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基姆大人,那是之前。之前,我们还在为攻击哈布斯堡家族绞尽脑汁找借口。现在,我们不用找借口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弗伦茨贝格已经主动伏击我们了,是我们占理。他抢了我们大部分粮食,等同于哈布斯堡家族抢了我们军粮。为了夺回军粮,我们去弗朗什孔泰的贝藏松‘强征’粮食,理直气壮呀!”

    “好!,菲利普伯爵的想法很不错!”腓特烈三世激动地拍桌子站起来,支持黑森卡塞尔伯爵菲利普一世的想法。

    腓特烈三世已经反应过来了——现在,他们是先遭到攻击的一方,已经从无理的一方,变成了有理的受害者一方了。

    因此,接下来的行动,不需要再遮遮掩掩了。去弗朗什孔泰抢粮,借口也是现成的——你们的弗伦茨贝格抢了我们的粮食,我们去弗朗什孔泰拿回来顺便,再抢点财物补贴大军的损失

    “嘿嘿”很多诸侯会意地笑了起来

    弗朗什孔泰地区不大,但也有一万几千平方公里。贝藏松也不是什么大城市,可也是一个重要的首府级城市。拿下这座城,绝对比瑞士巴塞尔的油水还大啊。毕竟,弗朗什孔泰地区的赋税,基本要先集中到贝藏松。弗朗什孔泰地区的葡萄酒和奶制品,也集中在贝藏松进行交易。只要占领那里,可以捞到不少好处。

    而且,现在哈布斯堡家族兵力不足,都主要拿去跟法国人在瑞士争地盘了。据说,在弗朗什孔泰,只有首府贝藏松有两三千驻军

    所以,只要诸侯联军进军弗朗什孔泰,几乎没啥阻力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进军弗朗什孔泰!抢光那里的粮食和财宝!”腓特烈三世意气风发道。

    “可是,我们不派兵跟法国人汇合吗?”洛林公爵安东尼问道。洛林公国紧靠法国,和法国关系比较密切,一向联合法国对抗哈布斯堡家族。但洛林家族也没想到,一百多年后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作为盟友的法国人,割走了洛林公国大片土地(谁叫洛林有大铁矿呢)。然后,洛林公国就从法粉转为法黑了再往后,洛林家族直接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女玛丽亚。特蕾莎的联姻,组建了新的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并成为奥地利皇室,一直传到现代

    “没事,等我们抢够了粮食再去支援法国人也不迟。这样,你派人去通知下法国人,让他们先小心一点。等我们弄够了粮食,再去和他们会师,一起进攻弗伦茨贝格那个混蛋!”

    说完,腓特烈三世带着诸侯们出去整军,一共带走了2万军队和所有民壮,一起去哈布斯堡家族辖下的弗朗什孔泰地区抢粮去了,只留下5000士兵驻守巴塞尔,防备弗伦茨贝格反击

第1252章 准备吵架() 
但到了弗朗什孔泰,众诸侯才发现这里的防守多么松懈。因为集中应付瑞士战场,哈布斯堡家族兵力捉禁见肘。除了奥地利和尼德兰佛兰德地区等核心区域必须留下足够兵力镇守外,有些不重要的地区,兵力都被抽调光了。

    目前,留守弗朗什孔泰的,只有贝藏松的两三千正规军,和同等数量的民兵。这样的实力,大概只能用来剿匪,根本不能应对敌军大部队的进攻。

    而且,弗朗什孔泰的守军主要任务是防备索恩河对面的法军,而不是东边。所以,当诸侯联军通过东边的山路抵达贝藏松的时候,当地守军一脸懵逼——怎么会有敌军从东边来?

    因为毫无防备,加上守军人少,还不是精锐。所以,贝藏松只坚守了两天就告破了。

    然后,诸侯联军涌入贝藏松,开始大肆抢劫

    但狡猾的腓特烈三世认为——他们来只不过是为了“讨回”被哈布斯堡家族军队“劫走”的粮食和军饷。因此,他命令诸侯联军只准抢劫,不准杀人。

    同时,腓特烈三世还贼喊捉贼,派出特使前往因斯布鲁克,向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递交了抗议书,抗议哈布斯堡家族军队主动攻击诸侯联军的“正义之师”

    然后,在抗议书结尾,腓特烈三世还表示——大军已经饿得受不了了,快要哗变了。不得已,我们先去贝藏松“提前支取”赔偿的粮食和军费了

    而在送出去这封无耻的抗议书的同时,腓特烈三世也没在贝藏松逗留,而是带着一群诸侯前往沃尔姆斯去了

    沃尔姆斯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议会的召开地,也是帝国大议长美因茨大主教的地盘。腓特烈三世带着众多诸侯前往,除了拜访教会诸侯领袖美因茨大主教外,也有向教会诸侯讨要钱粮的打算。

    虽然说,这次占领贝藏松,为诸侯联军挽回了过半的损失。可是,从损失那么多人来分析,诸侯联军还是亏大了的。毕竟,诸侯联军损失的不仅是财物,还有很多士兵,以及很重要的士气。

    所以,腓特烈三世和众多世俗诸侯打算——向教会诸侯寻求资金和粮草上的支持,同时,主动给哈布斯堡家族泼脏水。

    说实在的,之前主动去攻击哈布斯堡家族军队,诸侯们都有些心虚。毕竟,他们是不占理的一方。

    可是,这次弗伦茨贝格主动伏击他们,却给了他们发作的借口。虽然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追杀巴登伯爵克里斯托弗一世很有问题,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是,他们不是还没偷袭哈布斯堡家族么?如今,哈布斯堡家族先动手了,瞬间他们就成了占理的一方,成了受害者

    所以,诸侯们这次去沃尔姆斯,除了向教会诸侯要点钱粮止损,还有造势抹黑哈布斯堡家族的目的。

    只有把自己一方粉饰成“正义的一方”,他们才有机会继续干预瑞士的事务。否则,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作为已经加冕了的皇帝,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而现在,作为先被打的一方,诸侯们俨然以正义的“受害者”一方,前往帝国议会所在地沃尔姆斯去讨要说法去了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收到诸侯们这封无耻的抗议书的时候,气得胃疼

    他见过无耻的,还没见过这么无耻的。明明是你们大军南下,想要出手偷袭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却有脸来反咬一口?

    不过,对于弗伦茨贝格能及时发现诸侯联军的阴谋,并迅速做出应对,甚至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是很欣慰的。

    作为这个时代少有的明君之一,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很清楚——虽然诸侯联军转进贝藏松,给哈布斯堡家族带来的损失很大,可是,那多半是经济上的损失。从军事角度上讲,弗伦茨贝格的大胜,还是极为划算的。因为,弗伦茨贝格的出手,使得诸侯联军减员一半。

    如果诸侯联军没有被伏击,而是6万大军南下,和法国人会师,包围了卢塞恩的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不敢想象后果

    一旦出现这种危局,哈布斯堡家族肯定要丢掉整个瑞士。那么,这几年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的巨大投入,就全部打了水漂了。而弗伦茨贝格的瑞士军团,也会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而且,瑞士地区地形无比险要。如果这次丢掉了,想要再夺回来,那就是难上加难。毕竟,若是弗伦茨贝格的瑞士军团被消灭的话,哈布斯堡家族想要重建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老牌军团,非常困难,而且投入巨大。除了兵力的原因,就是地形问题了。瑞士大部分地区都是那种易守难攻的山城,若是丢掉,下次想要攻下来,损失那就很大了。

    此外,一旦瑞士抵抗军恢复在瑞士中东部地区的统治的话,肯定会大量募兵。他们背后有法国人的财政支持,重新拉起一两万大军的队伍那是肯定的。到时候,哈布斯堡家族别说打败法国人了,就算对付这支瑞士人的军队,都要大费周折。

    因此,弗伦茨贝格这次的军事行动,意义极为重大。它意味着,哈布斯堡家族这次不用丢掉瑞士中东部地区的控制权了。即使丢了贝藏松,那也没什么。

    毕竟,诸侯军团不可能一直不解散。他们的联合出兵是一时的,总有解散的一天。所以,诸侯们不可能一直赖在弗朗什孔泰地区不走。

    若是法国人入侵弗朗什孔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许会紧张。因为,法国紧挨着弗朗什孔泰。他们入侵弗朗什孔泰,可能是为了永久占领。而诸侯联军占领弗朗什孔泰,注定只是过客,还是要还回来的。

    而读过腓特烈三世等人的抗议书之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忽然明悟了——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场激烈的外交争锋

    和腓特烈三世等人一样,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意识到——这场外交争锋非常重要,其核心在于,双方都要争取成为“合理、正义”的一方。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手们的军事行动变得不合法。

    虽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知道,大多数诸侯肯定会偏袒腓特烈三世等人。可是,这一场外交争锋,他不能退缩。就算无理取闹,他都要和对手争下去。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对弗伦茨贝格越有利。

    诸侯联军毕竟不是常备军,时间拖得越久,他们越吃不消。甚至,诸侯联军中很多民壮,以及征召兵,在秋收时还需要回国抢收。如果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这些诸侯自己都有点吃不消。

    而弗伦茨贝格的瑞士军团则不一样,他们是一支完全脱产的精锐部队,秋收不秋收的,对他们没有影响。

    所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调集了一支骑兵队伍,护送他北上沃尔姆斯,准备和腓特烈三世等人吵架去了。就算吵不赢,也要把时间拖下去。拖得越久,诸侯联军越受不了

第1253章 继续怂()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并非毫无准备,比如,在那封抗议书中,腓特烈三世所言的“先受到弗伦茨贝格的攻击”,他就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在那之前,诸侯联军是先围攻了巴塞尔的。而巴塞尔城是什么地方?之前是哈布斯堡家族占领的。诸侯联军为了追杀巴登伯爵克里斯托弗一世,围攻了巴塞尔。

    所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可以依此断定——是诸侯联军先进攻了弗伦茨贝格的军队,然后弗伦茨贝格才组织反击的。因为,巴塞尔的守军,也归弗伦茨贝格管辖。

    只要一口咬定,是诸侯联军先动的手,那么,弗伦茨贝格的那场伏击战,就不是“率先挑衅”了。如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和诸侯们辩论了。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巴塞尔的政治归属问题

    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的确几年前就占据了巴塞尔,可问题在于——帝国议会上,诸侯们一直不肯明确承认哈布斯堡家族对瑞士的合法统治。

    到目前为止,帝国议会上,诸侯们只肯承认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地阿尔高州的鹰堡是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至于别的地方,就算是阿尔高州鹰堡领地(包括鹰堡在内的周围几座山和山谷)以外的地方,诸侯们都不肯承认那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合法领土至于鹰堡,因为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和姓氏来源,诸侯们不好否认,才予以承认的。瑞士其他地区,大家可不乐意承认那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

    因此,腓特烈三世等人,完全可以用“巴塞尔并非哈布斯堡家族合法领土”为理由,反驳皇帝的言论。

    事实上,腓特烈三世等人也的确是这么打算的。他和众诸侯早已商量好——一口咬定巴塞尔城里的哈布斯堡家族军队是侵略军,而且庇护诸侯们的敌人巴登伯爵克里斯托弗一世这样,他们围攻巴塞尔的行为不说合法,起码不违法

    而就在哈布斯堡家族和反哈布斯堡阵营的诸侯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吵一架的时候,北海国境内,七家诸侯的联军,也在攻城略地,横扫整个北明斯特地区

    北明斯特地区面积高达四五千平方公里,相当于后世华夏一个地级市。这边单是马林名下的耕地,就足足有7万尤格拉姆,也就是84万亩耕地,共分为上千个大小庄园。此外,还有弗希塔城、克洛彭堡、帕彭堡和梅彭四个小城,以及二十多个小镇

    这些个城镇,这些年因为粮食高产,都非常富裕。虽然产量的粮食大部分都被马林抽走了,可留下的部分,也让北明斯特地区的城镇和百姓生活得很富足。起码,这里从不缺吃喝

    这段时间,七国联军净忙着洗劫北明斯特地区的这些城镇了,而且收获巨大

    虽然马林早有准备,派人把北明斯特地区大部分财物都转移了。可是,留下的财物和粮食,还是把七家诸侯给惊呆了

    在这个年代,欧洲大部分土地亩产不过百磅出头。然后,刨除农奴口粮和庄园开支,最后庄园主每亩地能盈余50磅黑麦就算不错了。

    而马林的北明斯特地区的土地,因为采用了比较齐全的“三肥”以及土农药,亩产达到了500磅以上。

    然后,大方的马林,给本地庄园和城镇留下了一百磅每亩的“自留口粮”,任其在庄园和附近城镇流通,自己则抽走400磅每亩的“利润”。

    这样一来,马林相当于留下了以前庄园亩产的全部的量。所以,北明斯特地区的粮食非常丰富,各个庄园、城镇,粮仓里都堆满了粮食。这就相当于,北明斯特地区亩产和原来差不多,但是,庄园主没有抽走收益,全留给当地了这种水准

    所以,七国联军来抢粮的时候,每个庄园里的仓库里,都堆了很多粮食。农奴们平时吃的面包,让七国联军的普通士兵们都嫉妒不已——农奴们吃的都是掺杂了一些草糠的“科勒面包”,比较松软

    而与此同时,七国联军战士们吃的面包,则是传说中的黑棍面包也就是掺杂了大量泥土、石子、木屑和野菜等杂质的面包

    这种黑棍面包非常硬,可以当板砖,里面黑麦面粉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一半。所以,它很便宜,而且很耐保存。而吝啬的七国诸侯们,则将其用来作为普通士兵和民壮的口粮。

    在吃饭的时候,军需官会给每个士兵发一个小“砖头”的黑棍面包。但别想直接吃,必须先烧热水,将黑棍面包泡松软了,才能下口吃。不然,直接咬面包的话会崩掉牙齿

    因此,平时吃惯了黑棍面包的七国联军的普通士兵(军官们是吃高级点的黑麦面包的),在看到庄园里的农奴居然能领到松软的“科勒面包”当粮食后,极为眼红。然后,各个庄园的面包房(相当于后世华夏的集体食堂,集中制作“科勒面包”并发放给农奴),都遭到了七国联军士兵的洗劫。

    这些七国联军的士兵抢走了松软的“科勒面包”,然后百般嫌弃地把军需官发下来的黑棍面包扔给了那些原本该吃上“科勒面包”的农奴,还灭其名曰“等价交换”

    但农奴们欲哭无泪啊——我们吃的“科勒面包”,黑麦面粉含量能有7成的好不?你们的“黑棍”,里面能有一半是面粉都算不错的了

    而换到坚硬的“黑棍面包”后,吃过苦的大人们倒是无所谓,可庄园里的孩子们都不乐意了,都大哭着不肯吃这种硬如砖头的黑棍面包

    好在,眼下正是夏季,外面野菜多。被抢了粮食的农奴们,还能出去挖点野菜来充饥。要知道,那些七国联军的士兵不但抢走了库存的“科勒面包”,还抢走了仓库里绝大部分粮食,只留了仓底一点点粮食。

    这还是因为七家诸侯梦想着以后还能接管这些地盘,所以不想让农奴们饿死。不然,以后就算拿到地盘也没人帮他们种地了。要不然,这点粮食都不给留。

    而且,这些天,七国联军的将士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运粮食回国上了。不然,早就扫平整个北明斯特地区了。

    无奈之下,北明斯特地区的农奴们只好纷纷出去挖野菜,就着留下的一点点粮食煮粥吃。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北明斯特地区遭到洗劫后,当地百姓无不怀念霍夫曼家族的统治。以前不觉得有多好,因为习惯了。现在被这七家诸侯的士兵们抢走了绝大部分粮食后,他们才反应过来——自己以前过得是天堂般的日子啊

    然后,很多北明斯特地区的人民都纷纷在家里祈祷——伟大的马林大公,您最好能活着从海外归来啊!愿上帝保佑您!您赶紧回来,收拾掉这帮抢走我们口粮的恶棍吧!要不然,大家都过不下去啦

    事实上,现在还没冒头的马林,也知道北明斯特地区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但是,现在他还不能露头啊。

    只有等到在帝国议会上卖过惨,和七国诸侯立下赌约后,他才能假装“归来”,然后和七国联军“决一死战”。

    所以,即使现在他通过科勒的间谍得知了北明斯特地区的人民的惨状,也只能爱莫能助

    “唉,继续怂吧!等到7月份的帝国议会一年一度的例会结束后,再来解救你们”马林看过那些情报后,叹了口气道。

第1254章 八国联军?() 
就在七国联军肆虐北明斯特地区的时候,掌控南明斯特地区的明斯特主教康拉德,也有些坐不住了。因为,他也想在这场瓜分北海国的“盛宴”中分一杯羹。

    不过,因为实力有限,康拉德主教是不可能参加北明斯特地区的成果瓜分的,那7个诸侯也不会肯分他一杯羹。所以,他很“务实”地选择了挖自己的墙脚

    当然,也不能算挖自己墙脚。因为,他只是南明斯特地区的掌管者,却不能算所有者。因此,他打算勾结七国联军,一起祸害南明斯特地区,然后,自己从中分润好处。

    怎么祸害南明斯特地区呢?康拉德主教早就想好了——先把南明斯特地区的大部分资产从教会中剥离出来

    为什么要把资产从教会中剥离出来?很简单,目前的欧洲没有哪个诸侯敢公开去抢教会的财产!

    自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因为被教皇绝罚而差点丢掉皇位后,教廷的声势大涨。一个皇帝尚且被教廷逼得下跪忏悔,何况普通的诸侯?在新教战争爆发前,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诸侯甚至国王敢于和教廷撕破脸皮。毕竟,亨利四世下跪悔罪的事情的余威犹在。

    因此,只要是属于教会的财产,别说那些和教会关系一般的诸侯,就是马林这个教皇的女婿,也不敢公开出手抢夺。最多,勾结教会内部人员挖走一些。

    同样地,康拉德主教也打的这个主意

    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