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在多饶。乔治不管不顾地进攻凯奇凯梅特的时候,多饶。乔治大军的大营里一个不起眼的帐篷里,两个人正在密谈
“怎么样?贝纳永先生,我的建议您同意吗?这是1万杜卡特金币的提款单,您随时可以去西边的威尼斯银行提款”
那个叫贝纳永的胖子,立即用无比贪婪的目光盯着对方手里的那张纸
贝纳永是个犹太人,原本是佩斯城的一个犹太商人。正好,之前他生意失败破产。在得知教廷派人来组建十字军远征土耳其后,这个已经身无分文的胖子,立即加入了十字军,并毛遂自荐为军需官。
毕竟,不管怎么说,身为犹太商人,贝纳永能写会算,是整个十字军里最适合当军需官的。眼见没有旁人能胜任,多饶。乔治就把军需官的职位给了他。
贝纳永当时也是乐开了花,要知道,十字军东征,在抵达土耳其的国土上后,是可以烧杀抢掠的。到时候,身为军需官,有的是好处可捞。
但他没想到的是,因为和匈牙利贵族的冲突,多饶。乔治竟然一怒之下和匈牙利王国撕破脸决裂了
当时,贝纳永十分慌张,害怕起义军失败。毕竟,从古到今,从斯巴达克起义开始,欧洲就没有过农民起义成功的案例。
好在后来起义军因为规模巨大,还算成功,还攻克了匈牙利南部重镇塞格德,让他暂时忘记了对失败的恐惧。
但随后,一个叫扎哈维的同样是犹太商人出身的人,加入了起义军,混进了军需官队伍。
某天,这个骄傲扎哈维的犹太商人接触了他,开出了采邑骑士的爵位和封地的条件,希望能收买贝纳永,配合他做某些事
但那时候,起义军并未露出颓势,贝纳永经过一番思考,就暂时没答应。但是,似乎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贝纳永也没举报扎哈维
后来,扎哈维知道自己带来的条件打动不了对方,于是不住加码。多次试探之后,直到今天,除了原本的采邑骑士的爵位和土地,还另加了1万杜卡特金币的条件。
果然,贝纳永不愧是犹太人,对金钱最敏感。听说能得到一万杜卡特金币,贝纳永的眼睛都快放金光了
但是,他似乎在犹豫什么,迟迟不肯下决定
这时,扎哈维咬咬牙,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贝纳永先生,弗拉迪斯拉斯二世陛下早就看透了多饶。乔治想当马加什一世第二的野心。所以,这个凯奇凯梅特城里的匈牙利贵族,实际上是陛下丢出来的诱饵,引诱多饶。乔治上当的。你看,多饶。乔治明显上当了。等北路军被官军剿灭,多饶。乔治肯定难逃覆灭的下场。如果继续跟着他,迟早要被处死的,不如投靠陛下呢”
贝纳永听了扎哈维的话,先是震惊。后来想到了什么,犹豫不决。犹豫了很久后,他终于点头了:
“好吧,我愿意和你们合作!”
“合作愉快!”扎哈维露出了笑容。然后,把那张1万杜卡特金币的提款单递给了多饶。乔治的军需官贝纳永
第1570章 苏格兰高地兵军属安置()
收买了多饶。乔治的军需官贝纳永后,被马林派来的间谍扎哈维并没有立即安排贝纳永对多饶。乔治的起义军的骑兵的战马使用巴豆粉。
因为,此时官军主力还在北部山区镇压起义军北路军。此时给多饶。乔治的骑兵的战马下药,毫无用处。就算没了战马,多饶。乔治也有5万多步兵,比凯奇凯梅特城里的7000贵族联军要强。
所以,这几天扎哈维干脆让贝纳永去亲自管理战马饲料的发放。这样,方便他熟悉相关流程。等到需要下巴豆粉的时候,可以从容安排,免得出错。
一旦到了决战的时候,多饶。乔治麾下3万骠骑兵的战马全吃了巴豆粉拉稀,那么,这仗也不用打了。没有了战马,那些牧民出身的骠骑兵,战斗力还不如普通的长矛步兵
匈牙利北部山区的围剿战斗还在继续,凯奇凯梅特的攻城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这边,一时半会儿也结束不了。毕竟,北部山区的战斗,难点不在于战斗,而在于地形难走。即便第二军团大部分都是来自德意志南部山区的老练强兵,可也架不住对当地地形不太熟悉啊。想要消灭当地的起义军,估计还要一阵子。
此时,北部山区大规模建制的起义军基本都被击败打散了。但是,因为起义军北路军里有大量北部山区的本地人。在他们的引导下,剩余的起义军北路军将士,化整为零,以最多几百人的小规模单位,在北部山区乱窜,让前来镇压的官军有些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作为镇压起义主力的北海国第二军团的军团长瓦格纳,提出了修建碉堡的战略。
他提议在北部山区的一些被攻克的重要交通枢纽,修建碉堡和烽火台合二为一的建筑。如此一来,只要碉堡里的守军看到起义军残部出现,就可以点燃烽火台,给附近的官军报信,以达到及时堵截住逃窜的起义军残部的目的。
果然,这个办法实施后,一连有七八支出山寻找粮食补给的起义军残部被及时发现。在烽烟的指引下,官军及时出动骑兵,包围了他们,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随后,这种碉堡和烽火台结合的建筑,在匈牙利北部山区各个交通要道上开始大规模地修建。而在山区活动的起义军残部,生存的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了。因为不敢轻易地去交通枢纽附近的城镇去补充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现在起义军北路军的残余士兵们,过得非常惨,经常饿着肚子,还要提心吊胆地防备官军进山搜索
最可怕的是,北海国第二军团军团长瓦格纳,还从北海国本土调来了一支警犬部队。这支由上百只阿尔萨斯狼狗组成的警犬部队,专门就是用来追踪藏在深山里的起义军残部的
可以说,在碉堡封锁和狼狗追踪等多种手段的联合打压下,起义军北路军的败亡,似乎不远了
北海国本土,自从英王爱德华匆匆结束了爱尔兰的征服战争后,除了第四军团的五千人、后来派去的1500哥萨克,以及阿德勒本部的兵马外,其他军队已经撤走了,包括海因克斯的第六军团。
当第六军团的船队抵达埃姆登港口的时候,马林亲自赶来迎接他们。
对于他们的归来,马林心里是热情欢迎的。为啥?因为此时北海国兵力空虚啊!
自从第二军团的1万人和5000哥萨克骑兵南下支援匈牙利后,偌大的北海国本土,只剩下了第一军团的一半人马5000人,和从各地调来的5000警察,以及第三军团的1万人。
至于新召集的2万民壮训练的新兵军团,马林压根就没把他们当成过正规部队。因为,这些人就是临时来凑数壮胆的。无论怎么说,这2万民夫就是农民,马林庄园里的田地还需要他们耕作呢,不能真把他们当成常备军了。
而海因克斯带着第六军团回来,总算让马林松了口气。因为,马林总算不用担心北海国南部地区兵力空虚了。
特别是去年才拿到的两个不伦瑞克公国,目前的统治还不够稳定呢。因此,海因克斯的第六军团一回来,马林就急急忙忙地调集他们南下,前往戈斯拉尔城坐镇,威慑南部地区和附近的邻国。
但在南下前,海因克斯忽然提出——第六军团的苏格兰将士们思乡了
原来,在爱尔兰的荒原和沼泽里的长期战斗,让苏格兰将士们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每到夜晚,苏格兰士兵的营帐里,总能传来悲凉的风笛声
海因克斯明显感觉到军心有些不稳,所以希望马林能帮忙解决一下。
马林想了想,吩咐道:
“你安排一下,让人统计一下那些苏格兰将士的家庭住址。然后,我派人去苏格兰,讲他们的家人都接到北海国来。然后,统一安置在戈斯拉尔城附近,修建庄园。以后,可以轮流分批给那些苏格兰士兵放假,让他们去军属庄园探亲”
海因克斯顿时震惊了,要知道,将七千苏格兰将士的家属都接过来安置,那得花多少钱粮啊
但马林不在乎,反正,他又不需要真的出很多现钱。很多物资,都是可以直接用粮食交换来的。
而且,安置军属的庄园房屋,马林也打算使用便宜的版筑土坯房。这种房屋,成本很低,而且修建起来也快。就算建立几个苏格兰军属庄园,也不会花太多钱。
什么?你说为什么不放那些苏格兰士兵回去探亲?别逗了,马林就是怕那些苏格兰将士回去后一去不回头呢!
苏格兰地区山地纵横,要是那些苏格兰士兵回去当了逃兵,带着家人往山里一钻,马林都没地方哭去。
而且,这些经过严格的北海国现代军事训练的苏格兰士兵,一旦逃脱,就会成为苏格兰地区巨大的安全隐患。要是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立马就能成为苏格兰王国强大的反抗势力。
在未来,凯撒可是要联统苏格兰王国的,马林怎会给儿子留隐患?
所以,马林宁可麻烦一点,花费大的代价在戈斯拉尔城附近建立几个苏格兰军属庄园,也不允许那些苏格兰士兵自己回去探亲
而且,因为马林将这几个新征服的诸侯国的贵族大部分都迁到不莱梅省去了,当地空下来不少原本的贵族庄园,正好可以拿来安置苏格兰高地兵的家属。
在未来,马林打算把苏格兰和爱尔兰两地的人口进行置换。如此,那些离开了家乡的苏格兰人或爱尔兰人,不得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夹着尾巴做人。因为,离开了家乡,谁都不敢横。等他们真正安定下来的时候,霍夫曼家族已经能够完全掌控这两处地方了
第1571章 数量优先()
事实上,对于苏格兰地区,马林一直比较头疼。苏格兰纬度高,虽然因为北大西洋暖流不是特别冷,但也不是很暖和。这里的气候,主要表现是湿冷。只有东部地区因为西边的山脉挡着点,不那么潮湿。
但问题是,苏格兰山脉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山脉。像爱德华封给马林的高地郡,说起来面积高达2。6万平方公里,可是,大部分都是山地,完全没法搞农业。
而且,因为气候原因,这边只有少量的河谷可以种植黑麦和燕麦这类的耐寒作物。其余地区,高山地区不用提,丘陵地区,只能用来饲养牲口。
所以,苏格兰地区,牛羊的饲养业其实是很发达的。不过苏格拉牛羊虽多,可却非常坑。因为,当地牛羊品种并不好。
因为刚刚和英格兰统一起来,苏格兰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引进优秀的牛羊品种。所以,目前苏格兰的绵羊品种很一般。它们产奶不多,羊毛也不够细,所以啥都不行的普通品种。
马林倒是开始在本土培养产奶优秀的东弗里生绵羊和出产优质细羊毛的北海羊了,只是,这些羊数量目前还不多,尚未在北海国本土铺开,更别说提供给苏格兰了。
不过,为了改善苏格兰本地绵羊品种,马林已经下令高地郡的苏格兰牧民们,开始有意识地挑选产奶或产羊毛比较优秀的品种,单独培养。然后,马林可以匀一点东弗里生绵羊的公羊和北海羊的公羊,分别改良相应的产奶或产毛品种。虽然不如原版的东弗里生绵羊或北海羊,但至少比以前的品种要好得多。
至于养牛业,苏格兰养牛数量不少,但让马林郁闷的是——当地的牛身材矮小,根本不大适合当耕牛。
在这个没有拖拉机的年代,牛是耕地的重要畜力。所以,眼下马林更看重西门塔尔牛那种大型牛,既可以产肉产奶,也能当耕牛使唤。
而苏格兰地区的牛,虽然擅长走山路,可是,和同样擅长走山路的滇马差不多——它们都身材矮小。
当然,这可能是大自然的选择。因为,身材太高大的话,走山路底盘高,容易下盘不稳,跌下山摔死。可对于人类而言,还是身高体壮的牛,更加有用。而苏格兰高地上的矮牛,对这个年代的人而言,有点鸡肋。因为,身材矮小的苏格兰高地牛,役用性不好,只能当肉牛。
说起肉牛,马林倒是想起来——苏格兰东部安格斯郡和阿伯丁郡等地出产的安格斯牛,在后世可是著名的肉牛品种。
这种肉牛品种,肉好吃,生长快,而且方便管理。肉好吃和生长快很好理解,至于为啥方便管理?因为它小啊,又无角,不会对牛仔造成生命危险。就算牛犯犟,牛仔也更容易拉回去
所以,后世大规模养牛的牧场,都喜欢这种小型的无角牛。无他,好管理啊!你养一群西班牙斗牛试试?每天都要损失牛仔,谁吃得消?
不过,现在的安格斯牛比较鸡肋。因为,马林现在人力资源有限,不可能分出大量人力,去养殖这种不适合当耕牛的小牛。
而用来吃肉的话,代价又太高。马林从克里米亚汗国买一头比安格斯牛更大更强壮的东欧牛,只要花费8到10个金币。而在苏格兰购买一头安格斯牛,不能当耕牛不说,花费还要20个金币以上
所以,现在马林真的不乐意买安格斯牛。无他,成本高呀!至于安格斯牛肉好吃?马林不是特别注重追求享受的人,他只看实用性。
不过,考虑到安格斯牛未来的前途,马林还是让高地郡少量地引进了几百头安格斯牛,主要进行肉牛品种的培养和改良。
毕竟,当某一天,拖拉机开始代替牛马耕地后,牛的作用就剩下了杀了吃肉。那时候,安格斯牛肉质好和容易管理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因此,马林这是在为未来做打算呢。
不过,牛的繁殖速度也太慢了,让马林等得心慌。就像大名鼎鼎的荷兰黑白花奶牛,马林培养了好多年,现在也才一万多头。主要是,牛的生育率太低了
倒是马林从大明带回来的太湖猪,实在是太生猛了
两年前,马林回来的时候,只带回了495头太湖猪。可是,两年过去,太湖猪数量竟然突破了一万头,数量翻了20倍!
如果再继续繁殖下去,过个几年,几十万头太湖猪都可以有
“特么的,要是牛羊也像太湖猪这样能生就好了!”
因为太湖猪太能生,马林已经允许开始阉割部分太湖猪公猪,饲养为肉猪了。至于母猪,依然全部留下繁殖。
虽然猪和羊差不多,都是一年生一两胎。可是,羊每次就生一两只小羊,而太湖猪一生就是十几只,完全没得比啊!
马林此时也能理解为啥后世老美那边野猪那么多了,只要走失几头,几年之后,可能就能给你繁殖出几百头来,杀都杀不完啊!
马林可以肯定,如果他敢在北美大陆上放生一批太湖猪,若干年后,一个经典的“物种入侵”案例就会被写上历史书
而且,这比澳洲的兔子还可怕。澳洲兔子还是怕人的。而猪一旦野化,直接就能威胁人的安全了。
最终,马林意识到了太湖猪的危险。于是,他下令——所有养殖太湖猪的农户,必须确保太湖猪在猪圈内,绝不允许走失。不然,以这个年代的地广人稀,也要品尝后世老美野猪泛滥的痛苦了。老美野猪泛滥的最大问题,就是野猪吃庄稼蔬菜,影响农民收益。
而现在欧洲人养猪,居然是散养的。好在欧洲本地猪一胎只生几个,而且长得慢。要是像太湖猪这么能生,还长得快
所以,为了避免出大事,马林强硬规定——谁敢散养太湖猪,一律坐牢
不过,这事倒是给马林提了个醒——在改良牲口品种的时候,也不能忘了生育率和生长速度这两个硬性指标。
这年头,人们对品质的需求其实没那么强烈。而数量,才是核心问题。所以,从这一刻起,马林不再追求单一品质的改良,而是和繁殖能力两者兼顾,以尽快做到规模化。
至于牛,马林也打算放弃纯种化的培养。比如,黑白花奶牛,若是单一品种这么培育下去,鬼知道啥时候能全面铺开。
所以,马林打算——在全欧洲收集产奶性能好的品种的母牛,和荷兰黑白花奶牛的公牛进行培育。就算培育不出黑白花奶牛那样的产奶能力的小牛,但只要比一般品种好,也就够了。而且,这种速度,比单一品种培育,要快太多了
也就是说,这一刻起,马林改变了纯粹追求品质的做法,开始改走“数量优先,品质其次”的畜牧业发展战略了
第1572章 争夺贵族遗产()
事实上,不只是畜牧业马林要改走“数量优先”的路线。就连人口,马林也打算走“数量优先”的政策了。
以前,马林非常注重德意志化,希望民族比较纯粹单一。就算吞并英格兰,也是日耳曼人为主。
可是,这样一来,人口增长速度也太慢了点。马林为北海国四处引进人口,花费了十年以上时间,也不过才让北海国人口突破200万。
也许,这在总共才1200万人口的德意志地区,的确可以排在前列了。可是,马林知道,这点人口,开发本土都不怎么够,更别说开发偌大的美洲了。别说200万人,就是2000万,扔进美洲大陆,也翻不起浪花来。后世老美那旮旯,人口都3亿多了,可人家那地儿还显得很空旷。为啥?人家地好呗!
虽然老美的国土面积比华夏小,可是,人家能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啊!人家中东部地区大片的平原,无数的大河,非常适合农业。只有西部落基山脉地区,因为地势原因,难以开发利用。而且,老美的沙漠也很少,只有西南靠近墨西哥那旮旯,有少量的沙漠。
而华夏呢?只有东部沿海地区适合开发,至于面积广大的西部青藏高原就占了四分之一以上。然后,西北大片是沙漠和戈壁滩别看面积比老美大,可是耕地面积比老美少了很多,比印度都不如。而且,老美人家是不屑开垦那些贫瘠的土地的,只在肥沃土地上耕种。而华夏,很多耕地明明是贫瘠地区,也强行开垦成农田
所以,别说整个美洲了,就是后世老美那旮旯地方,马林都开垦不过来。甚至说,就是英国当年开垦的东海岸的十三州殖民地,马林都不够人手去开垦。要知道,美国独立的时候,十三州总人口也有300万呢!
如此,在人口增长问题上,北海国还任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