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孩子长得好,和蔷哥儿倒有几分兄妹模样,更有几分当年大伯娘的影子。”
要知这大伯娘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十三章 赴宴二()
论红楼中哪个贾家男子长得最好,当属贾蔷,红楼中说他“比贾蓉生的还**俊俏”、“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而贾母所道大伯娘是宁国公贾演之妻,当年此女长得极美,被前朝皇帝瞧上,当初贾演、贾源两兄弟在金陵本地有几分财势美名,正被当朝开国皇帝招揽着,原有些犹豫,被前朝那皇帝一逼,直接揭竿而起,投入当朝开国皇帝门下,四处征战,方有如今贾家权势。
贾璐鼻子和嘴巴最像那位宁国府老祖宗,不过当初那位的眼是顾盼生姿、流光溢彩的桃花眼,勾人的很,而贾璐是偏向杏眼的丹凤眼,和那位相比,少了几分惑人的**,多了几分可爱,如今贾璐尚小,白白嫩嫩小包子一枚,想来随着那位,没得那位的盛极容颜,将来也是世间少有的绝色,却又不会如那位一般引来如此纷争。
贾母见宝玉在一旁逗弄着,另外两个孙女也眼巴巴的看着。一时也起了心思,
“可会说话了?”指着自己说“叫老祖宗”
贾璐应“老中中”
指着宝玉说,“叫宝哥哥”
“抱根根”
又指着迎春探春说,“二姐姐,三姐姐”
贾璐“爱节节,爱节节,伤节节”
三个孩子本是本家兄妹,长得颇有几分相似,璐姐儿一时分辨不出,随着贾母的指点,粗粗记了,胸前不带长命锁戴着一块晶莹美石的是贾宝玉,另外两个,脸蛋胖一点的是迎春,脸蛋瘦一点的是探春。
贾母原只是逗逗,没指望这个连一周岁都不到的孩子能说出什么,没想到她竟如此聪慧,虽口齿不清,但大致都说对了。一时欢喜极了,道,
“这孩子竟如此聪慧,不到一周岁就会说话了,有这般懂事,这么乖巧聪敏的孩子就放在我这着吧!”
韩氏就这么一个女孩儿,自是不肯的,便讨巧道,“老祖宗可不是说笑了,老祖宗是何等人,瞧着迎丫头,探丫头多么乖巧懂事,更不用提在您身边长大的元春了,那便是个神仙般的人物,哪是我这个面上乖巧,内力调皮捣蛋的魔障可比的,我和我们爷倒是对着魔障颇为欢喜,一日不见就想得慌,老太太得了这丫头,怕是被闹腾得头疼,我失了这丫头,还不得被我们也抱怨死。况我们两家离得近,什么时候相见了,我们就将姐儿抱过来,可不方便。”
贾母见韩氏说得好听实则拒绝,颇为不满。贾璐想着自己卖乖讨巧的行为反而给母亲找来了麻烦,也恹恹的。一时间,气氛低沉尴尬起来。
章氏解围道,“今儿怎么不见我们元春丫头?”
王氏也不希望闺女大好的日子就这样尴尬下去,就顺着意思说,“元春这丫头这几个月都在学习宫中礼仪,我让她趁着今儿好好休息休息,怕是还没起呢。”
这说着呢,外面传来声音,“大姑娘来了!
璐姐儿一听到元春来了,立即精神了,这可是红楼中贾家的最大靠山啊!
见一个身穿彩凤织锦的美丽少女在丫鬟媳妇们的簇拥下缓缓走来,面容已渐渐张开,清新秀丽,一举一动在宫中嬷嬷的教导下,充满着优雅贵气。比起八七版的大圆脸,新版的那啥脸,真实的贾元春无疑漂亮的多。
而韩氏看到了更多,织锦自唐以来以来一直都是朝贡之物,很少流出宫外,贾代善,贾代化在时,宫中为表荣宠曾赏下一些,自从这二位去后,贾府没再被赏赐这等物品,宁国府还好些,这些年鼓励族人出海做买卖挣了不少银钱,曾到织锦原产地托人做了几匹,因着价格昂贵,产量极低,也不过偶尔为之。荣国府自持国公府邸,并未参与海外买卖。但论宫中赏赐,所存不过三五匹,被用来做这么一件衣服,这可不仅仅是元春的受宠了,荣国府送元春入宫的决心与野心昭然可见。
王氏当初三十余岁产子,身子已有不适,而后她最为看重的长子贾珠英年早逝,愈发受不住了,所以对宝玉照料教导不多。而贾母上了年纪,向来心软,对宝玉百依百顺。只有贾元春自宝玉知事后,精心教导,形如同母子,因此宝玉最亲他的这个姐姐,这不,一看到元春到了,直直地朝她奔了过去。
不过被元春身边一位严肃的嬷嬷拦了下来。宝玉一天之间被拦了两次,这个贾府中的宝贝蛋素来只有被捧着的,那有这般被拦着的,一时间委屈极了,便闹了起来。
元春看着心疼,但拦着他的是宫中派下来教导审核小选宫女子的,元春也不敢得罪与她,只能好生劝着。
“宝玉,之前你还说你长大了,瞧你这又哭又闹的,哪有一点大人样!”王氏既心疼宝玉,又有心要帮元春,遂,将手中茶碗放置一边,亲自抱着他哄着。
贾母也心疼,但这儿到底有外人(贾璐母女),道,“今儿是你姐姐的好日子,莫要哭了,仔细你老子知道了捶你!”
宝玉听了,立即停了哭声,见到此,璐姐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原来宝玉怕贾政的习惯是从小就有的。
元春刚行完礼,听到这一笑声,顺着声音看到一个粉雕玉琢的婴孩儿在贾母怀里偷偷笑着,元春如今也不过十五,对这般可爱的人儿没什么抵抗力,走上前,逗弄起来。
“这便是璐姐儿了吧!长得真好”又转头问韩氏,几个月了,可会说话了,还在不在吃奶之类的问题,韩氏看她问的仔细,知道宝玉是她一手带大的,对小儿之事也是知晓颇多的,对她多了几分好感,转瞬又想到她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又多了几分怜惜。
璐姐儿自是不知她的母亲想到了这么多,她自见到了“传说”中的人物,顿时心满意足。打着哈气,睡了过去。
贾母看璐姐儿睡了,悄声让鸳鸯抱她到一边碧纱橱内休息。
宝玉和迎春探春三人也玩了好一会了,宴席还有些时候才开始,就叮嘱人抱着他们下去休息一会。
元春自请去照顾他们,也一起离开了。
而他们在一旁说着家长里短。
此后,不出贾敬所料,她们果然谈及了贾赦的婚事。
第十四章 姐儿抓周()
若说贾赦也是将近四十岁的人了,又是荣国府正派当家人,地位上该是说一不二的的,但事实上,他甚至连自己的继妻人选都不能决定,论理贾赦的婚事是有贾母决定的,但贾母不爱出门交际,自自己看中的两个长孙子贾瑚、贾珠去后,更是不管闲事,只知含饴弄孙。贾赦继妻人选也就只有出身名门,代表贾府对外交际的王氏手里。
现实的人选也却是王夫人找到的,说是刑氏。邢家祖上也是当官的,曾官至尚书之位,不过近些年没落了,邢父是独子,考中过举人,但身子弱,常年卧于病榻,家中有三个女儿一个哥儿,王夫人所说的便是这家嫡长女。这家曾经家世不错,如今虽没落了,也不算辱没了贾家,娘家不给力,也就不会压着贾琏了。
韩氏看着贾母与王夫人的神色,知她们对此人颇为满意,她不过隔房太太,辈分不高,自己劝了怕也是无用的,在她看来这隔了房的事与他们宁国府何干,她内里也是不想多管的(她是不知道没有婆母压着的贾琏夫妇会干出多少害人害己的事儿来),但贾敬的吩咐又不敢不从,想了想道,
“咱们虽不求女方家世如何,但作为荣国公一等将军夫人,不说管家理事什么的,赴宴交际也是极重要的,哥儿姐儿长大总得相看人家,这主母娘家太出不得手,怕是。。。。。。且不说家世,这刑姑娘品性如何也要细细打听才是,不如交给外面爷们好好探探。
说起来,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贾母,“有什么不可说的,我近些年懒得动弹,老二媳妇身子又不好,方才选了这么个人,你有什么想法,只说就是。”说着拿眼觑了王夫人一眼,王夫人心头一跳,倒是她失策了,贾母再不喜贾赦,那也是她儿子,没得让人糊弄了去的。
“我前些天听着蓉哥儿说他在国子监认识了一个同窗,他的父亲是刑狱典,专门掌管律法修撰的,家中仅有一女,因着母亲在她将说亲之前没了,守了三年孝,年纪大了些,说亲不怎么好说,如今还待字闺中,老太太看着如何,可要打探打探。”
贾母眯眯眼,说“再探探,多看几家,咱们这样的人家就是继室也是有人要当的。”
时间在闲谈中转瞬即逝,宴会开始,族人看到秀丽的贾元春虽有些想法,但族人这些年一直在贾敬领着在稳步发展着,他们多少了解贾敬的意思,所以贾元春还不到让他们全力支持的地步。
正常宴会在一场莫名的气氛中结束。
宴后,贾赦的婚事在族里的干预下,由原来的刑氏改成韩氏提到的陈姑娘。
若说贾敬为何如此支持这位陈姑娘,原来前世这位姑娘也是赫赫有名的。她生于法典家,对于宗法、礼法、国法之类的极为熟悉,成亲后,育有一子,但她的夫君遇到了“真爱”,她运用国法成功和离,还得到一大笔家产。虽名声差了点,到底日子过得舒适。贾敬希望她能在贾母的偏心以及自己身份不够的劣势下,利用宗法站住脚跟,也希望她的存在是荣国府少些违犯国法之事。
转瞬间,又到了金秋时节,某日,阴沉了半个多月的京都终于放了晴,宁国府也是热闹非常,此日正是贾璐的抓周宴。
璐姐儿现在又被包成了红布包包,姐儿现在对古代这些贵妇人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包成一团红色的事已经吐槽无能了。
璐姐儿现在已经不想之前那样一直需要一直睡了,自被喊醒后,也就一直神采奕奕的。
抱了出来后,姐儿被放到一个红色的毛毯上,红色的人,红色的毯子,璐姐儿暗想,这还分得清吗?
咳,回归正题,毛毯上放着各类物什,书,的严严实实的针线篮子,还有被宝玉倒霉抓到的香喷喷的胭脂,还有什么小算盘,小印章,小匕首之类的,哦,还有一盘糕点,杂七杂八,真是什么都有。
大多数物品的颜色都是鲜亮的,在视觉系统刚刚发育好的小孩眼里都是一个样,只有胭脂、糕点有点香气,吸引力更大些,选到了对女孩儿来说还好些,可以说是貌美,蕙质兰心之类的,男孩么,嘿嘿,璐姐儿估计男孩儿抓周肯定是训练过的,至于没训练过的,眼前贾宝玉就是例子。
旁人看到姐儿摇头晃脑的,从屁股底下摸出一个沁绿色的印章,硌得慌,喊话的嬷嬷刚要说,姐儿将来要凤冠霞帔,诰命在身,就见姐儿将印章甩了出去,还一脸不愿。嬷嬷为了喊得响亮吉利,还深吸一口气,姐儿就这么一甩,嬷嬷差点一口气没选上来,暗自流泪,姐儿不带这么大喘气的。
后来,看姐儿又拿起红彤彤香喷喷的胭脂,嬷嬷心里是一咯噔,几年前,这京里最好的叫喜嬷嬷就因为他们府里的宝玉坏了名声,虽说姐儿抓胭脂没什么,但难保贾府不会又想起那件事,对自己起了恶感,偷偷瞄了一眼贾政老爷的脸色,果然有些黑,这大户人家不要做什么,只要动个年头就够自己吃一盅了。
姐儿拿起胭脂用手捻一捻,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不防之下被香气呛了气,又是一阵恼怒,将胭脂直接砸下了桌子。韩母看到后,也不顾什么规不规矩了,抱起姐儿帮她擦擦鼻子,好生哄了会才放下心。旁边的看客们理解韩氏心疼老来子,又见贾敬也是一脸的担忧,更就不会说什么扫兴的话了。
报喜嬷嬷虽然高兴这胭脂的梗被混过去了,但吉时不等人,好在韩氏还知道分寸,哄好后,放回了桌子。
姐儿也不再玩,抓起了一本书,这书不似其他物什那般崭新鲜亮的,虽保存得规整,但也看得出是旧书了。报喜嬷嬷不识字,只知道姐儿抓了本书,忙喊道,“姐儿抓了书,将来必识文断字,成一才女!”
姐儿也不是书面上的繁体字,只想着抓书算是比较中庸的做法了,但一听到将来要做才女,立即皱了皱眉,姐肚子里没文采,脑子里没灵气呀!可不可以重选啊!
周围的客人们离得远,也没有看清楚是什么书,韩氏只担心着璐姐儿,也没在意。只有贾敬,看着这本保存良好的书,心里感慨万分,不知是喜是悲。
这书是道德经,往日里是他的最爱,常常翻阅,前世他出府入庙后,一时不慎被留在了贾府,后来被姐儿也就是贾惜春得了去,细心看管阅读着,可以说姐儿最后遁入空门,也有他的一分责任在。自己刚刚也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将书放到了姐儿的抓周毯上了,再想拿回来,却到了吉时,也无法,只放在最边上,想着姐儿不一定会拿那本书,没想到她还真拿了。细细回想上一世姐儿抓得什么,那时自己进了庙里,韩氏难产,姐儿被抱到荣国府养着,哪过过什么抓周礼!
他虽高兴姐儿兴趣与自己相同,但也知道,女子当尼姑不是好当的,倒不如不要这爱好。后来,贾敬为不使姐儿爱上道事,自己也减少了去家庙的次数,而姐儿一心要医道来讨好贾敬的想法,倒是惹了贾敬大怒,当然这是后话。
抓周礼结束后,按理儿应该将姐儿抓到的东西放置保管好,贾敬却是拿走这道德经,说是自己保管。韩氏后来知道这书的名称,虽然对贾敬将这本在她看来不甚吉利的东西给姐儿抓周很不满,但也不敢反驳,看贾敬要自己保管,也不知他是后悔了还是舍不得这书,不过他自己拿了去也是好事。将来姐儿问起来自己的抓周礼,也只要道是一本书,后来不慎丢了就是,也省得麻烦。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t;
第十五章 姐儿软禁事件()
春去冬来,璐姐儿爬利索了,就开始学走路,刚开始,腿软,无力支撑起身子,站起来就又趴下,反反复复,在璐姐儿快要失望,对自己前世会走路的事实产生怀疑之时,总算站了起来。某某伟人说,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姐儿自学会站起来后,学起了走路来,走路虽比较困难,难也难不过始终站不起来的挫败了。韩氏在一旁安置了四边包住棱角的小柜子,柜子不高,正好姐儿伸手就能够着的地儿,方便让姐儿扶着学走路,让奶妈在一旁细心看着,自己偶尔兴致来了也会自己上手搀扶着姐儿,看她颤巍巍地迈着小短腿,脸上绷的紧紧的,软糯糯的脸挂着严肃的表情,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萌哒哒的感觉)。
日子就这样一晃一晃得走着。不知是不是小儿的多动本性,学会走路的姐儿始终消停不下来,可平素里,贾敬不常进内宅,通常在外书房休息。韩氏常生病,怕过了病气,遂疼爱与她,但不常与之亲近。贾珍身为成年的兄长,另住在一处院子,比起红楼原著中无所事事的贾珍,他似乎每天忙的很多。张氏每天管家也不得空。贾蔷自韩氏怀孕后就搬了出去与贾蓉同住,后又另备了一个院子,先由贾敬教导,后进了族学。贾蓉在国子监读书,似乎过两年要下场试试。
宁国府每个人都很忙,没得空搭理她,姐儿原来一直在屋子里,学会走路后,就想着出去看看,看看**美景,看看这正宗古代宅邸。
可是却出不得院子。一开始奴仆们或许是主子年幼没有威势,又或许是担心主子着凉,自己等人受罚,始终不让璐姐儿出门,屋门也始终紧闭着。韩氏原是在正院的西厢房生产的,月子结束后,又搬回了正院,姐儿也跟着母亲在正屋里的暖间套儿住着,为了不过病气给姐儿,韩氏住在了另一边的屋子里。姐儿平日里不常大声哭叫,韩氏往日又多卧于榻上,并不多了解姐儿的情况,或许在她看来姐儿这年纪还是呆在屋子里安全些。
璐姐儿一开始也忍着,想着她们素日来照顾自己也算精心,这般阻拦也是为了自己好,忍了几日,但这些人竟然都不让姐儿离开暖阁套儿到外边的正屋的厅堂去,璐姐儿起了要出门的念头,就这样被软禁了好几日,姐儿越是被阻这,叛逆之心被他们糊弄了去,终于在多次被阻拦,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了狠,直接扯开了嗓门在哭。
此时韩氏正在歇饷,被璐姐儿一声大吼给震醒了,以为是发生什么大事了,急忙起了身,直往哭声处跑去了,身后一丫鬟一手拉过披风,一手提着鞋,一边追一边喊,“太太!太太!衣、衣服,还有鞋子!春寒,当心冻着!”
韩氏跑到这边一看,姐儿每个形象坐在地上,那小胖手捂着脸,正扯着嗓子嚎着呢,韩氏从地上抱起姐儿,坐回一边的软榻上,任由丫鬟伺候着穿了鞋子,披上外衣。
韩氏扒拉下姐儿的小胖手,看姐儿眼泪刷刷的流,眼眶子都红肿起来了,想到姐儿除了刚出生那会的中秋,再也没哭得这般厉害过,况那次还生了好大一场病,韩氏一时心急起来。
对这姐儿哄到:“姐儿怎么了,有什么委屈跟娘亲说说,娘亲帮你解决,啊,别哭了,哭得这般厉害,仔细又生病,这不是割你娘的心吗?”
韩氏越说越心疼,满腔的焦急不知如何抒发,看着一边畏畏缩缩的奶妈丫鬟们,火气一下子上来了,
“你们怎么看着姐儿的!让姐儿哭成这样!”
奶妈丫鬟们原想着姐儿被拦住了又会像平日里那般转回去,不想姐儿直接趴地上哭了起来,一时愣神,待到韩氏过来后才反应到,这次麻烦大了。正是心惊肉跳,极为惧怕之时,听到韩氏的责问,一下子腿软跪下请罪,
“请太太恕罪,太太恕罪”之类的,竟连解释也不曾会了。
话说璐姐儿被拦住后,极为气恼,做了那么久的小孩子,本身也染上不少小孩子的气息,直接坐地上,开始大喊。原也不过是气着了嚎几声,后来越想越觉得委屈,前世父母老师都不曾如此管教自己,今生身为贾敬夫妇的掌上明珠更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