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宝姐姐-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说好了一块儿来的,你夸一句我赞一句,舌灿莲花,恨不能逼着乾隆立时就定下才好。
    这便罢了,偏有人碰巧儿在半道上遇见的,两厢里一说,坏了,看好的竟不是同一人。这下从半道上吵到御书房,吵吵嚷嚷的定要辩出个优劣来。
    没几日乾隆便改了规矩。
    打发了吴书来守在门口,见人来先叫噤声。趁着大臣们还没回过神来,便先递上一本册页。
    翻开头一页便写了便是一青年才俊的姓名、门第、父祖三代官职、母家门第等,往后空出五页,前两页已有了一些大臣的评语。这五页后,又是另一个青年才俊。
    不等大臣们开口,吴书来手一挥便有两个小太监搬来桌椅,又有两个伺候笔墨的捧来文房四宝。
    待一切布置好,吴书来这才笑眯眯的说:“皇上有令,不论是想举荐哪个,从册页中找出来,写上评语便是。若是见了册页中有哪个有不妥之处,也请写上。若是册页中没有的人,也劳烦大人们给添上。”
    “吴总管,这。。。。。。是何意啊?”
    吴书来恭敬地冲着西南方一拱手,低声说道:“原是要从各位大人举荐之人中选几个好的,再派人报予太上皇。万岁爷担心到时传话之人嘴拙,不比各位大人,若是说的不好反倒是不美。倒不如由各位大人亲笔写下,也好叫太上皇看个明白!”
    这话一出,原本想多赞美几句的立时停了笔,还没动笔的一面庆幸一面又在心中仔仔细细的斟字酌句,本来见着别人推荐的好想要贬低几句的也不敢动手了。一时竟个个儿都速速写完快快离去了,再不敢有半分耽搁。
    到了十月里头,乾隆便叫吴书来把册子收了,规整规整再誊录一份出来。原先那本要随着雍正寿礼一同送往五台山,乾隆不好在上面批注。
    这日乾隆正拿着誊写出来的册子看着,见满朝文武推荐的不是谁家的嫡次子,便是初入仕途又没什么家世的。不由冷笑了声:“亏得他们还知道不能把那些个庶出的往上头写!”
    赶巧儿皇后送了甜汤来,闻言笑道:“宝铉哪里是这些人配得的!若不是傅恒早一年已娶妻,臣妾倒免不得要为他求上一求了!”
    “傅恒?”乾隆想了下,“原也是好的,怎么朕听说他的庶长子倒先出生了?宝铉可见不得什么通房妾室那些乌七八糟的!”
    富察皇后噎了下,使劲儿笑了笑,“傅恒原是臣妾幼弟,家里头也偏宠这些,竟是叫臣妾父母把他惯坏了!”又指了指册页,说:“不提傅恒了。皇上看了这半日,可有满意的?”
    “满意是提不上的。你可知这里头得评语最多的是谁?”
    “必是位顶顶好的青年才俊!”皇后答道。
    乾隆不由的笑了声:“林赫玉!哪里就才俊了!”
    “诸位大人推荐,必是有些个缘由的。臣妾也曾听闻,林大人时常在御书房巧遇纯敏,相谈甚欢,怕是有缘呢!”
    乾隆皱眉:“哪里来的没边儿的闲话!这宫里头你要好好儿的管管,别竟叫些小人没事乱嚼舌根!”
    皇后一惊,忙告罪退下。
    见乾隆陷入沉思,吴书来忙上前道:“皇上,这甜汤可请皇上趁热喝了吧。回头该凉了!”
    乾隆端起甜汤,喝了几口,转头问道:“宫里头真有人在传宝铉与林赫玉‘相谈甚欢’之事?”
    吴书来忙回道:“回皇上,御书房、养心殿伺候的人奴才都敲打过了。许是林大人在半道上叫哪位大人瞧见了,这才传出话来。”
    乾隆冷哼一声,“朕知道,若不然,怕传出的就不止‘相谈甚欢’了!”
    吴书来犹豫了一下,开口道:“皇上,奴才斗胆,为何皇上不看好林大人?”
    “林赫玉?他俩再‘相谈甚欢’宝铉也不乐意嫁他。他可是说了,往后要三妻四妾尽享齐人之福的!”说罢,转头听着吴书来:“说吧,又有谁去找你说情去了?”
    “皇上圣明!”吴书来低头道,“只这人来的突然,奴才也给惊到了。听了他的请托倒叫奴才感动了老半天,这才有此一问。”
    乾隆摆摆手,“好话不必多说,是哪个?”
    吴书来告了声罪,上前将册页翻了几下,“东平亲王雷复诤,为其嫡长子雷克祌来求。”
    “嫡长子?倒是难得!”乾隆看了看,“比宝铉大三岁,也算相配。。。。。。只是男子十八未婚配,也没纳妾,倒是少见啊!”
    吴书来急忙说道:“那日东平亲王说了,雍正十年薛家进京时曾借住于东平亲王府。万寿节那日忙乱,也没避着,世子便瞧上长公主了,再不肯娶旁人。别说娶妻纳妾,更是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
    “你去把原先那册子取来,朕给他记上,看看皇阿玛怎么说。”
    十一月底,五台山那头回信了。
    雍正只让人带了一句话来,雷克祌可以考虑,别的几个都太差劲了!特别是林赫玉,既肖想齐人之福,那便回家享福去吧!
    乾隆哭笑不得,叫来了宝铉、薛蟠,又叫了弘昼,林赫玉倒也自己来了。
    听了雍正的回信,众人皆陷入沉思。
    唯独林赫玉,一脸哀伤:“到底是哪个害我!竟然把我的名字也放上去了!”
    乾隆笑道:“怕是有二十来个。”
    弘昼一拍桌子:“想这么多做什么!下月便是爷的寿辰,爷给雷复诤下个帖子,让他带了人来给爷瞧瞧不就是了!”
    乾隆拿扇子敲他头:“胡闹!你瞧了有什么用!记得到时候叫上薛天相、薛夫人一块儿去瞧!”
    “好嘞!再给放个屏风,让宝铉也看看!”
    腊月二十七,和硕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寿辰。
    东平亲王早早的带上世子上门。先领着雷克祌在外头转了一圈,该见的都见了,便有内院丫鬟来请,说是今日裕贵太妃想见亲戚了,如今里头都是长辈,正好请世子往内院去一趟。
    这裕贵太妃只是碰巧前来,听了弘昼的计划,直说太大意。
    东平亲王家的世子都十八了,哪里还能进内院?
    因此一面叫人安排着辈分较小的福晋、命妇们进屋避避,一面又安排人去外头传话。至于亲戚一说,大清开国百年,一辈辈儿往上数,谁还算得清到底是不是亲戚呢?
    裕贵太妃叫了薛夫人坐在身边,和亲王福晋在一旁作陪。又有履亲王福晋、庄亲王福晋、慎郡王福晋、諴亲王福晋坐在一旁。
    因是寿宴,一众福晋们都穿了吉服来。雷克祌进了院子,满眼只见石青色吉服褂,倒是薛夫人,一身绣团花的褂子,在一群绣团龙的福晋中间显得格外惹眼。
    雷克祌不过扫了一眼,便低头不敢再看,恭敬行礼。
    裕贵太妃叫了起,随口问了几句,不外乎年龄、官职、喜好等等。
    待听说雷克祌已是一等御前侍卫,不由的笑了,“倒还算长进。”又转头同薛夫人说:“听说你家薛蟠也是三等侍卫了,两人竟是同僚呢,也不知见没见过。过几年薛蟠也该有这番成就了。”
    薛夫人忙说:“蟠儿愚钝,哪里能同世子相比。”
    裕贵太妃又叫雷克祌近前来仔细看了看,夸道:“生的俊俏!”
    雷克祌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小小年纪有如此定性,倒叫人不由得高看他几分。只是也就雷克祌自己心里头知道,在这后院被贵太妃和众多福晋为官,实在难熬。更何况那句“生的俊俏”,听得他嘴角直抽,真叫人恨不能拔腿就走!
    这才转身同薛夫人说:“确实是个好孩子。改天儿再叫进宫让太后娘娘瞅瞅,保管太后娘娘也是欢喜的!”
    这话传到乾隆那儿,倒叫他同宝铉笑了半天。也不知雷克祌被这么瞅来瞅去的,可还高兴?
    裕贵太妃将事情同太后一说,可把太后气到了。
    最初便是熹贵妃想收宝铉为义女。后来随叫雍正给抢了去,到底也算在了熹贵妃名下,不然当初乾隆登基,宝铉有郡主晋封和硕公主也不会如此顺利。
    如今乾隆操心宝铉的亲事,一人偷偷“敲定”了人选,自己竟半点都不知道。立马就将乾隆叫了来,好好儿的抱怨了一番。
    这下也不顾快到年节了,第二日太后就派了两个身边的嬷嬷,去东平王府将雷克祌请进宫。
    两个嬷嬷是太后身边的老人,太后为着什么派她们前来,自然不瞒着她们。
    宫里的老人,都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什么看不出来?不就是瞧瞧东平王府里头可有谁会碍了长公主去!宫里头谁不知道长公主受宠,自是卯足了劲儿去看。
    既然知道了自个儿的任务,这两个嬷嬷打进了东平亲王府便偷偷儿在王府里头四处看着。一面传话,一面还仔细瞧着众人的神色。
    至于她们回去向太后回了什么话,那就无从知晓了。
    众人只知道,太后对东平亲王世子很是喜爱,赏下了好些个好东西!

  ☆、第36章 初一嫡长

除夕宴凤姐得贵子满月礼宝铉亲到贺
    年三十一大早,贾母便带了尤夫人、邢夫人,按品级妆扮,同一干命妇一道进宫朝贺。
    傍晚回了荣国府,早有王夫人领着凤姐、李纨等,换好了新衣等着。待有贾赦、贾政等回了府,一府的人又急急忙忙的来到宁国府,开宗祠祭祖。
    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
    贾环只在一旁冷眼瞧着。
    旧时不懂这些个规矩,眼见着祭祖之时有宝玉的份,很是艳羡。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场笑话!
    贾家分为宁、荣二府,原先二位国公便是宁国公为兄长,自是以宁府为先。贾敬为宁府之主、贾氏族长,自是主祭;贾赦为荣府之主,自是陪祭。二人嫡长子又各自献爵、献帛。问题就出在贾宝玉身上!
    贾政一支,既是荣国府的二房,这祭祖便只有靠后的份。偏贾母发话,硬叫宝玉进去参一脚。
    旁的身份都是宝玉比不上的,展拜毯、守焚池这样的粗活又瞧不上,最后也只能抢了捧香的差事。
    这捧香的差事既能叫他抢到,不为别的,只因为捧香的原是贾蓉,贾母借口宝玉辈分比贾蓉长,硬是叫贾蓉让出了这差事。
    贾蓉自是乐得。祭祖捧香原也不是什么好差事,不过得个名头罢了,既然他贾宝玉自降身份,乐意同他贾蓉平辈,那他贾蓉也没什么亏的!
    好容易回了府,王夫人同李纨又是一阵忙活。
    王熙凤的肚子如今月份大了,将将要生产之时,即便是年节里头,也没人赶去烦她。无他,若是累着早产了,不但帮不上忙,反而要连累全府忙上加乱了!
    贾母端坐于正室,贾府的规矩,有头有脸的老奴才便是主子也得敬着。因此是家里头的老婆子先来行礼。
    因贾母辈分最长,贾敬领着宁府众人、贾赦领着荣府众人一同进屋,一块儿行了礼。待各自坐下,又是小辈的向长辈行礼、年少的向年长的行礼,好一阵忙活。
    而后是两府的管事、婆子、丫鬟、小厮,一一的行过了礼。
    贾母乐呵呵的散了压岁钱。
    众人又起身来到院子中,左昭右穆、男东女西围着桌子坐了四五桌,这才叫开席。
    酒过三巡,王熙凤便借口身子不适先回去了,贾母也不多说。
    宴散之后,众人各自回了自个儿院子,焚香上供。待过了子时,各处具是爆竹声声、烟火满天。
    许是惊到了,当夜王熙凤便开始腹痛。
    次日五鼓,贾母等又按品大妆进宫朝贺。
    邢夫人虽心系凤姐的肚子,却也不得不妆扮好,随贾母一同入宫。只是眉眼间具是愁色。
    大年初一便如此折腾,贾母心里头很是不喜。见邢夫人全无喜色,难免斥责了几句:“大好的日子皱着眉头,忒小家子气!早知道这般你便留在家里,我带老二媳妇儿来便是了。正好给咱们娘娘贺寿。”
    却不想,早有小宫女听到了。宫里头的宫女儿成百上千,若没能跟个好主子,便是死了,也不过是埋了,悄无声息的就去了。
    这小宫女暗地里头跟了甄贵人,如今咸福宫里头三个贵人斗得正欢,得了这么个抹黑贾家的机会,甄珩便想尽办法儿的,将此事漏给了太后身边的嬷嬷。
    “贾夫人怎么眉头不展?怎么,爱家这慈宁宫里头有什么叫贾夫人不满意的?”太后不高兴的发话了。
    贾母狠狠瞪了邢夫人一眼。虽说想落井下石,彻底的除去邢夫人,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只要贾赦还占着荣国府一天,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回太后。老身的孙媳妇贾王氏怀胎十月,昨晚发动了。只是今儿出门前还未生产,老身的儿媳怕是正挂心着。”
    太后一愣,一旁的嬷嬷忙附耳上去说了几句。
    “是叫王熙凤的?”太后问道。
    “正是老身的孙媳妇。”
    太后笑道:“常听宝铉说起,听说最是个爽利的。哀家原就想召她进宫说说话,后来听说她有了身子,便罢了。不想日子过得这般快,竟是要生产了!”转头对嬷嬷说道,“你去挑两个产嬷嬷,带上个太医走一趟。这大年初一出生的,若是个男孩儿,那可最是有福不过了!”
    那嬷嬷回道:“先前长公主叫太医看过,八成是个男孩儿。”
    “哀家记得荣府一等辅国将军贾赦只得了个孙女?”太后转头问邢夫人,见她点头称是,又对贾母说:“还要恭喜贾太夫人,荣府有了嫡长孙,这下后继有人了!”
    正月初一辰时,王熙凤产下一子,是名贾荃。
    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贾荃满月,虽有贾母再三念叨,“小孩子家家的,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没的折了福分!”贾赦还是一大早带着荣府一干人等,抱着贾荃,去宁府开宗祠祭祖。
    回了荣府,贾母见府里头下人们着急忙慌的布置院子、准备迎客,更是不高兴了:“不过是个小孩子,刚满月的就这么折腾,往后可还了得!便是宝玉满月之时也没有开祠堂的。宝玉的满月宴也不过如此,荃哥儿怎好越过他二叔去?”
    王熙凤刚出了月子,养的很是精神,抱着贾荃笑道:“老太太不必担心。荃哥儿是荣府嫡长孙,有是正月初一所生,再加上太后金口玉言‘最是有福’,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敢作祟的!”
    “这便罢了。”贾母皱眉说,“府里头如此布置,若是没些个客人来,岂不扫兴?倒是未免要叫人笑话!”
    王熙凤笑盈盈的说道:“老太太尽管放一万个心!荃哥儿生得好,自有那想沾福气之人上门到贺!再说了,荣府嫡长孙的身份,哪里有谁敢不来?我只怕呀,到时候来了满院子的人,吵吵嚷嚷的叫您不安生了!”
    贾母值得说:“无妨,人老了就爱热闹,来的人多,我只有更加欢喜的!”
    不过小半柱香的功夫,便来了半院子的人。
    东平亲王,北静郡王,南安、西宁两位贝子,原先四王都来了;另有除荣宁二府,一等伯牛继宗,一等子柳芳,三等辅国将军陈瑞文,三等奉国将军马尚,一等子侯孝康,一等子孙石光,八公也具是到齐了。便是原先因着史湘云之事同荣府日渐疏远的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也携妻带子全来了。
    正热闹着,忽有人来报,门前来了辆红盖红帏、盖角金黄缘硃轮车,前引八人,随朝侍女四人。
    贾母正愣神,就听王熙凤笑道:“竟是长公主亲至了。老太太,咱们少不得要去门口迎一下了。”
    宝铉进了院门却不落座,站定于院中,便有一侍女上前,宣读皇太后懿旨。
    太后上下小儿金项圈金镯子若干,更重要的是,赏了好些珍贵药材,指明了给王熙凤。再往后,便从贾母起,贾赦、邢夫人、贾琏、凤姐轮着赏了一遍,又以凤姐的一套红宝石镶金头面最为贵重。
    待众人谢了恩,宝铉笑着开口:“皇额娘说了,王熙凤产子,功劳最大,故而上的多谢,贾太夫人、贾夫人莫要见怪。”
    二人忙道不敢。
    宝铉又说:“我也不必皇额娘,重赏是给不起的。只早早儿的备了一个长命锁,叫人拿去给高僧诵经七七四十九日。若是贾荃这孩子再早生那么一两日,怕是满月礼还未必拿得到。”
    说话间,早有一宫女捧着一个福字芝草纹捧盒,交予王熙凤。
    贾母忙说:“稚子尚小,当不起如此重礼。”
    宝铉笑道:“哪里就当不起了!荃哥儿虽小,却是荣府的嫡长孙,将来也是要继承荣府的,那可是前途无量呢!再说了,宝铉的故乡有句古话,女孩儿家十五出生最是有福气,男孩儿则是初一出生最是有福!宝铉自个儿轮不到十五,如今见到个初一出生的男孩儿,还是正月初一,我可是想着来沾点福气呢!”
    贾母闻言,如遭雷劈。
    往日只当元春正月初一出生,事事占先,自然最是有福。不想竟还有这般说道,这女孩儿家竟然是十五出生最有福气!难怪元春入宫之后并没有一飞冲天,反而渐显颓势。。。。。。元春没那般福气,却叫自己送进了宫里,往后可如何是好?
    王夫人在一旁很是不忿,阴阳怪气的说道:“长公主怎就这般断定?我听说啊,这正月初一所生,不论男女,那都是有大造化的!何况妾身听说正月初一阳气大盛,合该是女孩儿出生的时候,男孩儿却是过犹不及吧!”
    宝铉笑道:“王宜人多虑了。这话原是问过高僧的。男初一、女十五,半点儿换不得。”
    逗弄了会儿贾荃,宝铉笑着说:“小娃娃真讨人喜欢!回头本公主去向皇兄,给你爹爹讨个世子的名头可好?”
    无巧不成书,贾荃正巧在这时咯咯的笑了起来。
    周围的人忙奉承道:“小孩儿真有灵性!”
    又有人凑趣说:“这下可得要劳烦长公主去求皇上了!”
    宝铉淡笑:“倒也不劳烦。贾琏既是贾将军嫡长子,本就是应该请封的。只是一直没人提罢了。如今趁着这喜事,正好一块儿定下了!”
    一旁贾母、贾政、王夫人脸色铁青。

  ☆、第37章 侧室试婚

侧福晋闲话侧福晋长公主笑谈长公主
    “可算是叫你在贾府耍了趟威风了!也不知那贾太夫人哪儿招你了。”太后笑着说,“这回哀家可是事事都顺了你的,旁的不管,你也要让皇额娘开心开心才好!”
    “皇额娘有吩咐,宝铉哪敢不从!”宝铉娇笑道。
    贾荃的满月酒上,宝铉同凤姐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