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大老粗们,哪里有几个擅长唱歌的?唱出来都是车祸现场,惹人哈哈大笑。所以,一般人也不肯轻易输掉。不然,要当着众将士的面丢人的。要是经常当众丢人,以后队伍还怎么带?
有了这种羞耻心,这帮武将们平时踢球,也就更喜欢动脑子搞战术了,免得输了垫底面子难看。特别是那些中年武将,为了胜利不丢人,可谓绞尽脑汁,战术迭出。而正是有了这样的习惯,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战争中,经常喜欢思考战术,用最省事的方式击败对手。
除了养猪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北海国内因为炕房的出现,使得鸡鸭鹅的孵化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鹅不用讲,因为北海国推广平民教育,导致鹅毛笔的需求巨大。因此,养鹅产业在北海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鹅的羽毛除了大的羽毛能做羽毛笔外,小一点的羽毛,也能用来做羽毛球的羽毛,或者用作箭羽。因此,养鹅产业是个很有前途的黄金产业。
至于养鸡和养鸭,则是重要的提供禽蛋的产业。为了获得足够的蛋,马林特地让人从明朝引进了产蛋率较高的芦花鸡,还引进了擅长产双黄蛋的高邮鸭。
鸡蛋什么的不用说,肯定是鲜蛋供应市场所需。而高邮鸭产的鸭蛋,自然是用来腌制咸鸭蛋了。马林后世早上就很喜欢喝粥吃咸鸭蛋,那种筷子一掏,咸鸭蛋里流出好多黄油的感觉非常爽
第1636章 秋收雨灾()
大概是北海国耕地还不够多,加上麦钐的推广,北海国今年的秋收速度非常快。往年,北海国的秋收,往往要推迟到10月中旬才能结束,而今年10月初,北海国的秋收就结束了。
当然,今年不同往日,比如,在南部地区,马林就让几万匈牙利战俘也加入到了秋收行列里去。有五六万匈牙利壮丁的加入,秋收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此外,军队也参加了秋收。
而且,到秋收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北海国农民,都学会了如何使用双人麦钐。等到明年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用麦钐收割。那么,秋收最多10天,就能全面结束,而且不需要匈牙利壮丁和军队的帮忙。
而此时,欧洲别的国家,除了南边地中海地区外,大部分国家的秋收,才刚刚开始呢
但悲催的是,今年10月气候有点反常。在尼德兰地区,以及法国东北部和东部不少地区,竟然在秋收的关键时刻,下起了雨,而且连绵不绝
“完蛋了,今年一定是个荒年!”看到尼德兰地区下雨,菲利普皇子满脸土色,感到不妙。
但尼德兰大贵族范德斯特却大喜过望道:
“殿下,今年秋收不顺,肯定发生饥荒。这次饥荒,正是我们圈地的好机会啊!”
“好机会?”菲利普皇子和其他几个尼德兰大贵族都有些奇怪。秋收遭遇雨灾,肯定引发饥荒。引发饥荒,就容易引发饥民暴动好不?还好机会
范德斯特解释道:
“就是饥荒才好啊!这样,才会有大量农民去逃荒。一旦他们居家逃荒了,我们就立法,以他们为完成纳税为名,剥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这样,就可以不花钱圈占了大量土地了!”
菲利普皇子和其他尼德兰贵族顿时眼前一亮,的确,这是个圈地的好机会。但是
“这些农民饿急了发动叛乱怎么办?”菲利普皇子担忧道。
范德斯特满不在乎道:
“我们派人去通知北海国大公马林,让他过来招募灾民。只要他把灾民都带走了,谁还会闹事?”
“好主意!”菲利普皇子和一干尼德兰大贵族们纷纷点头同意。同时,已经开始做圈地的准备了
尼德兰这边,大贵族们纷纷做好了圈地的准备,对这场秋收时的雨灾兴奋不已。而法国这边,就比较苦逼了。
路易十二正充满雄心壮志,就等着秋收增加大量的粮食后,再度发起新的军事行动呢。比如,出兵瑞士,帮瑞士人将哈布斯堡家族赶出去。
今年法国王室在普罗旺斯省的王室麾下庄园里,因为用了火山灰,眼看就要迎来大丰收了。要知道,普罗旺世王室庄园,大约有几千英亩的土地,都用了火山灰肥料。如此,能增加大约两三百万磅的粮食。多了这么多粮食,可以供应几万大军用几个月了,可以发起一场大的军事行动。
可是,东北部和东部地区遭遇的秋收降雨,却将会导致一两百万人受灾。如果不救济的话,很容易引发灾民暴动。
因此,路易十二气得有点吐血。原本打算针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大的军事行动,因为多出来的粮食要用到救灾上,让路易十二很是无奈。
好在,这几个月加上之前囤积的火山灰,足够几万英亩耕地所需。只要明年春耕时把这些储备的火山灰撒下去。那么,明年粮食增产就能达到两三千万磅,都足够维持一场对西班牙的全面国战了
至于为什么优先打西班牙,而不去先打更弱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盘,特别是尼德兰。主要是因为,路易十二想要先沉重打击西班牙,派兵攻入西班牙腹地,逼迫西班牙承认那不勒斯王国永久属于法国。这样,以后才能长期享受那不勒斯的火山灰的好处,而不担心出意外。
至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尼德兰地区和弗朗什孔泰地区,路易十二认为,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其优先级别,要比永久控制那不勒斯王国要低些
也是哈布斯堡家族运气好,要不是这场秋收时期的雨灾,路易十二都打算在秋收后出兵瑞士,彻底赶走哈布斯堡家族势力了。如果有机会,法国人甚至打算先吞并掉弗朗什孔泰地区。
但一场连绵的阴雨天气,就让路易十二的打算落空,也给了哈布斯堡家族喘息的机会。
说起来,哈布斯堡家族似乎真的有神灵忽悠。这个家族战斗力一般,财政穷得更乞丐差不多。但是,每到关键时刻,他们总是犹如神助,挺过难关
事实上,这场秋收时的阴雨天气,也影响到了北海国西部的大片地区。比如,西弗里斯兰省,东弗里斯兰省的中西部,以及北明斯特省的西部地区。
但是,北海国秋收已经结束,黑麦也都晒干入库了。因此,这场秋雨对北海国毫无影响。
当菲利普皇子带着人再次来到北海国商谈灾民接收事宜的时候,菲利普皇子惊讶地发现——貌似沿途的北海国庄稼都收割完了
“你是如何做到的?”菲利普皇子对此非常好奇。
马林自然不会向他介绍麦钐这种神器,免得尼德兰人反悔不圈地了。于是,马林灵机一动,随便忽悠道:
“你知道的,今年我借钱买了几万匈牙利农民战俘和两万多符腾堡农民战俘。有这些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帮忙,有多少田收割不完?”
实际上,此时符腾堡那第一批2。65万户农民战俘已经都被送到北美新泽西殖民地了。只有那5万多户匈牙利战俘还在戈斯拉尔。
当然,还有符腾堡公国送来的第二批战俘共1。5万户,还在埃姆登港集中,准备装船运往美洲殖民地呢。
菲利普皇子经过埃姆登来奥里希时,的确在埃姆登城外发现了大片的农奴战俘营地。然后,他就信了马林的规划。的确,多了好几万农民,收割肯定能快很多。
但是,他现在也不想搞啥农业了,而是打算圈地养羊了,对此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听说了尼德兰的困境后,马林二话不说,就同意派人去尼德兰招募歉收的农民,好给菲利普皇子他们圈地腾出地盘。毕竟,这是双赢的好事。
只是,马林没有想到,除了尼德兰地区外,法国东北部和东部的北半部地区,同样也遭受了雨灾,灾民接近两百万。这一次,他出动人马去招募灾民,获得了一个巨大的“丰收”
第1637章 蚯蚓和鸡蛋()
对于这场10月的雨,马林也吓了一跳。因为,如果今年不是有了麦钐,收割速度快了不少,今年北海国西北部地区秋收也会受到不少影响。
但是,他可不敢保证,北海国每年都能躲过秋收时的雨灾。所以,他思前想后,决定用烘干脱水蔬菜的方式,在各个乡镇建立多层的烘房。每一层都用一个大铁盘子,里面放粮食,在几十度的房间内进行烘干。一旦遇到秋收雨灾,一边组织抢收,一边将抢收来的麦子在烘房里进行中温长时间烘干。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能太高。不然,粮食就烤熟了。
另外,普通百姓家里也可以都修建火炕,用火炕烘干潮湿的粮食。所以,在秋收结束后,马林一边推广用版筑草筋土坯房全面取代原先的破木屋,一边在每个土坯房的卧室里都修建火炕。
乡下草木多,柴草随处可见。因此,乡下推广的土坯房都有带烟囱的中式土灶,而且是灶壁很厚的省柴灶。
之所以如此,除了乡下用柴草比用煤更便宜以外,土灶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是重要的肥料。而为了草木灰不被浪费,马林下令每户农民家里屋后,都需要修建茅厕,收集粪便。而每天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必须堆在一个不漏雨的小屋子里。这个小屋子可以是泥土小屋,也可以是草木屋。总之,不漏雨就行。毕竟,草木灰一旦遇水,钾盐成分就被溶了随水冲走。
然后,每隔几天,都会有镇上专门的机构派人下来,到各个村庄收集各家粪便和草木灰,带回去加工成肥料。
也就是说,马林在乡下推广土灶的使用,实际上是为了收集草木灰。虽然他现在有哈茨山的钾盐矿,但天知道那盐矿啥时候采完。所以,收集点草木灰,提取钾盐,也就顺便的事情。毕竟,他现在也在收集粪便呢,收集利用草木灰,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说起来也好笑,欧洲人其实早就发现了利用草木灰和石灰水混合,再跟油脂反应,得到了肥皂。但是,他们愣就是不知道用草木灰去当肥料。
当然,近代化学尚未兴起,欧洲人不懂其中的原理,只是偶然发现这样可以制出肥皂而已,根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马林则不同,他的中学化学可没白学。所以,他让人收集草木灰后,直接在池子里泡水,然后过滤,并提取出含量较少的碳酸钾。这样,大部分草木灰就没啥用了,免得占空间。而等到需要施肥的时候,直接把碳酸钾溶水掺入主体肥料中去。
实际上,碳酸钾就是古代华夏传说中的“灰霜”,是古代华夏的方士从草木灰中提取出来的。而灰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提纯硝石的。硝石里若是有镁离子和钙离子,则会容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子受潮。灰霜加进去后,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及钙离子形成沉淀。而其中的钾离子,和和原本结合镁离子或钙离子的硝酸根,形成新的硝酸钾,进一步提高了硝石的纯度
另外,北海国用粪便饲养蚯蚓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多重喜欢吃粪便的蚯蚓被挑选出来。目前,马林麾下喜欢研究的工匠们,正在计算粪便和蚯蚓的转化率,也就是蚯蚓吃多少粪便,排出多少黑如土的蚯蚓粪的比例。
只不过,眼下粪便饲养蚯蚓的研究,还停留在马牛羊粪便的阶段,人的粪便,目前还没能成功用来喂养蚯蚓。因为,马牛羊是吃草的,粪便中纤维素丰富,也没有人粪那么有灼烧力。蚯蚓吃了牛粪、羊粪和马粪,很适应。但人吃五谷杂粮,还吃肉,盐分很高,粪便环境很不友好。蚯蚓吃了,非常不适应,甚至生病,需要加工。
可眼下北海国并没有专业的科学家,所以,将人粪如何转化得温和一点,让蚯蚓吃了没事,倒是有点难度。所以,现在马林在肥料中,一边掺入牛羊粪便转化成的蚯蚓粪,也有很多由人的粪便风干几个月制成的臭味极淡的“黑土”。
而一旦人的粪便的处理研究成功,北海国的肥料主体就成了泥土般的蚯蚓粪,就算被外国间谍偷走,也绝对认不出来。
事实上,因为目前还是畜力时代,所以,北海国的牛马非常多。此外,羊的数量也很大。因此,动物粪便总数,虽然比人的粪便少点,但也少不了多少。
所以,眼下的实际情况是——用马牛羊的粪便喂养蚯蚓的规模很大,已经达到了上百万磅的巨大规模。而得到的蚯蚓粪,更是达到了两三千万磅,每天转化出来的蚯蚓粪,就有三十万磅。目前,培育中心正在收集各种蚯蚓,包括美洲的蚯蚓,来进行数据对比,以挑选出最合适的品种,来转化粪便。
而最近,马林手下的那些不够专业的研究人员忽然发现——貌似,猪粪也是不错的养蚯蚓的饲料。也就是说,家养牲口的粪便,大多都能用来养蚯蚓,只有人的粪便大概含盐量高,以及其他因素,不能直接用来养蚯蚓。
这个研究成果相当重要,因为,北海国新引进的太湖猪种群数量的扩张非常快。一胎生十几个,还长得快。只要饲料足够,粪便也绝对充足。到时候,蚯蚓粪绝对足够用。
而且,最近蚯蚓养鸡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从明朝引进的著名产蛋鸡——芦花鸡,在吃了热水煮沸消毒过的蚯蚓后,产蛋率大大提高了,平均两天就产蛋一次。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奇迹了。而一般的鸡,常常几天才产蛋一次。而且,产蛋后还喜欢蹲在鸡蛋上自己孵化。
马林在奥里希城附近建立起了养鸡场,修建了专业的鸡笼。在限制了芦花鸡的运动的同时,但也没少喂给蚯蚓。而且,还会利用专门的挡布,遮挡住母鸡视线,然后趁机拿走鸡蛋。而在鸡蛋被拿走后,芦花鸡母鸡会很疑惑。然后,继续吃喝产蛋。就这样,这个专业的养鸡场,为马林的王宫提供了足够的草鸡蛋。每天早上,凯撒、罗伯特、马云、马丽没少吃鸡蛋配牛奶的早餐。至于威廉,因为太小,还没断奶,还没法吃鸡蛋
现在,只要炕房孵化出足够的受了精的芦花鸡鸡蛋,孵化出更多的芦花鸡,北海国以后就不缺鸡蛋了。虽然赶不上后世蛋鸡每天产蛋的效率,但两天产一次蛋,绝对是高产了。
不过,现在的鸡蛋还是很贵。一打鸡蛋(12只),竟然售价1芬尼,也就是普通人半天的工资,相当于后世的五十块。也就是说,现在的鸡蛋,相当于后世的4块多钱呢,真够贵的。搁在后世,都能买一斤蛋了。不过,想想现在欧洲的粮食价格,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第1638章 粮食加工产业()
占坑,正在码字中,半小时内改回来,请半小时后刷新,抱歉!
————————————————————————————————————————
对于这场10月的雨,马林也吓了一跳。因为,如果今年不是有了麦钐,收割速度快了不少,今年北海国西北部地区秋收也会受到不少影响。
但是,他可不敢保证,北海国每年都能躲过秋收时的雨灾。所以,他思前想后,决定用烘干脱水蔬菜的方式,在各个乡镇建立多层的烘房。每一层都用一个大铁盘子,里面放粮食,在几十度的房间内进行烘干。一旦遇到秋收雨灾,一边组织抢收,一边将抢收来的麦子在烘房里进行中温长时间烘干。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能太高。不然,粮食就烤熟了。
另外,普通百姓家里也可以都修建火炕,用火炕烘干潮湿的粮食。所以,在秋收结束后,马林一边推广用版筑草筋土坯房全面取代原先的破木屋,一边在每个土坯房的卧室里都修建火炕。
乡下草木多,柴草随处可见。因此,乡下推广的土坯房都有带烟囱的中式土灶,而且是灶壁很厚的省柴灶。
之所以如此,除了乡下用柴草比用煤更便宜以外,土灶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是重要的肥料。而为了草木灰不被浪费,马林下令每户农民家里屋后,都需要修建茅厕,收集粪便。而每天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必须堆在一个不漏雨的小屋子里。这个小屋子可以是泥土小屋,也可以是草木屋。总之,不漏雨就行。毕竟,草木灰一旦遇水,钾盐成分就被溶了随水冲走。
然后,每隔几天,都会有镇上专门的机构派人下来,到各个村庄收集各家粪便和草木灰,带回去加工成肥料。
也就是说,马林在乡下推广土灶的使用,实际上是为了收集草木灰。虽然他现在有哈茨山的钾盐矿,但天知道那盐矿啥时候采完。所以,收集点草木灰,提取钾盐,也就顺便的事情。毕竟,他现在也在收集粪便呢,收集利用草木灰,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说起来也好笑,欧洲人其实早就发现了利用草木灰和石灰水混合,再跟油脂反应,得到了肥皂。但是,他们愣就是不知道用草木灰去当肥料。
当然,近代化学尚未兴起,欧洲人不懂其中的原理,只是偶然发现这样可以制出肥皂而已,根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马林则不同,他的中学化学可没白学。所以,他让人收集草木灰后,直接在池子里泡水,然后过滤,并提取出含量较少的碳酸钾。这样,大部分草木灰就没啥用了,免得占空间。而等到需要施肥的时候,直接把碳酸钾溶水掺入主体肥料中去。
实际上,碳酸钾就是古代华夏传说中的“灰霜”,是古代华夏的方士从草木灰中提取出来的。而灰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提纯硝石的。硝石里若是有镁离子和钙离子,则会容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子受潮。灰霜加进去后,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及钙离子形成沉淀。而其中的钾离子,和和原本结合镁离子或钙离子的硝酸根,形成新的硝酸钾,进一步提高了硝石的纯度
另外,北海国用粪便饲养蚯蚓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多重喜欢吃粪便的蚯蚓被挑选出来。目前,马林麾下喜欢研究的工匠们,正在计算粪便和蚯蚓的转化率,也就是蚯蚓吃多少粪便,排出多少黑如土的蚯蚓粪的比例。
只不过,眼下粪便饲养蚯蚓的研究,还停留在马牛羊粪便的阶段,人的粪便,目前还没能成功用来喂养蚯蚓。因为,马牛羊是吃草的,粪便中纤维素丰富,也没有人粪那么有灼烧力。蚯蚓吃了牛粪、羊粪和马粪,很适应。但人吃五谷杂粮,还吃肉,盐分很高,粪便环境很不友好。蚯蚓吃了,非常不适应,甚至生病,需要加工。
可眼下北海国并没有专业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