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空中,僚机必须要听长机命令,现在的情况,貌似分开也是最合适的。
于是,泰德不再犹豫了,也跟着俯冲下去。
卡尔向左,泰德向右,他们向着两个双机编队俯冲下去。
一打就跑,不和他们在水平面内缠斗,能有什么问题?看情况,对方肯定是想要俯冲到海面上,利用他们水平机动性能好的方式来摆脱,泰德想起了这几天的格斗技巧,心中早有准备,跟着向下俯冲。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突然停电
寒风在嗖嗖地刮着,格陵兰岛的天气相当冷,在白皑皑的山脚下,空军基地里面的日常工作都在继续着。
他们不知道,就是身后的山坡上,一直都有人在观察着他们,而现在,这些人不仅仅在观察他们,而且还有了实际行动。
“时间到了,我们行动吧。”一个全身穿着兽皮,看模样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因纽特人的男人说道,在那帽子的下面,却是一张白种人的面孔。
“好的。”身后的几个人说着,就开始动手了,他们举起了一根长长的木棍,木棍的末端,挂着一只已经死掉的海鸟。
他们几个人一起动手,用力支撑着十米长的木棍,而那海鸟,也慢慢地向前移动,逐渐地向着输电线靠去。
突然间,输电线上冒出来了火花,这个火花无比的灿烂,飞溅得到处都是,那只已经死去的海鸟,全身也抽搐着,迅速地变成了黑色,冒出了黑烟。
输电线还在继续冒着火花,突然间,嘭的一声,一根输电线突然就燃烧着,掉落下来。
成功!
几个举着棍子的人,快速地将棍子缩回来,此时,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头都在发颤,那可是好几千伏特的电压啊!
虽然策划这次事件的人信誓旦旦地保证绝缘措施得当,他们不会有任何危险,但是,毕竟他们是亲自动手的,相当害怕电流顺着木棍传导下来,将他们几个人都烤糊,而现在看来,和预期的一样。
输电线断了,完全模拟得像是一场自然事故,一只飞鸟累了,落到了输电线上,结果被电死了,同时,输电线也因为发热而断裂。
嗯,就是这样。
基地内。
雷达还在转动着,诺沃特尼听着无线电里面的呼叫,知道目标机变成了四架,顿时,诺沃特尼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该不会是一场钓鱼行动吧?
美国人故意设置陷阱,等到己方的飞机飞过去,结果出来一大群的战机招呼,这也是完全可能的,毕竟那里已经脱离了己方的雷达探测范围,美国人想要埋伏起来偷袭,太简单了。
但是,美国人即使想要偷袭,群殴,恐怕也会失败的吧?别的不说,至少己方的战机如果发现是陷阱的话,只要一口气爬升上去,到了一万四的高空,那就所向无敌了。
卡尔一直都是自己的僚机,经验是相当丰富的,绝对不会恋战的。
想到这里,诺沃特尼就要按下无线电的通话开关,向前方喊几句,不要恋战,情况不妙,那就赶紧回来,反正已经把对方驱逐走了,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刚刚要喊,就听到了啪的一声,接着,头顶的灯熄灭了,眼前的电台不亮了,外面的各种机器设备的声音,也都消失了。
“怎么回事?”诺沃特尼推开门,外面的冷风嗖嗖地进来,他大声地喊道。
“停电了。”一名士兵大声地喊道:“我们整个基地都断电了。”
其实,一般的野战基地,都是自配发电机的,但是,由于格陵兰岛比较寒冷,用电量比较大,而且,正好基地又有现成的和外界连通的输电线,是美国人布置的,当然就直接使用外界的线路了。
一般寒冷的地方,可以烧壁炉,但是这里不行,到处都是天寒地冻,根本就没处砍柴,所以,取暖都是用电,耗电量是相当大的。
现在,居然突然间停电了。
“立刻启动备用发电机。”诺沃特尼喊道。
取暖用电可以放在一边,检查线路,恢复供电也需要时间,现在,他们需要立刻启动备用发电机,至少把无线电,雷达,以及基地里架设的导航设备都接通才行。
此时,诺沃特尼已经在心中七上八下的了,任何的偶然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在己方的战机远离基地作战,而且还可能遭遇陷阱的情况下,突然停电,那就不寻常了。
等到恢复供电,立刻就发出指令,让两架出击的战机返航!
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不用诺沃特尼命令,两名地勤已经匆匆地跑到了一旁的电源车的旁边,他们是训练有素的。
这是一辆福特卡车底盘改造的发电车,后面的车厢里是一台奔驰公司产的柴油机驱动一台200千瓦的发电机,足以满足应急的电力需求。
地勤上了发电车,拧动后面的柴油机启动开关。
启动开关分成两个档位,第一档是预热,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不预热是无法启动的。
预热塞开始加热气缸,三分钟后,预热指示灯就关闭了,然后,地勤将启动开关向着第二档上扭去。
“嗡,嗡嗡。”起动机发出了一声声的响声,但是,就是听不到柴油机启动的声音,也看不到排气管冒黑烟。
“不好!”一名地勤喊道:“柴油冻住了!”
这里天寒地冻,虽然他们已经使用了最低标号的柴油,虽然将所有的油路都进行了包裹,虽然每天都进行一次例行的启动检查,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候还是掉链子了。
“快,烤火!”地勤喊道。
在寒冷地区的操作,德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当初在芬兰,德国就专门派遣了人员去实地操作,为的就是一旦在苏联的战争经历时间太长,拖到了冬天的话,也能继续打下去,准备充分。
苏联没有用上,而在冰岛,在格陵兰岛,都可以用上了。
一名地勤拿出了烂布头,在上面浇一点油,点着后,顺着管路烤起来。
烤发动机是很有讲究的,烤油路,顺着快速地烤,不能因为过热而将油管烤着了,柴油滤清器,还有油箱,都需要反复快速地烤才行。
烤了三分钟,地勤说道:“这下没问题了,重新点火吧!”
于是,那名操作启动旋钮的地勤,继续拧动旋钮,希望能够听到那熟悉的高压油泵喷油的声音,希望能够看到排气管冒出来的黑烟。
“嗡,嗡嗡。”起动机在空转,发动机居然还是无法启动?
这时,地勤才不得不拧开了油箱的盖子,当他违反条例,直接把火把凑过去照亮的时候,只见里面已经结成了一个大冰坨!
油箱里面的柴油,居然全部变成了冰块,这下糟糕了!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泰德返航
由于提炼的原因,在分馏塔里面,煤油,汽油这些轻质油在上面,一般不会有水分,而柴油在下面,所以经常会出现柴油里面混合着水分。
但是现在,油箱里面的柴油几乎全部变成了冰块,这还是超出了地勤人员的认知能力的,似乎己方的柴油没有这么不堪?
这应该不是正常现象,那么,也就意味着可能是人为的,在基地里,不仅仅有己方的人员,还有一部分从本地招收的土著来承担基建任务,难道是他们之中有问题?
当接到了发电机暂时无法启动的消息之后,诺沃特尼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情况。
“一中队,跟我起飞。”诺沃特尼喊道:“我们去增援。”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美国人引诱己方两架飞机离开,然后,又通过基地断电的无耻手段,切断了和前方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刚刚起飞的两架飞机,可能已经凶多吉少了。
这不能不让诺沃特尼着急,他匆匆地拎着自己的飞行帽,向外面跑去,爬上了自己的战机。
美国人想要耍花招,就要让他们知道耍花招的后果!现在,诺沃特尼启动了自己的飞机发动机,然后,飞快地在跑道上滑跑,起飞。
在他的后面,一架架的暴风鸟起飞,向着刚刚己方飞机离开的方向飞去。
………
果然如此,对方就是无耻地想要利用超低空的优势!
泰德和自己的长机已经分散开了,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泰德现在正在为获取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战果而努力。
和他想的一样,对方是利用高度的优势,当自己的飞机俯冲下来的时候,速度很快,只要一击不中,那就必须要再拉起来。
就这样,如同蜻蜓点水一般,泰德已经进行了三次攻击了,但是,对方的飞行员技术十分高超,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候躲开泰德的攻击,几次下来,泰德根本就无法击中。
这个时候,泰德就知道情况已经不妙了。
对方是有备而来的,而且,对方是双机,当自己攻击其中一架飞机的时候,另一架飞机就会在远处观察,当自己快要开炮的时候,再提醒躲避,他们双方配合默契,让自己根本就无法有效攻击。
同时,现在对方在海面上绕圈子,自己已经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橡皮糖呼叫长机,橡皮糖呼叫长机。”再次爬升起来之后,泰德在无线电里面喊道,他想要请示撤出战斗了,看看自己的燃油指示表,已经只剩下了半箱油,必须要及时返航了。
但是,耳机里传来一阵刺啦刺啦的电流的声音,就是没有长机的回应。
怎么回事?
短短的时间里,自己已经和长机分散开,然后距离太远,导致无线电通信中断了?还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
在北极地区,经常会出现一些高能粒子穿过大气层,在北极上空形成美丽的极光,同时,这些高能粒子也会带来一些干扰,所以有时会让无线电出现中断。
嗯,不能再拖延了,一旦自己的燃料不足,那可就会有大麻烦了。
再次呼叫,没有回应之后,泰德决定自己架机返航,他在空中转向,准备对准己方基地的方向。
等等,怎么回事?
自己的无线电罗盘,和磁罗盘的指示方位,居然不重合?
磁罗盘,就是使用地磁场来进行导航的设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指北针,在上面标准上其他的方向,进行换算就知道了。
而无线电罗盘,则是无线电导航设备,机上无线电罗盘接收自地面归航台发射来的电磁波,用环形天线手动或自动跟踪电磁波来向,连续测量飞机纵轴与电磁波来向的夹角,即相对方位角,相对方位角按顺时针方向计量,并用指示器指示。飞行员根据相对方位角引导飞机向归航台顺飞或者背飞。
由于飞到了海上,而且还经过了一番空战,想要准确知道自己的位置,然后测定航向,相当不容易,所以,借助各种导航手段就是必须的。
一般来说,都是磁罗盘和无线电罗盘共同使用,提高精度,但是现在,两个指示的方向居然不一样!
那么,该按照哪一个方向来飞?
“橡皮糖呼叫基地,橡皮糖呼叫基地。”泰德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呼叫长机没有反应,呼叫基地也没有反应,耳机里传来了刺啦刺啦的声音,于是,泰德决定调整一下自己的无线电旋钮,准备切换到其他的频段上去,使用备用频段。
就在他旋转的时候,突然间就转到了一个民用的广播电台上面,他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听到了里面的广播:“太阳黑子活动频繁,会对我们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我们的无线电出现干扰,也会影响我们的地球磁场,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尤其是对南极北极的影响最为严重。由于地球自转,地轴位置处的高能粒子最多。”
“托里拆利教授,作为天文学家,您是最学识渊博的,您给大家讲讲太阳黑子为什么会突然爆发?”
“好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太阳黑子,地球磁场遭受影响,嗯,原来是这么回事。
既然这样,那磁罗盘可能已经不准确了,那就跟着无线电罗盘飞吧,至少基地的无线电导航设备,是不会欺骗自己的。
为了节省燃料,泰德飞到了一万五千米的高空中,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阻力越小,飞机就越省油,尤其是对喷气机,提高了高度,可以显著地增加航程。
对准了航向之后,泰德开始了返航。
此时的泰德不知道,自己的基地因为突然断电,所有的设备都暂时无法使用了,而这个无线电导航的信号,是美国人假冒的。
随着飞行,他的偏差也越来越大,当他远远地看到一块岛屿的时候,并不是格陵兰岛,而是加拿大的巴芬岛。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一切顺利
“一切顺利。”
巴芬岛,一座伪装的基地。
这里天寒地冻,想要完美地模拟出德国基地的一切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也没有这么多的基建力量,同时也不会有特别多的拨款,现在美国到处都需要钱。
但是,在埃迪上校的手里,一切的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他们就地取材,干脆直接用冰块来建造各种设施,除了跑道是真的之外,其余的都是假的。
那些隐蔽的机库,塔台,储油罐,各种基地的汽车,营房,等等,全部都是假的,却是惟妙惟肖,甚至还有几架德国喷气机的模型,就在跑道的一边,让人不得不相信。
多亏了己方的情报人员一直都在德国基地的附近侦查,而由于天气特别寒冷,德国人也不可能将他们基地周围的山林全部地侦查一遍,这就给了情报人员机会。
现在,在冰块制成的塔台顶端,那个无线电导航设备,还在发出模拟的导航信号。
百密一疏,德国的无线电设备都成为了跳频装置,哪怕就是电台也是,所以,虽然埃迪上校非常希望能够有无线电通话来迷惑对方,但是己方的技术人员却办不到。
虽然无法进行无线电通话,但是导航却没有问题,对方的无线电导航还使用的是通常的技术,容易被模拟。
再加上无线电干扰对,广播里面解释的太阳黑子爆发等等,最主要的,还是己方的特工人员不怕牺牲,在关键时刻切断了德国空军基地的电力供应,就这样,终于成功了!
一架德国喷气机,正在按照这边的导航设备的引导,飞到己方的基地里来,只要他一降落,就再也别想飞走了!
完美地得到一架德国的喷气机,如果这次任务顺利结束,那他们将会创造一个情报史上的奇迹!
此时,天空中,导航电波正在向外扩散着,扩散着。
诺沃特尼率领机群起飞之后,几乎是全速扑向目标海域,他们很快就飞离了陆地,在广阔的大西洋上空飞行。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眼睛搜索着前方的空域,在没有雷达搜索的情况下,他们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眼睛才行。
他们的优势就是高度,他们飞得很高,在一万四千米的高空向下看,海水的背景下,一旦有战机,反射出来阳光,将会非常的耀眼,可以让他们轻松地搜索出来。
“奇怪啊。”就在这时,编队最后的一名飞行员,调整着自己的导航设备,后方的基地不是已经断电了吗?怎么还能接收到导航信号?
而且,好像导航信号的方位不对啊?
“报告大队长,发现可疑导航信号。”
终于,他接通了无线电,向着诺沃特尼汇报。
可疑导航信号?当诺沃特尼反应过来,将自己的无线电导航设备打开之后,扭动机头,听着耳机里的声音,当声音最清楚的时候,和己方的航向至少有二十度的夹角!
瞬间,诺沃特尼就明白过来。
只有顺着导航信号或者逆着导航信号飞,那才是最强的,现在,他是背离导航信号飞的,而一旦出击的两架战机返航的话,就会迎着导航信号飞,一直飞下去的话,肯定会飞到加拿大啊!
美国人居然会如此无耻?今天的反复的反常的情况,看来就是为了诳己方的飞机啊!
“注意,1小队继续向前飞,2小队跟着我,顺着导航飞,找到这个假冒的导航站!”诺沃特尼的命令下,机群分成了两队,他带领四架飞机,向着无线电导航源的方向飞去。
天空很清澈,很干净,这是个飞行的好天气。
泰德驾驶着自己的战机,从高空中慢慢地降低下高度来,同时,也在不停地呼叫基地。
无线电里面,一直都没有应答,还有滋滋的声音,看来,就是因为太阳黑子活动太剧烈了啊!他望着远处的大陆的轮廓,怎么感觉到有些不太一样啊?
泰德疑惑了一下,但是,导航的信号是正确无误的,于是,他降低高度之后,继续向前飞,向前飞,终于,前面看到了基地。
如果是初次看,由于良好的伪装,在天空中根本就什么都看不到,完美地和四周融合到了一起,但是,当飞的次数多了之后,就能分辨出来了。
比如现在。
高度已经降低到了一千米,远远地泰德就看到了己方的基地,嗯,基地是一模一样的,看那塔台,机库,跑道,完全没有问题。
看来今天是自己放单飞,有些生疏了的原因,也不知道自己的长机飞回来没有。
泰德觉得今天的飞行有些奇怪,下去之后,需要和大队长仔细地汇报一下。
放起落架,继续降低速度,泰德操作着战机,进入了正确的下滑线。
“过来了,过来了!”此时,在冰块制成的指挥塔内,一名望人员拿着望远镜,兴奋地喊道:“喷气机,是德国人的喷气机!”
那流畅的外形,那尾部的喷出的火焰,那放下的前三点起落架,都是那么的精致,看起来就像是一件艺术品,那发动机的轰鸣,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埃迪上校也一瘸一拐地走到了观察口,望着这架正在降落的飞机,充满了期待,德国的航空科技是超前的,获得一架完整的喷气机,对美国来说太重要了,靠着美国现有的工业能力,完全可以仿制出来。
“吱!”后面的主起落架,已经和跑道亲密接触了,随着飞机速度的变快,随着机翼改为后掠翼,起降也是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