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执李靖将斩,见其胆识过人释之,随后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幕府,跟随作战。619年奉命入蜀,协助赵郡王李孝恭筹划消灭南方最大割据势力萧铣。李靖在川东击败了当地部族首领对李孝恭的进攻,得到李渊的信任。620年,李孝恭、李靖奉命进讨萧铣,攻克通、开二州,斩萧铣所封东平王萧阉提,为东进作战安定了后方。萧铣恐诸将擅兵,以罢兵营农为借口,削夺诸将兵权,先后杀功臣董景珍、张绣,造成上下离心,兵势益弱。621年正月,李靖献攻取萧铣十策,得到唐高祖李渊同意。二月,李渊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以备大举进攻。又命李靖负责整个作战事宜。九月,李渊诏发巴蜀兵,命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代理行军长史,统12总管兵,从夔州沿长江顺流东下,又令庐江王李瑗出襄州道,田世康出辰州道,周法明出夏口道,合击萧铣。时值江水正涨,诸将皆请待水落进军,李靖却认为:“兵贵神速。今吾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江涨,倏忽抵其城下,掩其不备,此必成擒;不可失也”。李孝恭采纳其议。十月,亲率战舰2000余艘东下。萧铣不加防备,唐军遂攻克荆门、宜都二镇,进抵夷陵。萧铣部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前来救援。李孝恭急欲迎战,李靖认为文士弘乃萧铣悍将,士卒骁勇,不容易对付,应该先驻南岸,不与其交锋,待其气衰,然后奋击,定能破敌。李孝恭不听,留李靖守营,率兵出击,果遭失利,退回南岸。文士弘委舟纵兵劫掠,人皆负重。李靖见其军乱,挥军出击,大败文士弘军,获其舟船300余艘,斩首及溺死者近万人。唐军继续追击,至百里洲再败文士弘军。萧铣的江州总管盖彦举以5州降唐。李靖乘胜率轻兵5000直逼江陵城,李孝恭率大军继进,很快攻破江陵外城,拔其水城,俘甲兵4000余人,获舟船数千艘,萧铣的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等降唐。李靖将所获舰船全部弃入江中,萧铣援军见空船顺江而下,以为江陵已陷,狐疑不敢向前。困守江陵的萧铣见援兵不至,被迫于二十一目出降。数日后,10余万救兵赶至,得知萧铣已降,便归附了唐朝。南方各州县闻讯,均望风归顺。李靖被晋升为上柱国大将军,任岭南道抚慰大使,招抚了岭南96州。
622年八月,辅公祏据丹阳反唐,李渊命李孝恭为行军元帅,率舟师开赴江州;李靖为副帅进屯宣州,唐军共7总管兵,水陆俱进,皆受李孝恭节制,由西、南、北三面分路进攻辅公祏军。624年二月,辅公祏部水陆军精锐
5万人,据当涂附近有利地形,构筑坚固城栅进行防御。李靖出其不意,先率主力击破其水军,杀伤及溺死者万余人,乘势亲率轻兵直趋丹阳。辅公祏率数万人弃城东走,被俘获,江东地区基本平定。
625至626年,李靖先后以安州大都督、灵州道行军总管调潞州、灵州防御突厥。李世民即位后,先后任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629年东突厥诸部内乱,十一月,李靖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帅徐世勣、李道宗、柴绍、薛万彻、苏定方等名将击东突厥。630年正月,李靖率骁骑3000乘夜袭占定襄。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率部北撤,他又与获胜的徐世勣合兵,于二月初在阴山突袭突厥军,斩杀万余人,俘男女10余万口,颉利可汗也于其后被抓获,东突厥汗国至此灭亡。
634年,以足疾上表辞官,得李世民称许,并授特进。不久,吐谷浑可汗伏允扰唐,64岁的李靖自愿请行,被任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李道宗、侯君集、契苾何力等等西攻吐谷浑。635年闰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库山击败吐谷浑军。伏允烧尽野草,轻兵入碛。唐军诸将认为,马无粮草,已很疲弱,不可轻易深入。唯独侯君集主张应乘其初败,人心离散之机,穷迫不舍,一举将其击灭。李靖采纳其意见,分兵两路追击,亲率李大亮、薛万均等部由北路切断其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伏俟城;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二十三日,李靖部将薛孤儿在曼头山大败吐谷浑军,斩其首领,俘获大批牲畜。二十八日,李靖率军在牛心堆击败吐谷浑军,接着又在赤水源再次获胜,共俘斩名王数十人。南路唐军在沓无人烟地区行军2000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时,只能“人龀冰、马瞰雪”,于五月间在乌海追上伏允,大破其众,俘其名王骁将。伏允向西败走,准备渡突伦川,投奔于阗。李靖督诸军,经积石山黄河源追至且末。李靖部将契苾何力闻伏允逃至突伦川,遂率骁骑千余追击,因沙漠无水,将士皆刺马饮血,终于追上伏允,袭击其牙帐,歼数千人,缴获甚众,伏允侥幸脱逃,后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身亡。侯君集率部进逾星宿川,至柏海与李靖军合师。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斩天柱王,率部归唐,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637年,封卫国公。辞官后,李世民仍常征询他对军国大事的意见。他谨慎自谦,长期闭门谢客。649年卒。李靖归唐时已年近半百,15年中四次指挥大型战役,均获全胜。观其一生业绩,堪称“用兵如神”四字。
评分:统率A,战斗A,智谋A,战绩A,名气A,综合A。李靖著有《李卫公问对》、《六军镜》、《李卫公兵法》,后二者已失传,在《通典》和《太平御览》中,保存有部分内容。《李卫公问对》则在宋代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该书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但有证据显示是后人伪托其名所写。建议阅读:《红拂夜奔》(王小波)。
徐世勣
徐世勣(594~669):字懋功,后获赐李姓,又避李世民讳,改名李勣,离狐人(今山东东明东北)。17岁随翟让在瓦岗起义。曾献策出兵荥阳、梁郡,在汴水夺取往来船只物资,使起义军的供给得到解决。616年十月,隋名将张须陀率军进攻正在围攻荥阳的瓦岗军,徐世勣支持李密的计划,在翟让、李密的指挥下奋勇作战,于大海寺击斩张须陀,歼敌2万余人,使瓦岗军军威大振。李密任瓦岗军首领后,他建议袭取黎阳仓,壮大了瓦岗军力量。随后镇守黎阳,屡败来犯的宇文化及军。瓦岗军失败后归唐,但却把黎阳城兵马土地献给已投唐的旧主李密,深受李渊赞赏。619年,窦建德军攻占黎阳,徐世勣败降。620年,复归唐。621年,随李世民迫降王世充,击灭窦建德、刘黑闼等,累迁左监门大将军。624年;从李孝恭攻灭反唐的辅公祏。李世民即位后,任并州都督。629年,任通汉道行军总管,率军大败东突厥军于白道。后与李靖合谋,趁东突厥颉利可汗懈而不备,以精骑奔袭并从背后堵截,歼其部众于阴山。
637年,封英国公,驻守并州16年,令行禁止,李世民誉其胜于长城。641年十一月,薛延陀可汗夷男闻唐太宗将东封泰山,以为唐边境空虚,命其子大度设征发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落兵马共20万,南下进攻唐册封的突厥俟利苾可汗,俟利苾可汗无法抵御,率部进入长城,遣使告急。十六日,唐太宗命张俭率骑兵及奚、契丹诸部兵马从东包抄;徐世勣率士卒6万、精骑1200正面出击;李大亮领兵4万、精骑5000驻守灵武;张士贵率1。7万人出兵云中;李袭誉包抄薛延陀西部。唐军分路出击,薛延陀军北逃。徐世勣挑选麾下及突厥精锐骑兵6000抄近路拦截,跨越白道川,一直追至青山。大度设于诺真水摆开战阵,横亘10里。十二月十七日,突厥兵先出战,不胜退兵,大度设乘胜追击,与唐军遭遇,薛延陀军万弩齐发,唐军坐骑多被射死,徐世勣命士卒下马持长槊战,斩3000余人,俘虏5万余人,薛延陀余众逃至漠北,适逢大雪,人畜冻死者十有八九。
644年徐世勣从李世民征高丽,645年三月,以声东击西之计绕过高丽的防守,巧渡辽水,攻克玄菟,使高丽军心大恐;四月,又绕过新城攻下盖牟城,俘获二万余人和大量粮草,并完成了对辽东城的包抄;五月攻克重镇辽东,斩俘两万余人;又随李世民攻取白岩、安市等诸城。因天寒粮将尽,李世民决定退兵,他又和李道宗共同顺利完成了殿军的任务。646年,薛延陀屡被唐军所败后请降,徐世勣受命招降薛延陀军,识破其诈降,纵兵击之,斩首5000余,擒获其可汗咄摩支,遂灭薛延陀。647年率兵二征高丽,获小胜即还。649年五月,李世民突然将徐世勣罢黜外放以试探,对李治说:“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并交待如果他不服从就立刻杀之(凶狠)。徐世勣连家都不回就直接去上任(老滑头)。高宗李治即位后,授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师。666年作为主帅再征高丽,667年二月,率大军渡过辽水;九月,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668年二月二十八日,徐世勣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泉男建遣兵5万妄图夺回扶余城,在薛贺水与徐世勣军遭遇,唐军大胜,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丽军,追奔200余里,攻占辱夷城,高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丽全部平定。669年十二月病卒。徐世勣的实力和功绩,在唐初名将中仅次李靖。《新唐书》说他“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闻人善,抵掌嗟叹。及战胜,必推功于下。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无私贮。然持法严,故人为之用……既没,士皆为流涕。”后其孙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夷族,连徐世勣的坟墓也被毁坏,唯有徐敬业之叔徐思文因为武则天效忠保住了性命。
评分:统率A,战斗B,智谋A,战绩A,名气A,综合A。李靖在与李世民论当时名将时说徐世勣和李道宗不会大胜也不会大败(都是擅用正兵的高手),而薛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观其守黎阳、哭李密、割股肉以啖单雄信均有国士之风;历事两帝,在政治上是个老滑头、不倒翁。他到底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演员还是忠厚老实的“纯臣”呢?徐世勣从不讳言自己的过去,他常说:“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李密杀翟让徐世勣时也在场,他见状立刻向外逃,被埋伏在外面的武士一刀砍中颈部,险些丧命,如果那一刀再稍狠一点,那……
要成为史上留名的人物,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侯君集
侯君集(?~643):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君集少年时以武勇称,隋末战乱中,被秦王李世民引入幕府,从征讨有功。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君集之策居多。李世民即位,君集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630年,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635年,为积石道行军总管,随李靖平吐谷浑,策划军事,分兵深入,有大功。638年,迁吏部尚书,仍参朝政。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用,方始读书。他出为将领,入参朝政,获得当时称誉。同年,吐蕃围松州,唐授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此战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谢罪,请求通婚,李时民遂以文成公主嫁之)。639年冬,高昌王麴文泰遏绝西域商贾与唐交往,十二月初四,唐朝廷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麴文泰以为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沙碛阔约2000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及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领下抵达碛口时,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智盛即位。640年八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俘男女7000余人。侯君集直趋高昌城。麴智盛率军迎战,被击败后退保都城。侯君集命将士填堑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内的巢车,对城内动静了如指掌。奉命前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畏惧唐军威势,也在可汗浮图城投降。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侯君集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得户8046,人口3。77万,马4300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守。侯君集刻石记功而还。君集入高昌时,私取宝物;将士也竞相盗窃,君集自身不正,不敢禁制。还朝后,被人揭发,下狱,虽得免罪,却没有奖赏,他心怀不满。643年,由于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被杀。
评分:统率B,战斗B,智谋C,战绩C,名气C,综合C。李世民命李靖教侯君集兵法,侯向李世民报告说李靖留了一手,不肯全教。李世民问李靖原因,李靖说:“现在中原无事,我教君集的足以服四夷,而他还想学更多,可见其有反意。”但看起来有史官放马后炮的成分。尤其是君集在临死前说:“我岂反者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又何必撒谎呢?而李世民也没有斩尽杀绝,留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一命。其实《新唐书:侯张薛传》中的三人:侯君集、张亮、薛万彻的罪名都有可疑之处。
苏烈
苏烈(592~667):字定方。少时以勇猛闻名,十五岁初上战场。630年随李靖突袭东突厥时作为先锋以200骑兵大破敌阵,使颉利可汗狼狈逃窜。656年从程知节征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在唐军与四万突厥军激战不敌时,又率500骑兵冲阵大破敌军。657年闰正月二十一日,唐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任雅相、萧嗣业,发唐兵与回纥兵万余人,从北道讨伐贺鲁;又命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余众。十二月,苏定方率军在金山北,击破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等率万余帐归降,苏定方征调其千名骑兵从军。唐朝采纳薛仁贵建议,争取泥孰部共袭贺鲁。苏定方率唐及回纥兵万余人至曳咥河西,贺鲁率十姓兵10万将其包围。苏定方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西突厥军三冲南原未逞,苏定方率骑兵乘势反击,大败西突厥军,追击30里,斩获数万人。次日,唐军继续前进,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部归降,贺鲁与处木昆屈律啜数百骑西遁。五咄陆部闻沙钵罗兵败,也归附阿史那步真率领的南路唐军。苏定方于是命令萧嗣业与回纥婆闰率骑兵向邪罗斯川进发,追击贺鲁,苏定方与任雅相率新附之众继后。时遇大雪,深约二尺,诸将建议待天晴后再进军。苏定方说服部众,利用贺鲁以为唐军必然休兵的侥幸心理,踏雪昼夜兼程地继续追击。进至双河,南北两路唐军会师,又长驱200里,直抵金牙山贺鲁牙帐。贺鲁及其将士正准备外出打猎,苏定方乘其无备,突然发起攻击,斩俘数万人。贺鲁与其子咥运、婿阎啜等逃往石国西北之苏咄城。苏定方乃息兵,令西突厥各部落返回居所,修通道路,设置驿站,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疆界,恢复生产。并将贺鲁掳掠的牲畜、财物等,全部归还原主。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自引大军凯旋。贺鲁逃到石国,被石国人诱捕,送交萧嗣业。十一日,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漾池、昆陵二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阿史那弥射为都护,分统其十姓各部。都曼率所部及疏勒、硃俱波、喝般陀三国反叛,苏定方率军1。3万人昼夜奔驰300余里,击败并迫降都曼,平定葱岭以西。660年,受命率兵攻百济,八月,引兵自成山渡海,在熊津江口大败百济军,斩杀数千人,然后水陆并进,直趋百济都城俱拔城。百济倾国迎战,仍被苏定方大破,斩杀万余人,国王扶余义慈被迫率众归降,百济遂灭。661年于浊水击破高丽军,围平壤,因为大雪退军。回国后拜为凉州安集大使,防御吐蕃、吐谷浑。667年病逝。
评分:统率B,战斗A,智谋B,战绩B,名气C,综合B。苏定方这个有勇有谋、善于以少胜多和长途奔袭的良将,却莫名其妙地在《说唐》被写成大反派,被说书和听书的人骂了几百年。实际上程知节在征贺鲁时曾杀降取其财物,而苏则分文不取,品德远胜《说唐》中的正面角色。在此强烈要求为伟大的外战英雄恢复名誉!
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677):铁勒人,铁勒可汗之孙,随其母投奔唐朝。635年,契苾何力与李大亮、薛万彻、薛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在唐军不支时,率众奋力击退敌军。随后闻吐谷浑可汗伏允逃至突伦川,遂率骁骑千余追击,因沙漠无水,将士皆刺马饮血,终于追上伏允,袭击其牙帐,歼数千人,获其妻子,缴获甚众,伏允侥幸脱逃,后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身亡。薛万均与其争功,二人几乎火拼,但后来李世民得知情况后要处罚薛万均,他又为之求情。640年,随侯君集讨高昌。642年回家探亲,被部众劫持,他坚决不从,有人向李世民告他背叛,李世民不信,后来派使者将他要了回来。645年,随李世民征高丽,力战有功。曾在战斗中被刺伤,仍然奋勇作战。后来刺伤他的人被捉住交给何力发落,何力却认为他是各为其主,又是个勇士,就把他放了。648年,随阿史那社尔攻灭龟兹。李世民死时,何力要求殉死,被高宗李治制止。651年,率军平定西突厥叛乱部落。661年,率军征高丽,在鸭绿江履冰而进,大破泉男生率领的高丽军,歼敌3万。九姓铁勒叛乱时,他仅带500骑抵达部落中,劝服部众归顺并交出了主犯。666年,再征高丽,在辽水打败高丽15万大军,斩首万余级,再抵鸭绿江。与徐世勣会合后,契苾何力率军南下,率先攻抵高丽首都平壤,后与徐世勣合兵攻破平壤,灭高丽。契苾何力忠心耿耿,作战勇猛,是唐朝外族名将中的佼佼者。
评分:统率C,战斗B,智谋C,战绩C,名气D,综合C。游牧民族大多鲠直刚烈,勇猛顽强,如能真心相对,大多忠心耿耿。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