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那掌柜的果然被砸蒙了。
“你仔细想想再回答我!”
这掌柜的被殷清风突然转变的话锋给吓到了。
其实这也不怪他,这是殷清风进了里间和这掌柜的聊天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想法。
殷清风很清楚,一件商品的最大利润是来自于这商品的附加值。而他脑子里的那些款式,就是最好最大的附加值。
如果说这掌柜的将一两重的黄金首饰卖出两倍的价格来的话,那么殷清风脑子里的众多款式,绝对可以做到五倍、十倍甚至更多的增值。
五倍已经很暴利了,何况还不止呢。所以,殷清风在观察这个掌柜的半天之后,决定来投资这家首饰店。
当然,赚钱只是目的之一。
正所谓: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存折只是信誉货币,包括月眉在内,很多人不适应这种变化。人们更喜欢看到真金白银,而不是存折上的一串串数字。
殷清风当然没有这样想法。
他来大唐之前已经习惯了刷卡消费,属于他的钞票是放在银行里还是放在钱包里有什么区别?他这么做也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李世民暂时用得上他,态度很是和蔼可亲。但他可真不敢就这么轻易的相信他对自己没戒心甚至杀心。一旦哪天风云突变,自己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就算现在不像杜伏威那样安排好后路,以后也得安排。而掌握一个连锁首饰店,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收购金银了。到时候再来个狡兔三窟,兴许就逃得一命呢。
“不知郎君。。。”
听这掌柜的的语气绝对是吓到了,“难道眼前这对儿气质不凡的少年人也是来谋夺他的祖业的?”
殷清风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道:“既然这款式不错,你不买有人买。别人买了去,你这生意。。。”
在商界里摸爬滚打很多年的掌柜,很清楚殷清风没说完的内容。
同行是冤家,自己放弃这机会,那自己最好的结果就是卖了铺子回家吃米了。所以,即使心里有再多的不情愿,那个掌柜还是看看有没有回旋的机会,“不知郎君想入多少股?具体怎么个章程?”
既然有的谈就会,殷清风说道:“痛快、有魄力!还没请教掌柜的怎么称呼?”
“不敢,小的贱名郑好”
第202章 为生活计()
殷清风先是一愣,然后忍着笑说道:“正好?哦,郑好啊,你这名字不错。”
郑好讪讪一笑,“先父取这名字,倒是召来不少笑谈。今日又让郎君见笑了。”
“你的名字。。。算了,不讨论你的名字了。我乃郧国公次子殷清风,我旁边这位娘子,则是仙居坊的主人。”
襄城和李承乾的身份没必要公开,其他人他也索性不介绍了。
这郑好掌柜听了一惊,赶忙给殷清风见礼,“原来是国公府的贵人,小的怠慢了。小的郑好,拜见小娘子!拜见几位贵人。”
殷清风知道身份只是一方面,能让这郑好下决心的只有钱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忽悠道:“你也看了这些款式,只要钱帛充裕、匠人够多,这大唐你想在哪里开店就在哪里开店,是吗?”
“这。。。这。。。这。。。。”
明显不是傻子的郑好,脑子里在算账呢。
殷清风不给他犹豫的机会:“还觉得委屈吗?这店我能入股吗?”
让殷清风和月眉没想到的是,郑好很没骨气的跪下了。他仰着脸说道:“不!小的不敢要郎君入股,这店小的奉给郎君了,小的求郎君将小的全家收入府里,小的和三个儿郎愿投身入府。”
郑好的话,殷清风有些不知错所:晕,让我冷静冷静,冷静冷静这什么情况?
殷清风差点儿没让他整出神经病来。一直在旁边看着津津有味的月眉几个人也目瞪口呆。刚才殷清风一步步诱导这掌柜的,本来想着掌柜的答应入股,怎么转眼就投身为奴了?
殷清风看看地上趴着的掌柜和旁边惊呆的月眉,“咳咳,这个。。老郑啊,这个。。。我想问下,怎么就想着想入府为奴呢?”
趴在地上的郑好也不起来,就那么跪在那里说:“这仙居坊,全长安哪里还会有人不知道呢?而且小的还知道,凡在仙居坊做工的人,都称赞国公府的仁义。
小的这铺子看着光鲜,郎君可知道这有多难。从前隋大业八年开始,险些毁家灭族的事,小的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才好不容易熬到了武德圣人进了长安。
现在这天下虽然安稳了、不打仗了,可这长安城贵人太多了,都想要小的奉上家产。今日不是郎君来了,小的早晚也要被别的贵人夺了去。
小的将店铺奉上,也为了一家老少能苟活性命。求郎君收下奴婢吧!奴婢和三个小儿都原因奉郎君为主的。”
说完郑好趴在那里等死。
他这通儿诉苦殷清风听着没啥,人吃人的现象不外如此。一个平头百姓,没钱还罢了。有钱还没靠山,谁不踩一脚?只是月眉听完后,眼泪含眼圈的。
殷清风看了她一眼,心说:还得练啊,“月眉,这老郑竟然把你说哭了,你说怎么处罚他。”
向来心善的月眉忍不住的求情道:“郎君,他好可怜,你就收下他吧。”
殷清风故意逗她:“你也同意?”
“月眉,月眉是不是做错。。。。”
殷清风卖乖的说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里有什么对错,你高兴就好。”
“郎君”听了殷清风这么说,刚才还痛心郑好的遭遇的月眉,现在则是被殷清风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了。
不但月眉被殷清风感动了,范鱼娘她们三个也都是某种表情。
哈哈,殷清风也觉得这话杀伤力不错。
看看自己把月眉也逗的差不多了,他低头说:“那就看在我家娘子的面子上,收了你吧,还不赶紧谢谢任娘子!”
他真心不想收人为奴,但首饰店很重要,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
“奴婢郑好,谢任娘子开恩、谢谢郎君开恩。奴婢这就带三个儿郎过来叩见主人。”
对奴隶制有抵触情绪的殷清风叫住了他:“等等,你只能代表你,这为奴的事情你可不能代表你儿子。”
“奴婢是他们的阿耶,自然能代替他们做主了!”
正好奇怪殷清风的言论。
殷清风看着理所当然的他,也不知说什么好了,“你起来说话。”
“是,奴婢遵命。”
殷清风知道事已至此,基本是没什么变动了,不管他愿不愿意,这郑好的三个儿子是要一起收下了,只是他还想锻炼一下月眉,“月眉,你看怎么好?这里的一切由你来做决定,就算是将来纳入到集团里,以后这店铺也归你打理。”
“啊?这。。。哦。。。”
月眉看着自家的郎君的表情知道这事没法更改的了,于是很快的进入了角色:“去,把他们都叫进来。”
“是,任娘子,奴婢这就去。”郑好爬起来就出去了。
不错有点儿意思,咱是霸气惯了的,咱女人也应该有这风范才对。殷清风暗自点头。他也不给月眉支招儿,想看看一会儿她怎么处理。
估计是这郑好和他儿子做解释呢,所以等了能有十多分钟郑好才领着仨儿子进来。
“奴婢郑钱、郑通、郑和拜见任娘子、拜见郎君、拜见任娘子。”
靠。。这爹的名字有点好笑,这仨儿子就更。。。为了威严殷清风还不敢笑,“麻蛋的,可憋死我了。挣钱、正统、下西洋。服了。”
殷清风扭头在偷着乐,可月眉不知道啊,她板着脸一本正经的挨个儿询问各自年龄、特长、现在的职位等等。
殷清风在旁边看得是直点头:“还别说,小丫头已经成长不少了。
你说现代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怎么去和从小就自己去卖报纸挣钱长大的欧美的孩子竞争?啥都没经历过,除了要钱就是要钱,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还好老子“躲”到大唐来了,要不指不定老子的孩子也是个败家子儿呢。
嗯。。。这丫头绝对有再培养的潜质,以后多锻炼锻炼她,小爷我以后就省心喽。”
那边的月眉继续摆女主人的架子:“都起来吧。郑掌柜,以后这店还由你来负责,每月将账簿送到我这里过目。
郎君刚才给你的款式,照样赶紧做出来。同时你也要再去收购各种宝石回来,所需的钱帛你派人过来取。
有了郎君提供的款式,以后肯定还要在其他地方开店,你第一个任务就是增加首饰匠的人手。
至于你们三个以后全力和你们的阿耶学习如何管理店铺,如果有新店开设,希望你们有能力独当一面。”
听到月眉有模有样的命令后,爷儿四个赶紧应答:“是,奴婢遵命。”
殷清风看她说的差不多了,就接过话茬:“城南七十里有处梧桐山庄,我和任娘子住在那里,明日你们自己打听着找过去。今日先回去想想怎么增开新店,明日要报与任娘子知晓。”
“是,奴婢遵命”
“这些宝石要赶紧做出来,到时候我会留几个放在店里做展示品,便于你们宣传。”
第二天上午,正在上课的殷清风,被告知说老郑家爷四个都来了。
殷清风和月眉带着范、薛二人和襄城姐弟俩在第四进的花厅里接见了他们。
等他们磕了头起了身,殷清风说道:“老郑,小爷我心情高兴的话咋样都行,心情不爽时,你五体投地趴到死都没有。以后见我不用磕头了,见到任娘子你再按规矩来。这是范娘子、这是薛小娘子,以后按照对待任娘子的礼节来尊重。”
“是,奴婢等记下了。”
老郑家爷四个回答得很整齐。
“喏,这些是我随意画的一些款式。这几十个款式你们琢磨透了之后,自己再去创新,就别找我了。”
然后殷清风给月眉一个暗示,让她接着来。
月眉轻轻的点了下头,然后转头对郑氏父子说道:“账簿备好两份,你那边留一份,另一份每月月底要送过去。平时我不插手你的经营,店里有什么决定和变动还是要向我汇报后再进行。”
郑好恭敬的答道:“奴婢记下了。”
“之前说过,想要开分店首饰匠必须充足、技术必须精湛。洛阳、汴州、扬州、金陵、益州等人口大邑优先开店,再以这些店作为支点向四周扩张。
投身为奴,不见得是坏事。有国公府和郎君照应你们,只要你们尽心做事,别说你们,就是你们的后人,也是富贵尽享的。
话已至此,想怎么做,你们应该清楚。”
正好赶紧说道:“奴婢父子四人将是郎君和任娘子最忠心的仆人。”
月眉不理他的奉承,依旧严肃的说道:“现在说说你们的计划吧。”
郑好规规矩矩的说道:“奴婢牢记任娘子的教诲。奴婢这店在长安城里不是最大的,但名气还不错。
奴婢打算先将郎君赐予的几个款式打造出来,带着这些首饰去同业那里挖些匠师来。待这些人签了奴籍,也掌握了刚才郎君赐予的款式的打造方法,争取年底或明年初春在洛阳开店。”
有些问题殷清风怕月眉没想到,于是接过话茬,“你提到了管理和首饰匠、扩张的问题,但你忽略了店里销售人员的培训和奖励办法。
人员方面,从仙居坊和妩媚店各给你调两个人过去。她们负责培训你店里现有的人员,其他人员我再另行派遣给你。
至于奖励的办法,我一会儿就写给你,你带回去仔细记牢、严格遵守。”
正好转身对殷清风恭敬的回答道:“是,奴婢记下了。”
刚才和郑好说服务员时,殷清风觉得裴氏和殷玉娘这两个培训部的部长有必要立刻走马上任了。
这里有之前官宦家出身的人,由她们培训礼仪,自己再来提供经典销售用语。再从那些佃户、牧民家的孩子里挑选人出来,少数的培养成店长级别的,其余的人培训成店员。
这样,既解决人手问题,也有忠诚上的保证。
想到这,殷清风对他们交代了一句:“你们先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殷清风留下月眉和他们交谈,他回去将刚才的想法写下来给闻氏,看她那边什么意思。
第203章 瓷器计划()
仙饰坊,是郑好那家店铺的新名字。
在无法保证忠诚度的情况下,殷清风收下郑氏父子为奴。
因为这事儿,殷清风自己都嘲笑自己。
他一面向李世民劝谏解除关于奴婢制度的法律,一边自己又大肆蓄奴。在外人看来,这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
不管外人怎么看,殷清风知道自己终究有一天会把这些契约解除的。在此之前,他要利用这种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在外人看来,又是一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表现。
他也无奈,他属实对这个时代的人没多少信任感。
送走郑氏父子第三天,殷清风又迎来了一对父子。
“老汉韩起,叩见县男。”“小人韩潇叩见县男。”
这爷俩是武士彟派人送来的,他们的身份是耀州窑的老板。
古人爱玉、尚玉!而瓷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出玉的那种中庸道德、成熟内敛、礼义廉耻的神韵和内涵。现在天下安定,有些人就要开始享乐了,而瓷器必将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之前瓷器一直是实用器为主,还没有达到被文人阶层认可的程度。所以殷清风要让瓷器逐渐成为那些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且,他终极目标是让世上从此流传一句话:“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
为此,他将耀州窑、巩县窑、均窑、定窑、越窑、寿州窑、浑源窑等等历史上有名的窑口都写给武士彟,并让他去购买下来。
由于经常看华豫之门和北京马大爷的节目,殷清风对瓷器产生兴趣后,也查看过不少的关于瓷器的资料。
就他所知,有些窑口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产了,比如龙泉窑。越窑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商代末期。但更多的窑口形成于隋唐时代,并且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
别说瓷器最高境界的‘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还没有达到,就连模下印花、釉下彩也还没出现。这两样技术是湖南长沙窑首创的。只是不知道长沙窑现在建立起来没有。
想到长沙窑,殷清风又想到了一句缠绵的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长沙窑初期的销量并不好,原因就是它们的原料等级不够高。也就是说,用来生产瓷器的黏土不够细致。为了维持生计,长沙窑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在瓷器上题写诗词。
“君生我未生”那句诗,便出自长沙窑的一个酒壶上,而这首诗的作者却未见于史书。
原料的瑕疵,并不代表长沙窑的成就不高。
长沙窑是器型最多的窑口,也是最早使用釉下彩绘、最早开创模下印花、最早在瓷器上体现外国文化的窑口。
长沙窑因为是最早发明铜红釉的釉下彩的窑口,成为了人类瓷器史上彩瓷的鼻祖。宋代钧窑、釉里红、祭红、郎窑红都是从此衍生出来的。
因为瓷器的档次不高,长沙窑的经营者又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引进了阿拉伯文化。如:外国女郎、异国情侣人物图案、棕榈树、葡萄纹、椰枣等植物图案,以及狮子等动物图案。
于是,它又成了专门为海外客户定制的外销瓷的鼻祖。
由瓷器,殷清风又联想到了景泰蓝。但是一想到景泰蓝主要是由红铜制作,对于缺少铜矿的大唐来说,玩儿景泰蓝实在是太奢侈了,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后来闻名于世的瓷器,现在不过才出现在家有巨资的家庭里。它的黄金时代还远未到来。机会,就掌握在他的手里!
瓷器从艺术价值来评估的主要依据是造型、装饰和图案三个方面。
在造型上,以陈设器价值最高,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陈设器、文房用具、冥器、日用器。
装饰上以彩装饰价值最高,如雍正时期珐琅彩,价值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彩装饰、釉装饰、胎装饰。
图案上以人物图案价值最高,如鬼谷子下山图。价值的排列顺序为: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山水图案、吉祥图案等。
唐初的瓷器过于单一,不但只有青、白两色,就是器型也很少。
中国人对“红”尤为偏爱。它喜庆、大气、热闹,太阳升起来都红透了半边天。但古人也同样知道,在太阳升起之前天地最初的颜色是从青色开始,然后由冷到暖,由清微淡远到光芒万丈。
古人尤爱青色,并将很多美好的寓意,都注入“青”来表达。
若一个人得到喜爱,便称之为“青睐”、“青眼”;若仕途顺利则称之为“平步青云”、“青云直上”;古人把正气凛然、公明廉洁的官员称为“青天”;在佛教中,僧人们常用“青莲”来形容佛的眼睛;在古老的风水学中,“祖坟冒青烟”是指祖上有人得道成仙,将保佑子孙有好运。。。。。。
古人对青瓷有着分外的喜爱之情,而对白色瓷在最初只是无奈的接受。
在其他釉色的瓷器出现之前,瓷器只以青白两色为主,但白色又是丧葬的颜色。所以,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的白瓷更多是用来陪葬的。
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白瓷的素雅和高贵的美,才渐渐的被世人接受,并从隋朝开始成为主要的瓷器颜色。
除了颜色单一外,种类和器型也很少。
瓷器以器型来分大致可分为: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而每种器型又有若干个分类。
以瓷瓶为例,玉壶春瓶、梅瓶、筋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直径瓶、穿带瓶、弦纹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多管瓶等等,超过四十种。
除了这些,工艺也非常简单。
对瓷器的生产工艺殷清风真的不敢说他懂,因为他真的啥也不懂。但咱们老祖宗创造的汉字实在伟大: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