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老板,这可不行啊!说出来的话,怎儿能反悔呢?我订了,这种档次的新茶,我先订一百石。”一个胖胖的茶商,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
“我也先订一百石。”又一个茶商,站了起来,急忙说道。
有了两个人带头下订,其它的茶商,那里还能坐的住,纷纷跟着下订。
谢有财脸上笑的像朵花一样,皱纹都能夹死蚂蚁。每人最少一百石,这一天便下订了二千石。
一石三百贯,二千石便是六十万贯。
谢有财心里这么一算,心脏都要受不了了,往年最好的光景,谢家茶园的收入,也不会超过三十万贯。
现在二千石的新茶,不过只是二千亩茶园,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照此推算,今年茶园收入,将会高达二百万贯。这么恐怖的数字,怎么会不让谢有财,心跳加速呢。
(本章完)
第50章 大宋周刊(二)()
谢有财卖出去的茶叶订单,令赵富贵大为振奋,但江苏与开封,相隔甚远,宜兴的紫砂壶,迟迟不能到货。
五兄弟再一次的聚首,赵富贵把四位义弟,带到了新设的茶室中接待。
“大哥这次居然想到了,请兄弟们喝茶,真是难得啊,二弟我一直以为,大哥不喜欢喝茶,只喜欢喝酒的呢!”张军笑着打趣了起来。
这一次,张家带去了一千斤的,天下第一酒,去了一趟西夏,结果狠狠的赚了一笔。
西夏虽然普遍的穷苦,但上层社会,依然富的流油!只能说是贫富间的差距,实在是大的很。
最近的西夏上层,无不以买到了天一第一酒为幸,无不以喝过天下第一酒为乐。
只是天下第一酒,实在是天价,每斤高达五十贯钱,就这还有价无市,无论你钱再多,现在也无法买到天下第一酒,既便是贵为西夏皇帝的李乾顺,也不外如此。
赵富贵含笑不语,三击掌过后,一位气质高雅的少女,亭亭玉立的走进了茶房内,开始烧水,摆弄茶具。
等水烧开后,少女提起热水壶,将开水注入了放好了茶叶的壶内,盖上了壶盖,再将泡茶用的茶杯和茶壶,用开水烫过之后,用一个竹制的夹具,将杯子一一摆好。
难后将茶壶中的水,倒进了茶盘中间,再一次的打开了壶盖,重新注入了热水。
重新注入了热水后,将茶水注入了小小的茶杯之中。用手作了一个请喝茶的手势。
少女的茶艺表演,有如行云流水,很是让人赏心悦目,赵富贵心里,大为满意。
“来!”赵富贵用手抓起茶杯说道:“大家试试这茶的味道如何。”
赵富贵说完,闻了闻茶香,再喝了一小口茶,感觉浑身舒畅无比。
蔡明远和张军,肃王赵枢,有样学样的,端起了茶杯,放在嘴边一闻,一股茶香扑鼻,马上轻喝了一口,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高平高衙内,看着这么小的一杯茶,端了起来,一口喝了下去,立马将他烫的嗷嗷直叫。倒是把大家都逗笑了。
“大哥,这是什么茶,我怎么从未见过,也未曾听说过,”蔡明远惊讶的说道。
“这是我用新式的制茶手法,新制出来的春茶,好喝吗?”赵富贵笑着对大家问道。
“好喝,味道香纯浓郁,喝的方式也很文雅,特别是这泡茶的手法,有如行云流水,加上泡茶的美人,简直就是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大哥你太会享受了吧!”肃王赞叹着说道。
张军,蔡明远,高衙内也深表赞同的点头,用不怀好意的眼光,看向赵富贵。
“这个,大家能不能,不用这种崇拜的目光,看着大哥,人家也是会害羞的。”赵富贵搞怪的说道。
四人摇了摇头,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言不发的,继续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向赵富贵。
赵富贵一看四人的这一幅表情,便知道,今天不出点血,是躲不过去的了。
“大哥给你们都准备好了一份,每人一斤的极品新茶。”赵富贵佯装肉疼的样子说道。
“大哥,你真是我们的好大哥。”蔡明远嘻笑着说道。
“大哥,你这一斤,是不是太少了一点。不够分啊!”肃王赵枢苦逼的说道。上次的天下第一酒,他去进宫,见了一趟父皇,愣是一滴也没剩下。这次才一斤好茶,怎么够分的。
“大哥人虽好,就是太抠门了一点,要依我,一个兄弟送一石得了,”
张军直言说道:“大哥,这种茶有多少,二弟全要了,你开个价。”
这都什么人啊!赵富贵郁闷的想到。
“各位兄弟都别急嘛!大哥什么时候,对你们小气过了。”说着又指着高衙内说道:“四弟,你丫的刚才说大哥什么来着,抠门是吧?”
“本来就是,”高衙内心里一紧张,嘴里还是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赵富贵气极的样子说道:“你丫的整天把我这酒楼,当成你自家的太尉府了是吧!从今天开始,你想吃什么,我让人伺候着你,但你可别在忘了付帐啊!”
“大哥,俺错了,”高衙内一听,立马求饶了,谢家大酒楼的酒莱,可真是不便宜,高衙内虽然不差钱,可要是算起帐来,也能让他肉疼不止啊。
“晚了!”赵富贵决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瞧一瞧,谢明远,张军,赵枢,也乐得看他们斗嘴,一边不时的喝上一口新茶,感觉内心充实无比。
高衙内一看赵富贵,不买兄弟的帐,马上站起来说道:“大哥,咱做人可要讲究一点,四弟虽然明着没有付酒帐,可最近你看看,我在打赏榜上,都当上了盟主了。这钱还不的我的酒钱吗?”
赵富贵透过窗户,一看下面的榜单,发现却实如此,再一看打赏的对象,是一个名叫李玉瓶的名下。
这姑娘赵富贵有点印象,长的挺不错的一个小姑娘,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
“明天我便让李玉瓶,去做别的,省得她让四弟破费了,”赵富贵装作好意的说道。
“大哥!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呢?你不让她表演,我和你割袍断义。”高衙内急吼吼的说道。
“随便!”赵富贵不为所动的说道。
高衙内急眼了,忙向张军等人说道:“二哥,三哥,五弟,你们都给我评评理,大哥这么对瓶儿姑娘,是不是太霸道了。
人家瓶儿姑娘,帮他挣了那么多的银子,又没有得罪大哥,大哥怎么可以这么无情无义的,就把人家调走了呢?”
三人微笑不语的,品着手中的茶,高衙内没辙了,只好向赵富贵服软的说道:“大哥!你最好了!对兄弟最大方了。你在我的心里,比我的亲兄弟还亲……。”
高衙内最近,正迷上了那名叫李玉瓶的姑娘,为了李姑娘,能够不被赵富贵调走,高衙内真的是服软了。
高衙内肉麻的拍着马屁,把赵富贵恶心的不要不要的,忙喊道:“停!当大哥我怕了你行了吧!你这马屁拍的太恶心人了。再让你拍下去,大哥都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了。”
“大哥,神算什么,大哥在我的心里,比任何的一个神仙都要强大的多,神他能酿出比天一第一酒,更好的酒吗?神他能制出,这比琼浆玉液还要香,还要更好喝的茶吗?……。”高衙内拍赵富贵的马屁,拍上瘾了,一发而不可收拾。
(本章完)
第51章 大宋周刊的女掌柜()
兄弟几人,其乐融融的说笑着,赵富贵向兄弟们解释了,现在所喝的这种顶级的茶叶,产量实在是很少,可不是自己小气,也绝不是抠门。
随后赵富贵又让茶艺表演的少女,取了中档的茶叶,再泡了一次,给大家尝尝。
“大哥,这茶也不错了,你这市价卖多少钱,我们张家给你包销了。”张军大手一挥,毫气的说道。
蔡明远忙说道:“这种茶叶,大哥总不能只送一二斤吧!怎么也得弄个一二石吧?”
“对极!三哥这话说的在理,没有一二石,可不好分啦!”肃王赵枢,立马挺了起来,支持蔡明远,向赵富贵声讨。
“俺支持三哥和四哥,反正大哥有的是,也不差钱。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做兄弟的,还要花钱到其它人那里买吧?这传扬出去了,大哥的面子也不好看嘛。”
高衙内是最喜欢,和赵富贵抬杆的人了,难得有让赵富贵吃鳖的时候。当然要不遣余力的,帮着打压大哥了。
赵富贵心里可郁闷无比了,呢玛,一石茶叶可是三百贵钱了,你们张嘴就要大哥,每人送一二石的茶叶,你当是用茶叶泡茶洗澡吗?你们谁家里差钱了,用得着来打劫我这个穷人吗?
心里这么想,可不能这么说出来,要不能,这兄弟就没得做了。
“每人十斤,多以暂时没有哦!喝完了再向大哥要。”赵富贵一锤定音的说道。
大家说要一二石,其实也是闹着玩的,毕竞谁都知道,这玩意便宜不了。
“今天叫大家来,是想着把报纸办起来,上次我就和你们提过了,
三弟负责向国子监的先生和学生约稿,二弟负责找印刷工坊的人,还要负责把报纸分发到各地销售。
四弟负责,向你的父皇,讨要大宋周刊,这四个字的提名。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大家都表示准备好了之后,蔡明远便说道:“稿子有的多,我明天让人送过来。”
“这个没问题,二弟,等下我要亲自去看看,印刷工坊能不能接得下这活,将来我们可是要将大宋周刊,变成大宋日报的,每天至少也要印刷几十万份报纸,印刷工坊乃是关键所在。马虎不得。”
兄弟几人吃过午饭后,赵富贵便随张军,一起前往印刷工坊。
两人赶到印刷工坊时,工坊内只有几个人,在排版印刷一些佛经之类的书。生意可见并不是很忙。
印刷社的老板,姓蔡名仁,是一个地道的开封人。见是张军带着人来,忙上前说道:“张少来了,不知道你上次说的,印刷报刊的生意,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了。”
“蔡老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我的大哥,姓赵名富贵,大宋周刊是我大哥要印制的。”
张军说完后,又对赵富贵介绍道:“这位便是这间印刷社的老板,姓蔡名仁。”
“幸会,幸会,”张军介绍完后,两人相互抱拳作揖为礼。
“不知道赵老板,打算何时开始,印刷大宋周刊?”蔡仁有些着急的问道。
印刷社的生意,实在是难以为继,蔡仁又不愿意丢了这份家业。只好接一些佛经之类的小买卖,留住制版印刷的匠人。
但这些生意,蔡仁其实是无利可图的,也许连本金都难保住。可不这样,白给工人开工钱,亏的更多,二来工匠们也羞于拿这份工钱。
“很快就开始了,我想冒昧的问一下蔡老板,以你这样的作坊,一天可以印制多少份报纸,制作版面又要多长时间。”赵富贵直言问道。
“赵老板,我这间印刷社,看起来或许不如别的印刷社,那么大的规模,但我的店里,制版师父可是师从毕升大师的高徒所传,对于活字印刷的研究,很是精深。
同样的制版印刷任务,整个开封城内,赵老板你是绝对找不到,比我们店里的师傅,更好的制版师了。”
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赵富贵当然不会莫生了,听到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的高徒所传,赵富贵不由得来了兴致。
赵富贵随手拿起了一本,己经印刷好的佛经,仔细一看,发现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标准的蝇头仿宋字体,字迹还非常清晰,纸面空格内,干净洁白,字体粗细均匀。
但赵富贵还是发现了一个缺点,宋朝虽然也有了断句的符号产生,但很不完善。读起来令人感觉十分的不流畅。
不过这些不紧要,赵富贵会自己亲自排版订稿。这些只要自己将所有要用到的标点符号,全部写下来,让工匠重新烧制一套标点符号所用的油泥,便可以长期使用。
“蔡老板,你这工坊的规模大小,我所设想的大宋周刊,在发行一段时间后,会改成大宋日报,后期还有可能增加大宋早报,大宋晚报,大宋商报等等。
每天的制版任务,和印刷量,是十分巨大的,至少也在十几二十万份以上的规模。蔡老板明白我的意思吗?”
蔡仁直接被赵富贵所描绘的远景,惊的目瞪口呆,喃喃的说不出话了。
“不过,你这印刷社,印出来的质量,我还是很满意。”赵富贵突然又说道。
“嘿!嘿!”蔡仁尴尬的笑了笑,这么庞大的生意,他的确是接不了,心里是很不是滋味的。不想放弃,也是没办法了。
“蔡老板,我有个想法,不知蔡老板,可有兴趣听一听。”赵富贵笑着说道。
“赵老板请讲。”虽然心里已经不抱任何的希望,但蔡仁依然客气的说道。
“我想收购你的这家,蔡氏印刷社,不知蔡老板可愿意。”
“抱歉,这家印刷社,是我的的血,我没有卖出去的打算。”蔡仁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蔡老板,听我把话说完,再做决定吧!”赵富贵并没有生气的样子,继续对蔡仁说道。
“我并不是单纯的要买你的这间印刷社,或者说我是打算投资你的这间印刷社。”
“投资,”蔡仁不明白的说道:“投资和买,不是一个道理吗?”
“当然不是,我投资一笔钱,用来扩大印刷社的规模,招聘更多的印刷工人,但印刷社仍然由你全权管理负责,你也仍然占有一定的股份。
印刷社所赚的利润,按照占股比例分红,当然了,你作有管理印刷社的高级雇员,也会有一笔额外的薪金。”
赵富贵将后世的一些股份制的经营理念,和盘托出,娓娓道来,令蔡仁听的云山雾绕的,又明白,又有点不懂的。
但张军在一旁听了,赵富贵的高论,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心里十分的不平静。
原来生意还可以这样的做。张军在心里喃喃的说道,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和赵富贵的差距,是多么的大。
(本章完)
第52章 大宋第一茶。()
赵富贵给蔡仁画了一个大大的饼,令蔡仁不得不心动。最终草签了收购合约。
赵富贵将在自己的庄园内,建立一个全新的印刷工坊,由蔡仁全权负责日常的管理,人员的招聘。
赵富贵更是开出了年薪一千贯钱的天价薪资,蔡仁吓的直哆嗦的说:“太多了,太多了,给我开二百贯就不少了。”
“这算什么,到年底的时候,我还要给你发奖金,按股份分红利,你只要负责协调好工坊的运作,保证完成我下达的,制版印刷任务,我保证你大把的数银子。”赵富贵大笑着说道。
临走时,赵富贵说道:“明天我便安排人,搭建工房,其它需要什么,你尽管买。
我先预支一千贯钱,算作首笔投资,另外趁现在有空,多制几套活字泥版,免得到时候不够用。”
两人走出了印刷工坊,张军看着赵富贵说道:“再过多几年,我们城南张家,开封首富的位置,要拱手让给大哥了。”
赵富贵看了看张军,落莫的笑了笑,对张军说道:“历史上,有钱的富商,数不胜数,他们在那个时代,呼风唤雨,连他们所在的国家,朝廷都要对他们,客客气气的,可最终,那个家族可以敖的过皇朝的更替。”
“大哥!话虽如此,但我大宋,国运昌隆,皇朝兴替,那是很久远的事情,我们考虑的再多,又有什么用,不过是自寻烦恼而己。”张军不以为然的说道。
“二弟,你真的这么看吗?”赵富贵疑重的说道。
“难道不是吗?大宋与辽国,西夏,三足鼎立,谁也吃不掉谁。至少再过一百年,这种平衡也难以打破。
即便是打破了,相信也应该是我们大宋,得到了更大的利益,比和说现在,金辽大战,我大宋便可以坐山观虎斗,顺便寻找机会,收回燕云十六州之地。岂不是更加壮大了,只要大宋还在,商业就会更加的兴盛。”
宋人如此的乐观,赵富贵不知该不该为他们感到悲哀,当金国的骑兵,飞奔到了开封城外时,开封城的百姓们,犹未从梦中清醒。当金国敲响了北宋朝廷的丧钟时,百姓们明白的己经太晚了。
“二弟,假如金国灭了辽国,你以为,大宋的禁军,可以挡的位金国的骑兵吗?大宋的禁军,连对付辽国的士兵,都难以取胜,又如何是金兵的对手。
那时候,你指望金国,会向辽国一样,遵守两国订立的,澶渊之盟。大宋再不走上强军之路,灭国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赵富贵痛声说道。
“大哥!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张军似乎没有想到,赵富贵会对朝廷,如此的丧失了信心。但他却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开封城内的禁军,到底有多烂,吃空晌的情况有多严重,张家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皇帝喜好收藏奇花异草,各种奇石怪石,致使江南民不聊生,时有小股的民众,聚众起义,所以这些,张家都看在眼里。
但张家家主张洪,仍然不认为,这些问题会动摇,大宋朝廷的统治,最多只不过是疥癣之痒,不足为惧。
张洪不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他只是作出了本能的判断,他算不到再过几年,江南会被朝廷,逼的不得不反抗。先有山东的水泊梁山起义,再有摩尼教的方腊,率众起义,一度攻占了杭州,苏州,常州得江南重要的粮税重镇。
虽然最终平定了判乱,但却打击了摇摇欲坠的大宋江山。
尤其是,在攻打燕京等地时,大宋的禁军,让一些被金军打的仓惶逃窜的,辽国溃兵,把号称大宋最精锐的禁军,杀的落荒而逃,最后还是金兵过来,才把辽兵赶跑了。
最后,好大喜功的赵宋朝廷,花费数百万贯的巨资,从金军手中,买回了包括燕京在内的几个州。
洋洋得意的自夸惊天之功绩,大肆庆祝,加官进爵。却还不知道,自己将弱点,尽数暴露给了金国。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金兵便分两路南下,扫荡中原,杀到了开封城外。逼的赵佶慌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