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旗袍-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他站起身。伴着凄厉的呼啸,从河边吹来一阵刺骨的寒风。不远处海关大厦顶楼的大钟开始报时。光阴荏苒,这段旋律却从未变换,然而此刻它伴着天空中的阴霾,似乎更像是在为这位死于非命的年轻姑娘送葬。

于光明意识到自己应该马上回局里。于是他命令手下继续在现场调查,自己一个人离开了。

寒风中的公安局大楼似乎也在瑟瑟发抖。返聘回来的门卫老梁,被冻得像霜打的茄子,哆嗦着对于光明点了点头。

市政府、媒体、社会大众……电话正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般打到局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连环杀手在向警方挑战的事情。

这样的事之前就已经发生过两次,而且很可能将继续发生。这给警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连续三周都有人遇害,而警方对案件的调查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估计下个星期还会有人遇害。

于光明的同僚们都已经被紧急派出去,他们要对每一处可能的角落进行排查。技术部门正在复查案发现场的情况。局里设了一部临时热线,以便市民提供线索。所有配备了对讲机的警车都在街头巡逻。

于光明掐掉了手上的烟蒂,从早晨到现在他已经抽了四根烟。这时廖国昌拿着初步法医报告走进办公室。报告证实死者的确死于窒息,女士身上的尸斑与僵硬情况证明其死亡时间与于光明推断一致。与第二名死者类似,没有迹象证明第三名死者死前有过性行为。

由于之前的第二名死者是三陪女,廖国昌表示他们正试着以排查色情从业者的方式调查死者身份。这与他的新推断一致。于光明也表示赞同。

上午十一点,死者身份被查清。果然,死者是一名陪唱小姐,叫汤秀眉,在一家歌厅上班,歌厅老板从照片上认出了她。

廖国昌颇感得意地挥了挥手上的照片,对于光明说:“你看,我之前说啥来着!”

陪唱小姐在歌厅包间里干的那点买卖,其实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如果大款喜欢她们,那么她们的服务可就不仅限于陪唱了,还有所谓的“出台”。对于这些,歌厅通常都不会阻止。跟汤秀眉一起干活的小姐们都说那晚她没来歌厅。不过因为她以前也经常这样,大家就没当回事。

据歌厅经理说,事发之前两个晚上汤秀眉都没来上班。至于她究竟去干什么了,歌厅就管不着了。经理和其他小姐们的描述,排除了死者在歌厅遇到凶手的可能性。

警方对汤秀眉常客的调查也是无功而返。经常点她陪唱的几位顾客,那晚都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而她陪过的其他人都没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于光明联系了死者以前居住社区的居委会。接电话的是刘云飞主任,也是汤秀眉同楼的邻居。

“对那样的丫头我还能说啥?从头到脚都散发着铜臭味。她有句口头禅‘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所以她就去歌厅混了呗,指望能傍个大款什么的。”刘主任不屑地说。

“最近几天您发现她有什么可疑之处吗?”于光明问道。

“她基本不跟邻居们打交道。就算她自己不害臊,我们也都为她臊得慌啊。”

“邻居们周四那天发现她有啥不对吗?”

“哦,和她住一层的熊婶说,那天那丫头走得挺早的,大概下午三点钟就出门了。一般她晚饭前是不出门的,那是她的习惯。当然,我们怎么搞得清她啥时候出去卖啊,您说是吧。”刘主任说道。

“那就是说她平时白天一整天都待在家里?”

“也不一定,她可能也去干些别的事。不过如果是去歌厅上班,肯定打扮得花枝招展才出门呢,又是丝袜又是高跟鞋什么的。所以我们都看得出来。”

“能麻烦您写一份书面材料给我吗?”于光明说道,“内容包括您和其他邻居所知的,关于这个汤秀眉的。”

随后于光明又给汤秀眉的邻居和同事们打了好几个电话,可忙了一个多小时也没问出啥新鲜东西。那些人告诉他的也还是刘主任之前说的那些。

没过多久,刘主任传真发来一份三页纸的书面材料。篇幅虽然很短,但细节还算详细。

汤秀眉的母亲在她很小时就去世了,后来,父亲又下岗了,她高中没毕业就去当了歌厅小姐。他父亲没脸继续住在弄堂里,就搬回苏北老家去了。从那之后她独自居住,偶尔带男人回来。居委会对此了如指掌,但毕竟时代变了,居委会干部们也不方便直接干涉。好在多数嫖客都愿意去酒店开房,因此弄堂里还稍微能消停些。

她家里没有电话,她也没有手机,这两样东西对她来说实在太奢侈,偶尔她会用弄堂口的公用电话。不过她有个汉显的呼机,所以传呼就是她平时的主要联系方式。

于光明找到传呼台了解情况,对方很快答复了。星期四晚上并没有人呼过汤秀眉。

他刚读完这些材料就接到局领导的通知,要他去参加紧急会议。

“看看!报纸头版头条!‘城市陷入危机’!”说这话的是李书记,此刻他面色铁青,几乎是在叫喊,“咱们公安局都成笑柄了!”

于光明和廖国昌都没做声。报纸上这个头条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不过局里现在倒是真的有些危机了。

“第三个!外滩!”李书记继续嚷着,“你们到底查到线索没?”

于廖二人都在闷头吸烟,整个办公室烟雾弥漫。站在一旁的晓红看上去脸色不太好,一手捂着鼻子,生怕被烟气呛到。

这时廖国昌开了腔:“调查得换个方向了。三名死者中有两名从事色情行业,第二、三名死者工作地点一个是饭店一个是歌厅,都很容易被人约出去。这些女孩儿的家人一般不知道她们的所作所为,所以关于她们失踪的线索很难查到。何况如果这种女孩儿跟客人出台,都会找个隐蔽所在。估计直到最后她才会发现自己处境不妙。”

“那田陌的情况又怎么解释呢?”于光明问道。

“她在宾馆工作,也很容易被人约出去啊,事实上她那个男朋友不也是那么约她出去的吗。这就是我说要改变调查方向的原因。”廖国昌说道。

“你的理由是什么?”李书记问道。

“凶手的行为本身就是证据。他讨厌那种女孩儿。或许他曾经因为风尘女子吃过亏,比如染上过性病什么的。所以他要报复。这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脱光死者的衣服却不和她们发生性关系。”

“那红旗袍又怎么解释?”李书记又问。

“可能当时让他得性病的女子就是这么打扮的吧。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象征。”廖国昌答道。

“也许还有别的可能吧?也许是他爱上了一个女人,那女人却离他而去。在他眼里这样的女人跟婊子也差不多吧。”于光明说道。

“不过廖队长的说法可以解释凶手对抛尸地点的选择啊,”晓红插话道,“他意思是抗议如今盛行的色情业吧。他的抨击对象不仅是风尘女子,估计还有默许纵容这一切的政府部门呢。”

“晓红!别把政府扯进来!”李书记似乎对晓红的话感到不悦,“别管凶手到底是为了啥杀人,他肯定还会接着干的。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阻止他。”

众人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再找个目标对凶手来说易如反掌,而彻底取缔这一行业又不现实,办公室里几个人都深知这一点。

“我建议从医院查起,”这回又是廖国昌首先打破了沉默,“医院里总有性病患者的病历吧。”

“那得查多久?没准你还没查完他就又杀一个。廖队长,我们可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再说,就算你的方向是正确的,难道凶手就不能找那些小诊所秘密治疗吗?”李书记表示质疑。

“大多数性变态杀手都是阳痿患者,”于光明说道,“按照陈队长的说法,这些杀手都是通过杀人获取精神快感。所以说‘凶手得过性病’的说法可能站不住脚。”

“廖队这总算是个思路吧,”晓红的态度很坚决,“三名死者之中有两名涉足色情业,这起码是个线索。通常情况下,特定类型的受害者在凶手的性幻想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别管他是被风尘女子伤过也好,没伤过也罢,至少证明他对她们怀恨在心。”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干?”李书记问晓红。

“我的看法是基于廖队的判断。如果凶手还要杀人,那目标估计还是风尘女子,咱们不妨设个诱饵引他上钩。”

“这城里歌厅夜总会饭店什么的多了去了,咱们怎么能知道他下一次在哪儿下手?”于光明问道。

“我觉得他不会重复自己之前的行动。”晓红看上去胸有成竹。

“说说看。”李书记似乎颇有兴趣。

“除了田陌之外,其他两名死者一个是陪酒的一个是陪唱的。按理说接下来他的目标应该就是陪跳舞的了。人嘛,都有思维定式。估计凶手就是游走于这个城市的风月场所,随机寻找目标。就像刚才说的,那些女人很容易被约出来。何况这凶手挺怪的,既然红旗袍是一种象征的话,那么陪吃陪唱陪跳舞的三陪职业估计也是一种象征了。所以说他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个陪舞小姐,这样才算完满。”

“你这样引他上钩跟守株待兔有啥区别,”于光明说道,“再说这凶手可比兔子危险多了。我之前也和陈超谈过,他觉得这样的疯子可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可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晓红态度颇有些强硬地反驳道,“还有你们那陈大探长,他有啥好招儿没?”

“咱们局里可供不起陈大探长那尊真神啊。”廖国昌也借机讥讽道。

于光明被这二人的一唱一和戗得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看起来没人再提什么反对意见,大概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李书记批准了这个方案。于是晓红打算下午找个舞厅去卧底。

散会之后,于光明觉得自己有必要马上联系一下陈超。报纸上都说“城市陷入危机”了,他不信陈超还有心情埋头苦读圣贤书。

提起电话听筒,他已经想到如何调动陈超的兴趣了。

“头儿,咱俩得谈谈。一会儿外滩公园见吧。”

“外滩公园?”陈超显得有些蒙。

“今天早晨在外滩又发现一具穿着红旗袍的女尸,靠近太极角。”

“你说什么,外滩?第三具尸体是在外滩发现的?”陈超明显提高了音量。

“报纸上都登了啊。估计这会儿都有读者写信给报社问‘咱们的神探去哪儿了?’”

“别说了老于,我马上到!”

十四

二十分钟后,于光明再次来到外滩。

四下打量了一圈后,他选了一张面向公园的绿色长椅坐了下来。从这里他可以清楚地俯视案发现场的灌木丛,周围依然有很多人在围观。那处灌木丛看上去就像发现田陌尸体的那处花坛,也许是巧合吧。他不相信凶手会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择弃尸地点。

中山路附近是交通要道,所以说封锁现场是不现实的。如果现场被黄色隔离带围起来,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围观群众。事实上封锁也没什么价值,因为现场早就被破坏了。

没过多久,于光明就看到远处陈超穿过人群走上台阶。陈超个子很高,穿着风衣夹着皮包在人群中很显眼,一副镶边茶色眼镜,显得他天庭更加饱满。穿成这样估计是不想让别人认出他吧,毕竟案发现场还聚集着一些记者。直到走上平台来陈超才摘下眼镜,这时他看到坐在不远处长椅上的于光明,便走了过去,坐在旁边。

“你对这次的案发现场怎么看?”于光明问道。

“凶手这么干明显是在挑衅啊。有线索了吗?”陈超答道。

“没。跟之前那两处一样,现场早被破坏了,提取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证据。”

“死者身上没有被性侵犯的痕迹?”

“没,至少我没发现。不过她也是穿了一件红旗袍,没穿内衣。”

“死者身份查清了吗?”

“这一次查死者身份倒是蛮快的。歌厅里的陪唱小姐。”于光明觉得自己不必说得太多。

“又是个风尘女子啊。”

“是的,老廖打算朝这个方向调查。他觉得自己分析出凶手的动机了。在他看来,凶手一定是对风尘女子恨之入骨。这一点倒是有些符合你认为凶手有精神疾病和红旗袍意义的分析。”

“红旗袍肯定有特殊含义,这点毫无疑问。对受害者心理的分析,或者说对受害者与凶手之间关系的分析也是有价值的。但是第一个受害者田陌并不符合后面两名死者的特征。”

“这一点我也提过了。”

“我暂时也想不明白,”说着,陈超站起身来,看了一眼不远处案发现场的树丛,“明知这里通宵都车流不息,还敢冒险把尸体扔在这儿,这家伙也太从容了。”

“我想他太过自负了。这么做是为了表达他对警方的蔑视和羞辱吧。就像你说过的,连环杀手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犯罪方式,比如把尸体扔在公共场所什么的。疯子嘛,干的肯定都是疯事儿。”

“老于,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凶手这么做不是因为自负,而是出于绝望。”陈超若有所思地说道。

“什么意思?”

“他也许得了一种绝症。这样的人为了结束自己痛苦,啥事儿都干得出来。算是一种死亡冲动吧。”陈超似乎不想再解释这些了,于是他问道,“你现在打算怎么干?”

“晓红打算装成舞女去卧底。”

“如果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那这么做应该是个好主意。但只差一个星期不一定能查出什么。这取决于她所处的环境。另外,卧底也是有风险的。”

“是啊,我也这么说。可是这小警花有点年轻气盛啊。”

“如果她坚持要去卧底,那就向局里申请,在暗处保护她。随时与她保持联系。”

“我会跟老廖说的。”

“还有,她去卧底的事要严格保密。”

“对局里人也保密吗?”

“对你那些手下不用,但对旁人一定要严格保密。没准儿凶手很有背景呢,”陈超皱了皱眉,“你就拿他昨晚选在外滩抛尸来看,他可能已经听说了让居委会参与巡逻的事儿。外滩这边恰好是此类巡逻覆盖不到的地方。中山路附近多是政府大楼和商业建筑,附近没有什么社区和居委会,而仅靠民警巡逻很难完全覆盖这一带。”

“也许只是巧合呢?”

“也许李书记这次蒙到点子上了,凶手这次选在外滩抛尸,的确会引起一些政治反响。不过我怀疑他的目的更像是在号召人们抵制三陪小姐。当然,他这是一种奇怪的暗示,充满了矛盾。而这些矛盾对我们来说或许是线索,就像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之于精神分析师一样。正巧,我的文学论文里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陈超说道。

“是吗!那你的论文肯定挺有意思的。可是,本案的矛盾又在哪儿呢?”

“说来话长,从我的论文开始给你讲起吧,”陈超说道,“我读了不少古典爱情故事。可故事中有些前后矛盾的叙述,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想到,红旗袍杀人案里的一些东西也是这样。”

“别卖关子,快说快说!”于光明显得很急切,在这方面,他和他那个书卷气十足的上司陈超简直是一副德行。手头这个案子都有三个受害者了,他们的陈大探长居然在这儿谈论起学术问题来了。

“在精神分析实践中,有的患者也许会被他自己都理解不了的问题或者矛盾困扰,而精神分析师需要帮助他们找出潜意识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我试着分析过本案中的矛盾,特别是红色旗袍的问题。于是,我列了个表。”

“之前我列了个表,这会儿你也列了个表。”于光明笑道。

陈超却自顾自地继续说着:“首先是高档旗袍和死者淫秽姿态之间的矛盾。”

“刚才开会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也许凶犯曾经被穿这种旗袍的女子伤害过,按照老廖的说法,可能还是个风尘女子。”

“那就会引出一个他那种理论解释不了的矛盾了。死者身上旗袍的款式,对于三陪小姐来说实在是太保守、太古老了。按沈文昌老先生的说法,死者身上的旗袍至少是十多年前制作的,款式则是更早时候的。当时可没有色情业,更没有三陪小姐。”陈超说道。

“是啊,那时候是没有啊。”于光明点了点头。

“再看看那旗袍的细节,三陪小姐穿得起那么精致高档的旗袍吗?那可是名贵面料手工精制的。”

“是的,我记得沈先生就是这么说的。”

“再说旗袍的开衩部分。白云帮我做了个试验。”

“哈,她都成你的助手了,”于光明想到佩琴之前说的陈超与白云的事,“啥试验?”

“她对旗袍懂得比我多。她帮我证明了,无论多么暴力地穿旗袍开衩都不可能在无意中被轻易撕破。换句话说,凶手是故意弄坏开衩部分的。死者未遭受性侵犯,身上也没有检出精液痕迹,那为什么凶手要把她们摆成那种样子?其中肯定有原因。”

“你的意思是说,凶手这么干并不是为了误导我们,而是出于一种只有他自己才理解的动机?”

“估计他自己都不理解。他这么干更像是一种仪式。也许在他看来,只有让死者穿上红旗袍、撕破开衩、不系扣子、光着脚,还要摆出淫秽的姿势,才算完成这个仪式。对他来说,这么做只有一小部分动机源自生理需要,更多原因是要在变态性心理驱使下完成这种仪式性的行动。那些古典浪漫爱情故事里的矛盾至少作者自己是懂得的,而本案的凶手,或许自己都不理解自己行为中的这些矛盾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于光明重复道。这时他看到不远处的案发现场又围上来一群人,附近还停了一辆电视台的报道车,甚至造成了暂时性的交通阻塞。“我没学过心理学,不过我知道,找心理医生看病,至少要坐下来和他谈谈。可这个案子,咱们连凶手的身份都还没查到什么线索,怎么分析啊?”

上次于光明就提到过这个问题,那时陈超也没办法回答。

“那就分析这些矛盾吧。没准儿也能查到些什么呢。”陈超这次似乎有了新的思路。

“是吗?!”于光明很惊讶。

“首先,旗袍的面料估计是六十年代的。应该是六十年代早期,因为‘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开始的。按照沈文昌的观点,这应该是年龄在三十岁的已婚少妇所穿着的保守款式旗袍。如果当初穿着这种旗袍的妇人现在还健在,那她应该有六七十岁了。”

“你的意思是查三十年前穿过这样旗袍的人?”

“老廖没想到过当年有人也穿过这旗袍吗?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