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真不敢插手救人,我救人不就跟上头的,”蒋子宁竖了竖一和二两根指头,“对上了,便是四皇子都不敢正面碰上呢!林如海倒是想要为民做主来着,把自己的命都要送掉了。”
墨阳也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如瘪了气的球一般。
蒋子宁未曾说话,沉吟片刻,道,“这甄家还有分寸在,你让人盯着,这太子一党的人就跟疯了似的,只顾捞钱,你让人盯紧一点,有什么破绽都收集起来,他怕是有什么大动作。”
“至于其他的,你别插手,如果可以的话,加把火,让他们捞得更多一些!”
墨阳震惊,“爷,您,您这是何意?”
他们家爷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是不顾百姓死活之人呀,怎么,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蒋子宁没解释,“还不快去!”
墨阳只得听命行事。
原来蒋子宁突然想到这北边冬季甚寒冷,尤其是河北,开了春没有下过一滴雨,如今夏至,还是唯有一滴雨若是往年,江南的钱湖广的粮都要早早收拾出来了,以备不时之需了,今年嘛!
百姓是苦,但如今是软刀子磨,还不如一刀子下去呢,早早结束这个痛苦,好歹之后的子孙后辈还能活下去。
蒋子宁看向窗外,阴阴沉沉似乎要下雨了,这江南的地界不经过一场瓢泼大雨是洗不干净的了。
之后几日,林家闭门不出,就外家公子由林管事带着在贩卖产业,林如海在江南盘踞多年,为官清廉,名声甚好,众人也知道他重病在床,怕是,也不欺他,十足十得兑换了产业。
林管事一切任由贾琏做主,但却在一旁细细观察,这琏二爷倒是没有一般世勋世贵人家的傲气,无论和哪个乡下小民低贱商人都聊得开,对庶务也非常了解,至今还没有伸手,不过蹭着林家的公款吃喝是有的,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事,林管事一一汇报与林如海,林如海心中渐渐有了底。
至于蒋子宁,一直待在家里未曾出门,关于神仙公子的事情也渐渐消停下来。
不过江南地界上可不安稳,每一时每一刻都有小民或卖田、或买房、或自卖自身,不停得有人破产,不仅是小民,官员如星雨一般陨落,大商人也是危在旦夕,流水般的银钱花了出去,只为寻找靠山。
江南的事情离了京都甚为遥远,又有一、二两位顶着,似乎如往常一般富贵平静。
皇帝只接收到了林如海病重的消息,心中有些不舒服,当他是为了年初未曾离任而不满,只吩咐让他赶紧养好身子便是。
这边宁国府忙活了一两个月终于将韩氏下葬了,章氏新官上任一把火,将韩氏旧人打发,阿,是开恩,赐了不少银钱都出去了,好在在韩氏去世前就给众人找好了后路了,算是风光离开了。
贾璐自从韩氏走后就怏怏的,章氏也担心,怕出什么事儿,韩氏虽然去了,贾敬还在呢,索性就拉着她一起。
这日章氏正在处理这人情往来,贾璐在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听着,什么缮国公诰命亡故、西安郡王妃华诞等等,章氏处理得精神抖擞,此前这些主母位置的事情一般都要经过韩氏的,自己顶多是辅助,如今全权都由自己处理了,便是章氏不是好权柄的人,也激动了一番。
正好说到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贾璐一愣,之前刚说到缮国公诰命亡故,这一个诰命就生了长男了?
一众国公都是开国时封的,有能耐的像是他们家就多传了一代国公,也就是说是和贾母那一辈的人,怎么才生了长男呢?
“嫂子,这镇国公夫人年岁几何啊?”
章氏正吩咐着,听着贾璐的询问,也是一愣,转念一想就知道了她的想法,使了眼色让众人退下了。
“姐儿可是疑惑镇国公诰命怎会生了长男?”
贾璐点点头,“正是,我算着这镇国公既然是和咱们荣宁二公一起分的,就是一直传下去,怕是要传个第四代才能生个长男吧?”
章氏难得见她有了兴致,正好这又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八卦,便道,
“姐儿,你可晓得这四王八公总共十二家的勋贵一直以来都是勋贵中的老牌子了,其他什么侯什么伯的都是第二梯队了,但这些个勋贵人家中,最出名的只有两家,你道是谁?”
贾璐摇头,“咱们刚刚说到镇国公,想必他们家是一个,另一家我是不知道了。”
章氏兴致勃勃道,“除了这镇国公府还有一家是平原侯府。”
贾璐想了一会,道,“是她家啊!”
“姑娘知道这一家?”
贾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我见过他们家的姑娘。”
第八十九章 贾母来了()
荣宁二府的姑娘一向不在外头走动,荣国府是因为她们家老太太懒得动弹,陈氏、王氏两个妯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至于宁国府,一则,贾璐年纪还小,还不到走动的时候,二则,韩氏身子不大好,也不常出门,三则,虽然章氏可以带着贾璐出门,但她到底是做儿媳妇的,伺候婆母才是正紧,哪有婆母在家中病着,自己出门玩的。
因此贾璐也不常出门,往日里除了西府的姐姐妹妹们,也没个旁的姐妹了。但这并不意味这贾璐就不出门了,偶尔勋贵的聚会,她也是参加的。
在聚会上,她瞧见过平原侯府的大姑娘蒋伊雪,不过她似乎脾气不大好,一直以来都是独来独往惯了的,在一众四处和乐的姐姐妹妹中甚为突兀,所以贾璐记着了她。
“我见过他们家的大姑娘,似乎人缘不是很好的样子,长得倒是很漂亮。”
章氏因着蓉蔷两个哥儿都到了婚期了,往日里没少打探这些年轻姑娘的事情,也是听说了的。
“他们家里头一堆的乱事,便是再好的姑娘家脾气也好不了多少。”
贾璐疑惑,“这是怎的?”
“长平侯夫人是继室,她还是前任长平侯夫人的庶妹呢!”
“这又有什么的,往日里不是也总听闻说是外家不放心年幼的孩子,便让庶女嫁过去,好照顾嫡姐的孩子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长平侯夫人原不过小门小户出身,当年原夫人在的时候他们祖父在朝任职,还能说个仕宦之家,他们祖父去了,原夫人和现夫人的父亲也是个宠妾灭妻的,没了父亲的管制,又不是管家,没有御史盯着,早早逼死了正室夫人,将现在长平侯夫人的生母提了正室的。”
贾璐惊呼,“妾不可为妻,这不是违了律法了吗?”
章氏颇为不在意,“有着长平侯当靠山,他们又没个朝堂的人,谁愿意招惹他们。”
又道,“可怜这长平侯的原配夫人在家里过了一段苦日子,原想着有着指腹为婚的婚事,嫁了人了就好了,谁想到这婚事被她庶妹看上了,争抢不得,连他们族里都出手了,他们母女两才罢休的。”
贾璐听得起劲儿,“后来呢?”
“后来成婚后,为长平侯府生了长男,等到了第二个闺女的时候,突然难产死了,她娘家说是孩子年幼,匆匆忙忙将现夫人嫁了过去。
若是这样倒也罢了,现夫人嫁进去才不过七个月,就生了一子,对外说是早产的,但当别人没生养过一样,六七斤的重量,哪里是早产的。”
贾璐变了脸色,“那这原配夫人可是真的难产?”
章氏道,“就是这个理儿,大家都怀疑原配夫人难产怕是有猫腻。”
“那长平侯长辈可就不管吗?”
章氏遗憾道,
“长平侯老侯爷和老夫人早年是个极好的人,我年轻没见过,不过在娘家的时候也曾听闻他们的名声,可惜的是,早早去了,众人看在他们二位的面上对长平侯多有担待,没想到他却长成了这样不成器的样子了!”
“那么镇国公府呢?”贾璐问道。
章氏似乎因为长平侯老侯爷夫妇的事情失去了兴致,道,
“他们家大抵也是如此,镇国公是一众国公爷中确实年纪算小的,但也到了春秋了,他也是有儿子的,还是个嫡长子,都有孙子了,是现袭一等伯牛继宗,只不过这嫡长子是原配之子,不受镇国公的喜爱,他后来还有一个正室,不过未开怀就去了,这是第三位正室,才双十年华,他老来得子,心中自然开心,这孩子自然是这第三位正室,现任镇国公诰命的长男,但却不是镇国公的长男。”
听了这两起八卦,便是贾璐也有些兴致缺缺了,这古代出嫁就跟投胎一样,全凭运气,瞧瞧长平侯原配夫人和镇国公的前两位原配的经历,便是她觉得自己年纪还小,也有些担忧起她的未来了,偏生在红楼中,她贾惜春连个官配都没有,至死是个小道姑。
“这两家还有一处巧的,两家都出了一位娘娘和一位皇子,这镇国公府是安妃和六皇子的外家,这长平侯府事已故蒋昭仪和四皇子的外家。”
“这两家都有皇家做靠山,又有谁敢说他们的不好?”
正当两人说着话的时候,外头有人来报,说是老太太来了。
章氏一阵嘀咕,“听说这二姑娘正病着,老太太怎么有心思出门呢?”
贾璐听着倒是一呆,二姐姐病了?
贾母辈分高,章氏是孙媳妇,不敢耽搁,忙要出去迎接,对一旁的贾璐道,“妹妹,我先去接接老太太,你一个人要不先回去吧!”
这贾母辈分高,年纪大,一般情况下都要亲近的人家三请四请,她老人家才会动一动,这二姐姐还病着,贾母也没个通知就过来了,贾璐非常好奇她是来做什么。
“我也很久没有去给老太太请安了,着实不孝,便和你一同过去吧!”
经过刚才的一众八卦,章氏和贾璐关系亲近不少,也就同意了。
两人紧赶慢赶终于在二门口见到了刚刚下轿贾母,倒是奇怪,她身边也没个陪伴的,只鸳鸯在一边守着,章氏和贾璐赶紧上前请安。
“请老太太安。”
贾母笑着道,“快起来快起来。”
章氏本也没打算行全礼,未等她说完,上前便要搀扶,鸳鸯帮让开一边。
“老太太怎么来了也不事先通知一声呢?孙媳也好去接您的,话说凤哥儿怎么没陪着您来,可是她偷懒了。”
贾母笑道,“我也是瞧着今天天好,便过来找你们老爷,哦不,是老太爷,这敬哥儿如今也是老太爷的人了。”
章氏凑趣道,“我们老太爷再高还不是您的侄儿,也高不过您去!”
贾母拍拍章氏的手,见贾璐自请安之后,安安静静跟在身后,让贾母有些不适应,唤了她过来,
“璐姐儿,你过来,让我瞧瞧你。”
贾璐上前走到了贾母旁边,贾母拉着她的手,细细摩挲着,
“可怜见儿的,你娘虽然走了,你还有你爹爹、你嫂子,再不济还有老太太我呢!你娘是个孝顺的,你也要当个孝顺的孩子,这般作践自己可是孝顺的行为?”
贾璐鼻子一酸,强忍着道,“我知道了老太太。”
第九十章 丧妇长女()
贾母摸了摸她脸上消失的婴儿肥,叹了口气,一只手紧紧攥着贾璐,一只手由章氏搀扶着往内院去了。
贾母道,“你二姐姐换季犯了咳嗽,你琏二嫂子在家照应着,你这么快要大半年的功夫没来我们府里了,你林姐姐又是回了南边去,你们宝玉、迎春、探春他们都想着你们呢!”
贾璐回,“我也想着他们呢,只是我如今重孝,怎么好过去冲撞了老太太和姐姐们。”
“你们是姐妹,守的又是你娘的丧事,你娘在的日子里也是一向疼爱他们,孝顺我的,有什么好冲撞的。”
贾璐听着贾母似乎话里有话,她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便不敢回应了。
这时候贾敬迎了上来,听说贾母是来寻他的,贾敬放下手头的事情便赶了过来,对老太太作揖长拜,
“侄儿给老太太请安。”跟在贾母身边的章氏和贾璐早早让开了,她们是晚辈,不能受他的礼。
贾母也侧了身子,她虽然是长辈,但却是女眷,贾敬是族长,也只能受半礼。
贾敬上来搀扶,章氏忙让开位子来。
“听说老太太是专门来寻我的,不晓得有什么事情,您老人家完全可以换我过去就是,何必辛苦出个门呢?”
章氏一手拉着贾璐一手被贾敬搀扶着,进了荣安堂的花厅,这里原是韩氏日常起居之所,一草一木都留有韩氏当日的气息。
韩氏去后,贾敬让家下人改了称呼,自己也不愿住在这里,索性在日常的外院安了家,贾珍和章氏正在安排着要搬进来呢。
进了小花厅,只见两张大靠背紫檀雕花的圈椅摆在正中央,两排灯挂背靠椅整齐摆列着,贾母见了道,
“咱们还是去隔室吧!”
转身绕过镂空幕墙,进了韩氏日常起居的隔室,里头并不大,一张大罗汉高台软塌就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软塌上放了一黑木雕漆的案几,上头摆了鲜果花卉,章氏忙让人将案几收了去,贾母拉着贾璐上了软塌。
章氏命人取来一背屏椅,让贾敬坐了。她知道贾母既选了这么小的地方,想必不想让很多人听着,便让丫鬟婆子们都出去了,自己备了茶水,站在一边伺候着。
贾璐瞧着贾母想要将什么机密事情的样子,就要离去,却被贾母攥得紧紧的,上了软塌,又将她抱之于怀中。
贾敬也是疑惑,这堂伯母也不知道想做什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老太太有什么吩咐,请直说吧!”没了外人,贾敬也不想跟她绕弯子。
贾母眼神一闪,这贾敬确实对她活着或是他们府里有所不满啊!
贾母叹了口气,慈爱得看着贾璐,道
“我原想着早点说的,但想着你们忙着韩氏的事情,往日来也不得空,正巧今日得闲,便过来瞧瞧你们。”
“多谢老太太关心。”贾敬回。
听着贾敬硬邦邦的话,贾母也知道不能转弯了,便道
“敬哥儿,韩氏去了,也不知你对璐姐儿有什么想法?”
贾璐一激灵,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
贾敬也是心中一定,贾母这是想通过璐姐儿拉拢自己,或者说是展现给外面的人看,荣宁二府一家亲。
她这是临时起意,还是为了支持谁来扩展声势?太子、义德亲王还是四皇子?
“韩氏故去,璐姐儿自然是需要守孝的三年的。”贾敬谨慎回答,他还是不想就此卷入不知名的危机中去。
贾母叹息道,“璐姐儿也不小了,九岁的年纪,若是守上三年孝,那就十二岁了,你是她亲爹,如今她娘去了,若是连你都不为她考量,可怜见的,璐姐儿还有什么前途了。”
说着说着便要抹起泪来。
贾敬自然不敢认这个,只能道,
“老太太多虑了,璐姐儿是我的女儿,早先韩氏早早就为她请了老师了,只是她一向贪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我们夫妇又惯会宠溺的,如今她守孝在家,年纪又大了,我打算再孝期里,让她好好读书。再说章氏还在这呢,韩氏既然去了,章氏长嫂如母,自然少不了她的份。”
章氏点头应和,“老太太,我虽然是个当嫂子的,但您也知道蓉哥儿都这个年纪了,说句不吉利的话,想来我这一辈子也就蓉哥儿一个孩子了,璐姐儿说是小姑子,但在我看在却是和我女儿差不多,自然是不会亏待她的。”
贾璐也瞧了出来了,贾母想要将自己养在荣国府里,但是贾敬并不同意。
这不禁让她想到了韩氏,当日韩氏也是不允许她过去的,说是荣国府里太乱了,但禁不起她的撒娇,还是让她去了,当时自己只顾着和自己的姐姐妹妹们一起,全然想不到,不到一年的功夫,这个宠爱她的女人便要离开了。
想着想着,贾璐也是红了眼。
贾母知道不管是章氏或者贾璐都是听贾敬的,除非说服了她,不然自己今天是达不成目的了的。
“珍儿媳妇的品性我是知道的,怎么不会放心,但是珍儿媳妇是文官人家出身,对于咱们勋贵的事情到底不甚熟练,要不然也不会让凤哥儿去帮忙了。”
贾母瞧了一眼章氏,章氏红了脸,嫁进贾家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却连这个都没搞定过,确实是她的不是。
贾母又看向贾敬,
“再一个,这世人都是眼高挑剔的,第一个瞧的便是女儿家的嫡庶,若是庶的,再也不瞧的,咱们璐姐儿出身好,虽然年纪小,却是宁国府的嫡长女,还是独女,这身份自然是一等一的,往京都里瞧,也是数一数二的。”
贾母顿了顿,
“看了嫡庶和家室,便是要看教养,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她们要瞧的便是母亲的教养,韩氏作为贾家宗妇多年来,上孝顺长辈,中亲近族人,下怜老惜弱,作为一个长辈,我是可以说她是个好的。奈何早早去了呢!”
贾母按了按眼角,
“璐姐儿和我那可怜的玉儿一般成了五不娶中的丧妇长女了,章氏出身大学士府,教养自然是好的,可到底年轻,还是个嫂子,总有人不信的。”
贾敬渐渐沉思起来,贾母所言也有理,璐姐儿千好万好就是没了母亲,贾敬他自己又是这般岁数了,不愿去祸害人年轻姑娘了,风评到底比一般人差一些。
第九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
贾母见他听了进去,又道,
“我虽然不是什么五福俱全的老人,但多少诰命高了些,世俗之人也看重这些,璐姐儿在我身边长大,面上好看些。”
贾母见他面上还有疑虑,又道,
“况且我也不是不让璐姐儿守孝,这守孝乃人伦大礼,我又如何能阻拦呢?她守上一年半载的也是她的孝顺,只是你多少得考虑一下她的年纪了吧!”
贾敬听着心头一动,他最担心的便是此时牵扯进夺嫡之事中去,既然贾母这么说了,那么只需拖上一年,便可尘埃落定,对璐姐儿又有好处,这又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呢?
贾敬便道,“老太太说的也有道理,但还是要听听璐姐儿的想法。”
随机转头问贾璐,“璐姐儿,刚刚老太太的话你也听到了,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想法?”
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