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10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货交易活跃,银行、柜坊的收益大增,于是其后的东主、靠山甚至客户,都因此收益颇丰。

    因为朝廷打击高利贷,所以让柜坊、银行成为大户们理财的主要途径,而期货交易所的出现,又产生了新的盈利方式。

    无论是银行、柜坊贷款给投机商,还是银行、柜坊自己招募“弄潮儿”操作,面对五花八门的“盈利方式”,大户们忘记了高利贷这个旧爱,被新欢们弄得神魂颠倒。

    期货交易所,既可以保证大宗货物的买卖,又提供投机的机会,所以,被利益牵扯进来的权贵越来越多,反对期货交易的阻力,渐渐变弱。

    所以,现在已经不是宇文温靠皇权给期货交易保驾护航,而是利益,让权贵、官僚们开始支持期货交易。

    许多人家,也开始拿出一些钱,尝试着在期货交易所进行投机,由此,期货交易也成为外命妇们热门的话题。

    在这样的潮流下,居于深宫的陈媗也动了心,没什么奇怪的。

    然而,宇文温认为陈媗炒期货很大概率要玩脱,他不但算阻止,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但他想知道陈媗是怎么炒期货的:“你是在长安交易所炒期货,还是在黄州交易所?”

    陈媗回答:“现在不是通电报了嘛,不是各地交易所联合了嘛,所以,妾是在荧州交易所产生期货交易,却是在长安交易所办理相关业务。。。”

    陈媗说的内容,宇文温知道,当电报出现,电报线路连接天下各地,带来的便利,期货交易也沾了光。

    随着各条电报线的开通,全国各地的交易所连接在一起(暂时未通电报的交州例外),加上火轮船的改良、火车的出现,海运规模的持续扩大,让全国各地渐渐融合为一个大市场。

    于是,在朝廷的牵头下,一个前所未有的期货交易体系出现了:

    位于两条运河及黄河交汇处的荧州荧阳,其期货交易所,成为天下交易所的“总号”,规模空前巨大,特地拉了数条电报专线以便消息传递,还有一支庞大的交易员队伍。

    荧州期货交易所,将天南地北的期货消息汇总(未通电报的交州暂时除外),“实时更新”,并且和各分号共享。

    与此同时,各分号也可以参与到总号和其他分号的交易中来,各家银行为这个期货交易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许多柜坊一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一个初步完善的期货交易体系,在去年成形,身处广州番禹的商人,可以对陇右出产的棉花进行期货交易,身处幽州蓟城的商人,可以对岭南蔗糖进行期货交易。

    于是,许多人在期货交易所总号、分号开设“账户”、缴纳保证金,要么进行大宗货物的预售、预购,要么进行刺激的投机交易。

    投机交易,风险高,收益大,许多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夜破产,巨大的风险,巨大的收益,让许多人为之疯狂。

    无论是正常货物交易还是投机交易,都让位于水陆运输交汇处的荧州荧阳货物吞吐量暴涨,而官府在交易所收取的交易税,也持续上升。

    不到一年时间,有了电报“加持”的期货交易,交易规模翻了几倍,无数人都希望在期货交易中投机赚大钱,所以即便买卖失败自杀的人不少,却阻挡不了人们的投机热情。

    对此,宇文温不做任何评价,静观其变。

    时代不同了,火轮船、火车、电报都出现了,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那么期货交易的出现是必然,投机虽然不好,但这就是经济规律,所以,顺其自然没什么不对。

    但他本人,是不会碰期货的,也不希望家人碰,因为他知道期货交(投机)的凶险,而自家人没必要冒这种风险。

    现在,已经在期货交易所开设账户的陈媗,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满怀信心“持币入场”,想通过期货交易赚大钱。

    宇文温觉得陈媗这“商业小白”碰期货就是在找死,不过,期货交易有赔有赚(主要指投机行为),胜利者赢的钱,不就是失败者亏的钱么?

    银行、柜坊吸纳民间资金,然后贷给投机商,投机商作为弄潮儿进入期货交易所“弄潮”,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风险和利润并存,却依旧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利益的诱惑如此之大,以至于任何可以作为期货的商品、货物,都会陆续会出现在期货交易所内。

    这就是宇文温想看到的结果。

    等到期货市场成熟,银行也成长起来,大量涌入的海外白银,其命运就要改变了:白银属于贵金属,而在后世,贵金属也是期货之一。

    历史上,明代中期开始,大量涌入的海外白银,推动了“银本位”的同时,却大量被人窖藏起来,退出流通领域,由此形成一个很矛盾的局面,类似于:成也萧何(白银)败也萧何(白银)。

    现在,在经济规律的推动下,当海外白银大量涌入中原,等到时机成熟时,必然被逐利者送入期货市场(白银交易所不再以固定价格出售白银)。

    白银不断地在买家、卖家手中流转,不断产生价值。

    或者说,这些白银中的大部分,实际上就在期货交易所的库房里存着,进行账面上的交割。

    而不是被地主老财窖藏起来,退出流通。

    因为一万两白银存个一百年,还是一万两白银,而这一万两白银在期货交易所里,可能数月就能创造出不菲的利润。

    朝廷的诏令,无法让地主老财把窖藏白银拿出来,可是巨大的利润诱惑,能够做到,

    这就是宇文温想要的效果。

    官僚集团做不到的事,新型金融机构却有可能做到,经济问题,还得靠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处理。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套期保值() 
冬夜,寒冷无雪,华灯初上,树影摇曳,殿内,昏黄的灯光映照出陈落寞的身影,她呆坐榻边,两眼空洞无神,宇文温在一旁坐着看报纸,不发一言。

    满怀信心炒期货的陈,输得一塌糊涂,沉重打击之下,接连数日神情恍惚,茶饭不思。

    陈炒的期货是生猪,确切来说,是黄州地区的生猪,因为黄州养猪场时不时有猪瘟。。猪疫小范围爆发,这就预示着黄州地区有爆发大规模猪疫的可能。

    虽然有新兽药投入使用,但药效据说不稳定,所以陈随大流对生猪价格“看涨”,“高位买入”。

    但是,新兽药的药效十分了得,成功压制了黄州各地养猪场的猪疫疫情,所以,等到生猪出栏时,价格并未如许多人预测那般高涨。

    陈“高位买入”一群猪在手中(代养),这可是活物,时间一长很容易出问题,而代养费用得另外算。

    急着脱手的陈,不得不降价处理,一番折腾下来,扣去各类手续费、成本,她投入的本金所剩无几。

    这都是她攒了多年的积蓄,短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陈作为后妃,不愁吃穿,即便身无分文,依旧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她的积蓄将近清空,近期内再也无法每月给母亲汇去大笔钱财,供养娘家人。

    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办?

    向皇后预支一些钱?这不是让人笑话么?

    向别的后妃借钱?她面皮薄,还是怕被人笑话。

    更何况借得到还好,若是借不到,真是。。。

    陈不知道怎么办,脑袋一片空白,此刻越想越委屈,眼泪水止不住往外流。

    “都说过了,期货风险大,你就算要碰,也不不要一下子把家底都押上去。。。”宇文温坐过来,搂着陈,轻声安慰着。

    “呐,为夫给你多发奖金,缓过这阵子,那就没事了。。。”

    陈倒在宇文温怀中,只是哭:“呜呜呜呜。。。。”

    “得了得了,莫要哭了,传出去让人笑话。。。。”

    宇文温轻声安慰着,他可以说很有钱,却又身无分文,因为他在宫里不需要花钱,出宫微服私访,也不需要自己花钱,自然有陪同私访的“冤大头”出钱。

    所以,宇文温不经手钱财,藏不下也不需要藏什么私房钱,但是,却能够从“内当家”尉迟炽繁那里支取钱财,名目是“奖赏”。

    后妃们轮流侍奉他,他自然时不时要发奖赏,儿女们入宫问安,还带着小家伙一起来,他这做祖父的,也得发些小礼物。

    于是,宇文温此次要以奖赏为名,给陈一笔钱,照顾对方面子的同时,救救急。

    陈哭了一会,好歹稳住情绪,用手帕擦了擦眼睛,嘟囔着:“期货害人不浅,朝廷为何不严加管束。。”

    “严加管束?”宇文温笑出声来,“你不能。。你不能做买卖亏本了,就迁怒吧,我跟你说,这期货交易除开投机,还有很多作用,可以给商家保值。。。。”

    “保。。。保值?这是怎么说的?”陈有些好奇,她真不知道期货交易还有保值的用法。

    宇文温想了想,回答:“呐,现在有一种做法,唤作‘套期保值’。。。。”

    。。。。。。

    郝府,书房,郝吴伯正听老掌柜介绍何为“套期保值”,他如今为门下高官官侍中,领了差遣,即将到荥州处理期货交易相关事宜,因为对期货交易有一些不懂,需要老掌柜来解说。

    郝府的产业,主要由郝吴伯的夫人韩氏管理,而郝家的茶园,如今规模很大,可以说,郝家的主要产业之一,就是茶园,老掌柜此刻,就是以自家茶叶买卖为例子,向郎主介绍何为“套期保值”。

    郝家茶园有许多老客户,还没到出茶的季节,茶园里的茶就已经有了买家,这就是预售,所以,本来是不需要参与什么期货交易的。

    但是,随着各家茶园规模越来越大,大量茶园的茶树进入成熟期,收获季节的茶叶产量逐年暴涨,导致各家茶园的茶叶产量出现了“溢出”。

    也就是说,整个茶行业,茶叶的产量超过了预售、现货交易能够吸纳的数量,出现富余,这就需要茶园开辟新客户,以便将富余的茶叶尽快卖出去。

    这不是说茶叶供过于求,纯粹是因为各茶园集中出茶,导致短暂的供大于求现象,但实际上许多外地客商依旧有强烈的进货需求,只是因为距离太远,导致买卖双方的“对接”迟缓。

    譬如,远在代朔之地的商贾,临时有购入更多茶叶以便贩卖到草原的需求,但是因为距离主要茶叶产区长江流域太远,一时半会联系不上茶园,而茶园一时半会也不知道哪里有迫切的茶叶需求。

    这就导致茶叶会出现短暂的滞销,与此同时,造成茶价的波动,对茶园的收益造成影响。

    自从电报开始普及,而各地期货交易所整合,使得一个全国性质的期货交易市场出现,于是茶园和茶商,可以通过这个交易市场,进行期货交易。

    与此同时,进行现货交易。

    期货交易有风险,但用好了却能具备保值效果,关键是看如何用。

    按照老掌柜介绍,郝家的茶园,会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做买卖,譬如,现货交易时,卖出十万斤某品质的茶叶,然后在期货交易所,买入十万斤同品质的茶叶。

    原理:正常情况下,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趋同,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二者价格同涨同跌。

    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或者现货市场的升值由期货市场的亏损抵消。

    茶园,靠着这种操作避开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实现保值。

    这样的操作,又称为“对冲”,只要注意价格策略,完全可以保证茶园的收益,又不怕茶叶滞销。

    同理,不止茶叶,其他期货都可以这么操作,无非是难易度大小的区别,期货交易,成了茶园保值的重要手段。

    而“套期保值”这种做买卖的方式,原本是山南荆襄地区许多工商业者先摸索出来的,如今渐渐流行起来,进而使得期货交易愈发活跃。

    但是,这“套期保值”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很有讲究,不是简单的“现货卖出多少货物”,然后“期货买入多少货物”就能做到的。

    郝吴伯见老掌柜带来厚厚的资料,只觉头疼,抬手示意对方停下讲解,说:‘我过几日要去荥州,你一同去。”

    老掌柜行礼:“是。”

    

第五百九十章 获益() 
上午,专列行驶在铁路上,发出“况且、况且”的声音,专列车厢里,郝吴伯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景色,只觉感慨万千:火车真的能够改变天下。

    关中铁路一期路段(东端),于今年秋天建成通车,但目前这条铁路还在试运营阶段,主要以货运为主,与此同时有司还在抓紧时间完善沿线配套设施。

    待到来年年初,这条铁路就会正式运营,而那时,长安南站、北站也会正式投入使用。

    按照规划,长安南站主要为民用,长安北站则为官用(军用),今日一早,郝吴伯是在长安北站登上自己的专列,前往渭口车站。

    全程将近三百里,中途不停靠站点,耗时大约六个小时,到了渭口车站,休息一晚,次日就排开仪仗,走官道出潼关,经洛阳去荥州。

    从长安到渭口,若走官道,一般要七天,以郝吴伯作为宰执,队伍排场当然不小,浩浩荡荡上千人,要花七天才抵达渭口附近。

    而现在,同样多的人,六个小时即可抵达,省时省力又节约成本。

    等到将来长安和洛阳接上铁路,全长约七百里的路程,当天清晨从长安出发,晚上就能抵达洛阳。

    届时,东都仿佛就是长安远郊的一个城池,好像不过七里远而已。

    想到这里,郝吴伯收回思绪,看向书案上的资料。

    他年轻时挑灯夜读,学习知识,没想到已是知天命的年纪,还得挑灯夜读,学习期货交易的知识。

    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西阳,期货交易的产生,源自已有的预购、赊卖交易,并且以现货预期交易为基础。

    但是,只有越来越多的商品生产、贸易和加工需求,才会刺激期货交易的产生。

    郝吴伯作为当事人,可以说是看着黄州“长大”的,所以对于期货交易的诞生,多少都知道一些具体原因。

    随着黄州西阳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西阳进行买卖,商贾们按照传统方式,在市集里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

    这样的交易方式,使得价格波动异常剧烈,收获季节,有大量粮食运抵西阳,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粮食价格暴跌,使运粮贩卖的商贾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

    而到了来年春天青黄不接,粮食匮乏(相对),导致西阳城内大量脱产(脱离农业生产)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价格上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粮食产地(譬如汉沔地区)出现了许多粮商,当地粮商设立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民的粮食并且存储。

    按照传统的做法,这些粮商在开春时,就通过预购的方式收购农民还未收获的粮食,待到秋天,把购入的粮食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外销。

    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粮食集中上市时引起价格暴跌导致粮商亏本。

    但粮商们在销售粮食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问题:粮商通常需要向柜坊贷款,以便有充裕资金从农民手中预购粮食,确保秋天有足够的粮食存入仓库。

    其次,粮食在分批销售中,那些储存在仓库的粮食,面临着巨大的过冬后价格风险。

    存粮来年出售,很可能此时的价格波动会导致粮商亏本,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未买先卖”,粮商在和农户定下粮食预购契约前,就以预售的方式,与黄州西阳的“坐商”谈妥粮食出售契约。

    这样的做法,让粮商能够转移价格风险,于是,预购加预售的远期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同理,从事麻等原材料销售的销售商,也按着粮商的办法来降低自己的经营风险。

    而西阳的贸易商和生产商,同样也面临着粮商所面临的问题。

    粮商、原材料供应商能通过预购、预售降低风险,贸易商和生产商自然也能。

    于是他们也预估交货时的预期粮价(或原材料价格),然后以比这价格还要低的价格和销售商定远期交易契约,以避免交货期价格下跌的风险。

    由于西阳贸易商和生产商的买价太低,那些商谈远期合约的粮商、原材料商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寻找更广泛的买家,为他们的粮食、麻等原料定个好售价。

    一些非粮商、原材料供应商认为这其中有利可图,就先从别人手中买进远期交易契约,到交货期临近再卖出,从中盈利。

    这就演变为期货投机交易,如此以来,购买远期交易契约的行为渐渐增加,促进期货交易市场的规模,由此改善了粮商、原材料供应商的收入,他们支付给农民的费用也有所增加。

    于是,当期货交易所在黄州西阳成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商人,都能从中获取好处,而愈来愈越活跃的期货交易,也起到了稳定物价的作用。

    还间接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毕竟许多农户没有什么销售渠道,等到秋天粮食上市时,因为要急着将收获的粮食脱手,所以不得不忍受低价,把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贱卖。

    粮商的预购,可以初步缓解这个问题,而有了期货交易作为支撑的粮食预购,粮商们因为可以很好地“预售”,于是利润有了保障,所以愿意给出更高的粮食预购价,这对农民来说是好事。

    种植粮食的农民,可以从期货交易中间接获益,种植瓜果蔬菜、棉麻、甘蔗的农民,同样可以间接获益。

    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利益的期货交易,等同于有了个不错的护身符。

    正是这个原因,当朝野内外反对期货交易(主要是投机交易)的呼声高涨时,支持期货交易的郝吴伯等人,才能靠着再明白无误的事实,在一次次激烈辩论中击败反对者。

    然而,期货交易的投机属性很刺眼,依旧有许多人对此不满,并且提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