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若是红枪会趁胜杀出,估计已经彻底解决战斗了。

    张鸣九号令众土匪重新布阵,这次他吸取教训,集中力量攻击村寨大门,连负责看守周赫煊等人的土匪都被叫去参战。

    “给老子攻破曹庄,抢到的东西人人有份,杀呀!”张鸣九举起佩刀,进行着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战斗动员。

    几个土匪抱着路边捡来的木桩,当做撞城锤冲向村寨大门。

    “轰!”

    大门摇晃几下,没有撞开。

    嗖嗖几支冷箭射出,扎在土匪身上。那样子很可怕,但没啥威力,土匪吓得哇哇直叫,以为自己快死了,活蹦乱跳地往回跑。

    张鸣九发了狠,拔刀砍死一个溃败的土匪,吼道:“擅自撤退的,格杀勿论!”

    土匪们吓得掉头继续进攻,不要命地勐怼村寨大门。

    此时看守周赫煊他们的土匪,早就加入战斗,孙永浩低声喊道:“先生,额们快逃吧,这是好机会!”

    “对啊,快逃命吧。”春和班众人也纷纷说道。

    “逃什么?”

    周赫煊冷冷一笑,笑得有点阴狠:“敢打劫老子,老子要他的命!永振,把你的枪给我。”

    (未完待续。。)

203【熟人】 (为盟主“Seven丶小七”加更)

    “轰!”

    简易的防御工事终究不牢靠,打着打着,那一人多高的围墙居然被挤塌了,砸伤不少村民。

    “杀呀!”

    张鸣九趁机大喊,指挥带枪的溃兵冲锋。

    那些兵跟土匪混做一团,从塌掉的围墙处冲入。近距离之下,步枪威力极大,根本不用瞄准就能打到人。

    村民们瞬间就死伤好几个,被杀得节节败退。

    红枪会首领马学魁提枪大喊:“不能退,再退妻儿父母就保不住了。兄弟们,随俺杀啊!”

    马学魁疯狂地冲上去,他是练家子,一枪戳中土匪的咽喉,接着抽枪又扫倒一个。

    “砰!”

    马学魁的胸口冒出汩汩鲜血,他想继续杀敌,可身上的气力却被抽走,不甘心地扑倒在地。

    “爹!”

    一个少年怒吼着,不要命地冲上去,在接连戳死两个土匪,身上连中三枪。他还在咬牙坚持,又是一枪戳中土匪,却被旁边的敌人用铁棍砸中脑袋。

    马学魁和儿子,都不是曹庄的人,他们是隔壁马芦庄的。

    为了对抗官府和土匪,这一片的庄子都联合起来组建红枪会,一村有难,各村支援。

    父子二人死后,陈家庄的黄子明就成了首领。他举枪大喊道:“给马坛主报仇!杀呀!”

    众村民义愤填膺,他们的人数是土匪的三倍有余,顿时豁出性命,疯狂地往前冲。

    这阵势,把土匪都吓住了,胆子小的掉头就跑。

    “砰砰砰!”

    溃兵们连续开枪,又打死几个村民,双方随即混战成一团。

    周赫煊见时机已到,立即策马跑到张鸣九身边,笑道:“恭喜大王,曹庄马上就能攻破了。”

    “啥大王,叫俺司令,叫大帅也可……”张鸣九话没说完,就不可置信地低头看着自己腰部,那里有个弹孔在流血。

    “砰!”

    周赫煊抬手又是一枪,直接把张鸣九打得脑袋开花,冷笑道:“老子也是练过的。”

    弄死了张鸣九,周赫煊又拍马冲向围墙,放声大喊:“不好啦,有埋伏,司令被人打死了!快逃啊,大家快逃啊!”

    连声数声,终于有土匪回头。在看到张鸣九命丧倒地后,这些土匪立即没了战心,一个接一个转身逃跑。

    那些溃兵知道不能逃,再咬咬牙就能攻下曹庄,但被溃败的土匪裹挟着,也只能混在人群当中逃窜。

    黄子明已经杀红了眼,见土匪正在溃逃,立即死命狂追,大喊道:“为马坛主报仇!”

    六七百个村民顿时兴奋起来,疯狂大叫着痛打落水狗。

    周赫煊骑在马背上,瞄准其中一个带枪的扣动扳机。也不知是手抖还是什么原因,居然命中旁边的倒霉蛋,他也不气馁,反正往土匪堆里疯狂开枪。

    活了两辈子,周赫煊还是第一次杀人,没有任何恶心的感觉,反而还有点小兴奋。

    不过土匪已经快要冲到跟前,惜命的周赫煊连忙打马让开,免得死于混战当中。

    孙家兄弟看得目瞪口呆,孙永浩说:“哥,先生好阴险啊。”

    “那叫聪明!废话少说,快去帮忙。”孙永振说完就往周赫煊那边冲。

    其实不用他们冲,溃败的土匪就是往这边逃的,转眼间就跟兄弟俩照面。孙永浩比周赫煊的枪法好得多,他专检带枪的打,基本上一枪解决一个。

    仅仅只有两个人、一把枪拦在前面,上百土匪居然被吓到了,自发地改变方向往旁边逃。

    十三四岁大的孟学科兴奋无比,抽出戏台上使用的花枪,飞快奔跑着追击土匪。

    “学科,回来!”母亲张云鹤惊慌喊道。

    孟小冬的父亲也是练武生的,顿时也抽出把花枪往前追,一方面是保护儿子,另一方面也是趁机杀土匪。

    三伯父孟鸿群和大伯父孟鸿芳,见状跟着冲上去,孟鸿芳大喊:“春和班带把儿的,都跟我上!”

    男人们纷纷加入其中,就连那胆小的车把式,也在地上捡块石头跟着跑。

    周赫煊大乐,骑着那匹驽马狂追而上,砰砰砰几枪把子弹打完才停下。

    孙永振虽然个矮腿短,却跑得极快。他的枪借给周赫煊了,此刻掏出两把短匕,见到土匪就扎腰子,被他扎中的当场死不了,但不看医生的话,绝对活不过今天。

    周赫煊也没闲着,他嘴皮子比枪利索,骑着马边跑边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听到这个声音,终于有跑累的土匪停下脚步,趴在地上乞求饶命。

    土匪们已经行军半天,又厮杀了近20分钟,早就疲惫不堪了。一个接一个放弃逃跑,跪着的、趴着的满地都是,甚至连带枪的溃兵都有些选择投降。

    最后只剩几个最前边的土匪还在逃,周赫煊打马冲上去,截在前方举着空枪喝道:“投降不杀!”

    有两个土匪明明手里有枪,却已经完全吓破胆,当场噗通跪下。其中一人连连磕头喊:“军师饶命,军师饶命!”

    追上来的村民还不解气,对那些土匪拳打脚踢,甚至有个村民直接一锄头挖掉土匪的半个脑袋。

    周赫煊怕出意外,连忙说:“别打了,先用绳子绑起来!”

    红枪会头领黄子明立即喊道:“对,听恩公的,都绑起来。”

    就在村民捆绑土匪之时,黄子明走到周赫煊跟前,单膝跪地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周赫煊笑道:“我只是自救而已,没出啥力。”

    黄子明抬头问道:“恩公,你不记得我了?”

    “你是?”周赫煊感觉是有些面熟。

    “天津城外的粥棚,我喝过你的善粥啊!”黄子明激动地说。

    周赫煊一拍脑袋:“哦,是你啊。当时你蓬头垢面的,现在洗干净了脸,我都认不出来了。”

    黄子明转身对村民说:“大家伙儿,这就是我说的大善人周先生!他在天津放粥,救了俺们好多山东人,俺弟弟还在他的希望小学读书呢。”

    村寨里有个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过来,作揖道:“恩人啊,请受老朽一拜!”

    周赫煊连忙扶住:“使不得,使不得!”

    (未完待续。。)

214【押解】

    足足170多个土匪,被捆绑在村外空地上。另有包括土匪头子张鸣九在内的十多具尸体,被拖来一字摆开,周赫煊杀人时还不觉得什么,现在看到尸体却有些不忍。

    都是中国人,何必自相残杀?

    大获全胜的村民们,也没有太多喜悦,抱着死去或受伤的亲人哭天抢地。

    周赫煊走过去:“伤亡如何?”

    黄子明叹息道:“我们死了21个,还有6个重伤,轻伤接近100人。”

    村民们虽然据墙而守,并且数量是土匪的三倍有余,但死亡人数却比土匪更多。不管是红缨枪,还是锄头、扁担,打到人往往伤而不死,土匪的步枪却能一击毙命。

    “以后有什么打算?”周赫煊问。

    “红枪会成立之初,本来是想对抗官府的,”黄子明说道,“现在官府没了,土匪却越来越多。东北边儿还有一伙土匪,人数2000以上,虽然没有火枪,但还是得防着点。至于这些被抓的土匪,只能扭送去泰安道,国民政府的省府设在那边。”

    “我前几天也了解过,”周赫煊蹲下画着简易地图,指指点点说,“这是济南,周边槐荫、长清、齐河、城、济阳、邹平、章丘等县,现在都没有兵力把手。这些地方名义上属于南京政府管辖,但其县长却是北洋任命的。如今正逢饥荒,流民数量极多,稍不注意又冒出张鸣九这样的野心之人,造成连绵匪灾。”

    黄子明说:“我也没有办法啊,我跟马大哥开坛组建的红枪会,人数不足千人。只顾得了章丘附近的村镇,再远就管不过来了。”

    周赫煊说道:“我刚才问了下被俘的土匪,他们前两天刚把齐东县攻占。不过由于人手不足,他们不敢守县城,老窝设在县郊的一个村寨里。那边还有很多肉票,都是绑架的齐东县富商子弟,只留了十多人负责看守。你赶快带人去把村寨攻下,把那些肉票解救出来,正好能跟齐东县的富绅结个善缘。”

    “好,我马上就带人去。”黄子明立即说。

    周赫煊突然笑道:“黄兄,你想不想做一方大帅?”

    黄子明闻言一怔,随即摇头道:“我哪有那本事,还是别痴心妄想了。”

    “听你说话,也是读过书的明白人,至少比混世魔王张宗昌强,”周赫煊分析说,“在南京政府和日本人谈妥济南事件的解决方案之前,北伐军是不敢派兵进驻周边县城的。起码有半年以上,这些地方都会陷入无政府状态,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势力来维持秩序。我觉得你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黄子明有些心动,但还没被野心蒙蔽失去理智,他说:“我人手不够,想要扩充部队,就得有钱有粮。可我又不想去抢,不管是抢大户,还是抢百姓,这种事我做不出来。”

    史上,张鸣九就是趁此乱局,从十多个溃兵发展到200土匪。连续攻占数个县城后名声大振,附近的土匪团伙竞相来投,半年不到就发展到2000人。他为了养兵,各种抢劫绑架,甚至直接抄富绅的家,最后弄到几百条枪,成为济南周边一霸,被孙殿英收编做了旅长。

    “你能说出这种话,我就更放心了,”周赫煊笑道,“所以我让你去救出肉票,跟富绅们结善缘呢。这些有钱的商人和地主老爷们,他们也希望有个靠得住的兵头子,免得再遭受匪灾。你去好生联络感情,我帮你到省主席孙良诚那里弄个组建保安团的证明,再由各县富绅出钱养兵。”

    保安团是民国初年的合法地方武装,相当于保甲制度的衍生品,也有些类似晚清的团练部队。

    黄子明喜道:“如果这事真能成,那自然是好的。我若有了保安团,就把这周边各县的土匪都杀绝!”

    周赫煊笑道:“等北伐军抽空回来占领济南城,差不多是半年或一年以后的事了。到时你的保安团应该有些规模,是解甲归田解散部队,还是接受正规军的收编,你自己选择。”

    “能做正规军当然更好。”黄子明乐道。他家以前算富农小地主,读过私塾和小学堂,也是有眼界、有追求的。

    周赫煊道:“那就这么说定了。等吃过午饭,你带人去齐东县郊救肉票,再分些人手给我,押解这些土匪前往省府。”

    曹庄的村民已经在埋锅造饭,牺牲者被亲人认领回家,伤员则被送往县城找郎中救治。

    至于受伤的土匪,那就只能说抱歉了。如今物资奇缺,可顾不得人道主义,撑得过算命大,撑不过死了也活该。

    午餐过后,立即动身启程。

    黄子明带着200多红枪会成员,前去齐东县郊救人杀土匪。周赫煊则带着50人,押解着100多土匪前往泰安,刚刚那一仗缴获的步枪,他们各分了一半。

    等到达泰安时,已是第二天早晨,这还是连夜赶路的结果。途中有两个土匪伤重不治,周赫煊让人挖坑埋掉,没让他们暴尸荒野,已经算仁至义尽了。

    泰安城有一个团的北伐军把守,看到周赫煊带着200多人(包括红枪会员)过来,顿时警惕起来,甚至把机枪都架起了。

    “什么人?”城防士兵大喊。

    周赫煊让众人停止前进,自己走向城门口说:“我是天津济民会周赫煊,是来山东赈灾的。半路遇到土匪,幸好有当地的红枪会帮忙,我身后有100多土匪俘虏,还请泰安的长官来接收!”

    很快便有个年轻军官出来,模样英姿飒爽,他向周赫煊敬军礼道:“周先生你好,我是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方面军特务团团长赵云祥,负责驻守泰安!”

    “赵团长你好,”周赫煊笑道,“我想见孙主席,他有空吗?”

    “我可以帮你通报一声。”赵云祥明显听说过周赫煊,知道这是一位名人大学者。

    赵云祥很年轻,才刚满23岁,出生在贫农家庭,祖父在光绪年间做过武举人。像他这样的出身,年纪轻轻就做了上校团长,也只有在战争年月才有可能,从小兵一步步杀出来的。

    此时的山东省主席孙良诚,以及眼前这个特务团团长赵云祥,都是冯玉祥的老部下。他们现在属于比较进步的军人,可惜抗日期间成了伪军,不过解放战争期间,他们又起义归附了我党。

    (未完待续。。)

215【周先生,咱拜把子吧】

    周赫煊把土匪交给赵云祥处理,又送走红枪会的人,自己带着孟小冬等人去投旅店。

    下午时分,赵云祥才派人过来,说孙主席要接见周赫煊。

    周赫煊坐车来到山东省政府临时官邸前,孙良诚亲自下楼迎接,老远就笑道:“哎呀呀,周先生可是稀客,快请,快请!”

    “孙主席,冒昧打扰了。”周赫煊抱拳道。

    孙良诚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热情地拉着周赫煊的手说:“我现在主政山东,被赈灾的事愁得焦头烂额,所有来山东赈灾的义士,都帮了我大忙。”

    周赫煊忍不住多看了孙良诚两眼,发现这位不似在作假,瞬间对他的印象好了许多。

    孙良诚也算民国一号人物,是西北军的“十三太保”、“五虎将”,由于投降当过几年伪军,因此史评价很低。

    这个人的性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有勇无谋,谋而无决。

    他打仗是很勐的,冲锋陷阵从不含煳,就是不知道用脑子。遇到大事,即便找人商量出对策,他也往往犹豫不决,最后别人出的好主意他不用,尽意气用事玩昏招。

    除了勇勐,孙良诚唯一的优点就是耿直,不会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如果他看你不顺眼,即便有好处也不会跟你合作,这种人只适合打仗,不适合做政客,甚至不适合做地方主政官。

    孙良诚做为抗日时期华北有名的大汉奸,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估计就是主政山东时的赈灾和剿匪了,确实给山东人民带来许多好处。

    此时虽然做了山东省主席,但孙良诚还是穿着一身军装。他把周赫煊请进自己的办公室,摸着军人寸头笑道:“咱们冯司令,可是对周先生你赞誉有加。经常拿着那本《大国崛起》,让我们这些带兵的有空多读读。周先生,你说我一个大老粗,读书干嘛啊?我是看到书就犯困,那本《大国崛起》读了一年都没读完。”

    周赫煊笑着说:“上马打仗,下马治民。孙主席以后可要多读书喽。”

    “哈哈哈哈,说得也是,”孙良诚大笑,随即叫苦道,“其实我不想当啥省主席,就想带兵打仗,可冯司令和常司令非要让我来管山东这烂摊子。”

    孙良诚说的是实话,山东确实是烂摊子,日军、土匪、灾荒,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很棘手。

    可山东的位置又十分重要,孙良诚是冯玉祥老部下,前年又加入了南方部队,他在两边都有关系。由他主政山东,冯玉祥和常凯申都能接受,属于双方妥协的产物。

    聊了些不着边际的话题,周赫煊终于说到重点:“孙主席,山东最大的问题,除了日本人以外,无非是饥荒和匪患。这两个方面,我或许可以帮忙出点力。”

    “你快说!”孙良诚急切道。

    周赫煊笑道:“先来说饥荒,南方运来的救灾粮,大部分都用于赈济鲁南重灾区。稍微往北一点,就得靠东北的红粮了。”

    孙良诚说:“可如今咱们在跟奉军交战,他们怎么可能帮忙救山东?”

    “或许我可以做说客,”周赫煊道,“我跟张学良关系还不错,看能不能说服他帮忙。但我需要孙主席的一道手令,还要去跟常校长沟通。”

    孙良诚连忙说:“没问题,只要东北肯运粮,我这边绝不阻拦。”

    周赫煊笑道:“那我就去试试。”

    孙良诚又问:“匪患怎么解决呢?我现在手头上只有一个团,而且还要驻守泰安,根本抽不出空来剿匪。”

    “两个办法。”周赫煊说。

    “周先生请讲。”孙良诚语气十分恭敬。

    周赫煊说道:“其一,招抚。山东现在有许多土匪,都是直鲁联军残部,北伐军坐天下是迟早的事。只要给他们编制,这些残兵败将肯定愿意接受招抚。”

    孙良诚为难地说:“可这些土匪太散乱了,东边几百人,西边几百人,遍地都是。一个个招抚过去,得招到哪个年月啊?”

    周赫煊笑道:“可以先招安大的。据我所知,胶东方面的直鲁联军,如今就在闹内讧。总指挥方永昌威望不足以服众,副总指挥刘志陆,以及第三军的刘珍年野心勃勃,后两者彼此都想吞并对方。你可以派人跟他们接触,轻轻松松就能离间策反。”

    “妙啊!”孙良诚大喜道,“只要能劝其归附,胶东就能收复回来,那算大功劳一件。只是周先生的消息可靠吗?”

    “不管可不可靠,孙主席都可以派人去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