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人的飞弹,能飞这么远?”这下,轮到马歇尔疑问了。

    这个疑问,恩斯特已经在刚刚的时候,听到的太多了,事实上,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疑问,但是,最终都证实了。

    “是的。德国人发展出来了强大的航天系统,他们的飞弹,已经能跨过大西洋过来了。”恩斯特说道:“从此,我们要时刻面临德国人的飞弹袭击了。”

    美国人从未重视过飞弹,对他们来说,这东西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历史上,美国人也没有在二战期间有任何的技术储备,美国的火箭技术,完全是从二战结束后,把德国的团队撸过来的。

    美国把布劳恩等人弄到了美国,而苏联人则是把成火车皮的技术资料弄回了苏联,美国和苏联的技术,几乎都是从德国的v…2飞弹开始的,布劳恩更是美国的火箭之父。

    哪怕是到了阿波罗登月,布劳恩都是掌舵人。

    而现在,美国没有任何技术储备,当年的美国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作为美国教授、工程师和发明家,液体火箭的发明者。他于1926年3月16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

    如果美国国内能够重视起来,早就有成熟的火箭了,可惜,到处都是嘲笑他的声音,认为他是个小丑,结果,被希瑞克弄到德国去了。

    要说从对抗角度看,如果美国有同样的技术,那就和德国人对射,打飞弹打到德国去,但是现在,美国人没有啊!

    “如果从反击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使用我们的b…29轰炸机,从格陵兰岛的空军基地出发,可以轰炸到德国首都柏林,然后再返航回来,但是,德国人强大的防空能力,会给我们的轰炸机部队带来可怕的伤亡。”

    当初,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b…29还没有完成研制,所以美国海军不得不利用己方的航母搭载b…25的方式,完成了首次的对岛国本土的袭击,当时要是有b…29的话,那绝对就容易多了,从南京起飞就够了。

    现在,b…29已经入役,正好又是夏季,格陵兰岛的基地能够使用,轰炸德国首都也不是难事。

    但是,罗斯福却摇了摇头:“不行。”

    那样会让形势更加恶化。

    德国人攻击的是己方的造船厂,还没有攻击己方的首都呢,如果己方现在就跑过去还击,打德国人的首都,先不说损失多少,这肯定会激怒德国人,德国人的飞弹,会向着己方的首都飞来的,到时候,连白宫都没法呆了,需要整日躲在地下室里。

    这可不好。

    现在,罗斯福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同时,也是让人悲哀的,美国居然要做这样的考虑!

    “轰炸他们的导弹发射阵地。”罗斯福说道:“找到他们的导弹发射阵地,出动我们的轰炸机,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炸掉它!”

    大国的战争,是要讲究策略的,现在,德国人的攻击是为了削弱美国的战争潜力,让美国的工业瘫痪,同时,美国的反击,就是要让德国人无法发射飞弹。

    现在还不能扩大,美国需要积攒力量,时间越久,美国的恢复就越好,同时,德国人在苏德战争结束前,也不会扩大战争规模,只能是算是袭扰而已。

    找到对方的导弹发射阵地,这也不是立刻就能完成的,毕竟,当发现对方的导弹的时候,那就已经是下落下来的时候了,从哪里飞过来的,需要的是情报人员的努力了。

    “现在,我们在东海岸的工业,都有面临打击的风险。”罗斯福说道:“我个人建议,我们该向西海岸转移了,尤其是造船业,重心放在西海岸上更合适。”

    打不起,那就只能躲了,在现在的情况下,东海岸都不安全了,幸亏美国两面临海,既然东海岸有危险,不如就从西海岸发力。

    但是这样的话,会在短时间内让美国的工业产值大大降低,尤其是造船业,如果放弃了东海岸的造船业,那美国正在进行的大造舰的计划,就会大大地受到影响。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德国人的飞弹袭击,成功地遏制了美国的造舰计划,让人感觉像是吃了屎一样恶心。

    “总统先生,苏联方面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就在这时,突然间,国务卿匆匆地赶了过来:“苏联人成功研制出来了和德国人一样的可以毁灭整个城市的大炸弹。”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温压弹换B…29

    如果说这个时代最让人害怕的武器,德国人的足以摧毁整个城市的大炸弹,绝对是排第一位的。

    虽然需要上百架的轰炸机一起飞过去,但是哪怕是燃烧弹,也不足以炸掉整个城市。

    偏偏苏联人做到的,仿制出来了同样的炸弹。

    美国对这种炸弹非常感兴趣,甚至不惜暴露了几名间谍,也是一无所获,同时,美国也在四处寻找哑弹,同样一无所获。

    德国人的警惕性非常高,生产炸弹的工厂,是盖世太保直接负责的,而轰炸机部队,更是德国人严密保护的对象,哪怕是用间谍色诱飞行员都不行,反而还暴露了。

    而现在,苏联人在灭国之前,终于也仿制出来了这种大杀器!

    这种武器,绝对是战略性武器,如果美国要拥有了的话,绝对是不会愿意和其他国家一起分享的。

    其实苏联也不愿意,但是他们没有办法。

    当他们仿制出来之后,这种大炸弹的重量达到了十吨,然后,他们找遍了自己所有的飞机,也发现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够携带这种炸弹,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美国。

    苏联没有,美国人有啊,美国人的最新的b…29轰炸机,肯定能运载这么重的炸弹,而且,还能够一直飞到柏林去,因为这飞机看起来,和容克290轰炸机几乎就是完全相同的。

    美国人需要炸弹,而苏联需要轰炸机,所以,双方干脆合作一下,苏联把这种大杀器的技术拿出来,献给美国,让美国掌握温压弹的制造方法,同时,美国将五十架b…29轰炸机,送给苏联,让苏联可以驾驶这种轰炸机,去轰炸德国人的城市。

    这是让人很难抉择的。

    对美国来说,b…29战略轰炸机是美国人的看家法宝,虽然美国给苏联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的支援,但是几乎都是落后的,比如飞机只提供美国国内都不需要的p…39。

    战略轰炸机是重中之重,它的大航程和巨大的载弹量,注定了它是一种强悍的威胁,今天苏联人可以驾驶b…29轰炸德国,明天苏联人照样可以来轰炸美国。

    如果战胜了德国,那美国和苏联肯定还会重新进入敌对状态的,毕竟意识形态不同,作为国家领导人,那目光是必须要长远的。

    现在,提供苏联人b…29,这在以前,所有人都会嗤笑,想得美!但是现在,苏联人用这种大炸弹来换,那就让人咽吐沫了。

    “苏联人给我们开了一个让我们无法拒绝的条件啊。”马歇尔开口了:“对我们来说,如果有了温压弹,我们就立刻可以对德国人进行还击了,达到和德国人的战略平衡,如果德国人继续袭击我们的港口,我们就会用温压弹来回击,以摧毁德国人的城市为目标。”

    “同时,德国人可能会同样的回应,但是这样的话,绝对是两败俱伤的打法,德国人就可能会选择克制,至少在他们的足够的战斗机从苏联战场上调离,保护好他们的城市之前,是不会再对我们袭击的。”

    德国人的技术很强大,但是他们现在国土上的战斗机的数量是不足的,或者,美国不轰炸德国本土,轰炸德国人的仆众国的大城市,那也够德国人喝一壶的。

    虽然是两败俱伤的打法,也是美国唯一的机会。

    “而且,苏联人在拿到了这批轰炸机之后,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地首先空袭德国大城市,用焦土政策来对付德国人。迫使德国人回到谈判桌前。”马歇尔继续分析自己的判断:“这样,就可能会给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很明显,虽然会把宝贵的战略武器提供给苏联人,但是这却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样对整个战局有利。

    至于苏联得到了b…29之后对美国的威胁,以后的事,那就以后再说吧。

    终于,罗斯福放下了自己的卷烟:“看来,我们要迅速达成这个协议了。”

    “不,苏联人是疯狂的,德国人更疯狂,如果苏联人得到了这种轰炸机,那肯定会发动对德国人的城市的灭亡之战的,那德国人就会毫无顾忌,在莫斯科使用这种武器,摧毁莫斯科,苏联直接就灭亡了,这个战术,是自寻死路,各位,你们想想,德国人已经有了这种大杀器,为何不在进攻每一座城市的时候都使用?甚至用这种大杀器,逼迫苏联人投降?”

    就在这时,老将尼米兹开口了。

    这是整个战争中最让人不解的一幕。

    德国人明明有大杀器,却不把它拿出来在每一场战场上使用,如果拿出来,那就能轻松地结束战争,甚至在战争开始前,直接就摧毁了莫斯科,迅速覆灭了苏联。

    德国人依旧是常规的打法,只有在打彼得堡的时候,才动用了这种武器,而且,分析这些战例可以发现,德国人在动用这种大杀器的时候,都是在外交方面发表了声明,甚至提前让市民撤退,做足了姿态才使用的。

    德国人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只要德国人不制造种族屠杀,把每一名苏联人都干掉,那总是会有苏联人幸存下来的,会在德国的统治下生活,这样,德国人需要占据道义上的高度。

    德国人要是作为胜利者,是要写史书的,总得把原因写清楚吧?因为什么什么,德国人才使用了这种大杀器。

    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武器恐怕是有什么缺陷的,现在,尼米兹已经在心中猜出来了缺陷是什么。

    说不定就是原理并不复杂,很容易仿制,如果用多了,那就会暴露,会被敌人仿制出来,一旦落到敌人手里,会对德国人造成威胁。

    基于这些想法,德国人并没有大规模地使用,而一旦苏联人用出来,那德国人就无所顾忌了,会到处使用,那个时候,谁吃亏?

    肯定还是苏联人,因为使用这种武器,要有轰炸机,而轰炸机的使用,是要夺取了制空权,苏联人有这个能力吗?

    德国人炸掉了苏联人的油田,就废掉了苏联人的夺取制空权的努力啊!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炸柏林?

    “也许你说的对。”罗斯福扭头望着尼米兹,尼米兹能想到的,罗斯福怎么会想不到?他比尼米兹更加睿智。

    “但是现在,我们还有的选择吗?如果有一个和德国人同归于尽的机会,说不定对苏联人反而更好呢?”

    利用苏联人,来消耗德国人的有生力量,如果让德**队也大片地死亡,那说不定德国人就没有能力来打美国了,美国就赢得了宝贵的喘息的机会。

    说到底,还是美国最重要。只有先保全了美国,才能够想接下来的,不管使用什么方式,哪怕是让苏联人从战争中受益,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了,要头疼,就让自己的后任头疼去吧。

    罗斯福想到这里,态度已经坚定起来,既然苏联人想要换,那就换吧,以苏联人的工业基础,哪怕是给了他们轰炸机,他们也不一定能仿制出来,即使能仿制出来,也没有足够的燃料,现在也不用太多担心。

    至于b…29上,美国最先进的是诺顿轰炸瞄准具,这东西,干脆就直接拆下来,给苏联人装上最普通的好了,这东西是绝对不能送给苏联人的,反正苏联人投掷这种大炸弹的话,精度差点也没事。

    罗斯福的选择,得到了其他人的尊重,在这个时候,罗斯福拥有很大的权力。

    莫斯科。

    望着一路路的大军正在向着莫斯科开动,整个莫斯科都有被包围的危险,尤其是德国人的北路军团,居然直接向北,想要绕到莫斯科的后方,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莫斯科的保卫战,将是关系到苏维埃国运的最重要的一战!

    让所有苏维埃人民都安心的是,在这种时候,他们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并没有离开莫斯科,斯大林同志依旧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里,指挥着战斗,只要有斯大林同志在,苏维埃就不会灭亡。

    苏维埃,已经不会再退却了,莫斯科,将会是德国人遭受重大挫折的地方,苏维埃会在莫斯科抵挡住德国人的进攻,一直拖到严寒的冬季的到来,最终进行反攻。

    此时,斯大林同志还在运筹帷幄,他一定已经将战略制定到反攻柏林了,有他在,苏维埃就有了明灯。

    此时,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工事里,斯大林的确是在运筹帷幄,这段时间来,笑容第一次在他的脸上出现。

    “现在,我们的图拉城依旧在坚持,在陷落之前,图拉的轻武器设计局已经成功转移到了乌拉尔山,就在乌拉尔山,他们已经开始了重新生产,现在,第一批的炸弹之父,已经生产出来了。”

    贝利亚的报告,不带任何的感**彩,但是听到他的话的人,却都感觉到了背后的寒意。

    炸弹之父,是斯大林亲口给这种大炸弹起的名字,它比所有的炸弹的威力都要巨大,它就是苏维埃的最可怕的毁灭整个城市的武器!

    当初苏维埃的专家们目睹了德国人的温压弹的爆炸,结果设想到了这种炸弹的原理,之后就交给了图拉设计局,他们先进行了小炸弹的制造,摸索了爆炸的原理,成功后,就开始制造这种真正的毁灭整个城市的武器了。

    现在,终于生产出来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美国方面已经同意提供给我们b…29轰炸机,但是需要刷上我们苏维埃的空军的标志,现在,第一批的轰炸机,正在从美国的工厂里生产出来,我们的飞行员也在接受培训,很快就能飞回来了。”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雷恰戈夫航空兵中将说道:“当第一批飞机到来之后,会有一架送给图波列夫同志,希望他能尽早仿制出来。”

    当初和美国人要飞机,苏维埃就是有这样的打算的,这种巨大的战略轰炸机,靠和美国人要是不够的,必须要己方能生产,而图波列夫作为苏维埃大飞机的设计师,交给他是最合适的。

    斯大林点点头:“德国人的入侵,会被我们碾得粉碎,当第一批飞机到来之后,就要展开对德国人的轰炸。”

    “斯大林同志,那我们选择哪里为目标?”帕威尔中将问道。

    现在,莫斯科周围都是德国人的军队,这种大炸弹,一下去就是一大片,只要一股脑地扔过去,德国人肯定会暂时撤退,莫斯科就算是暂时安全了。

    在帕威尔的设想里,就是以轰炸莫斯科周围德国主力为目标的。

    但是,斯大林却不是这么想的。

    “柏林。”斯大林说道:“现在,战火在我们的国土上燃烧,德国人的铁蹄,已经到了我们首都的前面,我们要让德国人知道,想要和我们苏维埃作对,那就要时刻准备迎接战火的洗礼,让整个柏林都燃烧起来!”

    打击敌人的士气,那当然是轰炸敌人的首都最好,同时还可以鼓舞己方的士气。

    斯大林一下子就想到了炸柏林,但是,听到了斯大林的话,在场的所有人却都石化了,这怎么可能?

    柏林,是不可能的。

    作为第三帝国的首都,柏林的防守是相当严密的,哪怕是夜间,也会有德国人的雷达部队搜索天空,加上可怕的夜间战斗机,他们可以在晚上轻松地找到轰炸机部队,然后击落。

    哪怕就是b…29,也不足以在安全的高度上飞行,去轰炸柏林,那简直就是去找死。

    而且,这还有一个更可怕的连锁反应,到现在为止,德国人只使用这种武器炸毁了彼得堡,从未向莫斯科使用过,如果己方去轰炸柏林,那毫无疑问,莫斯科也将会遭受这种炸弹的攻击。

    德国人可能会防住,但是己方是绝对防不住的,己方根本就无力完全夺取制空权。

    现在去炸柏林,那会给莫斯科带来惨重的结局。

    “不如换成慕尼黑吧。”就在这时,朱可夫开口了,敢违抗斯大林意志的,也只有朱可夫:“慕尼黑是现在德国政府的发源地,就像是我们的彼得堡一样,同时,慕尼黑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我们通过轰炸慕尼黑,让德国人看到我们的强悍能力,然后,逼迫德国人坐到谈判桌前来。”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抗战到底

    苏联人有的,德国人也有,甚至,德国人的比苏联人的还要多,还要猛,那么,苏联在战争中投入这种武器,到底是福是祸?

    苏联要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通过在战场上使用这种武器,让德国人知道,如果德国人要再打下去,那苏联固然会成为焦土,但是德国人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苏联不怕死人,但是德国人怕啊,日耳曼民族虽然最近在一直鼓励生育,但是成熟的一代,那至少要等到二十年后了。

    轰炸慕尼黑,让德国人知道苏维埃有这个能力,毁灭德国人的城市,让日耳曼人数十万地死亡,这样,就可以逼迫德国人做出选择,想要同归于尽吗?

    如果不想,那就好,咱们坐下来谈谈。

    怎么谈?

    “以现在的战线为分界线。”朱可夫说道:“我们和德国人签订城下之盟。”

    “啪!”斯大林的手就拍起了桌子:“朱可夫,你在说什么?”

    虽然朱可夫受到了斯大林的宠幸,也不意味着朱可夫就可以为所欲为,尤其是现在,朱可夫是要投降?

    苏维埃丧失了欧洲的所有领土,就变成亚洲国家了,这些领土都是苏维埃最宝贵的,现在,朱可夫居然说要把这些都让给德国人?

    这怎么可能?这完全就是在卖国!斯大林哪怕就是战死在这里,也不会同意这样的卖国协议的,如果换做其他人,现在斯大林就已经要掏出手枪,亲手击毙他了。

    哪怕是朱可夫也不行,这是原则问题。

    朱可夫却没有害怕:“如果我们要求德国人后退三百公里,他们会答应吗?暂时签个协议而已,我记得以前的时候,希特勒曾经说过一句话,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