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的立场不同,遭遇也不同。注定了两个人谈话的结果,也是绝对谈不到一块去的。
种师道带走了十万西军,进攻交趾的计划,无疾而终。西军和赵富贵,毕竟没有什么感情基础,赵富贵也不是不想留下这十万西军,但他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与其留下来,成为一个隐患,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将他们送走,或许将来再见时,也能够有一点点情份。
方天定的十五万人马,在做富贵的命令一下,火速赶往杭州。接管江南的防务,所有分散在各地的笫四军,也紧急撤往江南。
朝廷接管粱山县的禁军,与留守粱山的保安军发生了激战,朝廷禁军大败,粱山县的保安军,也在战后撒向了杭州。大宋火器监沈冲,因为担心家人受到牵连,拒绝了赵富贵希望他,一同前往杭州得建议,但火器监却被保安军,全部搬空了。
江南杭州乃是赵富贵的根基所在,赵富贵送走了种师道的十万西军后,除了留下镇守邕州的人马后,其余全部返回杭州。
这一场政变来的突然,赵富贵并没有做好准备,以致于十分的被动。好在江南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如今岭南也己经在他的控制范围内,在方定文赶回杭州之后,马上接管了杭州防务,并迅速得向周边扩展,凡所到之处,如不愿意跟随越王赵富贵的,要么自己回去,要么死路一条,赵富贵不想制造太多的杀戮,所以才会下令,去留自愿,但留下来的人,就绝对不能够在在起异心。
赵构在狠狠的杀了一批,对赵枢忠心的臣子后,迅速的控制了朝中局面,四处派人传旨,不得随意离开·自己的辖区,并派爪牙接管各地军政大权。
江南江北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一时之间,除了气氛紧张之外,尽是相安无事。只是两边的处事原则,则是大不相同,江南赵富贵,实行的是去留随意的政策,而新登基的皇帝赵构,则是采取了逼迫的政策。采取激烈的手段,排除异己。
匆匆回到杭州的赵富贵,刚回到家中,妻子谢金莲强忍家人在开封,被受牵连的痛苦告诉他说道:“官人!淑兰妹妹和赵成,还在京城开封,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可如何是好。”
“淑兰这个时候,怎么会带着孩子去了京城呢?这不是要命吗?”赵富贵心里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淑兰妹妹的母亲病重,想要看看女儿和外甥。说了妹妹便带着孩子匆忙的回京城去了。谁曾想到,京城会突然大变。”谢金莲有些委屈的说道。
“对不起!岳父和岳母,都是因为我所连累,我发誓,一定为岳父岳母他们报仇雪恨。”赵富贵愧疚的对谢金莲说道。
“官人!这又不是你的错!有些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想要逃避也是逃避不了的,官人何必自责,相信妾身的父母,他们的心里应该也不会怪你的,要怪也只能怪那个,竞然放造反的康王赵构,还有那个皇帝。
官人都已经告诉过他,让他要防范他的那几个兄弟,他却根本没有将官人的劝告当一回事,还把他们放在位高权重的位置上,以至于惹下了今日之祸。”谢金莲气恨的说道。
两人聊过几句后,赵富贵又忙着去安慰了一下范红英等人。屁股还没有坐热,高衙内和张军两人又闯了进来。
“大哥!你可回来了,我们在京城的亲人,全被那个赵构混蛋给害了,大哥你可一定要发兵,打到京城去。杀了赵构那个王八蛋。”高衙内说着说看,情绪难以控制的痛哭出声。
“哭什么哭?哭能解决什么问题。”赵富贵没好气的喝道。
高衙内被赵富贵大声喝的止住了哭声,显得可怜兮兮的样子,看着赵富贵。
赵富贵看的心中不忍,叹了口气拍着高衙内的肩膀说道:“这一次都是我这个大哥连累了你们了。大哥对不住你们啊!”
“大哥!这事怪不得你,而且你岳父一家人,还有范大人,一陈大人他们也都在京城被抓,大哥肯定心里也不好受。”张军说道。
送走了高衙内和张军,赵富贵也是身心疲惫,自己了然一身,毫无牵挂,妻儿中除了陈淑兰和儿子赵成,下落不明之外,都在杭州,幸亏妻儿都在杭州,否则自己说不定也会崩溃。
“官人!”许心怡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用手为赵富贵按摩着太阳穴,一边开口说道。
“不如上妾身去趟京城开封,找一下淑兰姐,还有成儿,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将谢伯父他们救出来。”许心怡说道。
“京城太危险了,赵构这个小人,伪君子,一定不会轻易的让人救走,和本王关系密切的亲人。”赵富贵叹了口气说道。
“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大姐心里恐怕是不好受的了,何况成儿可是官人的亲骨肉,官人难道心里放的下吗?”许心怡说道。
(本章完)
第297章 尘埃落定()
“你要想去,必须答应我,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一定不可以去冒险救人,我再也不想失去任何的亲人了。”赵富贵认真的说道。
“好!我答应你。”许心怡痛快的答应道。
“另外!将王胜他们也带去吧!到了京城开封也好有个照应。要快去快回。”赵富贵想了想,又交待着说道。
“那好!不过我会让他们分散去京城,人多了,反而容易暴露目标。”许心怡犹豫了一下说道。
京城开封城内,朝廷的政变,似乎对开封城的普通百姓来说,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他们怎么样也想不通,年纪轻轻的皇帝陛下,怎么会突然染上重疾,将皇位传给了康王赵构,虽然说兄传弟也不是没有。开国时的太祖皇帝,也是传给了弟弟太宗皇帝。但既然皇帝有了儿子,似乎皇帝陛下将皇位传给弟弟,总是让人心理上,似乎很难接受一样。
最让开封城的老百姓想不通的是。堂堂越王,又怎么会犯下了造反的罪名。前一段时间还听说了,越王正带兵驱逐交趾大军,收复被交趾国强占的岭南路。而且皇帝陛下患重病之前,还调了十万西军前去支援越王,收复岭南的战役。
开封城内的遥言满天飞,而作为百姓喉舌的大宋日报,也被朝廷接手了,长篇大论中,讲的都及越王怎么背叛朝廷,阴谋篡位。夺取大宋的江山。
三人成虎,谈论的人多了,许多人也就慢慢的接受了,老百姓中,虽然也有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越王会背叛朝廷。但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和朝廷作对,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每天打开门来,有饭吃就可以了。只要每天都不饿肚子,那就是幸福的生活。
陈淑兰带着儿子赵成,刚刚进了开封城,还没有来的及回到越王府,便亲眼目睹了越王府的男仆和婢女,被朝廷的禁军带走。越王府也被朝廷查抄。
随后一个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谢家,范家,包括她们陈家,还有许多越王帐下将领们的家属,全部被朝廷一一的捸捕查抄。
护送陈淑兰回开封的护卫们,因为陈淑兰的低调,躲过了第一劫,却没有躲开第二劫,在护送陈淑兰母子逃出城时,不幸的暴露了目标。与把守城门的城卫军,展开了激战。
然而,不过是一个百人队,又如何是京城众多禁军的对手,尽管他们个个都是,百里挑一,以一当十的好手,但是好瘦也架不住人多啊!
不过他们还是奋不顾死的,掩护着陈淑兰母子逃走了。他们倒下去的时候,是心有不甘的,也是死不瞑目的。因为他们没有倒在战场上,敌人的手中。却倒在了京城的自己人的自相残杀中。
陈淑兰带着儿子赵成,虽然侥幸逃脱了朝廷的追捕,但他们母子的身份,却没能保守的住。
赵富贵手下的将士们,大多数都是非常忠诚的。但也仅仅只能说是大多数。在一百人的护卫队中,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战死,但还是有十几个护卫,身受重伤,被朝廷所活抓了的。
有一个护卫,终究没有能够熬得过,狱中的酷刑。将陈淑兰和赵成,是越王之妾和儿子的身份,泄露了出去。
对于朝廷来说,这显然是一条大鱼。如果可以将他们两个人,找出来抓到的话,也是立了一个不小的功劳。
开封城外,除了田地,还是田地,失去了护卫军的照顾。陈淑兰带着儿子赵成,苦不堪言的狼狈逃窜,偏偏儿子赵成,在一路逃亡中,感染了风寒,高烧不止。
陈淑兰虽然曾经遭遇了家庭的变故。但在教坊司中长大的她,因为有陈家人的关照,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吃过多少的苦。这一次的逃亡生涯,或许是他一辈子当中,吃过的最大的苦了。
而从京城派出的几路追兵,却正在后而对他们母子,展开疯狂的追捕,陈淑兰己经是无路可逃了。
陈淑兰不想让儿子被朝廷所抓,她咬了咬牙,将儿子放在了路旁的一颗树下,从身上撕下了一块白布,咬破了手指,写下了十六个血字:“忠良之后,苍天可鉴,若蒙垂怜,必有厚报。”
放下了孩子之后,陈淑兰跑了一段路之后,为了让追兵不再搜捕下去,她主动的暴露了自己。
“在那边,快的追上去。”陈淑兰刚刚一爆露,马上就被追兵发现了。
贡祖文现任巡城司的巡守大人,为了家人的安全,他选择了接受事实,今天,他也接到了出城搜捕,叛臣越王家眷的任务,尽管他的心里,绝不相信越王赵富贵,会是反叛朝廷的人。但他却别无选择。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他只能选择站队。中立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辞去本身的职务也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在尘埃落定之前,是不可能的。
要么成为朝廷中新皇帝陛下的人,要么就是成为叛臣越王的人,但越王赵富贵却远在江南,成为越王赵富贵的人,越王赵富贵也保护不了自已和家人的安全,要想好好的活下来,平安的活下来,贡祖文只能选择站在康王赵构一起。
“大人!前方传来消息,叛臣的女眷,己经被抓到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城了。”贡祖文的卫兵,向贡祖文请示道。
“命令大家回城吧!本将在这里歇一歇,心里烦闷,既然出了城,就不想那么早的回去了。”贡祖文说着,便打马向前面不远处的一颗大树走去。
“将军!属下陪你去吧?”卫兵关心的说道。
“随便!”贡祖文说着己经先走远了。
当贡祖文骑马奔到一大树下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树下躺着一个小孩,看上去才不过一二岁的样子,但却闭着眼睛,生死不知。
贡祖文连马跳下马来,当看到小孩身上的十六个血字时,心中很快使明白了,这个小孩的真正身份。
当他探手摸上小孩的额头时,感到了十分的荡手,此时小孩的身上,还有不少的蚂蚁,爬在上面。
(本章完)
第298章 登基之前()
贡祖文心里有些犹豫,但也仅仅只是有一点点的犹豫,然后便马上将小孩抱在了怀里。
“这是忠臣之后,我贡祖文没有胆量,在朝堂之上为忠臣代言,但若让我亲手伤害忠良之后,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贡祖文心中想道。
“将军!”卫兵们己经打马跟了上来喊道。
“将军,你手上抱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呀?怎么将军的手上,突然就多出来一个孩子呢?”卫兵们奇怪的问道。
“本将也不清楚,我骑马走到这里的时候,就看到有一个孩子,正在树下。这孩子浑身发着高烧,已是奄奄一息了。能不能够活下来还不清楚。”贡祖文说道。
“将军,听说叛臣越王之妾,陈氏就是带着一个小孩子,会不会就是将军手上,抱着的这个孩子?”卫兵担心的说道。
“本将军也不是很清楚,但我只知道,这只是一个孩子,无论他的父母,是什么身份?他现在已经这样了,难道我们还要把它杀了吗?”贡祖文说道。
“可是,将军怎么带这个小孩回城?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卫兵担忧的说道。
“你们都是我的亲卫,是跟着我出生入死过的兄弟,你们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越王真的是叛臣吗?他什么时候不能反叛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候反叛朝廷?”贡祖文有些悲愤的说道。
“将军慎言,此话若是传扬出去,对将军大大的不利。”卫兵有些恐慌的说道。
“那好!假设这孩子就是越王的孩子,反正本将军是下不了手了,你们谁要来杀他?就自己过来杀,本将军绝不领这一份功劳。”贡祖文说道。
一时之间,卫只之中无人应答。
“你们的表现,本将军非常的满意,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杀害忠良之后,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的保护他。”贡祖文说道。
“将军!就算我们不愿意伤害他,可想要保护他,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个不小心,不仅无法保护它,还很容易为自己招来灾祸。”卫兵说道。
“如果我们不去保护他,不马上救他,那和我们自己伤害他又有什么分别呢?以他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抛下他,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自己死亡。”贡祖文说道。
“可将军又打算怎么救他?怎么瞒得过,守城的城卫军?”卫兵仍然不放心的说道。
“你们马上派人回城,让本将军的夫人带着儿子出城,谎称我儿受了惊吓,要出城去找曹神医。”贡祖文想到了一个计策说道。
众人商议妥当之后,便派了卫兵回城,贡祖文则抱着孩子,到附近的村中,找大夫为小孩退烧。至少也要先保住他的性命。
贡夫人将孩子成功带回了家之后,贡子文才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然而回到城中的贡祖文,意外的发现,开封城内的气氛,突然之间,一下子变得很紧张了起来。
“刘将军,你们这是在干嘛?怎么挨家挨户的搜查什么人?”贡祖文喊住了一个禁示头领,好奇的问道。
“原来是贡将军回来了,先皇幼子失踪了,新皇陛下雷霆震怒,下令杀了一批内卫,派出大批人马,查找先皇幼子的下落,现在大家都战战兢兢,万一真的找不出,先皇的幼子,恐怕又有一些人要倒霉了?还是你们最先派出去的人,运气好,成功将叛臣的那个小妾,抓了回来。有空再聊吧!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姓刘的将军,匆匆的说完就走了。
“先皇的幼子也失踪了,这孩子也真是命苦,原本是有机会,做坐那九五至尊之位上的,如今连性命都难保。”贡社文心里感叹着想道。
“张将军!朝中有变,我们此次回京,恐怕会出多吉少呀!主帅还是要有所打算啊!”宋江和卢俊义,吴用等人,一同来到主帅张叔夜的帐中,宋江对张叔夜说道。
辽东新纳入大宋版图不到二年,至今实施的还是军管,张叔夜是辽东的安抚史,又是主帅,可谓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而辽东并入大宋之后,被大宋划分为三路管辖。分为辽东中路,辽东北路,辽东中路,仅按面积来算的话。作为辽东三路的安抚使,张叔夜的领土管辖范围,比整个中原都要大。整个漠北蒙古高原,以及西伯利亚地区,都曾经是辽国的土地。名义上现在也是大宋的土地了。
“几位心里又有什么打算?大家不妨都说出来听听,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嘛!”张叔夜说道。
“京城那边,凡是和越王有牵连的,基本上是杀的条,抓的抓,可真是让人心寒啊!将军和我等粱山出身的人,与越王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张将军以为呢?”吴用说道。
“确实如此,不仅仅是有一些关系,而且关系还不浅呢!”张叔夜点了点头说道。
“那将军以为我们回到京城,新皇陛下会不会,就此放过我们呢!”宋江接着问道。
“应该不会吧?可君命难为啊!”尽管张叔夜很不想承认这一点,和他也没有办法自欺欺人。
“既然如此,难道将军打算将脖子,送到新皇陛下面前,任由他砍断将军的头吗?”宋江忍不住大声的说道。
“谁也不想自己的大好头颅被砍,可是我们的家人和亲友,都还在京城开封,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果不回去的后果是什么?”张叔夜无奈的说道。
“当然想过,如果我们不回去,我们的亲人和家人,有可能会被朝廷以叛匪亲属的身份被抓,甚至是砄头。可如果我们回去了,等待我们的可能也是同样的被治罪,将军你觉得心甘吗?”吴用说道。
“如果我们回去,对新皇陛下宣誓效忠,我们也未必就会成为叛党,亲人也就不用受苦被抓,然后我们如果不回去的话,亲人的是百分之百的要被抓了。你们觉得,我们还有得选吗?”张叔夜说道。
“将军此言差矣!越王蒙此大冤,是一定会反抗的,终有一日是会打进京城的,那个时候,我们又如何面对越王呢?”宋江摇了摇头说道。
(本章完)
第299章 不知进退()
张叔夜有些沉默不语,他不相信越王会反叛朝廷,但他无法改变这一切,凭心而论,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越王是有帮助他的。
而说道家人的话,其实他的至亲己经跟随着他,在辽东生活,至少妻儿都在身边,他唯一担心的,其实是部下将领的妻儿,会因为他们不回京,而受到牵连。
而宋江等梁山将领,很多人都是孤身一人的,有家人的大都生活在粱山县,但朝廷派人扫荡梁山县时,基本上都因为害怕被朝廷所害,随保安军徹退到了杭州。
所以出身梁山的将领,是不愿意回京城的,因为回到京城开封,不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张叔夜轻轻的叹了一气说道:“大家的顾虑,张某感同深受,也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留在辽东,有留在辽东的好处,回到京城,结果也却实难料,但张某年纪大了,这把老骨头己经不行了,不想在临死时,被人冠上叛臣的罪名,所以,我们不如让大家自己,选择自己的未来,各凭天命吧。”
宋江等人相互看了一眼,也觉得张叔夜说的在理,便说道:“那好吧!前面马上就要过长城了,我们不如马上召集众将们,将京城现在的情况,如实相告给大家。是走是留,悉听君便吧!”宋江也说道。
几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