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场会议结束,宇文温只是喝了杯水,又开始第三场,此次参加会议的不是官员,而是平民百姓,不过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平民。

    他用利益聚拢起来的所谓利益集团,其代表人物都在这里,先前是有钱大家一起赚,那么现在就是有难大家一起担。

    所谓真金不怕火烧,这个利益集团的含金量到底如何,那就用熊熊烈火来试一试。

    “当前的局势,想来宇文司马已经向大家初步说明,寡人从岭表赶回来,就是要主持大局,此次召集大家议事,就是要商量个对策,众志成城守住黄州,乃至整个山南!”

第一百二十六章 告急 续() 
西阳王府,宇文温盯着面前两位女子,而两位女子也盯着他,那是他的两位侧室,如今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防贼。

    出征在外的夫君突然回来,虽然事前已得消息,但杨丽华和萧九娘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已有前车之鉴,如果面前这个是假的,那可不得了。

    当年,音信全无的宇文温忽然被人抬回府,府里三名女眷哭得稀里哗啦,结果不久之后惊觉此人是‘赝品’,着实让三人震惊不已,即便数年后回想起来,依旧心有余悸。

    见着面前的这个‘宇文温’板着脸,杨丽华和萧九娘有些无奈,一旁的李三九见状硬着头皮上前‘郎主’出示戒指他看一看。

    当年出了个假宇文温事件之后,宇文温避免事件再次发生,和女眷以及李三九约定,以他手上戴着的戒指作为身份证明之一。

    李三九看了看对方佩戴的戒指,确定无误后向杨丽华和萧九娘点了点头。

    杨丽华让侍卫和仆人们都退下,看着‘宇文温’,纠结了一会,开口对暗:“我。。。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宇文温答得很利索,这两句诗可不一般,这个时代不可能还有别的人会,杨济也不懂,所以是最好的暗,杨丽华和萧九娘闻言眼眶一红,扑到宇文温怀中。

    “夫君!”

    “没事,没事,为夫回来了。”

    。。。。。。

    “傻瓜,傻瓜!”

    “阿耶!这鸟儿骂我是傻瓜!”

    “雀哥莫恼,这鸟儿见谁都骂对方傻瓜。”

    “哦。。。阿耶,这鸟儿这么白,果真是鹦鹉么?”

    “是的。”

    “那是谁教它说话的?竟然如此无礼。”

    “呃。。。”宇文温无语,他总不能说这白鹦鹉学舌的对象就是他自己,这样的话,他这个做阿耶的光辉形象就会荡然无存。

    此时此刻,宇文温正在后院里和儿女们说话,他在总管府衙连开了几场会,安排好诸般事宜后赶回府邸,抓紧时间和家人团聚。

    方才他已经和杨丽华、萧九娘了解了府里情况,因为儿女们就要入睡,所以赶紧和小家伙们说说话。

    跟着宇文温入府的还有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站在房梁上的林邑白鹦鹉‘一撮毛’,这绰是宇文温给白鹦鹉取的,本来是想调教好了送给儿子当礼物,结果却出了意外。

    这鹦鹉什么话都不学,偏偏先学了宇文温骂人的那句“傻瓜”,多次调教之后都不改,宇文温心灰意冷便打开笼子任其飞走。

    结果‘一撮毛’出笼后却不肯离去,大概是知道跟着他有吃有喝,于是死皮赖脸的留了下来,赶也赶不走。

    宇文温闲得无聊,就任由这鹦鹉在身边蹭吃蹭喝,鸟笼一直开着,被一撮毛当成自己的窝,当宇文温在窗边看书自言自语时,它就落在窗户边上学舌。

    学来学去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话,宇文温就当是消遣,后来从广州番禹昼夜兼程赶往江州湓口,这鹦鹉自己一路跟着北上,随从不知道宇文温到底是要如何处置这鹦鹉,于是时不时投食喂养。

    一撮毛就这么跟着宇文温来到西阳,此时此刻,几个小家伙正饶有趣味的看着它,若不是高度不够,恐怕几个小手就要伸过来把一撮毛撕了。

    宇文温给儿女们养过鹦鹉,可是林邑白鹦鹉却很罕见,小家伙们争着要这鹦鹉,但鸟儿仅有一只,宇文温只好让李三九来负责养,其他人只看手不动。

    “雀哥可以帮忙照顾着一撮毛,记得不要喂撑了。”

    “嗯。”

    雀哥兴奋得点点头,就在宇文温示意一撮毛入笼、李三九提着鸟笼离开时,一撮毛忽然开口对宇文温说道:“这样做,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此言一出,不但李三九愣住了,连杨丽华和萧九娘也愣住了:这鸟儿的说话语气,还真是跟某人很像啊!

    宇文温干咳一声李三九把一撮毛提走,他在番禹闲得无聊,经常在看公文的时候自言自语毒舌,用的都是另一个时空的口语,结果都被这白鹦鹉学了去。

    雀哥年纪最大,注意力很快从白鹦鹉身上转移,兴奋的向阿耶说起他这大半年的情况,虽然他很努力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毕竟年纪还小,咿咿呀呀说了许久,都说不到点之上。

    一旁的杨丽华有些焦急,数次想开口都被宇文温摇头阻止,宇文温离家大半年,好容易回来一趟要亲子,所以即便时间再紧,也得耐着性子听儿子把话说完。

    雀哥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好歹把要说的意思都表达完毕,宇文温摸着儿子的头,欣慰的说道:“阿耶府里时,雀哥帮阿耶照顾弟弟妹妹可好?”

    “好!”

    雀哥屁颠屁颠抱来他这大半年积累下来的作业,要让阿耶看看自己是不是用功,杨丽华瞥了一眼座钟,想要为宇文温‘解困’,又被宇文温摇头制止。

    子不教,父之过,他作为不合格的阿耶,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尽量弥补对儿女们的愧疚之情,所以宇文温即便心中焦虑,仍耐着性子陪儿女们说话。

    雀哥是他的长子,平日里带着弟弟妹妹们玩耍,此时此刻,宇文温要尽量给儿女们以真挚的关怀,逐一叮嘱小家伙们要听‘阿姨’的话,不知不觉中谈话时间‘超时’。

    年纪最小的宇文维乾已经熬不住闹着要睡觉,杨丽华以此为契机让小家伙们赶紧回去休息,奶娘们将他们抱回各自房间,宇文温直到现在才得以松一口气。

    然而还是觉得和儿女们有说不完的话。

    他要‘忙事业’,所以陪伴儿女们的时间本来就少,去年领兵出征,原以为出门在外一两年后,总能回来和家人好好聚聚,结果如今看来,恐怕有打不完的仗,那么他下一次回来,不知是猴年马月。

    “王妃一时半会还不能回来,府里就交给你俩了。”

    “大王,王妃和世子一定会没事的。”

    宇文温一左一右揽着杨丽华和萧九娘,本来今夜应该是‘春宵一夜值千金’,但宇文温根本就没有那念头,因为他此次回来就不是正常情况。

    一来是事不宜迟,二来是想到此时此刻尉迟炽繁肯定正搂着儿子落泪,宇文温只觉得心里难受。

    今日飞回西阳的信鸽里,有来自邺城的鸽子,为宇文温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西阳王妃及世子,已经被娘家软禁在宫中。

    如果局势无法扭转,他今生今世就再无法和妻儿见面。

    杨丽华和萧九娘知道如今情况紧急,局势危急,所以见着宇文温后没有摆出小女儿姿态,而是抓紧时间把府里的情况说了一遍,等着宇文温做安排。

    李三九转回来,同时入内的还有府里的主要管事,宇文温见着人都齐了,便开始下命令,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他得把府里安顿好了,才能全心全意去做事。

    王妃暂时,由杨丽华来承担主母的职责,王府的事情由她和萧九娘商量着办,如果两人意见出现分歧,那就由杨丽华拿主意。

    除此之外,王府的规矩照旧,有谁敢不听话,一律从严处置。

    宇文温说了许多,好容易结束训话,李三九等人告退,座钟整点报时,他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超过预定时间一小时。

    “时候不早了,你们早些休息。”宇文温摸了摸两位侧室的面庞,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起身向外走去。

    “夫君,多保重身体。”

    “嗯,丽华和九娘也要多保重。”

    换了身戎装,宇文温走出王府大门,许多骑兵已经在门外恭候多时,张鱼牵来坐骑,宇文温骑上马后,没有回头,策马扬鞭疾驰而去。

    西阳城北门开启,一行人出了城,向着北方前进,他们最终的前进方向是西面。

    局势突变,各处告急,所以由不得宇文温儿女情长,甚至连在家里过一晚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山南完了,他的家也完了。

    “全都跟上,方向安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孽子() 
清晨,霞光万道,灿烂辉煌,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如此富丽雄伟的画面人看了只觉得心旷神怡,不过宇文述却没这样的心情,因为今日若不是老天保佑,他全家都要完蛋了。

    横跨黄河的浮桥,西端连接河岸的铁链被人弄断,在河桥散架之前,宇文述一行冲过河桥抵达西岸,虽然随从拼命挥舞绣有宇文二字的大旗,但河岸上的士兵们依旧如临大敌。

    这年头能打出宇文旗的人不多见,仅有那几位身份可不得了,督将见状示意弓箭手不要乱来,宇文述赶紧通报身份。

    身后黄河对岸,地平线上旌旗蔽日角连绵,那是即将抵达蒲津蒲坂津的并州军主力,如果宇文述动作再慢些,全家要么葬身鱼腹,要么滞留东岸被人一锅端。

    “原来是濮阳公,不知何故如此?”

    “一言难尽,不知贵军主帅是谁?本公有要事相商。”

    几个将领狐疑的看看宇文述,又看看其身后队伍,见着其中有女眷有孩童,相互间交换了一下眼神,引着宇文述前行:

    “濮阳公,大王正在城中随末将这边走。”

    “原来杞王已经抵达朝邑了?”宇文述闻言大喜,周国如今能被称为“大王”的就三个人,一个在邺城,一个在山南黄州,一个就在关中。

    坐镇关中的“大王”,是大冢宰、雍州牧、杞王宇文亮,逃得大难的宇文述得知杞王就在朝邑城里,不敢耽搁,急着要见对方。

    骑兵在前方带路,宇文述领着家眷及随行人员前进,河滩上弥漫着血腥味,地上有许多尸体,看样子这里发生过血战,不过规模不是很大。

    他久经战阵自然无所谓,但家眷就不行了,一名小孩子见着满地狼藉,有些心惊胆战,那是宇文述第三子宇文士及,年纪还小没见过什么场面。

    “三郎莫要看,闭上眼!”

    宇文士及听话的捂着眼睛,一行人很快穿过河滩,沿着官道向不远处的朝邑前进。

    朝邑位于黄河西岸,和东岸的蒲津隔河相望,方才那座断掉的河桥,勾连黄河东西两岸,是关中与河东的通道,之所以被河西的关中军弄断,是要阻止河东的并州军过河。

    局势突变,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宇文述则是暴风雨里一只倒霉的飞鸟,稍有不慎,就要死于非命。

    将近两年前,山南周军在时为杞国公的宇文亮率领下,通过武关道攻入关中,兵临隋国国都长安,宇文述作为内应,和梁士彦等人接应周军长安,成了反正功臣。

    其实隋国臣子当年都是周国臣子,待得隋国灭亡,这些迷途知返的臣子们境遇各有不同,宇文述在河东任刺史,待遇还算过得去。

    在朝代更替之际保住全家性命及家业,还有实职官做,宇文述觉得自己运气不错,他的长子宇文化及循例入宫宿卫,得天子亲近,也算运气不错了。

    宇文述打算等时局稳定下来,看准机会找找门路,想办法往上爬,结果安稳日子没过上多久便大祸临头。

    数日前宇文述收到儿子宇文化及的信,看完之后差点说不出话,因为他的儿子疯了。

    宇文化及在密信中告诉父亲宇文述,他要协助天子诛杀权臣尉迟惇,无论成与不成,尉迟家的反扑都不是自家能扛得住的,所以赶紧逃去关中。

    河东是尉迟家的地盘,只有坐镇关中的杞王宇文亮能和丞相尉迟惇对抗,但尉迟家势大,宇文家迟早要完,所以宇文化及希望父亲带着家人躲到终南山里,等得时局稳定之后再说。

    宇文述看完信后只觉得全身冰凉,他没想到自己的长子宇文化及如此疯狂,胆敢协助傀儡天子刺杀权臣尉迟惇,这可是和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宇文述当年接应入长安城的与其说是宇文亮,不如说是周军,他纯粹是见自己被杨坚猜忌迟早没有好下场,才奋力一搏来个迷途知返,为的是保住自己全家性命。

    虽然宇文述姓宇文,但宇文家的江山和他没关系,如今尉迟家势大,宇文述原本等着改朝换代做新朝臣子,结果孽子宇文化及来这么一出戏,他就被逼上绝路了。

    宇文述收到密信的第次日,就是天子的大婚之日,同时也是宇文化及协助天子动手的日子,宇文述看完信呆了半响,赶紧召集家人逃亡。

    时间仓促,来不及收拾太多东西,宇文述知道时间紧迫,只能让家眷收拾了一些必要的东西和盘缠,然后收拢部曲、家仆连夜逃往关中。

    也亏得他跑得快,赶在并州军封锁沿途关隘之前一路南下跑到蒲州,又在关中军和并州军精锐争夺河桥时,强行冲上桥,赶在河桥被砍断前抵达西岸。

    并州军主力随后抵达东岸蒲坂,宇文述见着关中军已经集结在西岸朝邑,心知宇文家和尉迟家已经决裂,此时此刻的想做的,就是咒骂儿子宇文化及。

    孽子,孽子,孽子!!

    宇文述真是被儿子给气得不行,他的长子宇文化及,本不是如此品性,只是自从那年宇文述次子宇文智及死后,宇文化及才性情大变。

    当年的宇文智及顽劣不堪,作为父亲的宇文述都觉得自己生了个孽子,将来必然是个祸害,也亏得大郎能约束二郎,他才稍微放了些心。

    后来宇文智及和当时的西阳郡公宇文温起冲突,导致被其算计丢了性命,宇文述好歹是父亲,对儿子的死颇为难过,但实际上也松了口气,因为孽子没了,不会连累家门。

    结果现在倒好,长子又成了孽子,所作所为能够直接导致他全家被满门抄斩,宇文述原打算做墙头草,现在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和宇文家共存亡。

    那就是一起死!尉迟惇有绝对优势,宇文亮哪里打得过!

    宇文述不认为宇文家能翻盘,所以真是想把孽子宇文化及打得皮开肉绽,甚至想捆着儿子到尉迟惇那里请罪,但这样做根本没用,因为大家都会认为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指使儿子行事。

    他实在想不通儿子是怎么回事,莫非傀儡天子的所谓亲近,就要压上全家性命?

    可即便天子刺杀尉迟惇得手,根本就抗不过尉迟家的反扑,到时候还是个死!

    事到如今多说无用,所以现在无论愿不愿意,宇文述都要投到宇文亮麾下,来个富贵险中求,虽然希望渺茫,但万一。。。

    宇文述骑马边走边想,不知不觉被引到军中大帐,杞王宇文亮已先得部将来报,亲自出帐迎接:“濮阳公,别来无恙?”

    顾不得失礼,宇文述开口说道:“大王,大事不妙了!”

    宇文亮笑了笑,笑容有些无奈:“是啊,局势大变,若不是寡人亲自率兵赶到朝邑弄断河桥,恐怕尉迟总管麾下铁蹄已经踏入河西地界。”

    凭借着儿子的信鸽通信,宇文亮已经知道邺城、晋阳发生的事情,虽然细节还不是很清楚,但局势已经很明显:尉迟惇翻脸,尉迟和宇文决裂了。

    “原来。。。大王已经早有准备?”

    宇文述有些惊疑不定,他觉得既然宇文亮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并州总管尉迟勤的偷袭策略失效,那么肯定是事前有所准备,所以。。。

    所以天子要动手,杞王是知道的?所以那孽子瞒着我做了这么大一件事!

    想到这里,宇文述愈发恼火,他儿子宇文化及要行此大事,肯定已私下和杞王宇文亮联系,却一直瞒着自家父亲,宁愿相信外人也不相信自己父亲,果然是孽子!

    “濮阳公。”

    “下官在。”

    “令郎做的好事。”

    宇文述差点脱口而出孽子无状,不过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犬子。。。莽撞行事,唉。。。”

    他认为宇文亮肯定知道宇文化及参与刺杀尉迟惇之事,所以按着语境就不能说自己的儿子是“孽子”,宇文亮长吁一口气,说道:

    “濮阳公父子的壮举,想来再过不久,便会天下皆知了。”

    “壮举?”宇文述闻言不知该用什么表情,宇文亮见着宇文述的样子,不由得有些狐疑。

    他事前并不知道天子和宇文化及的谋划,但认为宇文述既然是宇文化及的父亲,想来会知道大概消息,可如今看来,对方似乎也被蒙在鼓里。

    “濮阳公不知道么?”

    “唉,犬子事前什么也没说,就送了封信来我赶紧到关中投奔大王。”宇文述还是有所保留,他向来不把话说死,以便给自己留有余地。

    宇文亮闻言笑了笑,望向东面的黄河,对岸旌旗招展,是并州军的主力抵达,若不是他有飞鸽传书报信,此时恐怕已经晚了。

    河桥一断,敌军暂时过不了河,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大战来临前的短暂平静,他要是顶不过去,万事皆休。

    “濮阳公,令郎挺身而出,为天子尽忠,如今社稷将倾,可愿与寡人一道,力挽狂澜?”

    “下官敢不从命!”

    。。。。。。

    “哈楸!!”宇文化及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惊得附近树木上的鸟儿飞走,他看看左右,打了个尿震,将衣袍整理好后从树后转出来。

    这种随地小便的行为有损他富贵郎君的身份,不过荒郊野岭的没那么多讲究,宇文化及也没那么矫情,所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据说被人惦记的时候会打喷嚏,宇文化及琢磨着肯定如果有人惦记他,头一个必定是丞相尉迟惇,第二个就是他父亲宇文述。

    尉迟惇被他阴了,差点就阴沟翻船,所以咒骂他不得好死理所当然,而父亲宇文述被他蒙在鼓里,大难临头才知道实情,如今是否能逃到关中还是未知数,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