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行皱着眉头问:“这个减租减息,牵扯到一个法律问题,也牵扯到一个政策问题。上级有没有什么指示?”

    张大千说:“上级部门讨论研究过,减租减息放到了年息三分,也就是说,春天借一斗粮食,一年后连本带息还一斗三升。”

    韩行听了后,掐指一算,大喜道:“好啊,好啊,这个利息数,农民还能受得了。有了上级的撑腰,我们就更不怕了。”

    韩行和张大千要到王羡庄去,可是这个小英子还是死缠着韩行,抱着韩行的脖子,就是不松手。韩行也没有办法,只好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小英子啊,真缠人。好吧,反正灶王爷拴在腿肚子上,走到了哪里哪里就是家。咱爷俩一块儿找地主老财算帐去。”

    好在王羡庄也并不远,韩行、张大千带着一些人,很快就到了庄里。武装工作队的人迎上来,韩行叫他们把这些欠债户统统集合起来,要给他们做做工作。

    当时很快就集合起来一百多的借粮户,因为王羡庄太穷,借粮都没处借,他们都是借了邻村邓官屯邓老三的粮食。这些借粮户们一个个破衣烂衫,饿得面黄肌瘦,尤其是脸上,个个眉头紧皱,没有一个好模样的。

    张大千对他们说:“王羡庄的乡亲们啊,我知道,大家借的都是高利贷。这个高利贷害死人,逼得大家实在是没法活了。由我们抗日政府做主,给大家减轻一些利息负担,由过去的借一斗谷子,秋后还三斗麦子,改为借一斗谷子,秋后还一斗三升粮食。大家说,好不好啊!”

    “好啊——”只有稀稀拉拉的十几个人说好。

    韩行一听就有点儿烦,政府给他们做主,减轻了这么些的负担,他们还怕什么呢?但是对于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韩行也只能耐着心地接碴说:“我知道大家有些顾虑,不要怕的,有话就说说吧。”

    这时候,一个老农说话了:“我叫王向天,也不怕丢人了,在这里,我就向政府说说。我知道你们是政府的人,可是做人,信义为先,我们都是立了字据的,还有人作保。要是随便改了利息,这像个胡琴吗?”

    另一个老头儿又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人家借给咱粮了。现在反悔,恐怕白纸黑字不好说。”

    韩行一听这话就有点儿着急,政府都给你们做主了,你们还前怕虎后怕狼的?怎么这么落后呀!但是对这些过于憨厚的农民,韩行只得强压住火气,对他们说:“可是,如果真按约定的契约进行还租,请问各位乡亲们,你们还得起吗?”

    这些老乡们都不说话了,一个个耷拉下了脑袋。韩行又做工作说:“是啊,我们要活命!我们要养家活口!就要推翻这些不合理的契约。当时是在不合理的情况下订立的,所以我们就要推翻”

    韩行做了一些工作,几个年轻的终于说:“对啊,这位同志说的对啊。我们要活命,就只能推翻这些旧的契约。”“由抗日政府给我们做主,我们还怕什么呀?”

    几个老头又反对了。“要是再遇到荒年,我不给你找保人了,自己找去。”“托人求门子告亲戚借了这些粮食,这时候又反悔了,见了面不好说呀!”

    跟在韩行身后的李大忠也有点儿生气,嘟囔了一句:“怎么给你们办事,还这么难呀!”

    在地上玩的小英子,当然听不明白这些话,她拉着韩行的手说:“亲爸爸呀,你们说得什么呀!咱回家吧,我不愿意在这里玩了。”

    韩行早上吃的菜团子,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再说,还抱了一阵子小英子,也耗费了相当多的体力。韩行咬着牙,实在是忍不住了,对乡亲们说:“这样吧,今天我们有时间,就给大家做主了,领着你们去办这个事,要是明天,恐怕就没有这个精力了。这是自愿的,谁愿意去谁去,不愿意去我们也不能勉强。”

    当时有二十来个年青的,愿意跟着韩行去。韩行又说道:“咱可是有言在先,去呀,只办这二十来个人的事儿。要是有人想着,事办成了有我的一份儿,事办不成,我也不得罪人,这就想错了。不去的人,一律没有他们的份儿。”

    韩行这样一说,又有三十来个人,也跟在了这二十多个年轻人的后面。韩行一看有门儿,又说道:“大家是不是在为麦种的事情发愁啊?”

    这一下子,也算是触动了相当多人的神经,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道:“是啊,谁不着急啊!”“如今,三斗绿豆,才换一斗麦种。”“正愁得慌呢,政府是不是也能帮着解决麦种的问题啊!”“解决了高利息的问题,政府再给我们解决麦种的问题,才算真正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了。”

    韩行这时候宣布道:“我们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次咱们一块儿去,给大家解决高利贷的问题。我再给大家许一下愿,这回去的人,再给大家解决麦种的问题。要是不去的,对不起,什么好事也没份儿”

    韩行这样一说,哪里还有不去的,一下子全都争先恐后地站到了韩行的这边。只是王向天老人,还是瞪着韩行的眼睛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好事儿来得太容易,就有点儿奇怪了,或者说,就是骗人的了。请问这位同志,你贵姓,什么大名?”

    韩行只好说:“免贵姓韩,叫韩行。”

    王向天一听说韩行的名字,吓了一跳,问:“你不是和南征军的韩行司令同名吧?”

    李大忠更有点儿烦了,说:“哪是什么重名,这根本就是我们的韩司令。真是的”

    吓得王向天赶紧要向韩行下跪。

    韩行哪里承受得起,赶紧扶起了老人。老人忙对全村的这些借粮户说:“全村的老少爷们啊,我们这是遇到了谁呀!?这是遇到了打得日本人,摸不着勺子的韩行司令呀。要是别人说麦种的事情,我不信,他一定是骗人的。但是韩司令说起了这事,我信!韩司令一言九鼎,话落在地上砸个坑,骗我们几个老百姓干什么呀!?大家听韩司令的话,绝对没错的。”

    众人一听说,面前的这个带小孩子的人就是韩司令,那还了得!就和炸了营一样,上前问候的,说有眼不识金镶玉的,真是乱成了一团,个个都充满着对韩行的敬畏、感激之情。

    还有好事的,就问韩行:“韩司令啊,你真不容易啊,出门在外的,还带着个孩子,怎么不让她妈妈看着呢!”

    李大忠嘴快,赶紧说:“这哪是韩司令的孩子啊”就把小英子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众人听了更是佩服。王向天赶紧又向众人说:“韩司令天生仁慈,连对待一个拾来的小孩子都是这样慈悲,更何况我们这些乡亲们了。我相信,跟着韩司令没错的,高利贷的事也好,麦种的事也好,绝不会骗我们的。”

    虽然众人对韩行是敬佩有加,张大千却不乐意了,瞪了韩行一眼,小声说道:“我说韩行啊韩行,你说什么事不好呢,偏偏拿着麦种说事儿。说了不做,看你如何收场?你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呀,成天吃菜团子,饿得面黄肌瘦,连个麦子粒儿也见不着,还弄麦种?能见着几个麦粒儿就不错啦!”

    韩行和张大千,领着这一百多的欠粮户向着邓官屯浩浩荡荡地进发,有的不想再欠下粮了,所以用肩挑或推着小推车直接装上绿豆,要去邓官屯了结此事。有的暂时没有能力还债,想再续一年的借据。

    为了怕邓官屯北面三里地的王庄伪军据点乘机抢粮,所以张大千派了一个连队,封锁了那一块地方。

    大家拥进了邓老三的院子,邓老三一看大家带着这么多的粮食过来,还挺高兴。可是又仔细看了看粮食,就有点儿不对劲了,比他想象的数目,好像差了不少。再看还有这么一些拿着枪的八路来了,知道找他没有好事儿,脸更耷拉下来了。

    反正这个邓官屯是三方割据的拉网地带,八路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邓老三只好强装笑脸,皮笑肉不笑地说:“八路来了,八路来了,快快屋里请,屋里请!”

    韩行、张大千带着这些借粮户们进了邓老三的大堂屋。屋里是八仙桌,太师椅,背后是一个条几,这两张太师椅可有讲究头了,主人待客“做东“为大,客人敬主”位西“为次,这就是”做东“和”稀客”的关系。

    但是邓老三一看,八路来了两个大官,他哪敢坐在太师椅上啊,所以就把韩行和张大千让到了椅子上,自己在一边垂手而立。

    为了给借粮户们壮胆,韩行和张大千也不客气了,韩行做东,张大千坐西。两人对望了一眼,先由张大千开场白。

第11回 无人区创根据地(六)() 
张大千说:“邓老三呀,我们代表抗日政府,要给你商量一件事情?这两年大灾,你也知道。 原来的借粮是春天借一斗谷子,秋天还三斗麦子。后经我们抗日政府研究,农民的负担太重,实在难以承受,所以决定,春天借一斗谷子,秋后还一斗三升粮食,希望你能支持抗日,支持我们的工作!”

    邓老三一听,小眼睛一转,立刻来了话:“对于抗日政府的话,我是坚决地听,政府的法令,我也是坚决地遵守。从今以后,按照这个法令办,我绝没有怨言。只是以前的契约,白纸黑字立下了,那还是要算数的,保人和借粮人都按了手印,恐怕是不好变。”

    韩行一听,就有点儿上火,这个邓老三,对抗日政府的法令,阳奉阴违,还给我来这一套。但是心里这样想,表面上却不能急,他对邓老三说道:“请问邓先生,北面就驻着二鬼子,如果二鬼子来抢粮,邓先生抱着何种态度?”

    其实,韩行这是引诱的话儿,如果对方的话儿一软,那就是资敌,就可以当汉奸论处。如果对方的话一强硬,那你以后还要不要八路的支援,如果要八路的支援,连这点儿事都不配合,还怎么支援你?

    邓老三挺精的,一看韩行摆了个龙门阵,就指望着他往里头跳呢!他的头上就冒出了汗,不知道怎样回答是好,站在那里好半天没有说话。

    李大忠可不是好惹的,什么鬼子的头没有见过啊,你还想在我面着耍刺头,也不睁开狗眼看看,我是谁?李大忠就“噌”地一声,拔出了钢刀,从右手递到了左手里,右手的食指就在钢刀上弹着响声。

    “铮,铮,铮——”好钢口的声音,在屋里回落着。

    邓老三一听,心里哆嗦了一下,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啊。要是当兵的一生气,那把钢刀砍在自己的脖子上,什么都完了

    韩行继续敲打着他说:“我说邓先生啊,希望你做个明白人。邓官屯的北边就是日、伪军,他们时刻在威胁着我们邓官屯、王羡村这一带的安全。相信你是个中国人,也不愿意做汉奸,鬼子一来,可是玉石俱焚呀!我们只有联合起来,互相帮助,才能打败日本人。再说,这个高利贷本来就是非法的,我们就要联合起来抵制它”

    邓老三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强词夺理了,也不歪歪着嘴说话了,一个劲地说:“好,好,好,对,对,对,是,是,是”

    趁热打铁,邓老三不是没有意见吗?那就借粮食的抓紧还了,续借据的抓紧再续上一年。王羡庄的人们,去的时候,一个个提心吊胆,顾虑重重,沉默寡言,回来的时候,个个兴高采烈,喜笑颜开,一路上谈谈笑笑。

    就连小英子也被大家的高兴劲儿感染了,一路上坐在韩行的肩头上又是蹦又是跳。韩行也不觉得累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的喜悦早就赶走了抱孩子的疲劳。

    张大千趁机做工作说:“乡亲们啊,大家要想活下去,就得团结起来,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就得组织起青抗先、民兵联防,妇救会、儿童团。我们要和鬼子斗,和这些土匪斗,抗日政府给你们撑腰,给你们做主。”

    一些年青人纷纷响应说:“我们听抗日政府的话,回去我们就组织起来。”“是啊,我算看清楚了,我们不组织起来,斗不过他们的。”“抗日政府给我们下了这么大的力,再不听政府的,就没有良心了。”

    王向天笑着走到了韩行的跟前,拱了拱手说:“韩司令呀,就我本人也好,我们王羡庄也好,对韩司令是相当敬重的。你刚才说的话,究竟当真不当真?”

    韩行一听,就听出话来了,准是承诺麦种的事情,赶紧说道:“我说话怎么能不算话呢?不能和齐子修、吴连杰似的,说话就等于狗放屁。”

    王向天又对韩行笑了笑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现在已是秋分,秋分种麦正当时。还是请韩司令想着麦种的事情。”

    韩行说:“那是噢,我比你们还着急,要是你们种不上麦子,不但你们没饭吃了,我们八路军也没饭了。地里还有好多的活儿,你们抓紧中耕、施肥、拾掇地,至于麦种的事情,过几天,我会通知你们去领的。”

    高兴得王向天几乎要哭了,紧紧地握着韩行的手说:“韩司令呀,我们的王羡庄抓紧回去拾掇地,就等着你的麦种啦!说实话,光这个麦种我们也买不起啊!抗日政府要是免费给我们供给麦种,可救了我们的急了。我在这里先谢谢你了——”

    说着,又要给韩行跪下。

    韩行赶紧拉起他说:“使不得,使不得,你这么大把年纪了,哪能给我这样啊?你这是给我折寿啊!”

    两个人告别后,张大千过来了,悄悄地对韩行说:“韩科长呀,我看你得抓紧调走了。”

    韩行没有听出她的话来,问道:“这里的工作刚刚开始,我怎么能走呢?”

    张大千瞪了韩行一眼说:“你也是我的老领导了,我不帮你谁帮你。都是你惹下的乱子,到时候他们问起你,我就说你调走了,这样你我也有个台阶下了。他们讨麦种的事情也就死了心了”

    韩行一听,原来还是为了麦种的事情啊,发牢骚说:“我也就是随便说说,谁知道这个王向天老汉,拿着当真了”

    张大千可逮住理了,批评韩行说:“我说韩科长啊韩科长,你好歹也是当过司令的人了。战场上命令一下,说让冲锋,随便又改了口,说那是闹着玩的,能行吗?有多大的荷叶包多大的粽子,没谱的事儿,能随便说吗?如今,我说话代表着堂邑县委和聊堂支队,你说话呢,当然代表着更高一层的抗日政府。如今,麦种这个事儿弄得沸沸扬扬,我看你怎么收场”

    韩行尴尬地说:“这就叫作茧自缚,说话不注意,把自己陷进去了。”

    张大千又瞪了韩行一眼说:“当务之急,是你想办法赶紧调走。要不,这个问题没解——”

    韩行、张大千他们回到了孙庄。这个时候,工业局的代局长陈苹,农业局的局长雷清,还有一些和抗灾有关的机关干部,早已来到了孙庄,他们是按照有关通知前来参加抗灾会议的。

    韩行和陈苹早已成了合法的夫妻,由于各自的工作太忙,两个人已经好久不在一块了。这会儿,陈苹怀着有点儿激动的心情在等待着韩行的归来,叫她大煞风景的是,却看到了韩行的肩头上坐着一个小女孩,在韩行的肩头上又蹿又跳的。

    女人敏感的心里,就有点儿怀疑了。

    小英子在韩行的肩头上,一口一个亲爸爸地叫着,陈苹的心里更是不自在了。她走到了小英子的跟前,问小英子:“你叫她啥呀?”

    小英子骄傲地说:“这是我的亲爸爸呀!”

    陈苹一听,立刻脸就耷拉下来了。女人是聪明的,但有时候又是单纯敏感的,特别在爱情上,陈苹更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她心里的火苗就腾腾腾地烧起来了,好你个韩行啊,这么长时间没见,真是小看你了,你这是背的谁家的野种啊!结婚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连你这样的风流事儿,我也不知道啊!

    陈苹的脸一黑,就开始质问韩行:“你说,你这是抱的谁的孩子,和哪个狐狸精生的?”

    韩行一听,就知道陈苹误会了,可是夫妻之间,总得互相信认才对吧!守着这么些的人,你叫我的脸面往哪里放。不过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韩行也只得强作笑脸地逗她说:“陈苹啊,你总得让我喘口气再说吧,总得让我解释一下吧!”

    韩行越是这样说,陈苹越觉得委屈,心中的火还是一个劲地上蹿。她又对张大千说:“张书记呀,你离着他这么近,也不好好地管着她点儿。这是不是王小玲的孩子?”

    张大千本来要替韩行解释一下的,可是话到嘴边,又有点儿看不起陈苹了:女人啊,真是做不了大事,心眼小的和个针鼻一样。韩行容易吗,无人庄里救了这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的,要是你的心胸这样狭窄,就是你的不对了。张大千也有心气陈苹说:“这不是王小玲的孩子。是”

    张大千心里有气,也不说明白,在让陈苹猜。

    陈苹的脑子还在琢磨着,这不是王小玲的孩子,那是谁的呢?她看到王秀峨就在身边,想,近水的楼台先得月,弄不好就是王秀峨的了。但是王秀峨就在身边,不好意思当面戳穿她,只能看了一眼王秀峨,不咸不淡地说:

    “不是王小玲的,那是谁的呢?别看表面上一本正经,不言不语办真事的也说不定呢?”

第12回 无人区创根据地(七)() 
这一下子,连王秀峨也得罪了。。。 王秀峨可不是这么好欺负的,成天守在韩行的身边,真是裤子上抹上了黄泥巴,不是屎也是屎了。王秀峨一想,反正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得罪就得罪了,也气她说:“唉,你算说对了。成天守在身边,人非草木,日久生情,也说不定什么时候把握不住,犯个错误啥的!”

    王秀峨这样一说,陈苹就认为王秀峨承认了。这还了得,在身边咋地,在身边也不能偷我老公呀!陈苹就认上王秀峨了,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就像要和人拼命的小母鸡似地,对王秀峨大吼道:“王部长,你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是说清了,咱还有得商量,要是说不清,哼!吃不了你兜着走。”

    就连陈苹的好朋友雷清都看不下去了,她对陈苹说:“陈苹姐呀,你先消消气,先把情况弄清再说。”

    “哼!不用你管。这样的事儿摊在谁身上也受不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