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终于亮了,宋家村里所有人都彻夜无眠。直到村里开始传出嘈杂声,老妇人和那孩子才小心地打开昨夜里被踢坏的屋门,发现四大袋子粮食被码放在门边,不禁欣喜。孩子跑到大门外,看到村里人们正在前往宋大户家,或者背着粮食从那已经消失的大门口出来,面色欣悦络绎不绝。看来,有时候遭一遭匪也不是坏事。
胡义等人早已行走在群山里,昨夜他们进了宋大户的家,拿光了厨房里所有的盐和吃食,打开了粮仓,用长布口袋卷了几十斤粮食背上,从宋明尸体上搜出一把大眼撸子二十多发子弹,外加十五块大洋。而后连夜离开宋家村,找个背风山谷露天里凑合睡了一觉,天一亮又向北方出发。
罗富贵背了满身粮食还不甘心,愣是在宋大户的后院里又抓了两只鸡,用绳捆了拴在腰上,有心还想换身衣服,无奈都太小,他穿不下,只好放弃这想法。他还是没有离开胡义三人,因为他和胡义类似,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能干啥,没有理想只为混口饭吃,反正他们仨都不反对,那就跟着八路混得了。
捷克式轻机枪如今抗在了胡义的肩膀上,今夕不同往日,现在这挺机枪胡义可真不愿再撒手,一为喜欢二为保命,用处不同了。胡义仔细检查过了,土匪这机枪压根就没打过几回,虽然因为疏于养护外观发旧,但枪管枪机基本没什么磨损,外旧内新,满意,非常满意,抗在肩上,不觉得沉重,反而比空着手还轻快。
小红缨紧跟在胡义屁股后头,一直在把玩着手里的大眼撸子。她根本不想要这枪,是胡义硬塞给她的,因为小红缨一直觉得驳壳枪才最好。这大眼撸子外观太难看,枪柄太厚,自己这小手不好抓,要两只手握才行;弹夹才能装七发子弹,好少;打得又不远,七八十步顶天了。
胡义在讲武堂学习的时候接触过这枪,国人都叫它‘大眼撸子’,是美国货m1911,国内很少见,所以子弹不好搞,这是唯一缺点。但这枪可是好枪,皮实可靠,点45大口径那可真是一枪毙命不含糊,近战火力最猛的手枪估计就是这玩意了。把它给小丫头,以防紧要关头自己照顾不到她的时候,让她保命用。
对于打土豪这件事,马良一直是持保留意见的,出于对胡义的信任和尊重,他毫不犹豫地参与了,却也不后悔。虽然炸了人家大门还死了一个护院,但全村的穷苦百姓有粮食了,现在这个季节,粮食就是命啊,值了。十五块大洋当时就被胡义分派了,罗富贵四块小红缨四块马良四块,胡义留三块。此时马良攥着兜里的四块大洋,合计着什么时候也要买本子,买笔,要识字。
接近响午,太阳高高地挂起,一支队伍由北向南,走在山谷中的小路上。一行人两种服装,鬼子一个班带队,伪军一个排跟着,美其名曰‘搜索队’,其实就是抢粮小分队。
最近鬼子在山里搞清剿,补给压力大,派出很多搜索队,四处收集粮食。搜索队一律是轻装,放弃机枪和掷弹筒,多带几条麻袋以方便行事。有伪军说此路向南有个宋家村,所以这支搜索队顺路就来了。
这一带的山都是光秃秃的,为了能够随机应变,所以胡义让四个人离开谷中小路,走在一边的山梁上,让马良这个腿快机灵的远远走在头里探路。就快要走出山谷北头了,忽见马良急匆匆跑了回来。
“哥,前头路上有鬼子。四五十个,正往南头来呢。”
“没事,大不了躲在山背面等他们过去,先去看清楚情况再说。”胡义安抚住了身边三人的紧张情绪,领着三人跑向前面的山包。
趴在山头上观察了一会,那支队伍近了些,终于能看明白一些细节。前头十四个鬼子带队,后面紧跟的是三十二个伪军,一色轻武器,好像每个伪军身上都挂着麻袋。
胡义大仗打得多,对于眼前这支鬼子队伍还真摸不清目的来路,罗富贵在旁边看了会却明白了,开口道:“嗨,这是搜索队,在黑风山附近我都见过好些回了。没事,咱就躲在这等他们过去就行。”
马良脱口问:“搜索队?是干啥的?”
“干啥的,抢粮的呗,没看那些伪军身上都挂着麻袋呢,就是用来抗粮食的。姥姥的,瞅这架势是是要去宋家村吧。”
马良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啥?抢粮的?这,这,咱们前脚刚给宋家村开了大户粮仓,后脚就要便宜了鬼子他们?”说完一扭头看着胡义:“哥,咱们不能白做一回好事啊,你快给想个办法!”
小红缨随声附和:“对,不能便宜他们。”
不等胡义说话,罗富贵先开口:“这傻丫头缺心眼,你马良也跟着缺心眼吗?你数数自己有几根手指头,再看看人家有多少人?不想活了你?”
马良被罗富贵的话噎住,却又不甘心:“他们人多,那咱现在不是有机枪吗,就算打不过,也得让他们脱层皮吧?”
罗富贵一咧嘴:“机枪?拢共两梭子子弹,都扫出去能打倒几个?然后就得活活被他们撵着跑,懂不懂?你小子赶紧凉快会吧。”
马良没话说了,小红缨剜了罗富贵一眼:“骡子,你就是个怕死鬼。我们八路军就不怕这个,大不了姑奶奶我……”
罗富贵朝小红缨一抬手:“得得得,你就是个胡搅蛮缠的神仙,你厉害行不。”
胡义一直在纠结,就这么躲过去当然是最安全的,可是自从当了兵后头一回劫富济贫可能就要变成劫富济鬼子了,这事看着可真够牙疼,但多年战争经历的他可不会因此丧失理智。抓了抓手里的机枪,不禁叹了口气:“不能打,子弹太少了,压不住他们。一旦被他们黏住,附近这都是光秃秃的山,无遮无拦,咱们很难再跑掉。”
胡义的话既有分量又有道理,马良无语了。罗富贵立即附和:“听到没有,老大这话就是道理,咱赶紧躲了才是正事。”
小红缨本来因为自己第一次参与的‘打土豪’行动而兴奋不已,如今即将泡汤,满肚子不乐意,愤愤地看了罗富贵一眼,咬了咬牙,对胡义说:“狐狸,我这还有子弹,你看够不够打?”
说完话小红缨就打开一直随身的挎包,从里面扯出一个帆布口袋打开放在地上。
嗬,好家伙,这小丫头片子真有货啊!胡义三人愣在当场。那个敞开的帆布口袋里装满了五花八门的各式子弹,在太阳底下闪闪发着铜光。
胡义早就猜到小丫头包里是有私货,却没想到她此刻居然舍得拿出来。看着小红缨那一对大眼里充满了祈求的目光,一对小辫在山风里倔犟地晃动,胡义心里出奇地产生了一种希望满足她的冲动。
伸手摸了摸小红缨的头:“丫头,把792型的步枪弹都挑出来。”
听着胡义的话,这是同意打了?不只是小红缨,连马良也猛地兴奋起来,立刻过来帮忙挑子弹。
罗富贵的眼皮却耷拉下来,心道:就算她是你亲闺女,也不至于这么扯淡吧。唉,完了完了,老子是不是先找个借口躲躲。身上背了这么多粮食,还挂着两只鸡呢,看看四周这些光秃秃的黄土,我他娘的往哪躲啊我。
第41章 不对称的战斗()
胡义终于决定打搜索队了,使他下定这个决心的理由不只是面前多出来的子弹,也不只是因为小红缨的哀求,更重要的其实是胡义自己的内心。从长城口打到黄浦江,直到现在,从来都是被鬼子打,被鬼子追。今天这个机会虽然己方仍然处于人数劣势,却终于成为了‘我要打你’!而不是‘我被你打’!胡义的潜意识里,被这个主动进攻的概念吸引了。
对方没有重火力,机枪又是胡义的拿手活,只要子弹够用,这个险就值得冒。胡义判断自己可以打掉他们一半人,鬼子争取要先打掉,剩下一半都是伪军那战斗力就差得多,或者直接溃逃也说不定。
马良和小红缨已经把子弹挑出来了,792型子弹有93发,加上原有的两个弹夹总共133发子弹,勉强达到了胡义期望的要求数量。要充分利用这一挺机枪的优势,最关键就是要打得快,打得紧凑连续,争取在前一阶段敌人慌乱不能形成反击的时候制造最大杀伤。所以胡义把战斗位置选在的山谷的南段临近出口位置,那里的视野和距离最适合压制。
细节决定成败,敌人会纵向一排从山谷下的小路行进,机枪位置在侧面谷顶,只要枪一响,敌人定会根据枪声方向朝小路两边卧倒隐蔽,虽然都还在射击范围内,但个个都是把脑袋肩膀对着自己,目标就小了,所以这第一枪至关重要,不能由自己开,如果能让鬼子第一时间都横着趴在机枪范围里就最好了。
于是胡义给马良下了第一个命令:“你隐蔽在谷底小路的南端等着,第一枪必须你开。注意观察,鬼子前头距离你六七十米位置你就开枪,打一枪就跑,一定要藏好,算好距离,别慌。”
马良重重地点点头:“嗯。哥,可是我就打一枪吗?”
如果马良能卡在路头上持续射击当然好,能减轻自己的压力。可是胡义不忍心这么做,怕送了马良的小命。“对,打一枪就跑。”马良立刻从坡上一溜烟冲下去找位置了。
接着胡义把备用弹夹里的二十发子弹都退出来,摆在神色诧异的小红缨和罗富贵面前。“你俩现在装子弹,每人装十发给我看看,要快。”
第一枪很重要,火力的持续性更重要。子弹虽然是有一百多发了,可是弹夹只有两个,一个在枪上,备用就只有一个,所以胡义需要一个弹药手,只能是罗富贵与小红缨二选一,那就得看看他俩谁快。
小红缨抓起弹夹噼里啪啦就俐落地填进去十发,罗富贵接过来刚装三四发就被胡义打断了。“丫头,你就趴在我旁边这坡后头,我卸下空弹夹你就装,装得越快越好,而且要随时记住装进去了多少发子弹,每次递给我的时候要报数。你能做到么?”
小红缨满脸的兴奋,努力地点了好几下小脑袋。“我行!”
胡义笑了笑:“记住,就在坡后头,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许露头。现在把弹夹填满。”
罗富贵听胡义对小红缨安排完,心里这个后悔啊。这可是个好活,躲在坡后头装子弹就行了,都不用露头,这不就是个最安全的任务么。姥姥的,老子这手咋就不如个丫头片子灵巧。叹了口气,嗫嚅着问胡义:“那个,我可不是怂啊,我可真真是刀头舔血的!可不是盖的。问题是你看这,我身上背着这么多东西,再说我也没枪啊,是不是?”
胡义瞅瞅罗富贵这个大草包,心里压根也没指望他能做什么,不过还是脱口回答:“把你身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给我卸下来。”
这话把罗富贵吓了一跳:“啥?这我,你还真让我赤手空拳去打?我……”
胡义平淡地打断罗富贵:“如果我死了,你就立刻背着丫头跑,什么都别管。行么?”
罗富贵本来还准备做些辩解,一听胡义这话忽然反应过来。姥姥的,还有啥说的,这任务更好啊,啥都不用干,直接躲着就行了。面上却摆出一副坚毅不屈的做派:“胡老大,我知道这小丫头在你心里份量最重,这么紧要的事你交给我是瞧得起我,没得说,刀山火海我也得把小丫头背出去。”
罗富贵的慷慨激昂如果放在别的时候,小红缨会听得忍不住笑出来。但是此刻,小丫头刚才那股子兴奋劲瞬间消失了。满心希望打鬼子,高兴得昏了头,打仗就会死人,小丫头虽小,却懂得战场是生死存亡的地方。可是如今,身边这只狐狸是唯一一个愿意陪自己玩,陪自己说话,不把自己当孩子的家伙。如果狐狸死了咋办?就算打死千万个鬼子,也换不回这只狐狸了,怪自己太任性,也许会因此害死狐狸。
小丫头动摇了,觉得打鬼子索然无味了。扯了扯胡义的裤腿:“狐狸,要不,咱别打了,咱让他们过去吧?”
胡义从小红缨那一双担心的大眼睛里读懂了她的心思,半途而废不是胡义的做派,任务决定了就要进行到底,这是多年从军形成的心理惯性。而且马良已经在山谷里就位了,没法通知,现在中断就会害了马良。
所以胡义故意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死丫头片子,平时怎么和你说的!现在这是战场,你是九班的战士,你是我的弹药手,执行命令!”
马良趴在小路拐角处的一丛枯草后,紧紧盯着小路上越来越近的人影,估算着距离,手里的驳壳枪已经子弹上膛,心脏也越跳越快。马良没有参加过战斗,更没杀过人,手心里一阵阵的冒虚汗,嗓子发干想喝水,但心里不断告诫自己,不能动,不能打草惊蛇坏了事,不能紧张,不能慌。从今天起我马良不再是小通信员了,我会成为战士,我要争取干掉一个敌人。
罗富贵躲在距离胡义机枪位十几米远的坡后头,身上的东西卸了个一干二净,大气不敢喘,偷偷从矮草后看着不到百米远的谷中小路,一溜敌人正在挨排经过。姥姥的,四十六个,机枪那玩意自己也打过,虽没伤着人,也算一知半解,枪一响就浑身乱颤子弹满天飞,吓人是真吓人,想打人可不容易。如今就靠这一挺机枪和两个弹夹,能成么?够呛!唉可惜了这些粮食了,还有两只鸡呢,背着小丫头是真不能再带上了,算了算了,越想越亏得慌。
前面的目标已经经过枪口了,整队敌人即将进入最佳射击位置,机枪早已是待击发状态,胡义的眼神淡然而冰冷,思想专注于即将开始的射击方案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制造敌人的混乱,第一个弹夹必须连射,而后的射击速度和持续性就取决于小红缨的供弹速度了,敌人会在多久后开始向自己这位置射击,难说,人算不如天算,只能边打边看了。
小红缨蹲坐在胡义右侧的坡后,按胡义的指示把73发子弹排好放在地上,弹头摆放成相同朝向,以利于快速装填。总想真正近距离经历战场,现在真正近距离经历了,小红缨没觉得兴奋,破天荒地开始用她的一颗童心开始考虑生死的问题。
距离六七十米开枪,现在这是多远了?百步左右?胡义对自己和小红缨讲过,百步左右也就是六七十米,那就说明敌人都进入范围了。马良不敢再犹豫,认真地瞄准了前头第一个,扣动扳机。
啪脆生生的一声枪响,荡漾在山谷中,让所有人的脑袋里都是一紧。这是马良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打出的第一枪,枪把被他攥得太紧,手指肌肉太僵硬,在扣动扳机的时候用力过大,导致枪口晃动了。
子弹慌张地掠过了被瞄准的第一个人,又错过了第二个人,却打进了第三个人的肩膀。
稀里哗啦鬼子和伪军不约而同地趴下一片,卧倒隐蔽在小路两旁,从侧面的山谷上看下来,就像一串巡游的鱼儿一条条摆在下面。
哒哒哒哒哒……胡义尽量控制着全身的肌肉,以适应机枪的跳动,跟随震颤的节奏把自己的身体与机枪融合在一起,变成同一个生命,同一个思想,变成一只怪兽,开始了收割的使命。
弹道以第一个鬼子为起点,稳定连续地顺次向后扫过,在地面上打出一串连续绽开的烟花,间隔均匀,做着小弧度的变轨,把趴在地上的一个个躯体串联成一条不规则的弧线,直到接近队末才戛然而止。
快速地拔下打空的弹夹,甩手扔给右边的小红缨,接着就插上第二个弹夹。无法仔细观察第一个弹夹的效果,胡义心里判断自己击中了七个,实际结果是五死六伤。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第二个弹夹胡义变为点射,一方面是为了精度杀伤,一方面也是为小红缨多留点时间装填。
这次的重点是照顾前头那十几个鬼子,只要在动的就是优先照顾目标。枪声打成了类似音乐节奏的小节拍,三声两声地响,伴随着一片片血雾的飞溅,欢快地律动。
最后一发子弹出膛,胡义随口喊了一声“装填!”,同时快速拔出空弹夹扔给小红缨。小红缨闻声立即递过还没填满的前一个弹夹,回答“十八!”,然后接过空弹夹再装。
第二个弹夹的效果胡义心里判断打中了七个,实际结果是七死二伤,四次三发点射和四次两发点射全中。
第三波点射立即开始,这次敌人已经渡过了最初的惊慌期,反应过来了,终于开始有人调整姿势注意侧面的坡顶,开始举枪还击。所以胡义这次射击的重点是打举枪面向自己的敌人,不构成威胁的一概不看。
一部分敌人身体转向胡义这边后,目标一下就变得小多了,杀伤精度下降,那也没办法,胡义必须尽最大限度地选择危险目标射击,否则自己随时可能完蛋。
弹夹再次空了,“装填!十五!”。弹夹越装子弹数量越少,没办法,打得快,装填可没那么快,拢共才两个弹夹交替使用,想让更多人装填也不可能。为了火力最大限度地持续,这就是最好的办法,是胡义从战场上滚出来的经验。
这次胡义认为自己打中了五个,实际结果是三死三伤。
第四次射击十五发子弹,胡义打了五个三连发,立即把机枪改成单发模式。没办法,为了持续性压制不中断,三连发点射方式也不能再用了,因为下次装填供弹数量会更少,胡义果断换模式。心里判断应该有三个目标不能动了,实际结果死了五个。
“装填!十一发!”
哒、哒、哒、哒……终于机枪变步枪了,不过好歹也比步枪射速高得多,到了这时候,下面的敌人居然只是零星地打上来几枪还击,弹着点散落在胡义附近,跳起几蓬土雾。胡义连眼都没眨,坚定地一发一发射击着。不是胡义不怕死,而是他不能停,一旦停下也许就前功尽弃了,敌人还击的精度和密度都不够,必须持续压制的势头,最大化扩大优势,所以胡义还没有缩下来的念头。
到这时候,四十六个敌人伤亡了一大半,鬼子更是一个都没幸免,毫发无伤的只剩下十来个伪军,其他的都在地上呻吟哀嚎呢,哪来的斗志。真蒙了,偶尔还击的几枪也是恐惧中的下意识反应,何谈精度效果。
马良还在他开第一枪的那个位置上没动,他没按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