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俱感振奋,徐子陵问道:“那我们要叫您什么呢?”
陶仁道:“我现在以‘逍遥子’之名行走江湖,你们就称我为大师吧。”
寇仲问道:“大师?师父您不是神吗?”
陶仁哈哈笑道:“我不是神,而是人,我是‘巫’。”
徐子陵问道:“师父,那什么是巫啊?”
陶仁道:“从字面上看,‘巫’字上下两横代表天和地,中间是人,也就是指能沟通天地的人。上古女娲娘娘造人之时,洪荒之中凶兽横行。人之祖先,初生于九州之土,于洪水中哀求上天;于山火中挣扎求存;于疫病中伏尸万里;于凶兽爪牙之下血流成河。人之祖先,几近灭族。”
陶仁又道:“女娲娘娘心下不忍,遂赐与人族天道至理,是时人中有巫人出。悟天道,通天理,明是非,有无穷之力,是为‘巫’;解病痛,解迷惑,解灾劫,解一切痛苦。是为‘巫’;掌礼法,持传统,制法规,引文明发展。是为‘巫’。”
二人张口结舌,许久没有回过神来。
良久之后二人开口欲问详情。
陶仁截口道:“好了,有些事等你们能有所成再跟你们解释。今天就到这里,暂且歇息,明日再传你们武功。”
随即,陶仁叫来下人带他们去休息不提。
第二日,陶仁先是指点他们真气的种种妙用,如功聚双耳,可听得更清楚;功聚双目,可看得更远等等。接着又传授他们凌波微步、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双龙不愧是带着主角光环的,仅仅不到九天就已将三种武功练得纯熟,让陶仁大为赞叹。
第十天,陶仁在对二人讲授兵法时,发现徐子陵有点心不在焉,就问其原因。
徐子陵答道:“我在想素素姐不知道怎么样了?”
寇仲也道;“是哩,不知道素素姐有没有回到荥阳?会不会出事呢?”
陶仁心念一动,叹了口气,道;“她暂时没事,今后就难说了。”
寇徐二人急道:“她有什么危险?”
陶仁道:“不可说,天机不可泄露。这样吧,你二人去荥阳找素素,不过要自己小心点,王世充正在到处找你们,还有宇文阀的高手也在找你们。我们就此别过。”
寇仲急道:“那我们以后到哪里找您?”
陶仁道:“你们不要找我。该见面时自会见面,你们要能有所成就,我自会找你们。”
寇徐二人心虽不舍,但终是但心素素,遂辞别陶仁前往荥阳。
陶仁则动身返回宋家山城。
陶仁回到宋家山城当晚,得到消息的宋缺随即来访。
陶仁思及原书对宋缺的描写,宋缺全力助寇仲争天下,虽然功败垂成,最后还解散了宋阀,但也说明宋缺在意的是汉人江山,并不是非要自己坐天下。以宋缺之心胸,陶仁决定和宋缺开诚布公地谈一次。
两人到密室坐好,陶仁问道:“阀主来访,可是最近江湖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
宋缺点头道:“正是。近期最轰动的三件事,就是李阀据太原叛隋、,吐谷浑的复兴,和李密使祖君彦传檄天下数杨广的十大罪状。”
陶仁道;“阀主对李渊怎么看?”
宋缺晒道:“李渊算什么东西,竟厚颜无耻得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答应将征伐所得的子女玉帛送给突厥人,教人齿冷。”
陶仁点头赞同。
宋缺接着道:“有消息传来,李渊自立为大将军,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以大儿子建成、二儿子世民为三军正副统帅,准备进军关中。李阀打的倒是如意算盘,却不知正中刘武周的下怀。只要太原空虚,刘武周不乘机攻下太原才怪。李阀就不怕因此而引狼入室?”
陶仁微笑道:“他们自己都是狼,那有什么引狼入室的问题。李渊之妻就是鲜卑族的胡女,虽未若宇文阀本身就是胡人,但也好不了多少。且李阀熏染胡俗甚深,实与胡人无异。”
宋缺默然半晌才接着说起吐谷浑复兴一事。道:“吐谷浑乃铁勒死敌,其王伏允一向野心甚大,不时派遣高手到中原来打探消息。杨广曾派王杨雄、宇文述两将追杀伏允,杀了千多人,俘虏无数,伏允凭着武功高强,率残兵杀出重围,逃往党项。这两年趁中原乱成一团,乘机重整军旅,收复失地,伏允之子伏骞乃不世之才,不但武功已达出神入化之境,还谋略过人,野心不下于乃父。现已成为突厥、铁勒两族外我中土最大的祸患。”
陶仁道:“小患尔。中土若强,其则不足为道。”
宋缺点头道:“还有李密数杨广的十大罪状。就是一、弑父;二、乱伦;三、荒湎酒色;四、建宫殿楼台,奢侈浪费;五、苛捐杂税,压榨百姓;六、巡游天下,建造长城;七、征伐高丽,穷兵黩武;八、拒直谏,杀直士;九、贿赂成风,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十、言而无信。”
陶仁道:“哦,那阀主对李密怎么看?”
十、陶宋之约
十、陶宋之约
陶仁道:“哦,那阀主对李密怎么看?”
宋缺道:“李密于大业十二年加入瓦岗军,此人极有谋略,胸怀壮志,利用瓦岗军和翟让如日中天之势,更凭其不世武功,降服了附近的小股义军和不同势力,以倍数的增强了瓦岗军的力量。同时更看清楚一向单靠截取漕运来维持军需,实是瓦岗军发展的致命弱点,不足以供应所需。于是他向翟让提议道:‘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只此见地,便可看出李密的雄材伟略,实胜翟让。”
陶仁不置可否。
宋缺接着道:“只要能控制荥阳地区,便可长期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进一步扩展势力,更直接威胁到东都洛阳,至乎影响到京师和洛阳与江都这三大军事重镇的联系。
翟让同意后,同年十月,瓦岗军大举进攻,先攻下荥阳外围各县,直追荥阳城。杨广对此极为重视,派出当时头号猛将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大使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领二万精兵迎战。
瓦岗军每次碰着张须陀,都被他杀得弃甲曳戈而逃,故翟让畏之如虎。听到来迎击他的是这个克星,便欲退兵,道:‘此人精通兵法,枪技盖世,手下罗士信、秦叔宝更是骁勇善战,不若暂避其锋,再图后策。’
其它手下均心胆俱寒,无不同意。唯只李密力排众议,请翟让率主力与之正面交锋,自己则与四大得力手下王伯当、祖君彦、沈落雁、徐世绩率领千余好手,埋伏在大海寺北的密林内。
当双方主力接触,翟让的大军果然节节失利,被张须陀追击十余里,来到大海寺北。李密立起伏兵,从后掩击张军。翟让大军亦配合日头反击,前后夹攻下,张军伤亡惨重。
李密更亲自出手,击毙张须陀。此战使李密名扬天下,更成了瓦岗军声望最高的人物,隐然凌驾于大龙头翟让之上。
是次大捷,确立了瓦岗军立足的根基,重创了隋军的威望。在这种形势下,翟让只好让李密自领一军,号称蒲山公营。
李密出身贵族,世代受封,故他继承了蒲山公的爵位,遂以此为名。李密野心极大,既得荥阳,又谋兴洛仓。
该仓乃隋室最大的粮仓,故杨广极为重视,派出虎贲郎将刘文恭卒步骑兵二万五千人,由东都洛阳东进,企图挽回颓势。又使裴仁基自虎牢袭击瓦岗军侧背,希望以这两支大军,牵制李密。同一时间,杨广更遣得力手下王世充往洛口,与李密作正面交锋。此时,双方大军正在僵持不下,形势一触即发。”
陶仁道:“那阀主是看好李密了?”
宋缺点头道:“正是。且李密亦是汉人正统。先生怎么看?”
陶仁不答反问:“我有三个问题要请教阀主?”
宋缺道:“先生请问。”
陶仁道:“第一个问题,阀主自己不想当皇帝吗?”
宋缺笑道:“我对名利权势并不看重,最大的心愿就是复兴汉人天下。心愿若了,我追求的是武道极致。难道先生也不想当皇帝?”
陶仁摆手道:“我不当皇帝,当皇帝政事太多。若不勤于政事,即为昏君;若要勤于政事,被那些琐事烦都烦死了,与我下凡来指导文明发展的任务不合。而且当皇帝极不自由,一举一动都在天下人的注意中,实是权力的囚徒。”
二人相对大笑,彼此颇有知己之感。
良久,陶仁才道:“第二个问题,阀主对现今的门阀政治如何看待?”
宋缺沉吟道:“高门大阀总揽政治和经济实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我们的世界正不断找寻新的起点,门阀制度必须废除,魏晋南北朝至乎旧隋的最重要政治因素再不复存,新朝才会有全新的气象。”
陶仁又问:“如果李密取得天下,阀主以为其能破除门阀政治吗?”
宋缺默然半晌,摇头不语。
陶仁道:“李密虽有雄才大略,但他亦出身世家门阀。且李密心性多疑、心胸狭窄,乃一袅雄尔,实非明君之选。李密与翟让之间必不能共存,翟让必为李密所害。他若上位,阀主敢解散宋家门阀吗?阀主认为他能破除门阀政治吗?”
宋缺摇头道:“那先生有何人选?”
陶仁道:“这正是我此次去洛阳的目的。我此次去洛阳,收了两个徒弟。”
宋缺讶道:“莫不是寇仲和徐子陵,他们竟能得先生如此青睐?”
陶仁也不奇怪为何宋缺会知此事,因为宋家情报网已慢慢健全,而陶仁也没有刻意隐瞒行踪。
陶仁笑道:“正是此二人。他二人实是难得的良才美质,且二人出身寒微、天性纯朴,尝尽人间疾苦,对门阀政治深恶痛绝。我与二人约定,若他们能凭自己的能力,打下一片天空,我就支持他们加入争霸天下的行列。阀主以为如何?”
宋缺笑道:“他们若能争到那资格,我宋家即全力助其争霸天下,又有何妨?”
陶仁道:“好,我们就此约定。”
二人相对大笑,击掌立约。
陶仁接着道:“此时天下大乱,正是确立新秩序最好时机。正所谓不破不立,而新朝的建立,尚需建立新的制度。阀主认为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这正是我要问的第三个问题。”
宋缺沉吟片刻道:“乱后易治,犹如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去奢省费,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与民休养生息。必上下同心,人人响应,中土既安,胡人自服。”
陶仁沉声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力行德政,谁料即将两世而亡,阀主对此又有何看法?”
宋缺道:“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而至自杨广即位后,四处征战,空耗国力。又穷奢极欲,广建宫室别院,四出巡幸,滥征苛税,各处豪杰,纷纷四起,而至天下大乱。此乃子孙不肖也。”
陶仁又问;“如何避免子孙不肖?”
宋缺道:“应从子孙中挑选贤良者继位。”
陶仁道:“倘若继任者初时贤良,而后又不肖。如何?”
宋缺皱眉:“这……”
陶仁道:“我给讲个阀主笑话,古时有一君主,为人恭敬有礼,且极为孝顺。继位不久,尚算勤政。一日,在朝会上一大臣上奏称,山南发生旱灾,因粮食不够吃,很多人快被饿死了,要救灾。那君主不解问道:‘既然粮食不够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宋缺大笑,而后若有所思。
陶仁又道;“二世、三世后之帝王,自小长在深宫,故而不知人间疾苦。然则这天下是一家之天下,一人之天下。即便皇帝年轻时清明,到老时大权在握,无人敢违逆,此时若是变得昏庸。这又当如何?”
宋缺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良久,宋缺突然大笑道:“先生定可教我。”
陶仁点头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皇帝出口成宪,权力过大,必须要有相应的制约。首先,要先制订一个根本大法,此为宪法。宪法高于一切,皇帝亦不能违反宪法。不止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天子犯法,也需受罚。”
宋缺赞道:“不错。正该如此。”
陶仁接着道:“其次,可成立一长老院。长老院由皇族中人和贵族构成,由皇帝任命。长老院有权制订除宪法之外的其他法律,但需经皇帝批准才可实行。皇帝有任命和罢免长老的权力,反之,由大长老提议,若超过九成长老同意,亦可罢免皇帝,从皇族中选人重推新君。大长老由长老院推选,由皇帝任命。这样,就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对皇权就有了一定的制约。”
宋缺大喜道;“好。如此我汉人江山当可永固,万世长存。”
陶仁道;“此外,我欲立一大教,名为‘巫教’。”
宋缺即惊且讶,因在此时,民间也有自称‘巫’的人,往往都是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骗子。
宋缺忙问道:“何为巫?”
陶仁道:“从字面上看,‘巫’字上下两横代表天和地,中间是人,也就是意指能沟通天地的人。上古女娲娘娘造人之时,洪荒之中凶兽横行。人之祖先,初生于九州之土,于洪水中哀求上天;于山火中挣扎求存;于疫病中伏尸万里;于凶兽爪牙之下血流成河。人之祖先,几近灭族。女娲娘娘心下不忍,遂赐与人族天道至理,是时人中有巫人出。”
宋缺若有所思。
陶仁接着道:“悟天道,通天理,明是非,有无穷之力,是为‘巫’。解病痛,解迷惑,解灾劫,解一切痛苦,是为‘巫’。掌礼法,持传统,制法度,引文明发展,是为‘巫’。”
十一、陶宋论策
十一、陶宋论策
陶仁接着道:“悟天道,通天理,明是非,有无穷之力,是为‘巫’。解病痛,解迷惑,解灾劫,解一切痛苦,是为‘巫’。掌礼法,持传统,制法度,引文明发展,是为‘巫’。”
宋缺问道:“自古有哪些人是巫?”
陶仁道:“上古有十二祖巫,皆俱大神通法力,能操纵风水雷电、移山倒海、改天换地。十二祖巫即:西方金之祖巫蓐收、东方木之祖巫句芒、北方水之祖巫共工、南方火之祖巫祝融、中方土之祖巫后土、风之祖巫天吴、雨之祖巫玄冥、雷之祖巫强良、电之祖巫翕兹、空间之祖巫帝江、时间之祖巫烛九阴、天气之祖巫奢比尸。此外,还有刑天、后羿、风伯、雨师、夸父、蚩尤、相柳、九凤、飞廉、屏翳等大巫。还有黄帝、神农、伏羲也是大巫,此外,秦始皇嬴政也可算是大巫。”
宋缺讶道:“秦始皇也是大巫?”
陶仁点头道:“秦始皇统一中土,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对文明的进步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故可算是大巫。”
宋缺问道:“巫教的教义是什么?”
陶仁道:“主要思想有三点。第一、众生平等。不管是汉人、胡人、蛮人,还是白人、黑人、棕人,都是女娲娘娘所造,都是女娲娘娘的子孙。所以在女娲娘娘面前人人平等,士农工商诸民平等。
第二、自强不息。虽然说人人平等,但人的出身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所付出的努力不同,社会地位也即不同。这个世界遵循自然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人人要生命不止,自强不息。民族之间亦是如此。
第三、互助互爱。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爱,这好理解,我就不多说了。民族与民族之间也要互助互爱,这才是最重要的。”
宋缺道:“怎么说?”
陶仁道:“汉人文明是世上最先进的文明。现在,其他民族正处于落后愚昧的状态,我们要帮助其他民族摆脱愚昧,将他们教化成文明的一员。”
宋缺道:“怎么教化?”
陶仁道:“让他们说汉语、写汉字,从小儿起学汉人的历史,废除他们原有的落后的、愚昧的文化,从而世界大同,也就不会有国家纷争了。”
宋缺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你这是变相的灭族啊。若他们不愿意呢?要反抗呢?”
陶仁杀气腾腾地道:“那就由不得他们了。当然,我们要有爱心、有耐心,但若实在是不识时务、顽固不化,那也就没有留在这世上的必要了。”
宋缺目瞪口呆,竟是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陶仁道:“当然。这事不急。等天下一统后再来着手。还要等与民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后再慢慢来。”
宋缺道:“难道你不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吗?”
陶仁叹道:“阀主错了。还有下一句:‘国虽大,忘战必衰。’和平时间久了,生活富足了,武备也就松驰了。而外族却一直在虎视眈眈,只要中土一旦衰弱,发生内乱,外族就会趁势而起,若是象三国时中土内乱,外族就会大举南下,毁灭汉人文明。
此外,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事:现在我中土的人口因为战乱而锐减。人均土地增加,暂时没有了土地问题。倘若几十年后呢?几百年后呢?人口不断地成倍增加,土地却不会增加。到时没有土地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没饭吃了、活不下去了怎么办,那就只好造反了,天下又将大乱。再通过战乱来消减多余的人口了。这样,几百年就得出现一次循环,难道阀主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吗?”
宋缺苦思良久,不得其解。问道:“这该如何解决?”
陶仁道:“就两个字:扩张。这世界大着呢,中土之地,仅占这世界的不足十分之一。我们要尽力扩张汉人的生存空间,转嫁土地矛盾,征服世界。其他的具体问题,现在言这尚早,到时再说吧。”
宋缺大笑道:“你这是借教化之名,行扩张之实啊。”
陶仁也笑道:“知我者,宋兄也。”
之后,两人又对政教间的一些问题交换看法,详细讨论。直至天明宋缺才满意而去。
随后,陶仁便编撰巫教圣典,并印制成册。
巫教圣典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包括巫的起源及十二祖巫、各个大巫的神通功绩等神话传说,巫的历史等。
第二部分:巫教的教义。只供奉女娲娘娘。具体是:
一、人人平等,众生平等;
二、生命不止,自强不息;
三、互助互爱,共同进步。
第三部分:巫的职责。巫要教化世人,要研究天地至理、自然奥秘,引领社会进步、文明发展。
接着,陶仁一边为成立巫教作些先期准备,一边指导建设,同时关注事态的发展,等待再入江湖的最佳时机。
过些时日,又传来消息,李密击败刘长恭,刘长恭率残部溜回洛阳。裴仁基得悉刘军败北,退守百花谷,固垒自守,不敢出战。
瓦岗军更是声威大振。
由于此战出于李密策画,使他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