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是谁泄密的,是谁!”刘昉绝望的拔出佩刀,领着家仆向迎面冲来的禁军杀去,宛若飞蛾扑火。

    。。。。。。

    郕国公府,偌大府邸被突然冲来的禁军围得水泄不通,新安伯李圆通奉命诛杀逆贼梁士彦,因为郕国公府里部曲众多,所以他带来的禁军也很多。

    府里有人据守,急切间难以攻入,不过这对李圆通来说不是问题,对方被自己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未起事便被围了,已经是待宰羔羊。

    “撞门!冲进去之后,有敢反抗的格杀勿论!”

    嘭嘭嘭的撞门声起,每一下都震动着人心,一处小院里,须发皆白的郕国公梁士彦,失魂落魄的看着面前一名年轻女子,似乎用了全身的力气问道:

    “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哈哈哈哈哈。。。”

    女子笑起来,笑声凄凉,眼角溢出泪光,她年纪不到三十,面容姣好,举手投足间能让男子意乱情迷。

    “为什么!!”

    梁士彦咆哮着,须发皆张,拔出佩刀对着她,气得拿刀的手都在哆嗦,这是他的续弦,貌美如花,平日里宠爱有加,百依百顺,结果,结果。。。

    “你不行。”

    简单的三个字,击碎了梁士彦的尊严,一个男人的尊严,他已经七十多岁了,确实是“不行”了,老夫少妻极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所以你就和他私通!!”

    刀光闪过,佳人香消玉殒,咣当一声佩刀落地,梁士彦抱着续弦渐渐冷去的身体欲哭无泪,鲜血溅在身上的铠甲,映衬着他的白发。

    发妻亡故,老当益壮的梁士彦续娶,新妇貌美如花他枯木逢春,奈何心不老人老,卧榻之上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宠溺新妇,百依百顺。

    结果呢?结果呢!竟然和刘昉私通!

    梁士彦出身一般,是凭着军功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舒国公刘昉是他的忘年交,这位是功臣之子,出身优渥,言谈举止有世家子做派,想来颇受女子青睐。

    刘昉常到郕国公府做客,所以和郕国公的新妇看对了眼,梁士彦一直被蒙在鼓里,甚至和刘昉的关系越发紧密,一起饮酒作乐。

    此事若不是有人说穿,梁士彦还会在自己房中和刘昉对饮,然后让夫人作陪这对奸夫**一起谈笑风生。

    脚步声响起,房门被人推开,进来的是身着铠甲的梁叔谐,为梁士彦第三子。

    “父亲,禁军正在围攻府邸,时间紧急,不能再拖了。”

    梁叔谐压制着激动之情说道,不是因为那个狐媚的后母遭了报应,而是即将发生的事情。

    “刘昉如何了?”

    “应该完蛋了。”梁叔谐冷笑着,“无耻之徒,活该!”

    梁士彦将已经断气的续弦平放在地面,恋恋不舍的看了看,远处传来撞门声。

    “父亲?”

    “走吧。”梁士彦说完转身离开房间,吩咐守在外面的两名健妇把主母的遗体安顿好,转到院外,面前挤满甲士,那是他的百战部曲,精锐中的精锐。

    “郎主!”

    众人低声说道,梁士彦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侧耳倾听那砰砰砰的撞门声,又看向皇宫方向陷入沉思。

    杨坚,你当了皇帝又如何,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手画脚的?

    梁士彦和杨坚之父杨忠算是同一辈人,六年前大变时,他和杨坚同为国公,都是大周重臣,其实杨坚能夺得先机,不过就是事发时正好在长安罢了。

    昔日平起平坐的杨坚登基称帝,许多权贵心里其实是不服的,当初之所以愿意听从这位的指挥,去讨伐尉迟迥、宇文亮,无非是对方手中握有朝廷大义。

    结果你来个以隋代周,自己做了皇帝我们俯首称臣?

    罢了,待遇好些也无所谓了,谁当皇帝都行,可结果呢?想过河拆桥?没门!

    五年前,梁士彦率领大军在山南荆州作战,于两河口和安州宇文亮交锋,结果输得一败涂地,回来后自然是被罢职,勉强保住爵位,却从此赋闲在家。

    地位一落千丈梁士彦悔不当初,若是他投了尉迟迥或者宇文亮,就不会有如今的下场。

    数年来,对杨坚不满的人很多,大家开始暗地里勾连,要“讨个说法”,刘昉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个,而山南宇文亮的人,竟然就找上门来了。

    对方是如何知道自己要对付杨坚的?梁士彦想不通,也懒得去想。

    宇文亮开出的条件诱惑力很大,至少比当隋国臣子要好得多,有这位周国宗室支柱帮说话,他和刘昉等人的污点可以洗刷。

    更的是,杨坚猜忌心很重,迟早要对他们下手,所以权衡利弊之后,梁士彦认为这买卖做得。

    唯一的问题是外援真的会来么?

    梁士彦一直在担心,今秋战事一起,随着武关道战事进展,他愈发紧张起来,可就在这时,那边的人传来了两个消息。

    第一,令甥裴通很可能会告密。

    第二,尊夫人和刘昉有染。

    这两条消息让梁士彦差点中风,好容易才缓过来,所以对原定计划做了变更。

    周军竟然真的攻破武关道,进抵蓝田城外,按约定,对方应该就是当日破城,然后连夜袭击长安,而如今就是关键时候了。

    他的外甥裴通,果然去告密,而他的夫人,果然和刘昉私通。

    按例,大军出发需要祭旗,而刘昉就是梁士彦祭旗的牺牲,如今计划顺利进行,该展开下一步行动了。

    大门被撞破,禁军呼喊着冲入郕国公府,然而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空无一人的大院,设想中负隅顽抗的家仆没有踪影。

    些许弓箭手退入后院,禁军们正要冲上前去抓活口问个究竟,却听得身后大街上响起马蹄声,数只鸣镝飞上夜空,发出刺耳的尖叫声。

    新安伯李圆通回头一看,只见黑压压的甲士抄了自己后路,禁军仓促之下难以结阵抵挡,对方似乎早已把部曲转移,而他攻打的郕国公府,只是个诱饵罢了。

    “新安伯,怎么办?”

    “杀!杀掉这些逆贼!!”

    弓弦声起,血光大作,此时的长安城,多处地方爆发出厮杀声,搅动了宁静的夜晚。。

    a】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九十三章 雪夜;血夜() 
雪夜,长安以东,风雪之中的灞桥,火光耀地杀声震天,突破蓝田的周军,衔尾追击溃散的隋军,一路追杀到此,和灞桥驻军交战,他们要冲过灞桥袭击长安。

    灞桥为长安要冲,是京师东面交通咽喉,开皇二年旧桥旁筑石拱桥,以便承受每日络绎不绝的车马,而如今情况紧急却无法拆除。

    今日一早,太子率军赶赴蓝田,而灞桥处的灞桥驿也增加了驻军,结果蓝田失陷,灞桥成了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若能截断灞桥,可直接断了周军通过灞水的念头,但现在只能死守。

    从南面秦岭流淌而来的灞水、核,于此一处,横跨灞水的灞桥,是往来东西两岸的桥梁,而周军并未死争此处,在其上游两条分叉的河道同时抢搭木桥,做两手准备。

    隆冬时节河水冰冷,可许多周兵就扛着木头直接下河搭桥,他们用门形铁钉将木头直接钉住,搭建速度极快。

    灞水上已经搭好了桥,

    周军如今在抢建核上的桥,从长安出城增援的隋军在汉游靼队胂壬嫠登岸的周军士兵厮杀,双方围绕灞桥和此处展开殊死搏斗,一方要拖延时间,一方要争取时间。

    周军主帅宇文亮策马站在灞水东岸,看着眼前两个战场,又看看远处的长安城,面露急躁之色,隋军的顽强抵抗在意料之中,但再这么拖下去,变数就越来越大了。

    宇文亮从腰带上套着的布兜里拿出个怀表,就着火光看了看时间,又看向长安方向,随即示意部下:“桥再搭快些!”

    战马疾驰,周军骑兵在先锋举着的火把引领下,向着长安前进,主力在攻打蓝田时,他们便西行白鹿塬,好容易走过沟壑、河滩之后转入官道,按主帅的指令奔向长安南侧。

    乌云蔽月,四周漆黑一片,先前走的又是旷野,许多战马不慎摔断腿,幸亏备马充足没有耽搁行程,但过了白鹿塬之后,马匹也折损大半。

    若是正常的行军作战,绝不会如此行事,一来白白损耗战马,二来后勤没法保证,极易被人截断粮道,可是如今只有分兵包抄,才有可能为最后的成功增加一点砝码。

    大军攻破蓝田,骑兵一路追杀溃兵,顺带着向长安方向突击,但能不能冲破长安以东的灞桥还是未知数,所以他们这一路成了关键。

    官道旁是零星的村落和庄园,即便是周军骑兵的动静很大,引得村落里狗叫不断,也没人敢露头出来看看,前方隐隐约约出现长安城的轮廓,巍峨的城墙如同一座山脉横在他们面前。

    长安,就在眼前!

    “停!!就是这附近了!”

    领头几骑忽然放缓速度,连带着身后一连串骑兵停了下来,当先一人掏出张纸,就着火把的光亮看了起来,纸上画着一个场景,和面前有些相似。

    道路左侧是一座独立的小院子,和村落其他房屋显得有些离群,骑兵下了马上前,在院门前借着火光细细查看。

    大门左侧挂着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个奇怪的符,士兵看了看纸上一角画的符,两者一模一样。

    按着纸上所写,士兵用三长一短的频率拍门,片刻后一个男子将门打开,见着士兵出示的那张纸,随即说道:“终于来了。”

    “熄火,抓紧时间!”

    周围一连串狗叫声中,周兵陆续下马,留下一部分人看马,其余都院子里,那名男子领着人来到侧间,将一个水缸移开,露出个黑黝黝的地道口来。

    见着果然如主帅所说,此处有地道,周兵们不由得面色一喜,那男子正要领着人入内,将领却问道:“走到头要多久?”

    “第一个人的话,要将近一炷香时间,如果等全部人都走到,至少四炷香时间。”

    “你这里有香么?”

    “有。

    ”

    将领把男子递来的几根香交给留守士兵:“现在开始一根根点,第五根香点到一半,发信。”

    “是!”

    男子交代道:“隋军在城墙附近设了地听,昼夜有人值守,在地道中要保持安静。”

    “知道了。”

    点起一支火把,男子地道,周兵鱼贯而入,除了部分留守的士兵,数百人的队伍,就这么消失在小院里。

    小院里,几名留守的士兵架起几个竹筒,点起一炷香,就等第五根香烧到一半便发信。

    片刻后,刺耳的锣声响起,那是本村值守的乡兵鼓起勇气,敲起锣向长安守军汇报敌情,留守的周兵随即向锣声响起的地方扑去。

    地道里,一行人快步前进着周军将士意外的是地道看起来不像是新挖的,可以让一个人挺直身子通过,顶部和侧面都有木板支撑,看得出花费了许多心血。

    更让人惊讶的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光亮,光源竟然是一颗颗夜明珠,虽然间隔距离很长,但累计下来的数量也不少。

    这让许多人眼睛都瞪圆了,若不是夜明珠都放在小铁笼里,真是有人想“顺手牵羊”。

    “这。。。夜明珠一直都放在地道里?”

    “不是,今日一早得知官军攻破蓝田关,我们才放的。”

    我们,这两个字透露出一些信息,不过想想也知道,如此规模的地道可不是一两个人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奈何狭窄了些,看样子原本是用作紧急逃亡用的,不然主力都可以从这里入城了。

    作为先锋,这些周兵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既然主帅事先都已经安排好,那成功的几率便高了许多,他们的信心也更加足了。

    地道笔直,但空气混浊,也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一堵墙,地道也向下倾斜,从那堵墙下面穿过,见着墙下有砖石支撑,周军将领琢磨着这莫非是长安南城墙?

    “上面正是城墙,原想着用轰天雷来个升棺发财,奈何长安地界对各类药材管得很紧,购买超过一定数量就得有人作保并追查用量,实在是做不出足够的轰天雷。”

    “原来如此,这地道能通到皇宫下面么?”

    “不能,那片地方地下有水渗出,后来又设了地听,没办法挖。”

    “那你们挖这个地道就不怕被城墙附近的地听察觉?”

    “这地道已经挖好很久了。”

    将领闻言心中惊讶:这地道早就挖好了?看来是用来逃跑的?

    好容易绕过城墙根,将领琢磨着要想轰踏这么厚的城墙,用的轰天雷怕是不能少,以他们轻装疾驰的状态,实在是是没办法运来这么多轰天雷。

    向前走,终于来到了尽头,领头的男子扯了扯土壁旁垂着的一个绳索,片刻后上方地板挪开。

    一行人从地道钻出,几名布衣男子恭候多时,几名周兵出了房门,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发现是在一个很大的府邸里。

    抬头看去,周围都是房屋,看来是已经顺利长安城,城内有多个地方传来喧嚣声,似乎是有人在厮杀。

    士兵们保持安静,分别各个房间里候着,几位将领就着火光看着一张舆图,布衣男子在舆图上指指点点,低声说着什么。

    地道口不断钻出士兵,院子里的各处房间都渐渐挤满了人,就在前后院都快挤满之际,却见南侧方向传来呼啸声,院内之人抬头看去,只见数团火光飞上天空,绽放出绚烂的红色,将雪夜染成血夜。

    “时间刚刚好,动手!!”(。)……器!!!11

第九十四章 雪夜;血夜 续() 
城南上空中绽放的奇异火花梁士彦燃起了希望,那信代表着周军如约而至,所以他还没有输,看向眼前黑压压的禁军,他指挥着部曲在街道上奋战。

    围攻府邸的禁军被他从后背突袭击溃,可更多的禁军也从各处赶来,杨坚的动作比预想的还要果断,若不是有准备,他早就扛不住了。

    部曲们以寡敌众伤亡不小,不过这都是他最可靠的精锐,不会那么快就被打垮,再顶上一段时间,再顶上一段时间就行了!

    十年前周国攻齐,梁士彦率军守晋州,被齐后主高纬率领大军围城,齐军昼夜攻打之下城墙垮塌,城池几次濒临失守,最后都被他守住,等到了援军。

    八年前,身为东南道行台、徐州总管的梁士彦守吕梁,抵御陈国北伐大军,南朝名将吴明彻率军围城,外城被攻破,梁士彦死守内城,最后终于等到援军,

    将陈军击破活捉吴明彻。

    往事历历在目,能够活到现在,是因为自己的坚韧不拔,所以他不会放弃,即便是被禁军围了,也没放弃希望,更何况这里吸引的禁军越多,别处压力就越小,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今夜要起事的,可不只有我和刘p而已!

    呼啸声起,城东方向上空升起亮光,随后在半空中绽放出火花,看样子是城东郊外也有动静,围攻梁士彦的禁军见状心知不妙,进攻的力度愈发加强。

    浑身是血的新安伯李圆通,不顾身上多处中箭受创,指挥着禁军攻打梁士彦,情况比他想象中的严重,不但对方早有准备,城中作乱的也不止一处。

    城南和城东上空绽放的火花他心急如焚,这肯定是周军抵达城外后,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城里内应一些消息,虽然他不懂这火花代表着什么意思,但知道拖下去情况不妙。

    “你们几个,立刻赶回皇宫,报告此间战况!”

    话音刚落,街道另一侧十字路口冲来许多人,李圆通初以为是增援的禁军,随后发现不是自己人,更让他震惊的是借着跳动的火光看去,对方身着黑色戎服。

    是周军!他们怎么进城的?从南面过来。。。莫非城门开了?

    “城门已开,大周王师入城,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一派胡言,定是梁逆同党假冒周军!”

    李圆通估算了一下敌我双方实力,人数大概相等,所以胜负尤未可知,决不能让军心有所动摇,正要指挥禁军死战,却见路口一侧冲来许多人。

    这些人虽然布衣居多但个个都是带着武器,宵禁后还敢出来,李圆通判断是梁士彦同党,不过领头的却是他的熟人。

    大将军、乐安郡公元谐,早年就已经和杨坚相识,是国子监的同学,新朝建立后屡立战功,为“水间墙”。

    因为元谐为人刚愎自用,和左右同僚关系很僵,又不结党营私,天子称其为大水之间一堵墙,迟早要被人排挤,然后果然被排挤,丢了官职在家赋闲。

    有人举报元谐与其族弟上开府元滂谋反,后来有司查明并无实证,可不久之后元滂自尽,元谐从此闭门不出。

    所以你这个时候领着家仆出来,见着禁军势大就帮忙,见着反贼势大便附逆是么!

    “乐安公,

    想清楚了么?”

    梁士彦大声喊着,元谐看看左侧禁军中的李圆通,又看看右侧那些身着黑色戎服的疑似周军,无奈一笑:“陛下。。。既然猜忌元某,认为元某是反复小人,那元某便做反复小人吧!”

    “反复小人!”

    李圆通睚眦欲裂,周军只是逼近长安,城里便沉渣泛起,他好恨陛下为何不早些狠下心,将这些反复小人都给斩草除根。

    一把将兜鍪扯下,李圆通高声大喊:“我等受陛下恩惠,为国死战,便在今日!”

    话音刚落,他身先士卒冲向元谐,禁军将士为其呼喊所感,发出如潮的喊声向着前后夹击的敌人冲杀而去,血战再起,染红积雪街道。

    。。。。。。

    城南,由地道入城的周军先锋,除了一部去增援J国公,剩下的都攻打东面城门,长安东门有三座,居中正门是他们的目标。

    青门,即汉长安之清明门,将近十年前的建德六年,城门无故垮塌故而重新修葺过,形制依旧,有三个门道,而这三个门道现在已经被堵死。

    门洞里挤满推车,上面满载石块,后面还有许多塞门刀车,即便是城门被人从外面攻破,要推开这些车清障需要花上许多时间,而城门守军又在街道上堆了许多砖石作为障碍。

    不光是青门,连左右两座东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