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7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这是为什么?”

    对于阿涅斯的疑问,千金公主没有回答,杀害天子的真凶另有其人,这件事她深埋心里,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说起,阿涅斯也不例外。

    宇文明不可能知道她得知事情真相,但既然做了亏心事,必然提防她,所以千金公主知道对方绝不可能让她回到草原,影响突厥可汗的决策。

    但她还是要这么做,因为既然指望不了别人,那就得自己来打破僵局,把水搅浑,争取找到机会。

    阿涅斯见着千金公主不听劝,不知该怎么办,两人就这么默默坐着,车内陷入沉寂,除了车轮滚动时“咯吱咯吱”的声音,似乎还能听到心跳声。

    。。。。。。

    豳王府后院,一声惨叫过后,原本按部就班的侍女们面面相觑,因为这声音源于寝室,而大王此时就在寝室之中。

    附近值守的侍卫们听着动静想要往寝室所在院子冲,却见管事翠云挡在院门,向他们摆摆手:

    “莫要惊慌,郎主踢中脚趾了。”

    踢中脚趾?那可有够痛的,不过大王久经沙场,负伤都不吭声,如何会因为踢中脚趾,喊得鬼哭狼嚎?

    侍卫们如是想,没有停下脚步,即便面对的是管事翠云,也一脸严肃的提出要求,要见大王一面,以确定大王真实情况如何。

    这是大王亲自定的规矩,是为了防止有人挟持他,却对外诈称无事。

    几名当值侍卫入内,见着大王好端端坐在榻上,王妃坐在一边,没什么异常,不太像被挟持的样子,赶紧告退。

    待得人都出去了,原本好好的宇文温捂着裆部倒下,哼哼着,尉迟炽繁急得上前,苦着脸不住道歉:“二郎,二郎,妾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知道。。。。”

    冷汗直流的宇文温,捂着裆部断断续续的说着,过了不知多久,痛感消退,摸摸那话儿,确认完好无损,好歹松了口气。

    方才,他携妻儿在兄长家作客,家宴上尉迟炽繁喝了酒,虽然没上头,脸蛋却红扑扑的,宇文温当时就有了想法,回到府里,便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女子防狼术实战对抗。

    宇文温当然不是有那种想法,而是真想检验一下尉迟炽繁的防身术功力如何。

    尉迟炽繁当年被意图不轨的宇文赟强灌,如果不是宇文温玩命,尉迟炽繁就要被昏君所占,所以从那以后,宇文温一直让尉迟炽繁练习“女子防身术”,以防不测。

    当然,若尉迟炽繁要靠防身术才能自保,实际上意味着已经身处绝境,躲得过一次,躲不过下一次。

    宇文温当然不会让妻妾落入如此境地,但他认为技多不压身,无论是尉迟炽繁,还是其他几位美人,有防身术总是好的。

    结果此次一实战,尉迟炽繁没控制好力道,差点假戏真做把宇文温给“废”了。

    见着夫君痛苦的样子,尉迟炽繁急得眼泪都流出来,她无法想象万一宇文温出事了,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没事,三娘的力道还是差了些,要更用力才行。”

    “可是,可是。。。。”

    “没事!为夫不是好好的么?三娘的防身术练得不错嘛!”

    宇文温搂着爱妻,不住打气,防身术既然练了,那就得有效果,尉迟炽繁能“一击必杀”把他打得当场“跪地”,说明平日里确实是认真练习。

    他就这么搂着尉迟炽繁,过了好一会,开口说道:“到了七八月,广陵城外江面上有大潮,十分好看,届时,为夫带着三娘,还有孩子们一起在望江亭上看,好么?”

    “好。”

    尉迟炽繁偎依在宇文温怀中,感受着对方有力的心跳,只觉幸福非常。

    相对后世,这个时代女子结婚的年纪很早,所以即便十余年过去,尉迟炽繁容颜依旧,甚至比起先前更加明艳动人。

    佳人就在怀中,唾手可得,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但对于宇文温来说,两人之间的亲情更胜男女之情,此时此刻,首先想到的是家长里短。

    “唉,新长安的新府邸也就住上这么几日,下一次回来,也不知何时了。”

    尉迟炽繁没说话,她觉得只要能和宇文温在一起,子女也在一起,一家人平平安安,那么在哪里住,其实都无所谓的。

    宇文温忽然换了个话题,没见王妃搭话,却不着恼,因为他只是有感而发。

    成日里换地方住,就不知道下一次回长安,能不能。。。

    正聆听夫君心跳的尉迟炽繁,忽然听到心跳急促起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际遇() 
    “听说了么,吴地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哎哟你还没听说么?江南有刁民闹事,眼见着再这么下去,就要出大事了!”

    “真的假的,这不大军刚班师没几个月,怎么就闹起来了?”

    “真,比珍珠还要真!”

    “珍珠?哎,马掌柜,岭表的合浦珍珠到货了没有,我这急着要呢!”

    窃窃私语中,郑善果目不斜视,经过几位闲谈的商贾身边,径直走进镖行大门。

    君子耻于言利,出身荥阳郑氏的郑善果,可不想和这些市侩商贾扯上任何关系,也不想让人误会他和这些人交谈,坏了名声。

    荥阳郑氏子弟,当然要清高些。

    刚进大厅,镖行掌柜见着这位年轻人气度不凡,赶紧迎上来,却为郑善果的随从挡住:“这位掌柜,我等来办理。。。业务。”

    “不知贵客要办理何种业务?”掌柜当然有眼色,既然这位年轻人带着跑腿来,他就不能直接和对方交谈,于是引到一旁厢房,开始谈“业务”。

    身份尊卑有别,郑善果不需要亲自和对方谈,只是默默听着,听到后面,却忍不住开口亲自说。

    镖行的业务分几种,押货、送信、送人等,而此次郑善果带人来镖行“洽谈业务”,是要委托镖行送人,也就是派镖师护送他前往淮南扬州广陵。

    掌柜看了名帖,赶紧行礼:“原来是郑参军,失敬失敬,小的方才失礼了。”

    郑善果如今为豳王府记室参军,且不说郡望,他是官,镖行掌柜是民,尊卑有别,即便是谈买卖,掌柜的没资格和郑善果平起平坐。

    本来这种事不需要郑善果来处理,但事关重大,郑善果对此很重视,所以不惜亲自到市侩混迹的镖行,亲自办理业务。

    先前,豳王宇文温自长安前往广陵,就任扬州总管坐镇江南,但江南局势不稳,于是豳王先行南下,王妃及世子、庶长子稍后出发。

    就在这时,本来要随豳王府车队出行的郑善果却因故请假了。

    他的母亲崔氏患病,卧榻不起,孝顺的郑善果哪里能抛下寡母不管,自己离家远行,于是请了假。

    所幸,崔氏的病很快痊愈,结果豳王的庶长子却生病了,豳王妃身为嫡母,不好让患病的庶子长途跋涉以免病情加重,自然要等庶子病好才启程。

    现在,豳王妃陪着儿子在长安,那么郑善果想要前往广陵上任,就只能自己上路。

    虽然他也有随从,虽然他也支付得起路费,但从长安到广陵,数千里路程,光靠自家的护卫,郑善果觉得不保险。

    要是遇到危险,他倒是可以策马突围,但母亲怎么办?

    如果是当年,郑善果的爵位还在,靠着食邑(虚封),他完全可以养得起一支队伍,护送自己和母亲平安抵达广陵,但现在不行了,所以得另外想办法。

    那就是按着时下流行的做法,到镖行雇佣镖师,护送自己一家出行。

    源自山南黄州的镖行,在长安都有分号,各家都实力雄厚,声誉颇佳,郑善果仔细打听了许久,权衡利弊,才下定决心走一趟。

    然而看着“价目表”,他原本坚定的信心瞬间动摇:好贵。

    按着报价,若要在镖行雇佣镖师护送他一行人前往广陵,所需费用抵得上他一年的俸禄(折价铜钱)了。

    虽然郑善果手头还算充裕,但一下子花掉这么多钱,还真有点心痛。

    确切的说,是母亲会心痛,他倒无所谓,毕竟又不是出不起,但可想而知母亲会唠叨。

    “贵客的忧虑有道理,只是呢,贵客随行人员较多,又是要走完全程,那么费用自然就上去了。”

    掌柜开始给郑善果提建议,那就是先自己出发,毕竟从长安经武关道至山南荆襄,一路上都很安全,待得抵达黄州,在西阳总号雇镖师,乘船走水路东进去广陵就可以了。

    郑善果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这样做确实不错,他自己有随从,而山南荆襄地界确实太平,到了西阳后再雇佣镖师,确保水上安全即可。

    见着掌柜如此为客人着想,郑善果决定雇佣几名镖师,随他一起上路,沿途也好指点指点。

    此即所谓“识途”,对沿途各处情况都很熟悉,知道沿途哪家邸店可靠,还可以帮忙雇船、雇车,能够帮助雇主避开一些黑店,避开危险的地段。

    最主要的是,这些“识途”认得“江湖中人”,还可以随时和沿途镖行分号联系,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镖行的这种服务,正好合适郑善果这类“高不成低不就”的出行者,所以他很快便作出决定,让随从办好相关手续,缴纳费用之后,立下契约。

    刚出镖行大门,郑善果迎面碰到一人,却是陈国降官徐德言。

    徐德言为“一代文宗”徐陵之孙,在陈国时任太子舍人,此次随着陈国天子、宗室、文武百官入关中,接受处置。

    徐德言有才学,郑善果因为偶然的机会和这位江南才子接触,印象深刻,随后打了几次交道,算是相熟。

    陈国降官无论文武,如今大多得朝廷任用,徐德言不在其列,但他的名字却广为人知,源自一段佳话。

    陈国灭亡,宗室、后宫嫔妃入关中,执政的丞相,循例将后妃、公主们进行处置,大多将其赏赐给有功将帅,陈叔宝之妹乐昌公主据说容貌甚美,亦在其列。

    不过赏赐名单尚未确定,平陈主帅、豳王宇文温上表,称乐昌公主已有佳偶,丞相知道后决定成人之美,让乐昌公主与其夫团聚。

    乐昌公主的夫君,就是徐德言,此事被人传为佳话。

    此时,郑善果得知徐德言想来镖行雇佣镖师,护送他和陈氏去黄州,不由得好奇:“徐兄要去黄州么?”

    “是的,不才得刘博士推荐,到黄州州学做助教,只是千里跋涉须得有人护送,故而到此看看。。。。”

    徐德言所说“刘博士”,是指信都刘焯刘士元,如今已闻名天下的黄州州学便是其一手创办,而刘焯一直都在为州学招揽人才。

    郑善果闻言大喜:“徐兄!我不日要去扬州广陵,途经黄州西阳,你便与我一同出行,如何?”

    “啊?这。。这。。。”

    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

    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

    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

    “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

    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

    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

    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

    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

    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

    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

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 
    “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

    “喔,同在同在。”

    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

    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

    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

    “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

    “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

    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

    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

    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

    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

    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

    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

    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

    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

    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

    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

    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

    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

    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

    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

    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

    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

    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

    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

    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

    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

    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

    “此话怎讲?”

    “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

    “是么?那日后再说吧。”

    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

    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

    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

    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

    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

    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

    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

    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方开始有人闹事。

    “闹事?怕是要作乱吧,呵呵,哪个活腻了的敢作乱?”周法明闻言冷笑起来,“他们是失心疯了么?不知道是大王坐镇江南么?”

    “谁知道那些人是如何想的?估计是不服气吧。”

    “服气?谁当皇帝都和他们无关,这帮地头蛇,是恼火朝廷在江南推行均田制!”

    周法明可不是傻瓜,对于时局清楚得很,周国实行均田制,而江南三吴地区,向来都是世家大族、强宗著姓说了算,无论是朝中权贵,还是地头蛇,都占据大量土地。

    这些土地不会出现在官府的黄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