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牛四爷啊。牛四爷,您老怎么有空来这儿了

对于秦二狗的巴结讨好,这个叫牛四爷的人毫不领情,看秦二狗还拽着徐夫子的衣衫,冷冷的说道:“秦二狗,谁教的你如此对待徐老夫子?还不快把你的手放开!”

对于这牛四爷的训斥,秦二狗丝毫不敢怠慢,赶忙松开拽着徐夫子的手,然后对酒柜里大声喊道:“韩掌柜,牛四爷来了,赶快上酒,上好酒!难道还怕我秦二狗付不起你的酒钱么!”说完,又对中间桌子围坐的几个汉子说道:“你们上旁的地方喝去,这里四爷要用。”

几个喝酒的汉子不知是不想招惹秦二狗,还是想给这牛四爷让座,一个个都拿着自己的酒碗,闪身到一旁站着。那牛四爷对于秦二狗的反应,很是赞赏,难得一笑地扫了秦二狗一眼,就大摇大摆的坐在中间的座位之上。然后,一点旁边的椅子,对秦二狗说道:“坐,你也坐。”

对于牛四爷的咐,秦二狗哪敢不听。不过,他也没有大大咧咧的和牛四爷端坐在那里,而是欠着半边身子,受宠若惊地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看着唯唯诺诺的秦二狗,牛四爷问道:“二狗,怎么回事,你怎么对徐夫子动起手来了?”

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儿,秦二狗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讲给了牛四爷听。此时,那有点猥琐的韩掌柜,已经将一壶酒和两个小菜端了上来。那牛四爷一边听着秦二狗讲事情的始末,一边喝着小酒,神态很是从容。

也知为事情原本就不值一提,还是因为慑于这牛四爷的威严,秦二狗这个一向爱占人便宜,颠倒黑白的家伙这次竟然破天荒没有说谎,将事情的经过老老实实的对牛四爷细述了一通。牛四爷听完哈哈一笑,将酒杯放下,指着秦二狗说道:“二狗,我当是什么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都是邻里邻居的,为这么点芝麻蒜皮的小事打起来,岂不让人笑话。要我说,这事到此为止,大家都散了吧。”

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牛四爷的态却是让人不容置。对于牛四爷的决定,徐夫子自然是求之不得,像他这样的人,可得罪不起秦二狗这样的混混。秦二狗也哈哈一笑,恭敬的对牛四爷说道:“四爷就是公平,小的自然是心服口服,就按您说的办。”

在秦二狗小心翼翼的:着笑脸之时,其他闲汉也随口附和着对牛四爷的恭维。在一片恭维声中,牛四爷一边喝着酒,一边对徐夫子说道:“你说这红云可能是有神人出现?”

对于给自己解围的牛四爷,徐夫子:然是感激不尽,此时见他问自己话,连忙恭敬答道:“回四爷的话,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传说中的神人二郎神君,当年出生之时,也是有祥云笼罩四野。”

“此话当真?”牛四爷大吃一惊,也顾得喝酒了,抓住徐夫子的手大声问道。

虽然这徐夫子也弄不清事情的真假,但是此时他却不能再输下来了。就见他面容一整,坚定的说道:“书上就是这么写的,难道我还会骗四爷不成?”看着激动的牛四爷,徐夫子忍不住问道:“四爷知道这红云漫天是怎么回事?”

“当然知道了,这红云和我家新出生的小少爷有关。听我那婆子说,少奶奶今天生小少爷时,红色的云彩将整个产房都掩盖住了!徐夫子,我现在就把你说的向我家老爷禀报,如有奖赏,回头我请你喝酒!”话未说完,那牛四爷就已经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天元酒坊,疾步朝牛家大院走去。

在牛四爷走后,剩下的闲汉更是议论纷纷,不过此时的话题已成了牛家今日出生的小少爷。就在这些闲汉猜测议论得炸开了锅之时,一直在柜台里面的韩掌柜却悄悄走回了后屋。未等半刻钟,一只白色的云鸽,直朝着上京城的方向飞去。

【第九章 大唐明皇】

第九章大唐明皇

奔舒站在青石山上遥遥的看着那笼罩在三元县城云朵。此时他的脚下,虽然还是叫作青石山,但是和五百年前的青石山却没有了半丝相同之处。

灵石道人脱困之后,佛手山就倒塌成了一片废墟。十年的大地震荡,让原本就是废墟的佛手山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就在佛手山被地壳吞噬之后,在这青石山的原址之上,又有一座山脉又拔地而起。

不知道什么缘故,这座山被命名为青石山。不过这座青石山和五百年前的青石山比起来,不但大了许多,险峻的主峰更如朝天利剑,竖立在庐江郡中。牛奔舒站在青石山的主峰之上,心潮澎湃。此时,他的白色元婴业已转世成了牛家的小公子,而他要炼化地术之鼎的征途也迈出了第一步。

让自己的白色元婴投世于牛家,是牛奔舒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他要成就帝皇伟业,那就必须有一个能够支持他的势力。与其浪费时间让白色元婴白手起家,还不如让他转世入牛家。对于牛家的情况,牛奔舒一清二楚,虽然让白色元婴转世成牛家的人有点别捏,但是为了早日达到让董璇儿复活的目标,牛奔舒也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为了给白色元婴造点声势,牛奔舒运用手段,从九天之上将一团团的红云凝结成一块,带到了这青石山上。趁着白色元婴转世成功之时这红色的云彩放出去,给白色元婴大造了一场声势。

在牛奔舒的记里,中国以前的那些开国帝皇在成为皇帝之时,没有一个不神化自己的。汉高祖刘邦那厮来什么斩蛇起义,并自称什么炎帝之子;一根棍棒打天下的赵匡胤,也是标榜自己是什么真龙天子,竟说什么他出生之时有一黄龙卧在他们家中!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他的帝位也牢固化,于是就紧跟着他哥哥的故事接着编,说什么当时卧在他们家的不是一条龙,而是两条,于是他哥哥当了皇帝,他这条龙也该成为皇帝。对于这种现在一看都是胡编的故事当时的百姓却是深信不,并很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这虚无飘渺的故事而抛头颅热血,前赴后继,肝脑涂地。

夺取大唐帝,对于牛奔舒来说只是反手之间的事情是这个事情,牛奔舒自然不敢随意出手。他现在的大地不灭真身虽已炼成,立在大地之上,除了鸿钧道祖,就没有人能奈何他。但是比起那几位圣人来,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的他要完成一统四大部洲的大业尚且需要按照游戏规则,按部就班地逐一进行。

造势虽然是把双刃剑,但是对于奔舒来说剑却是利大于弊。只有在白色元婴幼时起就在民众之中树立起他的不凡,才能为以后顺理成章的起事做好铺垫。

至于因此带来的隐患---大王朝对他的提防奔舒却并不放在心上。

随白色元婴地出生。牛奔舒开始将那红色地云朵收回。就见他伸手一招。那漫天地红云犹如红色丝绸一般。被牛奔舒抓在了手中。随着牛奔舒法诀地掐动。那铺开有千里方圆地红云。转眼之间就被牛奔舒凝成了一个红色地珠子。

云过后。碧蓝地天空像是洗涤了一遍似地。显得无比地纯净。对于湛蓝地天际。牛奔舒没有兴趣。就在他转身要离开青石山时。一只雪白地鸽子吸引了他地目光。看着那从三元县城飞来地鸽子。牛奔舒地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也该到上京城去看看那个将要被自己推翻地倒霉皇帝了!听说这人治理国家还真有两下子。被称为大唐帝国五百年难得一现地明君。不如现在就去上京城。看看这个明君究竟什么模样。”说着。一丝神识业已离开牛奔舒地头顶。俯身在白色地云鸽身上。

那云鸽本来就是一只普通地鸟禽。被附身之时虽然身体猛地一颤。不过很快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般。依然快速地向上京城飞去。那白色地云鸽论速度在空中也是数一数二地。从庐江郡到上京城万水千山之遥。也就用了两天地时间。

当白色地云鸽在上京城一处隐秘地处所落下地时候。一个身穿黑色服装地太监连忙将云鸽身上地信件拿出。当那太监拿出那绑在云鸽腿部地小竹筒之时。牛奔舒地神识也从云鸽转移到小竹筒上。

当小竹筒被黑衣太监交给一位身穿紫色宫服地大太监之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对于这个紫色服装地大太监。牛奔舒倒是吃了一惊。

没想到,这个紫色衣服的太监,竟然有金丹期的修为

当年他在三原县大显身手的时候,皇宫可是没有这么强的势力。就是那个被称为老祖宗的皇宫老人,也就比这大太监强上些许。而此时的皇宫中,竟连一个普通的太监都有这么好的身手,由此看来,大唐王朝,并不如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不过牛奔舒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这李隆基就算再厉害,在他的眼中也是一个蝼蚁而已。如果不是天上那些圣人的话,斩杀李隆基对于他来说,不比掐死一个蚂蚁难上多少。

那个紫袍的太监拿着小竹筒,来到一个巨大的宫殿之前。虽然在小绣筒中,但是牛奔舒的神识,还是能感觉到那从大殿之中传来的无处不在的帝皇之气。牛奔舒的心神一边观察着那犹如巨龙盘绕的帝皇之气,一边暗自思量道:这帝皇之气果然不凡,怪不得术之鼎说要想成为他的主人,就必须要成为四大部洲的帝皇。一个小小的大唐帝国,它的帝皇就有如此强烈的帝皇之气,如果是一统四大部洲的帝皇,那地皇之气该是多么的强烈啊。

一边感慨,牛奔舒一边趁着紫袍太监等待指示,观察着那汹涌的帝皇之气。经过细心观察,牛奔舒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明了的笑意。怪不得这些人间的帝皇会这么弱呢,原来这汹涌的帝皇之气不但没有向李隆基汇聚,反而让人施法给分去了四面八方。

大唐帝国的帝气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能为李隆基所用的话,对付普通的准圣,倒也是绰绰有余。

就在牛奔舒思索鸿钧道究竟是如何分去了帝皇之气时,那在外等待的紫袍太监,被一个身穿青衣的小太监领进了大殿之中。在紫衣太监行走的百步距离之中,牛奔舒从中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了上百金丹以上强者的气息,当那紫衣太监向上方端坐之人行礼之时,牛奔舒还从那人的身边感到了一股金仙特有的味道。

通过神识,牛舒第一次看到了大唐的君主李隆基。只见这个大唐帝国的国君身高过丈,面色温润如玉,三缕漆黑的胡须飘洒在胸前。在李隆基的身后,一个身穿黑色太监服的老太监手持一个快脱光了毛的浮尘,唯唯诺诺的站在李隆基的身后。

那股金仙级的修为竟然是从这监的身上发出来的,看来这皇宫之中,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就是不知道李隆基这个皇帝,修为究竟怎样。就在牛奔舒的神识朝着李隆基飞去之时,李隆基桌子之上的一方大印,突然发出一道耀眼的彩光,将牛奔舒发出的神识给硬生生的挡了回去!

本来正准备向紫袍太监话的李隆基,看着发出耀眼光芒的大印,不由得轻声的噫了一下。不过李隆基并没有接着再说什么,随着大印的彩光慢慢消失,李隆基这才对跪倒在地的紫袍太监问道:“富顺,你有何事见朕

虽弄不清那大印究竟是何物,但是从那彩光之中,牛奔舒能感觉得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宝物。此时来的只是他的一丝神识,要想用神识看透李隆基的修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在牛奔舒思量要不要冒险看一下李隆基的修为之时,就听那紫袍太监恭敬的说道:“陛下,奴婢这时候打扰陛下,确实不该,还请陛下恕罪。只不过,这消息是从庐江郡的三原县寄来的,所以不敢贻误。”

听了紫衣太监里嗦的解释,李隆基呵呵一笑道:“富顺,你做得很好。只要是三原县的信件,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朕。”见皇帝不怪罪于他,那紫袍太监一边捣蒜似的磕头,一边大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