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防备敌人的夜袭,马林除了打算布置暗哨外,就是打算安排军犬守夜了。军犬的听力很强,警觉性高。若是敌人敢悄悄地摸过来,很容易被军犬听到响动。只要军犬狂吠发出预警,敌人的夜袭行动,就会暴露。这一点,哨兵是没法和军犬比的。

    哨兵在夜晚,只能看到光线覆盖范围内的情况。而敌人既然来夜袭,肯定会躲在暗处,不会轻易给你发现。但若是有了军犬,管你躲在哪儿,只要你移动,肯定能发出声响。只要被军犬听见,就会及时发出预警。

    此外,军犬还有清理地方侦察兵的功能。战士带着军犬出去,绕着军营附近转转,在一些偏僻的角落,根据人留下的气味,可以发现敌人的侦察兵,打击敌人的侦察能力。

    现在这个时期,只有马林和比较信任的手下拥有望远镜。别的势力,是没有这玩意的。敌人想要侦察马林军中的情况,只能派探子抵近侦察。这样一来,巡逻兵只要带着军犬出去转一圈,就要很容易抓到敌人的探子,使敌人变成“瞎子”。

    至于缉毒、寻找爆炸物等能力,目前尚无这种需求,倒是不必着急训练这种能力。当然,马林手下,现在也没有这样的训练人才啊不过,单凭守卫警戒,和巡逻追踪的本事,就足以满足现阶段的需要了,没必要追求太多

    为了寻找德牧,马林亲自作画,把记忆中的德牧形象花在了纸上,让手下四处去寻找

    没想到,马林画的德牧画像被一名手下士兵看到了,这名士兵马上认了出来:

    “这不是我们阿尔萨斯地区常见的狼狗么?”

    马林的麾下将士,多半来自符腾堡山区和阿尔萨斯地区。而这名认出“德牧”画像的士兵,正是阿尔萨斯人。

    马林赶紧招来这名士兵,向其询问细节

    原来,阿尔萨斯地区,这种被称为“阿尔萨斯狼狗”的牧羊犬,是很稀松平常的东西。作为出生在阿尔萨斯地区的士兵,自然见过很多次。

    而且,阿尔萨斯地区的庄园主们,很喜欢养这种大型猛犬,用于震慑农奴。要是哪个农奴不听话,没准就会被这种“阿尔萨斯狼狗”给咬了

    巧得很,这名叫赫德的阿尔萨斯战士,就曾因为和庄园主家的少爷起冲突,而被对方放出的“阿尔萨斯狼狗”给咬过,印象深刻。所以,在看到德牧的画像后,马上认了出来。

    “很好,赫德,我现在委托你带人带钱回去,给我弄几十条这种狗的小狗来。同时,聘请几名擅长训练这种狗的人回来。事情办好了,我重重有赏!”

    听说只要找到一批小狗和几个训狗师回来就能获得重赏,这个叫赫德的士兵也很是高兴。作为一名老兵,赫德自然知道自己的boss是个土豪。马林说重重有赏,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的。所以,赫德充满干劲地带着一队助手,返回家乡,寻找阿尔萨斯狼狗的幼犬和擅长训狗的专业人士去了

    马林比赫德更加期待,要是高大威猛的德牧在自己手里培育而成。到时,牵着狼狗出行,一定很威风呃,不对,自己都是一国之君了,牵着狼狗出去吓人影响不好。所以,牵着狼狗出去显摆的光荣任务,还是交给儿子小凯撒吧

    上辈子,马林曾看到有熊孩子骑着德牧当“狗骑兵”的,非常搞笑。而且,那熊孩子因为骑的是“狼狗”,坚持说自己是“狼骑兵”,差点让马林笑翻马林决定,趁着凯撒年纪小、体重轻,让他也感受下当“狗骑兵”的感觉可惜,马林没有相机、手机拍照留念。不过,可以让达芬奇画画,留下那逗比的瞬间

    而马林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的一个逗比想法,使得达芬奇留下了传世名画——骑狗的凯撒大帝

第165章 各国反应() 
因为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突然暴死,而尤利乌斯二世又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选为新的教皇。所以,罗马发生的事情,让欧洲其他国家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接到教廷邀请他们参加教皇的登基仪式的邀请函了。

    事实上,不管教皇是谁,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不是特别在乎。但是,下面几个国家不同,他们分别是——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神罗

    法国和西班牙在乎教皇是谁,原因是很简单的。因为,两国都需要教皇裁定那不勒斯王国的归属。

    之前,法国是占上风的。无论是在军事实力上,还是政治上,都是法国占优势。因为,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最后几年,抛弃了祖国西班牙,改为和法国结盟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法国许诺,在拿下那不勒斯王国后,分封大片的土地给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凯撒和杰弗里。所以,亚历山大六世果断抛弃了自己的祖国西班牙,和法王路易十二混到了一起。

    可惜的是,那不勒斯王国的归属还未有定论,亚历山大六世就忽然挂了,这让法国人非常郁闷。

    说起来,新任的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曾经还是法国坚定的盟友呢。早在查理八世时期,当时还是罗韦雷主教的尤利乌斯二世,可是把巴黎当成自己家的。那个时候,尤利乌斯二世是法国的盟友,而亚历山大六世是法国的死敌,西班牙的盟友。

    可是,等到路易十二上台后,法国人自己放弃了当时落魄的罗韦雷大主教,改为和亚历山大六世结盟。这样一来,原本和法国关系密切的罗韦雷大主教和法国人就成了敌对关系,还差点被绑了送往罗马。

    就这样,因为路易十二的上台,两个大国的盟友换了。只不过,罗韦雷大主教倒是没有投靠西班牙。只是,他和法国的关系,是好不了的了。

    法国人其实很郁闷,若是早点收到消息,他们还可以派兵去罗马示威,在新教皇被选出来前,威逼罗马枢机团选出亲近法国的教皇。毕竟,法军虽然被西班牙军队打败,但目前还守着那不勒斯王国北部一线,很靠近罗马。

    可惜,现在迟了。新的教皇已经选了出来,并昭告天下。即使是法国人,也是不敢弄死新教皇的。除非,它是想被全欧洲组团群殴了。更何况,信任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还带来了7千兵马,足够用来守城的了。

    相对于法国人的郁闷,西班牙人对于尤利乌斯二世的当选,是高兴多过担忧的。

    西班牙人高兴的是,因为换盟友的原因,尤利乌斯二世很难和路易十二走到一起。这样,在判决那不勒斯王国归属的问题上,尤利乌斯二世可能会更加偏袒西班牙。

    而西班牙人担忧的,则是当年亚历山大六世前期支持西班牙的时候,签署的托德西拉斯条约,以及后来允许西班牙去印度贸易的许可,新的教皇,是否承认的问题。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尤利乌斯二世肯定是重新宣布托德西拉斯条约的合法性的。因为,原本历史上,西班牙没有搀和到真正的印度的贸易中去。而葡萄牙,也是闷声发大财。所以,原本历史上,两个牙对于托德西拉斯条约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但是,因为马林的穿越,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班牙还没有在美洲发现金银,但却被马林勾引到真正的印度去了,开始和葡萄牙人抢生意。

    那么,问题来了,葡萄牙人自然希望托德西拉斯条约继续生效,但西班牙人却变了。因为,印度香料贸易的暴利,已经让西班牙双王兴奋得无法呼吸。所以,西班牙人对托德西拉斯条约不满了

    因为富饶的美洲,被马林这个猥琐的家伙故意称呼为“蛮荒大陆”,而且还发生了梅毒事件,使得西班牙人对美洲,变得有些兴趣缺缺。

    相反的是,印度航线带来的暴利,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就目前而言,不管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都希望自己能够独霸印度贸易航线,而把对方排挤到“蛮荒大陆”上去。

    所以,西班牙不会再坚持什么托德西拉斯条约,葡萄牙却是要单方面坚持。这两国,迟早要为此干一架。

    要是在以前,尤利乌斯二世也许会对此选择和稀泥,尽量去调解两国矛盾。但是,在离开东弗里斯兰回意大利前,马林找到尤利乌斯二世,和他密谈了很久。

    经过此次密谈,尤利乌斯二世已经心中有数了

    按照马林的建议,尤利乌斯二世不会急着下结论。但是,在印度航线利益问题上,会选择偏袒西班牙。

    不过,西班牙也不能把好处占尽了。作为获得印度贸易资格的代价,肯定要让出至少一半的美洲大陆的利益。至于这个让出来的利益给谁?还用问吗?肯定是给马林啊

    至于葡萄牙这个孙子,自然是让西班牙去收拾啦。葡萄牙在海上的确强横,但是,马林曾经给西班牙双王出国馊主意——一旦西葡发生冲突,别再海上理会葡萄牙人的挑衅,直接在陆地上组织几万大军包围了里斯本

    我海上打不过你是不假,但可以在陆地上怼死你

    所以,闹到最后,肯定是葡萄牙吃亏的。而到时候,马林只需偷偷躲在后面捡便宜就成

    至于最后一个关心教皇更迭的大佬,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至于为何关心?是因为他这个神罗皇帝,到现在还没有去罗马加冕呢

    所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特别希望新的教皇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这样,也容易让教皇给他加冕一下啊。

    之前,虽然从安德烈斯。帕里奥洛格斯那里买来了东罗马帝国的皇位。但是,那只是一个虚衔,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因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没有拿到任何一块东罗马帝国的领土。而且,领土基本都被强大无比的土耳其给占了,想拿回来,难度极大。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神罗的皇位,更加实在些。至少,在加冕过后,更加名正言顺了。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不关心罗马教皇是谁,政治立场如何,那就奇怪了

    让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高兴的是,虽然这个尤利乌斯二世未必和自己亲近,但肯定不和法国的路易十二亲近。只要不是法国人的盟友,那就好办,自己加冕的希望很大。

    只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不知道的是,他很信任的手下大将马林,悄悄地和岳父大人提出——不要让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轻易加冕,起码,得让皇帝帮自己的忙,多弄几块领土,并在政治上大力支持自己后,才能让其如愿加冕

    若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知道马林这样给自己的皇位加冕大业使绊子,估计会气得立即提刀来奥里希把马林剁成八块的

第166章 城门生锈() 
夏季的德意志北部沿海地区,阴雨连绵。虽然都不是什么大雨,但是的气候潮湿湿的,让人感觉难受。

    东弗里斯兰伯国首都奥里希、埃姆登和莱尔三个重要的城市,换上的铸铁城门,发现了生锈的情况

    因为马林在进攻丹麦时的用火炮+爆破的办法,使得欧洲的纯橡木城门,已经落伍了。所以,丹麦人在哥本哈根率先推出了铸铁城门,一度让马林的军队束手无策。

    回到东弗里斯兰后,马林不希望别人也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自己。所以,东弗里斯兰伯国境内三个最重要的城市,自然率先装上了铸铁城门。甚至,埃姆登的铸铁城门,压根就是从哥本哈根拆回来改装成的。

    马林其实是很明白铁门的缺点的,那就是,容易生锈。所以,他早就安排手下人,给大铁门刷了油漆,以隔绝潮气。

    然而,这个时代的油漆,非常原始,质量也差。时间一长,经过风吹日晒,就容易掉漆。掉漆之后,铁质部分裸露出来。然后,来点风吹雨打什么的,自然就生锈了

    虽然早就料到这一点,但马林还是非常头疼的。好好的一个大铁门,坏了的话,损失是很大的。毕竟,欧洲现在还不流行高炉炼铁,但部分铁匠铺,还在使用木炭炉子里堆积铁矿石和木炭的原始办法炼铁。所以,铁价是很高的。

    无奈之下,马林只好下令重新刷漆。然而,现在欧洲油漆是如此昂贵,多刷几遍油漆,开支巨大。

    现在可没有合成油漆,所有油漆都是从漆树和矿物里提取出来的,数量少,价格昂贵。要是隔三差五的刷油漆,成本有点高昂啊

    于是,马林想到镀锌

    可惜,欧洲人还没提取出锌。马林倒是知道爱尔兰都柏林西北地区有个塔拉铅锌矿,储量巨大。可惜,那个巨大的铅锌矿,正好处于亨利七世统治下的英王直属领地内啊。以亨利七世那奸诈的性格,会允许自己去采矿炼锌?

    要知道,因为眼红毛纺业的利润和税收,亨利七世可是死命打压羊毛出口,并自己大办毛纺工场的。

    所以,要是被他知道自己的指数领地内有个巨大的铅锌矿,就算之前给自己了,以其无赖性格,也会收回去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大铅矿,就足够让亨利七世在脚后跟老不要脸的翻脸了。

    而如果给城门镀锡的话,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马口铁也是防生锈的。只是,马口铁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旦镀锡层被磨破,很快就会以磨破点为中心,扩散生锈。

    而城门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用镀锡的办法解决,也是会有问题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镀锌。

    事实上,要是防炮击的话,压根用不着使用纯铸铁的城门,在城门外面蒙上厚厚的铁皮或者铁板,完全足矣。

    毕竟,区区铁球炮弹,是很难砸开蒙了厚铁皮或铁板的城门的。马林之所以给三个城市换成纯铁的铸铁大门,是被丹麦人带进了沟里。

    后来,在测试中,马林发现,使用比普通铁皮更厚的后铁皮或者铁板蒙住橡木城门,也是可以抗炮击的。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铸铁城门不具备的好处——那就是,方便更换。

    现在马林和丹麦、汉堡、吕贝克等城市使用的纯铸铁大门,若是有一块锈蚀坏了,那就惨了,整个大门就会失去作用,需要整体换掉。

    而如果使用钉厚铁皮或铁板的办法,即使某块厚铁皮或铁板坏了,不过是把那块锈蚀的铁板拿下来换个新的上去而已。

    只不过,不管是厚铁皮还是铁板,有和铸铁大门一样的缺点——容易生锈啊

    之前,不是没有欧洲城市给城门蒙过铁皮,但最终,都因为生锈的问题,选择了放弃。

    同时代的华夏和东亚其他地区,倒是有用蒙厚铜皮的办法,来增强城门的坚固程度。但是,那是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文铜钱或更多的铜钱。而在欧洲,一个银币只能兑换15个同等大小的铜币。所以,从成本上考虑,一般国家根本没那经济实力,给城门蒙上铜皮。

    即使是马林这样的土豪,给首都奥里希四个城门蒙上铜皮还行,给其他城市的城门蒙铜皮?还是算了吧

    15快铁皮都相当于一块等大的银皮了,谁能这么豪奢让各个城市的几个城门都蒙铜皮呢?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用镀锌的白铁皮去蒙住橡木城门,才是最经济和有效的办法。现在唯一的问题是——锌从哪里来?

    于是乎,马林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爱尔兰的塔拉铅锌矿

    虽然说,塔拉矿山在亨利七世那个老狐狸的地盘内。但是,爱尔兰岛此时可不是亨利七世一家独大啊

    要知道,马林帮着约克家族的爱德华伯爵,去了爱尔兰岛,还掌控了爱尔兰岛上的第一良港科克。不但如此,爱德华伯爵身边还有5000雇佣兵呢

    思考再三之后,马林决定——着手开始支持爱德华伯爵,让他在爱尔兰岛上搞风搞雨。甚至是,支持爱德华伯爵统一爱尔兰岛。

    等到爱德华伯爵拿下了英格兰在爱尔兰岛上唯一的一块直属地——都柏林及周边地区后,马林完全可以从爱德华伯爵那里,以对他有救命大恩的北海商会的名义,把塔拉矿山买下来。然后,把挖出的铅锌矿是,拉到别处去提炼锌出来

    爱德华伯爵的财政实力,是远远赶不上掌控了英格兰的亨利七世的。所以,在爱德华伯爵占领了都柏林附近的英王直属地后,肯定需要资金备战,防备亨利七世的反扑。所以,那时候的爱德华,肯定是很缺钱的。到时候,再以北海商会的名义出面,不愁买不到这个欧洲第一的铅锌矿

第167章 爱尔兰局势() 
早在两年前,马林就把爱尔兰南部的重要港口科克,让给了爱德华伯爵,好让爱德华伯爵和他麾下的5000兵马有一个栖身之所,免得被路易十二当炮灰,去强攻加莱。

    爱德华伯爵在马林麾下的北海商会的秘密帮助下,带着5000兵马,悄悄地搬到了爱尔兰科克城。

    路易十二对于爱德华伯爵的离开非常恼火,不过,他忙着去意大利搞争霸,也没时间理会爱德华。

    而且,爱德华解释说,是要在科克建立一个后勤基地,作为攻打英国的大后方。路易十二虽然不满,但觉得爱德华伯爵作为约克家族唯一的男性继承人,亨利七世唯一的王位竞争者,还是需要支持的。所以,后来路易十二还是选择了提供一定的钱粮,好让爱德华伯爵养得起5000兵马。

    至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对于爱德华伯爵移师爱尔兰,却是非常欢迎的。所以,苏格兰王国对于爱德华伯爵的支持,一点不比法国少。

    到了科克城后,爱德华伯爵和他麾下的大军,曾引起了科克城边上的德斯蒙德伯国的伯爵莫里斯。菲茨杰拉德的恐慌。

    要知道,德斯蒙德伯国作为爱尔兰岛上的大势力,不过才三四千兵马。于是,趁着爱德华伯爵立足未稳,德斯蒙德伯国发起了一次进攻。但爱德华伯爵兵力本来就不弱,加上拥有坚固的科克城作为依托,倒是守住了城市,还磨合了军队。

    后来,德斯蒙德伯爵莫里斯。菲茨杰拉德眼看吃不下爱德华伯爵的军队,于是改为结盟和拉拢。

    爱德华正好因为立足未稳,需要盟友的支持。于是,双方就凑到一块儿去了

    后来,莫里斯。菲茨杰拉德在1502年初,利用爱德华伯爵的大军,组建了一支人数多达7千人的庞大联军,一句征服了德斯蒙德伯国西南边的芒斯特王国的延续德斯蒙德王国,消灭了英格兰入侵前芒斯特王国的王室后裔麦卡锡家族。

    爱尔兰岛西南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